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有: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

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

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

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

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

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

2、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 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 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均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宗教文化渗透。欧洲扩张的结果之一是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结果之二是导致了欧洲强国因殖民地等问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激烈较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 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以法国、英国、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等占主导地位的多极格局。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冲击了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对英国霸权地位形成严重挑战。随着连续两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拿破仑成为法国的领导者并于1804年11月6日登基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于十二月二日正式加冕。拿破仑不断从海上入侵英国,但本身拿破仑对海战并不精通,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国力遭受巨大损失。而英国为了解海上之围,挑动奥地利和俄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并于1805年8月正式成立。见此情形,拿破仑率军亲自东征,迅速占领慕尼黑并打败奥地利帝国,第三次反法联盟投降。次年秋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随着法军大破普鲁士军并占领德国大部分区域,又于1807年6月在波兰在艾劳会战和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国军队,在与俄国签订和平条约后彻底击败第四次反法联盟。之后又凭借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在劣势下成功击败紧接而来的第五次反法联盟。但在1812年举兵俄国时,遭到俄国近乎自毁的抵抗,令整个欧洲大陆畏惧的大军几乎全灭。1813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和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

法同盟。在抵抗数倍于己方的敌人未果后,拿破仑被流放于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虽然在1815年拿破仑逃出并重返法国重夺政权,但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在经历几番惨烈的战斗后,拿破仑迎来滑铁卢惨败。他自己已明白法国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于是主动退位,再度被流放直至死去。战后于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

6 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 确立了列强并立的“维也纳”体系。由于奥地利总理梅特涅在

建立这一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谋作用,因此人们又称这一体系为“梅特涅体系”。

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相互制约与平衡, 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宰。

这一格局大体维持了40-50年的时间。但这一体系本身存在着民族矛盾、大国矛盾和阶级矛盾,19世纪早期的革命、独立和改革以法国七月革命为代表标志了体系名存实亡。欧洲1848年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但是落后的手工工场时期的上层建筑需要一场规模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革命才能去除,从而去适应新的上层建筑,于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应运而生,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障碍。

3、法兰克福格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1871-1918)

在维也纳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使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义为开端,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大陆,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同先后爆发了起义。1848年3月维也纳起义后,梅特涅被解职并流放英国,“梅特涅体系”宣告解体。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后,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的战争。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莱茵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市组成了北德意志联邦,并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拿破仑三世力图通过战争阻止德国的统一,俾斯麦亦决心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

1870年7月,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在9月1日的“色当会战”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l0万军队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三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确立上述内容。为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联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国。于是在欧洲大陆形成了新的

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新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格局”。出于俾斯麦在其中起着主谋作用,亦称“俾斯麦体系”。

在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在欧洲中心,一个强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开始衰落的俄国、法国和奥地利的身边,使得欧洲的均势开始动摇。但英、法、德、奥、俄仍是左右欧洲乃至世界形势的主要强国,当时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种群雄角逐的多极状态。因此,“法兰克福格局”也称“法兰克福多极格局”。这一格局大致维持了40年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