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资料11 伤寒论类方对比(一)

合集下载

简析各种版本的《伤寒论》,相对完好的是这一版

简析各种版本的《伤寒论》,相对完好的是这一版

简析各种版本的《伤寒论》,相对完好的是这一版《伤寒论》是我国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所撰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今河南省南阳地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0年至219年,他早年学医于同都张伯祖,由于他天资敏悟,刻苦钻研,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后世尊为医圣。

《伤寒论》大约写成于于公元200~210年,原书名叫《伤寒杂病论》,共16卷,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书成之后,由于汉代末年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久便流散于民间,而不显于世,至西晋才由太医令王叔和收集到原书的外感病部分内容,予以整理、编次成书,并命名为《伤寒论》。

王叔和整理、编次的《伤寒论》不久又晦。

从晋至隋唐,《伤寒论》主要流传在民间少数人手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抄本。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公元581年一683年) 在晚年才见到一种流传本,以致慨配:“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二书中分别收录了两种不完整的古本。

从《千金翼方》九、十两卷收录的伤寒病内容看,已与后世流行的版本有不小的差别,但它仍可视为《伤寒论》最早的一种版本。

到了宋朝治平年间,由于考虑到“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才正式由宋政府命令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对经过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传本,进行校正、整理,便成为宋本《伤寒论》,共计10卷,共22篇,附加校正。

其后又发现了“杂病”部分,经校定命名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分别颁行于世,从此,《伤寨杂病论》便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

宋本原刻本现已不得见,只有明代赵开美的影宋刻本,称谓“赵本”,由于宋本的原刻已亡佚,赵本又为宋本的复刻本,故现今一般将“赵本”直称为“宋本”,赵氏影刻本,在清代后已经少见,国内仅有极少数的收藏。

1959年由重庆中医学会出版的《伤寒论》一般认为也是“宋本”的复印本。

此外,金代(1144年) 刊行的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是《伤寒论》的另一种通行版本,称谓“成本”。

伤寒论类方(思维导图版)

伤寒论类方(思维导图版)

伤寒论类方(思维导图版)
《伤寒论》原有以六经为纲的编次顺序,改为以方为中心的分类方法;从逐条解释原文,转向归纳分析方证药证,这是18世纪以后我国及日本《伤寒论》研究的主要动向。

一大批以方类证著作的问世以及许多经方家的涌现,形成了《伤寒论》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类方派”。

源自:最全伤寒论类方(思维导图版)-I期
/content/18/0101/09/50134155_71 8064917.shtml
《伤寒论》原有以六经为纲的编次顺序,改为以方为中心的分类方法;从逐条解释原文,转向归纳分析方证药证,这是18世纪以后我
国及日本《伤寒论》研究的主要动向。

一大批以方类证著作的问世以及许多经方家的涌现,形成了《伤寒论》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类方派”。

...。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伤寒论》全方,不过113方,全部用药,不过九十余味,确实“经方难得”。

因其用药精当,配伍谨严,功效卓著,堪称典范,因之被誉为“方书之祖”。

而伤寒方所体现在传统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早已超出了原有方剂的本身。

正如严器之在《注解伤寒论。

序》中所言:“伊尹以元(亚)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

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杂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

”尤其难得的是,仲景将《内经》倡导的辩证逻辑的哲学理念,与复方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理辨阴阳,方从法立,药显方义,创立了理法方药圆融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传统医学发展中上的里程碑。

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就要以理法方药的钥匙,开启伤寒六经辨证的门户,由博返约,领会其代表方剂所表现的理法,并以此为基础,扩大范围,才有可能将六经、三焦和脏腑的辨证融会贯通。

1 理法方药中医的理法方药,概括起来说,就是理辨阴阳,法应症候,方从法立,药显方义,是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全过程的反映。

分之为四,合之为一。

(1)理。

理是真理,是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是指符合客观条件、符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谓理辨阴阳,是判明病性。

阳症因此而用阴药,阴症因此而用阳药;里症多用补泻药,外症多用发散药。

使辨证施治的理,与患者的病性、病情与病位相符。

(2)法。

法是选择方法。

所谓法应症候。

张仲景的伤寒方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后来有张景岳补充而至完善的“攻和补散,寒热固因”八法。

两个八法,互为补充,相互完善。

(3)方。

所谓方从法立,这里指药方。

如治表寒,选择汗法,是用止汗的桂枝汤还是发汗的麻黄汤;选择下法,是用大承气汤还是小承气汤等。

(4)药。

所谓药显方义,要求选配符合方义与理法的药。

所谓医不执方,合宜而用。

如小青龙汤(特别是其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可与异功散合,可与补中益气汤合。

与地黄汤合,则治肾气;与真武汤合,则调胃阳等。

《伤寒论》113方,归类及方歌

《伤寒论》113方,归类及方歌

《伤寒论》113方,归类及方歌《伤寒论》113方,归类及方歌一、桂枝汤类(21首):1、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2、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3、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7、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8、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10、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11、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12、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13、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1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15、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16、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17、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千古名方《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解表和里面通阳营卫

千古名方《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解表和里面通阳营卫

千古名方《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解表和里面通阳营卫《医宗金鉴》曰:“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

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

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

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

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

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

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

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稍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

”《医方集解》曰:“此足太阳药也。

仲景以发汗为重,解肌为轻。

中风不可大汗,汗过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解肌,故桂枝汤少和之也。

《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

' 桂枝辛甘发散为阳;臣以芍药之酸收,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走泄阴气也。

姜辛温能散(散寒止呕),枣甘温能和。

此不专于发散,引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

麻黄汤专于发散,故不用姜、枣,而津液得通矣。

”[组成] 桂枝 9g 白芍 9g 炙甘草 6g 生姜 9g 大枣 4枚[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关节肌肉疼痛,苔薄白,脉浮缓。

亦可用于病后、产后营卫不和等。

[方解]方中桂枝辛温,解肌发表,散风寒而为君药。

白芍酸微寒,益阴敛营为臣药。

二药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敛,汗中寓补,以调和营卫。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和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滋脾,姜、枣相合,和胃补中,调和营卫,并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药后饮热稀粥可温养中焦,使之易为酿汗,外邪速去。

[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自汗恶风项强痛,调和营卫此为功。

揭示桂枝汤在医界张仲景的桂枝汤被称为《伤寒论》群方之魁,“万方之祖”,也就是敦煌遗卷《辅行诀》中的所记录的“小阳旦汤”。

伤寒论中药方剂归纳总结

伤寒论中药方剂归纳总结

伤寒论中药方剂归纳总结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而成。

它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重要的内科专著,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药方剂是治疗伤寒病的核心,本文将对伤寒论中的药方剂进行归纳总结。

伤寒病是一种由感受外邪引发的热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寒战、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药方剂分为表里两类,以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症状进行治疗。

表证是指外邪未入里,病位仍在表面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不恶寒等症状。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多种药方剂以治疗表证。

其中,桂枝汤是最常用的方剂之一。

它主要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温阳发汗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寒邪,恢复正常体温。

另外,麻黄汤也是治疗表证的常用方剂,它由麻黄、桂枝、甘草、生姜等组成,可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等症状。

里证是指外邪入里,病位深入体内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汗出等症状。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提出了多种药方剂以治疗里证。

其中,白虎汤是治疗里证的重要方剂之一。

它由知母、生石膏、甘草、芒硝等组成,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高热、口渴、便秘等症状明显的患者。

此外,黄连汤也是治疗里证的常用方剂,它由黄连、黄芩、黄柏、生姜等组成,能够清热燥湿,适用于高热、口渴、尿黄等症状明显的患者。

此外,在伤寒论中,还有一些针对病情不同阶段的治疗方剂。

例如,初病发汗涌吐法,适用于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阳明病法,适用于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患者;营卫病法,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这些方剂都有其独特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伤寒论中的药方剂是根据病情和症状进行综合考虑而设计的,能够有效地治疗伤寒病。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仍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调整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伤寒论中的药方剂包括了表证和里证的治疗方剂,以及针对不同病情阶段的特定方剂。

这些方剂在治疗伤寒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方《伤寒论》五方

经方《伤寒论》五方

经方《伤寒论》五方第一方。

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1.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

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

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

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

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

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类方

<篇名>半夏散及汤 (十二)
<篇名>猪肤汤(十三)
<篇名>桔梗汤(十 五)
<篇名>甘草汤(十 四)
<篇名>苦酒汤(十 六)
<篇名>乌梅丸(十七)
<篇名>白头翁汤(十 八)
<篇名>牡蛎泽泻散 (十九)
<篇名>蜜煎导方(二 十)
<篇名>猪胆汁方(二 十一)
<篇名>烧KT散(二 十二)
<篇名>六经脉证
<篇名>别症变症 (附∶刺法)
作者介绍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祖父徐釚,康熙十八年 (1679)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自幼习儒,旁 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 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01
<篇名>栀 子豉汤(一)
02
<篇名>栀 子甘草豉汤 (二)
03
<篇名>栀 子生姜豉汤 (三)
04
<篇名>栀 子干姜汤 (四)
06
<篇名>栀 子檗皮汤 (六)
05
<篇名>栀 子浓朴枳实 汤(五)
<篇名>枳实栀子豉汤 (七)
<篇名>大承气汤(一)
<篇名>小承气汤(二)
<篇名>调胃承气汤 (三)
<篇名>桃核承气汤 (四)
2
<篇名>麻黄附 子甘草汤(六)

伤寒论方剂整理

伤寒论方剂整理

伤寒论方剂整理《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著作,其中记载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这些方剂历经千年的实践检验,至今仍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就对《伤寒论》中的部分方剂进行整理。

首先是麻黄汤,它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

麻黄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喘等症状。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助麻黄发汗,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

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君药;芍药敛阴和营,为臣药;生姜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益气补中,滋脾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桂枝汤的精妙之处在于调和营卫,使人体的阴阳平衡得以恢复。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

用于外寒里饮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等。

方中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组成。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证,表现为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等。

此方剂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入石膏,以清里热,麻黄用量较大,意在发汗解表,散郁热。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

用于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等。

石膏清热泻火,知母滋阴润燥,甘草、粳米和中养胃,以防石膏、知母大寒伤胃。

承气汤类方剂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用于阳明腑实证,症见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痛、大便不通等。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主治阳明腑实轻证。

伤寒论全部药方分类录

伤寒论全部药方分类录

傷寒論全部藥方分類錄姜佐景編製五十一年(1962)國醫節王全民重新打製2009年12月17日方名上端首排加( )數字,係今新編號數,次排數字係示原有次序,方名字多者簡之。

○(子) 桂枝湯類(計14方)(1)001 桂枝湯: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2)045桂枝加桂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桂枝二兩 (或說應加肉桂)(3)083桂枝加芍湯 (原名: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芍藥三兩(4)084桂枝加黃湯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湯六味原量大黃二兩(5)003桂枝加樸杏湯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厚朴三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6)004桂枝加附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7)006桂枝去芍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8)007桂枝去芍加附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湯四味原量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044桂枝救逆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蜀漆三兩洗去腥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10)046桂甘龍牡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龍骨二兩牡蠣二兩熬(11)064桂枝人參湯: 桂枝四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甘草四兩炙乾薑三兩(12)069桂枝附子湯: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與(6)方同味異量)(13)005白朮附子湯 (桂枝去桂加白朮湯):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方名出金匱)(14)012桂枝去桂加苓朮湯 (桂枝去桂君茯苓白朮湯):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茯苓三兩白朮三兩附●桂枝新加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芍藥加一兩生薑加一兩人參三兩○(丑) 麻黃湯類 (計9方)(15)020麻黃湯: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兩炙(16)021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雞子大碎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17)022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桂枝去皮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斤洗 (附加減法)(18)008桂麻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麻黃去節甘草炙生薑切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19)009桂二麻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枚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生薑一兩六銖切大棗五枚擘(20)011桂二越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炙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生薑一兩大棗四枚擘(21)085麻黃附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細辛二兩(22)086麻黃附甘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23)024麻杏甘石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寅) 葛根湯類 (計4方)(24)017葛根湯: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棘十二枚擘(25)018葛根加夏湯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半夏半升洗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26)19葛根芩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 : 葛根半斤黃芩三兩黃連三兩甘草二兩炙(27)002桂枝加葛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葛根二兩 (從玉函無麻黃)○(卯) 白虎湯類 (計3方)(28)071白虎湯: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29)010白虎加參湯 (白虎加人參湯): 白虎湯四味原量人參三兩(30)112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甘草一兩炙麥門冬一升去心半夏半升洗粳米半升○(辰) 承氣湯類 (計9方)(31)015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32)074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33)073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34)042桃核承氣湯: 桃仁五十箇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二兩(35)047抵當湯: 水蛭熬蝱蟲各三十個去翹足熬桃仁二十箇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36)050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37)051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括樓實大者一枚(38)057十棗湯: 大棗十枚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39)090猪膚湯: 猪膚一斤 (煎服法內有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巳) 梔豉湯類 (計8方)(40)033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箇擘香豉四合綿裹(41)034梔子甘豉湯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十四箇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42)035梔子薑豉湯(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十四箇擘生薑二兩香豉四合綿裹(43)036梔子厚樸湯: 梔子十四箇擘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44)037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箇擘乾薑二兩(45)081梔子蘖皮湯: 梔子十五箇擘黃蘖二兩甘草一兩炙(46)110枳實梔豉湯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箇擘豉一升綿裹 (附加法)(47)078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午) 柴胡湯類 (計6方)(48)038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木棗十二枚擘 (附加減法)(49)040大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枳實四枚炙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大黃二兩 (從玉函金匱有大黃)(50)041柴巿加硝湯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半夏二十銖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切大棗四枚擘芒硝六兩(51)043柴胡加龍牡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四兩黃芩桂枝去皮人參茯苓龍骨鉛丹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生薑一兩半切大棗六枚擘(52)054柴胡桂枝湯: 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甘草一兩炙桂枝一兩半去皮芍藥一兩半生薑一兩半切大棗六枚擘(53)055柴胡桂乾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半斤黃苓三兩桂枝三兩乾薑二兩栝樓根四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未) 瀉心湯類 (計10方)(54)058二黃瀉心湯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55)059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別煎取汁(56)060生薑瀉心湯: 生薑四兩切黃連一兩黃芩一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乾薑一兩大棗十二枚擘(57)061甘草瀉心湯: 甘草四兩炙黃連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乾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金匱千金外臺俱有: 人參三兩)(58)056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黃芩人參甘草炙乾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59)104乾芩連參湯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60)066黃芩湯: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61)067黃芩加薑夏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湯四味原量半夏半升生薑一兩半 (生薑量從玉函一方三兩切)(62)068黃連湯: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人參二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斤洗乾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63)063旋覆代赭湯: 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甘草三兩炙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擘○(申) 四逆湯 (計12方)(64)016四逆湯: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65)106四逆加參湯 (四逆加人參湯): 四逆湯三味原量人參一兩(66)023乾薑附子湯: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67)088附子湯: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朮四兩芍藥三兩人參二兩茯苓三兩(68)097真武湯: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朮二兩芍藥三兩茯苓三兩生薑三兩切(附加減方)(69)030茯苓四逆湯: 四逆湯三味原量茯苓四兩人參一兩(70)098通脈四逆湯: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二兩炙 (附加減法)(71)108通脈四逆加膽湯 (通脈四逆加猪膽汁湯): 通脈四逆湯三味原量猪膽汁半合(72)101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通草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73)102當歸四逆加薑萸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湯七味原量生薑半斤切吳茱萸二升 (清酒六升)(74)095白通湯: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葱白四莖(或說應有人尿五合)(75)096白通加膽湯 (白通加猪膽汁湯): 白通湯三味原量人尿五合猪膽汁一合○(酉) 甘草湯類 (計13方)(76)091甘草湯: 甘草二兩(77)092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78)025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79)013甘草乾薑湯: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80)014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各四兩(81)070甘草附子湯: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兩桂枝二兩去皮(82)029芍藥甘附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83)032茯苓甘草湯: 茯苓二兩甘草二兩炙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84)026苓桂甘棗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85)028苓桂朮甘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炙各二兩(86)027厚樸薑夏甘參湯 (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厚樸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87)039小建中湯: 膠飴一升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88)072炙甘草湯: 甘草四兩炙阿膠二兩人參二兩生地一斤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桂枝三兩生薑三兩大棗三十枚 (清酒七升加水八升煮阿膠烊入藥汁)附●麥門冬湯: 麥門冬七升人參二兩半夏一升甘草二兩炙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戌) 丸散方類 (計15方)(89)107理中丸?湯: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炙各三兩 (蜜和為丸) (附加減法)(90)100烏梅丸: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桂枝六兩去皮人參六兩黃蘖六兩 (蜜丸)(91)80麻仁丸: 麻仁二升大黃一升去皮枳實半斤炙芍藥半斤厚樸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蜜丸)(92)076蜜煎導: 食蜜七合(93)077猪膽汁導: 大猪膽一枚瀉汁 (法醋少許)(94)048抵當丸: 水蛭二十箇熬蝱蟲二十箇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95)049大陷胸丸: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斤熬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芒硝半升 (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96)031五苓散: 猪苓十八銖去皮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97)052 文蛤散: 文蛤五兩(98)053三物小白散: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桔梗三分貝母三分(白飲熱粥冷粥)(99)094半夏散?湯: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等分(100)(01)065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香豉一合)(100)(02)111牡蠣澤瀉散: 牡蠣熬澤瀉蜀漆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鹹栝樓根各等分(100)(03)109燒褌散: 婦人中褲近隱處取燒作灰附●禹餘精糧丸: 方缺●土瓜根: 用法缺○(亥)其餘湯類 (計9方)(100)(04)062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餘糧一斤碎(100)(05)089桃花湯: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節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100)(06)075猪苓湯: 猪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100)(07)079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100)(08)082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連翹根是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一升切杏仁四十箇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100)(09)087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100)(10)093苦酒湯: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100)(11)103麻黃升麻湯: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石膏六銖碎綿裹白朮六銖乾薑六銖(100)(12)105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黃蘖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类方整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伤寒论类方整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伤寒论类方整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领域的经典之作。

伤寒论类方是指在伤寒论中所涉及的方剂,这些方剂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伤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曾经在历史上多次爆发,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伤寒论为治疗伤寒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其中所提出的伤寒类方更是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核心。

伤寒论类方整理的目的是系统地梳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各类方剂,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类方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用药指导,提高治疗伤寒病的效果。

此外,伤寒论类方的整理还有助于发掘伤寒论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对于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伤寒论作为中医的经典之一,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伤寒论类方的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伤寒论类方的整理和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应该从方剂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等方面展开,以更好地挖掘伤寒论类方的潜力,并推动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伤寒论的简介和伤寒论类方的定义和作用。

在伤寒论简介部分,将对伤寒论的起源、作者、内容和影响进行概述,为后续对伤寒论类方的讨论提供背景知识。

而在伤寒论类方的定义和作用部分,将对伤寒论类方在中医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将对对伤寒论类方的整理和研究的意义进行总结,阐述其对中医药领域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创新点和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的布置,本文将全面介绍伤寒论类方的整理,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和学习的平台。

《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

《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

《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一、桂枝汤类方目录:1、桂枝汤2、桂枝加桂汤3、桂枝加芍药汤4、桂枝加大黄汤5、桂枝加附子汤6、桂枝新加汤7、桂枝加厚朴杏子汤8、桂枝加葛根汤9、桂枝甘草汤10、桂枝去芍药汤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4、桂枝救逆汤15、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6、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7、小建中汤18、桂枝人参汤1、桂枝汤适应证: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

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方解

伤寒论方解

伤寒论方解:伤寒论方解(一)营卫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合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其气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医宗金鉴》说以其定体而言,则曰气血。

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

卫即气中之彪悍者也,营即血中之精锐者也。

营为表阴,卫为表阳。

然营卫二者始于先天之肾气,生长于后天水谷之精气。

营主于心,而为表阴,行于脉中;卫主于肺,而为表阳而行于脉外。

营者有营养和濡润五官百骸的作用,卫者能保卫体表和卫外的功能。

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方解伤寒论方解(二)白虎加人参汤五苓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解伤寒论方解(三)十枣汤桂枝人参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解伤寒论方解(四)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瓜蒂散伤寒论方解(五)大陷胸汤小陷胸汤三物白散伤寒论方解(六)大陷胸丸蚊蛤散麻黄汤伤寒论方解(七)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二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茯苓甘草汤伤寒论方解(八)小建中汤炙甘草汤伤寒论方解(九)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伤寒论方解(十)栀子豆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伤寒论方解(十一)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方解(十二)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伤寒论方解(十三)半夏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旋覆代赭汤大青龙汤伤寒论方解(十四)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方解(十五)小青龙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伤寒论方解(十六)麻仁丸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大承气汤伤寒论方解(十七)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猪苓汤伤寒论方解(十八)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伤寒论方解(十九)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方解(二十)黄连汤大柴胡汤小柴胡加芒硝汤伤寒论方解(二十一)理中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伤寒论方解(二十二)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方解(二十三)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伤寒论方解(二十四)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伤寒论方解(二十五)吴茱萸汤四逆散黄连阿胶汤伤寒论方解(二十六)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方伤寒论方解(二十七)苦酒汤桃花汤乌梅丸伤寒论方解(二十八)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白头翁汤伤寒论方解第二十九(合病篇)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方解第三十(合病篇、坏病篇)黄芩汤黄芩加半夏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解第三十一(坏病篇)麻黄升麻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方解第三十二(坏病篇)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伤寒论方解第三十三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桂枝附子汤伤寒论方解第三十四烧裈散枳实栀子豉汤牡蛎泽泻散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方解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合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其气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伤寒论》药材相同而剂量不同药方

《伤寒论》药材相同而剂量不同药方

《伤寒论》药材相同而剂量不同药方《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方书。

全书载方113首,药物82味,不仅立法用药悉有法度,而且组方严谨,药少而精,处处给人以规矩准绳,在制剂及煎服法上更有独到之处,所以作用显著,疗效确实,堪称“方书之祖”。

此外,《伤寒论》不仅示人以方,更重要的是教人以法。

且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情况,依证立法,据法立方,灵活变通,不但有“病同而方异”之变,更有“病异而方同”之通。

同一处方,往往随药量的增减,煎服法的改变而功能主治迥异。

故仲景另立名目。

笔者就《伤寒论》中药物相同而剂量不同(或制剂、煎服法不同)的几组处方加以分析。

1、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此3方均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5味药组成。

3方之异,在剂量上以桂枝汤为基础,桂枝加芍药汤更加芍3两也,桂枝加桂汤更加桂2两也;在服法上后两方都不须如桂枝汤温复、啜粥。

然此两点之差,则够成各方功能主治殊异。

桂枝汤具有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之功。

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及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所致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54条)和病常自汗出(53条),伤寒汗出解后,半日许复烦……(57条)诸证。

方中桂枝芍药药量相等,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芍药味酸收敛,固护营阴,两药配合,一散一收,阴阳营卫两面俱到。

生姜散寒止呕,佐桂枝以解表;炙甘草、大枣益气调中,温养胃气,以滋汗液之源,且可助芍药敛阴和营。

上药合为辛酸甘合剂,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既可固护卫阳,又可滋养营阴,故本方为调和营卫之良药。

服后当啜热粥一碗,使谷气内充,助药力攘汗达邪,并适当加衣覆被,取遍身微似汗出,以达邪随汗出,营卫调和之目的。

桂枝加桂汤具有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作用。

主治太阳表证误用烧针,强迫发汗,致汗多损伤心阳,下焦寒气乘虚上冲的奔豚病(117条)。

方中加重桂枝用量,配炙甘草,佐姜枣取辛甘化合,温通心阳。

心阳振,寒气降,冲逆平。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共奏复阳和阴,止冲降逆之功。

伤寒论十大类方

伤寒论十大类方

伤寒论十大类方一:桂枝类方(1)桂枝体质: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

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疼痛四肢挛。

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脉象沉迟舌质淡。

(5)小建中汤方证: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二、麻黄类方(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类方伤寒论类方清徐灵胎卷一桂枝汤类一桂枝汤(一)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

《内经》云∶“谷入于胃,以传于肺”。

肺至皮毛,汗所从出,粥充胃气以达于肺也。

观此可知伤寒不禁食矣。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解肌之法也。

若如水流漓,则动营气,卫邪仍在。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桂枝汤全料,谓之一剂;三分之一,谓之一服;古一两,今二钱零,则一剂之药,除姜枣,仅一两六钱零,一服不过五钱零矣。

治伤寒大症,分两不过如此。

一服即汗,不再服;无汗,服至二、三剂,总以中病为主。

后世见服药得效者,反令多服,无效者,即疑药误,又复易方,无往不误矣!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恶等物。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风在外,故阳脉浮;卫气有邪,则不能护营,故阴脉弱。

阳浮者,热自发。

风为阳邪,故发热,桂枝之辛以散之。

阴弱者,汗自出。

芍药之酸以收之,甘草之甘以缓之。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恶风未有不恶寒者,但恶寒甚轻,非若中寒及阴经之甚也。

翕翕发热,其热亦不如阳明之甚。

鼻鸣干呕者,鼻鸣似属阳明;干呕似属少阳,盖三阳相近,故略有兼病,但不甚耳。

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此桂枝汤总症。

以营性发扬,卫性敛闭。

风伤卫气,泄其皮毛,故汗出也。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误治。

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此误下之症。

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已下陷,变病不一,当随宜施治。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类方卷三:泻心汤类·七白虎汤类·八五苓散类·九四逆汤类·十理中汤类·十一伤寒论类方卷三泻心汤类·七生姜泻心汤(一)生姜(四两,切)甘草(炙)人参黄芩(各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干姜(各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

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汗后而邪未尽,必有留饮在心下。

其症甚杂,而方中诸药,一一对症,内中又有一药治两症者、亦有两药合治一症者,错综变化,攻补兼施,寒热互用。

皆本《内经》立方诸法,其药性又有与《神农本草》所载无处不合。

学人能于此等方讲求其理,而推展之,则操纵在我矣。

凡泻心诸法,皆已汗、已下、已吐之余疾。

甘草泻心汤(二)即生姜泻心汤去人参、生姜,加甘草一两。

甘草(四两,炙)黄芩干姜(各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

两次误下,故用甘草以补胃,而痞自除,俗医以甘草满中,为痞呕禁用之药,盖不知虚实之义者也。

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三)翻胃以此加减治之。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本症仍在,则即用本方治之。

若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

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以上三泻心之药,大半皆本于柴胡汤,故其所治之症,多与柴胡症相同,而加治虚治痞之药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麻黄合汤而酌减其分两,在第2条无恶寒证状(热多寒少,发热恶寒的恶寒不算),故加石羔,减去杏仁。由以上对比可得下列总结:
(一)桂枝为太阳中风发热有汗主药。(二)麻黄为太阳伤寒发热无汗主药。(三)白芍为敛阴和营治身热汗出的辅助药。(四)生姜大枣为安胃止呕药(桂枝证有“鼻鸣乾呕”)。(五)甘草见前。(六)石羔为解除身热汗出烦渴主药。(七)杏仁为内能定喘外能散寒药(观第2条文无恶寒证,可见外表恶寒轻内部喘亦轻“肺与皮毛相表里”)。(八)寒热病有三种分别;有“瘧病寒热”、有‘往来寒热”、有“如瘧寒热”、“瘧病寒热”日一度发。“往来寒热”、乍寒乍热、寒去热来,热去寒来,寒热更相遞换,属少阳小柴胡证。上文所说的是“如疟寒热”,日可再发,或二三度发,不可作瘧治,不可与小柴胡,惟取以上三方分别施治、仲景云:“常须识此,勿令悮也”。
3.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4.脈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恶寒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5.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宜半夏泻心汤。
诸泻心汤证经文
1.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呕食臭,?br&gt;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生薑泻心汤主之。
2.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乾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伤寒论我们增产节约,关于医药方面也是一样,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用药八十余种,比之神农本草经所载三百六十五种,用药范围缩小四分之三,其条文全部归纳起来,长长短短不外三百余节,这些用以统治时病,但一百一十二方,又彷佛类似,我们如果单纯只顾逐条熟记,没有对比,在临证选方时每有歧路彷徨之感,我现在把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中,取其治功相仿的,略
(一)黄连黄芩为心下痞及下利要药。(二)人参甘草大枣乾薑为胃家虚寒药。(三)生姜半夏为呕家散寒降逆药。(四)附子为病人无表证单纯恶寒药。(五)大黄为荡涤肠胃结热药(第5条“关上脈浮”关脈浮候胃)。(六)心烦者不可用人参。
诸梔子汤经文
1.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梔子厚朴汤主之。
以上条文三条有“下后”“大下之”“大下之后”又有“心烦”“微烦”“烦热”“虚烦”,而所主五方中皆用栀子,三方用淡豉,由此看出栀子、淡豉皆由伤寒下后,里已空虚、邪热不去,心中躁烦,已不能再下而设。第1条偏重腹满,故减淡豉加枳实、厚朴。第2条身热不去,因为里已空虚,不可再事攻表,此际下后身热不去,已成半坏证,只有以栀子除烦,乾薑安胃,然后静观其变,徐图第二办法,故单纯用栀子乾薑不用淡豉。第3条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明知病未欲解,亦是不可攻表,因为心中结痛,比较实证,故不用乾薑而转用淡豉,少气者加甘草,欲呕者加生姜,仲景立法,大概这样,根据以上对比,可得总结如下:
(一)栀子为除烦药。(二)枳实厚朴为消除腹满药,(三)淡豉为身热不去透表药。(四)乾姜为安胃药。(五)生姜见前。(六)病人平日大便泄泻(俗叫脾虚)者,不可服栀子汤。(七)伤寒下后心烦腹满,或身热不去,都是半坏证,此际投诸温补,诚恐本虚,接受不得,至若身热不去,更是难为,医宗金鉴云:“下后狂言、身热不止,六脈失神,为死证”。这是仲景特出心裁,故用淡豉透表,使其热退,参考吴鞠通银翘散中,所用淡豉才知古人治病用药,臻緻入微。
伤寒论一书、辞句简约,旨趣渊深,昔贤谓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今减人参白虎汤重复实为一百一十二方)。三百九十七法不外汗吐下以及先表后里,救逆救误,救阴回阳,一百一十二方只是发表攻里涌吐轻清微表救阴回阳,方虽一百一十二,究其用药不过八十余种,这八十余种药,排成一百一十二方,我们苟能深入钻研,及至临床实验,自有奇效。我初学医时,由医宗金鉴读起,刚读完伤寒论和各科心法要诀,那时正进一步,参考一些温病之书,有一天诊一郑姓男子,年可五十左右,务农兼小贩,时当三月季春,患者卧床不起已经几天,身微热恶寒无汗,四肢厥逆,脈来七八至时一止,十余至时一止,诊了许久,没有三十次以上勿止者,在诊脉时泄精一次,诊毕问其身体何所苦,他答四肢酸疼,无从形容,再查病由,系因前一年九月间被人殴伤吐血,后来咳嗽带喘,药饵乱投、愈趋严重,这时脈证,係属内伤夹外感,脈来七八至或十余至时一止、是代脉,代脉多属不治之证,但其形神尚佳,脈虽代还不至微细欲绝,因悟伤寒论当归四逆汤条文有“手足厥寒、脈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因此决定投以当归四逆汤一剂,翌日再诊,病人热退厥回,身肢快畅,见面时大叫感谢,续投一剂,大病告瘥。惟诊其脉,代而不回,依然如旧,这是他的宿病,有待另外调养。经此一段医验以后我大胆试用经方,如下利脉促而喘的葛根黄连黄芩汤,身热口渴,头痛如破,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白虎汤,小便不利,渴欲饮水的五苓散;阳明热实的三承气;下利脓血的白头翁汤;以及最感人兴趣的病后复病的枳实栀子豉汤等,无不药到病除,因此更进一步体会到伤寒论确是一部具有科学价值的医书,内容辞句,都是集中诸证候对比:群,针对病人现实证状而处方治病。这些经方都是经过前贤实验若干年代,得出来的结晶。
2.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梔子乾姜汤主之。
3.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梔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
,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梔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梔子生姜豉汤主之,凡用梔子汤者,病人薑微溏不可与服之。
3.服桂枝汤大汗出,脈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以上条文三条,“如瘧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形如瘧日再发”脈微者,血液不足,叫阴虚、肤表无抵抗力而恶寒者、叫阳虚。第1条有“脈微而恶寒”,所以叫“阴阳俱虚”。第2条有“脈微弱者”本来应叫无阴,在中医学说,“阴竭则阳亡”阴阳是相关而分不开的,所以叫“无阳”,皆因本虚、不能蒸发,因而汗出不澈,以致邪热游移于营卫之间、形成日再发,或日二三度发、如瘧状的寒热,此际已经不可再汗,只可希望得其小汗出而解,故以上三方皆是
以上条文五条,皆因伤寒过汗、悮下,表邪乘虚入里,虚中夹实之证,各条文中,皆有“心下痞”“下利”之说明,而五泻心汤中皆用黄连、四方用黄芩,由此证明黄连黄芩为“心下痞”“下利”必用之药。第1,2,5条有“乾呕、食臭,腹中雷鸣,呕而发热,”是胃中虚甚,将欲作呕,故用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乾姜半夏以振作胃中机能而降冲逆。第2条因为乾呕而带心烦,故避去人参,第3、4条没有“乾呕、雷鸣”等虚证,故单纯只用大黄黄连黄芩等。惟第4条表邪解后复恶寒,故加附子温经散寒。根据以上对比,可以得出下列总结:
(本文发表在1955年11期第30页上)
桂麻各半、桂二越一、桂二麻一汤经文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脈来微缓者,为欲愈,脈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麻各半汤。
2.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脈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加分组汇集,更录条文对比。总结药效,使知“桂枝汤”和“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栀子豉汤”和“栀子甘草汤”以及诸泻心汤等类彷佛类似,一药出入,治候既殊,方名亦异的判别法,笔者文化粗浅,在叙述方面,不能形容臻緻,且全文係属老一套的抄袭方式,而无科学见解,但旨在分析伤寒论方的运用方法,尚望高明予以教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