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专题

合集下载

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7 气压带、风带【考点梳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一、单选题纳瓦里诺岛(68ºW,55ºS)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mm,南部年降水量800mm。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2.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3.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1.C 2.C 3.B【解析】1.纳瓦里诺岛的经纬度坐标是(68ºW,55ºS),北京的坐标是(116°E,40°N),两地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方,位于北京的南方,即是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误。

频临德雷克海峡,西风漂流为寒流,B错误。

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降水多,C正确。

环形山脉,不利于西风深入,D错误。

故选C。

3.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量小,故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B 对。

海陆位置、气压带与风带对气温影响较小,AC错误。

当地地势不高,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对气温影响较小,D错误。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2.3.2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2.3.2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高频考点 核心突破
考点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征
图 表 导 入
高频考点 核心突破
考点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征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90°
(2个)
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 南北纬60°
带(2个)
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 南北纬30°
带(2个)
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0°附近
成因
热力 原因 动力 原因 动力 原因 热力
高三总复习·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征


考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规范解答系列(一)气候特征类答题模板
知识回顾 夯基固源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形成因素 热力因素:形成 A 赤道低气压 带和 G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形成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 E 副极地低气压带 。
高频考点 核心突破
考点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征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2)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和洋流。读图可知,低纬度为东风,受其影响洋 流自东向西流;中纬度为西风带,受其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两者分布 一致,D 项正确。 (2)D
【方法技巧】 图示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 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 所示: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江西抚州月考]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a中所示大气环流形势()A.甲日时,b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B.高空大气受冷下沉形成b气压带C.乙日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c气压带7月断裂为块状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日时,a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陆地为低压,b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A正确;;b气压带位于30°左右,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动力的作用形成的,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附近时,在高空不断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的,B错误;乙日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错误;c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半球海域面积广大,7月为南半球冬季,海洋陆地均为高压,c气压带仍呈带状分布,D错误。

故选A。

2.a、c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盛行风一般()A.性质湿润B.风向偏南C.与③气候形成相关D.位置限于赤道以南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a为赤道低压带,c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东南信风带,风向偏南,向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没有水汽凝结条件,通常性质干燥,A错误,B正确;据图b可知,③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东南信风无关,C错误;北半球夏半年时,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季风,D错误。

故选B。

3.若O地位于大陆东岸,则图b中与之相同的气候类型可能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O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位于大陆东岸,可能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图b中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①地可能和O地气候类型相同,A正确,B、C、D错误。

高一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中纬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30º纬度附近气流上升B.60º纬度附近气流下沉C.地面形成西风带D.高空形成信风带【答案】C【解析】30°纬线附近由于受动力作用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60°纬线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副极地高气压带;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故地面形成西风带,高空形成东风。

【考点】该题考查三圈环流。

2.海洋污染物危害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大洋环流D.生物循环【答案】C【解析】污染物进入海洋,沿海局部地区会形成富营养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暖流地区气候更高,对沿海地区的增温作用更加明显。

【考点】该题考查海洋污染。

3.三圈环流中,近地面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会在()A.赤道附近B.300附近C.600附近D.极地附近【答案】C【解析】三圈环流中,近地面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会,即极锋,出现在600附近处,故本题选C。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

4.读下两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河流中下游流域的主要补给形式和最大汛期的出现季节分别是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冬季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夏季【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此地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受气候特点的影响,此地河流下游的河水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汛期在冬季,综上选B。

【2】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盛行西南风C.盛行西北风D.潜水补给河水【答案】C【解析】上右图,根据甲河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的比较,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即为河流的丰水期——此地的冬季。

结合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此时为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根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5.读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冲刺之考点感悟与命题预测 专题3.2 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冲刺之考点感悟与命题预测 专题3.2 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3.2 气压带和风带过知识•基础知识梳理 1.气压带和风带(1)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2)分布:环流、环流、环流。

(3)形成及特点:热力型气压带:和动力型气压带:和 信风带:带吹向带。

西风带:带吹向带极地东风带:带吹向带(4)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如下图)。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半年移,冬半年移。

气压带风带感悟园①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来看(春、秋分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季风环流(1)成因:由于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差异和的季节移动共同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2)表现:同纬度夏季冬季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陆地海洋1月7月季风类型风向成因性质东亚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南亚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微拓展:我国的冬季风冬季风是指季风地区冬季由大陆冷高压吹出的风。

东亚的冬季风现象最为典型,风力较夏季风强。

在北半球的冬季由于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相互作用影响而盛行西北风,即冬季风。

我国就处于冬季风的控制之下,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盛行风向在中国华北及日本北部和中部为西北风。

中国黄河以南,云贵地区南部还有我国某某南部等一些地区,位置偏南,处于蒙古—西伯利亚的南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东北风。

过能力•名校模拟欣赏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2014某某衡南高三一模)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014某某省郯城高三一模)该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A.均受夏季风影响B.均受高温影响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外流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内流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气温高,融化的冰雪多,河流水量大。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2.下列四座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答案】D【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是天山山脉,A错。

乙是太行山,B错。

丙是南岭,C错。

丁是大兴安岭,D对。

【考点】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3.(17分)读伊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简述A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至少两点)(2)(4分)B城和C城纬度相当,但B城1月均温比C城高3℃左右,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自然原因。

(3)(6分)D湖是个时令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

判断该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3分)E地是该国的重要城市、港口、炼油中心。

分析E地发展炼油业的优势条件【答案】(1)(4分)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印度洋); 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 波斯湾沿海石油出口的海上通道.(任答两点)(2)(4分)B、C两地冬季盛行偏北风,B北侧有高大山地阻挡了寒冷冬季风,消弱了冬季风对B地的影响.故B地冬季气温比C地高.(只要答出北部有山地屏障就可的满分)(3)(6分)夏季; (2分)原因:该湖处内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水系流域降水少,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2分)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2分)湖泊面积此时最大.(4)(3分)石油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量大;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出口.(每点1分)【解析】(1)、根据经纬度定位:A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其主要性表现为: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一、考试内容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2.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二、考查方式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经纬网地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名称,对气候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及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是潜在考点。

三、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的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突破位置判断——抓“分布”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如图所示: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四、考点训练1.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盛行下沉气流2.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D 地区,最适宜种植( ) A.甘蔗 B.葡萄 C.香蕉 D.牧草
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完成下题。
C 甲地成为少雨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背风坡,盛行干热风 B.终年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C.地处内陆,地势低洼
D.沙漠广阔,蒸发强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地岛位于北冰洋,介于巴伦支海与喀拉海之间,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 成,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 000 km,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 590 m。岛上未 覆冰的地带是以沼泽为主的苔原植被。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 ℃~-16 ℃,夏季2 ℃~7 ℃,气候严寒,多雾和大风天气。下图示意新地岛位置、 地形与临海。
(2)阐释新地岛沼泽地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
严寒的气候下冻土广布且深厚,不利于地 表水下渗;岛上虽然降水少,但因寒冷, 蒸发微弱,大量地表水积存于浅洼地带形 成沼泽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地岛位于北冰洋,介于巴伦支海与喀拉海之间,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 成,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 000 km,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 590 m。岛上未 覆冰的地带是以沼泽为主的苔原植被。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 ℃~-16 ℃,夏季2 ℃~7 ℃,气候严寒,多雾和大风天气。下图示意新地岛位置、 地形与临海。
(1)分析新地岛气候严寒,多雾和大风天气 的原因。
新地岛位于70°N以北,终年接收的太阳 辐射少,受到寒冷的极地东风影响,气候 严寒;新地岛受极地东风带控制,周围为辽阔的海洋,摩擦力 小,风力强劲;受海洋调节,空气湿度较大,接近寒冷陆面, 形成大雾天气。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地岛位于北冰洋,介于巴伦支海与喀拉海之间,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 成,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 000 km,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 590 m。岛上未 覆冰的地带是以沼泽为主的苔原植被。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 ℃~-16 ℃,夏季2 ℃~7 ℃,气候严寒,多雾和大风天气。下图示意新地岛位置、 地形与临海。

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季节性地往返运动,于是又造成气压带、风带每年在南北半球季节性地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这里要注意的是,北移和南移是气压带、风带在某一季节相对于春分、秋分时的位置而言的)。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对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气候类型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热带草原气候地区,冬季,在干燥的信风控制下,降水少,草木枯萎;夏季,在赤道低压控制下,降水丰沛,草木茂盛。

非洲食草动物往往随季节变化而南北长距离迁徙,就是这个原因。

但并非所有的热带草原气候都是因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产生。

如非洲赤道处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水热状况发生了垂直变化,因此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反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再如,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是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的。

地中海气候是在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天气温和、多雨。

只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地中海气候范围有大有小,区域形状有所差异。

如南非阿扎尼亚一带,由于这些地区位于南纬30°~南纬40°之间的陆地面积较小,受大陆面积的限制,地中海气候仅出现在南端一隅,面积很小;再如,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地中海气候面积也非常狭窄,这是由于西风带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上山脉逼近海岸所致。

2、季风的产生亚洲南部的西南季风,就是由于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的。

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北印度洋海水从西向东流动形成了顺时针洋流。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会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了,原因就在于可以借助风向、水流作为船行进中的动力。

如果西南季风势力强,那么就会带来大量降水;反之,则降水少,易导致旱灾。

高考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考纲呈现]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1.综合思维:联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随季节的移动规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2.区域认知:通过对比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差异、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明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思维导图]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1)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 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2)三圈环流的名称: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位置如图所示:综合思维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极地东风和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信风带干季高温少雨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的知识点详解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①假设地面均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单圈环流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

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

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

②假设地面均一,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

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影响

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风向 (1)形成原理。 一年中,海陆之间气压高低的季节变化导致盛行风向也会 随季节变化,这样就形成季风。 1 月(冬季),在北纬 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 阿留申低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极地高压 南北纬 90° 热力
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极地低 南北纬 60° 动力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热带高 南北纬 30° 动力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赤道低气 压带(1 个)
0°附近
热力 原因
性质 冷高压 冷低压 热高压 热低压
气流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特点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2)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
北半球 南半球 响气候)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 带(2 个) 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 带(2 个) 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字母 b 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B )
【答案】(1)B (2)B 【解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 点,a 位于 30°S~40°S 之间,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b 是副热 带高气压带之南的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高三复习考点4 风带和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三复习考点4  风带和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三复习考点4 风带和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高三地理考点4 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影响学案使用班级:高三1、3、15 使用日期:第五周编写人:林【考法解读】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思维导图】艺考生【重点原理解读】p241.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填空:风带和气压带的名称问:气压带的形成都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吗?不是。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

2、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4.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高频考点】1.(经典题)2019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下题。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考点4 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影响1.B 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所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使其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为西风。

命题角度一气压带、风带的判断2. D 命题角度二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的判断3. D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

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

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命题角度一气压带、风带对气温影响4.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高考地理复习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3讲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3讲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23讲气候[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典型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差异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①暖高压控制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②冷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多。

(2)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少。

(3)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降水较多。

(4)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降水较少。

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4.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具体如下:2.气候要素——气温(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2)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纬度的排列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有可能位于非洲大陆或南亚地区;根据题目叙述“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在非洲分布最为广泛.所以本地区为非洲西海岸。

该地区1月盛行东北风,为离岸风,降水较少;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

【2】 R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答案】A【解析】R河段位于内陆地区,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河流春汛不明显;R河段主要流经山区,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河谷横剖面呈“V”型。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2.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答案】D【解析】观察图表分析可知,正值表示林地月均温高于裸地,负值代表裸地月均温高于林地,因森林树木高大,阻碍光照,所以裸地月均温夏季最高,且高于林地,所以7月负值最大,应为夏季,学校所在地在北半球,A错;林地年温差小于裸地,年均气温低,B错,D对;位于北半球,7、8月气温高,C错;【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⑤防风固沙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答案】C【解析】森林在河流上游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为降低噪音、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在东北、西北、华北主要为防风固沙,所以选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专题
测试题
一、选择题
图1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

读图完成1~2题。

图1
1.若该图示意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纬度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为低纬环流
C.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2.若该图示意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纬度高,则下列能够正确表示丙地风带风向的是( )
A B C D
图2
图3为极点俯视图(部分),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3~4题。

图3
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心为南极点
B.甲为赤道低气压带
C.乙风带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D.①②位于中纬度、东半球
4.图示季节( )
A.罗马高温多雨
B.长江中下游防汛任务艰巨
C.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北季风影响
D.南极科考迎来黄金时期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带,其位置随季节变换而变化。

图4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4
5.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6.下列关于图示的热带辐合带,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受其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受其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5),完成7~9题。

图5
7.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8.图中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冷干 B.干热
C.湿热 D.温湿
9.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图中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图中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观测站,三个气象观测站的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海拔、距海洋远近不同,所以气温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6,完成10~11题。

图6
10.三个气象观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1.三个气象观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二、非选择题
12.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

图7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一般来说,A地降水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C气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

为什么 C 气流与 D 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A地吹________风,B地吹________风,C是________风,D是________风。

(填风向)
13.图8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K7A­9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8
图9
(1)说出A气压带的名称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在图中画出B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其成因。

(4)简述图9中C海域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5)图10中四幅气候资料图,能反映D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____,并分析该气候在D
地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

①②③④
图10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若该图示意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地纬度比乙地纬度低,且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乙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可判断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中纬环流。

第2题,若该图示意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乙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甲地纬度较乙地纬度高,可判断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或者甲地位于极地高气压带,乙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丙地位于低纬信风带或极地东风带。

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和极地东风都是东南风。

3.D 4.B [解析] 第3题,根据乙风带风向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图示中心为北极点;根据纬度可知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应为西南风。

①②在30°N~40°N之间,位于中纬度;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中下方的90°应为90°E,故①②位于东半球。

第4题,读图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由此可判断出图示为北半球夏季。

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此时长江中下游进入汛期,防汛任务艰巨;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季风影响;南极科考的黄金时期应为南极出现极昼时,一般是北半球冬季。

5.D 6.D [解析] 第5题,①②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低纬信风带,③④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低纬信风带高空,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具体风向。

第6题,图示热带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影响,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其控制下的地区高温多雨。

7.D 8.B 9.C [解析] 第7题,图中风带1盛行东南风,风带2盛行西北风,故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8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第9题,北非、台湾、罗马均位于北半球,排除A、B、D项。

风带2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新西兰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10.D 11.A [解析] 第10题,图示三个气象观测站均是7月气温最低,且气温在15℃
以上,所以判断其所在地为南半球的热带气候区;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所以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区。

第11题,三个气象观测站所在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当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而受东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较少。

12.(1)夏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

(2)多A地气流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动,流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而B地气流由较高纬向较低纬流动,过程中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相对较少。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性质暖而轻,D气流性质冷而重。

(4)西南东北西北东南
[解析] 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判断季节。

第(2)题,联系气流运动的出发地和到达地的纬度不同,分析A、B两地气流的性质和降水情况。

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D气流来自极地地区。

根据两气流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

第(4)题,结合全球风带的分布确定风向。

13.(1)A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图甲气压带位置较图乙的偏北,成因是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南北移动。

(4)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5)图③原因:D 地位于40°N~60°N,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地形多平原,山地多东西走向,利于暖湿气流进入内陆;海岸线曲折,且深入内陆,使该地更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多雨。

第(2)题,B风带为东北信风带。

第(3)题,从图中可知图甲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图乙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这与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南北移动有关。

第(4)题,C为地中海,C海域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第(5)题,D地处于40°N~60°N的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