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丨苏教版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24时计时法第二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P53-5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1)指导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到站的时间: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就是18:00,
(2)所以列式为:18-9=9(小时)。
5、小星晚上8 时睡觉, 第二天早上6 时起床。她睡了几小时?
(1)出示图片。学生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2)学生一起当小星:体验小星睡觉的时间分布在两天里。时间想象时钟的转动情景。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准确解答一些求整时段的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 程
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学资源)重组
教学策略(互动或讲述等)
预期
效果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课
堂
训
练
2画线段图:从14:00到15:00是1小时,从15:00到16:00也是1小时,所以是2小时。
3计算:你们看,“动画剧场”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都正好是整时的,所以我们还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来计算播出的时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的过程。 (16-14=2(小时))
(2)小结计算整时段经过时间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5单元-4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1课时)

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53页例4、“试一试”)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24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和在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难点:理解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PPT,图片,钟表、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4。
(1)已知条件:动画剧场从14:00开始播放,16:00结束。
所求问题:《动画剧场》播放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解题思路:求从14:00到16:00经过了多长时间,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6-14。
(2)解题方法。
(方法一)数一数。
14:00和16:00都是24时记时法表示的,可以在钟面上数一数。
从14时数到16时,时针经过2大格,也就是2小时。
如图:(方法二)画一画。
画一个线段图,每段表示1小时,如图:从14时到16时在线段图上经过了2段,就是2小时,即《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方法三)算一算。
还可以用减法计算。
用结束时间16时减去开始时间14时,即16-14=2(时),就可以求出《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是2小时。
(3)归纳: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时,可以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即为经过的时间。
2.画图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
(1)已知条件:《智慧树》节目从8:10开始,8:40分结束。
所求问题:《智慧树》播放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解题思路:求从8:10到8:40经过多长时间,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时40分-8时10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5.简单的时间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5.简单的时间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5.简单的时间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时、分钟,以及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时间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认识,能够理解小时、分钟等基本概念,但可能对于具体的时间计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时间计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跨越小时和分钟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时间计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和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以及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3.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的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时、分钟的概念和时间计算的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小时、分钟的概念•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练习成果等方面进行。
(教案)第五单元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课程名称:小学数学——第五单元求简单的经过时间适用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时间概念,如“年”、“月”、“日”、“小时”等;2.学生能够掌握用各种单位表示时间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计算;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间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1.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单位;2.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时间问题。
三、教学难点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
五、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引入请学生拿起手表,指着当前的时间,问:“现在是几点几分?”引导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单位,如“时”、“分”。
2.授课主题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单位(1)年:一年有12个月,365天或366天。
通常使用“年”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我今年8岁。
”(2)月:一个月有30或31天,2月有28或29天。
通常使用“月”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这个月有30天。
”(3)日:一天有24小时,通常使用“日”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今天是几号?”(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
通常使用“小时”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我上课需要1个小时。
”(5)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通常使用“分钟”作为表示时间的单位。
如:“我们从7点开始上学,用时30分钟。
”3.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讲授各种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并示范各种题目的解法。
例如:如果要求计算2年3个月共有多少个月,应该如何计算?解题过程:1年=12个月2年=2×12=24个月3个月=3个月2年3个月=24+3=27个月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解决诸如“5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等类似问题。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时间问题请学生围绕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进行讨论,如“我们每天有多长时间用来学习?”,“如果我们在上午10点开始游戏,玩了2个半小时,结束时间是几点?”等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5单元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同步练习

5.4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晚上11时出发,第二天凌晨4时到达。
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小时?2.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某学校旁的道路是悬挂着如下图所示的标志,禁止机动车在上、下学高峰期时间通过。
请你计算一下,一天中允许机动车通过的时间有多长?3.甲、乙两城相距486千米,一列动车上午11时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下午1时到达乙城。
这列动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今天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下午1:00到达,路上经过了多长时间?5.小刚下午2︰40去踢球,踢了2小时10分,他是几点结束的?6.某小学2016-2017学年的第二个学期从7月3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一共放假多少天?1.下面是某电视台某一天的部分栏目播出时间。
7:00早间新闻7:25文化星空8:00车行天下8:35动画剧场12:30国际时尚18:00七彩阳光(1)《早间新闻》7:20结束,这个栏目播出多长时间?(2)《七彩阳光》播出时间是下午几时?(3)《文化星空》开始播出到《动画剧场》开始播出相隔多少时间?参考答案【基础训练】1.晚上11时=23时24-23=1(时)4+1=5(时)答: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5时。
2.8时-7时30分=30(分钟)17时30分-16时30分=1小时24小时-1小时30分钟=22小时30分钟答:一天中允许机动车通过的时间有22小时30分钟。
3.13时-11时=2时486÷2=243(千米)4.下午1:00是13时;24时-10时+13时=27小时5.2︰40+2小时10分=4︰50。
答:他是4︰50结束的。
6.31-3+1+31=60(天)【拓展运用】1.(1)20分钟(2)下午6时(3)1小时10分钟。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教材先通过出示情境图“快乐的星期天”,图上提供下列信息:9:10 分到公园,在公园里玩秋千、碰碰车,10:30 离开公园,要求算出聪聪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
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2种思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在解决完这一问题之后,为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免博士问“从故事中,你还能提出哪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聪聪玩碰碰车用了多长时间”、“聪聪玩秋千用了多长时间”等通过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计算一段时间长短的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偷悦的。
这节课我采用了偷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例如: 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最后回顾一节课40 分钟的经历认识时间,珍惜的重要性。
(二)学法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聪聪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小组讨论。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计算经过的时间优秀教学实录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计算经过的时间优秀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明确本次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理解其实际意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时间观念。
二、情境导入生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一张日历,带领学生回忆一天中的时间段,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接着,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入问题:小明晚上10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他睡了几小时?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游戏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示和表格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游戏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时间计算王”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讨论和提问,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练习设计合理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精心设计了练习题。
练习题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既包括基础题也包括拓展题。
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提高解题能力。
六、课堂氛围和谐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意见,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七、评价方式多元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课堂表现方面,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纪律情况等进行评价;在作业方面,教师布置了适量的练习题和测验卷,并给予及时的批改和反馈;在期末考试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试卷,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5.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5.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简单的时间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以及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换算不清、运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换算,以及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换算,以及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计算的意义。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间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图、列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计时器、挂图、卡片等。
2.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如:“小明的爸爸每天早上7点去上班,下午5点下班,他每天工作多少小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图中有几个小时?有几个分钟?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引导学生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练习。
如:“小明看了20分钟的动画片,然后又看了15分钟的故事书,他一共看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与同桌互相检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24时计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同步练习

《认识24时计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10分,共30分)1.小明每天早晨7()起床。
A.时B.小时C.无法确定2.妈妈每天早晨()去上班。
A.19:00B.7小时C.7时3.超市的关门时间为()。
A.8小时B.20:00C.8时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4.记录时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记时法,一种是()记时法。
5.①欣欣便利店员工上午()时上班。
②欣欣便利店全天营业时间是()小时()分。
③13:30—17:00也就是下午()时()分到()时。
6.晚上9:30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7.13:00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
三、解决问题(5.6题各12分,7题13分。
共37分)8.李大爷从早上8时开始工作到下午3时,一共栽了96棵树,李大爷平均每小时栽树多少棵?9.小红中午放学回家,吃完午饭后就去午睡,12个小时后,小红是睡着还是醒着?10.小明7:20在家出发,7:30到校,他每分钟大约可以走55米,小明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小明应该是在一个具体的时刻起床,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妈妈上班应该是在一个具体的时刻,故排除B,选项A 19:00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法,应先转化为普通计时法。
方法是:①先判断19>12;②再用19-12=7。
19:00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为:下午7:00,妈妈上班在早晨,故选C3.B【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超市关门用在一个具体的时刻,故排除A,选项B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为:下午8:0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2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1(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2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1(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6:30 起床7:00mdash;mdash;7:30 吃早饭7:30mdash;mdash;8:00 做家务8:00mdash;mdash;9:00 做作业9:00mdash;mdash;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11:00mdash;mdash;11:20 吃中饭11:20mdash;mdash;11:40 饭后休息11:40mdash;mdash;12:40 午睡12:40mdash;mdash;13:00 在家休息片刻13:00mdash;mdash;14:30 游泳馆游泳14:30mdash;mdash;15:20 看电视┈┈2、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mdash;mdash; 整时2)几时几分mdash;mdash;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mdash;mdash;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时间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答:《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老 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 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 1.10时 16时 3时 23时 2.下午6时 晚上9时 早上6时 下午1时 3.2小时20分
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 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板块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
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 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 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 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 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 8:10播出,8:40结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4 计算简单经过时间》优课件

爬:4×3=12(分钟) 休息:3×2=6(分钟)
12+6=18(分钟)
答:它爬到杯口要用18分钟。
考考你
一只虫子从71厘米高的小树树
根往上爬,它每分钟爬上8厘米
又要向下滑1厘米。它爬到树尖
要用多长时间? 8-1=7(厘米) 71-8=63(厘米) 63÷7=9(分钟)
9+1=10(分钟)
答:它爬到树尖要用10分钟。
考考你
小冬从2楼到4楼共用了20秒, 用同样的速度,从3楼到8楼要 多长时间? 4-2=2(层) 20 ÷ 2=10(秒)
8-3=5(层) 10×5=50(秒)
答:他从3楼到8楼要用50秒。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时间的计算练习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我每天晚上9(时)睡觉,大约睡 10(小时),早上7( 时 )就起床,起 床、穿衣、吃饭大约要花40(分), 在7(时)40( 分)我就出门上学了。 2、做一次深呼吸要4(秒)。 3、一节课40( 分 )。
填 一填
8分=(480)秒 4时=(240)分 9时=(540)分 7分=(420)秒 120分=(2)时 360秒=(6)分 180分=(3)时 240秒=(4)分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如:3时到3时45分,经过多少时间 ?
考考你
惠川超市营业时间为
上午8:30~晚上9:00 惠川超市每天营业多少时间?
12时-8时30分=3小时30分 3小时30分+9小时=12小时30分
答:惠川超市每天营业12小时30分
考考你
一只蜗牛从12厘米高的杯子底 部往上爬,它每爬3厘米要用3 分钟,然后休息2分钟。它爬到 杯口要用多长时间?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 5.《计算经过的时间》。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认识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时、分、秒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他们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小时、分钟、秒的转换和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 method,能够正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教学难点:涉及到小时、分钟、秒的转换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计时器等,让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计算经过的时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起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得到结束时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24时计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同步练习

《认识24时计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10分,共30分)1.小明每天早晨7()起床。
A.时B.小时C.无法确定2.妈妈每天早晨()去上班。
A.19:00B.7小时C.7时3.超市的关门时间为()。
A.8小时B.20:00C.8时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4.记录时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记时法,一种是()记时法。
5.①欣欣便利店员工上午()时上班。
②欣欣便利店全天营业时间是()小时()分。
③13:30—17:00也就是下午()时()分到()时。
6.晚上9:30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7.13:00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
三、解决问题(5.6题各12分,7题13分。
共37分)8.李大爷从早上8时开始工作到下午3时,一共栽了96棵树,李大爷平均每小时栽树多少棵?9.小红中午放学回家,吃完午饭后就去午睡,12个小时后,小红是睡着还是醒着?10.小明7:20在家出发,7:30到校,他每分钟大约可以走55米,小明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小明应该是在一个具体的时刻起床,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妈妈上班应该是在一个具体的时刻,故排除B,选项A 19:00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法,应先转化为普通计时法。
方法是:①先判断19>12;②再用19-12=7。
19:00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为:下午7:00,妈妈上班在早晨,故选C3.B【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超市关门用在一个具体的时刻,故排除A,选项B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为:下午8:0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计算经过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钟表和日历来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知识,也有拓展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钟表和日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计算经过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涉及到小时、分钟转换以及跨日计算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钟表和日历计算经过的时间,理解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跨日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日历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钟表和日历,探讨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跨日计算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总结提升: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4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课件)

知识讲解
求从14:00开始,到16:00结束,经过了多长时间?
方法一:在钟面上数一数。
14:00是下午2时 16:00是下午4时
2小时
知识讲解
求从14:00开始,到16:00结束,经过了多长时间?
方法二:画图看一看。
2小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知识讲解
9时
开始
结束
答:《智慧树》播放了30分钟。
知识讲解
你是怎样想的?和同 学交流。
40-10=30(分) 答:《智慧树》播放了30分钟。
节目预告 8:10 智慧树 8:40 芝麻开门 …… …… 14:00 动画剧场 16:00 异想天开 …… ……
因为都是8时多, 直接分和分减。
练习巩固
1、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
求从14:00开始,到16:00结束,经过了多长时间?
方法三:用减法计算。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16-14=2(时) 答:《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知识讲解
你能画图求出《智慧 树》播放多长时间吗? 8:10开始,8:40结束。
30分钟
8时 8时10分
8时40分
节目预告 8:10 智慧树 8:40 芝麻开门 …… …… 14:00 动画剧场 16:00 异想天开 …… ……
12-8=4(小时) 120÷4=30(个)
答:他平均每小时加工30个零件。
知识总结
01
可以通过画图或在钟面上数格求经过时 间;
02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练习巩固
3、春雨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12:25开始广播,播音时间 是35分钟。你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结束的时间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画图看一看:
?小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6-14=2(小时) 答:《动画剧场》播放了2小时。
8时 8:10
?
8:40
9时
8:40-8:10=30分 答:《智慧树》播放了30分钟。
3、博物馆每天上午9时开馆,下午5 时闭馆。这个博物馆每天开放多长 时间?
17:00-9:00=8(时) 答:这个博物馆每天开 午9时到下午2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14-9=5(时) 80×5=400(千米) 答:一共行驶了400千米。
谢谢大家
9:32-8:00=1(时)32(分) 答:动车运行了1小时32分。
9:34-9:320=2(分) 答:动车再济南西站停靠了2分钟。
7、小强在星期天帮助妈妈挖土豆,从上午8 时到11时一共挖了102千克。平均每小时挖 多少千克?
11-8=3(时) 102÷3=34(千克) 答:平均每小时挖34千克。
4、春雨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 12:25开始广播,播音时间是35 分钟。你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结 束的时间吗?
25+35=60(分) 60分=1小时 12+1=13时 答:结束时间是13时。
5、小星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 时起床,她睡了几小时?(口答)
考考你
口算经过的时间 9时至11时( 2小时 ) 12时至13时30分( 1小时30分 ) 15时40分至20时55分( 4小时15分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0时是( 中午12时是( 凌晨3时是 ( 下午4时是 ( 上午9时是 ( 下午1时是 (
)))时时时2122 )时3 ))时时16
9 13
小组交流 (1)尝试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2)组内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在钟面上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