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国际战略格局
演变的动因和规律性特点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偶然性和 必然性关系。 2.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 变方式。
定织响
发源 力力员展果造
力力力
力配
力 力转 发
置
化明
力
力力
社社历 会会史 凝文继 聚明承 力影和
响发 力扬
力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独立参与国际
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
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实体。
国家行为
主权国家
国际
主体
国际组织
行为
跨国公司
主体
非国家行 为主体
国际性政党 国际性运动 国际性宗教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 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 的发展密切相关。 2. 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 格局为基础。 3. 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 4. 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演变的动因和规律性特点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
的实 国际 际上 行是 为一 主种 体特
殊
国际行为主体 国际战略力量
际响定行
事地程为 务区度能 。 事,力
务能达 和够到 国影一
构
比力国本
成
关量际质
要
系 的战就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最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是每一个国家的最大梦想。
国际战略格局的样式是由“力量对比关系”所决定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
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19世纪及20世纪世界格局19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统治和影响着世界上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这一格局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列强内部发生剧烈矛盾,导致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二战以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主导地位的国际战略格局。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彻底崩溃。
借助前苏联的崩溃,美国的军力和经济膨胀到了极点。
但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计划破产。
随着世界形势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出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可以相信,一个新的以多个力量中心为基本结构的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而且不可阻挡。
三、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力量面临着重新洗牌。
9.1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ppt
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1.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 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 部分归还波兰。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 2.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 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 国家。 3.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 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 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 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 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共产党与工 人情报局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巩固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新格局的根本原因 A.美苏国家利益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3、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对 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
①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 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 抗争。 ②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 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 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 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 辨析不清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美 苏争霸的内在联系 • (1)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英 、苏三国首脑通过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所 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其实质是 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 ,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 为特点的格局。
大学生军事教程-E2第二章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具体来 说,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 作战的目的,高瞻 远瞩地执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 和策略。战争指导 者根据对国际形势和军事斗争赖 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其中包括敌对双方政治、军 事、 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全面 地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 使既 定的政治目的得以有效地达成。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 陆地上与中国接壤的邻国多,按地理位置排序依次是:朝 鲜、俄罗斯、蒙古、哈萨 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和越南。在海上我国与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和越南的大陆架或 200 海 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其中朝鲜和越南既是海上邻国,又 是陆 地邻国,还与美国隔海相望。我国陆海邻国众多, 排世界第二位,俄罗斯的邻国虽然比 我国多 1 个,但其 陆地面积比我国约大一倍,与我国陆地面积大致相当的美 国只有 2 个 陆地邻国,加拿大只有 1 个邻国,英国和澳 大利亚被海洋环抱,这些国家的周边安全环 境均不及我 国的复杂。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含义
所谓格局,本意是一定的格式和布局。 国际战略格局主要是指国际战略力量的分布 状态和相互 作用的结构状态。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 军事力量在其消长 和分化、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
(二)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三)冷战后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历程PPT教学课件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同美国展开 了激烈的竞争,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加 快,它们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而 美国在这一时期经济却陷入了“滞胀”的状态。 西欧和日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 希望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开始积极为 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这些说 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东欧剧变、苏联 解体,两极格局 瓦解
(1)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暂
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
面
多极化 趋势
两极格 局瓦解 以来
(2)美国、俄罗斯、日本、 欧盟、中国在新的世界格 局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
强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势
认识
(1)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是一种 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状态 (2)国际政治格局是建立在实力 基础之上的,各国政治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其变化的根 源
• 3.写病梅,疗梅。表达了作者疗梅的愿望和 决心。(表)
• 摧残人才,拯救人才。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 建统治阶级,表达渴望人才、追求个性解放 的强烈愿望。(里)
1. 理解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
定 向 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词类活用和特殊 : 句式。
学 习
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目 3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 标
的人才
品梅标准(曲、选人才标准 欹、疏)——— 奴才 庸才 歪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鬻梅者
————
封建统治 者的帮凶
托物言志
托物—— 夭梅病梅; 疗梅
言志—— 揭露社会黑暗,人
才被埋没、扭曲;要求 政治改革,追求个性解 放。
问题三:概括本文的主题。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三 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法西斯国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世界人民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建立联合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020年是雅尔塔会议召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在2020年中考备考中,要重点关注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四、政治组织问题设问1.通过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你有何感悟?(1)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世界各国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纠纷,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等。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这两种世界格局又是如何结束的?(1)格局:一战后的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是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2)结束: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会发生变化。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4.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各国人民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3)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5.中国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国际战略格局解读
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它是自近代民族国家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相应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后才真正形成的。
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局性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国际战略格局问题。
一、二战以来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垒的局势,是什么促使这种局势的产生、又是怎么发展、消亡的呢?㈠雅尔塔体制的形成1945年2月,在风光秀丽的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一个叫雅尔塔的小镇上,聚集了当时世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大国的领袖们。
他们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此时此刻,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后期,战局日见明朗,同盟国对德国的战争展现出了光明的前途。
带着胜利微笑的三大国首脑们,正在考虑着如何分割胜利者的“蛋糕”——战后的世界!约瑟夫·斯大林兴致很高。
此刻,他的苏联红军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欧洲东部和中部的平原地带推进,对德军发起一次次沉重打击。
由于苏联红军主宰着欧洲战场的局势,美国和英国有求于苏联,因此,这位出身于格鲁吉亚的苏联领导人,态度十分强硬。
斯大林面对着弗兰克林·罗斯福,以不容置疑的口气缓缓地说:“当然,在对德作战结束后,苏联红军可以在远东开辟战线,消灭日本关东军。
不过,作为代价,我们要求恢复在满洲的权益。
那是指亚洲!”斯大林接着开列他的战利品清单:“在欧洲,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应该成为未来俄罗斯的安全空间!”对于苏联元首的要价,美国总统罗斯福略感不快,但又无可奈何。
国际战略格局(教案+复习题)
国际战略格局(教案)王沙骋007@目的要求: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类型和历史演变过程,把握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要内容: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教学重点: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学时间:2课时▲●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
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
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国际格局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关注国际舞台上究竟有哪些战略力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国,或称为“极”的战略力量;第二,我们关注的这些大国,他们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战略关系;第三,在这种业已形成的国际格局下,已经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国际秩序。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在⼀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种结构、态势。
它是⼀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较集中⽽概括的表现形式。
战后初期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形成的美苏为⾸的两⼤阵营相对抗的两极格局,经过40多年的发展演变,到20世纪90年代初最终⽡解,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向发展。
(⼀)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国⾸脑主要通过德⿊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美、苏、英三⼤国在第⼆次世界⼤战后期,为了各⾃的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问题,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了谅解和协议。
其实质是由美苏两个⼤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范围。
雅尔塔体制的确⽴,反映了⼆战期间形成的国际⼒量对⽐的状况,在⼀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原则;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的作⽤;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平共处;联合国的建⽴也是雅尔塔体制的⼀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个重要标志。
但它具有美、苏、英三⼤国根据各⾃实⼒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彩,损害了⼀些主权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结束了欧洲在世界政治的中⼼地位,也为后来美苏两个超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两极政治格局 ⼆战后,美国⼀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代替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独霸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1947年美国先后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949年5⽉策划建⽴了“北⼤西洋公约组织”以及其他⼀些组织,形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
北⼤西洋公约组织的成⽴,标志着以美国为⾸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
⾯对美国和西⽅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和威胁,苏联和⼈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卫。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
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
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1、单极格局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
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实现的大国。
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
单极格局中和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文章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西方国家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其基本目标都是维护美国的霸权。
美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是: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同苏联一起攻击中国。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 (1)关于国际环境的辩论
• 国际格局的形态,单极还是多极? •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合作还是冲突? • 美国面临的威胁,是常规还是非常规威胁?
三、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全球战略
• 1.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战略大辩论
• (2)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辩论
• 国家利益的确定 • 主要对手的判别 • 战略方针的选择
3.小布什政府的以单边主义与强硬 外交为特征的全球战略
• 强调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行动自 由”,轻视各种国际机制和组织的作用。 • 以反恐战争为契机,构建新的大国关系 框架 • 强调美国的所谓“道德优势”以及对世 界的“”道义责任,更积极地以美国的 价值观来规划和改造世界。
• ‚对美国的指责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超越了国家、阶级、宗 教和年龄的界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对美国的批评。美国太 爱钱了,它崇拜金钱,把市场当作上帝。美国太吝啬了,它的捐 款比例比其它国家低。美国很粗俗,是个暴发户。美国的文化地 位低下,却要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令人害怕‘美国化’。美 国傲慢无礼,用恩赐的态度对待来自其它文化的‘小猴子’。美 国太强大了,它的军事开支超过了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总和。美国 是个伪君子,它把为自身利益发动的战争粉饰成人道主义干预, 并用刺刀来输出民主。美国自相矛盾,它煽动一些‘不民主’国 家提供武器、援助和贸易。美国的外交政策出尔反尔,它摈弃了 维系数十年和平的‘不先进攻’原则,用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的 ‘先发制人’取代了‘威慑’。美国与以色列走的太近了。美国 抵制多边决议,喜欢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美国招致欧洲国家的 妒忌,导致它们想要建立一个与之抗衡的势力集团。美国撞上了 砖墙——中国的长城。美国没能解决伊斯兰教难题。美国甚至不 是一个民主国家,总统大选中44%的投票率就证明了这一点。对 美国的指责无穷无尽。为美国说话已经成为一种众叛亲离。‛ ——莫里斯· 萨奇 :《醒醒吧,睡美人美利坚 》
主题: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主题: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中考历史部分主干知识一.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影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因素又有哪些?实质: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结束: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影响因素:1、经济实力(决定性因素);2、科技的发展;3、军事实力的变化;4、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等三、第三次演变有何特点?1、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2、它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而建立的;3、多极化格局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4、第三世界在新的世界格局确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四、三次变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第一次原因: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第二次原因: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3、第三次原因: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第一次: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6.正义必胜,法西斯必然遭到灭亡的命运;和平 来之不易,要珍爱和平,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统一战线是胜利的重要保 证;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有效制止现代化的战争。 7.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遏制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 要发展经济,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促进世界经济 的共同发展。 8、多极化中中国的地位: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 9.设计“反战”宣传标语:“世界是一家,和 平靠大家”“放飞和平鸽,世界充满爱”。
3.作用
(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 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 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 间的矛盾,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局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 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4.结束: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着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结束。
10、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 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妥善解决各类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秩 序。 (2)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 展。 (3)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有: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
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
2、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 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 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
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均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宗教文化渗透。
欧洲扩张的结果之一是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结果之二是导致了欧洲强国因殖民地等问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激烈较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 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以法国、英国、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等占主导地位的多极格局。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冲击了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对英国霸权地位形成严重挑战。
随着连续两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拿破仑成为法国的领导者并于1804年11月6日登基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于十二月二日正式加冕。
拿破仑不断从海上入侵英国,但本身拿破仑对海战并不精通,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国力遭受巨大损失。
而英国为了解海上之围,挑动奥地利和俄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并于1805年8月正式成立。
见此情形,拿破仑率军亲自东征,迅速占领慕尼黑并打败奥地利帝国,第三次反法联盟投降。
次年秋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随着法军大破普鲁士军并占领德国大部分区域,又于1807年6月在波兰在艾劳会战和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国军队,在与俄国签订和平条约后彻底击败第四次反法联盟。
之后又凭借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在劣势下成功击败紧接而来的第五次反法联盟。
但在1812年举兵俄国时,遭到俄国近乎自毁的抵抗,令整个欧洲大陆畏惧的大军几乎全灭。
1813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和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
在抵抗数倍于己方的敌人未果后,拿破仑被流放于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虽然在1815年拿破仑逃出并重返法国重夺政权,但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
在经历几番惨烈的战斗后,拿破仑迎来滑铁卢惨败。
他自己已明白法国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于是主动退位,再度被流放直至死去。
战后于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 确立了列强并立的“维也纳”体系。
由于奥地利总理梅特涅在建立这一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谋作用,因此人们又称这一体系为“梅特涅体系”。
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相互制约与平衡, 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宰。
这一格局大体维持了40-50年的时间。
但这一体系本身存在着民族矛盾、大国矛盾和阶级矛盾,19世纪早期的革命、独立和改革以法国七月革命为代表标志了体系名存实亡。
欧洲1848年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但是落后的手工工场时期的上层建筑需要一场规模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革命才能去除,从而去适应新的上层建筑,于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应运而生,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障碍。
3、法兰克福格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1871-1918)在维也纳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使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
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义为开端,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大陆,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同先后爆发了起义。
1848年3月维也纳起义后,梅特涅被解职并流放英国,“梅特涅体系”宣告解体。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后,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的战争。
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莱茵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市组成了北德意志联邦,并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
拿破仑三世力图通过战争阻止德国的统一,俾斯麦亦决心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
1870年7月,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
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在9月1日的“色当会战”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l0万军队投降。
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三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
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确立上述内容。
为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联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国。
于是在欧洲大陆形成了新的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新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格局”。
出于俾斯麦在其中起着主谋作用,亦称“俾斯麦体系”。
在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在欧洲中心,一个强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开始衰落的俄国、法国和奥地利的身边,使得欧洲的均势开始动摇。
但英、法、德、奥、俄仍是左右欧洲乃至世界形势的主要强国,当时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种群雄角逐的多极状态。
因此,“法兰克福格局”也称“法兰克福多极格局”。
这一格局大致维持了40年左右。
但随着两个集团在争夺殖民地的问题上矛盾越积越多,而且法国俄国等老牌大国日渐衰弱,最终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随着协约国成员不断增多德国深陷两线作战的泥潭,再加上意大利的背叛,1918年同盟国战败。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
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
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
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
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
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二.全球战略格局的形成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格局(1918-1945)1919年的巴黎和会于6月28日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以重新确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和从德国榨取巨额赔款为基础,在欧洲形成了新的均势,确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列强筋疲力尽的同时,在战争期间才加入协约国的美国和日本则在战争中发了横财,美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发展起来,动摇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为了确立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支配地位。
1921年底,在美国操纵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先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通过这次会议,美国不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败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使英国接受了美国与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便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华盛顿体系”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从根本上来讲,这一体系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
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更加成熟,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开始冲击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秩序。
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却能打破外来干涉和颠覆,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