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红外隐身涂料的研究进展
1 引言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随着热红外探测器的广泛应用 , 红外隐身技术无论在飞行器、地面设备还是战略突防等方面都引起了世界各强国的高度重视。
相比国际上飞速发展的红外技术 , 我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 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红外探测由于探测精度高 , 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和跟踪手段。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 红外隐身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本文将概括地介绍应用于红外隐身涂层的填料、粘合剂及其红外特征的影响因素 , 最后还将讨论与雷达的相容性问题。
2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 1 ]一般来说 , 用于热隐身的材料应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 具有符合要求的热红外发射率或较强的控温能力 ; 具有合理的表面结构 ; 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 ; 能与其它频段的隐身要求兼容。
发射率是物体本身的热物性之一 , 其数值变化仅与物体的种类、性质和表面状态有关。
而物体的吸收率则不同 , 它既与物体的性质和表面状态有关 , 也因外界射入的辐射能的波长和强度而异 , 所以严格讲来 , 吸收率不是物体的热物性。
目前 , 以降低发射率为主要目标的涂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目标表面的发射率ΕT IR ,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太阳能吸收率 A SUN 及与其它波段红外特性要求的兼容性。
2 . 1 填料的选择填料是影响涂料红外性能的基本因素之一。
大部分的无机填料在热红外波段 (T IR) 有明显的宽吸收频谱。
例如 , 碳酸盐在 7 μm 吸收最强 , 硅酸盐在大约9 μm 、氧化物在 9 ~ 30 μm 之间有吸收峰。
有机填料由于其复杂的 C 2 N 2 O 结构 , 如黑、酞菁蓝及酞菁绿等都在 T IR 频段有明显尖锐的吸收频谱 , 但主要在 6 ~ 11 μm 区间。
因此 , 涂层的红外特性受所用填料的影响 , 具有强烈的光谱选择性 [ 2 ] 。
因此金属粒子 , 尤其是金属片状粒子是 T IR 频段的首选填料。
它们在 T IR 频段吸收很少 , 但在整个波段散射和反射很大。
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兰州炼油厂等 国有 大型企业得到 了部 分应 用 , 但相 对于广泛 的行业需求 , 高性能 的红外 辐射涂料产 品
还是 凤 毛麟 角 , 仍需 大 量依 赖 进 口。 31 高温 用 红外 辐射 涂 料产 品 . 上 海 硅 酸盐 研 究 所 研 制 的 HK 8 远 红 外 辐 射 涂 一 1 料 , 要 利 用 氧化 亚 铁 、 氧化 钛 、 化 锆 和 二 氧 化 主 二 氧 硅 为 热 辐 射 功 能 填 料 , 14 0t条 件 下 , 用 寿命 在 0 ' 2 使
第 7期
王
晓 , :红外辐射涂料 的现状及其发展方 向 等
3 3
可 达 2a 已在 中 国石 化公 司 、 , 胜利 炼 油厂 、 连石 化 大
43 推 广 不理 想 -
公 司使 用 , 有 明显 的 节能 效果 和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 。 具 北 京 科技 大 学 研制 的 以耐 火粉 体 、 结剂 、复合 烧 增 黑 剂 、 浮 剂 及 复合 胶 结 剂 等 组 成 的 高 温 红 外 辐 悬
涂料。 北京 航 空 材 料研 究 院王 飞 等人 『 _ 对 高速 飞行 2针 l
从黏合剂上分 , 第一类是 以无机物为黏合剂 的具
有 热辐 射 功 能 的 涂料 。 中国专 利 C 07 0 14 9 如 N 20 113 7
以钾水玻璃 为基 体黏合剂 , 过纤维素增强 配用金 通 属氧 化 物 、 墨、白炭 黑等 为 热辐射 填料 , 石 制备 用 于远 红外 取 暖器 上 的红外 辐射涂 料 。中国专利 C N
2024年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前景分析
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前景分析简介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发挥辐射保护和绝缘作用的涂料。
在工业领域,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大量的热辐射,而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可以通过反射和吸收远红外辐射,降低热能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目前,全球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工业领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增加,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特别是在高温工艺领域,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前景1.工业领域需求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许多行业的高温工艺都面临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帮助降低热能损失,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涂料主要以石墨和金属颗粒为主要成分,但随着纳米材料的应用,新一代的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具有更高的反射和吸收性能,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热能损失。
3.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全球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竞争激烈,涂料供应商之间在技术和价格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涂料供应商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性能,提供更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竞争力强的价格策略。
4.市场细分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行业领域。
例如,钢铁、石化、炼油、玻璃等行业对高温防护的需求较高,因此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潜力更大。
此外,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也开始关注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的应用。
5.持续创新和合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涂料供应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与此同时,合作也是市场成功的关键要素。
涂料供应商可以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享技术和市场资源,共同开拓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
总结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市场前景广阔,受到工业领域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需求的推动。
近红外反射涂料
1 文献综述1.1研究背景一些国家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但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先是石油大幅度涨价,遭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由此掀起了节能的高潮;接着又发现地球大气环境正在因此加剧破坏,人们这才痛苦地了解到,工业化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欢乐的同时,还在给人类带来苦果。
这个环境问题不仅是工业污染造成的,高耗能建筑也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于建筑用能数量巨大,以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建筑节能事业就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能量,大约是每秒750w/m2。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量不断地积聚在被辐射的物体表面,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
许多深色物体,在阳光直射下表面热平衡温度可以达到很高[1]。
物体吸收太阳辐射引起表面温度过高会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和不便。
建筑物屋顶和外墙表面温度升高会引起周围环境和室内温度过高,降低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增加空调制冷用电量。
城市大量的市政建设导致的绿地减少,混凝土道路、沥青道路、建筑物覆盖面积的增加使整个城市范围过多地吸收太阳辐射能量,从而使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2]。
1.2国内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1.2.1 国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一些能耗大国出巨资发展建筑节能事业。
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于1992年由美国环保署(EPA)所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发电厂所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
此计划并不具强迫性,自发配合此计划的厂商,就可以在其合格产品上贴上能源之星的标签。
最早配合此计划的产品主要是电脑等资讯电器,之后逐渐延伸到电机、办公室设备、照明、家电等等。
后来还扩展到的建筑,美国环保署于1996年起积极推动能源之星建筑物计划,由环保署协助自愿参与者评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状况(包括照明、空调、办公室设备等)、规划该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动计划以及后续追踪作业,所以有些导入环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楼中也能发现能源之星的标志。
红外隐身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式 中 , 为 目标 的辐射 出射度 ; 为 背景 的辐射 Mb
出射度 。
段具有 较低 的发 射率 ;b在 近红 外波段 有 较低 的 () 吸收率 ;c 能与 雷 达 、 见 光 和 近红 外 等 波 段 的 () 可 隐身要 求兼 容 。填 料 的组成 、 度 、 粒 大 小 、 纯 颗 形
1 红 外 隐 身 原理
目前 红外探 测 的主要 手段 是 成 像 探 测 , 主 它
要 是利 用 目标 与背 景 的红外辐射 差别 通过 成像 来
探测性。红外隐身涂料是红外隐身技术的主要途
径 , 既 可用 于 目标 外部 , 其 又可用 于 目标 内部 的发
收稿 日期 :0 1 9 2 2 1 年 月 9日
用, 对传统作战武器 的生存 构成严峻的威胁 。隐 身技 术 作 为提 高 武 器 系统 生存 和 突 防能 力 , 已成 为最 重要 、 有 效 的突 防 技 术手 段 。 隐身 技 术 是 最
通过 控制 武器 系统 的信 号特征 , 使其 难 以被发 现 、 识别 和跟 踪 打击 的技术 。红外 隐身技 术是 利用 屏 蔽 、 低 目标 的发 射率 和 热抑 制 等手 段 来 降低 或 降 改 变 目标 的红外 辐 射 特征 , 而 实 现对 目标 的低 从
热部件 , 来降低或改变 目 自身的红外辐射特征, 标 又能使 目标 的 综合 散 射 特 性 与背 景 相 适应 ; 使 且 用方便 , 工艺 简 单 , 品种较 多 , 红 外 隐 身 技 术 中 在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 当前 , 展具 有 高 性 能 的红 外 发 隐身 材料 或隐 身技术 , 已成 为提 高武器 生存 能 力 , 增强 部 队战斗力 的有效 保 障 . 。 2 J
红外辐射涂料的研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红外辐射涂料的研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欧阳德刚赵修建胡铁山 (武钢技术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 (武钢第三炼钢厂)摘 要 对红外辐射涂料的起源、辐射粉体基料的组成、载体粘结剂的组成、涂料的应用与发展过程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红外辐射涂料推广应用的原因,探讨了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辐射涂料 载体粘结剂 粉体基料CURRENT STATE AN D TREN D OF DEVE LOPMENT FOR RESEARCH &APP LICATION OF INFRARE D RADIANT COATINGOuyang Degang Zhao X iujian (T echnology Center WISC O ) (Wuhan University of Physics And T echnology )Hu T ieshan(N o.3Steel Plant of WISC O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es the origin of the infrared radiant coating ,the con 2stituents of matrix of the radiant powder and the carrier adhesive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develop 2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frared radiant coating ,and analyzes factors affecting an extensive uti 2liza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K eyw ords infrared radiant coating carrier adhensive matrix of powder material欧阳德刚,男,高级工程师1 前 言红外辐射习惯上称为红外线或红外,也有称为热辐射。
辐射固化涂料的发展态势
冲击强 度 ,m e
附 着力 耐 水性 ,8 4h 耐 油性 ( 4 汽油 ) 2 h 9# ,4 人 工加 速老 化试验 ,0 h 80
的传动速度高达 10m rn 比传统烘干 型生产工 0 / i, a
艺 的生产效 率高 出 l 以上 。 5倍
由于 U V涂 料 的 固含 量 很 高 ( 5 ) V C很 ≥9 % , O
目前 应用 最 广 的是紫 外光 ( V) U 固化涂 料 。
1 1 I 固化涂 料 . R
保呼声逐 渐高 涨 的今 天 , 有望 部分 代替 传 统 固化
涂料。
u 固化 涂料 的分类 : V
从 形态 上 来 分 类 : 剂 型 U 固化 涂 料 、 性 溶 V 水 U 固化 涂料 、 末 型 U 固化涂 料 。 V 粉 V 从 成膜 物质 来 分 U 固化 涂料 可 分 为 : 酯 型 、 V 聚
1 0
涂
≥ 10 0
≥2
装
与
电 镀
2l O O年第 3期
光泽 , % 硬度 , H 柔 韧性 , mm
产线 其耗 能 为 5 k 其 耗 能 为 传 统 烘 干 型 固化 工 0 W,
艺 的 1 5 非常节 能 。 /,
≤3 5 0
lo 0
u V固化 可 以连 续作 业 , 现 自动 化 , 生 产线 实 其
售 价 : 4 k。 >0 g
【 2 环氧丙烯酸酯 u 例 】 V固化涂料
无 色或 微黄 色透 明液 体 , 酚 A环 氧丙 烯 酸酯 双 或改性 环 氧丙烯 酸 酯一 般 含 2个 官 能 团 , 度 为 ≤ 色 1 _2 (F— C 比 色 ) e o ,黏 度 从 80 - 10 0 00 000 ( P 2 ℃ ) 酸 值 一 般 在 ≤3—6 江 门 恒 光 产 的 C S5 , 。
建筑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建筑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的研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筑高温和热岛效应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高温环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因此,研究建筑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外辐射降温涂料是一种能够实现建筑物表面温度降低的表面涂料。
其主要原理为:红外辐射涂料能够吸收来自阳光的红外波长,将热能转移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表面温度。
该涂料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2. 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以红外辐射降温涂料为研究对象,探讨涂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研究涂料的性能和效果,并对其应用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涂料配方研究:分析不同成分、不同浓度、不同比例的材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最优配方。
2)涂料制备工艺:探讨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合成方法、合成条件、合成时间等。
3)涂料性能测试:考察涂料的热反射率、红外反射率、吸水性、硬度、耐久性等性能,评价涂料质量。
4)实验验证:在实验室中模拟不同环境和季节下的温度变化,测试涂料的降温效果。
5)应用分析:将涂料应用于实际建筑中,对涂料降温效果、耐久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涂料制备、性能测试、实验验证和应用分析等。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调研:对建筑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的研究现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调研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材料选取和涂料配方设计: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和实验设计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通过实验设计和试验优化,获得最佳涂料配方。
3)涂料制备:根据涂料配方和制备工艺条件,制备涂料样品。
4)性能测试:测试涂料的热反射率、红外反射率、吸水性、硬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5)实验验证:在实验室中模拟不同环境和季节下的温度变化,测试涂料的降温效果。
2024年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远红外辐射涂料是一种能够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涂料产品,其具备优良的遮热和防辐射性能。
本报告旨在对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市场竞争态势等,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3. 行业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材料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使得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在高温环境中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2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对高温环境下表面温度控制需求的增加,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扩大。
4. 市场竞争态势4.1 主要厂商概况在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中,主要的竞争者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
这些公司都在研发和生产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并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4.2 市场竞争特点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以及价格战的高发。
企业在市场中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并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获取市场份额。
5. 市场前景展望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前景广阔,随着高温环境下的需求增加,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同时,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6. 结论本报告对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总结了市场规模、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态势以及市场前景展望。
我们相信,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注:本报告所述数据和结论仅供参考和分析使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红外辐射涂料
红外辐射涂料
红外辐射涂料(Infrared radiation coatings)是一种用于控制或
减少物体的红外辐射的涂料。
红外辐射是物体释放的热能,其波长较长,通常无法被人眼所识别。
红外辐射涂料可以通过吸收或反射红外辐射的方式来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控制。
红外辐射涂料通常由具有辐射管理特性的材料组成,如吸热材料、辐射反射材料等。
吸热材料能够吸收大部分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降低物体的表面温度。
辐射反射材料则可以反射红外辐射,使其从物体表面反射回去,减少红外辐射的损失。
红外辐射涂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建筑、汽车、电子设备等。
在建筑领域,红外辐射涂料可以用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汽车领域,红外辐射涂料可以用于降低车辆表面的温度,减少对空调系统的负荷。
在电子设备领域,红外辐射涂料可以用于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红外辐射涂料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物体的红外辐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红外反射涂料
1 文献综述1.1研究背景一些国家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但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先是石油大幅度涨价,遭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由此掀起了节能的高潮;接着又发现地球大气环境正在因此加剧破坏,人们这才痛苦地了解到,工业化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欢乐的同时,还在给人类带来苦果。
这个环境问题不仅是工业污染造成的,高耗能建筑也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于建筑用能数量巨大,以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建筑节能事业就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能量,大约是每秒750w/m2。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量不断地积聚在被辐射的物体表面,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
许多深色物体,在阳光直射下表面热平衡温度可以达到很高[1]。
物体吸收太阳辐射引起表面温度过高会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和不便。
建筑物屋顶和外墙表面温度升高会引起周围环境和室内温度过高,降低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增加空调制冷用电量。
城市大量的市政建设导致的绿地减少,混凝土道路、沥青道路、建筑物覆盖面积的增加使整个城市X围过多地吸收太阳辐射能量,从而使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2]。
1.2国内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1.2.1国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一些能耗大国出巨资发展建筑节能事业。
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于1992年由美国环保署(EPA)所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发电厂所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
此计划并不具强迫性,自发配合此计划的厂商,就可以在其合格产品上贴上能源之星的标签。
最早配合此计划的产品主要是电脑等资讯电器,之后逐渐延伸到电机、办公室设备、照明、家电等等。
后来还扩展到的建筑,美国环保署于1996年起积极推动能源之星建筑物计划,由环保署协助自愿参与者评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状况(包括照明、空调、办公室设备等)、规划该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动计划以及后续追踪作业,所以有些导入环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楼中也能发现能源之星的标志。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部分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红外技术的发展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利用水银温度计来研究太阳光的能量分布发现了红外辐射,从那时起,人们就致力于研究各种红外探测器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探测红外辐射。
在红外探测器发展中,以下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70年代,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上世纪末以焦面阵列(FPA)为代表的红外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红外技术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单元红外探测器:如InSb(锑化铟)、 HgCdTe(碲镉汞)、非本征硅,以及热电等探测器。
线列:以60元、120元、180 元和256元等,可以拼接到1024元甚至更多元。
4N系列扫描型焦平面阵列:如211所的研制生产的4x288。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IRFPA) :致冷型256x256、320x240、384x288,更大规模的如640x512,1024×1024和1280×720元阵列也已有了;非致冷型160×120、320x240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384x288、640x480也已开始应用。
红外探测器按其特点可分为四代:第一代(1970s-80s):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第二代(1990s-2000s):是以4x288为代表的扫描型焦平面;第三代:凝视型焦平面;第四代:目前正在发展的以大面阵、高分辨率、多波段、智能灵巧型为主要特点的系统芯片,具有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甚至具备单片多波段探测与识别能力。
目前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辐射热计,根据使用的热敏电阻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氧化钒探测器和非晶硅探测器两种。
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发展,其性能可以满足部分的军事用途和几乎所有的民用领域,真正实现了小型化、低价格和高可靠性,成为红外探测成像领域中极具前途和市场潜力的发展方向。
热红外伪装涂料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热红外伪装材料是指用于减弱武器系统热红外 特征信号 , 达到伪装技术要求的材料 。 热红外伪装 材料具有阻隔武器装备热红外辐射的能力 , 同时在 大气窗口波段内具有低的红外发射率[ 3] 。 按照作用 原理 , 红外隐身材料可分为控制发射率和控制温度 两类[ 4] 。
军事伪装通常采用迷彩变形方法 , 三色或四色 迷彩涂料具有不同的热红外发射率 , 使目标在热图 中呈现灰度不同的斑点 , 从而分割目标外形 , 造成敌 方识别困难 。实际背景中 , 绿色植被与裸露土壤都 具有较高的发射率 , 但在阳光照射下 , 绿色植被由于 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等 , 表面温度较低 , 呈暗色调 ;而 传统迷彩涂料在阳光照射下升温迅速 , 热红外特征 明显(图 1)。
常用的金属颜料包括片状 、颗粒状的铝粉 、铜粉 等 , 在伪装涂料中使用金属颜料可以显著降低涂层 的热红外发射率 。在相同条件下 , 片状金属粉对降 低涂层发射率的效果比颗粒状金属粉要好 。华东理 工大学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将表面包覆了一 层二氧化硅的片状铝粉用作热红外隐身涂料颜料 , 很好地解决了铝粉抗氧化性弱的缺点 , 所得涂料的 发射率仅为 0.35 。 用此类技术研制的涂料已在个 别新型装备上开始试用 , 从试用的效果来看 , 这类伪 装涂料存在以下问题 :1)利用高反射率金属铝粉为 颜料 , 虽然能够达到涂料的低发射率性能要求 , 经红 外热像仪测试 , 可以实现热红外图像分割的效果 , 但 是金属铝粉颜料的着色力强 , 难以制备出在可见光 、 近红外波段兼容的迷彩涂料 , 这种方法制备的三色 迷彩颜色与背景差别较大 , 无法满足现代武器装备 的多波段隐身要求[ 6] 。 2)金属颜料增加了对雷达 波 、可见光和激光的反射 , 不利于激光和雷达隐身 。 因此在制 备热 红 外隐 身 涂料 时 应慎 重 选 择金 属 颜料[ 7] 。
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分析报告
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远红外辐射涂料的定义和作用的简要介绍,以及对本篇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进行说明。
例如:远红外辐射涂料是一种具有辐射远红外波长的特殊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辐射远红外线来实现表面温度的调控和热能的保存,适用于建筑、工业设备和汽车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提供投资者和相关行业的决策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分析报告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文章结构的概况。
正文部分包括了远红外辐射涂料的概述、市场现状分析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结论部分则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投资建议,并对整篇报告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报告的内容和结构,便于阅读和理解。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对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涂料的概述、市场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前景展望和投资建议,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市场发展动向及参考,同时为远红外辐射涂料相关企业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指导其在此领域进行投资或经营决策。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远红外辐射涂料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
首先,我们介绍了远红外辐射涂料的概念和其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
接着,我们对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进行了现状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情况。
最后,我们对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包括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增加,远红外辐射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涂料,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因此,我们对远红外辐射涂料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投资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投资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