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品中哪些属于塑料制品?(多选)A. 铅笔B. 饭盒C. 尺子D. 水杯答案:B、C、D2. 火柴搓火时出现的碰撞现象是指()。
A. 火柴头搓热了,发生化学反应B. 火柴头和擦火棒之间相互擦,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火柴头着火C. 火柴头和擦火棒之间的摩擦使发生化学反应,向外放出大量热量燃烧答案:B3. 我们生活中垃圾的分类是为了()。
A. 方便回收利用B. 可以养猪C. 让土地得到修复答案:A4. 植物采取什么方式吸收养分?A. 叶子吸收B. 根吸收C. 茎吸收D. 果实吸收答案:B5. 湿度是指空气中()。
A. 氧气的增多B. 氮气的减少C. 水蒸气的含量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六、图中给的装置要制作,以下是你的材料清单,请你给他们编号。
a)两个PET塑料瓶子b)一把剪刀c)一包透明胶带d)一支钢笔e)一份说明书f)一个小灯泡g)一片电池答案:1. a2. b3. c4. d5. e6. f7. g七、请简答以下问题(共20分)1. 土地污染的种类有哪几种?2. 垃圾的分类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 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三种。
2. 垃圾的分类是为了方便回收利用。
可以减少垃圾占用的土地,也可以节省资源,同时防止污染环境。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在放大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_小鳞片_,这些其实是_扁平的细毛_。
2. 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凸透镜_,它的特点是中间_厚_,边缘_薄_。
3.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昆虫的身体分为_头_、_胸_、_腹_三部分,头部有_一对触角_,胸部有_三对足_。
4. 像食盐这样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晶体_。
5.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镜片的凸度_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_大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_×_)2.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
(_×_)3. 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细胞。
(_×_)4. 所有的晶体都是透明的。
(_×_)5. 雪花也是一种晶体。
(_√_)6. 放大镜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
(_×_)7. 只要是昆虫,它的身体就一定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_√_)8. 我们可以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_√_)9. 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_√_)10. 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_√_)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工具中,最适合用来观察蚂蚁身体结构的是(_C_)。
A. 显微镜B. 望远镜C. 放大镜。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_A_)。
A. 越小B. 越大C. 不变。
3. 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_B_)。
A. 食盐B. 玻璃C. 白糖。
4. 昆虫头上(_A_)的就是它的鼻子。
A. 触角B. 复眼C. 口器。
5. 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_C_)。
A. 形状相同,长度相同B. 形状相同,长度不同C. 形状不同,长度不同。
6. 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两个放大镜的组合方式是(_B_)。
A. 重叠在一起B. 上下放置,有一定距离C. 平行放置。
7.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A_)。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们所学的科学方法?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猜测2. 科学探究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步骤?A. 提出问题B. 收集信息C. 制定计划D. 直接得出结论3. 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4. 观察植物生长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A. 光照B. 水分C. 土壤D. 声音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记录工具?A. 笔记本B. 相机C. 计算器D. 绘图板6. 科学实验中,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在于:A.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B. 方便结果的分析和验证C. 使实验看起来更专业D. 减少实验的难度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A. 分类B. 比较C. 计算D. 归纳8. 科学探究中,假设的提出应该基于:A. 个人偏好B.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C. 随意猜测D. 他人的结论9. 科学实验中,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偶然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使实验看起来更专业10.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数据表达方式?A. 表格B. 图表C. 文字描述D. 公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实验设计时,控制变量法要求在实验中只改变________,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13.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一种基本的________活动。
14. 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需要通过________来表达和呈现。
15. 科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置是为了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17. 请简述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记录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透明复眼厚小鳞片薄细胞电子显微镜凸透镜微生物结构1.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央_________、边缘_________,而且镜片_________。
2.常温下,牛奶开封后如果没有及时喝完,一天之后会变酸。
这是大量_________繁殖的缘故。
3.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_________和功能单位。
4.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研制疫苗,科学家借助___________观察病毒。
5.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_________,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显微镜和弹簧测力计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 ) 2.从盛水的球形鱼缸侧面观察里面的金鱼,发现它的大小没有变化。
( )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 ) 4.像霍乱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有些微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 ) 5.简易显微镜中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任意距离。
( ) 6.根据生物体内的细胞数量分类,人属于多细胞生物。
( ) 7.经过净水器处理后的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 )8.使用显微镜观察凤仙花叶片时,能看到绿色的叶绿体。
( ) 9.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 10.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我们一般把( )放到显微镜下。
A.整个洋葱B.洋葱片C.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2.如图分别是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其中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的关系是(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判断题。
(30分)1.透过装满水的玻璃量简或玻璃烧杯看物体,就像用了放大镜一样,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2.昆虫能用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但灵敏性不如人的鼻子。
( )3.自制简易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镜它们的放大倍数要相同。
( )4.近视眼镜可以当放大镜去观察蚜虫。
( )5.像放大镜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6.制成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与近视眼镜片相同的。
( )7.用一个放大镜,能观察到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
( )8.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
( )9.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1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
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11.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时,用不若载玻片和盖玻片。
( )12.我们认识了变形虫、草厦虫鼓藻船型硅藻这些微生物,它们也由细胞组成。
( )1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14.人体由细胞构成,植物就没有细胞。
( )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二、选择题。
(3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玻璃瓶子B.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用两手握住镜臂B.用左手提着镜臂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大象版)测试卷(要求:密封线内不允许答题;黑色水笔书写,卷面整洁)一、我会选(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20分) 1.右图序号①--④分别表示的是显微镜的哪个部分?( ) A.目镜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③ B.物镜 目镜 反光镜 载物台C.目镜 镜筒 反光镜 载物台2.下面关于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显微镜大 B.体视显微镜没有目镜和物镜C.体视显微镜比显微镜使用起来更方便,因为体视显微镜不用制作装片就 可以直接观察立体的实物3.下面做法不利于预防真菌感染的是( )。
A.指甲不要留长,经常修剪B.将自己的衣服与感染真菌的家人的衣服放在一起洗C.避免和别人共用衣物、梳子、毛巾等物品4.妈妈用母菌发面,如果想要缩短发面的时间,最适合往面里加入的水是 ( )。
A.28~30℃的温糖水B.28~30℃的纯净水C.8~10℃的糖水学校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密………………………………封……………………………………线………………………………5.探探早上起来发现前天买的面包发霉了,她应该()。
A.继续食用面包B.去掉发霉的部分后,继续食用面包C.立即丢掉面包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B.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像蘑菇、木耳这种“大个头”真菌,不属于微生物7.下面关于感冒用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消炎药可能会减轻病毒性感染的症状B.细菌性感染需要使用抗病毒药C.出现高烧等症状时可以酌情使用退烧药8.以下措施中,()是通过保护易感人群的方式来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
A.接种疫苗B.隔离接触者C.及时救治病人9.()可以吞噬进人人体的病原体。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 A2. B3. C4. B5. A二、多选题1. AB2. AC3. BD4. CD5. AB三、判断题1. 对2. 错3. 对4. 错5. 错四、填空题1. 蜡烛2. 光3. 透明4. 放大镜5. 防止五、简答题1. 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可以看到周围的事物。
我们应该保护好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太阳或强光,否则会损伤眼睛。
2. 透明是指光线可以穿过物体,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内部。
不透明是指光线不能穿过物体,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内部。
3. 一个好的光源应该有以下特点:- 亮度足够高,可以照亮我们的周围环境。
- 光线稳定,不会闪烁。
- 色温适中,不会给人眩目的感觉。
- 寿命较长,不需要频繁更换。
4. 放大镜可以放大事物,使其看起来更大。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光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放大所观察的物体。
5.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同时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
六、填写表格七、实验题1. 实验材料:瓶子、水、蜡烛、胶水。
- 步骤:1. 将瓶子装满水。
2. 点燃蜡烛,并将蜡烛倒置放在瓶口。
3. 使用胶水将瓶口与蜡烛连接起来。
- 结果:火苗熄灭。
2.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不透明玻璃。
- 步骤:1. 将透明玻璃和不透明玻璃放在同一个位置。
2. 观察两种玻璃的区别。
- 结果:透明玻璃可以透过光线,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内部;不透明玻璃不能透过光线,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内部。
以上为第一单元测试卷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空气3. 以下哪个是昆虫的共同特征?A. 有脊椎B. 有翅膀C. 有三对足D. 有四条腿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A. 水蒸气凝结成水珠B. 冰融化成水C.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D. 铁生锈6.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里的倒影B. 彩虹的形成C. 影子的形成D. 透镜聚焦7. 植物的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A. 种皮和胚B. 种皮和胚乳C. 胚和胚乳D. 种皮、胚和胚乳8. 以下哪个选项是能量转化的例子?A. 食物转化为体重B. 食物转化为热量C. 食物转化为水分D. 食物转化为氧气9. 以下哪个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B. 钠D. 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__________。
1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和氧气。
14.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__________组成。
15.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__________器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描述一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如何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7. 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
A. 人类行为和思维
B. 心理和意识
C. 自然现象和规律
D. 社会关系和制度
2. 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蒸气凝结成水珠
B. 纸袋被点燃后变成灰烬
C. 青蛙变成青蛙腿
D. 铁钉生锈变成锈迹
3. 我国四大发明不包括:
A. 指南针
B. 纸张
C. 火药
D. 活字印刷术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 铁钉生锈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①)。
2. 生活中,物体的(②)有增加和减少两种可能。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鱼在水中生活,所以它属于水生动物。
()
2. 石头被摔碎后,质量会增加。
()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简单解释什么是重力?
2.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
...
六、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小明的家里购买了一台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请列举出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和你对它的看法。
...
总分:100分
请按要求完成试卷,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卷。
祝你考试顺利!。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下列关于放大镜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苍蝇的复眼B.在放大镜下能看清楚蚜虫的外形结构C.用放大镜能看到蚂蚁体内的细胞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近视镜B.老花镜C.一滴水3.小雅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
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眼睛离放大镜远些4.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视图,其中()的放大倍数最大。
A. B. C.5.蝴蝶用()来辨别气味。
A.鼻子B.触角C.嘴6.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pB.qC.d7.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
A.厚而均匀B.厚实完整C.薄而透明8.第一位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简·施旺麦丹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9.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的。
A.圆形B.正方形C.长方形10.小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他看到的图像变化是()。
A.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多了B.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少了C.细胞变小了,数量变多了1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岩石B.细菌C.小草12.下列生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蘑菇B.草履虫C.蚂蚁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14.对比右图中的玻璃片、放大镜、围棋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玻璃片和放大镜能透过它看见书本上的文字,围棋子不能透过它看见书本上的文字B.玻璃片、放大镜和围棋子都是中央厚,边缘薄C.玻璃片和围棋子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15.在下列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
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完美)
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完美)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完美)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的特点?- A. 呼吸- B. 运动- C. 生长和发育- D. 寄生- E. 繁殖2.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以下哪个不是必须的?- A. 吸收食物的养分- B. 增加体重和体积- C. 改变形态和结构- D. 减少数量- E. 无以下都必须3. 母鸟孵蛋时常用哪个身体部位来保暖?- A. 尾巴- B. 翅膀- C. 嘴巴- D. 枝条- E. 肚子4. 下列哪个不是植物进行繁殖的方式?- A. 种子繁殖- B. 割植繁殖- C. 茎瓣繁殖- D. 芽繁殖- E. 叶片繁殖5. 下列哪种属于昆虫?- A. 鱼- B. 蜘蛛- C. 鸟- D. 蝴蝶- E. 蛇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种子繁殖、割植繁殖和茎瓣繁殖。
( )2. 动物的寿命长短与外界环境有关。
( )3. 人的身体会随着生长而发生变化。
( )4. 植物只能通过种子来进行繁殖。
( )5. 母鸟孵蛋时会用尾巴来保暖。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动物进行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是生长的标志。
2. 植物通过 __________ 繁殖实现物种延续。
3. 动物身体内的骨头可以使其保持 __________。
4. 动物的寿命长短与 __________ 有关。
5. 生物繁殖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什么是生物的特点?举例说明。
2. 请解释动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3. 请解释植物的繁殖方式,并举例说明。
4. 请解释动物的寿命长短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5. 请解释母鸟孵蛋时用什么来保暖,为什么?五、解答题(共20分)请写出你认为需要了解和保护的两种鸟类,包括其特点、生境和保护措施。
注意事项:- 请在所给的题目后面作答。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 ”,错误的填“F ”,每小题2分,共24分)( )1.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薄边缘厚。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凸度大小有关。
( )3.电子显微镜放大能力最强,所以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观察微生物。
( )4.光学显微镜一般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
( )5.蝴蝶嗅气味是靠长在头上的那对触角。
( )6.利用放大镜要以观察到蝴蝶足的细节。
( )7.当我们利用仪器观察微生物时,图象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也越大。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属于生物,大部分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是圆形的。
( )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的形状是一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 2.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简·施旺麦丹C.罗伯特·胡克 3.下面生物有复眼的是( )。
A.金鱼B.蜻蜓C.兔子4.下列不是微生物的是( )A.线虫B.草履虫C.蚂蚁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科学试卷(试卷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必须把洋葱表皮()。
A.切成碎末B.制成玻片标本C.涂上颜色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4、下面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A.小草上的露珠 B.透明的玻璃弹珠 C.窗户上的玻璃5、观察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目的是()。
A.增加水的营养B.固定微生物C.使微生物运动减缓6、下列图片中,是草履虫的是()。
A.B. C.7、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8、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的构造有关。
A.翅膀B.复眼C.脚9、人们利用()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A.动物B.植物C.细菌D.真菌10、若发现显微镜的视野中要观察的物体如左下图所示,则应向()方向移动载玻片。
显微镜中的视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 A.①B.②C.③ D.④11、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微生物的是( )。
A.苏打水B.酸奶C.红酒D.酒酿12、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最适合的工具是( )。
A.肉眼B.望远镜C.放大镜D.显微镜13、光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 )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D.直射14、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4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2.5倍,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52.5倍B.500倍C.4012.5倍D.40倍15、“pqbd”文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
A.pqbdB.pbdqC.pqdbD.dbqp16、关于微生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都会致病,应该想尽办法将其消除B.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C.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D.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包括、、、等。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是可以点燃的物质?A. 水果B. 石头C. 水D. 树叶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具有导电性?A. 木头B. 纸C. 铁D. 玻璃答案:C3. 下列哪个物质能够溶于水?A. 盐B. 油C. 砂糖D. 铁答案:A4. 以下哪项是造成水汽凝结成云的原因?A. 风吹B. 雨水C. 大气温度下降D. 太阳光照答案:C5. 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A. 树叶老化B. 树叶浇水太多C. 树叶得病D. 树叶缺水答案:A6. 天空晴朗时,看到的是什么颜色的阳光?A. 白色B. 黄色C. 红色D. 绿色答案:A7. 以下哪个是能产生声音的物体?A. 石头B. 水果C. 花D. 铃铛答案:D8.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米每秒B. 150,000米每秒C. 500,000米每秒D. 200,000米每秒答案:A9. 下面更好地保护眼睛的做法是:A. 直接看太阳B. 佩戴太阳镜C. 用手捂住眼睛D. 闭上眼睛答案:B10. 可以通过哪种方式感知物体的温度?A. 味觉B. 触觉C. 听觉D. 视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______ 是最基本的物质。
答案:水12. 人的五官有眼、耳、_______________ 、舌和鼻子。
答案:口13. 电流能使_______________ 发光、发热和产生磁场。
答案:灯泡14. _______________ 可以把过大和过小的声音变得合适。
答案:扩音器15. _______________ 是太阳能直接照射到地球上的蓄水库,答案:大气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为什么夏天需要穿薄衣服,冬天需要穿厚衣服?答案:夏天的气温高,穿薄衣服可以让身体散热,保持凉爽;冬天的气温低,穿厚衣服可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17. 植物为什么需要光能?答案:植物通过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制造自己所需的营养物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期第一单元试卷
一、知识展示台1、细菌、霉、病毒,要用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
3、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之为。
4、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
7、细菌体积,它们有、、三种基本形态。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9、生物体是由构成的,它是构成生物体的单位,它被称为搭建生命体的。
二、错对审判厅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一切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3、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5、所有生物的细胞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6、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7、显微镜能把微小的物体放大成千上万倍。
()8、酸奶保存时间越长越好喝。
()9、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最小单位。
()10、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功能差异不大。
()三、选择大乐园1、我知道()不是细菌的特点。
a、体积小b、全部自己制造食物c、繁殖快2、制作酸奶不需要的条件是()。
a、35℃~40℃b、卫生消毒c、塑料器皿3、脓是()死亡后的产物。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病菌c、红细胞和病菌4、大多数细胞微小,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a、西瓜b、鸡蛋黄c、人的红血球细胞5、下列不属于细菌的基本形态的是()。
a、球菌b、真菌c、螺旋菌6、下列条件中不适合霉菌生长的有()。
a、温暖b、潮湿c、干燥7、列文虎克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
a、捕捉昆虫b、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c、观察天空8、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构成的。
a、细胞b、肌肉c、血液 d脂肪四、快乐连连看列文虎克细胞弗莱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五、我画的最漂亮请你画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并写上名称。
()()()六、科学探究室(做酸奶)通过实践,我知道了自己动手做酸奶的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并几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23分,一空一分)
1.支撑着杠杆,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做();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做();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
2.我们平常用的剪刀是()和()的组合。
3.斜面也是一种简单(),它有()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等机械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4.两个轮轴,如果轴相同,则轮越大越()。
5.像水龙头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简单机械叫()。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就();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就越()。
6.举出三个应用了轮轴的原理的实例:()、()、()。
7.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轮子叫作()。
把()和()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滑轮组。
8.自行车是多种机械的组合,刹车应用了()的原理,脚蹬子运用了()。
二.判断(20分)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
()
2.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
4.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
()
5.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
6.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施力的大小不等于受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
7.螺丝刀刀柄上的凹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8.使用简单机械都能够省力。
()
9.我们的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所以手臂也是杠杆。
()
10.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
()
11.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
1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
13.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
()
14.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
15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施力的大小不等于受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
16.使用简单机械都能够省力。
()
17.我们的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所以手臂也是杠杆。
()
18.有些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起来毫无意义。
()
19.利用斜面时,所用的力的大小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
20.使用动滑轮来提起重物,即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
向。
()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
A.钳子
B.剪刀
C.镊子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省力的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3.下列机械属于轮轴的是()。
A.羊角锤
B.门锁手柄
C.螺丝钉
4.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5.使用简单机械,为了使用的方便,应该是()。
A.汽车方向盘
B.螺丝刀
C.铁皮铲子
6.盘山公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7.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8.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A.剪刀
B.螺丝刀
C.方向盘
9.“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翘起来。
”这句话是()说的。
A.牛顿
B.亚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得
10.以下工具利用了斜面原理的是()。
A.钳子
B.小刀
C.钓鱼杆
四.连线题(8分)
1.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斜面
起钉锤杠杆
吊车轮轴
盘山公路滑轮组
2. 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斜面
螺丝钉省力杠杆
镊子费力杠杆
羊角锤轮轴
五.问答题(12分)
1、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状?
-------------------------------------------------------------
-------------------------------------------------------------
2、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
------------------------------------------------------------
------------------------------------------------------------
3、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 ------------------------------------------------------------
六.实验题(12分)
1.斜面的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实验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操作方法:
七.名词解释(10分)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轮轴:
杠杆 :
八.怎样才能使下面的杠杆尺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