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8课《战略大决战》(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并用动态板书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

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

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当时战局已经发生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我军具备了反攻条件。

刘邓大军这个军事行动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数字达到200多万。

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

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

【自主学习】布置学生阅读93——9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进行知识梳理。

一、三大战役(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_月):三大战役决战前,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是什么?1、辽沈战役:_______年____月,指挥者:______、_______。

参战部队:_______。

意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海战役:__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__年______月,指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3、平津战役我军的战略部署是什么?此次战役的特点是什么?哪座古都和平解放? 拍摄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时,你们将给观众展示什么样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平津战役:__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__年______月,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案)

《战略大决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教学难点】1.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2.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知道南京吗?南京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城市,南京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南京的总统府就是南京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它见证了历史上南京国民政府的兴亡更替,那么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是如何被推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二、新课学习(一)三大战役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战略大决战吗?战略决战:战略决战是指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通常由一系列战役、战斗组成。

其主要目的是歼灭敌方主力,剥夺对方的战争能力,夺取战争的决胜权。

2. 为什么要进行战略决战?教师出示材料:从1946年6月到到1948年8月,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数据①教师:展示材料:1946年6月、1948年8月,国共双方军队人数的变化。

人民解放军人数从130万上升到280万,国民党军队人数从430万下降到365万。

结论:敌我兵力对比差距缩小。

②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解放区和国统区在后方、兵源、士气等方面的显著的不现,从而得出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的背景: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教师补充: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
重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难点
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学法
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
教法
图片、视频展示;导读导议;讲解。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导入
新课
《大决战》片段
播放视频片段,问:你想知道这段历史是吗?请学习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本节课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尤其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难度较大,较难理解的教师重点讲述,充分调动师生的互动意识。
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认识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渡江战役
1、时间
1949.4
2、结果
解放南京
3、国民政府垮台
1、导思:南京解放有什么重要作用?
2、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和国民党部队失败的原因?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人民、中共和国民党三个方面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使用人
编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日期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设计人:兰宏涛使用人:八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1、熟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

2、学会用全面的观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体会战略大决战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难点:对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知识梳理】一、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时间地点领导人战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二、渡江战役:1949年4月,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渡江作战。

23日,。

意义:标着。

【合作交流】1.陈毅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A.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

B.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C.人民群众大力支前,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2.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B.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当人们站在长春市内公园的解放碑前,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4、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辽沈战役》篇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5、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6、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对国共两党军队强弱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分析得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通过观看纪录片《大决战》片段,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战役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教学难点:对于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原因的认识。

渡江战役捍卫了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的历史作用的认识。

一、课前预习及检测:速读课文,标画、记忆知识要点,完成下列预习题1、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共消灭敌人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回事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解放军总部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4月日解放了南京,统治中国达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治垮台了。

二、学习与探究1、三大战役的首战地点为什么选择在东北?2、三大战役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当堂巩固练习选择题:1、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各有特点,下列描述中符合辽沈战役的()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2、淮海战役时人民群众踊跃支前说明了()A、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民心B、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C、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D、中共是农民阶级的政党3、刘拍承和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A、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C、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D、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4、毛泽东诗词是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史诗,下列诗句中描写解放战争恢弘场面的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5、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也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案新人教版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通过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的史实,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难点: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自主学习三大战役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作战部队-战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时间:经过:后,毛泽东和朱德下达命令,解放军分路渡江作战。

结果:(1) (2)课堂达标: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A、三大战役中B、渡江战役后C、南京解放后D、全国大陆解放后2、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三大战役中,参加了两大战役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是()A、东北解放军B、华北解放军C、中原解放军D、华东解放军-4、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渡江战役的目标是()A、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B、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C、三支大军挺进大别山D、歼灭敌人有生力量6、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是()A、1921年——1949年B、1940年——1949年C、1927年——1949年D、1925年——1949年7、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8、在平津战役中,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军队的总司令是()A、傅作义B、蒋介石C、张学良D、杨虎城9、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D、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10、解放军突破黄河天险和长江天险分别是在()A、平津战役、渡江战役B、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D、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9、读图简答题请阅读右边和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本题7 分)材料一:三大战役示意图P93材料二:人民解放军入城图P94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三大战役的名称?(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人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
B: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大为增加。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人民获得土地,积极支援战争。
D:国民党统治区危机加深,民主力量增长。
E:国民党军队数量由四百三十万下降到三百六十五万人等。
(二)、学生分组分角色合作探究三大战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
(1)辽沈战役组: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哪些有利条件?
D.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三大战役 D.解放华东
作业设置:(2分钟)
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附:
学生讨论抢答,教师归纳补充:
A:从全国五大战场来看,东北是我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
B: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狭小,补给困难,或战或守,举棋不定。
C: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D:歼灭东北敌人后,可支援其他战场。
E:东北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等。
(2淮海战役组: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请结合P98《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战争密不可分)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出示目标(2分钟)
学生个性学习(10分钟)
1.辽沈战役①时间②指挥③主力④战绩
2.淮海战役①时间②指挥③主力④意义:
3.平津战役①时间②主力③结果④意义
4.三大战役的意义:
5.渡江战役①时间②结果
同层评价(5分钟)
小组学习合作(15分钟)

【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

【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历史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书的课题是战略大决战,向学生再现的是中国人民束缚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

在束缚战争中,人民束缚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束缚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而国民党军队却由强转弱,优势转为劣势,劣势导致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

从而感悟“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民最伟大”的道理。

二、课程标准1、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束缚;2、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束缚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束缚等基本史实;通过对束缚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分析得出束缚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通过课件,展示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的束缚。

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束缚军束缚南京。

难点:束缚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五、教学过程第一篇:未雨绸缪——劣势转优势(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束缚区2、人民束缚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大决战(二)教师引领自主探究第二篇:三胜敌军、灭其主力——三大战役展示:《三大战役形势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三大战役的地理位置有个整体的认识)关门打狗——辽沈战役展示:阅读材料及课本93页《三大战役形势图〉思考,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材料一:东北野战军拥有12个纵队、17个独立师及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团约70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获得胜利,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

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4.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消灭了其主力部队,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渡江战役1.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1927~1949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问题1】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探究:(1)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及灵活的战术。

(2)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3)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大力拥护,这是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4)国民党统治腐朽,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这导致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破产,迅速走向灭亡。

【问题2】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把东北作为与国民党战略决战的首选地?探究:首先,纵观当时全国战场,东北战场是唯一一个我军兵力优于国民党军队的战区。

其次,东北解放军在苏军的协助下接收了大量日军遗留下的武器装备,使东北解放军在整体装备上不逊于国民党军队。

再次,日本投降后,我党先于国民党军队接收东北,虽然后来让出了主要城市,但我军仍然占有大量根据地,后勤补给有保障。

还有,东北是当时我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解放东北可以为解放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最后一点就是东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人民解放军进可攻、退可守。

综上所述,东北是我军发动战略决战的首选。

1.八一电影制片厂历时五年拍摄完成的《大决战》,是邓小平同志生前每年必看的一部电影。

学案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学案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习目标】1.了解辽沈战役的概况2.了解淮海战役的概况3.了解平津战役的概况4.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自主探究】1.解放军同国民党战略决战为什么首选在东北?2.结合地图,介绍“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3.从淮海战役分析人民群众的作用。

4.结合地图介绍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达标训练】1、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其中辽沈战役胜利的主要意义是()A.解放了东北全境B.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C.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3、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与邓小平有关的史实有()①南昌起义②重庆谈判③千里跃进大别山④淮海战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③④4、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

由此可以判断他支援过()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5、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6、“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7、三大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北平 B .南京 C. 沈阳 D. 天津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摘自毛泽东1946年与斯特朗的谈话请回答:(1)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学案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学案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学习目标】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自主学习】1.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大决战,填下表: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开始时间 1948年12月领导人作战地区 战略战术关门打狗重要战事 攻克______,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

歼敌地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年1月,_______率军接受和平改编,______得到和平解放。

辉煌战果 解放________全境。

歼敌___万。

解放军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解放了_______ ___地区。

歼敌55万,为______战役奠定了基础。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___ 人,基本解放_________。

重大意义三大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共同探究】1.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2.为什么北平的解放能采取和平方式?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那些?2.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 时间: 年 月 日, 、 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结果意义: 年 月 日占领 ,宣告了延续 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拓展练习】1.辽沈战役的打法叫做“关门打狗”,这个“门”指的是()A.沈阳B.锦州C.塔山D.黑山2.“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主要运用于()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国民党垮台的标志()A.南京解放B.三大战役胜利C.北平解放D.大陆基本解放4.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A.30多万B.50多万C.100多万D.150多万5.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A.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B.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D.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6.参与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有()①西北野战军②东北野战军③华北野战军④华东野战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下列不属于反映人民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是()A BC D8.毛泽东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的是下列哪次战役()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9.材料:阅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
3GodtX0.html?nr=1)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第一幕:吹响号角辽沈战役组:辽沈战役纪录片视频链接(/u41/v_NjYwMjU3MDg.html)
三大战役的首战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结合视频上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阶段特征──战略决战。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实力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了解人民力量的伟大,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启示,学会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处理办法:运用大量的图片、史料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解放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认知和理解。
【学法指导】
1、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认知;
2、把握细节,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史料等,在起初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是如何一步步最终取得胜利的。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读史料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中共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第二幕:奏响凯歌渡江战役组渡江战役视频链接(/show/4cJ5OEfQG3GodtX0.html?nr=1)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钟山是指哪里?何时过大江?谁发布的命令?
2、“天翻地覆”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追穷寇”?“霸王”是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毛泽东的s/view/F17jYwMjU3Njg.html)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请结合P94《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id_XM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3&word=%C8%FD%B4%F3%D5%BD%D2%DB%BC%CD%C2%BC%C6%A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掌握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

2、过程与方法:从课文和插图中掌握三大战役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和练习使用图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难点: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标划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辽沈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指挥者、主要战斗、战果。

2、辽沈战役为什么首先打锦州?
3、淮海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指挥者、主要战斗、战果。

4、平津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指挥者、主要战斗、战果。

5、三大战役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合作交流: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2、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3、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4、渡江战役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系统总结:试以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态势为线索总结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巩固训练: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不包括()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

”认为这里的“门”是指()A、辽宁B、沈阳C、长春D、锦州
3.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东北人民解放军
B、中原人民解放军
C、西北人民解放军
D、华东人民解
放军
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三大战役
D、解放华东
8.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