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西塔尔琴、蜡烛舞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辨别西塔尔和琵琶的异同
2学情分析
无论是小学六年的音乐课上,还是生活中都较多地接触了亚洲音乐,但从没有系统的学习与整理,究竟亚洲音乐有什么特点,亚洲各国音乐又着有什么样的风格,有什么代表性的民间乐器,都将通过这一单元来学习。

基于学生的现状,应注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关注音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别西塔尔和琵琶的异同
4教学过程
1【导入】创景导入
一、创景导入
背景音乐响起,营造异域音乐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泰语师生问好,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
生:泰国。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感知: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到歌曲的美妙旋律和优美意境。
2.艺术表现: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
3.文化理解:通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详细解释了《春江花月夜》的基本概念和音乐元素,但部分学生对和声部分的理解还存在困难,我需要找到更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再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但有些小组合作不够积极,我需要加强对小组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春江花月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不够深入,我需要提供更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介绍,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春江花月夜》的词曲解析,深入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和歌词的意境、情感;
-欣赏其他版本的《春江花月夜》,如古典、民谣、流行等不同风格的演绎,拓宽音乐欣赏的视野;
-阅读有关中国古典音乐和诗词的书籍和文章,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可以检查学生对《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音乐元素和歌词意境的理解程度。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和声部分的理解上存在困难。
4.课后作业:布置了与《春江花月夜》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欣赏其他版本的《春江花月夜》和阅读有关中国古典音乐和诗词的书籍和文章。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拓展情况。

人教版音乐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位《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学习目标】1、情绪态度代价观:议决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丰裕的传授活动,启发、变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度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领会音乐无版图的独特魅力。

在美妙动人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酷爱之情。

2、历程要领:议决西席引导、学生剖析、讨论、实践等学习历程与要领,充分变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课有关联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锻炼学生的剖析、表达、以及联合协作的能力。

以抵达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3、知识与技术:议决这一课时的学习,明白东亚、东南亚几个国度(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的民歌,领会它们各具特色的音阶、音调特性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学会演唱日本著名的民歌《樱花》。

【课本剖析】《亚洲之声》这一单位主要是议决对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这几个国度的民歌的欣赏演唱和器乐的明白和欣赏来明白亚洲音乐的基本环境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联。

本单位涉及的亚洲国度较多,各国的衣饰、民俗习惯、地理气候各不相同,音乐形态也就相差迥异、各具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纳,第一课时宜从较易理解和接纳的民歌开始。

【学习资源计谋剖析】初一学生想象力丰裕、好动、有猛烈的表现欲。

六年的小学学习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对歌曲情绪表达的认知,也储存了一定信息量的其他知识。

因此本课时从学生已知的浅易的地理知识入手,让学生在西席这位’导游’的领导下,随着歌声的翅膀举行边欣赏边剖析探究似的学习,然后再举行歌唱、律动、听辨等传授活动和能力训练,最终使学生抵达自我总结评价的目的。

本课时主要采取欣赏、剖析、讨论、比拟、实践等学习要领,连合多媒体课件传授帮助手段,充分发挥西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抵达预期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阿里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阿里郎》教学设计
(5)实物教具:准备《阿里郎》相关的实物教具,如朝鲜族传统乐器、服饰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
(6)课堂练习:设计《阿里郎》相关的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歌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单元《阿里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了解《阿里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阿里郎》的奥秘。
8.鼓励学生参加朝鲜族的音乐文化活动,如朝鲜族音乐节、朝鲜族民俗文化节等,亲身感受朝鲜族音乐的魅力和活力。
9.引导学生关注朝鲜族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0.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创作、演奏、教学等方式,传承和弘扬朝鲜族音乐文化。
此外,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到团队的整体表现。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歌曲背景:介绍《阿里郎》这首歌曲的起源和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2.歌曲旋律:学习《阿里郎》的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线和音高关系。
3.歌曲节奏:学习《阿里郎》的节奏,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和节奏规律。
4.歌曲演唱:练习演唱《阿里郎》,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方法。
5.音乐特点:分析《阿里郎》的音乐特点,如音色、调式、和声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阿里郎》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方式展示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阿里郎》教案1 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阿里郎》教案1 新人教版

《阿里郎》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

使学生能够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阿里郎》,生动形象的表现歌曲内容。

(二)过程、方法目标: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并以舞蹈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感受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力及领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感受朝鲜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活动,学唱歌曲《阿里郎》,体验作品中的情绪,并能从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聆听设疑,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师:她是谁?同学们喜欢她吗?主题曲喜欢吗?听大长今主题曲《呼唤》,提问: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看歌谱感受音乐特点。

你对朝鲜族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

(二)、朝鲜族相关知识介绍: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教师总结。

1、我国朝鲜族的分布情况。

朝鲜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

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汉语。

2、朝鲜族乐器介绍(伽耶琴、长鼓)。

(三)、《阿里郎》相关知识介绍及音乐特点:师: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

朝鲜民族民谣中有一首历史非常悠久的民谣,这首民谣是《阿里郎》,这首民谣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

1、介绍阿里郎的故事。

在朝鲜的李朝中叶,名叫里郎的小伙子和成符的姑娘参加了反抗地主的暴动,暴动失败后,俩人躲进名叫水落山的深山里过上了与世隔绝却浪漫、幸福的生活。

一天,里郎决定要为冤死的村民报仇血恨,越过山岭走向战场,成符唱着这首歌曲送别自己的爱人。

师:同学们想不想欣赏这首民谣啊?2、欣赏并感受民歌《阿里郎》的音乐特点。

同学们谈感受,音乐情绪:温和,略带忧愁;节拍:3/4;速度:中速。

师:这首民谣曲调优美,委婉缠绵,有很多种不同风格的演绎形式。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doc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doc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单元,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洲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以及亚洲与其他艺术的联系(2)、了解日本和朝鲜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3)、解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了解印度的主要特征。

(4)、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歌曲教唱,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

(2) 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艺术表达的不同形式。

(3) 、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2) 引导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施教策略:1、过本章图文、曲谱、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教材内容;2、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了解亚洲;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难点: 1、各国特征。

2、印度。

突破策略:每个主要亚洲国家或选一首歌、或选一支乐曲、或选一至二幅图;以不同的表达形式的教学内容表现有关国家乃至东亚、东南亚、南亚的。

[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

2、投影仪、幻灯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请学生讲述对亚洲和亚洲的了解。

(二)东亚:朝鲜半岛、日本半岛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

日本的雅乐、朝鲜的乡乐都受到中国唐代以来的许多影响。

中国的琵琶、、筝、三弦及其它作品传往东亚成为对日本、朝鲜传统有重大影响的部类。

1、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有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

主要有雅乐、能乐;一种包括、舞蹈、戏剧结合的艺术,筝乐尺八乐、三味线等。

最新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doc

最新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教案.doc

初一音乐教案第五单元金色乐章第五单元学目(一)能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二)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及《如歌的行板》,能够感受、体验3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三)能够用忧伤、压抑、思念故乡的情绪演唱《夜曲》;用忧伤、压抑、冥(四)能够创造性地参与鱼咬尾创作、自材分(一)《二泉映月》1.《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原为二胡独奏曲,经1979年8月14日《无锡报》上,有祝世匡先生的一篇重要回忆文章。

现摘录如下:(荫浏)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亭上拉。

”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

”我说:“光名《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抄袭得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料告诉我们:这首乐曲本来是无标题的。

它的曲名乃是几个人即兴而定,与乐曲内容本无密切的关联。

因此,我们理解音乐,不能囿于标题的含义,而应从乐曲月》有个短小的引子:它好像一声凄楚的长叹,用一句古诗来形容,那就是“从头便是断肠声”。

在弦乐合奏中,这个句子先由中提琴奏出,继而由小提琴在高八度处模仿,接着出现一串由低到高的拨奏,从而将人们引入一种凄凉、寂静、一乐句中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也显得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

4个声部与第一小提琴呈复调形态出现。

音乐情绪由平静、深沉转为激动、昂扬。

它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同时也流露了作者饱尝段为基础,采用“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写成。

这一系列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由忧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次变奏之后,由于力度、速度、织体等因素的积聚与发展,使音乐情绪推向高潮部分的旋律。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欣赏《曼德》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欣赏《曼德》教案.doc

《曼德》教案教学目标结合欣赏印度代表性乐器西塔尔独奏曲《曼德》及塔布拉鼓的演奏,初步了解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观看电影中的歌舞片段。

导入对印度音乐文化的介绍。

二、新课学习1. 印度的歌舞。

教师:从影片中我们感受到印度的歌、乐、舞融合得非常紧密。

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印度的歌舞。

(1)介绍印度的舞蹈分为:古典舞、民族舞和流行歌舞。

而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音乐,多为流行歌舞的范畴。

而印度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当属古典舞。

(2)观察印度古典舞的九种面部表情。

请学生尝试分辨出哪一个是“爱”的表情。

学生选择后(答案为左上第一幅图),教师小结: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包括表情在内的许多事物会有不同的含义与理解。

(3)请学生随录像(最好由教师亲自示范录像中:“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一句),请学生模仿手语,传达相互的问候。

2. 印度的乐器。

(1)教师简介香卡大师及西塔尔琴。

(2)欣赏西塔尔琴独奏《曼德》,听赏后,教师用手在空中画曲线和直线,提问学生:哪个可代表你对印度音乐的印象?学生选择:曲线。

(3)教师请学生补充听赏印度的电影插曲《流浪者之歌》,并在听赏后将歌曲的第一句做有装饰音与无装饰音的对比演唱,帮助学生明确印度音乐多装饰音这一特点。

(4)结合教材图片,学生听赏塔布拉鼓的演奏,教师简介其演奏特点和要求。

3. 总结印度音乐的知识点。

(1)拉格Raga (印度音乐旋律的原型)。

(2)塔拉Tala(印度的节拍)。

(3)多装饰音。

(4)乐器西塔尔琴(香卡大师)与塔布拉鼓。

教师补充介绍:由于拉格和塔拉内涵的复杂性,我们所熟悉的旋律和节拍、节奏这些语汇都不能完全涵盖它的含义。

在本节课只需大家知道课件中所呈示的内容。

三、课堂小结。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时值元素:全、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2.能够辨认简单的节奏模式(二拍子、三拍子);3.能够正确演奏或歌唱歌曲,并准确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点1.时值元素(全、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2.节奏模式(二拍子、三拍子)。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演奏或歌唱歌曲,并准确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录音机及CD;3.教学PPT。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识记节奏元素,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节奏,和一个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节奏。

唱一段简单的歌曲“小星星”,请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重复的哼唱片段,也就是由若干个音符组成的简单的节奏元素。

2.学习时值元素(20分钟)将各种时值元素分别写在黑板上,从长度最长的整音符开始讲解每种元素的特点和使用场景,每种元素都要演示发音时的姿势和发音声音。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辅以录音和PPT,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和学生演示两个元素不同组合方式的不同效果。

3.辨认节奏模式(15分钟)语音韵律、词汇、句式都有固定的节奏模式,比如“一二三一,一二一”、“一二三,一二”等,常用的节奏模式主要是分为二拍子和三拍子。

播放几段易于分辨的节奏模式,让学生辨认出何谓二拍子和何谓三拍子。

并鼓励他们在给出的几个节奏模式中进行识别和构思自己的节奏模式。

4.演唱歌曲并分析(30分钟)通过展示歌曲“我的小猫”,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时值元素和节奏模式,并辅以演唱,使学生能尽快将歌曲分解为若干个音符元素。

在最后结合让学生将各种元素组合成自己的新节奏模式来演唱歌曲。

5.小结(5分钟)总结时值元素和节奏模式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平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注意听、感受,积极参与到音乐创作和演奏中。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写出一首歌曲,并在下节课分享并指导。

总结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注重节奏和基础元素的课程,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5.爱我中华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5.爱我中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5. 爱我中华
课题:
科目:
班级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爱我中华》,具体内容包括欣赏《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以及学习歌曲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时,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爱我中华》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和视频,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2)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旋律和节奏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3)实物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教具,如吉他、钢琴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乐器在歌曲中的作用和效果。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樱花》2、欣赏歌曲《阿里郎》。

教学目标:1、在主动探寻中了解东亚——日本和朝鲜音乐文化特点,开阔视野,学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见证中国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进一步区分日本都节调式和朝鲜五声调式,体会朝鲜民歌的特点。

3、准确演唱《樱花》,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和主要乐器;了解朝鲜音乐的节奏、调式与乐器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东亚(日本、朝鲜)音乐的特点,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樱花》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亚洲地图(图片)简介亚洲地理与其文化圈的分布。

2、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判断它是亚洲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民歌?学生听后回答。

二、《樱花》歌曲学习1、学唱《樱花》(1)初听歌曲《樱花》教师简介日本与其文化艺术。

(2)学唱乐谱、感受歌曲结构特点。

(3)了解都节调式①请学生从《樱花》歌谱中找出歌曲中使用的五个音。

②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

(4)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表现。

①教师简介歌唱气息的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皮筋,跟老师用抻皮筋的感觉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扩张和收缩状态。

②教师范唱。

③请学生演唱,并随旋律音高的起伏变化画出旋律线并做出力度的起伏变化。

④教师出示渐强<、渐弱>记号⑤请学生尝试在谱例上标出渐强、渐弱记号。

⑥按自己标出的力度变化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⑦教师讲解:樱花生命十分短暂……⑧教师启发学生用恰当的咬字和气息表现歌曲的意境。

⑨教师启发学生用强与弱的对比,表现1-2、11-12小节如回声般的演唱意境。

⑩学生边回味图片中的美景,边在遐想中尝试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师:我们学唱了日本有代表性的都节调式民谣歌曲《樱花》,为帮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日本的音乐文化,我们进一步欣赏器乐曲——《樱花》。

2、欣赏三重奏《樱花》①初听三重奏《樱花》,请学生在每次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数一数整首乐曲中主题出现了几次。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

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樱花》1 。

、欣赏歌曲《阿里郎》2 教学目标:、在主动探寻中了解东亚——日本和朝鲜音乐文化特点,开阔视野,1激发民族同时见证中国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学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自豪感。

、通过欣赏,进一步区分日本都节调式和朝鲜五声调式,体会朝鲜民2 歌的特点。

,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和主要乐器;了解朝鲜音乐的、准确演唱《樱花》3 节奏、调式及乐器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东亚(日本、朝鲜)音乐的特点,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樱花》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亚洲地图(图片)简介亚洲地理及其文化圈的分布。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判断它是亚洲哪个地2 区、哪个国家的民歌?学生听后回答。

《樱花》歌曲学习二、、学唱《樱花》1 )初听歌曲《樱花》1(教师简介日本及其文化艺术。

)学唱乐谱、感受歌曲结构特点。

2()了解都节调式3(①请学生从《樱花》歌谱中找出歌曲中使用的五个音。

②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

)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表现。

4(跟老师用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皮筋,①教师简介歌唱气息的要求,抻皮筋的感觉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扩张和收缩状态。

②教师范唱。

并随旋律音高的起伏变化画出旋律线并做出力度的起伏③请学生演唱,变化。

记号④教师出示渐强<、渐弱>⑤请学生尝试在谱例上标出渐强、渐弱记号。

⑥按自己标出的力度变化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⑦教师讲解:樱花生命十分短暂⑧教师启发学生用恰当的咬字和气息表现歌曲的意境。

小节如回声般的演11-12、1-2⑨教师启发学生用强与弱的对比,表现唱意境。

⑩学生边回味图片中的美景,边在遐想中尝试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为帮助教师:我们学唱了日本有代表性的都节调式民谣歌曲《樱花》。

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日本的音乐文化,我们进一步欣赏器乐曲——《樱花》、欣赏三重奏《樱花》2,请学生在每次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数一数整①初听三重奏《樱花》首乐曲中主题出现了几次。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阿里郎》教案2 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阿里郎》教案2 新人教版

《阿里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用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阿里郎》,生动形象的表现歌曲内容。

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风俗民情,使学生了解朝鲜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阿里郎》,体验作品中的情绪,感受朝鲜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掀起各环节的小高潮,以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导入听大长今主题曲《呼唤》,提问: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你对朝鲜族有哪些了解?2、朝鲜相关知识介绍。

(1)介绍朝鲜的地理位置。

(2)朝鲜族乐器介绍(伽耶琴、长鼓)。

3、《阿里郎》相关知识介绍及音乐特点。

(1)介绍阿里郎的故事。

(2)感受《阿里郎》的音乐特点。

(音乐情绪:温和,略带忧愁;节拍:3/4;速度:中速)歌曲是用什么乐器来伴奏的?(3)介绍朝鲜音乐文化参照“教材分析”,结合介绍“长鼓”、“伽倻琴”。

(4)找出歌曲基本节奏型。

(5)创编打击乐器节奏谱,为民歌《阿里郎》伴奏。

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2、学唱歌谱(1)教师范唱歌谱。

(2)找出相同的节奏及难点节奏,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节奏练习:X .X XX ∣X .X XX ∣(3)视唱能力训练,学生跟琴唱谱。

3、学唱歌词(1)欣赏《阿里郎》音响资料,进一步感悟朝鲜音乐特点并熟悉歌曲。

(2)跟随教师和音响资料学唱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可分男女声分别演唱)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创编朝鲜族舞蹈动作。

五、小结激发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教学设计
内容逻辑关系
①《茉莉花》和《康定情歌》的旋律、歌词和风格特点
②音乐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③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1.《茉莉花》和《康定情歌》的旋律、歌词和风格特点
-旋律:简单、优美、具有特色
-歌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风格:传统、民族、具有地域特色
2.音乐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音乐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首歌曲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茉莉花》这首歌曲,对其旋律和歌词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民歌和民族音乐,对民歌的旋律、节奏和风格有一定的感知。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首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两首歌曲。例如,准备一些茉莉花的图片和康定地区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了解歌曲所描绘的自然风光。此外,准备一些关于《茉莉花》和《康定情歌》的背景资料,如歌曲的起源、历史和文化意义等。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点
-音乐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音乐可以用于娱乐、放松、治疗等
-音乐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庭、学校、社交等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茉莉花》这首歌曲属于__________民歌,它的旋律优美、__________,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只限于娱乐和放松。

《金杯》教案202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改版(新版)教材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草原牧歌

《金杯》教案202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改版(新版)教材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草原牧歌

《金杯》教案第五单元草原牧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用热情地情绪和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金杯》。

(2)能够体会、认识、了解、辨别蒙古族短调风格的民歌,在旋律、节奏、情感方面的特色。

能够清晰的理解一段体、长调、短调等概念的区别。

(3)通过《金杯》的学习和演唱,能够了解蒙古族人们的生活情况风俗习惯、美食特色、风土人情、和当地的音乐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分析、合作等引导、参与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2)通过个人演唱、合作演唱、集体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歌曲情感表达的表现力。

(3)通过改编歌词、改编乐曲、创编舞蹈,乐曲演奏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和演唱《金杯》,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同时增加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在此基础生发对蒙古族音乐的关注、传承和创新意识。

能为拥有丰富和灿烂的中传统艺术而感到自信和骄傲。

二、评价任务(教学评一致性)1.以个人演唱或小组表演的形式有表现力的、热情奔放地情绪,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完整演唱歌曲《金杯》。

并讲一讲这首歌曲的音乐特色和所表达的情感。

2.与同学、老师讲一讲蒙古族的地域情况、风俗习惯、美食特色、风土人情、和当地的音乐与艺术特色之间的关系。

3.演一演自己根据蒙古族的民族舞蹈基本动作设计编创《金杯》这首歌曲编创的舞蹈或其他表演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用充满表现力的、热情奔放地情绪,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完整演唱歌曲《金杯》。

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

短调的特点。

(二)、难点:演唱《金杯》时要求气息平稳,吐字清晰,音乐连贯流畅。

要求装饰音(下滑音)的准确演唱,要求第8小节高音mi到第9小节mi八度音程做到自然衔接。

四、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唱法、示范法、小组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段视频。

七年级上期人音版 音乐学案第五单元(全单元)

七年级上期人音版 音乐学案第五单元(全单元)

七年级上期人音版音乐学案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全单元)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军民大生产》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欣赏聆听演唱表演小组创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要做到独立创编歌词,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由此,在本节课里,要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还得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演唱时声音富有弹性,一领众和时要有默契。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军民大生产》,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老师范唱《南泥湾》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跟着老师演唱的歌曲以及图片的变化,思考3个问题。

(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歌曲《南泥湾》导入。

2、老师讲述时代背景。

(南泥湾的变化)3、今天呢,老师将带大家走进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通过一首《军民大生产》再现当年的劳动场面。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1、介绍歌曲背景: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很快开展起来。

著名作曲家张寒晖由此在1945年创作了著名的歌曲《军民大生产》。

2、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并且思考: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热烈激昂、坚定有力)2、歌曲的演唱形式又是怎样的?(领唱、齐唱)3、介绍劳动号子:一领众和铿锵有力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和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

作用:指挥劳动,协调步伐,鼓舞干劲,调节精神。

4、小组合作,跟录音学唱歌曲。

自己总结难唱的地方,标记出来。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挨个解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樱花》
2、欣赏歌曲《阿里郎》。

教学目标:
1、在主动探寻中了解东亚——日本和朝鲜音乐文化特点,开阔视野,学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见证中国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进一步区分日本都节调式和朝鲜五声调式,体会朝鲜民歌的特点。

3、准确演唱《樱花》,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和主要乐器;了解朝鲜音乐的节奏、调式及乐器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东亚(日本、朝鲜)音乐的特点,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樱花》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亚洲地图(图片)
简介亚洲地理及其文化圈的分布。

2、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判断它是亚洲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民歌?
学生听后回答。

二、《樱花》歌曲学习
1、学唱《樱花》
(1)初听歌曲《樱花》
教师简介日本及其文化艺术。

(2)学唱乐谱、感受歌曲结构特点。

(3)了解都节调式
①请学生从《樱花》歌谱中找出歌曲中使用的五个音。

②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

(4)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表现。

①教师简介歌唱气息的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皮筋,跟老师用抻皮筋的感觉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扩张和收缩状态。

②教师范唱。

③请学生演唱,并随旋律音高的起伏变化画出旋律线并做出力度的起伏变化。

④教师出示渐强<、渐弱>记号
⑤请学生尝试在谱例上标出渐强、渐弱记号。

⑥按自己标出的力度变化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⑦教师讲解:樱花生命十分短暂……
⑧教师启发学生用恰当的咬字和气息表现歌曲的意境。

⑨教师启发学生用强与弱的对比,表现1-2、11-12小节如回声般的演
唱意境。

⑩学生边回味图片中的美景,边在遐想中尝试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师:我们学唱了日本有代表性的都节调式民谣歌曲《樱花》,为帮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日本的音乐文化,我们进一步欣赏器乐曲——《樱花》。

2、欣赏三重奏《樱花》
①初听三重奏《樱花》,请学生在每次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数一数整首乐曲中主题出现了几次。

②教师出示筝、尺八、三味线的图片及音响,并作简单介绍。

③再次聆听《樱花》,请学生在每次主题出现时的主奏乐器。

④请学生说一说我们的演唱可以借鉴哪一遍的演奏风格?为什么?
⑤教师再出示中国的箫、筝、三弦的乐器图片,对比感受乐器的音色。

⑥请学生尝试回答为什么日本的乐器与中国乐器如此相似?
学生: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的结果。

教师小结。

3、欣赏《阿里郎》
(1)探讨朝鲜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渊源
①探寻朝鲜调式与中国五声调式之间的关联。

②了解朝鲜代表性乐器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传承。

(2)总结朝鲜音乐的特点
①旋律特点:学生边唱《阿里郎》的旋律,边画旋律线。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歌曲除旋律多采用中国的五声调式外,其旋律与朝鲜多丘陵的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

②节拍特点:聆听电视剧《大长今》主题曲和一些朝鲜著名的歌曲,总结出多为三拍子和三拍子倍数的节拍特点。

三、课堂小结:
1、出示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复习题:(略)
2、教师:纵观日本和朝鲜民族的音乐文化,无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也应感叹人类吸收、借鉴和仿效外来文化,并巧妙加以融合,逐渐本土化的能力。

3、课后作业:背唱《樱花》,请大家把你现在对日本音乐文化的了解与感受融入到你的歌声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

2、竖笛演奏《苏丽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竖笛演奏《苏丽珂》,开扩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2、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3、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

教学重点:
1、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2、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

教学难点:
教学实践有限,教学内容多而分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樱花》及都节调式。

2、出示地图,展示本节课要学作品的地理位置。

二、新课教学
东南亚——印尼、泰国
1、“甘美兰”
教师:印尼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是“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1)教师:请同学们听“甘美兰”的演奏音频,通过聆听作品判断有哪种类型的乐器。

(2)教师出示“甘美兰”合奏图片,帮助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何种打击乐器为主。

(3)教师:再次聆听“甘美兰“,请学生思考旋律与节奏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4)教师总结甘美兰音乐。

(5)欣赏“甘美兰“演奏图片,请学生总结”甘美兰“特点,教师讲解锣群文化。

2、蜡烛舞
(1)教师介绍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及泰国舞蹈及泰国舞蹈的舞姿。

简单介绍泰国的“蜡烛舞“。

(2)请学生观看视频:泰国《蜡烛舞》,仔细观察舞蹈表演时手持蜡烛的动作,请同学们模仿及互评。

(3)教师:再次欣赏作品,请同学们思考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及音乐特点是什么?
3、短颈乌德
(1)简要介绍阿拉伯的音乐。

(2)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请学生表述一下乌德琴的外观。

教师总结。

(3)欣赏《短颈乌德》,思考作品的旋律、节奏特点。

(4)教师拓展介绍乌德琴。

(5)请学生比较观察琵琶与乌德琴的图片,寻找异同。

4、曼德
(1)观看印度影片片段,体会印度的风土人情。

同时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印度音乐。

(2)教师出示印度音乐家香卡演奏西塔尔琴的图片,简单介绍西塔尔琴。

(3)欣赏西塔尔琴独奏,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划出作品的旋律线。

(4)结合影片中的印度音乐,总结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5)知识点的介绍:拉格和塔拉。

5、学习竖笛演奏《苏丽珂》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re音,并分两个声部自主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竖笛吹奏《苏丽珂》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竖笛的演奏,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竖笛的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示范、模拟、对比、无声练习指法等手段,迅速掌握高音re’的演奏指法。

三、知识与技能
1、复习竖笛演奏姿势及基本呼吸方法。

2、复习C大调音阶各音级指法,学习re’的奏法,并能够熟练合奏《苏丽珂》。

教学重点:
复习C大调音阶各音级指法,学习re’的奏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吹出干净动听的音色,合奏时做到声部均衡。

教具准备:
八孔竖笛一支、八孔竖笛多媒体课件介绍、构造及演奏姿势图、竖笛演奏曲乐谱。

教学过程
1、教师:在本单元学习中,大家了解了亚洲各地丰富多彩的民间乐器及其美妙的音色,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竖笛的演奏技法,奏出更美妙、更动听的旋律。

2、教师播放电视剧《悬崖》视频片段,问:这部电视剧的名称是什么?歌曲的名称和情绪是什么?
3、教师介绍作品。

4、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演奏这首歌曲。

教师出示《苏丽珂》乐谱。

学生分声部视唱旋律。

注意附点节奏及音准,可随钢琴伴奏进行。

教师出示高音指法图并示范演奏。

5、教师:吹奏re’时只有左手中指按孔,笛身容易晃动,所以吹奏时要注意右手的大指应帮助扶稳笛身。

请大家按图无声熟记re’的指法。

6、教师指导学生复习音阶演奏指法,注意演奏姿势、气息控制、闭孔严密、音色干净。

学生按教师手指《苏丽珂》旋律图谱,分声部无声练习。

教师分声部钢琴伴奏《苏丽珂》的旋律,学生分声部演唱旋律,手指随旋律无声练习指法。

熟练后随琴有声合奏全曲。

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为保证学生竖笛学习顺利进行,“温故而知新”尤为重要。

由电视剧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无声到有声训练,从图谱记忆到旋律记忆,课迅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