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13章 单元测评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附答案word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附答案word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

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下列叙述中,事实和推论分别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2.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

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B.2:9C.1:2D.2:14.小明将两个底面削平、削干净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如图所示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5.如图,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卜壁出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汁变成了冰棍,属于凝华B.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内能增加C.白霜是盆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D.吃冰棍感觉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第5题第6题6.下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7.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陆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上方答题卡内)1.固态、液态、气态所对应的分子状态如图所示,关于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状态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 .只有乙状态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C .丙状态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弱D .任何状态下分子间的引力都大于斥力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有霾天气是大 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3.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

这个现象说明A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相等的1kg 和100g 的水内能相同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5.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

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

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 .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 .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D .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 .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C .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D .“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7.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不减少B .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C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D .“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8.在图所示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9.在开啤酒瓶的瞬间有“嘭”的一声,瓶口冒出一股“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锅暖手B .搓手取暖C .下滑时臀部发热D .钻木取火甲 乙 丙A.瓶内外温度相同,啤酒内能不变B.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C.“白雾”是瓶内空气液化形成的D.“白雾”是瓶口处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11.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12.有体积相等的两个铝球,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把它们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一起放在温度较低的室内自然冷却,温度降低较快的是A.空心球B.实心球C.一样快D.无法确定13.质量相等的水、铝块、铜块和水银(c水>c铝>c铜>c水银),它们的温度分别从20℃降到10℃.放出热量最多的是A.水B.铝块C.铜块D.水银14.把两个质量相同、温度都为80℃的甲、乙两金属块分别投入质量相同、初温都为20℃的A,B两杯水中,热平衡时(无热量损失)A杯和B杯中水的温度分别为50℃和40℃,则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之比为A.1:2 B.2:1 C.3:4 D.4:315.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低于10℃,取出甲(不计热量与水的损失)再把乙投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10℃,由此可知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围的气温突然升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 . 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的显微镜看到C . 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 . 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2.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B . (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C . (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 . (c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3.关于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B . 热量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 . 内能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 . 内能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 .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 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5.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 B . 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C . 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D . 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6.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C.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7.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8.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9.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A. 4.2×104J B. 1.26×104J C. 8.4×104J D. 8.4×107J10.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11.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A. Δt甲<Δt乙B. Δt甲>Δt乙C. Δt甲=Δt乙D.无法判定12.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压缩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D.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1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1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C.烧水时水温升高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15.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则分子间距离最远的和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丙C.丙、甲D.甲、丙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的光热转换效率为60%,该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温度为20 ℃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 ℃,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__ J的热量,热水器接收________ J太阳能.17.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选填“做功”、“热传递”)18.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表示________.一瓶酒精倒去,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步骤c 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c乙.,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 .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 .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是对A 、B 两种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象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该实验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 .A 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 B .B 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C .A 和B 两种品牌的保温效果相同D .保温杯在水温较低时能自动加热(2)保温杯周围环境的气温是________ ℃(3)测试过程热水降温的快慢是不同的,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23.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24.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a)和(b)中都是水并且水的质量都是相等的,所以内能的大小就取决于水的温度,由于(b)中的温度高于(a)中的,所以(b)中的内能大.℃(c)和(d)中都是煤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大得内能大,所以(c)中的内能大.3.【答案】B【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4.【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5.【答案】D【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6.【答案】C【解析】热量是过程量,即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到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故B、D说法错误;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与温度高低无关,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故A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7.【答案】B【解析】A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即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原子的直径为d=10-10m=10-10×109nm=0.1 nm,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以纳米为单位的,就是研究的原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有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少.9.【答案】C【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变化,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5 kg×(60 ℃-20 ℃)=8.4×104J.10.【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11.【答案】B【解析】将温度为20 ℃的铁球放入温度为60 ℃的甲杯水中时,铁球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Q吸1=Q放1,即c铁m铁(t-t0铁)=c水m水(t0水-t);再将铁球放入20 ℃质量相同的乙杯水中时,铁球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Q吸2=Q放2,即c水m水(t′-t0水′)=c铁m铁(t-t′);因为甲杯中的水温和铁球的温差大于乙杯中水的温度和铁球的温差,即t-t0铁>t-t′,所以t0水-t >t′-t0水′,即Δt甲>Δt乙.12.【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13.【答案】AD【解析】(1)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不一定有机械能,故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C都是错误的;(2)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内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故选项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14.【答案】C【解析】A项,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项,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项,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项,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状态,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运动,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任意运动,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分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正确答案是C.16.【答案】2.52×107 4.2×107【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100 kg×(80 ℃-20 ℃)=2.52×107J;(2)由η=得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E===4.2×107J;17.【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改变了手的内能,使手变凉.18.【答案】1 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不变【解析】(1)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的物理意义是:1 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2)将一瓶酒精倒去,酒精的质量减少,比热容与物体质量无关,比热容不变.19.【答案】(1)a(2)吸收的热量相同(3)<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解析】(1)依题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甲乙的质量,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是不合理的,应当装入等质量的甲乙液体,所以步骤a错误;(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应当控制加热时间,所以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观察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温度变化较大;因使用的是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c=可知,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升高温度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c甲<c乙.20.【答案】a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是压缩空气做功如摩擦生热则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解析】(1)猜想:a是主要原因;(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21.【答案】(1)A(2)20(3)快【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品牌A作保温材料时,水降温慢,因此A材料保温效果好;(2)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 ℃时,温度不在变化,所以室温为20 ℃;(3)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快;22.【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冷水吸收热量Q吸=6.72×105J,冷水的质量m冷=2 kg,冷水的初温t0=25 ℃,由Q吸=cm(t-t0)得,吸热后水的终温:t末=+t0=+25 ℃=80 ℃+25 ℃=10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则水升高后的温度为100 ℃;(2)热水质量m热=1 kg,热水的初温t0′=70 ℃,若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且Q=cmΔt,得cm冷(t-t0)=cm热(t0′-t),混合后水的终温:t===40 ℃.答:混合后水的末温为40 ℃.【解析】(1)根据热量公式Q吸=cmΔt可计算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然后根据水的沸点判断水的末温;(2)冷水吸热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列出等式后可计算混合后终温.23.【答案】解:设冷水温度从t01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1;热水温度从t02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不计热损失,则Q吸=Q放,即:cm1(t-t01)=cm2(t02-t)即:4.2×103J/(kg·℃)×30 kg×(t-20 ℃)=4.2×103J/(kg·℃)×20 kg×(80 ℃-t)解得:t=50 ℃.答:水混合后的温度为50 ℃.【解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最后温度相同.知道热水的质量和初温、冷水的质量和初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水混合后的温度.24.【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细解释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细解释

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 班级: ______ 考号: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54分)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t1 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 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 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 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 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 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 .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9、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3 年4月23 日内陆城市济南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不能用冷水泡茶,说明低温下分子会停止运动C.热茶放一会儿就变凉了,说明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内能相同C.若某物体内能增加,该物体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4.下列现象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公园里槐花飘香B.天空中沙尘飞扬C.下雨时河水变浑D.烧烤时烟雾弥漫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B.河水向低处流C.扫地时尘土飞扬D.玫瑰花芳香四溢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一杯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9.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冰熔化前温度升高,但其内能会保持不变C.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要使冰的内能增加,唯一方式是吸收热量10.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C.汽车中加入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D.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1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1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试卷第2页,共4页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二、填空题(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四、计算题22.某学校锅炉房用天然气热水器将1000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3.质量为500克的某种液体,温度从80℃降低到20℃时,放出了7.2×103焦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D9.C10.C11.A12.D13.B14.C15.内 做功 不变16.无规则运动 声波 音调17.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C 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2.1×103J 不变减小 不变18.6∶519.扩散 分子之间有间隙20.秒表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加热时间 A 2∶121. 自下而上 加热时间 A B A 22.3.36×108J23.30.2410J /kg ⨯⋅(℃)答案第2页,共2页。

(名师整理)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C.0 ℃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2.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3.铁块的质量大于铜块的质量,两者温度相等,将它们接触在一起,则( )A.铁传热给铜 B.铜传热给铁C.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较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5.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B.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6.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7.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由此可知( )A.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B.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kg·℃) C. 1 kg的铝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JD. 1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8.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9.给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加压,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即使钢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 )A.构成钢瓶的分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把两块干净、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力的作用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11.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其中合理的是(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12.关于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内能逐渐增大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增大C.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温度升高,子弹的内能增大,木板的内能减小二、填空题13.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扩散现象.14.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 5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C点的内能________B点的内能,原因是________.根据图象还可以看出AB 段的比热容________CD段的比热容[第一格与第三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 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三、实验题1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1)小明设计的实验有一个步骤是错误的,这个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应该为________.(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时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17.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①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②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③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c乙.,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试管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试管③经实验发现________升温快,所以可以得出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四、计算题19.将质量为5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20 ℃,求:铜吸收的热量Q吸.[c铜=0.39×103J/(kg·℃)].20.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C水=4.2×103J/(kg·℃)21.将质量为4 kg的冷水与质量为3 kg温度为80 ℃的热水混合后,末温度为40 ℃,不计热量损失,则(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A项,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A正确;B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有多低,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物体的内能并不为零,故C错误;D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2.【答案】B【解析】A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A错误;B项,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B正确;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岩石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岩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河水是凉凉的,而岩石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故C错误;D项,根据Q=cmΔt可知,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大小以及质量有关,因此只确定比热容、热量的关系,不确定质量关系时,无法比较铜与铝温度变化的高低,故D错误.3.【答案】C【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与质量的大小无关.由于铁块和铜块的温度相等,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4.【答案】C【解析】A项,100 g水和50 g水状态相同,物质种类相同,所以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B项,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与比热容没有关系.故B错误;C项,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由公式c=知,铝的比热容比铁大.故C正确;D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故D错误.5.【答案】A【解析】A项,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符合题意;B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不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D项,灌注海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故A、B、C不正确;D正确.7.【答案】C【解析】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是指1 kg的铝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88×103J,所以C的说法正确.A 项,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这里的单位质量不一定是1 kg,选项A错误;B项,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kg·℃),热量的单位为J,所以热量的单位错误,所以B错误.D项,1 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升高到”错,应为“升高了”,故D错.8.【答案】B【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因此水的温度低于沙石的温度,故A、C、D 错误,B正确.9.【答案】A【解析】给钢瓶内的油施加相当大的压强时,瓶内的油能从厚厚的钢瓶壁里渗出来,说明钢瓶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0.【答案】B【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11.【答案】C【解析】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多,用煤油做实验效果更明显.12.【答案】A【解析】A项,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越来越高,其内能增大,故A正确;B项,热水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内能从热水袋转移到手上,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减小,故B错误;C项,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其内能逐渐增大,故C错误;D项,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子弹和木块的温度都升高,此时消耗了子弹机械能,转化为子弹和木块的内能,子弹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大,故D错误.13.【答案】扩散能【解析】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14.【答案】大于;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小于.【解析】(1)读图可知,该物质的熔化图象有一段呈水平,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虽然在熔化过程中在B点时和在C点时的温度并没有升高,但它一直在吸收热量,因此,该物质C点时的内能大于在B点时的内能;(2)在整个过程中冰与水的质量相等,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设在1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Q,由图示可知,AB段的加热时间为2 min,则吸收的热量:Q1=2Q=c1mΔt1=c1×0.5 kg×[0 ℃-(-40 ℃)]=20c1,c1=;在CD段的加热时间为16 min-8 min=8 min,吸收的热量:Q2=8Q=c2mΔt2=c2×0.5 kg×(100 ℃-0 ℃)=50c2,c2=,则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15.【答案】0.39×103J/(kg·℃)一滴水【解析】比热容是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少无关.所以,半个铜球与整个铜球的比热容相同,还是0.39×103J/(kg·℃);水的比热为 4.2×103J/(kg·℃),是已知比热容最大的物质,由于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所以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还是水的比热容大.16.【答案】(1)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相同的热量(3)升高的温度【解析】(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因此步骤A错误.(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3)步骤B、D分别测量的是初温度和末温度,因此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17.【答案】(1)a (2)吸收的热量相同(3)<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解析】(1)依题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甲乙的质量,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是不合理的,应当装入等质量的甲乙液体,所以步骤a错误;(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应当控制加热时间,所以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观察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温度变化较大;因使用的是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c=可知,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升高温度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c甲<c乙.18.【答案】①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加热时间②B③煤油水【解析】①加热水和煤油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这样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②要“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热源(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承装液体的容器相同和液体质量一定,故A、C选项正确;因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故B错;故选B.③经实验发现煤油升温快,水升温慢,质量相等的水与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越慢,吸热能力越强,因此可知,水的吸热能力强.19.【答案】解:铜吸收的热量Q吸=cmΔt=0.39×103J/(kg·℃)×5 kg×20 ℃=3.9×104J.答:铜吸收的热量Q吸为3.9×104J.【解析】根据公式Q=cmΔt可求直接求得铜吸收的热量.20.【答案】由题知,Q吸=50%×2.52×107J=1.26×107J,由Q吸=c水mΔt可得:Δt===30 ℃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0 ℃.【解析】由题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水mΔt求水的温度可升高值.21.【答案】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2(t热-t)=4.2×103J/(kg·℃)×3kg×(80 ℃-40 ℃)=5.04×105J;(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5.04×105J,∵Q吸=cmΔt∴Δt===30 ℃∴冷水的初温:t冷=t-Δt=40 ℃-30 ℃=10 ℃.答:(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5.04×105J;(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10 ℃.【解析】首先根据Q放=cm(t0-t)求出热水放出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根据Q吸=cm(t-t0)求出冷水的初温.。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2.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2B.1:1C.2:1D.1:43.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下压活塞,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缓缓下压活塞,看到干棉花点燃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D.下压过程中直接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干棉花的内能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一定是100℃B.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温度6.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A.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B.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D.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C.由乙图可知,烧杯中的水在沸腾前后温度保持不变D.加热6min时,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第二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8.一杯开水晾至室温,大约放出的热量是()A.2×107焦B.2×105焦C.2×103焦D.2×102焦9.用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气体扩散越快C.温度低于0C 时,因分子停止运动,不会发生扩散现象D.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10.将一铜块分成相等的两块,取走一块后,剩下一块的()A.密度和比热都不变B.密度和比热都减半C.密度减半,比热不变D.比热减半,密度不变二、填空题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和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和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第十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的内能多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丁: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豆豆: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丁丁:如果太阳出来,冰山吸热,内能一定增加D.豆豆:冰山的内能可能比100℃的沸水的内能大3.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5.四种车辆中适合使用汽油机做动力的是(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7.如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属于做功冲程( )8.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 4.2×103干泥土0.84×103酒精 2.4×103铜0.39×103冰 2.1×103铝0.88×103煤油 2.1×103铅0.13×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9.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 )10.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11.如图所示,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_的途径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分子热运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人教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分子热运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人教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很小的C.一滴水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这些粒子叫做()A.分子B.原子C.中子D.质子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墨画中墨迹粘在宣纸上B.远远闻到炒菜的香味C.秋风中落叶缤纷D.拔丝地瓜丝丝相连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A.花开时香味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5.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6.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向两杯中放入同样的糖块,冷水杯中的糖块比热水杯中的溶解得慢,这是因为冷水温度低导致()A.物质分子不运动B.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糖分子间没有斥力D.物质分子运动缓慢7.用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真空泵收纳衣物时羽绒服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8.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B.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到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烟雾D.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9.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10.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1.今年7月下旬全国进入高温天气,阜阳也不例外.7月底的一场降雨让人感觉凉爽许多,小华和同学去田野游玩,看见小草上雨水成小水珠状,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12.高压锅能很快把牛肉煮烂,这是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限压阀排气后,室内很快能闻到香味,这是因为.13.在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会变,这说明分子间(存在/不存在)间隙,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长度较(长/短)的玻璃管.14.图中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图中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后能“粘”在一起,说明。

【精修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精修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精品文档▪人教版物理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 的是( )A .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 .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 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A .4.5NB .1.5NC .3ND .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 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A .偏大B .偏小C .是正确的数值D .无法判断4.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 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NB .3NC .6ND .12N5. 如图3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6.如图4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图 1图4都是G,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图()7.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500 N B.1 000 N C.1 500 N D.250 N8.如图5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D.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9.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B.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C.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D.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1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6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中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中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用酱油煮鸡蛋,酱油的色素扩散到了鸡蛋内,这一现象表明()A.色素分子间有间隙B.色素分子间存在引力C.色素分子间存在斥力D.色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A.黄金B.水银C.水D.空气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4.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封闭的公共场所里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5.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许多赞美家乡景象的诗文.下列语句是从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6.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7.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8.将50 mL的水与50 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9.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12.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1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14.如图所示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1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B.热量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6.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17.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18.一只电热快速开水壶,内装质量为1.5 kg,初温为20 ℃的水,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将这些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J.[当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 J/(kg·℃)]19.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如图乙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水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跟温度有关.20.(1)阅读表格说明并回答问题.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①;②.(2)如图所示,下列两个实验都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请回答:①图甲中,当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这说明了:;②图乙中,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三、实验探究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20分,共30分)21.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比较1,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看出;(2)分别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看出;(3)分析比较(填烧杯号)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4)综合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发现,物质吸热的多少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2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和相同;(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方法二:;(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可能的原因是;(6)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a)从图中你发现的温度比较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b)请结合图中数据以及你的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c)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3.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20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20 ℃升高到0 ℃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冰=2.1×103 J/(kg·℃)]24.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从10 ℃升高到60 ℃,求:[已知:c水=4.2×103J/(kg·℃)](1)水升高的温度Δt;(2)水吸收的热量Q吸.【答案与解析】1.D[解析:色素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进入鸡蛋内使鸡蛋着色.故选D.]2.D[解析:固体分子作用力最强,分子间距最小,因此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分子作用力较弱,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运动且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分子作用力最弱,因此气体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故选D.]3.A[解析: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错误;海绵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不是分子,C错误;铅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D错误.故选A.]4.A[解析: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故选A.]5.A[解析: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A正确;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是空气的流动,不是分子运动,B错误;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C错误;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属于机械运动,D错误.故选A.]6.A[解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A.]7.D[解析:因为玻璃和水面接触,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故选D.] 8.A[解析: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这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总体积变小,所以总体积小于100 mL,这与分子的构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大小、分子的运动无关.故选A.]9.A[解析: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A正确;柳絮飘舞、雪花飞扬、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C,D错误.故选A.]10.D[解析:水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和水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 水的内能不同,A错误;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B错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故选D.]11.D[解析:放热多少是指内能的改变多少,不是指物体内能的多少,A错误;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物质种类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B错误;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C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选D.]12.C[解析: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A不符合题意;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B不符合题意;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C符合题意;下滑时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故选D.]14.A[解析:上海和台北属于沿海地区,水多,其比热容较大;西宁和拉萨属于内陆地区,地表以砂石、泥土为主,其比热容较小.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少,砂石、泥土温度升高得多,所以上海和台北升高温度较低,西宁和拉萨升高温度较高;夜晚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少,砂石、泥土温度降低得多,所以上海和台北降低温度较少,西宁和拉萨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内陆地区的西宁和拉萨的日温差比沿海地区的上海和台北日温差大.故选A.]15.C[解析: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因素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A错误;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B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着,D错误.故选C.]16.扩散温度[解析: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墨水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盛热水的杯子变化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17.做功热传递[解析:手握铅笔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18.增大5.04×105[解析: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水的末温是10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 J/(kg·℃)×1.5kg×(100℃-20 ℃)=5.04×105 J.]19.小于分子间有间隙热分子运动的快慢[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在冷水瓶和热水瓶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瓶中的墨水扩散得快.]20.(1)①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②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①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②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解析:(1)上下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抽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后,经过几分钟,两种气体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在烧杯中装一些水,水下面注入一些硫酸铜溶液,经过一个月或更长的一段时间,两种液体就均匀混合在一起了.科学家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①如图甲所示,当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这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②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压缩空气做功,物体内能增加.]21.(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3)1,3(4)物质质量升高的温度[解析:(1)1烧杯内水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12 min,2烧杯内水的质量是15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2)3烧杯内煤油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4烧杯内煤油的质量是300 g,升高5 ℃用的时间是3 min,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3)1烧杯内水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12 min,3烧杯内煤油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4)综合比较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22.(1)质量初温(2)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的加热时间(3)使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4)沙子(5)沙子受热不均匀(6)市中心水泥、混凝土的比热容小(7)多植树、建人工湖[解析:(1)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和初温相同;(2)比较水和沙子升温的快慢,可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也可使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3)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为保证水和沙子在相等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需使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4)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说明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Δt,沙子比热容小,升温就高些;(5)给水加热形成了对流,给沙子加热时应该不断用搅拌棒搅拌,所以刚开始加热时,水升温快;(6)(a)由图可以看出,市中心的温度较高;(b)“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城市建筑多为砖瓦建筑,道路多为水泥路面,水泥道路和建筑物,它们的比热容小,升温高.另外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尾气的热量也对空气升温起了作用;(c)要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就要在城市中心多植树、建人工湖.] 23.解:冰块吸收的热量:Q吸=c冰m(t-t0)=2.1×103 J/(kg·℃)×20kg×[0℃-(-20 ℃)]=8.4×105 J.24.解:(1)水升高的温度:Δt=t-t0=60 ℃-10 ℃=50℃. (2)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 J/(kg·℃)×2kg×50℃=4.2×105 J.。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卷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卷

第十三章 单元检测试卷一、 填空题(每空2分。

共60分)1如图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

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

人的前臂是一个____________力杠杆。

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

图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

图____________最费力。

图_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_用力大小一样。

3、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

甲图中肩受到压力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写出下列图中各个情况时拉力的大小。

(物体的重用G 表示。

滑轮的重用G 1表示。

绳重和摩擦不计。

)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 的重物。

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

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 。

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

水平拉力 F 为______N 。

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为0.6m/s 。

则物体移动速为 。

6、某人用扁担担水。

前面用大桶。

桶和水共重250N 。

后面用小桶。

桶和水共重200N 。

扁担长1.8m 。

为了保持平衡。

此人的肩应放在离桶 处。

若再给大桶中加50N 的水。

为了保持平衡。

此时人的肩应向 移动 m 才可以。

7.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

当前轮遇到障物A 时。

售货员向下按扶把。

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

1题图 2题图甲 乙 3题图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

售货员向上提扶把。

这时支点是______。

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8、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

若将拉力增大。

当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牛时。

木板受到的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牛。

9、用20牛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

初三物理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的是:A.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 光在一分钟内传播的距离C. 光在一秒钟内传播的距离D. 光在一小时内传播的距离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弯曲B. 彩虹的形成C. 影子的形成D. 透镜成像3. 以下哪个设备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A. 镜子B. 望远镜C. 放大镜D. 潜望镜4. 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A. 凸透镜成像B. 光的色散C. 影子D. 光的折射5.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色散现象?A. 彩虹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直线传播6.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镜面上的夹角相等C.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D. 所有选项都是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 m/sB.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快C. 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快D.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快8. 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干涉现象?A. 光的衍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C. 光的三原色是红、橙、绿D.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紫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的波长越长,频率越高B. 光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C. 光的波长和频率无关D.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年是_________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

12.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_的现象。

13. 光的反射定律包括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_________在同一平面上。

14.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日食、月食等。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2.(多选)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3.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4.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B.C.D.5.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电阻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那么,石墨烯材料不适合用来做成()A.精密仪器中的导线B.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C.手机的屏幕保护层D.房间的玻璃6.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A.甲B.乙C.一样大D.无法判断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8.现在相同的热源下,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c水>c煤油),并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图象.如果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能正确反应出煤油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9.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10.关于内能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A.刚刚出炉的铁水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B.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1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1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5.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引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_(甲/乙/丙/丁).17.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 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__.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18.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及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该实验中________(需要/不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2)加热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数据如表所示看表可知: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水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由此得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除了采用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之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答:________.20.如图,小明家的老式电暖器坏了,他上网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1)小明思考,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①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4 min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②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________(选填“上”或“下”)部,所以只能直立使用.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参考答案1.C2.AC3.D4.D5.B6.B7.B8.D9.B10.D11.D12.D13.C14.D15.B16.(1)分子、正、负(2)丙17.②14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1)B(2)②18.扩散热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9.(1)需要(2)24 ℃12 ℃水(3)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20.(1)①等于②水(2)下21.(1)相同(2)加热时间(3)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

这是因为()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A 蒸发现象B 扩散现象C 升华现象D 凝固现象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9、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1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1、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B. 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C. 水扩散到了玻璃中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12、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1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4、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4分=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摄氏度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温度降低的物体,内能减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2.下列事例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腌菜,菜变咸了 B.墙内开花墙外香C.木棒不易被拉断 D.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3.水常用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A.水是热的良导体 B.水的密度较大C.水具有流动性 D.水的比热容较大4.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C.铁块化成铁水,它的内能增加了D.0摄氏度的水变成0摄氏度的冰,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加·的字)的内能,并使内能减小的是()A.内燃机的汽缸内燃气..推动活塞运动B.冬天用手.去摸户外的东西,感到非常凉C.寒冷的冬天人们..围在火炉周围取暖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筒内气体..被压缩6.下列事例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C.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 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7.小明从表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水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相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少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 /[J(kg·℃)-1]8.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下降,一定是放出了热量D.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9.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为烟雾中含有十几种致癌和有害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
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现象:糖块在热水中熔化得快;推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不发生热传递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
A.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烧水时冲动壶盖的水蒸气变为“白气”
C.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D.锯木头的锯条发热
6.下面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由滑梯上滑下,臀
B.搓手取暖
部会有灼热感
D.水蒸气将软
C.钻木取火
木塞冲出7.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燃气对外做功
B.反复弯折铁线
C.食物放入冰箱
D.压缩空气引火
后温度降低
8.美丽的无锡依太湖而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B.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C.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
9.(多选)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c/[J·(kg·℃)-1]
水 4.2×103冰 2.1×103
酒精 2.4×103沙石0.92×103
煤油 2.1×103铝0.88×103
水银0.14×103铜0.39×103
A.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0.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下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下列能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线是( ).
A B
C D
11.下列情况中,物质的特性——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水温从80℃上升到90℃
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砖块被压成了粉末
D.冰雪融化
12.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
..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3.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如下图用细线系好,手持细线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向上提起,猜想一下手上会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试说明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4.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而且温度________(填“越高”或“越低”),这种现象发生得越剧烈.
15.用右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______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16.炉火将水烧开,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从分子动理论讲,“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电热壶烧开水时,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这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此时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若用此壶将质量为1kg的20℃的水烧开,水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J.[c水=4.2×103J/(kg·℃)]
18.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烈日下,操场边上的座椅被太阳晒得很热,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9.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图表列出的是2018年3月2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内地城市重庆气温情况.请根据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乙是__________,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3月24日
城市甲晴18~25℃
城市乙晴14~30℃
20.在完全隔热装置内,用同一酒精灯给100g水和100g油分别加热,其温度变化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则:水在4分钟内吸热__________J,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10分,共20分)
2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
/g 温度升高10℃所需
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
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
的时间/s
沙子30 64 89 124 水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沙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4)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则________(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
22.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图的探究活动:
(1)如上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
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水大)小心地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
这段文字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结论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23.一根冰棒,质量为100g,过段时间后,其温度由-20 ℃上升到-16 ℃,在此过程中,冰棒吸收的热量为800J,则该冰棒的比热容为多少?
24.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0g.它的温度降低到100℃,要放出多少热量? [c铁=0.46×103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