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十大公害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
20世纪十大公害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
事件教训: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幸运的,因种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天佑机缘而得 以在地球的怀抱中降生,并得天独厚地在地球上生存。但是如果我们不能
平心静气地反省大自然给予的恩惠并珍重它,而是执泥于杀鸡取卵地发展
经济的话,总有一天,维系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土崩瓦解,那时人类的去向 是现在连想象都无法预见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当年6-10月,有4家门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
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初期症状为痤疮样皮疹,指甲发黑, 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此后3个月内,又确诊了112个家庭325名患 者,之后在全国各地仍不断出现。至1977年,因此病死亡人数达数余人, 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
4.米糠油事件(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米糠油事件 ( 因多氯联苯 )
米糠油事件(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背景
产生的危害
影响的消除 事件教训
背景: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经调查, 发现是饲料中毒,但因当时没有弄清毒物的来源,也就没有对此进行追究。
影响的消除: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米糠油事件引起了日本卫生部门的重视,通过尸体解剖,在死者五脏 和皮下脂肪中发现了多氯联苯,这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的脂溶性化合
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动物体内。
事件教 训: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
日本
196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10年可以说是日本的经济复苏时期。在这个时
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八大公害事件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八大公害事件,希望有所帮助!八大公害事件1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由于阳光强烈,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黄色光化学烟雾。
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使数百人死亡,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地面无风且气压很低,潮湿而沉重的空气压在上空,使伦敦一连几天沉浸在浓雾之中,而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烧煤用的成千上万个烟囱浓雾中喷吐着大量的黑烟,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5.水俣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 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 (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 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 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5天之内,空气污染积累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事件发生期间,多诺 拉发病人数共5911人,初期症状是呼吸道、眼、鼻、喉感到不适。 轻患者占居民总数的15.5%,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 痛、肢体酸乏;中度患者占16.8%, 症状是痰咳、胸闷、呕吐、腹泻; 重患者占10.4%,症状是综合的,各种症状中咳嗽是最普遍的,占 33.1%;其次是喉痛,占23.1%;胸闷占21.5%。调查证明,发病率 和严重程度同性别、职业无关而同年龄有关。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的 超过60%。死亡17人,年龄介于52岁和84岁之间,平均65岁。患者 大都是在发病的第三天死亡的。死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原来都患有心 脏或呼吸系统疾患。尸体解剖记录证明死者肺部都有急剧刺激引起的 变化,如血管扩张出血、水肿、支气管炎含脓。慢性心血管病是一个 突出的迹象,证明对促成心脏病患者死亡有重要影响。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 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 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 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发 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 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一个星 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 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尸 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 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
公害事件
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
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的火 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
数日的大雾天气。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 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产生原因与反思:
1、经济大发展:20世纪是战乱和经济大发展的时机,
各个国家都致力 于经济大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治
理。 2、环保意识较差:由于当时开始有了蒸汽机等制造工 业的商品和机器的出现,之前环境没有很大的破坏,人 们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差,还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2.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
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
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 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 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SO2气味,令人作呕。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 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
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
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 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
日本米糠油事件ppt
1
•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工业的飞速发展,由此也给 人类带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疾病和灾难。 这是科技所引发的副作用,正如,爱因斯坦著 名的质能理论的第一次应用却是用于战争一样 。科技如何应用于对人类更加有益的事业,是 人类在未来需要长久面对的重大问题。 • 其中,环境污染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 首要问题,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个公害事件是 要我们牢牢记住的血的教训。公害事件是指因 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 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 件”是工业发展造成对人类重大破坏的典型案 例。
食物链
二、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与转化
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1)机械迁移 包括:①水的机械迁移作用;②大气的机械迁移作用;③ 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 (2)物理-化学迁移 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这类迁移的结果决 定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富集状况和潜在危害程 度。 (3)生物迁移 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 的迁移。选择吸收和积累作用,降解作用,放大累积作用。
中毒患者
环境污染事件起因
专家从病症的家族多发性了解到食用油的使用情况, 怀疑与米糠油有关。经过对患者共同食用的米糠油进 行追踪调查,发现九州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 ,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 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多氯联苯受热生成了毒性更 强的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后者同样也属于持 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被 用做了饲料,还造成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这一事件 的发生在当时震惊了世界。
2. 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
• (1)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 • ①呼吸吸收 部分污染物能穿过肺泡;部分污染物 能在肺部长期停留,使肺部致敏纤维化或致癌;部分 污染物运至支气管,刺激气管壁产生反应性咳嗽而排 出。 • ②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是动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途径 肠道粘膜是吸收污染物的主要部位之一。 ③皮肤及其他途径吸收 • (2)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迁移和排出 • 动物主要以粪便和尿的形式直接将污染物排出,或通 过胆汁、乳汁、呼气、毛发等将污染物排出。
20世纪全球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20世纪全球环境污染十大事件20世纪全球环境污染十大事件20世纪全球的“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国,但是现在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成为了历史,这次轮到我们了?!重温一下恐怖的“十大污染事件”吧。
北京的逆温天气多吗?食品重金属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如果这样的事情哪天发生在北京,可能我们也就难逃……又说发展,现代化是一个食物链,上游地区优先享用下游的资源,并且把污染转移到下游区。
科学及其技术是这个链条的马达和润滑剂。
在中国内部,总体而言,东部是上游,西部是下游;城市是上游,农村是下游,污染都跑农村去了的?怎么解释呢?在全球范围,中国处于中下游.中国以自身的环境和生态代价,为欧美国家提供者廉价的商品,接受着它们的垃圾,同时又因为碳排放全球第一,受到全世界的指责;这使得中国的GDP全球第二格外荒谬。
1、1930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
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
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2、1943美国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落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早期这里仅仅是一个牧区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亚金矿发现后,人口剧增,很快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城市,单是汽车就增加了数百万辆。
于是,这个依山傍水、风光明媚的城市,简直变成了拥挤不堪的汽车城.每年5—8月,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现迷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致使整座城市变得浑浊不清。
这种烟雾刺激于喉、鼻,引发喉头炎、头痛等许多疾病,同时使远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减产,松树枯黄。
二十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二十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二十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2013-08-26 15:20:16| 分类:教学参考 |字号订阅一、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二、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上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三、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四、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五、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六、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七、日本的爱知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八、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名称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多诺拉烟雾事件 3.伦敦烟雾事件
地点 比利时 美国 英国
4.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美国
Hale Waihona Puke 5.水俣事件6.富山事件/骨痛病事件
7.四日事件(因大气污染) 8.米糠油事件(因多氯联 苯)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时间 1930.12 1948.10 1952.12 40年代 1953始 1931始 1970年 1968年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 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 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 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 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SO2气味,令人 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5.水俣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 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 (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 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 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 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 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八大公害事件
2021/4/9
2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30年12月 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作区。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 气污染惨案。
事件发生的地区是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24公里长的一段河谷地带, 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 工厂分布在河谷上,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 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
2021/4/9
3
1930年12月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 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雾层尤其浓厚。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 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 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 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发 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 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一个星 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 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尸 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 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2021/4/9
1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名称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多诺拉烟雾事件 3.伦敦烟雾事件
地点 比利时 美国 英国
4.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美国
5.水俣事件
6.富山事件/骨痛病事件
【环境保护概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环境保护概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八起污染事件,被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事件。
1
它们分别是:发生于1930年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1943年5月至10月,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因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短短5天致4000多人死亡。
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年至1968年间,人们因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致患病,共计死亡60余人,283人严重受害而致残。
1955年至1972年间发生在日本的富山骨痛病事件,人们食用含镉废水污染的河化和稻米而中毒,就疹患者258人,其中因此死亡者达207人。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55年至1961年,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3年3月,当地人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后造成的中毒问题,该事件致数十万只鸡死亡、13000多人中毒。
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8.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 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 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 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 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 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 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 牲畜被毒死。
3.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 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 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 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 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 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 亡。
什么叫逆温和逆温层呢?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 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 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 温层。 逆温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二是空气 平流冷却;三是空气下沉增温;四是空气的乱流混合;五是锋面上形成 的逆温。按形成的原因不同,将逆温层可分为辐射逆温层,平流逆温层, 下沉逆温层,锋面逆温层和乱流逆温层。但不论哪一种逆温层,都对天 气有一定的影响。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 极其稳定的空气层,就象一个锅盖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 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由于这种原因,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烟尘以 及各种有害气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 层中,有利于云雾的形成,而降低了能见度,给交通运输带来麻烦,更 严重的是,使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开去,加重大气污染,给人 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中,就有一 半以上与逆温层的影响有关。 逆温层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为了尽量避免它的不利影响, 保护人类环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一方面必须详细了解低 层大气中的逆温层,找出其规律性,这样才能对于防止大气污染提供可 靠的气象依据。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想方设法防止逆温层的 产生,这就是要减少或消除污染源,大力种树、种草、种花等,绿化美 化环境。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小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很多工场。
12月1日到5日的好多天里,河谷上空呈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堆集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峻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此中央脏病、肺病患者殒命率最高,很多牲口殒命。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载的公害事件。
2、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很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满盈,受反气旋和逆温节制,工场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
17人殒命。
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自1952年以来,伦敦产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欺压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日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坚苦,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
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殒命,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4、水俣病事件1953 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品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
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轻生。
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影子都不见了。
1956年,呈现了与猫的症状类似的病人。
因为起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定名。
1991年,日本环境厅发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此中1004人殒命。
5、骨痛病事件1955 1972年镉是人体不需求的元素。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道中堆集了重金属“镉”。
人长期饮用如此的河水,食用灌溉含镉河水出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
病人骨骼严峻畸形、剧痛,身长收缩,骨脆易折。
6、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殒命。
日本米糠油事件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纪录片《油症与毒共无存忧》PPT整理发布
涉及到的生态学知识
一、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与残留
不易分解、脂溶性较强、与蛋白质或酶有较高亲和力的物质,如 DDT、有机氯化合物和一些重金属,在生物体内不易被降解。 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 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积累是指同一生物 个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 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生物富集系数从低位营养级到高位营 养级逐级增大的现象。 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生物的特性、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作用 时间以及环境特点。
无忧PPTLeabharlann 理发布• 多氯联苯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已造成 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
PCB在大气中主要附着在颗粒物上,在水中则附着在悬浮 颗粒物上。在强烈搅动或存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 PCB也可部分地溶于水(有时达10~20ppm)。污染海洋 的石油能促使 PCB分散于水中,并随海水的流动而迁移 。大量PCB溶于海面漂浮的油膜,又能使海洋表层浮游生 物受到严重的危害。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日本米糠油事件是由多氯联苯所造 成的典型污染事件,在当时造成了 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造成了较 大的社会恐慌。为了警示世人,防 止重蹈覆辙,人们将其列为“世界
重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事件经过
1968年3月,在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有几十万 只鸡突然死亡〔所以该污染事件也称作“火鸡事 件〞〕主要病症是张嘴喘,头和腹部肿胀,而后 死亡。经检验,发现鸡饲料中有毒,但没弄清楚 毒的来源,也没有追究。 1968年6月至10月,日本福岛县先后有4家13人 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求诊,患 者表现为痤疮样皮疹伴有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 着,眼结膜充血、眼脂过多等,疑是氯痤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的消除: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米糠油事件引起了日本卫生部门的重视,通过尸体解剖,在死者五脏 和皮下脂肪中发现了多氯联苯,这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的脂溶性化合
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动物体内。
事件教 训: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
日本
196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10年可以说是日本的经济复苏时期。在这个时
4.米糠油事件(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米糠油事件 ( 因多氯联苯 )
米糠油事件(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背景
产生的危害
影响的消除 事件教训
背景: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经调查, 发现是饲料中毒,但因当时没有弄清毒物的来源,也就没有对此进行追究。
背景: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经跟踪调查,发现 九州 大牟田市一家粮食加工公司食用油工厂,在生 产米糠油时,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脱臭过程中使用多氯联苯液体作
载 热体。因生产管理不善,使多氯联苯混进米糠油中。于是,随着这种有
毒的米糠油销售各地,造成人的中毒生病或死亡。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 黑油作家禽饲料售出,也使大量家禽死亡。
事件教训: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幸运的,因种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天佑机缘而得 以在地球的怀抱中降生,并得天独厚地在地球上生存。但是如果我们不能
平心静气地反省大自然给予的恩惠并珍重它,而是执泥于杀鸡取卵地发展
经济的话,总有一天,维系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土崩瓦解,那时人类的去向 是现在连想象都无法预见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当年6-10月,有4家门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
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初期症状为痤疮样皮疹,指甲发黑, 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此后3个月内,又确诊了112个家庭325名患 者,之后在全国各地仍不断出现。至1977年,因此病死亡人数达数余人, 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
20世纪日本
水俣事件
富山事件/骨痛病 事件 四日事件(因大气污 染)
米糠油事件(因多氯 联苯)
1.水俣事件 2.富山事件/骨痛病事件 3.四日事件(因大气污染)
日本 日本 日本
1953始 1931始 1970年
痴呆,神经失常,死亡;猫舞蹈症 关节痛,骨骼软化萎缩,痛死 哮喘,肺气肿,10多人死亡 患者5千多人,死亡16人;几十万 只鸡死亡
期,日本对追赶欧美趋之若鹜,发展重工业、化学工业,跨入世界经济大国 行列成为全体日本国民的兴奋点。然而,日本人在陶醉于日渐成为东方经济
大国的同时,却没有多少人想到肆虐环境将带来的灭顶之灾。正是由于这种
急功近利的态度,20世纪初期发生的世界8件重大公害事件中,日本就占了4 件,足见日本当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产生的危害: 米糠油事件 (因多氯联苯)
日本
1968年
人畜吃下多氯联苯后,被吸收的部分多蓄积在多脂肪的组织中,所以 肝脏中的含量较高。多氯联苯可引起皮肤损害和肝脏损害等中毒症状。在
全身中毒时,则表现嗜睡,全身无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黄疸,
肝肿大等。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而致肝昏迷和肝肾综合症,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