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1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 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简史  ppt课件

ppt课件
7
1、建安诗歌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 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 孔融、王粲、刘桢、陈 琳等所谓“建安七子” 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 创造了“建安文学”的 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 具有“慷慨任气”这种 共同的时代风格。
曹操《蒿里行》、《短 歌行》;曹植《白马 篇》、《赠白马王彪》、 《洛神赋》;王粲《七 哀诗》;是建安文学中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 作。
ppt课件
3
2、屈原与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 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 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 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屈原创作了《离骚》、 《九歌》、《九章》、 《天问》等。屈原的后 继者有宋玉、唐勒、景 差等人。
《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 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 学史上与《诗经》并称 “风骚”,垂范于后世。
ppt课件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魏晋诗歌
阮籍《咏怀诗》
3、西晋诗歌
左思《咏史诗》开启了 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 子。
4、东晋玄言诗
在玄学的影响下,“理 过其辞,淡乎寡味”的 玄言诗泛滥一时。
5、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饮酒》 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 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 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
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
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
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
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
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
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
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
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
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
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氓(卫风)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之赋、比、兴
• 赋:铺陈其事。如《七月》 •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 • 兴: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 • 关于赋比兴之争论: •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
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 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氓(卫风)
•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滋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卫风)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址。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明清)ppt课件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明清)ppt课件
•战争神话: 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 手法、欣赏效果等 2.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如《西游记》、《楚辞》、《封神演义 》
记载神话的典籍有:
《山海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
《庄子》:浑沌开窍、运斤成风 《准南子》:仓颉造字、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 山
• 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 • 二、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

• 1.诗风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 2.体式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
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 3.多用楚语楚声,"兮"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 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
•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的演进与分期
• 古代文学:先秦时期——1919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广义)

先秦时期——1840年(狭义)
• 说明:1840年——1919年为近代文学
• 现代文学:1919年——1949年
• 当代文学:1949年——今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西晋、东晋)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 十六篇,定名为《楚辞》。
• 分别是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卜居 》《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 《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这个十七 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古诗词ppt课件

古诗词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 》等作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白朴的《墙头马上》等小令,都
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明清时期的小说中也有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如《红楼梦》中的《葬花 吟》、《好了歌注解》等篇章,它们在丰富小说内容的同时,也为我们 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物形象。
古诗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婉约派、豪放派等,每个流派 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02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
01
02
03
意象
古诗词中用来表现主题的 客观物象,如月、梅、酒 等,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和文化内涵。
意境
古诗词所创造的审美空间 ,是诗人通过意象营造出 的情感氛围和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 意境则是意象的升华,二 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古 诗词的独特魅力。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与手法
表达技巧
古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表现技巧和表达方式, 如象征、比喻、拟人、借 景抒情等。
手法分析
通过对古诗词手法的分析 ,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艺 术风格和表现力,感受其 独特的审美体验。
4. 勇于创新实践:在掌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勇于尝 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如何培养古诗词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
总结词:多读多背经典作品、关注文学评论与学术研究 、结合历史与文化背景思考、实践创作体验美感
1. 多读多背经典作品:通过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词作品 ,感受作品的美感与文化内涵,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 力和语感。
手法与情感表达
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可以用 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如欢乐、悲伤、离别、 思念等。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 乐机构的名称,它的职责是制乐演唱以 及采集民歌,在加以整理后,于朝廷典 礼和宴会时演唱。后来乐府所采集、整 理和演唱的民歌统称为 “乐府诗”或 “乐府歌辞”,简称“乐府”。
汉乐府中有一首很出名的《焦仲卿妻》, 亦名《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形象地揭 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的罪恶,同时 也反映了被压迫的青年男女对这种制度 的不满和抗争。这是一首传自南方的乐 府诗,诗意明确,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 响很大。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史秀娟
诗歌史
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源远流长的 文学样式。从原始歌谣起,中国诗体之 句式,由二言、三言、四言、杂言,而 五言、七言诗体之模式,由古体至近体 至现代,经过了长期的演变,成为我国 文学史上最兴盛的体裁。
一.先秦
1. 原始歌谣 人类在最早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了语言和语言 艺术。之后,人类又由劳动的节奏产生了音乐, 由音乐产生了歌词。 断竹,续竹,飞土,啄肉。﹝《吴越春秋.弹 歌》﹞
三.南北朝时期
( 一) 、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主要作家多在南方。南朝宋、齐、 梁、陈四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远比北 方繁荣。虽然南朝这一时期的诗歌,所反映的 社会生活比较狭窄,然而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技 巧方面则有很大的进步,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 条件。
1.
律化
中国传统诗歌的发展,有两件重大事件:一 是五言诗的出现以至兴盛;二是五言诗的律化 问题。
南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先由周 颙提出四声说,后由沉约倡导忌八病而产生了 “永明体. 五言诗的这一律化,致使唐初时期,出现了具 有一整套格律样式的五言律诗。这一完整的过 程,。也被称为中国诗史上的新体诗运动。
2.《木兰诗》
汉乐府中有一首《孔雀东南飞》流传甚广,而 北朝歌中的《木兰诗》,也是一篇家喻户晓的 佳作。诗歌塑造了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保家卫国的士英雄形象,在思想上突破了男尊 女卑的观念。《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 中国诗歌史上有名的一南一北两首民歌,也称 乐府双壁.

诗歌鉴赏ppt课件

诗歌鉴赏ppt课件

15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特点 强调个性表达,追求艺术创新。 注重诗歌内在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024/1/27
16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广泛使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代表作品
徐志摩《再别康桥》
2024/1/27
17
现代派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戴望舒《雨巷》 卞之琳《断章》
2024/1/27
追求朦胧与神秘
象征主义诗歌不直接表达诗人的意图 ,而是通过描绘朦胧、神秘的意象来 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注重音乐性
象征主义诗歌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 ,通过押韵、节奏等手法来增强诗歌 的韵律感和美感。
2024/1/27
25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魅力所在
• 强调感官体验:象征主义诗歌还强调感官体验,通过描绘色彩、气味、声音等感官元素来营造独特的诗 歌氛围。
形象性
诗歌语言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形象。
音乐性
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2024/1/27
32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情景交融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 动,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 境,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虚实相生
诗歌中的意境往往虚实相生,既 有具体可感的实景,又有抽象朦 胧的虚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
• 使用象征与隐喻:浪漫主义诗歌还常常使用 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2024/1/27
23
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品
01
代表作品
2024/1/27
02
03
04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春秋时期的民歌—楚辞的源头
越人歌
最早的译诗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pi好兮,不訾zǐ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六义 重章叠句
四言
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lǚ zī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zhuóqiào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行行重行行(文人五言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形式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这首词的字数、句 数和平仄声韵。大部分词可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分类:
一、隋末唐初:敦煌词(民间词)
最早产生于隋末唐初。在开元、天宝年间逐渐流行。
在敦煌壹文学中有许多歌辞作品,称之为敦煌词,以民间词为主。 目前存世为《敦煌曲子词》。
2.古诗十九首
(汉末文人五言诗) “五言之冠冕” 《涉江采芙蓉》《西北有高楼》《行行重行行》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yé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líng
夫 君
江水为竭,
子 之
冬雷震震,

夏雨 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雪,
天地合,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多角度写 对比用典 夸张 景
情感
思念之情 归隐之情 喜爱之情
向往田园 生活、悠 然恬适
壮志豪情 思乡念人 苦闷悲壮 建功立业
暗示 用典 比喻
依依不舍 离愁别绪 关切之情 表明志向
拟人、象征 衬托、比较 托物寄情 托物言理
对比 用典 想象 借古 讽今
喜爱赞赏
自伤自叹、物 是人非之叹、
讽刺不满 历史兴衰之慨、
3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4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6 赏析思想情感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 。清末龚自珍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 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 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康有为、 梁启超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唐诗
格律诗:讲究平仄格律、音韵、对仗工整与字数工整的诗歌。 绝句特点:即截句,共四句,分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 律诗特点:共八句,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与颈联必须采用对 偶手法。
歌 小令
曲 又称“词余”
散曲 戏剧
套数 杂剧 传奇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概述
◆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诗经》(三四言)与“楚辞”两大源头(五七言) ◆“汉乐府民歌”(多为五言),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 的出现。“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籍、应旸、刘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南北朝乐府诗是中国诗歌史上 的又一发展时期 。 ◆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陈子昂——盛唐是诗歌繁荣的顶峰。李白、杜甫,以孟 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中唐 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 主义诗人,元稹、张籍、王建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诗人。还另有一派诗人, 自成一家,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 “苦吟诗人”孟郊、贾岛,还有刘禹 锡 、柳宗元 、李贺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杜牧、李商 隐。——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 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 国诗人。为官之时,建议楚怀 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贵族的 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 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 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 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绝 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 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 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 念屈原。
平民的情感
2. 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辞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
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
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D、楚辞专事铺陈辞藻、华丽文采,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
—司马相如《上林赋》
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 除了 这篇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代表作?
篇幅较长 气势恢宏 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
3、汉赋
代表:
①全盛阶段: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②西汉后期:杨雄《甘泉赋》 ③东汉:张衡《西都赋》《东都赋》等
班固《西京赋》《东京赋》等
汉赋繁盛的背景: 两汉国家统一,高度繁荣
◆主要代表:司马相 如的《子虚赋》和 《上林赋》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
风格:狂放炽热,想象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丰富,语言率真自然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中唐: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 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晚唐:李商隐、杜牧 (时称“小李杜”) …… 3、李杜诗的主要风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 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 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 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 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 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 大量名作。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 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 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 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 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 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 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 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 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 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 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杜甫其人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 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 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 (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苦闷彷徨。 ,期间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 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 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 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 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 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 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 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 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 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
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 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 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苏
发中 展国 概古 述代
诗 歌
上古—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