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新课标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新课改专项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新课改专项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

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

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手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1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

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

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

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

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3.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4.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5.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教师招聘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教师招聘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教师招聘数学新课程标准真题〕一、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根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根本任务,实施素养教育的功能。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和〔〕。

4.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开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开展核心素养。

5. 数学源于对〔〕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援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逐渐形成适应终身开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包含〔〕、〔〕、〔〕、〔〕、〔〕。

8. 课程目标以学生开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根底知识、〔〕、〔〕和〔〕开展,开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四能〞即〔〕、〔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正确的〔〕。

9. 新课程倡导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等,探究〔〕教学,积极开展〔〕和〔〕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10.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探究开展学生〔〕的路径。

1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与〔〕的关系。

1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的方法。

13.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和〔〕的统一,〔〕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与〔〕。

14.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教师招聘新课标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新课标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新课标复习资料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打算阶段(1999年——2022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22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22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22年与2022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开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开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治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治理。

3、根底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养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开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培养终身学习的心愿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开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开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表达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根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开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开展必备的根底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紧密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表达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招教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招教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招教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教育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教育是传授知识的过程B. 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C. 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D.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答案:D2. 新课标强调的教育理念是什么?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B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什么角色?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课程的执行者答案:B4. 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式是什么?A. 填鸭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应试式教学D. 机械式教学答案:B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A. 忽视错误B. 害怕错误C. 分析错误D. 重复错误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______发展。

答案:全面发展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3. 新课标强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

答案:互动式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______,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答案:个性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______,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自主学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标中提倡的“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

答案:新课标提倡的“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有哪些新的要求?答案: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 请简述新课标中对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

答案:新课标中对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四是注重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之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知识备考指导(十三)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之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知识备考指导(十三)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之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知识备考指导(十三)在2017年之前中学课标设计的内容非常之少,因为高中课程标准为试行版。

2017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在之前,我们梳理了高中新课标的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本篇文章将带大家继续梳理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九)。

四、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1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本任务群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基础上,选择反映中国革命传统的代表性作品,设置相关研究专题进行深入学习,旨在进一步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加深对中国革命传统的认识和理解,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进一步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1.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参阅传记和相关研究文献,围绕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风格确定具体的研究专题;开展合作学习,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组织专题报告会,深入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人格品质,感受思想和语言的力量。

(2)精读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参阅相关研究文献,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结合具体作品,选择两个角度,撰写文学评论,组织专题研讨会,深入理解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学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

(3)学习整理研究资料的方法,做读书笔记和摘要;结合研究专题,进行调查、访问,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2.教学提示本任务群为2学分,36课时。

建议设置34个专题,每个专题9-12课时。

(1)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指定作品,从多角度理解、分析作品。

例如,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艺术特色,革命传统经典中的英雄形象、理想信念等。

要做好相关阅读资料的推荐工作;同时,要结合作品和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题目,注重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新教师招聘复习材料

新教师招聘复习材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 [C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标准总结复习资料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标准总结复习资料

《英语新课程标准》复习资料一、填空。

1、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可以为提升我国整体公民修养,培育拥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社交能力的人材,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公民的国际沟通能力确立基础。

2、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含的性格,发展跨文化沟通的意识与能力,促使思想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的人文修养。

3、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拥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重性质。

5、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表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6、现代外语教育侧重语言学习的过程,重申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切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8、评论系统应包含形成性评论和终结性评论。

平时教课中的评论以形成性评论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论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含语言技术、语言知识、感情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9、在义务教育阶段,从 3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 年级应达成一级目标,6 年级达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表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四次教课活动,周课时总时间80~90 分钟。

10、语言技术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构成分,主要包含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

11、语言技术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 为主要内容,这不单有益于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促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有益于科学、合理地评论学生的学习结果。

12、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有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

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术的重要基础。

13、英语学习策略包含认知策略、调控策略、社交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4、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以致终生教育的基础阶段,一定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课一定正确掌握“ 全体学生、奠定基础” 这两个因素。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考点归纳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考点归纳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知识考点归纳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旳发展”在教学中旳详细体现:(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旳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旳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旳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旳人;(2)学生是独特旳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旳人。

3.新课程中教师旳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1)在看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看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协助、引导;(3)在看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看待与其他教育者旳关系,新课程强调合作。

4.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1)探究式学习;(2)合作式学习;(3)自主式学习。

5.现代学习方式旳基本特性是什么?(1)积极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6.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学生学习旳增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教育教学旳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课程旳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小区旳关系上看,新课程要讨教师是小区型旳开放旳教师。

7.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它旳特点是什么?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旳过程。

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

8.综合性实践活动旳重要内容是什么?(1)研究性学习;(2)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

9.请你说出新课程改革六个方面旳详细目旳?(1)实现课程功能旳转变;(2)体现课程构造旳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亲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旳联络;(4)改善学生旳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旳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0.在教学中,除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可运用哪些课程资源?直观教具(含图片)和实物、录音、录象资料、广播影视节目、多种形式旳网络资源、多媒体光盘资料、报刊杂志、幻灯、自制图片报纸等等。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1、以读为本的具体要求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指导、读有训练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4、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6、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7、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8、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9、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11、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Tvogxm教师招聘参考资料教材教法及新课标及其解读

Tvogxm教师招聘参考资料教材教法及新课标及其解读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2018年教师招聘参考资料教材教法及新课标及其解读《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一、课程概述课程性质《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研究在中学教育系统内数学教案的目的与方法、数学教案的规律、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

它是建立在数学和教案论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思维科学运用于数学教案过程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初步的教案技能艺术和具备一定的教育教案研究能力,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案和科研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因此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师范性的重要体现。

教案目的1.理解中学数学教案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教案的基本技能、方法,熟悉中学数学教案的日常工作与全过程。

2.明确中学数学教案目的,了解《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具有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初步能力,能顺利地进入和完成教育实习工作。

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教案环境,胜任中学数学的教案工作,完成中学数学教案的教育要求。

3.理解数学学习的心里过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逻辑方法、思维方法和数学四想在数学教案过程中具体运用。

4.能进行基本的数学教育科学研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教案理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及高等数学知识。

二、课程教案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教案要求1.要结合目前中学数学教案大纲来讲授这门课程。

2.学生必须具备高等数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语文教师招聘复习资料

语文教师招聘复习资料

语文教师招聘复习资料语文教师招聘复习资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备战招聘考试是必不可少的。

而招聘复习资料则是我们备考的重要参考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语文教师招聘复习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教材复习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招聘考试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要掌握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理解教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最后,要熟悉教材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了解教材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复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要点。

二、知识点梳理语文教学的知识点繁多,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首先,要梳理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要梳理语文的阅读理解技巧,包括识别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方面的技巧。

最后,要梳理语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思路、写作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技巧。

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题型解析招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我们需要对这些题型进行解析和分析,了解每种题型的特点和要求。

首先,要熟悉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理解题意、分析选项、选择答案等方面的技巧。

其次,要熟悉填空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理解句子结构、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写正确的答案等方面的技巧。

最后,要熟悉解答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理解问题、分析要点、展开论述等方面的技巧。

通过对题型的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考题。

四、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重点内容。

首先,要熟悉历年真题的题型和题量,了解每个题型的分值和要求。

其次,要分析历年真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了解每个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最后,要总结历年真题的考点和考点分布,了解每个考点的重要性和难度。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配套练习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配套练习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配套练习第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第一章新课程改革第一节新课程改革概述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课程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关键。

本知识讲解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参照教师招考的权威教材,符合学生学习和指导教学的特点,注重教学的教育性,旨在为考生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

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教师类考试时间比较分散,科目设置较为灵活,面试方式各异,有的考试为网上报名,有的为现场报名,考生务必高度留意招考公告,切莫错过考试时间!(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新课改实施的背景条件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显露的一些问题:1.课程目标混乱;2.课程内容庞杂;3.课程观念陈旧;4.课程形式呆板;5.实施方法落后;6.课程评价扭曲。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新课改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1.新课改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每一门课程都相应地提出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

2.新课改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3.新课改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4.新课改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还注意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必备:新课标与教材教法(四)简答题(1-20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必备:新课标与教材教法(四)简答题(1-20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必备:新课标与教材教法(四)简答题(1-20题)1、简单阐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2、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3、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必备:新课标与教材教法(三)多选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必备:新课标与教材教法(三)多选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必备:新课标与教材教法(三)多选题1、新课标中所指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ABCD )。

(备注:网上答案也有ABD和ABC两种)A、能初步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B 、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C、能熟练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如地描绘对象 D、有自己的审美趣味2、请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流程对以下选项进行排序 (D、B、C、A)。

A.小结、评价 B.自由欣赏、分析 C.小组讨论 D.呈现作品3、我国美术课程教学设计发展过程经历以几个阶段,请对以下选项进行排序(C、A、B)。

A.重双基 B.重素质教育 C.重技能4、我们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对美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诸如( A、 C)A.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B.重视家长的单向评价C.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D.使用末尾淘汰制来进行评价5、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ABCD)A、学生学习的参与者B、学生学习的引导者C、学生学习的合作者D、学生学习的欣赏者6、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你认为合适的有哪些( A C)A、“不错,你的作品很有特色!”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D、“你的这件作品太缺乏想象力了!”7、某教师在执教《给同桌画张像》一课中提出作业要求为,“试着给同桌画张肖像画,可以用写生方法或凭印象去画,绘画工具不限”,这样的作业要求设置(ABCD)A、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本课的自主性B、给学生创造性、探索性学习留有很大空间C、注重了个人特质和潜能的培养D、为学生尝试不同材料的表现提供了平台8、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有(ABCD)A、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B、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C、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D、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9、我国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发展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对以下选项进行排序(CAB)。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看完必过啊!!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旳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旳《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旳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旳《论演况家旳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旳重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旳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应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旳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旳《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旳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讲课制。

4.美国杜威旳《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小朋友中心”, 提出了“做中学”旳措施, 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旳《教学与发展》把学生旳“一般发展”作为教学旳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旳《教育过程》旳重要思想是构造主义和发现法旳教学措施。

7、苏联苏霍林斯基旳《给教师旳提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其著作被称为“活旳教育学”和“学校生活旳百科全书”。

8、教育旳概念: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旳社会属性有: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旳教学内容重要是: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旳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环境对人旳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旳, 由于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旳、被动旳, 而是积极旳能动旳实践过程。

12.我国一般中学旳双重任务是: 培养各行各业旳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旳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旳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旳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旳智力, 包括观测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旳原因。

教师招聘笔试语文之高中课标(实验版)课程理念解读

教师招聘笔试语文之高中课标(实验版)课程理念解读

教师招聘笔试语文之高中课标(实验版)课程理念解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新课标的考查是一个重点。

能否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直接关系到考生分数高低。

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帮助考生把握重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是考生应重点掌握的重要考点。

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进行解读。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义务教育的课程理念,表明整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设计的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解读】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目标)全面提高应有两个指向: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目标建议在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基点上;二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从语文教育的范畴来说,就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协调的提高。

这其中的语文素养当然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的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

而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由其特殊性质决定的,包括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情育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实施)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观强调学生三种能力的协调与平衡,而个性发展,也是以此均衡为基础的。

语文课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天然的,这是语文应用性的根本体现。

应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让学生在应用语文的过程中掌握语文。

美育对学生知、情、意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而文学教育是语文课最重要的美育途径,需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以高中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为基础的,要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新课标复习资料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

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

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