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试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第十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A、以五脏为中心B、以六腑为中心C、以五官为中心D、以五体为中心E、以经络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D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3、神昏暴厥多属 D A、忧伤B、悲伤C、惊伤D、怒伤E、思伤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B A、腰膝酸软,小便频数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D、腰膝酸软,五更泄泻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AA、辨证施护B、辨病施护C、对症施护D、因人施护E、因时施护6、八纲是指 B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C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D、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AA、辨证论治B、对症治疗C、辨病治疗D、因人而异E、因病而异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BA、华佗B、张仲景C、孙思邈D、扁鹊E、巢元方10、瘟疫论的作者是 CA、叶天士B、刘河间C、吴有性D、吴鞠通E、朱丹溪11、正常舌象是 CA、淡白B、淡红C、薄红D、暗淡E、浅红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DA、明亮B、温热C、外向D、物质E、上升13、阴阳的属性是 CA、绝对的B、不变的C、相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14、五味入五脏是 A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D、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E、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15、望舌主要是观察 BA、舌尖、舌中、舌根B、舌质、舌体、舌苔C、舌边、舌体、舌色D、舌下、舌头、舌体E、舌根、舌上、舌下16、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应用针刺疗法 EA、头痛病人B、下肢截瘫病人C、中风病人D、类风湿病人E、孕妇的下腹、腰骶部17、人体内的阴精物质依赖阳气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发挥又靠物质提供能量,是属于阴阳的 B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以上均非1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 DA、相互对立B、相互消长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制约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EA、30℃B、40℃C、50℃D、60℃E、70℃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DA、10-20℃B、20-30℃C、30-40℃D、50-70℃E、80-90℃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AA、苔垢B、斑疹C、颜色D、瘢痕E、颗粒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CA、五行制化B、五行相克C、五行相生D、五行相约E、五行拮抗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BA、配伍B、相畏C、相使D、相杀E、相须2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D A、心B、肺C、肝D、脾E、肾2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E A、心B、肺C、肝D、脾E、肾26、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B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子夜27、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D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子夜28、“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 A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促进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29、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CA、心B、肺C、肝D、脾E、肾3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A A、阴消阳长过程B、阳消阴长过程C、寒极生热过程D、相互对立斗争E、以上均是31、从日中到黄昏是属于 BA、阳长阴消B、阴长阳消C、阳随阴长D、阴随阳长E、阴阳转化32、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 A、心B、肺C、肝D、脾E、肾33、五味中入肝的是 A A、酸B、苦C、甘D、辛E、咸34、五味中入肺的是 DA、酸B、苦C、甘D、辛E、咸3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D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36、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EA、脏腑的生理B、脏腑的病理C、脏腑之间的关系D、脏腑的解剖形态E、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37、脏与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BA、解剖形态的不同B、功能特点的不同C、分布部位的不同D、阴阳属性的不同E、经络属性的不同38、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CA、三焦B、心包C、胆D、女子胞E、脑39、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AA、三焦B、脑C、胆D、髓E、女子胞40、五脏中不包括 DA、心B、肝C、肺D、女子胞E、肾41、两目干涩多因 CA、肝血不足B、C、肝阴不足D、肝经风热E、经络42、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功能的是 BA、六腑B、五脏C、脏腑D、奇恒之腑E、经络43、心主神志指的是 C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人的眼神C、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D、人的精神及眼神E、人的生命活动和情志活动44、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A、血液B、津液C、水谷精、营气E、宗气45、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DA、肺主气B、肺朝百脉C、肺合皮毛D、肺主宣发、肃降E、肺与大肠相表里46、“肺为水之上源”是由于 AA、肺主通调水道B、肺主宣发C、肺主肃降D、肺朝百脉E、肺主气47、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C 的表现;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E、以上均是48、下列哪项不是肺的功能 BA、主气B、主纳气C、主宣发D、主肃降D、主治节49、大肠的功能失常,可影响 CA、肾的气化B、肝的疏泄C、肺的肃降D、脾的健运E、脾的升清50、脾主运化是指 DA、运化水液B、运化水谷C、运化气血D、运化水谷和水液E、运化水谷和血液51、脾主统血的作用实际上是 AA、气的固摄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气化作用D、气的外卫作用E、气的推动作用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D A、咸B、酸C、苦D、辛E、甘53、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是 EA、脾的运化B、胃的受纳C、脾的升清D、胃的通降E、脾胃的升降54、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BA、脾B、胃C、大肠D、小肠E、六腑56、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57、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B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E、肝与肾58、脉形细小如线属D 脉;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E、缓脉59、和情志活动有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BA、肺的肃降B、肝的疏泄C、脾的运化D、肾的藏精E、心主血脉60、下列哪项与肝的疏泄无关 EA、情志的舒畅B、脾胃的升降C、血液的运行D、气机的调畅E、呼吸道的通畅61、辨证施护最后的阶段是 D A、评估B、计划C、诊断D、实施E、评价62、在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 CA、促进血行B、促进脾胃的升降C、调畅气机D、调节情志E、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63、护理吐血患者时,下列哪项不相宜 EA、静卧少动B、情绪安定C、忌辛辣食物D、食易消化食物E、多饮热水64、毛发的荣枯主要与哪两种物质有关 CA、气与血B、血与津液C、精与血D、精与津液E、精与气6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C A、热B、C、胃有宿食D、口腔不洁E、阴虚火旺66、“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 BA、肾藏精B、肾主纳气C、肾主骨D、肾为先天之本E、肾主生长发育67、四气的确定是 DA、从人体的器官感觉出来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C、从季节的不同变化总结出来的D、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E、以上都不是68、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了 DA、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关系B、调节气机和神志方面的关系C、心与肺相互制约方面的关系D、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E、心气与宗气的关系69、人体阳气的根本是 CA、心阳B、卫阳C、肾阳D、胃阳E、脾阳70、表现为先后天相互资生关系的是 DA、心与肾B、心与脾C、肝与脾D、脾与肾E、肺与肾71、黎明时多属C 证;A、湿热证B、虚寒证C、肾阳虚D、证E、虚证72、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DA、心肝脾B、心肺肾C、肝脾肾D、肺脾肾E、心脾肾73、元气主要来源于 CA、水谷精气B、脏腑之气C、肾中精气D、胃气E、肺气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 A A、评估B、计划C、诊断D、实施E、评价75、营气的作用是 CA、调节体温B、防御外邪C、化生血液D、温煦脏腑E、开合汗孔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 A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77、人体气的运动称作 BA、气化B、气机C、升降出入D、气机条畅E、气的转化78、血虚可导致气虚是因为 E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能养气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 A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左后右D、先左后右E、无次序要求80、、属 B A、补气药B、理气药C、和解药D、清热药E、泻药81、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EA、心血的滋养B、肺气的推动C、脾气的健运D、肝的藏血E、肾的藏精83、刮痧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其目的是 D A、搞清刮具的质量B、搞清刮具的质量C、搞清刮具的质量D、搞清刮具的质量E、判断是否需蘸润滑剂83、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 E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气化作用C、气的温煦作用D、气的外卫作用E、气的固摄作用84、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BA、元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中气8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因为 CA、脾主升清B、脾固摄气血C、脾主运化水谷精、脾主运化水液E、脾为后天之本8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 B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为气之母87、心之华在 AA、面B、唇C、发D、爪E、皮88、肾之华在 CA、面B、唇C、发D、爪E、皮89、肝之窍在 CA、舌B、耳C、目D、鼻E、口90、肺之窍在 DA、舌B、耳C、目D、鼻E、口9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 D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2、与心相表里的脏腑是 C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3、主统血的脏腑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9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AA、心B、肝C、脾D、肺E、肾95、骨之余为 AA、齿B、爪C、发D、筋E、脉96、筋之余为 BA、齿B、爪C、发D、筋E、脉97、血之余为 CA、齿B、爪C、发D、筋E、脉98、心在志为 AA、喜B、怒C、思D、悲E、恐99、肝在志为 BA、喜B、怒C、思D、悲E、恐100、脑为 AA、髓之海B、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01、胃为 DA、髓之海B、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02、下列描述哪项与肾藏精有关 CA、视物清晰B、皮毛润泽C、头发乌黑光泽D、面色红润E、肌肉丰满103、下列描述哪项与肝藏血有关 AA、视物清晰B、皮毛润泽C、头发乌黑光泽D、面色红润E、肌肉丰满104、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EA、心B、肝C、脾D、肺E、肾105、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106、主调节血量的是 BA、心B、肝C、脾D、肺E、肾10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B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0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 B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0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 C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1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A、经脉B、络脉C、奇经八脉D、孙络E、浮络11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1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 AA、手足末端B、头部C、面部D、腹部E、胸部113、手太阴肺经循行走向 CA、从头走足B、从足走胸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头走手114、前额两发角之间为 BA、12寸B、9寸C、18寸D、6寸E、3寸115、从胸到手的经脉是 A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16、从足到胸腹的经脉是 E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17、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是 B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18、“六淫”是指 EA、六气B、风、寒、暑、湿、燥、火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19、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120、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应主要观察 A A、面部颜色B、口唇颜色C、爪甲颜色D、头发光泽度E、毫毛荣枯121、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 D A、阴阳之间相互感应B、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C、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D、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E、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122、致病具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特点的邪气是 AA、风B、寒C、湿D、火E、暑123、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幻无常的致病因素是 CA、暑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热邪124、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E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125、寒主收引是指 DA、寒性重浊黏滞B、寒邪损伤阳气C、寒邪阻滞气机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12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127、易致气血凝结阻滞不通的邪气是 B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E、暑邪128、暑邪伤人,所见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 C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人,可致食欲缺乏C、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D、暑邪挟湿,湿邪困脾E、以上都不是129、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C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D、易为阳热症状E、以上都不是130、多与湿邪夹杂为病的邪气是 DA、风邪B、热邪C、寒邪D、暑邪E、以上都不是131、下列属于湿性趋下所致的是 BA、小便清长B、妇女带下C、手足厥冷D、汗出恶风E、大便秘结132、易袭人体阴位的邪气是 CA、寒邪B、暑邪C、湿邪D、风邪E、燥邪133、六淫中最易阻滞气机的病邪是 BA、寒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热之邪134、症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多为外感 C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135、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A、易耗气伤津B、易于动血C、易于挟湿D、易于生风E、易于伤肺136、具有燔灼、升腾、上炎特性的邪气是 DA、风B、寒C、燥D、火E、暑137、下列哪项不是火邪的致病特点 CA、易耗气伤津B、易于动血C、易于挟湿D、易于生风E、易致肿疡138、最易损伤人体阳气的病邪是 CA、风寒B、风寒湿C、寒湿D、湿热E、暑湿139、燥邪最易伤 AA、肺B、心C、肝D、脾E、肾140、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AA、津液B、气血C、肾精D、肝血E、阳气141、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D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42、具有升散,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EA、风、燥B、暑、湿C、燥、火D、暑、燥E、风、火14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着作是D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E、中医基础14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C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145、气滞是指E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4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哪几脏 EA、心脾肺B、心肺肝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肝脾14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 EA、思B、惊C、恐D、喜E、怒148、突然受惊可导致 E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下E、气乱149、血瘀是指A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BA、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C、多易伤肺D、易生风动血E、易于引起流行151、风邪致病 C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2、暑邪致病 A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3、寒邪致病 B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C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E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是 D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C、正气充足,与邪抗争,扶邪外出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E、以上都不是15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 DA、气血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15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 DA、肝B、脾C、心D、肾E、肺160、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DA、里热证B、实热证C、阴血亏虚D、阴虚内热E、气虚两亏1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 BA、必备条件B、内在根据C、重要条件D、条件之一E、以上都不是162、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 DA、麻黄B、大黄C、人参D、阿胶E、丹参1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A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皮部E、脏腑164、关于“标”与“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C A、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B、正气与邪气,邪气为标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E、正气为本165、“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BA、反治法B、正治法C、标本兼治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1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 CA、每日1次B、每日2次C、每日1-3次D、隔日1次E、每周一次1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BA、10分钟B、20-30分钟C、30分钟D、15分钟E、40分钟168、下列各项中属治疗原则的是 D A、滋阴降火B、清热泻火C、疏散风热D、扶正祛邪E、益气补血1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AA、25℃B、30℃C、50-60℃D、15℃E、20℃17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CA、先扶正,后祛邪B、先祛邪,后扶正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D、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7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 DA、30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15-30分钟E、20分钟以内17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CA、50-60℃B、45-55℃C、38-45℃D、42-56℃E、40-50℃17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CA、30分钟B、1小时C、40分钟D、15分钟E、20分钟174、寒因寒用适用于 AA、真热假寒B、真寒假热C、寒热错杂D、表寒里热E、阳虚里寒17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 B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根据是 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 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于 D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早治防变179、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块CA、2cmB、C、1-2cmD、1-2cmE、5cm180、正气不足的治则是 EA、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C、逆治D、从治E、扶正18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 AA、膏贴B、药膜贴C、花贴D、皮贴E、以上均是182、不属于刮痧禁忌症的是CA、过于消瘦B、孕妇的腹部C、恶心呕吐D、五官孔窍处E、肌肉丰厚处18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 B A、甘温B、辛温C、辛凉D、苦寒E、苦温18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 BA、刺激性B、损害性C、抵消性D、副作用E、治疗作用18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AA、霍香正气散B、保和丸C、八正散D、银翘散E、荆防贩毒散186、银翘散能够治疗 BA、少阳证B、风热表证C、风寒表证D、里证E、表证187、肉桂与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 AA、相畏B、相杀C、相反D、相恶E、相使18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A、酸味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189、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 AA、相须B、相恶C、相畏D、相杀E、相使190、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 D A、麝香B、巴豆C、大戟D、半夏E、斑蝥191、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与乌头相反 AA、玄参B、白芨C、贝母D、瓜蒌E、半夏19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BA、细辛B、麻黄C、生姜D、桂枝E、紫苏19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A、止咳平喘B、清热化痰C、清热泻火D、清热利咽E、温化寒痰19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EA、脏腑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脏腑经络学说195、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 EA、黄芩B、黄连C、生地黄D、石膏E、地骨皮19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E A、黄莲B、黄柏C、大黄D、知母E、金银花197、五味中具有能泻下、软坚作用的是 EA、辛B、甘C、酸D、苦E、咸198、甘味药的作用是 BA、发散行气行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渗水利湿199、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EA、三七B、熟地黄C、丹参D、当归E、川芎200、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属于推拿手法中的B A、推法B、揉法C、摩法D、搓法E、提法201、汤剂的优点是 CA、缓慢,持久B、节约C、吸收快药效强D、方便E、口感适宜202、丸剂的优点是 AA、吸收慢药效持久B、不易变质C、无色无味D、适用儿童E、口感适宜203、补血的代表方是 BA、八珍汤B、四物汤C、四君子汤D、六味地黄丸E、肾气丸204、补气的代表方是 BA、八珍汤B、四君子汤C、肾气丸D、六味地黄丸E、四物汤205、养心安神的代表方是 BA、朱砂安神丸B、酸枣仁汤C、安宫牛黄丸D、朱砂丸E、苏合香丸206、适用于肺气上逆的代表方是 AA、苏子降气汤B、越鞠丸C、半夏厚补汤D、保和丸E、理中丸207、芳香化湿的代表方 BA、八正散B、平胃散C、五芩散D、真武汤E、羌活胜湿汤208、消食导滞的代表方是 BA、平胃散B、保和丸C、枳实消痞丸D、理中丸E、半夏厚朴汤209、石决明、牡蛎的作用是 EA、软坚散结B、收敛固涩C、清肝明目D、凉血止血E、平肝潜阳210、消导药中善消肉食积滞之要药是 AA、山楂B、麦芽C、神曲D、陈皮E、鸡内金211、辛味药的作用是 A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12、咸味药的作用是 D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13、苦味药的作用是 E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14、能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 C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15、能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作用的是 A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16、反映药物作用趋向的是 D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17、按摩时,用一指禅推法的频率最佳为DA、80-100次/分B、100-120次/分C、120-140次/分D、120-160次/分E、100-160次/分218、日间经常汗出兼有神疲乏力的是 A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19、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穴位是 DA、命门穴B、至阳穴C、腰阳关穴D、大椎穴E、百会穴220、惊风证的面色是 D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21、按摩时,捏法不适用于 BA、头部B、额面部C、颈项部D、四肢E、腹部222、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 B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23、百日咳的咳嗽特点为 BA、咳声重浊B、咳声阵作,终止时作鹭鸶叫声C、咳声低、咳声不扬E、咳声紧闷224、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的为 C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25、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浅深的主要依据是 BA、舌苔的有无B、苔质的厚薄C、苔质的黄白D、苔质的润燥E、舌苔的真假226、下列哪项不属正常舌象 DA、舌质淡红B、舌体柔软C、舌体灵活D、舌体胖嫩E、舌苔薄白227、红舌的主病是 DA、瘀血B、寒证C、痰饮D、热证E、以上都不是228、脾虚病证的面色为 AA、黄色B、赤色C、青色D、白色E、黑色229、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 DA、中风后遗症B、痫证C、痹证D、痿证E、瘫痪230、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AA、谵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夺气231、面色萎黄多属 BA、脾虚湿蕴B、脾胃气虚C、肝郁脾虚D、湿热黄疸E、寒湿阴黄232、胃火炽盛可表现为 BA、食欲缺乏B、消谷善饥C、嗜食异物D、饥不欲食E、恶闻食物233、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 DA、低热B、五心烦热C、身热不扬D、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E、骨蒸劳热234、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 DA、冲任亏虚B、湿热下注C、肾虚失约D、脾虚湿盛E、肝经郁热235、在临床护理中,针法的常用范围不包括 BA、止痛B、升高体温C、解除尿闭D、调理脾胃E、以上都是236、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 AA、针根B、针尖C、针尾D、针杆E、针体237、艾条灸的类别不包括 CA、温和灸B、雀啄灸C、间接灸D、回旋灸E、以上均不包括238、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 E。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什么所决定的?A. 气血B. 阴阳C. 五行D. 脏腑答案:B. 阴阳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摸诊答案:D. 摸诊3. 中医中的“脾胃”主要指的是什么功能?A. 消化B. 吸收C. 分泌D. 排泄答案:A. 消化4.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一说法主要体现了中医的哪种理论?A. 脏腑学说B. 经络学说C. 阴阳五行学说C. 气血津液学说答案:A. 脏腑学说5. 中医认为,哪种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外在原因?A. 七情B. 六淫C. 饮食不节D. 劳逸失宜答案:B. 六淫二、填空题1.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五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青、红、黄、白、黑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答案:气、血3.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两个方面处于______状态,而疾病则是由于______。
答案:平衡、阴阳失衡4.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5.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
答案:肾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病因、病机、病位,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识别疾病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和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特点。
2. 描述中医中的“气血津液”理论。
答: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推动和温煦身体的动力,血是营养身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津液包括身体内的各种液体,如唾液、泪液、关节液等,它们起到润泽、滋养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下列属阴的事物是()A、黄、赤B、青、白C、声高气粗D、鲜明E、呼吸有力正确答案:B2、开创世界药物著作图文对照方法先例的是()A、《本草拾遗》B、《经史证类备急本草》C、《新修本草》D、《海药本草》E、《食疗本草》正确答案:C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区别的主要依据是()A、生理功能的差异B、所在部位的不同C、经脉络属的有无D、解剖形态的差异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A、肺主呼吸之气B、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C、肺主调节全身气机D、肺主管气的生成E、肺主治节正确答案:B5、具有易伤阳气,以及重浊、黏滞之性的邪气是()A^风邪B、湿邪C、暑邪D、寒邪E、燥邪正确答案:B6、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A、脾之运化B、脑髓充足与否C、肾气盛衰D、心血是否充盈E、肺气盛衰正确答案:C7、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气是()A、营气B、卫气C、宗气D、肾气E、元气正确答案:B8、在五脏关系中,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脏是()A、心与肝B、脾与肺C、肺与肾D、心与肺E、肝与肺正确答案:B9、“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A、互根互用B、相互交感C、对立制约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正确答案:C10、神志活动的主宰是()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A11、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B、曲直C、润下D、稼稿E、从革正确答案:B12、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行方面B、气血生成方面C、血行和神志活动方面D、神志方面E、血液的调节方面正确答案:C13、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阴阳偏衰以哪脏为关键()A、肝B、脾C、肾D、肺E、心正确答案:C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补阴扶阳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正确答案:E15、皮肤感邪,常内传于()A、脾B、肾C、心D、肺E、肝正确答案:D16、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是()A、肝B、肾C、肺D、脾E、心正确答案:B17、“金水相生”说明哪两脏的关系()A、肝与肾B、肝与肺C、心与肾D、肺与肾E、脾与肾正确答案:D18、胃脱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者,证属()A、胃热证B、食滞胃院证C、胃气虚证D、胃阳虚证E、胃阴虚证正确答案:E19、贯心肺而上息道下气街的气是()A、元气B、营气C、脏腑经络之气D、宗气E、卫气正确答案:D20、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A、叶桂B、陈无择C、李中梓D、李杲E^刘完素正确答案:D21、病人罗某,臀部疮疡5日,查见局部红肿高突、灼痛,根盘紧缩,按之边硬顶软。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医学认为,下列哪项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A. 气血B. 精神C. 脏腑D. 经络答案:A2. 中医学将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为哪两个方面?A. 阴阳B. 气血C. 脏腑D. 精神答案:D3. 下列哪项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B. 阴阳五行C. 预防为主D. 辨证论治答案:D4.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下列哪种病证?A. 风寒感冒B. 痿证C. 痫证D. 痰饮答案:B5. 下列哪项是中医学的诊断方法?A. 望、闻、问、切B. 问、闻、望、切C. 闻、望、问、切D. 望、问、闻、切答案:A6. 中医学认为,下列哪种病邪易伤人体?A. 风寒B. 湿热C. 火邪D. 痰饮答案:C7. 下列哪项是中医学的治疗方法?A. 泻下B. 发汗C. 温补D. 以上都对答案:D8. 中医学认为,下列哪种药物具有补益作用?A. 黄芪B. 黄连C. 麦冬D. 黄柏答案:A9. 下列哪项是中医学的养生原则?A. 调和阴阳B. 调养精神C. 调和饮食D. 以上都对答案:D10. 中医学认为,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内伤病?A. 风寒感冒B. 痢疾C. 胃痛D. 疥疮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血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观、辨证论治3.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4.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寒证、热证、虚实证5.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汗、吐、下、和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正确)2.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正气和邪气的斗争有关。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1、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A、湿性黏滞,胶着难解,病难速愈B、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C、湿邪伤阳困脾,病难速愈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E、湿性重浊,留滞体内,病难速愈答案:A2、具有善行数变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风邪B、湿邪C、寒邪D、火邪E、燥邪答案:A3、“寒极生热”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消长B、阴阳交感C、阴阳对立制约D、阴阳转化E、阴阳互根互用答案:D4、属于“火”的五气是()A、湿B、寒C、暑D、风E、燥答案:C5、“中正之官”指的是()A、胆B、三焦C、胃D、小肠E、膀胱6、五脏阴气的根本是()A、肝阴B、脾阴C、心阴D、肾阴E、肺阴答案:D7、五脏阳气的根本是()A、肺阳B、,b阳C、肾阳D、脾阳E、肝阳答案:C8、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A、子病犯母B、相侮C、相克D、相乘E、母病及子答案:D9、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A、宣发卫气B、呼出浊气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D、助心行血E、吸入清气答案:C10、以下选项中,对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等作用的是()A、肾气B、肾阳C、肾血D、肾精E、肾阴11、从春天到夏天的过程中,气候变化可以理解为()A、由阳转阴B、由阴转阳C、阴消阳长D、阳消阴长E、热极生寒答案:C12、能够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机能的脏是()A、肝B、脾C、肾D、心E、肺答案:C13、“在液为涎”的脏是()A、肾B、肺C、肝D、脾E、心答案:D14、下列何项属于胃的生理特性()A、喜满B、喜升C、喜运D、喜燥E、喜润答案:E15、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为阳邪,其性升发B、为阳邪,其性轻扬C、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D、为阳邪,多夹湿邪E、为阳邪,其性干涩16、以下不属于疠气的致病特点的是()A、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重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E、高热持续不退答案:E17、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血能载气D、气能摄血E、血能养气答案:C18、属于“火”的变动是()A、哕B、忧C、握D、粟E、咳答案:B19、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变化是()A、阴损及阳B、阳盛格阴C、阳损及阴D、阴盛耗阴E、阴盛格阳答案:E20、“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体现的治则是()A、寒者热之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热者寒之E、阳中求阴21、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A、劳神过度B、过饱C、劳力过度D、过饥E、房劳过度答案:A22、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傈悍滑利部分所化生的气是()A、元气B、营气C、卫气D、宗气E、脏腑之气答案:C23、《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丈夫六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B、肾脏衰,形体皆极C、肾气衰,发堕齿槁D、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E、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答案:A24、“胃之关”指的是()A、幽门B、大肠C、阑门D、贲门E、肾答案:E25、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脏腑之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营气26、阳中求阴适用于()A、实热证B、阴阳两虚证C、虚寒证D、虚热证E、实寒证答案:D27、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源自于()A、水地说B、元气说C、五行说D、云气说E、阴阳说答案:D28、病情随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为()A、病势B、质势C、传变D、易感性E、从化答案:E29、关于疾病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B、疾病的过程体现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C、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演变规律D、是正气与邪气抗争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过程E、疾病的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答案:A30、阴阳双方交感和合的动力源泉是()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藏C、阴阳相互转化D、阴阳自和与平衡E、阴阳互根互用答案:B31、肾的“外华”是()A、毛B、发C、面D、唇E、爪答案:B32、属于“火”的五志是()A、恐B、喜C、悲D、怒E、思答案:B33、具有“精血同源”关系的是(A、肝肾B、肝胆C、脾胃D、心肾E、肝肺答案:A34、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协同调节的两脏是()A、肺与肝B、肺与脾C、心与肾D、脾与肝E、心与肺答案:E35、手阳明大肠经分布在()A、上肢外侧中线B、上肢内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后缘E、上肢外侧前缘答案:E36、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脏腑之气B、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D37、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的症状是()A、动则心悸,气喘汗出B、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C、腰酸腿软,精神萎靡D、眩晕耳鸣,性机能减退E、气少力衰,神疲体倦答案:B38、宗气的分布是()A、熏于肓膜,散于胸腹B、通过三焦,流行全身C、上出息道,下走气街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答案:C39、“州都之官”指的是()A、胆B、膀胱C、三焦D、胃E、小肠答案:B40、“阳盛则热”的证候性质是()A、阳亢耗阴证B、实热证C、寒热错杂证D、虚热证E、假热证答案:B41、厥阴经病证可见()A、偏头痛B、全头痛C、巅顶痛D、面额痛E、头项痛答案:C42、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B、太阴经C、少阳经D、阳明经E、厥阴经答案:D43、易发生寒病的季节是()A、秋B、长夏C、夏D、冬E、春答案:D44、古代哲学中,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A、升降出入B、气化C、升降聚散D、精气E、气机答案:C45、脉象分阴阳,属于阴的脉象是()A、迟B、滑C、大D、洪E、浮答案:A46、《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辛”则()A、骨痛而发落B、脉凝泣而变色C、皮槁而毛拔D、肉胝皱而唇揭E、筋急而爪枯答案:E47、主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A、任脉B、冲脉C、阴维脉和阳维脉D、阴跷脉和阳跷脉E、督脉答案:D48、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A、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B、少阳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C、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答案:D49、属于反治的是()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实则泻之D、虚则补之E、热者寒之答案:A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A、为阴邪,易阻气机B、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C、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症状D、其性黏滞,病难速愈E、其性凝滞,易发疼痛答案:E51、属于“金”的五音是()A、宫音B、羽音C、商音D、徵音E、角音答案:C52、五脏分阴阳,心的阴阳属性是()A、阴中之至阴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阳E、阳中之阴答案:C53、灌注于骨节、脏腑、g瞄的是()A、精B、液C、气D、津E、血答案:B54、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为()A、阳虚质B、偏阴质C、肝郁质D、偏阳质E、阴阳平和质答案:D55、主行水的脏是()A、脾B、肝C、肾D、肺E、心答案:D56、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脏腑之精B、水谷之精C、津液D、生殖之精E、血液答案:D57、“无阳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互根互用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交感答案:A58、肺主一身之气主要体现于()A、清气B、营气C、宗气D、精气E、元气答案:C59、引起实寒证的阴阳失调是()A、阴阳两虚B、阴偏盛C、阳偏衰D、阳偏盛E、阴偏衰答案:B60、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促使气机畅达作用的是()A、肺的功能B、脾的功能C、心的功能D、肝的功能E、肾的功能答案:D61、“生痰之源”指的脏是()A、肺B、脾C、肾D、心E、肝答案:B62、以上属于体征范畴的是()A、恶心呕吐B、心血不足C、恶寒发热D、痢疾E、脉象沉迟答案:E63、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A、火邪B、燥邪C、湿邪D、寒邪E、风邪答案:E64、风邪伤人,病位游移、行无定处,说明其病邪性质和特征是()A、风性善行B、风性轻扬C、风为阳邪D、风性开泄E、风性数变答案:A65、胃的生理功能是()A、主持诸气B、传化糟粕C、通调水道D、受纳腐熟E、受盛化物答案:D66、足少阳胆经分布在()A、下肢外侧后缘B、下肢外侧中线C、下肢内侧前缘D、下肢外侧前缘E、下肢内侧后缘答案:B67、与湿浊内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脾失健运B、三焦气化失司C、肺失宣降D、膀胱失司E、肾气不足答案:A68、具有升发生理特性的脏是(A、心B、脾C、肝D、肾E、肺答案:C69、阴病治阳适用于()A、实寒证B、虚热证C、虚寒证D、实热证E、阴阳两虚证答案:C70、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易于伤肺D、易袭阳位E、易耗气伤津答案:B71、具有潜藏、封藏和闭藏生理特性的是()A、心B、脾C、肾D、肝E、肺答案:C72、依据标本划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病因为标,症状为本B、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E、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答案:A73、称为“娇脏”的是()A、心B、肝C、肾D、脾E、肺答案:E74、体阴而用阳,是指()A、肝B、肺C、心D、肾E、脾答案:A75、“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A、正气不足B、瘀血阻滞C、气血失调D、痰浊壅滞E、邪气亢盛答案:E76、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少阴心经D、足厥阴肝经E、手太阴肺经答案:C77、热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从治B、标本兼治C、正治D、治标E、治本答案:C78、病证危重时的标本取舍,对大小便不利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先治标后治本B、治本C、标D、标本兼治E、先治本后治标答案:C79、下列选项属于“阳”的属性特点的是()A、洪脉B、面色晦暗C、下降D、静止E、涩脉答案:A80、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A、心B、肾C、脾D、肺81、痰饮停胃,则可见()A、胸闷心痛B、恶心呕吐C、胸胁胀满D、胸闷气喘E、肢体麻木答案:B82、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A、心、肺、肝B、心、肝、肾C、心、肝、脾D、心、肺、脾E、肺、脾、肾答案:C83、“贮痰之器”指的脏是()A、脾B、肝C、肾D、肺E、心答案:D84、具有约束纵行诸经功能的是()A、阴阳维脉B、督脉C、带脉D、任脉E、冲脉答案:C85、主身之血脉的脏是()A、肺B、肾C、肝D、脾86、属于“金”的季节是()A、冬B、秋C、春D、夏E、长夏答案:B87、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机变化是()A、气虚B、气脱C、气逆D、气闭E、气滞答案:A88、阴阳学说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保养形体B、保养正气C、谨避邪气D、顺时养生E、调摄精神答案:D89、寒者热之适用的病证是()A、阳偏盛B、阴阳两虚C、阳偏衰D、阴偏盛E、阴偏衰答案:D90、称为“相傅之官”的脏是()A、肝B、脾C、肾D、心91、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何种作用的体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中介作用D、固摄作用E、防御作用答案:D92、年老体弱之人为病,多属()A、徐发B、伏而后发C、卒发D、复发E、继发答案:A93、下列选项中可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阴盛则阳病B、阴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偏盛答案:E94、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A、燥化B、热化C、火化D、湿化E、寒化答案:D95、阴偏盛所致的证候是()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寒热错杂证答案:B96、其性收引的邪气是()A、风邪B、燥邪C、湿邪D、寒邪E、暑邪答案:D97、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可变性B、普遍性C、稳定性D、复杂性E、全面性答案:A98、与胆相表里的脏是()A、心B、肾C、肺D、肝E、脾答案:D99、循行于内踝尖八寸以上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阴肾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D100、机体局部之气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是()A、气闭B、气逆C、气虚D、气滞E、气脱答案:D。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以下哪种气的作用?A. 宗气B. 营气C. 卫气D. 真气答案:D2. 以下哪项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B. 阴阳五行C. 症候群D. 辨证论治答案:D3. 以下哪个脏腑是“后天之本”?A. 脾B. 肾C. 心D. 肝答案:A4. 以下哪个脏腑是“先天之本”?A. 脾B. 肾C. 心D. 肝答案:B5.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主要依赖于以下哪种激素?A. 雄激素B. 雌激素C. 肾上腺皮质激素D. 胰岛素答案:C6. 以下哪个症状表明患者体内湿邪偏盛?A. 舌苔白腻B. 舌苔黄腻C. 舌苔薄白D. 舌苔黄燥答案:A7. 以下哪种脉象表明患者体内寒邪偏盛?A. 浮脉B. 沉脉C. 细脉D. 滑脉答案:B8.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补益药?A. 黄芪B. 黄连C. 黄柏D. 黄丹答案:A9.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泻下药?A. 大黄B. 人参C. 黄芪D. 熟地黄答案:A10.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和解药?A. 柴胡B. 黄连C. 黄柏D. 黄芪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答案:√2. 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条件。
()答案:√3.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虚弱会导致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减退。
()答案:√4. 肾脏是先天之本,肾脏功能减退会导致人体早衰。
()答案:√5. 中医学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答案:√6.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燥、火是导致疾病的外邪。
()答案:√7. 中医学认为,药物有四气五味,四气包括寒、热、温、凉,五味包括辛、甘、酸、苦、咸。
()答案:√8. 中医学认为,实证是指邪气盛于正气,实证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
()答案:√9. 中医学认为,虚证是指正气不足,虚证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
()答案:√10. 中医学认为,按摩、拔罐、刮痧等外治法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治疗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科室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2.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A.鼻B.耳C.口D.目3.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气虚质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 )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8.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C )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9、下列关于藏象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B.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属人体整体生命机能的体现,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C.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三焦、女子胞、子宫D.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沟通联系成有机整体10、肝的生理特性是( C )。
A.主疏泄,调畅气机B.主藏血,调节血量C.肝为刚脏,肝气升发D.主血海而调冲任11、肝主藏血不包括( D )。
A.濡养肝及形体官窍B.为经血生成之源C.化生和濡养肝气D.化生和濡养神12、肾开窍于( D )A.齿B.耳C.二阴D.耳及二阴13、急躁易怒主要与下列哪项功能失调有关?( D )A.神不守舍B.髓海空虚C.肝血不足D.肝升太过14、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C )A.胸腹部B.肌肤体表部位C.关节和骨骼D.四肢末端15、奇经八脉中,联络全身阴阳的经络的是( D )。
A.冲脉B.任脉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16、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面部相交于( B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实体B. 五行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实体C. 阴阳和五行是宇宙间同等重要的概念D. 阴阳和五行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答案:D2. 下列关于五行相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B. 木生水,水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木C. 木生土,土生水,水生火,火生金,金生木D. 木生金,金生水,水生土,土生火,火生木答案:A3. 下列关于五行相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木克火,火克土,土克金,金克水,水克木B. 木克水,水克火,火克土,土克金,金克木C.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D. 木克金,金克水,水克土,土克火,火克木答案:B4. 下列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B.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C. 脾主运化,肺主呼吸D. 肺主呼吸,肾主水液答案:C5. 下列关于中医诊断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望、闻、问、切四诊合璧B. 望、闻、问、切、脉五诊合璧C. 望、闻、问、切、耳五诊合璧D. 望、闻、问、切、指甲五诊合璧答案:A6. 下列关于中医治疗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 针灸、拔罐、药物、推拿、食疗B. 针灸、拔罐、药物、推拿、手术C. 针灸、拔罐、药物、推拿、按摩D. 针灸、拔罐、药物、推拿、拔罐答案:A7. 下列关于中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中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B. 中药的配伍原则是“七情和合”C. 中药的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五种D. 中药的用药原则是“先病后药,药病相应”答案:A8. 下列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养生保健的核心是调节阴阳平衡B. 养生保健的方法有饮食、起居、运动、情志、按摩五法C. 养生保健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D. 养生保健的目标是延年益寿、健康长寿答案:A9.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构成。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哪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A. 气血系统B. 脏腑系统C. 经络系统D. 骨肉系统答案:B2. 以下哪项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阴阳学说C. 病因学说D. 药物治疗答案:A3. 中医学中的“精”指的是什么?A. 精神B. 精液C. 精微物质D. 精神和精微物质答案:D4. 中医学认为,以下哪种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A. 饮食不当B. 情绪波动C. 外感六淫D. 体质虚弱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医学中的“五行”?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湿D. 金、木、水、火、寒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______和______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
答案:脏腑系统、经络系统7.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8. 中医学中的“精”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先天之精、后天之精9. 中医学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外感六淫10. 中医学中的“五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木、水、火、土三、判断题1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答案:正确12.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注重养生保健。
()答案:正确13. 中医学中的“精”是指精神活动。
()答案:错误14.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体质虚弱有关。
()答案:正确15. 中医学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辨证论治则强调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因时因地制定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库(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库(含答案)1、调摄精神属于()A、因时制宜B、未病先防C、病求本D、因地制宜E、既病防变答案:B2、五行中,水是木的()A、所乘B、所不胜C、所胜D、母E、子答案:D3、七冲门的下极又称为()A、吸门B、扉门C、魄门D、幽门E、贲门答案:C4、肝其华在()A、面B、唇C、毛D、爪E、发答案:D5、肺为()A、子脏B、刚脏C、水脏D、娇脏E、孤府6、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A、轻扬开泄B、耗气伤津C、干涩伤津D、重浊黏滞E、凝滞收引答案:E7、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A、子病犯母B、相克C、母病及子D、相乘E、相侮答案:C8、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是()A、气脱B、气闭C、气逆D、气滞E、气虚答案:E9、阳盛格阴引起的病理变化是()A、阴阳两虚证B、真热假寒证C、真寒假热证D、虚热证E、虚寒证答案:B10、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酸、苦、甘、辛、咸B、筋、脉、肉、皮、骨C、呼、笑、歌、哭、呻D、角、徵、商、宫、羽E、青、赤、黄、白、黑11、具有藏精功能的是()A、肝B、肺C、肾D、脾E、心答案:C12、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A、宗气B、营气C、脏腑之气D、元气E、卫气答案:E13、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A、固摄作用B、中介作用C、推动与调控作用D、防御作用E、温煦与凉润作用答案:C1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益火补土B、金水相生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E、培土生金答案:D15、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肾E、肺16、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A、心B、肾C、肝D、脾E、肺答案:E17、肺的功能是()A、主气B、纳气C、藏血D、行血E、统血答案:A18、属于正治的是()A、热者寒之B、以补开塞C、用热远热D、热因热用E、以通治通答案:A19、“阳病治阴”的适用病证是()A、阳虚B、阴虚C、阴阳两虚D、阴盛E、阳盛答案:B20、气逆最常发作的脏腑是()A、肺、胃、肾B、肝、胃、肾C、心、胃、肝D、肝、肺、肾E、肺、胃、肝21、激发和促进脏腑经络生理机能的是()A、气的固摄作用B、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C、气的中介作用D、气的温煦与凉润作用E、气的防御作用答案:B22、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A、肾气B、心阳C、肝阳D、脾阳E、肺气答案:D23、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A、心B、肾C、肝D、肺E、脾答案:E24、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化津B、气能行津C、津能载气D、气能生津E、气能摄津答案:C25、具有轻扬、向上向外特性的邪气是()A、寒邪B、燥邪C、火邪D、风邪E、湿邪26、脾开窍于()A、口B、舌C、鼻D、目E、耳答案:A27、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应用以上哪一项治法()A、先祛邪后扶正B、扶正C、扶正兼祛邪D、先扶正后祛邪E、祛邪答案:C28、起于中焦的经脉是()A、足太阳膀胱经B、手太阴肺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B29、用补益药治疗某些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而取效,属于()A、热者寒之B、热因热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寒因寒用答案:D30、主胞胎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冲脉D、阴维脉E、任脉31、阴偏衰所致的证候是()A、寒热错杂证B、实热证C、实寒证D、虚热证E、虚寒证答案:D32、冲脉的功能是()A、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B、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C、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E、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答案:D33、“在液为汗”的脏是()A、肺B、肝C、肾D、脾E、心答案:E34、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A、营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精气答案:C35、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属于()A、热者寒之B、塞因塞用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通因通用36、与人体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E、脏腑之气答案:A37、“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A、由实转虚B、实中夹虚C、真实假虚D、真虚假实E、虚实错杂答案:C38、泻南补北法的适应证是()A、心火上炎证B、肝肾阴虚证C、心肾不交证D、肝火犯肺证E、心肾阳虚证答案:C39、以下属于“疾病”的是()A、恶寒发热B、痢疾C、心血不足D、角弓反张E、脉象沉迟答案:B40、“髓海”指的是()A、骨B、胆C、女子胞D、髓E、脑41、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阳膀胱经答案:B42、热者寒之属于()A、从治法B、治标法C、正治法D、治本法E、反治法答案:C43、属于“水”的五官是()A、鼻B、日C、耳D、口E、舌答案:C44、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的病理状态是()A、气脱B、气虚C、气滞D、气闭E、气逆答案:D45、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源于()A、五行说B、云气说C、水地说D、元气说E、阴阳说46、具有凝滞收引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湿邪B、风邪C、燥邪D、寒邪E、火邪答案:D47、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A、未病先防B、急则治标C、因时制宜D、病求本E、既病防变答案:E48、阴偏盛的病理状态是()A、阳气虚损,产热不足B、阴寒邪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C、阴液不足,阳气失制而偏盛D、阴邪亢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E、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答案:D49、下列选项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A、寒极生热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中求阳E、阴病治阳答案:D50、“土”的特性是()A、曲直B、从革C、润下D、稼穑E、炎上51、心在志为()A、喜B、思C、怒D、恐E、悲答案:A52、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A、五脏B、经络C、心D、脑E、肝答案:A53、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主要体现于()A、调节气机B、呼出浊气C、吸入清气D、辅心行血E、生成宗气答案:A54、属于反治的是()A、以寒治热B、热者寒之C、以寒治寒D、以热治寒E、寒者热之答案:C55、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中气B、元气C、营气D、宗气E、卫气56、行于脉外的气是()A、宗气B、卫气C、元气D、脏腑之气E、营气答案:B57、五行中,水是金的()A、所胜B、所乘C、所不胜D、母E、子答案:E58、热者寒之适用的病证是()A、阴偏盛B、阴阳两虚C、阳偏衰D、阴偏衰E、阳偏盛答案:E59、经筋的生理功能是()A、主蓄积渗灌气血B、主联络机体内外C、主经气感应传导D、主束骨而利机关E、主运行气血津液答案:D60、阴中求阳适用于()A、阴阳两虚证B、虚热证C、实寒证D、虚寒证E、实热证61、四季的阴阳属性中,春天属于()A、阴中之至阴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E、阳中之阳答案:D62、下列选项属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疼痛剧烈B、精神亢奋C、二便失禁D、烦躁不宁E、二便不通答案:C63、可用“离、合、出、A”概括其循行分布特点的是()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经脉E、奇经八脉答案:B64、肾在窍为()A、目B、耳C、口D、舌E、鼻答案:B65、体质是指人体的()A、形态结构B、身体素质C、心理素质D、身心特性E、遗传特质66、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治标B、标本兼治C、从治D、治本E、正治答案:A67、对热结旁流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热因热用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塞因塞用E、寒因寒用答案:B68、阴阳的互为消长体现了阴阳的()A、交感互藏B、阴阳自和C、对立制约D、消长转化E、互根互用答案:C69、情志异常,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是()A、过度悲忧B、突然受惊C、过度愤怒D、过度喜乐E、思虑过度答案:B70、“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A、合病B、伏而后发C、徐发D、继发E、感邪即发7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A、互根互用B、互相转化C、对立制约D、互为消长E、平衡协调答案:A7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A、相乘传变B、子病犯母C、制化传变D、相侮传变E、母病及子答案:A73、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血能养气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气能摄血答案:A74、“中清之腑”是指()A、小肠B、胆C、胃D、膀胱E、三焦答案:B75、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A、任脉B、维脉C、带脉D、督脉E、冲脉76、“脉象弦滑”属于下列哪一项概念()A、体征B、证候C、症状D、疾病E、病机答案:A77、下列病证适用于急则治其标的是()A、阳虚外寒B、脾虚泄泻C、二便不通D、气血两亏E、阴虚内热答案:C78、脾在志为()A、忧B、喜C、思D、怒E、恐答案:C79、古代哲学中构成宇宙本源的是()A、阴气B、天气C、阳气D、精气E、地气答案:D80、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病证是()A、母病及子B、相乘传变C、子病犯母D、反克传变E、相侮传变81、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A、心气虚体质B、肝郁体质C、痰湿体质D、火旺体质E、脾气虚体质答案:C82、具有“宣发”生理特性的脏是()A、肺B、脾C、肝D、肾E、心答案:A83、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手太阳小肠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阴心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答案:D84、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下B、气乱C、气消D、气上E、气结答案:A85、属“阳中之阳”的脏是()A、肾B、肝C、脾D、肺E、心86、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少阴肾经答案:E87、寒邪致病,多发作疼痛的主要原因是()A、寒性收引,气机收敛B、寒性收引,经脉拘急C、寒为阴邪,易伤阳气D、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E、寒客肌表,卫阳被郁答案:D88、扶正法适用于()A、实中夹虚B、实证C、虚中夹实D、虚证E、虚实夹杂答案:D89、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疾病,临床上均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体现了()A、因人制宜B、同病异治C、辨病论治D、异病同治E、审因论治答案:D90、阳偏盛的病理状态是()A、阴液不足,火热内生B、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C、脏腑机能障碍D、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E、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答案:E91、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的主要原因是()A、寒性收引,经脉拘急B、寒邪伤阳,直中脾胃C、寒性黏滞,气机不畅D、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E、寒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答案:B92、实证常见于外感病的阶段是()A、末期B、中期和后期C、各个阶段D、初期和中期E、初期答案:D93、五行中,水是土的()A、所不胜B、子C、所生D、母E、所胜答案:E94、“阳脉之海”指的是()A、带脉B、任脉C、阴阳维脉D、督脉E、冲脉答案:D95、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是()A、血能载气B、气能生血C、血能养气D、气能行血E、气能摄血答案:B96、“通调水道”依赖于()A、肺气宣发肃降B、肺司呼吸之气C、肺主治节D、肺朝百脉E、肺主司一身之气答案:A97、以上说法体现了阴阳互藏关系的是()A、阴在内,阳之守也B、重阴必阳,重阳必阴C、雨出地气,云出天气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E、阳盛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答案:C98、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A、火B、土C、金D、水E、木答案:E99、肺所宣发的气是()A、宗气B、营气C、卫气D、精气E、元气答案:C10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属于哪一种养生原则()A、护肾保精B、体魄锻炼C、养性调神D、调摄饮食E、顺应自然答案:E。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是指:A. 肾藏精,主生殖发育B. 肾主水,调节体液平衡C. 肾主骨,生髓充脑D. 肾主纳气,与呼吸相关2. “脾胃为后天之本”所强调的是:A. 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B. 脾胃的运化水湿功能C. 脾胃的调节气血功能D. 脾胃的统摄其他脏腑功能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五行”学说中的内容?A. 木克土B. 火生土C. 金克水D. 土生火4. “气血津液”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气”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滋养作用D. 凝固作用A. 疏泄情绪B. 疏泄水液C. 疏泄食物D. 疏泄血液6.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望诊”主要观察的是:A. 舌象B. 脉象C. 面色D. 声音7.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是相对的,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B. 阴阳是相互消长的C. 阴阳是相互依存的D. 阴阳是绝对不变的8.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指的是:A. 人体内的血管系统B. 人体内的神经网络C. 人体内的气血流通路径D. 人体内的淋巴循环9.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A. 心脏的跳动功能B. 心脏的供血功能C. 心脏主宰精神活动D. 心脏调节情绪的功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状态。
2.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主要指的是心、肝、脾、肺和________。
4. “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滑脉”通常代表________或________。
5.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与________的功能密切相关。
6. “七情内伤”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怒”对应的脏腑是________。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答案1、分主一身左右阴阳的经脉是()A、阴跷脉和阳跷脉B、任脉C、督脉D、阴维脉和阳维脉E、冲脉答案:A2、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是()A、阴盛则寒B、阳盛格阴C、阴损及阳D、阳盛则阴病E、阳虚则寒答案:B3、称为“罢极之本”的是()A、肝B、脾C、肾D、肺E、心答案:A4、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A、肾病及心B、心病及肝C、心病及脾D、心病及肾E、心病及肺答案:C5、肾在体为()A、皮B、骨C、筋D、肉E、脉6、属于“木”的五味是()A、辛B、甘C、苦D、咸E、酸答案:E7、手太阳经分布在()A、上肢内侧后缘B、上肢外侧中线C、上肢内侧前缘D、上肢外侧后缘E、上肢外侧前缘答案:D8、属于“金”的五色是()A、青B、白C、黄D、黑E、赤答案:B9、称为“清虚之脏”的是()A、肾B、心C、脾D、肝E、肺答案:E10、虚则补之属于()A、治标法B、反治法C、逆治法D、从治法E、治本法11、“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A、真虚假实B、虚实错杂C、由实转虚D、真实假虚E、实中夹虚答案:A12、具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A、肾与肝B、脾与心C、肺与肾D、肝与脾E、心与肺答案:A13、具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脏是()A、肾B、脾C、肝D、肺E、心答案:B14、“肝阳上亢”属于下列哪一项概念()A、证候B、体征C、病因D、症状E、疾病答案:A15、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称为()A、卫气B、元气C、营气D、宗气E、中气16、同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发生的时间、地域、年龄、体质等因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体现了()A、同病异治B、辨病论治C、审因论治D、因人制宜E、异病同治答案:A17、属于“水”的季节是()A、秋B、长夏C、夏D、冬E、春答案:D18、“生痰之源”指的是()A、肝B、肾C、心D、脾E、肺答案:D19、可损伤肾精的因素是()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过饥D、房劳过度E、过饱答案:D20、引起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衰B、阴盛则阳病C、阴偏衰D、阴偏盛答案:C21、主管生殖机能的脏是()A、肝B、脾C、心D、肺E、肾答案:E22、“热者寒之”适用的病证是()A、阴偏衰B、阴偏盛C、阴阳两虚D、阳偏盛E、阳偏衰答案:D23、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C、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D、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E、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答案:A24、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可判断()A、体姿B、体型C、性征D、体格E、体表形态答案:D25、“阴损及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转化B、阴阳交感C、阴阳消长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互根互用答案:E26、易于感冒表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A、温煦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推动作用E、中介作用答案:C27、内风与其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肺B、脾C、肾D、肝E、心答案:D28、属于既病防变的是()A、起居有节B、锻炼身体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E、早期诊治答案:E29、属于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的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虚实交替,藏泄互用E、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答案:A30、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脏走手B、从头走手C、从头走足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答案:C31、下列药物之味,属性属阳的是()A、辛、甘、淡B、甘、苦、淡C、甘、淡、涩D、辛、苦、咸E、酸、苦、咸答案:A32、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脏腑之气E、卫气答案:A33、手足三阴经交接于()A、头部B、足部C、胸部内脏D、四肢末端E、手部答案:C34、称为“华盖”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35、下列病邪致病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的是()A、火邪B、寒邪C、湿邪答案:E36、具有轻扬开泄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风邪B、湿邪C、燥邪D、寒邪E、火邪答案:A37、五行中,水是火的()A、子B、所不胜C、所胜D、所生E、母答案:B38、肺痨咳嗽,咳嗽不甚时,应采取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标B、先治标后治本C、先治标后治本D、治本E、标本兼治答案:D39、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肾中精气B、清气C、脏腑精气D、水谷精气E、经气答案:A40、具有“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A、肺B、脾C、肾答案:A41、与肺相表里的是()A、膀胱B、胃C、胆D、大肠E、三焦答案:D42、下列属于疾病基本病机的是()A、六淫病机B、脏腑病机C、内生五邪病机D、经络病机E、阴阳失调病机答案:E43、“阴中求阳”适用的病证是()A、阴虚B、阳虚C、阴阳两虚D、阳盛E、阴盛答案:B4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的病证是()A、阴偏衰B、阳偏衰C、阴偏盛D、阳偏盛E、阴阳两虚答案:A45、容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是()A、肺B、肝C、肾答案:C46、“水寒射肺”属于()A、母病及子B、相侮传变C、相乘传变D、制化传变E、子病犯母答案:E47、“水谷之海”指的是()A、小肠B、胆C、胃D、大肠E、膀胱答案:C48、既至目外眦,又至目内眦的经脉是()A、足太阳膀胱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阳明大肠经答案:C4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A、经别B、别络C、奇经D、皮部E、经筋答案:A50、推动血腋运行的基本动力是()A、肺的功能B、肾的功能C、肝的功能D、心的功能E、脾的功能答案:D51、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少阳B、手少阳C、手太阳D、足阳明E、足厥阴答案:D52、与女子胞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心、肺、肝、肾、冲脉、带脉B、心、肝、脾、肾、冲脉、任脉、督脉、带脉C、心、肝、脾、肺、冲脉、督脉D、心、肝、肺、肾、冲脉、督脉E、心、肺、脾、冲脉、带脉、任脉答案:B53、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答案:E54、属于“木”的五体是()A、皮B、肉C、脉D、骨E、筋答案:E55、对阴阳偏衰采用的治疗原则是()A、损其有余B、补其不足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调整阴阳答案:B56、具有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性质和特征的邪气是()A、风邪B、暑邪C、寒邪D、湿邪E、燥邪答案:E57、津液不足引起的是()A、内燥B、内寒C、内湿D、内风E、内火答案:A58、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A、暑邪B、燥邪C、风邪D、寒邪E、湿邪答案:E59、适用于虚热证的治法是()A、热则寒之B、阴病治阳C、寒则热之D、阴中求阳E、阳病治阴答案:E60、阴阳互损引起的病理变化是()A、阳偏衰B、阴偏衰C、阴偏盛D、阴阳两虚E、阳偏盛答案:D61、《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的脏是()A、脾B、心C、肝D、肺E、肾答案:C6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说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A、防御作用B、中介作用C、温煦与凉润作用D、固摄作用E、推动与调控作用答案:D63、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关系密切的是()A、心与肺B、脾与肝C、心与肾D、肺与肝E、肺与脾答案:E64、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机是()A、因虚致实B、由实转虚C、真实假虚D、实中央虚E、真虚假实答案:C65、“先天之本”指的脏是()A、肺B、心C、肾D、肝E、脾答案:C66、具有通调水道功能的脏是()A、心B、肺C、肾D、肝E、脾答案:B67、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作用的脏是()A、肝B、肺C、肾D、心E、脾答案:A68、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为()A、体格B、体重C、体型D、性征E、体姿答案:C69、以上属于证候范畴的是()A、心血不足B、痢疾C、恶寒发热D、恶心呕吐E、脉象沉迟答案:A70、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A、整体观念B、阴平阳秘C、辨证论治D、天人合一E、形神合一答案:A71、“髓海”指的是()A、脉B、脑C、髓D、女子胞E、骨答案:B72、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应用以上哪一项治法()A、扶正兼祛邪B、先扶正后祛邪C、祛邪D、扶正E、先祛邪后扶正答案:E73、血虚病证多见于()A、肝肾B、脾肺C、肺肾D、肝脾E、心肝答案:E74、其性升散的邪气是()A、暑邪B、风邪C、湿邪D、燥邪E、寒邪答案:A75、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A、心B、肾C、肺D、肝E、脾答案:C76、《素问·厥论》所谓“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A、肺B、肾C、心D、脾E、肝答案:D77、心的功能是()A、纳气B、主气C、藏血D、统血E、行血答案:E7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炎上B、润下C、曲直D、从革E、稼穑答案:D79、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的是()A、为阳邪,其性炎热B、为阳邪,其性开泄C、为阳邪,伤津耗气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E、为阳邪,其性炎上答案:B80、“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说明了阴阳学说的哪种关系?()A、阴阳互藏B、阴阳转化C、阴阳白和与平衡D、阴阳互根互用E、阴阳对立制约答案:A81、“主津”的腑是()A、小肠B、膀胱C、胃D、大肠E、胆答案:D82、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转化D、阴阳交感E、阴阳自和答案:D83、瘀血引起的崩漏,治疗宜选用的治法是()A、热者寒之B、补气摄血C、通因通用D、清热凉血E、塞因塞用答案:C84、佐金平木法的适应证是()A、肝火犯肺证B、肝火上炎证C、肝肾阴虚证D、肝脾不调证E、肝胆湿热证答案:A85、称为“封藏之本”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E86、手足三阳经交接于()A、头B、足C、腹D、胸E、手答案:A87、邪气亢盛,正气不虚,其形成的病证是()A、虚实夹杂证B、真实假虚证C、实证D、虚证E、真虚假实证答案:C88、阳气不足引起的是()A、内燥B、内寒C、内湿D、内火E、内风答案:B89、阴盛格阳引起的病理变化是()A、虚寒证B、阴阳两虚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虚热证答案:D90、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A、目外眦B、目内眦C、鼻根部D、小指端E、胸中答案:B91、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厥阴肝经C、足少阳胆经D、手太阴肺经E、足太阳膀胱经答案:E92、属于五行之“火”的五音是()A、羽音B、角音C、宫音D、徵音E、商音答案:D93、“生之本”是()A、肝B、脾C、肺D、心E、肾答案:D94、“木火刑金”属于()A、子病犯母B、相乘传变C、相侮传变D、母病及子E、制化传变答案:C95、肺病及脾的五行传变是()A、子病犯母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答案:A96、卫气的分布特点是()A、熏于肓膜,散于胸腹B、通过三焦,流行全身C、上出息道,下走气街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答案:A97、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头走足B、从足走头C、从手走头D、从胸走手E、从足走腹答案:E98、“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脏是()A、心B、脾C、肝D、肺E、肾答案:A99、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脏腑精气B、卫气C、营气D、元气E、宗气答案:E100、五脏变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肾之变动为栗B、脾之变动为哕C、肝之变动为握D、肺之变动为咳E、心之变动为笑答案:E。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A. 呼吸B. 睡眠C. 饮食D. 气血运行2. “五行”学说中,与“火”相对应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3. 中医中“气”的概念是指:A. 空气B. 呼吸C.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身体的力量4. 五脏六腑中,属于“腑”的是:A. 心B. 肝C. 脾D. 胆5. 以下哪项是中医“四诊”中的内容:A. 望诊B. 听诊C. 触诊D. 以上都是6. 中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精气B. 调节水液C. 转化食物D. 调节呼吸7. “阴阳”学说中,阴代表的是:A. 热B. 冷C. 动D. 静8. 中医中“血”的概念主要指的是:A. 血液B. 营养C. 体液D. 精力9.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导致疾病的原因:A. 外感六淫B. 七情内伤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10.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精气B. 调节水液C. 转化食物D. 调节呼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中医认为“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12. “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______,金克木。
13. 中医中“气”的运行主要依赖于______和______。
14. 中医中“肾”的精气主要贮藏在______。
15. 中医理论中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请简述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
17. 描述中医中“气血”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18. 解释中医中“阴阳”学说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19. 阐述中医“四诊”中的“望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共30分)20. 请论述中医理论中“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21. 某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请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可能的病机,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基础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医学纲目》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B.华佗C.张仲景D.陈无择E.扁鹊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李杲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B.李中梓C.吴又可D.张子和E.王清任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E.朱丹溪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B.李东垣C.张从正D.刘完素E.吴鞠通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B.朱丹溪C.李东垣D.张介宾E.赵献可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丹溪E.张介宾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李东垣E.朱震亨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吴又可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B.吴有性C.王孟英D.叶天士E.薛生白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余师愚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D.李中梓E.王孟英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B.脑C.五脏D.六腑E.经络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B.王叔和C.张介宾D.王清任E.李杲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D.《金匮要略》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C.《伤寒论》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E.《神农本草经》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医学纲目》E.《千金要方》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B.《医宗金鉴》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C.《证治准绳》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B.“春善病鼽衄”(三)D型题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C.阴盛则寒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A.宏观观察法B.微观观察法C.直接观察法D.试探法E.整体观察法(四)X型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B.张景岳C.赵献可D.吴又可E.王肯堂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C.《内经》D.《伤寒杂病论》E.《难经》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千金要方》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A. 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原因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