第11章课堂小测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初二物理下学期《第11章 机械与功》测试题(有答案)
A.力 B.功 C.压强 D.功率
3.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
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 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
4.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25.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拉力为________ N,钩码4s内上升0.2m,上升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A. B. C. D.
15.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用筷子夹菜﹣﹣﹣费力杠杆
B.把水桶从地面上竖直提起来﹣﹣﹣提水桶的力做了功
C.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大气压强的作用
D.把餐具举高放入橱柜的过程中﹣﹣﹣餐具的重力势能变小
16.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长L=2m的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内匀速推到lm高的平台,(g取10N/kg)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原创新课堂第十一章检测题(含答案)
第十一章检测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三角形的个数为( C )A.3 B.4 C.5 D.6错误!,第3题图),第6题图) 2.(2015·泉州)已知△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B ) A.11 B.5 C.2 D.13.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C的度数是( B )A.30°B.40°C.50°D.60°4.若△ABC有一个外角是钝角,则△ABC一定是( D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5.(2015·广元)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B )A.5 B.6 C.7 D.86.如图,CD平分含30°角的三角板的∠ACB,则∠1等于( B )A.110°B.105°C.100°D.95°7.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DF是△CDE的中线,若S△DEF =2,则S△ABC等于( A )A.16 B.14 C.12 D.10,第7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8.一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是边数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C )A.七边形B.八边形C.九边形D.十边形9.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D的度数为( C )A.115°B.105°C.95°D.85°10.如图,∠1,∠2,∠3,∠4恒满足的关系是( D )A.∠1+∠2=∠3+∠4 B.∠1+∠2=∠4-∠3C.∠1+∠4=∠2+∠3 D.∠1+∠4=∠2-∠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5·南充)如图,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D,∠A=80°,∠B=40°,则∠ACE的大小是__60__度.,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8题图) 12.如图,△ABC中,BD是AC边上的高,CE是AB边上的高,BD与CE相交于点O,则∠ABD__=__∠ACE(填“>”“<”或“=”),∠A+∠DOE=__180__度.13.如图,生活中都把自行车的几根梁做成三角形的支架,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稳定__性.1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和9,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为__7或9或11__.15.(2015·烟台)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72°,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__540°__.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 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的两部分之差是3 cm,则它的腰长是__8_cm__.17.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30°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东15°方向走到C点,此时C点正好在A点的北偏东70°的方向上,那么∠ACB的度数是__95°__.18.如图,已知∠A=α,∠ACD是△ABC的外角,∠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得∠A1;若∠A1BC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A2015BC的平分线与∠A2015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016,得∠A2016,则∠A2016=__α22016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如图,△ABC 中,∠A =90°,∠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D ,已知∠DCB =2∠B ,求∠ACD 的度数.解:设∠B =x °,可得∠DCB =∠ACD =2x °,则x +2x +2x =90,∴x =18,∴∠ACD =2x °=36°20.(8分)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AE 是角平分线,∠B =70°,∠DAE =18°,求∠C 的度数.解:∵∠BAD =90°-∠B =20°,∴∠BAE =∠BAD +∠DAE =38°.∵AE 是角平分线,∴∠CAE =∠BAE =38°,∴∠DAC =∠DAE +∠CAE =56°,∴∠C =90°-∠DAC =34°21.(9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 ,其中两边之差为3 cm ,求三角形的各边长.解:设腰长为x cm ,底边长为y cm ,则⎩⎪⎨⎪⎧2x +y =18,x -y =3,或⎩⎪⎨⎪⎧2x +y =18,y -x =3,解得⎩⎪⎨⎪⎧x =7,y =4,或⎩⎪⎨⎪⎧x =5,y =8,经检验均能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三边长是7 cm ,7 cm ,4 cm 或5 cm ,5 cm ,8 cm22.(9分)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前进5 m 后向右转15°,再前进5 m 后又向右转15°……这样一直走下去,直到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 为止,他所走的路径构成了一个多边形.(1)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2)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解:(1)所经过的路线正好构成一个外角是15度的正多边形,360÷15=24,24×5=120 (m ),则小明一共走了120米(2)(24-2)×180°=3960°23.(10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CD 是AB 边上的高,AB =10 cm ,BC =8 cm ,AC =6 cm .(1)求△ABC 的面积;(2)求CD 的长;(3)作出△ABC 的中线BE ,并求△ABE 的面积.解:(1)24 cm 2(2)S △ABC =12×10×CD =24,∴CD =4.8 cm (3)作图略,S △ABE =12 cm 224.(10分)(1)如图,一个直角三角板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若∠A=30°,则∠ABC+∠ACB=__150°__,∠XBC+∠XCB=__90°__;(2)若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但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解:(2)∵∠ABX+∠ACX=(∠ABC+∠ACB)-(∠XBC+∠XCB)=150°-90°=60°,∴∠ABX+∠ACX的大小不变,其大小为60°25.(12分)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①,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为∠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②,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如图②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③,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如图④中∠A+∠B+∠C+∠D+∠E的度数.解:(1)不成立,结论是∠BPD=∠B+∠D.证明:延长BP交CD于点E,∵AB∥CD,∴∠B=∠BED,又∵∠BPD=∠BED+∠D,∴∠BPD=∠B+∠D(2)∠BPD=∠BQD+∠B+∠D(3)由(2)的结论得:∠AGB=∠A+∠B+∠E且∠AGB=∠CGD,∴∠A+∠B+∠C+∠D+∠E=180°。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八年级物理•下(HK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宇宙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2.下列关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很难被压缩B.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容易被压缩C.固体、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大,有一定形状和体积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很小,无一定形状和体积3.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注入量筒中,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 mL。
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较为合理的是()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C.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之间没有空隙D.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微粒之间有空隙,液体微粒之间没有空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B.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排斥力5.“破镜不能重圆”说明()A.分子间距离太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C.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D.分子运动非常缓慢6.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但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钢瓶内渗出,这是因为()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如图所示,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加压后燃料气体丁烷能被压缩,其原因是加压后()(第7题)A.丁烷分子变小了B.丁烷分子间距离减小了C.丁烷分子分解了D.丁烷分子运动加快了8.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粉紧紧地附着在黑板上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C.粉笔灰附着在黑板上变牢固了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9.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十二章(课堂点睛)易错题检测卷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十二章(课堂点睛)易错题检测卷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
若PA=2,则PQ最小值为()A. 2 B.1 C.4 D.没有最小值2.已知△ABC中,角A角B角C的外角度数之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3.如图所示,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D,∠C=∠F,AC-DFD.∠A=∠D,∠B=∠E,∠C=∠F4.如图,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B=∠C B.AD=AE C.∠ADC=∠AEB D.DC=BE5.△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的值是cabcba( )A.a-b B.2a-2b C.a+c D.2a-2c6.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A.70° B.65° C.60° D.55°7.如图,在Rt△ABC中,∠ACB=90°,DE⊥AB,AE=BE,BC=6,AC=10,则△BCD的周长是()A.10 B.6 C.16 D.228已知在△ABC中,∠B=90°,AB=8,BC=6,AC=10,则AC边上的高为()A.4 B.6 C.8 D.4.8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6题第7题图A9.如图,已知A E =A D ,A B =A C ,E C =D B ,则①∠C =∠B ,②∠D =∠E ,③∠E A D =∠B A C ,④∠B =∠E ,其中错误的结论是( ) A .①② B .④ C . ②③ D .③ ④10.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点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接BF ,CE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为________.12.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cm 、5cm 、xcm,则最长边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3.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前进10m ,向右转15°,再前进10m ,又向右转15°,...,这样一直下去, 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一共走了________m.14.一个多边形中,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外角都等于它的相邻内角4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内角和为_____.15.如图,在△ABC 中,AB =BC=CA ,∠ABC=∠C=60°,BD=CE,AD 与BE 相交于点F ,则∠AFE=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培优测试题(含答案)
第11章《三角形》培优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5cm,8cm,2cm B.5cm,8cm,13cmC.5cm,8cm,5cm D.2cm,7cm,5cm2.如图,在△ABC中,∠ACB=100°,∠A=20°,D是AB上一点,将△ABC沿CD 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A.40°B.20°C.55°D.30°3.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1=30,∠2=20°,则∠B=()A.20°B.30°C.40°D.50°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则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一定是()A.75°B.90°C.105°D.120°5.在△ABC中,若AB=9,BC=6,则第三边CA的长度可以是()A.3B.9C.15D.166.如图,AD,CE为△ABC的角平分线且交于O点,∠DAC=30°,∠ECA=35°,则∠ABO等于()A.25°B.30°C.35°D.40°7.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B.540°C.720°D.900°8.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9.有公共顶点A,B的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位置摆放,连接AC交正六边形于点D,则∠ADE的度数为()A.144°B.84°C.74°D.54°10.如图,AE平分△ABC外角∠CAD,且AE∥BC,给出下列结论:①∠DAE=∠CAE;②∠DAE=∠B;③∠CAE=∠C;④∠B=∠C;⑤∠C+∠BAE=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5个B.4个C.3个D.2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a﹣1,4.则a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点F在B C的延长线上,DE∥BC,∠A=44°,∠1=57°,则∠2= .13.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当∠A=50°时,∠BOC= .14.一个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44°,则边数n为.15.在△ABC中,∠C=∠A=∠B,则∠A= 度.16.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DAE 度.17.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1=40°,∠2=20°,则∠B= .18.如图,在△ABC中,点M、N是∠ABC与∠ACB三等分线的交点,若∠A=60°,则∠BMN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9.(1)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3,求这个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度数.(2)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0.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AC边于E,∠BAC=60°,∠ABE=25°.求∠DAC的度数.21.如图①所示,为五角星图案,图②、图③叫做蜕变的五角星.试回答以下问(1)在图①中,试证明∠A+∠B+∠C+∠D+∠E=180°;(2)对于图②或图③,还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若能,请在图②或图③中任选其一证明你的发现;若不能,试说明理由.22.如图,已知△ABC中,高为AD,角平分线为AE,若∠B=28°,∠ACD=52°,求∠EAD的度数.23.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AE⊥BC,垂足为E,且CF∥AD.(1)如图1,若△ABC是锐角三角形,∠B=30°,∠ACB=70°,则∠CFE= 度;(2)若图1中的∠B=x,∠ACB=y,则∠CFE= ;(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2,若△ABC是钝角三角形,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4.如图,BG∥EF,△ABC的顶点C在EF上,AD=BD,∠A=23°,∠BCE=44°,求∠ACB的度数.25.【探究】如图①,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1)若∠ABC=50°,∠ACB=80°,则∠A= 度,∠P= 度(2)∠A与∠P的数量关系为,并说明理由.【应用】如图②,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ABC的外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Q.直接写出∠A与∠Q的数量关系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D.4. C.5. B.6. A.7. C.8. C.9. B.10. A.二.填空题11. 1<a<4.12.101°.13.115°.14. 10.15.60.16. 10.17.30°.18.50°.三.解答题19.解:(1)设此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x,2x,3x,则x+2x+3x=180,6x=180,x=30,则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相应的三个外角分别为150°、120°、90°.(2)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800°,解得n=12.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2.20.解:∵BE平分∠ABC,∴∠ABC=2∠ABE=2×25°=50°,∵AD是BC边上的高,∴∠BAD=90°﹣∠ABC=90°﹣50°=40°,∴∠DAC=∠BAC﹣∠BAD=60°﹣40°=20°.21.解:(1)证明:如图①,设BD、AD与CE的交点为M、N;△MBE和△NAC中,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DMN=∠B+∠E,∠DNM=∠A+∠C;△DMN中,∠DMN+∠DNM+∠D=180°,故∠A+∠B+∠C+∠D+∠E=180°.(2)结论仍然成立,以图③为例;延长CE交AD于F,设CE与BD的交点为M;同(1)可知:∠DMF=∠B+∠E,∠DFM=∠A+∠C;在△DMF中,∠D+∠DMF+∠DFM=180°,∴∠A+∠B+∠C+∠D+∠E=180°.22.解:∵AD为高,∠B=28°,∴∠BAD=62°,∵∠ACD=52°,∴∠BAC=∠ACD﹣∠B=24°,∵AE是角平分线,∴∠BAE=BAC=12°,∴∠EAD=∠BAD﹣∠BAE=50°.23.解:(1)∵∠B=30°,∠ACB=70°,∴∠BAC=180°﹣∠B﹣∠ACB=80°,∵AD平分∠BAC,∴∠BAD=40°,∵AE⊥BC,∴∠AEB=90°∴∠BAE=60°∴∠DAE=∠BAE﹣∠BAD=60°﹣40°=20°,∵CF∥AD,∴∠CFE=∠DAE=20°;故答案为:20;(2)∵∠BAE=90°﹣∠B,∠BAD=∠BAC=(180°﹣∠B﹣∠BCA),∴∠CFE=∠DAE=∠BAE﹣∠BAD=90°﹣∠B﹣(180°﹣∠B﹣∠BCA)=(∠BCA ﹣∠B)=y﹣x.故答案为: y﹣x;(3)(2)中的结论成立.∵∠B=x,∠ACB=y,∴∠BAC=180°﹣x﹣y,∵AD平分∠BAC,∴∠DAC=∠BAC=90°﹣x﹣y,∵CF∥AD,∴∠ACF=∠DAC=90°﹣x﹣y,∴∠BCF=y+90°﹣x﹣y=90°﹣x+y,∴∠ECF=180°﹣∠BCF=90°+x﹣y,∵AE⊥BC,∴∠FEC=90°,∴∠CFE=90°﹣∠ECF=y﹣x.24.解:∵AD=BD,∠A=23°,∴∠ABD=∠A=23°,∵BG∥EF,∠BC E=44°,∴∠DBC=∠BCE=44°,∴∠ABC=44°+23°=67°,∴∠ACB=180°﹣67°﹣23°=90°.25.解:(1)∵∠ABC=50°,∠ACB=80°,∴∠A=50°,∵∠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CBP=∠ABC,∠BCP=∠ACB,∴∠BCP+∠CBP=(∠ABC+∠ACB)=×130°=65°,∴∠P=180°﹣65°=115°,故答案为:50,115;(2).证明:∵BP、CP分别平分∠ABC、∠ACB,∴,,∵∠A+∠ABC+∠ACB=180°∠P+∠PBC+∠PCB=180°,∴,∴,∴;(3).理由:∵∠ABC的外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Q,∴∠CBQ=(180°﹣∠ABC)=90°﹣∠ABC,∠BCQ=(180°﹣∠ACB)=90°﹣∠ACB,∴△BCQ中,∠Q=180°﹣(∠CBQ+∠BCQ)=180°﹣(90°﹣∠ABC+90°﹣∠ACB)=(∠ABC+∠ACB),又∵∠ABC+∠ACB=180°﹣∠A,∴∠Q=(180°﹣∠A)=90°﹣∠A.。
八年级上册第11章全等三角形全章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第11章全等三角形全章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如图,在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则P 点是( )A .线段CD 的中点B .OA 与OB 的中垂线的交点C .OA 与CD 的中垂线的交点 D .CD 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第1题 第2题2、如图所示,△ABD ≌△CDB ,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 B .△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C .∠A +∠ABD =∠C +∠CBD D .AD ∥BC ,且AD =BC3、如图,已知AB =DC ,AD =BC ,E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120°, ∠ADB =30°,则∠BCF = ( ) A .150° B .40° C .80° D .90°第3题 第4题4、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 =CD ,BD =ED ,若∠ABC =54°,则∠E =( )A .25°B .27°C .30°D .45°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AS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已知,如图,AD =AC ,BD =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BACBAED第1题图第2题图A DA CE B D ACB O DC BA2、如图,△ABC ≌△ADE ,则,AB =,∠E =∠.若∠BAE =120°,∠BAD =40°,则∠BAC = .3、如图,已知AC =BD ,21∠=∠,那么△ABC ≌ , 其判定根据是__________.4、如图,ABC ∆中,BC AD ⊥于D ,要使△ABD ≌△ACD ,若根据“HL ”判定,还需加条件___ = ___.5、如图,已知AC =BD ,D A ∠=∠,请你添一个直接条件, = ,使△AFC ≌△DEB .6、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________去配,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是 ..A D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1 ○2 ○3 A BA ′C ′9、如图,AB =CD ,AD =BC ,O 为BD 中点,过O 点作直线与DA 、BC 延长线交于E 、F ,若∠ADB =60°,EO =10,则∠DBC = ,FO = .10、如图,DO 垂直AC ,且AO=OC 交AB 于点D ,若AB=7cm ,BC=5cm ,则△BDC 的周长是三、解答题(共75分):11、(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C 上的一点,∠1=∠2,∠3=∠4,求证: ∠5=∠6.12、(9分)已知AB ∥DE ,BC ∥EF ,D ,C 在AF 上,且AD =CF ,求证:△ABC ≌△DEF .13、(10分)如图,∠DCE =90o ,CD =CE ,AD ⊥AC ,BE ⊥AC ,垂足分别为A 、B , 试说明AD +AB =BE .14、(10分)要将如图中的∠MON 平分,小梅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射线OM ,ON 上分别取OA =OB ,过A 作DA ⊥OM 于A ,交ON 于D ,过B 作EB ⊥ON 于B 交OM 于E ,AD ,EB 交于点C ,过O ,C 作射线OC 即为MON 的平分线,试说明这样做的理由.CA15、(12分)如图所示,A ,E ,F ,C 在一条直线上,AE =CF ,过E ,F 分别作DE ⊥AC ,BF ⊥AC ,若AB =CD ,可以得到BD 平分EF ,为什么?若将△DEC 的边EC 沿AC 方向移动,变为图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16、(14分)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D 点的直线GF 交AC 于F ,交AC 的平行线BG 于G 点,DE ⊥DF ,交AB 于点E ,连结EG 、EF . (1)求证:BG =CF . (2)请你判断BE +CF 与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7、(12分)如图,在 △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 DE ⊥AB , DF ⊥AC ,E 、F 为垂足,DE =DF ,求证: AB=AC .(第3题)G DF A C BE G DFA CB E F EDC B A G。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第11章三角形全章测试含答案
第11章 三角形 全章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7,3,4B .5,6,12C .3,4,5D .1,2,3 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A .100°B .100°或40°C .40°D .80 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 .1260°B .1080°C .1620°D .360°4.用一批完全相同的多边形地砖铺地面,不能进行镶嵌的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及高都在三角形内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三角形至少有一条高在形内D.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形外.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7.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EBAC C A BCA BCA BE EE(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A 、∠1、∠2的大小关系是( ) A. ∠A >∠1>∠2 B. ∠2>∠1>∠A C. ∠A >∠2>∠1 D. ∠2>∠A >∠19. 给出下列命题:⑴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一定大于它的一个内角.⑵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3:4,它肯定是直角三角形 ⑶三角形的最小内角不能大于60°⑷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如图1,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E DA C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cm 和11cm ,则它的周长是 _______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已知一边长为5,则其他两边长为 ____________. 1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2、7、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5.如图所示,AB∥CD,∠ABE=66°,∠D=54°,则∠E 的度数为 . 16.如图,∠A +∠B +∠C +∠D +∠E +∠F= .17.在△ABC 中,在△ABC 中,∠A-∠B=∠B-∠C =15°则∠A 、∠B 、∠C 分别为 .18.如图,在△ABC 中,两条角平分线BD 和CE 相交于点O ,若∠BOC=116°,那么∠A 的度数是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 )A.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2.如图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图1A.6 B.7 C.8 D.93.如图2,AD⊥BC于点D,GC⊥BC于点C,CF⊥AB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2A.△AGC中,CF是AG边上的高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4.如图3,小明做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发现很容易变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好的加固方案( )图3图45.如图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的度数为( )图5A.118° B.119° C.120° D.121°6.如图6是六边形ABCDEF,则该图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图6A.6 B.9 C.12 D.187.如图7,考古学家发现在地下A处有一座古墓,古墓上方是煤气管道,为了不影响管道,准备在B,C处开工挖出“V”字型通道.如果∠DBA=130°,∠ECA=135°,那么∠A的度数是( )图7A.75° B.80° C.85° D.90°8.如图8,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小x°,∠B增加y°,∠C增加z°,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图8A.x=y+z B.x=y-zC.x=z-y D.x+y+z=1809.如图9,已知长方形ABCD,一条直线将该长方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形(含三角形).若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M和N,则M+N不可能是( )图9A.360° B.540° C.720° D.630°10.某木材市场上木棒规格与对应价格如下表:规格 1 m 2 m 3 m 4 m 5 m 6 m价格(元/根)101520253035小明的爷爷要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养鱼用,现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 m和5 m的木棒,还需要到该木材市场上购买一根木棒.则小明的爷爷至少带的钱数应为( )A.10元 B.15元 C.20元 D.25元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总分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12.如图10,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 cm,AB比AC长6 cm,则△ACD的周长为________cm.图1013.如图1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C,BC分别经过正九边形的两个顶点,则图中∠1+∠2的度数是________.1114.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记作△ABC,其中∠B=90°.按如图12方式剪去它的一个角(虚线部分),在剩下的四边形ADEC中,若∠1=16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图1215.有一程序,如果机器人在平地上按如图13所示的步骤行走,那么机器人回到A点处行走的路程是________.图1316.如图14所示,在△ABC中,∠B=∠C,FD⊥BC,DE⊥AB,D,E分别为垂足.若∠AFD=158°,则∠EDF=________°.图14三、解答题(共52分)17.(6分)如图15,佳佳和音音住在同一小区(A点),每天一块去学校(B点)上学.一天,佳佳要先去文具店(C点)买练习本再去学校,音音要先去书店(D点)买书再去学校.这天两人从家到学校谁走的路远?为什么?图1518.(6分)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11∶2.(1)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9.(6分)如图16,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CE是AB边上的高,且∠ACB =60°,∠ADB=97°,求∠A和∠ACE的度数.图1620.(6分)如图17,用钉子把木棒AB,BC和CD分别在端点B,C处连接起来,AB,CD 可以转动,用橡皮筋把AD连接起来,设橡皮筋AD的长是x cm.(1)若AB=5 cm,CD=3 cm,BC=11 cm,求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在(1)的条件下要围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求出橡皮筋长x的取值范围吗?图1721.(6分)如图18,它是一个大型模板,设计要求BA与CD相交成20°角,DA与CB 相交成40°角,现测得∠A=145°,∠B=75°,∠C=85°,∠D=55°,就断定这块模板是合格的,这是为什么?图1822.(7分)已知△ABC的周长是20,三边分别为a,b,c.(1)若b是最大边,求b的取值范围;(2)若△ABC是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是最大边,c是最小边,且b=3c,a,b,c 均为整数,求△ABC的三边长.23.(7分)如图19,在△ABC中,点E在AC上,∠AEB=∠ABC.(1)如图①,作∠BAC的平分线AD,分别交CB,BE于点D,F.求证:∠EFD=∠ADC;(2)如图②,作△ABC的外角∠BAG的平分线AD,交CB的延长线于点D,反向延长AD 交BE的延长线于点F,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图1924.(8分)已知:如图20,在四边形ABCD中,∠D=90°,∠ABC=∠BCD,点E在直线BC上,点F在直线CD上,且∠AEB=∠CEF.(1)如图20①,若AE平分∠BAD,求证:EF⊥AE;(2)如图20②,若AE平分四边形ABCD的外角,其余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图20答案1.D 2.C 3.C . 4.B . 5.C 6.B . 7.C 8.A . 9.D 10.C 11.15 12.19 13.190° 14.105° . 15.30米 16.68 .17.解:佳佳从家到学校走的路远. 理由:佳佳从家到学校走的路是AC +CD +BD ,音音从家到学校走的路是AD +BD.∵在△ACD 中,AC +CD >AD ,∴AC +CD +BD >AD +BD ,即佳佳从家到学校走的路远.18.解:(1)360°×112=1980°.即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980°.(2)设该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1980°,解得n=13.即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3.19.解:∵∠ADB=∠DBC+∠ACB,∴∠DBC=∠ADB-∠ACB=97°-60°=37°.∵BD是∠ABC的平分线,∴∠ABC=74°,∴∠A=180°-∠ABC-∠ACB=46°.∵CE是AB边上的高,∴∠AEC=90°,∴∠ACE=90°-∠A=44°.20.解:(1)x的最大值是5+3+11=19,最小值是11-3-5=3.(2)由(1)得橡皮筋长x的取值范围为3<x<19.21.解:如图,延长DA,CB相交于点F,延长BA,CD相交于点E.∵∠C+∠ADC=85°+55°=140°,∴∠F=180°-140°=40°.∵∠C+∠ABC=85°+75°=160°,∴∠E=180°-160°=20°.符合设计要求,故这块模板是合格的.22.解:(1)依题意有b≥a,b≥c.∵a +c >b ,∴a +b +c ≤3b 且a +b +c >2b ,则2b <20≤3b ,解得203≤b <10. (2)∵203≤b <10,b 为整数, ∴b =7,8,9.∵b =3c ,且c 为整数,∴b =9,c =3,∴a =20-b -c =8.故△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8,b =9,c =3.23.解:(1)证明:∵AD 平分∠BAC ,∴∠BAD =∠DAC.∵∠EFD =∠DAC +∠AEB ,∠ADC =∠ABC +∠BAD ,且∠AEB =∠ABC ,∴∠EFD =∠ADC.(2)∠EFD =∠ADC 仍然成立.理由:∵AD 平分∠BAG ,∴∠BAD =∠GAD.∵∠FAE =∠GAD ,∴∠FAE =∠BAD.∵∠EFD =∠AEB -∠FAE ,∠ADC =∠ABC -∠BAD ,且∠AEB =∠ABC ,∴∠EFD =∠ADC.24.解:(1)证明:∵∠BAE =180°-∠ABC -∠AEB ,∠EFC =180°-∠BCD -∠CEF ,且∠ABC =∠BCD ,∠AEB =∠CEF ,∴∠BAE =∠EFC.∵AE 平分∠BAD ,∴∠BAE=∠DAE,∴∠EFC=∠DAE.∵∠EFC+∠EFD=180°,∴∠DAE+∠EFD=180°,∴∠AEF+∠D=360°-(∠DAE+∠EFD)=180°.∵∠D=90°,∴∠AEF=90°,∴EF⊥AE.(2)EF⊥AE仍成立.理由如下:如图.∵∠1=∠ABC-∠AEB,∠F=∠BCD-∠CEF,且∠ABC=∠BCD,∠AEB=∠CEF,∴∠1=∠F.∵AE平分四边形ABCD的外角,∴∠1=∠2,∴∠F=∠2.∵∠2+∠EAD=180°,∴∠F+∠EAD=180°,∴∠AEF+∠D=360°-(∠F+∠EAD)=180°.∵∠D=90°,∴∠AEF=90°,∴EF⊥AE.。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实例中,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起重机向上吊起重物的过程B.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的过程C.马拉车,车未动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2.汽车关闭油门后,行驶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动能转化为汽车的势能B.汽车克服重力做功而动能减少C.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而动能减少D.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能3.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B.做功多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C.做功时间短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D.做功多且用的时间长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4.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A.750J B.150JC.没有做功D.无法确定做功多少5.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在a点动能大B.物块在b点动能大C.物块在b点重力势能大D.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6.在同一根弹簧下分别挂5N和2N重物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是()A.两次具有相同的弹性势能B.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弹性势能大C.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弹性势能小D.无法确定其大小关系7.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
弹簧未发生形变时,小球静止在A点。
用手把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至B点后松开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间来回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A点时的弹性势能最大B.在来回运动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当小球从B运动至A的过程,弹簧产生的弹力不变D.当小球从B运动至C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8.在水平路面上,额定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均正常匀速行驶,在相同时间内两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牵引力所做的功之比为()A.1∶1B.1∶3C.3∶2D.2∶39.如图所示两个滑梯高度相等,如果小丽分别从∶号直梯和∶号旋转滑梯上端滑到地面,小玲所受重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所用时间t1<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推力对物体做了功B.2-4秒,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推力对物体做功越来越慢C.4-6秒,推力对物体做功8JD.4-6秒,推力的功率为8W二、填空题11.小明把质量为600g的篮球推出去后,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明对篮球_____(填“做功了”或“没有做功”);篮球从2m高地方自由下落到地面,重力做功_______J12.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个重300N的购物车,前进20m,松手后,购物车又向前运动了5m才停下,此过程中,手对购物车做的功为______J。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因式分解11.1 因式分解-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1)15x2y=;(2)(x+y)(x-y)=x2-y2;(3)x2-6x+9=(x-3)2;(4)x2+4x+1=x(x+4+),其中是因式分解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可得只有(3)符合要求,选A.2.【答题】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是()A. x2-9+6x=(x+3)(x-3)+6xB. (x+5)(x-2)=x2+3x-10C. x2-8x+16=(x-4)2D. (x-2)(x+3)=(x+3)(x-2)【答案】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可得,只有选项C符合因式分解的形式,选C.3.【答题】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个是分解因式()A.B.C.D.【答案】A【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可知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积的形式,可知A是因式分解.选A.4.【答题】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选项A. .不是因式分解.选项B. (x+y)(x+y)=x2-y2.不是因式分解.选项C. x2-xy+y2=(x-y)2 ,等式两边不成立,不是因式分解. 选项D. 2x-2y=2(x-y),是因式分解.选D.5.【答题】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 (﹣a+b)2=a2﹣2ab+b2B. m2﹣4m+3=(m﹣2)2﹣1C. ﹣a2+9b2=﹣(a+3b)(a﹣3b)D. (x﹣y)2=(x+y)2﹣4xy【答案】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 A.是整式的乘法,故A错误;B.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乘积的形式,故B错误;C.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乘积的形式,故C正确;D.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乘积的形式,故D错误;选C.6.【答题】(上海松江区期末)下列各等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 x·(x-y)=x2-xyB. x2+3x-1=x(x+3)-1C. (x-y)2-y2=x(x-2y)D.【答案】C【分析】【解答】7.【答题】一次课堂练习,小敏同学做了如下4道分解因式题,你认为小敏做得不够完整的一题是()A. x3-x=x(x2-1)B. x2-2xy+y2=(x-y)2C. x2y-xy2=xy(x-y)D. x2-y2=(x-y)(x+y)【答案】A【分析】【解答】8.【答题】在①6a2b=2a2·3b;②x2-4-3x=(x+2)(x-2)-3x;③ab2-2ab=ab(b-2);④-a2+4=(2-a)(2+a)这四个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答案】C【分析】【解答】9.【答题】下列式子中,分解因式结果为(3a-y)(3a+y)的多项式是()A. 9a2+y2B. -9a2+y2C. 9a2-y2D. -9a2-y2【答案】C【分析】【解答】10.【答题】若(x+5)(x-4)=x2+x-20,则多项式x2+x-20因式分解的结果是______.【答案】【分析】【解答】11.【答题】(x+3)(2x-1)是多项式______因式分解的结果.【答案】【分析】【解答】12.【答题】依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填空:因为______=x2-4y2,所以x2-4y2因式分解的结果是______.【答案】,【分析】【解答】13.【题文】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乘法,哪些是因式分解.(1)x2-4y2=(x+2y)(x-2y)(2)2x(x-3y)=2x2-6xy(3)(5a-1)2=25a2-10a+1(4)x2+4x+4=(x+2)2【答案】(1)因式分解(2)整式乘法(3)整式乘法(4)因式分解【分析】【解答】14.【答题】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①15x2=3x·5xy;②(a+b)(a-b)=a2-b2;③a2-2a+1=(a-1)2;④中因式分解的个数是()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分析】【解答】15.【答题】利用因式分解简便计算:57×99+44×99-99,下列正确的是()A. 99×(57+44)=99×101=9999B. 99×(57+44-1)=99×100=9900C. 99×(57+44+1)=99×102=10098D. 99×(57+44-99)=99×2=198【答案】B【解答】16.【答题】(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 x2+6cy+9y2=(x+3y)2B. 2x2-4xy+9y2=(2x-3y)2C. 2x2-8y2=2(x+4y)(x-4y)D. x(x-y)+y(y-x)=(x-y)(x+y)【答案】A【分析】【解答】17.【答题】若x2+mx+n=(x+3)(x-2),则()A. m=-1,n=6B. m=1,n=-6C. m=5,n=-6D. m=-5,n=6【答案】B【分析】【解答】18.【答题】若x2-x-12=(x-a)(x+b),则ab=()A. -1B. 1C. -12D. 12【分析】【解答】19.【答题】乐乐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1),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2).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A. a2-b2=(a-b)2B. (a+b)2=a2+2ab+b2C. (a-b)2=a2-2ab+b2D. a2-b2=(a+b)(a-b)【答案】D【分析】【解答】20.【答题】若某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y+2)(y-2),则原多项式为______.【答案】【分析】。
《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第11章在线测试
《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第11章在线测试A BC D、教态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口语和表情、动作等体态语,以此向学生传递信息,相互沟通情感的一种行为方式。
变化教态是最常用的,也A BC D、声音变化是教师以改变语调、语气、_______、语速节奏、声音停顿等手段,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技能。
A BC D、教育部课堂变化技能考核的要求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变化的类型;A BC D、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有_______间相互传递,还有学生间相互传递。
A BC DB、强化C、激励D、加强2、教育部技能考核的变化类型是动作变化、_______变化、眼神变化、_______变化。
A、肢体B、声调C、音调D、表情3、变化技能应用原则。
1)_______原则 2)_______原则 3)适度性原则A、新颖性B、针对性C、适时性D、流畅性4、变化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的目的是增加教学信息的_______,增强学生学习的_______,调动师生双方的交流合作积极性。
A、反馈通道B、自主参与性C、可靠性D、教学质量5、接收信息的主要因素有文字、________、_________。
A、图象B、音调C、面部表情D、媒体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正确错误、自然语变化包括教师的动作、表情、目光及身体位置的变化。
正确错误、声音变化是教师以改变语调、语气、声音强弱、语速节奏、声音停顿等手段,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技能。
正确错误、接收信息的效果公式%面部表情正确错误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听觉约11.0正确错误。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是(﹣1,﹣2),则点P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1,2)B .(1,﹣2)C .(1,2)D .(2,1)2.△ABO 与△A 1B 1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其中点A (4,2),则点A 1的坐标是( )A .(4,﹣2)B .(﹣4,﹣2)C .(﹣2,﹣3)D .(﹣2,﹣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0,a )与点Q (b ,13)关于原点对称,则a+b 的值为( )A .33B .﹣33C .﹣7D .74.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4,﹣3)B .(﹣4,3)C .(0,﹣3)D .(0,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m ,m ﹣n )与点Q (﹣2,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 (m ,n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图,在△ABO 中,AB ⊥OB ,OB=,AB=1.将△ABO 绕O 点旋转90°后得到△A 1B 1O ,则点A 1的坐标为( )A .(﹣1,) B .(﹣1,)或(1,﹣) C .(﹣1,﹣) D .(﹣1,﹣)或(﹣,﹣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 (﹣5,3)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P 1,再将点P 1绕原点旋转90°得到点P 2,则点P 2的坐标是( )A .(3,﹣3)B .(﹣3,3)C .(3,3)或(﹣3,﹣3)D .(3,﹣3)或(﹣3,3)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C 、E 、在y 轴上,Rt △ABC 经过变换得到Rt △ODE .若点C 的坐标为(0,1),AC=2,则这种变换可以是( )A .△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B .△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C .△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D .△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9.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 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 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 .(,1)B .(1,﹣)C .(2,﹣2)D .(2,﹣2)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 的坐标为( )A .(2,﹣3)B .(2,3)C .(3,﹣2)D .(﹣2,﹣3)11.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1,2)C .(1,2)D .(1,﹣2)12.将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 1,点P 2与点P 1关于原点对称,则P 2的坐标是( )A .(﹣5,﹣3)B .(1,﹣3)C .(﹣1,﹣3)D .(5,﹣3)13.点A (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 )A .(﹣3,﹣1)B .(3,1)C .(﹣3,1)D .(﹣1,3)1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 的坐标为(3,1),则点B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1)B.(﹣3,1)C.(﹣1,﹣3) D.(﹣3,﹣1)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1)B.(2,﹣1)C.(2,1) D.(﹣2,﹣1)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1(﹣3,﹣),P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2(a,b),则=()A.﹣2 B.2 C.4 D.﹣4二、填空题(共12小题)17.若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的坐标为.19.已知A点的坐标为(﹣1,3),将A点绕坐标原点顺时针90°,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0.如图,△ABO中,AB⊥OB,AB=,OB=1,把△ABO绕点O旋转120°后,得到△A1B1O,则点A1的坐标为.21.如图,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22.设点M(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M′,则M′的坐标为.23.已知点M(3,﹣2),将它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点N,则点N的坐标是.24.点P(5,﹣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6.已知点P(3,2),则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8.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按如图所示放置,OB=2,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5),B(4,2),C(﹣1,0)三点.(1)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点C 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2)求(1)中的△A′B′C′的面积.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2),B(﹣3,﹣2)(1)若点C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则点C的坐标为;(2)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D,则点D的坐标为;(3)由点A,B,C,D组成的四边形ABCD内(不包括边界)任取一个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求所取的点横、纵坐标之和恰好为零的概率.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1,﹣2),则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 D.(2,1)【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据此即可求得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解答】解:∵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1,﹣2),∴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要熟悉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横纵坐标变化规律.2.△ABO与△A1B1O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其中点A(4,2),则点A1的坐标是()A.(4,﹣2)B.(﹣4,﹣2) C.(﹣2,﹣3) D.(﹣2,﹣4)【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答案.【解答】解:∵A和A1关于原点对称,A(4,2),∴点A1的坐标是(﹣4,﹣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0,a)与点Q(b,13)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A.33 B.﹣33 C.﹣7 D.7【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先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出a与b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点P(﹣20,a)与点Q(b,13)关于原点对称,∴a=﹣13,b=20,∴a+b=﹣13+20=7.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4.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4,﹣3)B.(﹣4,3)C.(0,﹣3)D.(0,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关于原点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根据点的坐标向左平移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2,﹣3),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0,﹣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于原点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的坐标向左平移减,向右平移加,向上平移加,向下平移减.5.(•贵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m﹣n)与点Q(﹣2,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m,n)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面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则m=2且n=﹣3,从而得出点M(m,n)所在的象限.【解答】解:根据平面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m=2且m ﹣n=﹣3,∴m=2,n=5∴点M (m ,n )在第一象限,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该题比较简单.6.如图,在△ABO 中,AB ⊥OB ,OB=,AB=1.将△ABO 绕O 点旋转90°后得到△A 1B 1O ,则点A 1的坐标为( )A .(﹣1,) B .(﹣1,)或(1,﹣) C .(﹣1,﹣) D .(﹣1,﹣)或(﹣,﹣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需要分类讨论:在把△AB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和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1B 1O 时点A 1的坐标.【解答】解:∵△ABO 中,AB ⊥OB ,OB=,AB=1,∴∠AOB=30°,当△AB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1B 1O ,则易求A 1(1,﹣); 当△ABO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1B 1O ,则易求A 1(﹣1,).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题时,注意分类讨论,以防错解.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 (﹣5,3)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P 1,再将点P 1绕原点旋转90°得到点P 2,则点P 2的坐标是( )A .(3,﹣3)B .(﹣3,3)C .(3,3)或(﹣3,﹣3)D .(3,﹣3)或(﹣3,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首先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点P1的坐标,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把点P(﹣5,3)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P1,∴点P1的坐标为:(3,3),如图所示:将点P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P2,则其坐标为:(﹣3,3),将点P1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P3,则其坐标为:(3,﹣3),故符合题意的点的坐标为:(3,﹣3)或(﹣3,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C、E、在y轴上,Rt△ABC经过变换得到Rt△ODE.若点C 的坐标为(0,1),AC=2,则这种变换可以是()A.△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B.△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C.△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D.△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观察图形可以看出,Rt△ABC通过变换得到Rt△ODE,应先旋转然后平移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可以看出,△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ODE.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和平移的知识,掌握旋转和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1)B.(1,﹣) C.(2,﹣2)D.(2,﹣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AOB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COD,连接OP,OQ,过Q作QM⊥y 轴,由旋转的性质得到∠POQ=120°,根据AP=BP=OP=2,得到∠AOP度数,进而求出∠MOQ度数为30°,在直角三角形OMQ中求出OM与MQ的长,即可确定出Q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AOB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COD,连接OP,OQ,过Q作QM ⊥y轴,∴∠POQ=120°,∵AP=OP,∴∠BAO=∠POA=30°,∴∠MOQ=30°,在Rt△OMQ中,OQ=OP=2,∴MQ=1,OM=,则P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 (﹣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 的坐标为( )A .(2,﹣3)B .(2,3)C .(3,﹣2)D .(﹣2,﹣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解答】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点P′的坐标是(2,﹣3). 故选:A .【点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关系,是需要识记的基本问题.记忆方法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记忆.11.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1,2)C .(1,2)D .(1,﹣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先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解.【解答】解:∵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的坐标为(﹣1,2),∴点A′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2).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及对称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点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右加左减.12.将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 1,点P 2与点P 1关于原点对称,则P 2的坐标是( )A .(﹣5,﹣3)B .(1,﹣3)C .(﹣1,﹣3)D .(5,﹣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首先利用平移变化规律得出P 1(1,3),进而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得出P 2的坐标.【解答】解:∵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 1,∴P 1(1,3),∵点P 2与点P 1关于原点对称,∴P 2的坐标是:(﹣1,﹣3).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规律,正确把握坐标变化性质是解题关键.13.点A (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 )A .(﹣3,﹣1)B .(3,1)C .(﹣3,1)D .(﹣1,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直接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点A (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3,1).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知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 的坐标为(3,1),则点B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3,﹣1)B .(﹣3,1)C .(﹣1,﹣3)D .(﹣3,﹣1)【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解答】解:点(3,1)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关系,是需要识记的基本问题,记忆方法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记忆.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1)B.(2,﹣1)C.(2,1) D.(﹣2,﹣1)【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原来相反数,据此求出点B的坐标.【解答】解:∵点A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x,﹣y).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1(﹣3,﹣),P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2(a,b),则=()A.﹣2 B.2 C.4 D.﹣4【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立方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得出P点坐标,进而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性质得出P2坐标,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1(﹣3,﹣),∴P(3,),∵P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2(a,b),∴P2(3,﹣),∴==﹣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以及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P点坐标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12小题)17.若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即:求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记忆方法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记忆.【解答】解:∵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b=﹣1,a=2,∴a b=2﹣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记忆时要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的坐标为(﹣5,4).【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首先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OA的长度,然后根据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得OA′=OA,据此求出点A′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C⊥y轴于点C,作AB⊥x轴于点B,过A′作A′E⊥y轴于点E,作A′D⊥x轴于点D,,∵点A(4,5),∴AC=4,AB=5,∵点A(4,5)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A′,∴A′E=AB=5,A′D=AC=4,∴点A′的坐标是(﹣5,4).故答案为:(﹣5,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19.已知A点的坐标为(﹣1,3),将A点绕坐标原点顺时针90°,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3,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过A作AC⊥y轴于C,过A'作A'D⊥y轴于D,根据旋转求出∠A=∠A'OD,证△AC0≌△ODA',推出A'D=OC=1,OD=CA=3,即可根据题意作出A点绕坐标原点顺时针90°后的点,然后写出坐标.【解答】解:过A作AC⊥y轴于C,过A'作A'D⊥y轴于D,∵∠AOA'=90°,∠ACO=90°,∴∠AOC+∠A'OD=90°,∠A+∠AOC=90°,∴∠A=∠A'OD,在△AC0和△ODA'中,,∴△AC0≌△ODA'(AAS),∴A'D=OC=1,OD=CA=3,∴A'的坐标是(3,1).故答案为:(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画出图形并求出△AC0≌△ODA'是解此题的关键.20.如图,△ABO中,AB⊥OB,AB=,OB=1,把△ABO绕点O旋转120°后,得到△A1B1O,则点A1的坐标为(﹣2,0)或(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在Rt△OAB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A=2,则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A=30°,所以∠AOB=60°,然后分类讨论:当△ABO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后,点A的对应点A′落在x轴的负半轴上,如图,OA′=OA=2,易得A′的坐标为(﹣2,0);当△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点A的对应点A1落在第四象限,如图,则OA1=OA=2,∠AOA1=120°,∠BOA1=30°,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出A1的纵坐标和横坐标.【解答】解:在Rt△OAB中,∵AB=,OB=1,∴OA==2,∴∠A=30°,∴∠AOB=60°,①当△ABO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后,点A的对应点A1落在x轴的负半轴上,如图,OA1=OA=2,此时A1的坐标为(﹣2,0);②当△AB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20°后,点A 的对应点A 1′落在第三象限,如图,则OA 1′=OA=2,∠AOA 1′=120°,∵∠AOB=60°,∴∠BOA 1′=60°,∴点A 1′的横坐标为OA 1′•cos60°=2×=1,纵坐标为OA 1′•sin60°=2×=, A 1′的坐标为(1,﹣).综上所述,A 1的坐标为(﹣2,0)或(1,﹣). 故答案为(﹣2,0)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常见的是旋转特殊角度如:30°,45°,60°,90°,180°.21.如图,将线段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那么A (﹣2,5)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5,2)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由线段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可以得出△ABO ≌△A′B′O′,∠AOA′=90°,作AC ⊥y 轴于C ,A′C′⊥x 轴于C′,就可以得出△ACO ≌△A′C′O,就可以得出AC=A′C′,CO=C′O,由A 的坐标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线段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B′,∴△ABO ≌△A′B′O′,∠AOA′=90°,∴AO=A′O.作AC ⊥y 轴于C ,A′C′⊥x 轴于C′,∴∠ACO=∠A′C′O=90°.∵∠COC′=90°,∴∠AOA′﹣∠COA′=∠COC′﹣∠COA′,∴∠AOC=∠A′OC′.在△ACO和△A′C′O中,,∴△ACO≌△A′C′O(AAS),∴AC=A′C′,CO=C′O.∵A(﹣2,5),∴AC=2,CO=5,∴A′C′=2,OC′=5,∴A′(5,2).故答案为:A′(5,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点的坐标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设点M(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M′,则M′的坐标为(﹣1,﹣2).【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直接得到答案.【解答】解:点M(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M′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熟练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23.已知点M(3,﹣2),将它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点N,则点N的坐标是(﹣1,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解答】解:原来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2,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点的横坐标是3﹣4=﹣1,纵坐标为﹣2+3=1.则点N的坐标是(﹣1,1).故答案填:(﹣1,1).【点评】解题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不变,而上下平移时点的横坐标不变,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24.点P(5,﹣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5的相反数是﹣5,﹣3的相反数是3,∴点P(5,﹣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3),故答案为:(﹣5,3).【点评】主要考查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的特点: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用到的知识点为:a的相反数为﹣a.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难度较小.26.已知点P(3,2),则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3,2),点P关于原点O的1的坐标是(﹣3,﹣2).对称点P2【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的坐标是(﹣3,2),【解答】解:点P(3,2)关于y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3,﹣2).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故答案为:(﹣3,2);(﹣3,﹣2).【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点的坐标,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记对称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5,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P(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5,3).故答案为:(﹣5,3).【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熟记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28.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按如图所示放置,OB=2,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过点A作AD⊥OB于点D,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及AD的长,故可得出A点坐标,再由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A作AD⊥OB于点D,∵△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2,∴OD=AD=1,∴A(1,1),∴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熟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2小题)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5),B(4,2),C(﹣1,0)三点.(1)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5),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4,﹣2),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1,0).(2)求(1)中的△A′B′C′的面积.【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1)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2)根据点A′(1,﹣5),B′(4,﹣2),C′(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求得A′C′=5,B′D=3,所以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解答】解:(1)∵A(﹣1,5),∴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5).∵B(4,2),∴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4,﹣2).∵C(﹣1,0),∴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1,0).故答案为:(1,﹣5),(4,﹣2),(1,0).(2)如图,∵A′(1,﹣5),B′(4,﹣2),C′(1,0).∴A′C′=|﹣5﹣0|=5,B′D=|4﹣1|=3,=A′C′•B′D=×5×3=7.5,即(1)中的△A′B′C′的面积是7.5.∴S△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解答(2)题时,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优势.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2),B(﹣3,﹣2)(1)若点C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则点C的坐标为(2,﹣2);(2)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D,则点D的坐标为(3,2);(3)由点A,B,C,D组成的四边形ABCD内(不包括边界)任取一个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求所取的点横、纵坐标之和恰好为零的概率.【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概率公式.【分析】(1)根据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2)把点A的横坐标加5,纵坐标不变即可得到对应点D的坐标;(3)先找出在平行四边形内的所有整数点,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点C与点A(﹣2,2)关于原点O对称,∴点C的坐标为(2,﹣2);(2)∵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D,点D的坐标为(3,2);(3)由图可知:A(﹣2,2),B(﹣3,﹣2),C(2,﹣2),D(3,2),∵在平行四边形ABCD内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有15个,其中横、纵坐标和为零的点有3个,即(﹣1,1),(0,0),(1,﹣1),∴P==.【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概率公式.难度适中,掌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上册第11--13章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检测题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A.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2. 人字梯中间一般会设计一“拉杆”,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 已知在△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A. 11B. 5C. 2D. 14. 课堂上,老师把教学用的两块三角尺叠放在一起,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2B.3C.5D.6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 8B. 10C. 8或10D. 126. 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且△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 cm,则AB与AC的差为()A.2 cm B.3 cm C.4 cm D.6 cm7. 如图,已知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D在直线l上,且PA>PB>PC >P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PD的长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B.线段PC可能是△PAB的高C.线段PD可能是△PBC的高D.线段PB可能是△PAC的高8. 下列关于三角形的分类,有如图K-1-4所示的甲、乙两种分法,则()A.甲、乙两种分法均正确B.甲分法正确,乙分法错误C.甲分法错误,乙分法正确D.甲、乙两种分法均错误9. 如图,六根木条钉成一个六边形框架ABCDEF,要使框架稳固且不活动,至少还需要添加木条()A.1根B.2根C.3根D.4根10.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11. 将一个三角形纸片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A.都是直角三角形B.都是钝角三角形C.都是锐角三角形D.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12. 某木材市场上木棒规格与对应单价如下表:规格 1 m 2 m 3 m 4 m 5 m 6 m单价(元/根) 10 15 20 25 30 35小明的爷爷要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养鱼用,现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 m和5 m的木棒,还需要到该木材市场去购买一根木棒,则小明的爷爷至少带的钱数应为()A.10元B.15元C.20元D.25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3. 如图,自行车的主框架采用了三角形结构,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14. 如图,AE是△ABC的中线,已知EC=8,DE=3,则BD=________.15.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 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点E在CD上,则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______个.17.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若x为偶数,则x=____________.18. 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已知AB=7,BC=6,则△BCD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19. 如图,用钉子把木棒AB,BC和CD分别在端点B,C处连接起来,AB,CD 可以转动,用橡皮筋把AD连接起来,橡皮筋始终绷直,设橡皮筋AD的长是x cm.(1)若AB=5 cm,CD=3 cm,BC=11 cm,求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在(1)的条件下要围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求出x的取值范围吗?20.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长度分别是20 cm,90 cm,100 cm的三根木棒搭一个三角形的木架,小明不小心把100 cm的木棒折去了35 cm,他发现:用折断后剩下的木棒与另两根木棒怎么也搭不成三角形.(1)你知道为什么吗?(2)100 cm长的木棒至少折去多长后剩余的部分就不能与另两根木棒搭成三角形?21. 观察探究观察并探求下列各问题.(1)如图①,在△ABC中,P为边BC上一点,则BP+PC________AB+AC(填“>”“<”或“=”);(2)将(1)中的点P移到△ABC内,如图②,试观察比较△BPC的周长与△ABC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将(2)中的点P变为两个点P1,P2,如图③,试观察比较四边形BP1P2C的周长与△ABC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答案】D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B【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8=0,得x1=2,x2=4.当三角形三边为2,2,4时,∵2+2=4,∴不符合三边关系,应舍去;当三角形三边为2,4,4时,∵2+4>4,符合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周长为10,故选B.6. 【答案】B[解析] ∵AD是△ABC的中线,∴BD=CD.∴△ABD与△ACD的周长之差=(AB+AD+BD)-(AC+AD+CD)=AB-AC. ∵△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 cm,∴AB与AC的差为3 cm.7. 【答案】C[解析] 由于PA>PB>PC>PD,因此P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PBC 中BC边上的高.8. 【答案】C9. 【答案】C[解析] 添加3根木条以后成为如右所示图形,其由若干三角形组成,具有稳定性.10. 【答案】C11. 【答案】C[解析] 如图①,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②,钝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两个钝角三角形.如图③,直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因为剪开的边上的两个角互补,故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都是锐角三角形.12. 【答案】C[解析] 由三角形三边大小关系可得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该大于2 m 且小于8 m,所以满足要求的木棒有3 m,4 m,5 m,6 m,其中买3 m木棒用钱最少,为20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3. 【答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14. 【答案】5[解析] ∵AE是△ABC的中线,EC=8,∴BE=EC=8.∵DE=3,∴BD=BE-DE=8-3=5.15. 【答案】15[解析] 若腰长为3,3+3=6,∴3,3,6不能组成三角形;若腰长为6,3+6=9>6,∴3,6,6能组成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周长为3+6+6=15.16. 【答案】617. 【答案】6或8或10[解析]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5<x<11.因为x为偶数,所以x的值为6或8或10.18. 【答案】13【解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AD,∴△BCD的周长=BC +CD+BD=BC+AD+BD=BC+BA=6+7=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19. 【答案】解:(1)x的最大值是5+3+11=19,最小值是11-3-5=3.(2)由(1)得x的取值范围为3<x<19.20. 【答案】解:(1)把100 cm的木棒折去了35 cm后还剩余65 cm.∵20+65<90,∴20 cm,65 cm,90 cm长的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2)设折去x cm后剩余的部分不能与另两根木棒搭成三角形.根据题意,得20+(100-x)≤90,解得x≤30,∴100 cm长的木棒至少折去30 cm后剩余的部分就不能与另两根木棒搭成三角形.21. 【答案】解:(1)<(2)△BPC的周长<△ABC的周长.理由:如图①,延长BP交AC于点M.在△ABM中,BP+PM<AB+AM.在△PMC中,PC<PM+MC.两式相加,得BP+PC<AB+AC,∴△BPC的周长<△ABC的周长.(3)四边形BP1P2C的周长<△ABC的周长.理由:如图②,分别延长BP1,CP2交于点M.由(2)知,BM+CM<AB+AC.又∵P1P2<P1M+P2M,∴BP1+P1P2+P2C<BM+CM<AB+AC.∴四边形BP1P2C的周长<△ABC的周长.11.2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选择题1.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如图所示,BD平分∠ABC,DE∥BC,且∠D=30°,则∠AED的度数为()。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测试解答
答:C
o
3.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滞后; (D)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答:C
大学物理
4. 两相干平面简谐波沿不同方向传播,如图所示, 波速均为 u 0.40m/s ,其中一列波在A点引起的振动 y1 A1 cos(2,另一列波在B点引起的振动 t / 2) 方程为 y2,它们在P点相 / 2) A2 cos(2 t 方程为 遇, , AP 0.80m ,则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为: BP 1.00m [ ] (A)0 (C) (B)
大学物理
340 340 3( ) 2040 340 S 340 S
S 0.25(m/s)
(2)vS=2040Hz,v=4Hz,u=340m/s,=0.2m/s 反射面接收到的频率
v 反R
u vS u
A
S
反 射 面
大学物理
观察者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率
u u u u vS v R1 v 反R vS u u u u
大学物理
二、填空题:
1、 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是 波源和 传播机械波的介质。 2、 处于原点(x=0)的一波源所发出的平面简谐波 的波动方程为 y A cos( Bt Cx) ,其中A、B、C皆为 常数。此波的速度为 B C ;波的周期为 2 B ;波长 为 2 C ;离波源距离为l处的质元振动相位比波源 落后 lC ;此质元的初相位为 lC 。 x 2x y A cos( (t )) y A cos(t ) u t 3. 一驻波表式为 y 4 102 cos 2x cos 400(SI制),在 x=1/6(m)处的一质元的振幅为 2 102 m ,振动速度 的表式为 v 8 sin 400t m/s 。
2022年沪科版数学八上第11章考试卷(附答案)
第11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2,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A.(3,-2) B.(-2,3) C.(-3,2) D.(2,-3) 3.以下坐标平面内的各点中,在x轴上的是()A.(-2,-3) B.(-3,0) C.(-1,2) D.(0,3) 4.如图,象棋盘上,假设“将〞位于点(0,-1),“象〞位于点(2,-1),那么“炮〞位于点()A.(-3,2) B.(-4,3) C.(-3,0) D.(1,-1) 5.如图,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那么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2),(3,4),(1,7) B.(2,2),(4,3),(1,7)C.(-2,2),(3,4),(1,7) D.(2,-2),(4,3),(1,7)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假设点A的坐标为(-3,3),点B的坐标为(2,0),那么三角形ABO的面积是()A.15 B.7.5 C.6 D.37.如图,坐标平面内有P,Q两点,其坐标分别为(5,a),(b,7),根据图中P,Q两点的位置,那么点(6-b,a-10)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点P的坐标为(|a|,6-2a),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点P的坐标是()A.(2,2) B.(2,-2) C.(6,-6) D.(2,2)或(6,-6)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x1,y1),B(x2,y2).规定运算:①A⊕B=(x1+x2,y1+y2);②A☆B=x1x2+y1y2;③当x1=x2且y1=y2时,A=B.有以下四个说法:(1)假设A(1,2),B(2,-1),那么A⊕B=(3,1),A☆B=0;(2)假设A⊕B=B⊕C,那么A=C;(3)假设A☆B=B☆C,那么A=C;(4)对任意点A,B,C,均有(A⊕B)⊕C=A⊕(B⊕C)成立.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A.1 B.2 C.3 D.410.如图,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 021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 A.(-2 019,2) B.(-2 019,-2) C.(-2 020,-2) D.(-2 020,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假设电影票上“4排5号〞记作(4,5),那么“5排4号〞记作________.12.如果点M(3,x)在第一象限,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如图是益阳市行政区域图,图中益阳市区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1,0),安化县城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3,-1),那么南县县城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________.14.如图,三角形A′B′C′是三角形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如果三角形ABC中有一点P的坐标为(a,2),那么变换后它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5.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是整数的点称作格点,第一象限的格点P(x,y)满足2x+3y=7,那么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________.16.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 02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6分,其余每题10分,共52分)17.如图,试写出坐标平面内点A,B,C,D,E,F的坐标.18.三角形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7个单位长度至三角形DEF的位置,相应的坐标如下图.(1)点D的坐标是________,点E的坐标是________;(2)求四边形ACED的面积.1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m-1,2m+3).(1)当m为何值时,点P到x轴的距离为1(2)当m为何值时,点P到y轴的距离为2(3)点P可能在第一象限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吗?假设可能,求出m的值;假设不可能,请说明理由.20.春天到了,七(1)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李华对着景区示意图(如图)描述牡丹园的位置(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00 m).张明:牡丹园的坐标是(300,300).李华:牡丹园在中心广场东北方向约420 m处.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以下问题:(1)请指出张明同学是如何在景区示意图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并在图中画出他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李华同学是用什么来描述牡丹园的位置的?请用张明同学所用的方法,描述出公园内其他地方的位置.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3),B(-5,1),C(-2,0),P(a,b)是三角形ABC的边AC上任意一点,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点P的对应点为P1(a+6,b-2).(1)直接写出点C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1B1C1;(3)求三角形AOA1的面积.22.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1)写出点B的坐标;(2)当点P移动了4秒时,描出此时P点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答案5.C点拨: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4,-1),(1,1),(-1,4)的横坐标分别加上2,纵坐标分别加上3,得(-2,2),(3,4),(1,7).应选C.6.D点拨:此题首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三角形ABO,然后运用转化思想将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度,底BO=2,高为3,所以三角形ABO的面积=12×2×3=3.7.D点拨:由P,Q在图中的位置可知a<7,b<5,所以6-b>0,a-10<0,故点(6-b,a-10)在第四象限.二、11.(5,4)12.x>013.(2,4)14.(5+a,-2)15.(2,1)16.(2 021,1)点拨:此题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根据图中点P的坐标变化规律,可以看出:①点P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即点P的横坐标等于运动次数,所以第2 021次运动后,点P的横坐标是2 021;②点P的纵坐标依次是1,0,2,0,1,0,2,0,…,即每运动四次一个循环,因为2 021÷4=505……1,所以第2 021次运动后,点P的纵坐标与第1次运动后的纵坐标相同.所以经过第2 021次运动后,点P的坐标为(2 021,1).三、17.解:由题图可知:A(-5,0),B(0,-3),C(5,-2),D(3,2),E(0,2),F(-3,4).18.解:(1)(7,6);(1,0);(2)由平移的性质得AD∥CE,所以四边形ACED的面积=12×(7+1)×6=24.19.解:(1)因为点P到x轴的距离为1,所以|2m+3|=1,所以m=-1或m=-2.(2)因为点P到y轴的距离为2,所以|m-1|=2,所以m=3或m=-1.(3)点P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理由如下:假设点P在第一象限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那么m-1=2m+3,所以m=-4.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所以m-1>0,2m+3>0.所以m>1,所以m=-4不合题意,舍去.所以点P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20.解:(1)张明同学是以中心广场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略.(2)李华同学是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牡丹园的位置的.用张明同学所用的方法,描述如下:中心广场(0,0),音乐台(0,400),望春亭(-200,-100),游乐园(200,-400),南门(100,-600).21.解:(1)C1(4,-2).(2)三角形A1B1C1如下图.(3)如图,三角形AOA1的面积=6×3-12×3×3-12×3×1-12×6×2=18-92-32-6=6.22.解:(1)点B的坐标为(4,6).(2)当点P移动了4秒时,点P的位置如下图,此时点P的坐标为(4,4).(3)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a秒,当点P在AB上时,由题意得,2a=4+5,解得a=9 2;当点P在OC上时,由题意得,2a=2×(4+6)-5,解得a=15 2.所以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点P移动了92秒或152秒.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一、选择题1.以下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 .所有的平角都相等B .锐角小于90°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过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2.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1,1.5,3C .3,4,8D .4,5,63.假设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4.以下命题: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③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0°和2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和为90°.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在△ABC 中,∠A =40°,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且∠CBD =120°,那么∠C 的度数为( )A .40°B .60°C .80°D .100°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 cm ,其中一边长为3 cm ,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 .7 cmB .3 cmC .7 cm 或3 cmD .8 cm7.如图,直线l 1∥l 2,假设∠1=140°,∠2=70°,那么∠3的度数是( )A .60°B .65°C .70°D .80°8.如图,CD ,CE ,CF 分别是△ABC 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那么以下各式中错误的选项是( )A .AB =2BF B .∠ACE =12∠ACB C .AE =BE D .CD ⊥BE 9.如图,在△ABC 中,∠CAB =52°,∠ABC =74°,AD ⊥BC ,BE ⊥AC ,AD 与BE 交于F ,那么∠AFB 的度数是( )A .126°B .120°C .116°D .110°10.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三边上,点E 是AC 的中点,AD ,BE ,CF 交于一点G ,BD =2DC ,S △BGD =8,S △AGE =3,那么△ABC 的面积是( )A .25B .30C .35D .40二、填空题11.如图,生活中都把自行车的几根梁做成三角形的支架,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__.12.“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13.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14.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得∠A 2,…,∠A 6BC 与∠A 6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7,得∠A 7,那么∠A 7=________.三、解答题15.在△ABC 中,∠A +∠B =∠C ,∠B =2∠A.(1)求∠A ,∠B ,∠C 的度数;(2)△ABC 按边分类,属于什么三角形?△ABC 按角分类,属于什么三角形?16.如图,在△ABC 中,∠1=100°,∠C =80°,∠2=12∠3,BE 平分∠∠4的度数. 17.填写下面证明中每一步的理由.如图,BD ⊥AC ,EF ⊥AC ,D ,F 是垂足,∠1=∠2.求证:∠ADG =∠C.证明:∵BD ⊥AC ,EF ⊥AC(),∴∠3=∠4=90°(垂直的定义),∴BD ∥EF( ).∴∠2=∠CBD( ).∵∠1=∠2(),∴∠1=∠CBD( ),∴GD ∥BC( ),∴∠ADG =∠C( ).18.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局部,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19.如图,△ABC.(1)画△ABC 的外角∠BCD ,再画∠BCD 的平分线CE ;(2)假设∠A =∠B ,CE 是外角∠BCD 的平分线,请判断CE 和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0.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2a -1,5a -3,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1.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ABD 的中线.(1)∠ABE =15°,∠BAD =40°,求∠BED 的度数.(2)作△BED 中BD 边上的高,垂足为F.(3)假设△ABC 的面积为40,BD =5,那么△BDE 中BD 边上的高为多少?22.∠MON =40°,OE 平分∠MON ,点A 、B 、C 分别是射线OM ,OE ,ON 上的动点(A ,B ,∠OAC =x °.(1)如图①,假设AB ∥ON ,那么:①∠ABO 的度数是________.②当∠BAD =∠ABD 时,x =________;当∠BAD =∠BDA 时,x =________.(2)如图②,假设AB ⊥OM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假设存在,求出x 的值;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C 点拨:利用方程思想求解,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x ,2x ,3x ,那么x +2x +3x =180°,解得x =30°. 3x =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D5.C 点拨:∵∠CBD 是△ABC 的外角,∴∠CBD =∠C +∠∵∠A =40°,∠CBD =120°,∴∠C =∠CBD -∠A =120°-40°=80°.6.B 点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当3 cm 为底边长时,腰长为13-32=5(cm),此时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 cm ,5 cm ,5 cm ,符合三边关系,能组成三角形;当3 cm 为腰长时,底边长为13-2×3=7(cm),此时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 cm ,3 cm ,7 cm ,3+3<7,不符合三边关系,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底边长只能是3 cm ,应选B.7.C8.C 点拨:CD 是△ABC 的高,所以CD ⊥BE ,D 正确;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所以∠ACE =∠BCE =12∠ACB ,B 正确;CF 是△ABC 的中线,AF =BF =12AB ,即AB =2BF ,A 正确;应选C.9.A 点拨:在△ABC 中,∠CAB =52°,∠ABC =74°,∴∠ACB =180°-∠CAB -∠ABC =180°-52°-74°=54°.∵AD ⊥BC ,∴∠ADC =90°,∴∠DAE =90°-∠ACB =90°-54°=36°.又∵BE ⊥AC ,∴∠AEB =90°,∴∠AFB =∠DAE +∠AEB =36°+90°=126°.10.B 点拨:在△BDG 和△CDG 中,由BD =2DC ,知S △BDG =2S △GDC ,因此S △GDC =4,同理S △AGE =S △GEC =3,S △BEC =S △BGD +S △GDC +S △GEC =8+4+3=15,所以△ABC 的面积=2S △BEC =30.应选B.二、填空题1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13.20 点拨:∵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三边长可以为:1,8,8;2,7,8;2,8,8;3,6,8;3,7,8;3,8,8;4,5,8;4,6,8;4,7,8;4,8,8;5,5,8;5,6,8;5,7,8;5,8,8;6,6,8;6,7,8;6,8,8;7,7,8;7,8,8;8,8,8,故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的三角形共有20个. 14.α128三、解答题15.解:(1)因为∠A +∠B +∠C =180°,而∠A +∠B =∠C ,所以2∠C =180°,∠C =90°.所以∠A +∠B =90°,而∠B =2∠A ,所以3∠A =90°,∠A =30°,∠B =2∠A =60°.(2)△ABC 按边分属于不等边三角形.按角分属于直角三角形.16.解:∵∠1=∠3+∠C ,∠1=100°,∠C =80°,∴∠3=20°,∵∠2=12∠3,∴∠2=10°,∴∠ABC =180°-100°-10°=70°.∵BE 平分∠ABC ,∴∠ABE =35°.∵∠4=∠2+∠ABE ,∴∠4=45°.17.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8.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 ,底边长为b.∵D 为AC 的中点,∴AD =DC =12AC =12a. 根据题意得⎩⎨⎧32a =15,12a +b =12,或⎩⎨⎧32a =12,12a +b =15.解得⎩⎪⎨⎪⎧a =10,b =7,或⎩⎪⎨⎪⎧a =8,b =11. 又∵三边长为10,10,7和8,8,11均可以构成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7或11.19.解:(1)如图.(2)CE ∥AB.理由如下:∵∠A =∠B ,∴∠BCD =∠A +∠B =2∠B.又∵CE 是∠BCD 的平分线,∴∠BCD =2∠BCE ,∴∠BCE =∠B ,∴CE ∥AB.20.解:当底边长为a 时,2a -1=5a -3,即a =23,那么三边长为23,13,13,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不能构成三角形;当底边长为2a -1时,a =5a -3,即a =34,那么三边长为12,34,34,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2+34+34=2; 当底边长为5a -3时,2a -1=a ,即a =1,那么三边长为2,1,1,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1.(1)∵∠ABE =15°,∠BAD =40°,∴∠BED =∠ABE +∠BAD =15°+40°=55°.(2)如图.(3)∵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ABD 的中线,∴S △ABD =12S △ABC ,S △BDE =12S △ABD ,∴S △BDE =12×12S △ABC = 14S △ABC ,∵△ABC 的面积为40,∴S △BDE =14×40=10,∵BD =5,∴12×5·EF =10,解得EF =4,即 △BDE 中BD 边上的高为4.22.(1)①20° ②120;60(2)存在.①当点D 在线段OB 上时,假设∠BAD =∠∠BAD =∠BDA ,那么x =35. 假设∠ADB =∠ABD ,那么x =50.②当点D 在射线BE 上时,因为∠ABE =110°,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BAD =∠BDA ,此时x =125,综上可知,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且x =20,35,50,125.。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的稳定性同步练习(精品测试卷)
(2)画出此函数的图像.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 x+8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D在y轴的负半轴上,若将△DAB沿直线AD折叠,点B恰好落在x轴正半轴上的点C处.
(1)求AB的长和点C的坐标;
(2)求直线CD的表达式.
23.如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中的一条直线,该直线还经过点C(3,﹣10).
17.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点A(a,b),B(c,d),那么ac﹣ad﹣bc+bd的值为 __.
18.如图1,在某个盛水容器内,有一个小水杯,小水杯内有部分水,现在匀速持续地向小水杯内注水,注满小水杯后,继续注水,小水杯内水的高度y(cm)和注水时间x(s)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2中的图象,则至少需要________s能把小水杯注满.
3.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垂线段最短
C.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A.0根B.1根C.2根D.3根
三、解答题:
19.已知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1,2).
(1)求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画出这个函数图象;
(3)点(2,-5)是否在此函数图象上?
(4)若这个图象还经过点A(a,8),求点A的坐标.
20.已知直线y=(5-3m)x+ m-4与直线y=0.5x+6平行,求此直线 解析式.
21.在长方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点A开始按A→B→C→D的方向运动到点D.如图,设动点P所经过的路程为x,△APD的面积为y.(当点P与点A或D重合时,y=0)
初二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新人教版尖子用_附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新人教版尖子生用)(附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时间150分满分120分)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21分)1、如图△ABC 的面积等于25cm 2,AE=E D ,BD =2DC .则△AE F 与△BDE 的面积之和等于 cm 2,四边形CDEF 的面积等于 cm 22、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和与一个外角的和为135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这个外角的度数为 。
3、一个多边形被截去一个角后,变成一个六边形,则这个多边形原来的边数是5、两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之比为1:2,内角和之比为3:8,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 、 。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其各边长为整数,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7、如右图,称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为一对共边三角形, 则图中的共边三角形有( )对.8、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些点共可组成 个不同的三角形.9、如右图,△ABC 中,A1,A2,A3,…,An 为AC 边上不同的n 个点,若连接BA1、BA2 、BA3、……一直连接到An ,则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10、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最长边比最短边多6cm ,次长边的长度是最短边的2倍,则这个三角形最短边的长为 .11、如图,直角ABC 的周长为2008,在其内部有五个小直角图8三角形,则这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2、一个凸n 边形的内角中,恰有5个钝角。
问n 的最大值是 。
13、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p ,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度变化范围 。
14、向一个三角形内加入2005个点,加上原三角形的三个点共计2008个点.用剪刀最多可以剪出 个以这2008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需要剪 刀。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1、如图2,在△ABC 中,AD 、BF 、CE 相交于O 点, 则图中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 .7个B .10个C .15个D .16个2、若几个能唯一确定一个三角形的量称为三角形的“基本量”.下列各组量中一定能成为三角形的基本量的是( )A .三个内角B .两条边与一个内角C .周长和两条边D .面积与一条边 3、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所组成的图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4、△ABC 中,∠A=∠B >∠C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等边三角形 5、已知△ABC 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 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A 、45°B 、60°C 、75°D 、85° 7、若△ABC 中,2(∠A+∠C )=3∠B ,则∠B的外图2角度数为何()A、36B、72C、108D、1448、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9、如图,在△ABC中,∠A=52°,∠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D1,∠ABD1与∠ACD1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2,依次类推,∠ABD4与∠ACD4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5,则∠BD5C的度数是()A、56°B、60°C、68°D、94°10、如图,BE是∠ABD的角平分线,CF是∠ACD的角平分线,BE与CF交于点G,点∠BDC=140°,∠BGC=110°,则∠A的度数为()A、70°B、75°C、80°D、85°11、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形()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12、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13、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A、60°≤α<90°B、60°<α<180°C、60°<α<90°D、0°<α<90°14、如图,△ABC中,∠A=60°,CD、CE是∠ACB的三等分线,BD、BE是∠ABC的三等分线,则图中∠BDC的度数为()A、90°B、100°C、120°D、135°15、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A. n个B. (n-1)个C. (n-2)个D. (n-3)个16、 n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有()A.()12n n-条 B.()22n n-条 C.()32n n-条 D.()42n n-条17、下列给出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5,12,13B、5,12,7C、8,18,7D、3,4,818、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90°+ 12∠A= 12×180°+ 12∠A.如图2,在△ABC中,∠ABC,∠ACB的两条三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O1,O2,则∠BO1C= 23×180°+ 13∠A,∠BO2C= 13×180°+ 23∠A.根据以上阅读理解,你能猜想(n等分时,内部有n-1个点)(用n的代数式表示)∠BOn-1C=()A、 2/n×180°+ 1/n∠AB、 1/n×180°+ 2/n∠AC、 n/n-1×180°+ 1/n-1∠AD、 1/n×180°+ n-1/n∠A19、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其中两条的边长分别是4和1997,则满足三角形的个数为()A 、1个B 、3个 C、5个 D、7个20、下列正多边形中,中心角等于内角的是()A、正六边形B、正五边形C、正四边形D、正三边形21、一个正多边形它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的 1/4,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十二边形B、正十边形C、正八边形D、正六边形22、若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k边形有k条对角线,正h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代数式h•(m-k)n的值。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2.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4.(多选题)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保持不变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5.小明、东东和豆豆三位同学比赛爬楼梯,他们同时从一楼出发,小明和豆豆同时到达终点五楼,东东后到.已知三人体重关系是小明和东东体重相同,豆豆稍重.则三人上楼的过程中()A.小明功率最大B.豆豆功率最大C.三人做功相同D.东东用时最长,做功最多6.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7.受高空落物伤人的启示,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上帝之杖”实质就是高密度、耐高温的金属棒,它要依托太空平台的搭载,借助小型火箭助推和高空下落产生的巨大动能,对地球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破坏力巨大.它攻击目标的巨大能量主要来源于()A.小型火箭助推动能B.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能量C.“上帝之杖”本身的内能D.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8.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图中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9.如图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D.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10.如图所示,小球在弧形槽中来回滚动且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势能每次都比前一次小,动能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大B.小球的动能和势能逐渐减小,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C.小球在槽中来回滚动时,只有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D.在起始位置的最高点A处,势能最大,第一次通过槽中的最低点B处时动能最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1.一颗子弹在枪膛中所受平均推力约为500N,枪管长1.2m,子弹从被击发到离开枪口用时0.1s.则推力做功为 J,做功的功率为W.12.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己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W.(g取10N/kg)13.用力向下甩溜溜球,手提悬线不动,溜溜球会上下来回运动.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逐渐,重力势能逐渐 .14.如图所示,质量为4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在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J.15.如图所示,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高度,重力势能,速度,动能(均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能逐渐转化为能 .16.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选填“A”或“B”),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有关.18.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在细线下端挂一小球,用手将小球拉到B点释放,小球在另一端能上升到C点(B、C在同一水平面上);现在我们用铅笔(粗细忽略不计)在D点挡住绳子,小球在另一端上升到C′,则C′高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的高度.小球从B点到A点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不考虑摩擦,机械能总量 .三、简答题(4分)19.如图所示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示意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的斜坡,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这种设计的好处.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20.(4分)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kg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5m高的实验室.(g取10N/kg)(1)该实验员在搬运中,对实验器材总共做功焦;(2)假设他身体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次他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t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 关系如表所示,那么他搬完全部箱子,且回到开始搬运处,所用最短时间为秒.(计算结果精确到0.1)21.(8分)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推动的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2)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开始释放的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 .(3)小球推动木块,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分析可知小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4)如图丙所示,质量较小的扑克牌动能较大时能切入黄瓜,根据上面的探究可知,飞行的扑克牌一定具有(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速度.22.(8分)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雨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1m、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O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O点位置的木棒(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雨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钩码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O点的泡沫塑料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2)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五、计算题(共21分)23.(9分)为预防和处置公共场所突发恐怖袭击事件,重庆应急处置小分队的民警驾驶“风火轮”(单警自平衡电瓶巡逻车)在重庆火车北站广场巡逻,如图所示.若一名警察骑着该巡逻车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1min到达犯罪现场.求:(1)出发前警察距犯罪现场多远?(2)若巡逻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500W,该巡逻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多大?24.(12分)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3)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请根据图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g取10N/kg)第十一章检测卷1.B2.B【解析】物理学中,功的大小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本题中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因此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B选项正确.3.C4.BC5.B【解析】爬楼时,人克服身体重力做功W=Gh,做功的功率P=Wt=Ght,公式中的G是人的重力,h是人上升的高度,t是爬楼所用的时间.三人爬楼的高度h相同,小明和东东体重相同,豆豆稍重,所以小明和东东做功相同,豆豆做功最多,且豆豆用时最少,故功率最大.6.C【解析】飞机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升力逐渐增大,所以对地面的压力将逐渐减小,故A选项错误.在加速上升时,飞机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在匀速上升阶段,升力等于重力,故B选项错误;在上升阶段,升力做功为W=Gh=3N×10m=30J,升力的功率为P=Wt =3012Js=2.5W,故C选项正确;在悬停阶段,升力没有做功,所以升力的功率为0,故D选项错误.7.D 8.A 9.B10.D【解析】小球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势能逐渐减小,即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力,机械能不守恒,那么动能也应该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小,故A错误;小球在槽中滚动的过程中,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有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球与接触面的内能,机械能减小,故B、C错误;在起始位置的最高点A处,势能最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其第一次通过槽中最低点B 处时的动能最大,故D正确.11.600 600012.240 96【解析】根据功的公式,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1=Gh=mgh=60kg×10N/kg×0.4m=240J,则半分钟内做的功为W=12W1=12×240J=2880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P=Wt =288030Js=96W.13.减小增大14.0.196 0.1176【解析】在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Gh1=mgh1=0.04kg×9.8N/kg×0.5m=0.196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即ΔW=G·Δh=mg(h1-h2)=0.04kg×9.8N/kg×(0.5m-0.2m)=0.1176J.15.减小减小增大增大重力势动16.不变等于小于17.B高度【解析】圆斑大小体现皮球形变大小和它的弹性势能大小,这些势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由动能转化而来的,故圆斑越大说明能量越大,而这些能量源于物体的重力势能,故圆斑大,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大,物体的高度越大.18.等于重力势动动重力势保持不变19.进站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储藏”起来;出站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20.(1)4.5×104(2)1518.2【解析】(1)实验器材的总质量为300kg,所以器材所受的重力为G=mg=300kg×10N/kg=3000N,实验器材上升的高度为15m,故搬运过程中对实验器材所做的功为:W=Gh=3000N×15m=4.5×104J;(2)根据表格和图象可知,当搬运的质量分别是10kg、20kg、30kg时对应的实验员向外提供的功率P是40W、60W、55W,然后根据公式Pt′=mgh,分别代入即可求出每次搬运对应质量货物上楼所用时间t′,最后比较出总时间的大小即可.21.(1)距离(2)不同(3)有关(4)较大22.(1)不同相同泡沫塑料块下移的距离(2)【解析】(1)要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控制钩码的高度不变,改变钩码的质量,通过泡沫塑料块下移的距离来反映钩码重力势能的大小.(2)由于实验是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所以要使物体的质量一定,改变物体的高度,通过泡沫塑料块下移的距离来反映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因此表格中包含的内容有:钩码的质量、钩码下落的高度和泡沫塑料块下移的距离.由于是通过多次实验来比较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所以表格中要包括实验次序.23.解:(1)出发前警察与犯罪现场距离s=vt=5m/s×60s=300m.(2)巡逻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F=Pv =5005Wm/s=100N.因为巡逻车匀速行驶,所以巡逻车受到的阻力f=F=100N.【解析】(1)由题意可知,巡逻车的速度v=5m/s,从出发地点到达犯罪现场所需的时间t=1min=60s,根据速度公式v=st的变形公式s=vt可求得出发地点到犯罪现场的距离;(2)巡逻车匀速行驶,巡逻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通过公式P=Fv的变形公式F=Pv求得牵引力,即可得到巡逻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24.解:(1)用卷尺测出沿直线步行10步的距离,除以10即得步距.(2)教学楼的长度为s=0.5m×84=42m,他的步行速度为v=st =4235ms=1.2m/s.(3)重心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5cm=0.05m,每走一步克服重力做功为W=Gh=mgh=50kg×10N/kg×0.05m=25J.。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1.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
*A.范畴不同(正确答案)B.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正确答案)C.隶属关系不同(正确答案)D.心理成分不同2.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正确答案)B.道德情感(正确答案)C.道德意志(正确答案)D.道德行为(正确答案)E. 道德动机3. 与道德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三种情绪( )。
*A.羞耻(正确答案)B.负罪感(正确答案)C.同理心(正确答案)D.挫折感4. 就小学生来说,亲社会行为表现出的特点为( )。
*A.行为的动机由外在教育的压力向内在需要转化(正确答案)B.在结构上表现出观念和行动的分离(正确答案)C.情境的影响作用日益显著(正确答案)D. 知行合一5.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个体身上的表现。
[单选题] *A.家法B.单位规定C.法律法规D.道德准则(正确答案)6. 小孩子把冒险当作勇敢,请问是他的什么品德心理成分出了错?() [单选题] *A.道德认识(正确答案)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A.法律是依靠强制手段来维护的一种准则与规范(正确答案)B.法律是高于道德的C.违反道德准则不会受到惩罚D.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维护的一种准则和规范(正确答案)8. “知、情、意、行”中“知”代表着品德的( )。
[单选题]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正确答案)D.道德行为9. ()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对行为受体(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的行为。
[单选题] *B、反社会C、欺负D、攻击10. 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分享行为(正确答案)B、助人行为(正确答案)C、违法行为D、合作行为(正确答案)11. 我国学者岑国桢等人1988年采用()对我国5—11岁的儿童的分享观念的研究也证实了儿童分享的发展规律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三角形课堂小测一
(2分)下列每组中的三根小棒长度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第11章三角形课堂小测一
(2分)下列每组中的三根小棒长度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 2 cm 3cm 5cm
.5cm 6cm 10cm
C . 1cm 1cm 3cm
.3cm 4cm 9cm
(1)如图1 ,已知△ ABC 为直角三角形,/A=90° ,若沿图中虚线剪去/ A,则/ 1+/2等于
(2分)如果三条线段
c 可组成三角形, 且 a=3, b=4, c 是奇数,则 c= 3. (6分)探索归
纳: A. 90° B . 135° C .
270° D . 315° (2)如图2, 根据(1)的求解过程,猜想/
1+/2与/A 的关系是
(3)如图3, 若没有剪掉,而是把它折成如图
3形状,直接写出/ 1+/2与/A 的关系
A
1. 3. A . 2cm 3cm 5cm C. 1cm 1cm 3cm
(2分)如果三条线段
(6分)探索归纳:
.5cm 6cm .3cm 4cm
c 可组成三角形,
10cm 9cm
a=3, b=4, c 是奇数,则 c=
(1)如图1 ,已知△ ABC 为直角三角形,/A=90°
若沿图中虚线剪去/ A,则/ 1+/2等于 A. 90°
B . 135°
C . 270°
.315°
(2)如图2, 根据(1)的求解过程,猜想/ 1+/2 与/A 的关系是
(3)如图3, 若没有剪掉,而是把它折成如图
3形状,直接写出/ 1+/2与/A 的关系
A
P
2
并与
/ CAB 的外角平分线AG 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D, D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CAB=50 时,/D = .
(2) 点A 在射线CE 上运动,(不与点C 重合)时,/D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第11章三角形课堂小测二
(2分)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1、2和C ,则c 的取值
范围是(
:
K c<3 B . 1v c < 3
C . c< 1
D . c > 3
(2 分)如图,△ ABC 中,/ C=90 , / B=30, AD 是/BAC 的平分线, DEI AB 垂足为 E ,则/ ADE 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 .
3. (6分)如图,/ ECF=90,线段 AB 的端点分别在 CE 和CF 上, BD 平匚 / CBA 并与/ CAB 的外角平分线AG 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D,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CAB=50 时,/D = .
(2) 点A 在射线CE 上运动,(不与点C 重合)时,/D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1.
2. 3. (2分)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1、2和C ,则c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c<3 B . 1< c< 3 C . c< 1 D . c> 3 盘 (2 分)如图,△ ABC 中,/ C=90 , / B=30 , AD 是/ BAC 的平分线, DEI AB 垂足为 E ,则/ ADE 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 . (6分)如图,/ ECF=90 ,线段AB 的端点分别在 CE 和 CF 上, BD 平分/ CBA
E
1. A.
2. E
图,/ A+/ B+/ C+/ D+/ E+/F 的度数为()
B . 180°
C . 270°
D . 360°
1.
A.
2.(2分)已知△ ABC的三边长a、b、c,化简|a+b - c| - |b - a- c|的结果
是______________ .
3.(6 分)已知:在^ ABC 和^ DEF 中,/ A=40°,/ E+/ F=100°,将^ DEF
如图摆放,使得/D 的两条边分别经过点B和点C.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将△ DEF如图1摆放时,则/ ABD/ A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将△ DEF如图2摆放时,请求出/ ABD/ ACD的度数,
(2
分)
90°
度
并说明理由;
A
第11章三角形课堂小测三如
图,/ A+/ B+/ C+/ D+/ E+/F 的度数为()
B . 180°
C . 270°
D . 360°
1.
A.
2.(2分)已知△ ABC的三边长a、b、c,化简|a+b - c| - |b - a- c|的结果
是______________ .
3.(6 分)已知:在^ ABC 和^ DEF 中,/ A=40°,/ E+/ F=100°,将^ DEF
如图摆放,使得/D 的两条边分别经过点B和点C.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将△ DEF如图1摆放时,则/ ABD/ A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将△ DEF如图2摆放时,请求出/ ABD/ ACD的度数,
(2
分)
90°
度
并说明理由;
A
(6分)(1)如图(1),在^ ABC 中,/ 0/ B, ADIBC 于点D, AE 平分/ BAC 你能找出/ EAD 与/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2)如图(2), AE 平分/ BAC F 为AE 上一点,FMLBC 于点M ,这时/ EFM 与/ B/C 之间又有何数量 关系?(直接
写出它们的关系,不必证明)
(6分)(1)如图(1),在^ ABC 中,/ C >/B, ADIBC 于点D, AE 平分/ BAC 你能找出/ EAD 与/ B /C 之间的数
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2)如图(2), AE 平分/ BAC F 为AE 上一点,FMIBC 于点M ,这时/ EFM 与/ B/C 之间又有何数量 关系?(直接
写出它们的关系,不必证明)
1. (2分)八边形共从一个顶点出发
有 条对角线,共有
条对角线;
2. (2分)如图,小林从 P 点向西直走 12米后,向左转,转动的角度为 再走12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了 108米回到点P ,则a =(
) A . 30
° B . 40° .80°
D . 108°
(1
)
3. 1. (2分)八边形共从一个顶点出发有
2
. 第11章三角形课堂小测四
_________ 条对角线,共有—
条对角线;
(2分)如图,小林从 P 点向西直走 12米后,向左转,转动的角度为
再走12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了
108米回到点P ,则a =(
)
A . 30°
B . 40° .80°
D . 108°
3. a
1
.
(2
分)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3和7,
2.
3
.
A. 13
(2
分)
(6
分)
B . 17
C . 13 或17
D •无法确定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 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如图1 , △ ABC中,/
A=50°
,若点P是/ ABC与/ ACB平分线的交点, 则/P =
(2)若/ A=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P 的度数(直接写出结
果)
①如图2,若点P是/ CBD与/ BCE平分线的交点,则/P
②如图3,若点P是/ ABC与/ ACF平分线的交点,则/P
图-2
图-
1
图-3
1
.
(2
分)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
第11章三角形课堂小测五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3和7,
2.
3
.
A. 13
(2
分)
(6
分)
B . 17
C . 13 或17
D •无法确定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 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如图1 , △ ABC中,/
A=50°
,若点P是/ ABC与/ ACB平分线的交点, 则/P =
(2)若/ A=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P 的度数(直接写出结
果)
①如图2,若点P是/ CBD与/ BCE平分线的交点,则/P
②如图3,若点P是/ ABC与/ ACF平分线的交点,则/P
图-2
图-
1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