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嗨,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数据库设计这事儿。
一、需求分析。
这就像是盖房子之前先了解住的人有啥需求一样。
咱得和那些要用数据库的人好好聊聊,搞清楚他们到底要在这个数据库里存啥样的数据。
比如说,是要存客户信息呢,还是产品信息。
得知道这些数据有啥特点,像客户的年龄可能是个数字,名字是字符串之类的。
这一步就像是给数据库设计打个底,要是需求没搞清楚,后面可就全乱套啦。
二、概念结构设计。
这一步就像是画个草图。
咱把那些需求里的实体(就像人、物之类的)找出来,比如说客户是个实体,产品也是个实体。
然后再把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弄明白,是客户买产品呢,还是产品有不同的客户群。
这个阶段可以用E - R图(实体 - 关系图)来表示,就像画画一样,把各个部分的关系简单明了地画出来。
这时候不用太纠结细节,就是把大概的框架搭起来。
三、逻辑结构设计。
现在就得把前面的草图变得更具体啦。
根据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概念结构转化成具体的逻辑结构。
如果是关系型数据库,那就得把实体变成表,实体的属性变成表的列。
比如说客户这个实体,就变成一个客户表,里面有姓名、年龄这些列。
关系呢,也得用合适的方式在表之间体现出来,像通过外键啥的。
这一步就像是把草图细化成施工图纸,得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
四、物理结构设计。
这就到了真正考虑数据库怎么在计算机里存储的时候啦。
要考虑数据存储的方式,是存在一个磁盘上呢,还是分散存储。
还有索引的设置,就像给书做个目录一样,能让查询数据的时候更快。
比如说,如果经常要根据客户的姓名来查找客户信息,那就可以给姓名这个列做个索引。
这一步要考虑很多实际的东西,像是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啥的。
五、数据库实施。
好啦,前面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开始动手建数据库啦。
按照物理结构设计的方案,在数据库管理系统里创建数据库、表,设置索引啥的。
然后把初始的数据导入进去,就像给房子搬家具一样,把那些一开始就有的数据放到对应的地方。
六、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数据库的设计步骤数据库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数据冗余,并且能够更好地支持应用程序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数据库的设计步骤,帮助读者了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1.需求分析我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这一步骤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的目的是了解用户的需求,确定数据库的用途和范围。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需要与用户沟通,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明确数据库中需要存储的数据。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需要确定数据库的访问频率和数据量大小,以便后续的性能优化和存储规划。
2.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个阶段,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概念模型,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我们使用E-R图(实体-关系图)来表示数据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E-R图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转化为数据库中的表和关系。
3.逻辑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进行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三个阶段,它的目的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模式。
在逻辑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表的结构、属性和关系,并且定义完整性约束。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以及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逻辑设计的结果通常是一个逻辑模型,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如SQL)来表示。
4.物理设计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目的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存储结构。
在物理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数据的存储方式、索引和分区策略。
我们还需要考虑性能优化和容灾备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和硬件设备。
物理设计的结果通常是一个数据库架构图,描述了数据库中表的存储方式和索引结构。
5.实施和测试在数据库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实施和测试。
实施是将数据库设计应用到实际的系统中,包括创建表、定义索引、导入数据等操作。
6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清华大学出版社
–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 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续)
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 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P184图6-1
第6章 数据库设计
6.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6.2 需求分析 6.3 概念结构设计 6.4 逻辑结构设计 6.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6.6 数据库实施 6.7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第6章 数据库设计
6.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6.2 需求分析 6.3 概念结构设计 6.4 逻辑结构设计 6.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6.6 数据库实施 6.7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第6章 数据库设计
6.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6.2 需求分析 6.3 概念结构设计 6.4 逻辑结构设计 6.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6.6 数据库实施 6.7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调查与初步分析用户需求(续)
⑶ 在熟悉业务活动的基础上,协助用户明确对 新系统的各种要求。调查重点之二。
– 信息要求 – 处理要求 – 完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调查与初步分析用户需求(续)
⑷ 对前面调查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 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 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 完成
• 确定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 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6.2 需求分析
6.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6.2.2 需求分析的方法 6.2.3 数需要与要 求
– 需求分析是设计数据库的起点 – 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实
际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设计, 并影响到设计结果是否合理和实用
6.2 需求分析
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新系统 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 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第七章习题解答及解析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第七章习题解答及解析(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习题解答和解析1.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这里只概要列出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1) 需求分析;(2) 概念结构设计;(3) 逻辑结构设计;(4) 数据库物理设计;(5) 数据库实施;(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不仅包括设计数据库本身,还包括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
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解析:希望读者能够认真阅读《概论》的内容,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过程。
2.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1) 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 DB MS 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 E-R 图;(2) 在逻辑设计阶段将 E-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3) 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 DB MS 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读者可以参考《概论》上图。
图中概念模式是面向用户和设计人员的,属于概念模型的层次;逻辑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是 DBMS 支持的模式,属于数据模型的层次,可以在DBMS 中加以描述和存储。
3.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答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调查的内容是“数据”和“处理”,即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1) 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由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2) 处理要求,指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处理方式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毕业设计数据库设计
毕业设计数据库设计一、引言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自身能力的全面考验。
在毕业设计中,数据库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毕业设计数据库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一个系统或应用程序所需数据进行分析、分类、组织和存储的过程。
它包括数据模型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数据操作规则等方面。
在毕业设计中,数据库设计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交流和沟通,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和数据要素。
2.概念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建立实体-关系图(ER图),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化为逻辑结构,并进行范式化处理。
4.物理结构设计:确定数据库表的具体属性和实现方式。
5.实施和测试:将物理结构转化为具体实现,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三、需求分析在毕业设计中,需求分析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和数据要素。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功能:需要明确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以及用户对这些功能的具体要求。
2.数据要素:需要明确系统所需处理的数据类型、数量、关系等信息。
3.用户界面:需要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
4.安全性: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安全和操作安全等。
5.可扩展性: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将来能够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扩展。
四、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它涉及到对实体之间关系进行建模,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
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实体-关系图(ER图):通过ER图来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类型。
2.实体属性:确定每个实体所具有的属性,并设置主键和外键等属性。
3.关系模式:根据ER图来生成关系模式,并进行范式化处理。
数据库设计工作流程及各个阶段成果以及具体要求
数据库设计工作流程及各个阶段成果以及具体要求第一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1、引言(分析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入系统开发的价值)2、任务(1)简单阐述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2)任务针对具体的研究项目,描述清楚如下问题⏹处理对象:涉及哪些方面的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格式转换等);⏹处理功能要求:完成的具体功能;⏹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结果(1)用户调查的方式,即以何种形式进行需求调查,有哪些体会和收获;(2)业务流程图,需要画出中层业务流图;(3)数据图(DFD图),需要画出中层以上数据流图;表1-1 (××××系统) 数据项说明(汇总统计)示例数据项编号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与其它数据项的关系存储结构别名学号DI-1 StuNo 学生编号char(9)学院DI-2 DepName 学生所在学院char(20)姓名DI-3 StuName 学生姓名char(10)(4)数据字典(重点在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可另做附录,示例如表1-1、1-2)。
表1-2 (××××系统) 数据结构(汇总统计)示例数据结构编号数据结构名数据结构含义组成DS-1 Student 宿舍学生信息StuNo,DepName,StuName,StuSex,StuHome, StuBorth,StuETime,StuPerfect,StuClassDS-2 Worker 宿舍楼工作人员信息WorTime,WorName,WorType, WorWage,WorSex,WorPhNo,WorNo(5)处理逻辑描述,对DD中的复杂处理需要用判定树或判定表描述处理过程;数据字典建立,表1-3表1-3 (*****系统)处理逻辑描述(示例)注意:业务流程图、数据图要画的规范、整齐,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个阶段:概念设计阶段1、目标简单说明该阶段的目标和特点,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的过程,2、具体任务(1)选择中层数据流为切入点,通常选择实际系统中的子系统;(2)设计分E-R图,即各子模块的E-R图;(3)生成初步E-R图,通过合并方法,做到各子系统实体、属性、联系统一;(4)生成全局E-R图,通过消除冲突等方面。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和业务逻辑,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的过程。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面将简要介绍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 确定需求: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要求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数据存储需求以及对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操作。
根据需求,确定数据库的目标和范围。
2. 设计概念模型:在数据库设计中,概念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模型,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概念模型有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简称ER模型)和层次模型。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体(Entity)和实体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并且定义属性(Attribute)和约束条件。
3. 转化为逻辑模型: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是一个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模型,通常使用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表示。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实体、属性和关系转化为表、字段和表之间的关系。
4. 设计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在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将数据库的设计转化为实际的数据库结构。
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表的具体字段、数据类型、长度、索引等信息,以及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如外键约束)。
5. 数据库实施和测试:在数据库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设计好的数据库实施到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中。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以及数据的导入和验证。
同时,需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6. 数据库维护和优化:数据库设计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随着业务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数据库需要进行维护和优化。
维护工作包括备份和恢复、性能监控和调整、数据清理和整理等。
优化工作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和存储优化等,旨在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
数据库设计的六个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六个步骤概述数据库设计是构建一个可靠、高效、可扩展的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工作。
它是根据业务需求,将数据按照特定规则组织和存储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六个步骤,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步骤一:需求分析在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明确业务需求,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和预期功能。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对需求有全面的了解。
需求收集•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会议、访谈等形式的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收集用户提供的文档、报告和现有系统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和数据要求。
•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理解用户的主要关注点和业务流程。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方面。
•确定系统的性能需求,如并发用户数、数据处理速度等。
需求文档•撰写需求文档,详细描述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
•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工具,清晰地展示业务流程和数据要求。
步骤二:概念设计在数据库设计的第二步骤中,我们需要进行概念设计,即将需求转化为数据库模型。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建立起系统的基本框架。
实体-属性-关系模型•根据需求文档,识别出系统中的实体,如用户、产品、订单等。
•为每个实体确定属性,如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等。
•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等。
实体关系图•使用实体关系图(E-R图)来可视化数据库模型。
•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用菱形表示关系,用椭圆形表示属性。
数据字典•撰写数据字典,详细描述每个实体和属性的含义和约束条件。
•数据字典可以作为开发人员的参考,确保开发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步骤三:逻辑设计在数据库设计的第三步骤中,我们需要进行逻辑设计,即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表结构。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确定表的结构和约束条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范式•使用数据库范式来规范表的设计。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数据库设计一般包含六个阶段,分别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实施和维护。
1. 需求分析:在这一阶段,需求分析师与用户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业务流程。
根据这些需求,确定数据库需要存储哪些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
系和约束条件。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信息,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通常采
用实体-关系图(ER图)表示,描述了数据项、实体、关系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3. 逻辑设计:在逻辑设计阶段,将概念模型转换为适用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一般采用关系模型(如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者其他合适的数据
结构表示。
4.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将逻辑模型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库实施方案。
在这一阶段,需
要考虑数据存储结构、存储设备、数据访问性能等方面。
还需要确定数据库的安全性、备
份和恢复策略等细节。
5. 实施:实施阶段是将物理设计实际应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过程。
根据设计好的
数据库方案,创建数据库、表结构、索引等,将数据导入数据库中,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
验证。
6. 维护:数据库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维护阶段。
在数据库被实施以后,需要对其
进行定期维护和优化。
这包括监测数据库性能、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修复潜在的数据
问题以及根据业务变化进行数据库结构的调整等操作。
数据库 第6章 数据库设计客观题及答案
数据库第6章数据库设计客观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数据库设计中,用 ER 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设计阶段C 逻辑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答案:B解释:概念设计阶段通常使用 ER 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主要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关系进行抽象和建模,不考虑具体的计算机实现。
2、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
A 建立库结构B 扩充功能C 加载数据D 系统调试解释:扩充功能一般不属于数据库实施阶段的工作,实施阶段主要是按照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的实际结构、加载数据并进行调试。
3、在数据库设计中,将 ER 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设计阶段C 逻辑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答案:C解释: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概念模型(如 ER 图)转换为具体的关系数据模型。
4、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A 互不相关的B 不可分解的C 长度可变的D 互相关联的解释:规范化理论要求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每一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以避免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
5、从 ER 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 M:N 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A M 端实体的关键字B N 端实体的关键字C M 端实体关键字与 N 端实体关键字组合D 重新选取其他属性答案:C解释:在 M:N 的联系中,转换后的关系模式关键字应为两端实体关键字的组合,这样才能唯一标识一个联系。
6、设有关系模式 R(A,B,C,D),其函数依赖集 F ={A→B,B→C,C→D,D→A},则 R 的候选关键字为()。
A ABB BCC CDD 不存在答案:D解释:由于该函数依赖集中存在循环依赖,所以不存在候选关键字。
7、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问题而引入的。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数据库设计是构建和组织数据库的过程,它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施和维护阶段。
下面将对这六个阶段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它的目标是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数据库的功能。
在这个阶段中,数据库设计人员要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的种类、数据的结构、数据的关系等。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明确数据库要支持的功能,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
二、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个阶段,它的目标是建立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在这个阶段中,数据库设计人员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真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为概念模型,通常采用实体-关系模型(ER 模型)进行建模。
通过概念设计,可以清晰地描述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三、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三个阶段,它的目标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
在这个阶段中,数据库设计人员要根据概念模型,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等),并进行细化和优化。
逻辑设计还包括确定数据的完整性约束、索引的设计等。
通过逻辑设计,可以实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规则。
四、物理设计阶段物理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四个阶段,它的目标是根据逻辑模型,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
在这个阶段中,数据库设计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确定数据的分布方式、设计物理结构和存储布局等。
物理设计还包括索引的选择和优化、查询优化等。
通过物理设计,可以实现数据库的高效存储和访问。
五、实施阶段实施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五个阶段,它的目标是将数据库设计的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数据库系统。
在这个阶段中,数据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理设计的结果,创建数据库的结构和对象,并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初始化。
实施还包括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和测试等。
通过实施,可以将数据库设计的成果应用于实际的业务环境。
华师网络学院作业答案-数据库原理问答题
请举一个属于2NF,但不属于3NF的关系模式的例子,并指出可能出现的“异常” 。
答案:关系模式R(A, B, C, D, E),在R上有如下函数依赖集:F={AB→E,B→C,C→D}数据库系统中的常见故障有哪些?答案:??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关系规范化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各范式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关系模式规范化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将关系模式进行无损连接分解,在关系模式分解的过程中,数据不能丢失或增加,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②合理地选择规范化程度。
在规范化时,既要考虑到低级范式造成的冗余度高、数据不一致性,又要考虑到高级范式带来的查询效率低的问题;③要考虑正确性和可实现原则,即要保证规范化过程是正确的,并且通过规范化能达到要求。
(2)各范式之间的关系为:4NF BCNF 3NF 2NF 1NF,1NF消去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便得到2NF,2NF消去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便得到3NF ,3NF消去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便得到BCNF,BCNF消去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得到4NF。
如何满足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答案:答:参照完整性规则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一个关系R的外键,它与另一个关系S的键码相对应,则F的取值必为:S中某个元组的键码值;或者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检查的默认策略是任何与参照完整性约束相违背的更新均为系统拒绝;其次,可以采用级联策略或置空策略保持参照完整性。
数据库为什么要并发控制?答案:答: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使用并发控制可以避免数据不一致。
关系模式分解原则是什么?答案:答:分解模式的目标是得到更高的范式(2分),此外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分解是无损的,分解保持函数依赖。
简述SQL语言的组成。
答案:??分为四个部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
数据库设计几个阶段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答: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在于收集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内容,调查和分析用户的业务活动和数据的使用情况,弄清所用数据的种类、范围、数量以及它们在业务活动中交流的情况,确定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形成用户需求规约,并以需求说明书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以后系统开发的指南和系统验证的依据。
数据库设计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数据库设计习题参考答案1.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P205页)答: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P207页)答: A.需求分析阶段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费时的一步。
作为地基的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与准确,决定了在其上构建数据库的速度与质量。
需求分析做得不好,甚至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返工重做。
B.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C.逻辑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D.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E.数据库实施阶段在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F.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4.试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P204页)答: A、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的结合。
B、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
5.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补充)?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210页)答: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对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企业组织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的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接受的文档。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特定需求和目标,创建数据库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个步骤,从需求分析到最终的数据库实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
1. 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师需要与用户或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
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充分理解需求,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期望的数据库。
2. 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数据库设计师将需求转化为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表示,它使用实体、属性和关系来描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概念模型包括实体关系模型(ERM)和统一建模语言(UML)。
3.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库模式。
在这个阶段,数据库设计师将实体、属性和关系映射到数据库表和列,并定义表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逻辑设计通常使用关系模型,如关系数据模型(RDM)。
4.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实际的数据库实现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数据库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并根据其特性来优化数据库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物理设计还涉及索引、分区、存储和安全等方面的决策。
5. 数据库实施数据库实施是将物理设计中定义的数据库结构和约束实际创建在DBMS中的过程。
这包括创建表、列、索引和其他数据库对象,并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数据库实施还涉及权限管理和安全设置。
6. 数据库测试在数据库实施完成后,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测试可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确保数据库的稳定和可靠。
7. 数据库维护数据库维护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后一步,它包括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备份和恢复数据、优化查询和处理数据库故障等方面的工作。
数据库维护是确保数据库持续可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数据库设计涉及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测试和数据库维护等多个步骤。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数据库设计是构建和组织数据库的过程,它包含了六个重要的阶段。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六个阶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一、需求收集阶段在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需要与用户或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数据库的需求和期望。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会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收集信息。
在这个阶段,需要清楚地了解业务目标、数据流程、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关系等方面的要求。
二、概念设计阶段在需求收集阶段之后,需要将收集到的需求转化为概念模型。
概念设计阶段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即实体关系图(ER图)。
ER图描述了系统中的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属性。
通过概念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定义数据结构,为后续的物理设计提供基础。
三、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概念模型中的实体、关系、属性等元素转化为关系模型中的表、字段和约束。
逻辑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关系模式,即数据库模式。
数据库模式定义了数据库中表的结构、字段的类型、约束条件等信息。
四、物理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是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MS)的特性和限制。
物理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索引、确定存储结构等。
物理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即数据库的实际实现。
物理设计的结果是一个详细的数据库设计文档,包含了表的定义、索引的创建语句、存储结构的设计等信息。
五、实施阶段在数据库设计的实施阶段,需要根据物理设计阶段的结果来创建数据库和表,并加载数据。
在这个阶段,需要编写数据库创建脚本、表创建脚本和数据加载脚本,并执行这些脚本来创建和初始化数据库。
实施阶段还包括设置用户权限、配置数据库参数等操作。
六、运维阶段数据库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运维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运维工作包括备份和恢复、性能优化、故障排除等。
数据库系统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数据库应用设计方法1.试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过程。
答:数据库设计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 ( l )需求分析; ( 2 )概念结构设计; ( 3 )逻辑结构设计及优化; (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 5 )数据库实现; (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2.简述需求分析的步骤。
答: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工作可分为需求调研、需求分析、需求规范说明书编制和需求验证4个步骤。
1)需求调研是通过了解用户的组织机构情况、了解用户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确定系统边界等工作完成用户需求的收集、调查。
2)需求分析。
完成对用户活动的调查分析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抽象用户的需求,使之转换为后续各设计阶段可用的形式。
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各种需求,包括用户对数据信息存储的需求、数据信息的处理需求、业务数据流需求等。
需求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型化方法、结构化方法及数据流分析方法等。
3)需求规范说明书编制。
需求规范说明书阐述数据库应用系统所必须提供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运行的实际约束条件。
需求规范说明书以书面方式记录用户与开发方所达成的产品需求协议条款,不仅是用户对最终产品的接受基础,也是开发方在进行设计、实现与测试运行的规范。
4)需求验证。
需求验证主要包括有效性验证、一致性验证和完备性验证。
3.数据字典的内容是什么?答:数据字典存放了系统所用到的数据信息,通常数据字典包含了5个基本组成部分: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
1)数据项。
数据项记录了数据对象的基本信息,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单位,描述了数据的静态特性。
数据项包含了对数据对象的区分数据对象完整性、一致性约束的描述。
2)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可以是由多个数据结构的复合。
3)数据流。
数据流是对数据动态特性的描述,表示了数据结构沿着系统的事务和处理过程中的传输流向。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对其进行优化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5.数据库实施阶段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设计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把数据库的设计和对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设计、实现在各个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以完善两方面的设计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各级模式的形成过程1.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2.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E-R 图)3.逻辑设计阶段:首先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4.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设计技巧1. 设计数据库之前(需求分析阶段)1) 理解客户需求,询问用户如何看待未来需求变化。
让客户解释其需求,而且随着开发的继续,还要经常询问客户保证其需求仍然在开发的目的之中。
2) 了解企业业务可以在以后的开发阶段节约大量的时间。
3) 重视输入输出。
在定义数据库表和字段需求(输入)时,首先应检查现有的或者已经设计出的报表、查询和视图(输出)以决定为了支持这些输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字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设计特点:
在设计过程中把数据库的设计和对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设计、实现在各个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以完善两方面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
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