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合集下载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学派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一支学派,提出了独特的心理学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并分析其对教育和实践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学派的背景与特点行为主义学派起源于20世纪初,以德国心理学家Watson和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为代表。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不予关注。

其核心观点是行为是人类对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且行为可通过周密的实验来预测和控制。

行为主义学派主要特点如下:1. 重视可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学派关注人类行为的外显表现,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行为规律。

2. 忽视内在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内在心理过程并不重要,因为它们无法被直接观察和测量。

3. 强调环境因素: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 学习观点:行为主义学派将学习视为行为变化的主要机制,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外界刺激和反馈所形成的。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基于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塑造作用。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学习和形成的。

心理发展观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 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是行为主义学派中的重要理论,由Pavlov提出。

他的研究是以狗的唾液分泌为对象。

通过多次重复刺激狗的食物与发出的铃声相联系,狗可以逐渐通过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被称为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是解释学习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理论。

它表明,个体对于一些中性刺激随着时间会产生特定反应,并且该刺激可以在没有其他特定刺激的情况下引发相同反应。

2. 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是行为主义学派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由Skinner提出。

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个体通过特定的行为与环境产生联系,并通过奖励和惩罚塑造行为习惯。

Skinner的实验观察了动物对环境施加的特定行为的反应。

他提出,通过对一个行为的正面增强,例如给予奖励,个体倾向于继续该行为,而通过对一个行为的惩罚,个体则倾向于避免该行为。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这部分内容推荐结合教心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来看(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仅仅行为的组成因素,并且都可用客观的刺激—反应公式来论证。

华生是名符其实的环境决定论者,这种论断主要体现在:①否认遗传的作用a.行为发生遵守刺激—反应公式,从刺激可预测反应反之亦然。

行为由刺激引起,刺激来自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所以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b.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构造上的遗传不能证明技能上的遗传,构造的未来形式取决于所处环境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能够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

关于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他提出过“育儿箱”、行为矫正以及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的实用。

斯金纳区分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强化,并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

他的强化控制原理具体表现为:①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儿童偶然的行为,强化的次数越多,概率越大,以后就会形成这种行为习惯。

②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

在儿童严重,得到强化是衡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的标准,联系的多少不会影响行为反应的速率,重要的是练习所提供的重复强化的机会。

③强化不即时是不利于行为发展的。

(3)班杜拉德发展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总体上缺少对认知因素的充分探讨。

①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实行学习观察学习的强化能够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②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变化,既不是由内在因素,也不是由外在因素所单独决定的,而是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是指行为主义在研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产生的结果,并且心理发展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来实现的。

根据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环境刺激和学习经历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发展是一种通过学习新的行为模式和条件反射来实现的过程。

在这一观点下,行为主义学派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发展理论和模型。

其中,最为著名的心理发展理论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条件反射产生的。

他的实验以狗为对象,通过给狗提供食物并同时敲响铃声,逐渐建立了食物与铃声之间的条件反射关系。

狗在经过多次重复后,只要听到铃声就会产生流口水的反应,即使没有食物的刺激。

这一实验结果揭示了条件反射在个体行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他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互动来学习新的行为。

斯金纳的实验以动物实验为主,通过给动物提供奖励和惩罚,以强化或减弱特定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个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行为主义学派还提出了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例如,儿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学习到如何模仿和接受新的行为规范。

总结来说,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强调了外界刺激和学习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派通过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实验,揭示了学习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

该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为理解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感知运动 阶段
主要图式
动作图式 符号图式
特点
以感知和动作进行反应,形成低级的动作图式(手的抓取、 嘴的吸吮)。动作图式逐渐内化为符号图式,逐渐获得客体
永久性(7个月之后)
2-7岁
前运算阶 段
表象思维 直观形象思维
思维从动作中摆脱出来,但是需要借助实际操作物来学习理 解外部世界。不能理解守恒概念,思维缺乏可逆性,自我中
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只要运用好强 化技术,就能塑造儿童形成教育者所期 望的行为,强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强化好 的行为,忽视不好的行为
4.斯金纳理论的实践运用
教学课堂管理
根据强化原理,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要 对好的行为予以强化,不好的行为予以惩罚 或忽视,用正确的行为替代不正确的行为
适合幼儿的强化物:食物、奖品、表扬、代 币、游戏、减少作业
1-3岁
自主感VS羞 怯感和怀疑 感
学饭照顾穿习自衣自己,主的爬,卫行自生走己路吃,获 秩序得和自法主制感,意志的实现,
羞怯感,怀疑 或否定自身
父母
3-6岁
主动感VS内 疚感
探索周围环境,独 立活动,尝试新事 物
获得主动感,目的的实现, 有助于未来工作上的成就
内疚感和失败 感
家人
6-12岁
勤奋感VS自 卑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主要内容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01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02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03
皮亚杰 & 维果茨基
04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对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评价

对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评价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的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

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

华生的行为主义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他不仅反对构造主义,也反对机能主义。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相互攻击,但在研究中都采用了内省的方法。

因为构造主义心理学家在意识的研究中,经常得到一些感觉,灵魂等主观上的结论,华生对这一分析非常的不赞同。

华生反对机能主义,是因为它保留了一些模糊的术语,如情绪、意识、历程等等,不能把其逻辑贯彻到底、自圆其说。

华生在一片论文中宣布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三个原则: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2.心理学的研究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比如观察法;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从这三个原则上来看,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十分机械的,因此在这些原则之下华生的机械主义也逐渐形成。

他的机械主义发展观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他倡导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究转向对行为的研究。

但他的行为主义学说却否定了意识,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这些都使他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批评,也使他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

但我认为他的行为主义的运动是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的。

首先,华生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没有象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那样成为一门不容争辩的自然科学,就是因为以往它只关心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准确定义的东西——意识。

他认为心理学必须抛弃所有的意识,以至于在生活中与自己孩子感情方面的沟通也很少。

所以他从客观的行为来分析研究心理学正是把心理学从模糊的地带带向了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的具有客观性的严谨地带,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都十分明确可靠。

其次,华生对行为的研究也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不像传统的心理学总是依附哲学而存在,研究对象也仅限于意识。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
斯金纳(B.F. Skinner)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叫做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强调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并认为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主要集中在行为的塑造和改变方面。

以下是他的心理发展观的几个重要观点:
1. 反射性行为:斯金纳认为,在人类的早期发展阶段,行为几乎完全是通过反射形成的。

例如,婴儿会在感到饥饿时表现出求食的反射行为。

2. 刺激-反应关系:斯金纳认为,行为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响应。

他提出了条件反射的理论,即一种刺激与特定的反应形成了关联,最终导致某种行为的出现。

他的实验中经常使用强化(增加一种刺激,以增加行为的发生概率)和惩罚(减少一种刺激,以减少行为的发生概率)来塑造和改变行为。

3. 行为塑造:斯金纳认为,通过逐步引导,可以改变和塑造人们的行为。

他提出了一个叫做连续强化的概念,即在行为发生时及时给予奖励或惩罚,以增强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概率。

通过重复反馈和强化,人们的行为可以被塑造成一种期望的模式。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重点强调了外界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行为塑造和改变的方法。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学习、行为调节和行为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斯金纳的理论也受到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动机和自主性。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学派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它关注个体的生物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是指该学派对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Pavlov、Watson和Skinner等人贡献和发展而来。

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并通过反馈机制来形成和巩固。

该观点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并且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形成和巩固。

根据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结果。

通过反馈机制,个体能够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婴儿在听到妈妈叫他的名字时会转头,这是因为他学会了将声音与自己的身份联系起来。

同样,当一个小孩做出积极的行为时,他会得到奖励,这样他就会更有动力去重复这种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认为人的行为是可塑的,并能够通过适当的培训和教育来改变。

这个理论对教育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学生的行为,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习惯。

然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也受到了批评。

一些人认为,该观点过于简化了人的行为和思维过程,忽视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还受到内部认知和情感的影响。

近年来,认知学派的兴起使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有了新的认识。

认知学派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学习和适应新环境时会主动参与,并通过思考、观察和记忆等高级认知过程来加工信息。

这一认识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它强调个体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和塑造个体的行为。

随着认知学派的兴起,我们对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为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并引入其他心理学理论来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理论主要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1、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

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

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 ~ 3岁)(3)生殖器期(3 ~ 6岁)(4)潜伏期(5、6 ~ 12岁左右)(5)生殖期(12岁~20岁左右)3、简评贡献: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足:观点缺乏有力支持;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贯穿终生的过程,并要依次经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即解决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即发展危机。

每阶段发展危机的解决,即获得积极品质,使个体顺利的发展至下一个阶段,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阻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四大观点概述(二)

发展心理学四大观点概述(二)

发展心理学四大观点概述(二)引言: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概述发展心理学的四个主要观点,即行为主义观点、认知发展观点、社会文化观点和生物心理学观点。

正文:一. 行为主义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从外界刺激中自动学习和获得的。

以下是主要的小点:1. 条件反射: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响应的条件反射来习得的。

2.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观点认为行为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和加强的。

3. 环境因素:行为主义者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环境对人类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

4. 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对发展至关重要。

二. 认知发展观点认知发展观点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识的获得,强调个体对信息处理和理解的主动参与。

以下是主要的小点:1. 知觉和认知:认知发展观点认为知觉和认知能力是人类发展的核心。

2. 思维模式:认知发展观点强调人类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3. 问题解决和决策:这种观点还关注人类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的认知过程。

4. 社会文化影响:认知发展观点认为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 社会文化观点社会文化观点认为,人类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塑造而实现的。

以下是主要的小点:1. 社会交往和互动:社会文化观点认为,人类在交往和互动中获得社会技能和行为的发展。

2. 社会认知:这种观点强调社会认知的重要性,即人类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3. 文化差异:社会文化观点强调文化差异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4. 群体动力:社会文化观点还关注群体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四. 生物心理学观点生物心理学观点将人类行为的发展归因于生物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主要的小点:1. 遗传因素:生物心理学观点认为遗传因素在人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大脑发展:这种观点关注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

3. 激素和化学物质:生物心理学观点还研究激素和化学物质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心理学派别,其主要观点强调人类行为是受环境刺激和条件反射所驱动的。

这一派别的主要思想家包括Ivan Pavlov、John B. Watson和B.F. Skinner。

以下将简要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部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行为可以被直接观察和测量,而内在的心理过程并不重要。

因此,他们集中研究如何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第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学习和环境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形成的。

他们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学习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条件反射理论,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人类可以形成特定的反应。

第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通过正负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和改变。

他们认为,正性强化,如奖励,可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负性强化,如惩罚或不愉快的后果,可以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第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为了研究行为,需要使用精确、可重复和可测量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

他们将研究的眼光集中在了可观察到的行为及其反应上,以此来推断人类的行为原则。

总结起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强调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学习和环境的关系、行为的塑造和改变、以及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行为主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行为主义

• 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
1 应答性行为(由刺激引发)
•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如: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
2 操作性行为(自发的)
•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 如:如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 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与行为带来的后果有关。
行为
后果
行为发生频率
幼儿主动发言 获得称赞、新玩具
惩罚是由于行为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降低的现
象。
名称
给予/撤销
刺激 行为发生频率
举例
给予惩罚 给予(+) 厌恶刺激
降低
学生迟到时,要求其打 扫教室卫生
移去惩罚 撤销(-) 愉快刺激
降低
不服从老师的安排,没 收之前奖励的小贴花
• 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1961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著名的 “儿童攻击行为模仿”实验,又称 “波比娃娃”(Bobo doll)实验。
幼儿主动打人 被批评
强化是指由于行为带来有利的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增加的
现象。
强化是指由于行为带来有利的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增加的
现象。
名称 给予/撤销 刺激 正强化 给予(+) 愉快刺激 负强化 撤销(-) 厌恶刺激
行为发生频率 增加 增加
举例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奖励一朵小贴花
按时交作业,老师撤 销对他的处分
行为主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 斯金纳&班杜拉
2.主要观点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部条件对 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行 为反应。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response)是行为的基本单位,刺激(stimulus)是引发有机体内部外部反
应的变化,在生活中叫做社会情境。刺激和反应都是物理或化学变化。 2.研究任务
心理学就是通过确定刺激反应之间联结规律,达到预测和控制有机
体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的公式: S(刺激) 社会情境 引起 适应 R(反应) 行为
二、行为主义的界定
反应的分类:
根据可否直接观察将反应分为内隐的(internal response)和外显的 反应(external response); 根据可否习得分为习得反应(unlearned response)和非习得反应
(learned response)。
又依照这两个标准将反应分为:
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二、行为主义的界定
2.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3)言语报告法
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华生所讲的口头报告法所报告的只是自己机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心理和
意识的活动,因而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内省。
(4)测验法
他主张要设计明显外部表现的行为测验,只能用来测验人的习惯,习
们不协调的情况中摆脱出来时,我们开始思考” 思维的分类: a)已经完全习惯化的言语的无声应用 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 b)组织得很好的内隐语言过程被情境或刺激激发 艺术创作 如33*333 如音乐家浏览熟悉的曲段、
c)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遇到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情境时) 如
贡献
评价
1.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推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动物,由于这种结构,人生来就能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他把这类反应 称为非习得的行为(unlearning behavior),而非能力、“心理特质

《心理学的理论》

《心理学的理论》
•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1、操作条件反射----关于强化的作用 动物和人类往往重复导致愉快结果的行为, 压制导致不愉快结果的行为。
斯金纳箱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
整理课件
斯 金 纳 箱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
(1)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
(2)强化在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爱人和亲密朋友
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 的责任 关心的品质 爱人、孩子、文化规范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认 为它或者有意义、是成功的、幸福 的,丰富多彩;或者是失望的,岁 月蹉跎,年华虚度 智慧品质
整理课件
同一感 同一混乱
感 亲密感 孤独感
繁殖感 停滞感
完善感 失望感
(三)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整理课件
人格结构理论
后期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格结构 由三大系统(又称“三部个性结 构”)构成:
● 本我(id) ● 自我(ego) ● 超我(superego)
整理课件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示意图
整理课件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本能我)
是原始的,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
晚期,弗洛伊德又将本能改为: 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 能(death instinct)。
整理课件
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作“力比多”(libido) ,力
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刺激这些区域就可引起快感。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力比多是不断流动的,它集中的身体部位 也会发生变化,性感区也随之发生转移。性感区位置的变化决定 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非意识。

1. 环境决定论。

- 行为是由环境刺激所决定的。

例如,华生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表明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个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刺激会塑造出不同行为模式的人。

2. 学习理论。

- 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通过对狗的实验发现,中性刺激(如铃声)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多次结合后,中性刺激可以单独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如唾液分泌)。

这种学习过程在人类行为塑造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学生在学校中听到上课铃声就会产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的反应,铃声原本是中性的,但与上课这个事件多次关联后就有了特定的行为意义。

- 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行为是由行为的结果所塑造的。

如果一个行为之后伴随着积极的强化物(如奖励),那么这个行为就会增加其出现的频率;如果伴随着消极的强化物(如惩罚),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降低。

员工因为工作努力得到奖金(积极强化),就会更努力工作;孩子因为调皮捣蛋被关禁闭(消极强化),调皮捣蛋的行为可能会减少。

3. 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 行为主义者相信,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操控,可以预测和控制个体的行为。

在教育领域,可以根据行为主义原理设计教学程序,通过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强化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临床心理学方面,也可以运用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惧症,通过逐步让患者接触恐惧源并给予放松训练(一种积极的强化),从而改变患者对恐惧源的行为反应。

第三章 第一节_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章 第一节_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 华生的儿童教育观
•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 2.反对体罚儿童 • 3.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 • 4.对幼儿护理工作的要求 • 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 对华生的评价 华生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排除对意识的研究,
把复杂的心理现象简单化、庸俗化了; 华生摒弃内省法,主张用观察、实验等客观化的方法研究
• 这种方法发展为现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这种方法主 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 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 焦虑或恐惧的目的。三个步骤:(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 级层次; (2)进行放松训练;(3)要求求治者在放松
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
• 许多动作 特定动作+强化 特定动作出现 概率的提高
• 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的基本原理就 是强化所希望看到的行为,忽视不想要的行为。 强化是针对行为反应本身而言的,而不是针对 有机体而言的。
• 他把强化分为两种:正强化与负强化。
• 斯金纳还比较了惩罚与负强化。认为惩罚可以 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也可以分为呈现性 惩罚与移去性惩罚。
心理学,把条件反射技术引进心理学,为心理学走上科学 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他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不对的; 他强调对儿童的行为控制,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他重视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反对体罚,反 对统一标准,主张区别对待,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 仍有启发意义; 华生在心理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的行为主义,使得该理 论流派在20世纪上半叶统治美国主流心理学达半个世纪之 久。
• 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在他看来,儿 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 意的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 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笔记讲义: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笔记讲义: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包括华⽣的⽼⾏为主义、斯⾦纳的新⾏为主义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个共同性:①强调⾏为,反对以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为研究对象; ②认为个体的⾏为是由环境⼒量塑造的; ③连续论 ⼀、⽼⾏为主义 代表⼈物:华⽣J.B.Watson1878-1958 ⽣平:1903年获芝加哥⼤学⼼理学博⼠学位 1913年发表《⾏为主义者眼中的⼼理学》 1914年读到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和思想,进⼀步把它作为理论基⽯ 1915年当选美国⼼理学会主席(37岁) 1929年学术⽣涯结束(51岁) (⼀)基本观点: 机械唯物论 1、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的⾏为 2、⼼理形成过程就是S-R链形成的过程 (⼆)⼼理发展观 1、环境决定论 ⽩板说:⼉童⽣来类似⼀块“⽩板”,⼼理发展就是通过学习在此之上建 ⽴S-R联结的过程。

2、连续论:发展是⾏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和复杂化,是⼀个量变过程,因⽽不呈阶段性。

3、研究:利⽤条件反射研究⼉童情绪的发⽣发展 被试:B.Albert11个⽉ 4、具有丰富的⼉童教育思想(教育万能论) ①反对统⼀标准,提倡个别对待 ②反对体罚⼉童 ③要求注意在教育中培养⼉童的各种习惯 ④强调对幼⼉进⾏正确的护理 ⑤提倡对⼉童青少年施⾏正确的性教育 ⼆、新⾏为主义 代表⼈物:斯⾦纳(B.F.Skinner,1904-1990) 1931年从哈佛⼤学获⼼理学博⼠学位 1948-1974年间发明了“斯⾦纳”箱 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科学奖-国家科学奖 1990年获得美国⼼理学年会授予的⼼理学毕⽣贡献奖 (⼀)核⼼观点 1、⼼理形成过程是S-O-R,认为⼼理形成过程中存在主体内部的中介作⽤ 2、主张研究⼉童的操作性⾏为 3、强调强化的作⽤ 认为⾏为是由跟随其后的强化刺激所控制的 研究了①定时强化,②定⽐强化,③变时强化,④变⽐强化 思考:i.学⽣/⼉童是否只要成功就给强化? ii.“正确该表扬,错误就该惩罚”是否正确? (⼆)理论应⽤于实践 ①发明育婴箱 ②⾏为矫正 ③程序教学 a.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b.⼩步⼦法 c.个别教学 d.动机激发原则 (三)新⽼⾏为主义的简评 1、优:重视实验的⽅法和研究的客观性,对⼉童⼼理的影响很⼤,并为后来信息加⼯认知学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缺:①把⼼理简化为⾏为,⽚⾯强调环境的作⽤ ②抹煞⼈的主观能动性,较机械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观 代表⼈物:班杜拉,A.Bandura,1925- 1925年⽣于加拿⼤ 1952年在美国依阿华⼤学获⼼理学博⼠学位 1953年受聘于斯坦福⼤学⼼理学系⾄今 1974年当选美国⼼理学会主席 主要兴趣在于把学习理论运⽤于社会⾏为的研究 (⼀)基本观点 ⼈类⾏为的交互决定论(三位⼀体的交互作⽤论) 单向决定论:环境决定论B=f(E),个⼈决定论B=f(P) 单向的相互作⽤:B=f(P,E) 部分双向的相互作⽤:B=f(PE) 三向的相互作⽤: (⼆)发展观点 1、社会情景中的⼈类⾏为⼤多都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观察学习:观察他⼈(榜样)所表现⾏为及其结果⽽习得相应⾏为的过程。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创造的,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华生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

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

虽然,各种心理现象也只是行为的组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S)—反应(R)术语来论证的,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活动的思维。

华生的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这种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1.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行为的遗传是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要点之一。

华生明确地指出:“在心理学中再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

华生为什么要否认行为的遗传的作用?其理由有三个方面:首先,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从刺激可预测反应,从反应可预测刺激。

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其次,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华生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它认为,构造上的遗传并不能证明机能上的遗传。

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何,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则越大。

因此,华生否认了行为的遗传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首先,华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华生从行为主义的控制行为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他闻名于世的一个论断:“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一个乞丐或窃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分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虽然在行 为矫治方面有独到的实际意义,但否定 了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否定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
这样的实验本身是有违道德的,但不可 否认,它为行为的习得与消除提供了事 实依据。
Hale Waihona Puk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环境决定论
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 传得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 它们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无多少作用,而 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 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条件反射的泛化
艾伯特虽然起初形成的条件作用是对白 鼠的恐惧,以后则泛化到多种毛皮动物, 并表现出对毛皮上衣和圣诞老人的胡子 也产生恐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华生提示,许多成年人的厌恶情绪、恐 怖症、畏惧和焦虑,虽然本人做不出什 么合理的解释,很可能也是多年前由某 一条件作用过程引起的。
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箱内的动物压动(如啄、碰等)杠杆时,就 会得到一粒食丸的强化。
以此来研究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能力。
育婴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新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两种行为: 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
获得。 他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
爱: 微笑、发出咯咯声、轻轻说话,和 手臂伸展的外显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婴儿害怕”的实验研究:
男孩艾伯特11个月时与小白鼠玩了3天,后来, 当艾伯特开始伸手去触摸白鼠时,脑后突然响 起了钢条的敲击声。艾伯特受到了惊吓,但没 有哭。
第二次,当他的手刚触摸到白鼠时,钢条又被 敲响,他猛然跳起,向前摔倒,开始哭泣。
古典行为主义的贡献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 把重点从对意识的过多关注转向行为研 究,注重刺激与反应间的可预测关系, 有助于促进我们对儿童行为发展进程的 了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对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批评
由于华生排斥对中间心理过程的研究, 因此早期行为主义发展观难以解释个体 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机制;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 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 金纳箱。
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 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 —国家科学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斯金纳的实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华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源于洛克的“白板说”: 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
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 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 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 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 出阶段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的本质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 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
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 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 习过程。
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 测刺激。
较复杂的行为形式可能包含一个刺激复合 而不是一个单项刺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如此反复多次,以后当白鼠单独出现时,艾伯 特会表现出极度恐惧,转过身去,躲避白鼠。
在这个实验里,白鼠成为剧烈声响的替代刺激, 引发了艾伯特的条件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结论
华生解释说,任何行为(包括情绪), 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 条件反射习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斯金纳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斯金纳箱"
1938年,斯金纳设计制作的实验装置。箱子的 构造尽可能地排除了一切外部刺激,而白鼠则 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
箱内有一根突出的杠杆。杠杆的上方有电灯, 下方有一食盘。箱外有一电动鼓转动计时并纪 录杠杆被压动的次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行为主义者常用儿童做实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John B. Watson, (1878年—1958)是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 通过动物行为研究而 创立了心理学行為主 義学派,強調心理學 是以客觀的態度去研 究外在可觀察的行為。
新生儿具有三种原始情绪(即非习得行 为):惧、怒和爱。
以后的习得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 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种原始情绪
每一种基本的情绪都有一种与它相联系 的外显的反应模式。
恐惧: 屏住呼吸、用手抓握、闭眼和哭 叫的外显反应;
愤怒: 张开大口、哭叫、身体僵直、挥 击和打击的外显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教育万能论
“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 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 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 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 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 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 族如何(19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华生为行为主义者提出的研究方法有四: 1、观察 2、条件反射法 3、言语报告法 3、测验法 其中,条件反射最初是俄国生理学家巴
甫洛夫提出的,但它后来在心理学中的 广泛运用则主要归功于华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对婴儿情绪的研究
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是 一种内隐行为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