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难点)

②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重点、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学生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多是农村的学生,在农村的小河溪水中经常见到青蛙、蝌蚪,对蛙鸣、抱对等生殖行为有一定感性认识,加上耳熟能详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对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有了初步认识,但对青蛙的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的过程认识还不清楚,通过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积累了知识储备,对本节容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应用“激趣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蛙鸣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比较,形成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工作,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A类试题(面向全体学生)

1.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A.雌雄同体,体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

B.雌雄同体,体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C.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

2.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青蛙高声鸣叫的意义是()

A.捕食害虫B.吸引雌蛙

C.休息D.鸣囔的特点

3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青蛙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

B.看见两只青蛙抱对,这是青蛙在争夺食物

C.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孵化

D.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4.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A. 受精卵→蝌蚪→成蛙

B. 受精卵→幼蛙→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5. 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

B类试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6. 上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图,请根图

回答下列问题:(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

是为了。

(2)雄蛙和雌蛙抱对,雌蛙将卵排放到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到水中,卵和精子在

水中结合成,完成受精作用。

(3)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

(4)B到E时期的青蛙幼体用呼吸,生活在水中.

F到H时期的青蛙用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5)青蛙的主要食物是农业害虫,因此我

们应该。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保

护好它们的。

(6)青蛙和大鲵的生殖和发育有共同的特征是。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1.蛙鸣——吸引雌蛙

2.抱对——体外受精(水中)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教后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设计上较好地运用了“激趣-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整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通过自学、认知、比较、表达,学生主动建构,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以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评价,评价时,采取激励性语言,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落实情况,也重视学习方法和课堂学习状态的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本节课较遗憾之处是对学情分析不够深入。如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预想不足。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能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获取直观上的认识,然而,从图到文字信息的转化,理解不到位,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