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散曲: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乐曲的曲词,元人称为“乐府”或“新乐府”。是一种新兴诗体。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它是相对剧曲而言的。旧称有科白、有故事情节、装扮起来演唱的为剧曲,清唱的为散曲。特点是:趋俗性,好写隐逸,谐谑调笑。

2、“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文坛上为人推崇的四位元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关汉卿的代表作为《窦娥冤》,马致远的代表作为《汉宫秋》,白朴的代表作为《梧桐雨》,郑光祖的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3.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特指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流行的戏曲形式,又叫戏文、南词等。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体制上较为自由,表演不拘一恪。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有“四大南戏”、《琵琶记》等优秀作品。

4、“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也是民间长期流传的作品。又称“四大传奇”。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戏坛上的地位。

5、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情节繁复、内容通俗、语言晓畅、文备众体、模拟说话艺术等。章回体小说是从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保存了话本的某些特点,如开头的开场诗和结尾的散场诗,但有所发展,艺术上更加成熟。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6、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7、玉茗堂四梦:汤显祖的四部传奇。《紫钗记》(由早年所写《紫箫记》改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因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传奇都有人物梦境活动的情节,故又称为临川四梦。

8、“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小说集的统称。“三言”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编著者为冯梦龙,许多作品取材自前代创作于传说,不少是根据前人作品整理修改的。“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作者为凌濛初,与“三言”不同,“二拍”中的作品多为个人作品。“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三言二拍”合问)

“三言”的编著者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三言”每部四十卷,计一百二十卷,一百五十万字。“三言”是冯梦龙的编纂之作,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作;“三言”每篇的篇名为单句,与“二拍”代表了我国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它的问世是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过渡的里程碑。

“二拍”的编著者凌濛初,“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二拍”仿“三言”体例,每卷四十篇。“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一人创作;“二拍”的篇名为一联,这是凌濛初有意区别于冯梦龙“三言”的地方。内容包括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爱情题材的新突破;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它们“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无奇之所以为奇”“二拍”与“三言”代表了我国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9、“童心说”:晚明时期李贽提出的文学思想,具体论述在于其《童心说》里。所谓“童心”,即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绝假纯真即不受道学等外在“闻见道理”的蔽障和干扰,“最初一念”实则指人本然的私心,童心说认为文学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11、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流派。由于其代表人物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兄弟三人系湖北公安人,故得此名。他们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纲要,正式提出并阐发了性灵说,“性灵”一词指性情、感受、天性、灵性等传统意义,又接受了心学、庄禅之学的影响,伸发了李贽童心说中推重真心本性、反对理法束缚的思想,要求破除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切清规戒律,最充分最自由地表现个性和真情实感,向文学自身回归。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但他们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的理论意义超过创作实践。

12、“南洪北孔”:即清代初年,剧坛出现的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是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作品,堪称清代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因此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13、“脂评本”:《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这些传抄本大都有属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这些传抄过的影印本上保留了大量朱红色的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这个系统的版本主要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

14、“一人永占”:这是李玉在明亡前所作的最有影响的戏剧,分别是《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又名“一人永占”。四剧均为当时著名剧目,但最能代表鲤鱼戏剧创作成就的是《清忠谱》。

15、桐城派”:清代乃至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散文流派之一,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因三人皆为安徽桐城人,故得名。桐城派以“义法说”、“神气说”为核心,以“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义理、考据、辞章”为标准的散文创作理论。形成了具有严密体系的古文理论,也取得了杰出的创作实绩,是唐宋八大家以后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散文流派。

16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并非让人看的书面著述。它原为口头文学,所以是口语体,且口气是针对听众的;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小说话本,多已经过下层文人加工润色,已是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了。

17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