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摘录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1、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2、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3、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4、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6、惟有忘记机心方可以消除众多别人的机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7、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8、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9、总是必须脚踏实地,能勤于做好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见功效。
10、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
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
——《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2、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3、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4、军士所过,有取民间一草一木不给钱者,即行正法。
望两君日以斯言训做之。
——《曾国藩书信》。
15、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
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
——《曾国藩书信》。
16、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
——《曾国藩家书》17、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曾国藩家书》18、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曾国藩家书》19、名望所在,是非于是乎出,赏罚于是乎分。
——《曾国藩家书》20、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曾国藩名言语录篇1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曾国藩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曾国藩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25、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曾国藩名言摘抄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名言摘抄2他一生修身养性,共有十三套学问,其中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易懂、思想深刻,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的一
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曾国藩的治学宗旨,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然后才能治家、治国,最终达到天
下太平的目标。
2. "学无止境,德行天下"——曾国藩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
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成为德行天下的人。
3. "立身以立言,立言以立事,立事以立功"——曾国藩强调言
行一致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有正确的言行,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事情,最终才能立下功绩。
4. "知天命者,为天下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
自己的天命,就应该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成为众人的先导。
曾国藩的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
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读书名言

曾国藩读书名言
1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17、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18、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1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 会差到哪去。 20、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是能养人精神,是理义收摄。
曾国藩读书名言
21、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2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3、 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24、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 静在心,不在境。
曾国藩读书名言
曾国藩读书名言
1、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外乎一个“勤”字。 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4、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5、故吾人用功,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读书名言
6、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7、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8、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9、千邈矣独留我,战归来再读书。 10、 坚骐志,苦其心,勃,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读书名言
11、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12、信算命,信飘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3、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4、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5、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谢谢!
曾国藩名言句子(通用70句)

曾国藩名言句子(通用70句)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4、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6、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稳当,再来讲求变化;做事要无声无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简单便捷。
7、用人极难,辨识别人说的话也很不容易,全靠见多识广,仔细思考谨慎处置,心中要有一定的权衡。
8、傍晚,与子序登楼聊天,说到老年人的读书用功,不能有骄气和暮气。
9、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10、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1、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曾国藩书信》。
12、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曾国藩书信》。
13、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
——《曾国藩书信》。
14、由俭人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曾国藩家书》15、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家书》16、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
——《曾国藩家书》17、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曾国藩家书》18、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曾国藩家书》19、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
——《曾国藩家书》20、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21、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
——《曾国藩家书》22、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曾国藩家书》23、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曾国藩家书》2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曾国藩名言警句

曾国藩名言警句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3、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4、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
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6、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7、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1、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2、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13、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4、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15、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6、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18、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9、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
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23、物来顺应,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24、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25、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6、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27、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2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0、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1、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者。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3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4、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6、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懒人。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精选100句)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精选100句)1、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6、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7、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
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9、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10、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11、习于奢华之后,再回到俭朴,好比登天一样难。
12、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功夫。
13、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4、我身在军营中,颇为有以诗文而荒废正务的现象,以后当切为警戒。
15、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
——《曾国藩书信》。
16、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曾国藩书信》。
17、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
——《曾国藩书信》。
18、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书信》。
19、不苛求于全材,宜因量以器使。
——《曾国藩书信》。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21、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曾国藩书信》。
22、军事以气为主,瀹去旧气,乃能重生新气。
若不改头换面,长守此坚壁,以日夜严防而不得少息,则积而为陈腐之气,如败血之不足以养身也。
——《曾国藩书信》。
23、攻城最忌蛮攻。
兵法日:"将不胜其忿而蚊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罪也。
"以蛮攻为戒。
——《曾国藩书信》。
曾国藩名人名言句子

曾国藩名人名言句子1、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4、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5、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6、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7、短不可护,护则终短。
长不可矝,矝则不长。
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
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
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
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
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
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8、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9、死与生,我已置之于度外,但求临死的时候,心中没有悔憾之事,这就大幸了。
10、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11、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12、凡说话不切中事理、没有分量的人,他的部下必定不会服气。
13、天下的事情,没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以长久可以宏大的。
14、敬与恒这两点,是贯穿一个人的始终的做人工夫。
15、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曾国藩书信》。
16、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曾国藩书信》。
17、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书信》。
1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书信》。
19、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
——《曾国藩书信》。
20、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曾国藩家书》21、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曾国藩家书》22、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4、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7、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8、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稳当,再来讲求变化;做事要无声无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简单便捷。
9、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0、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11、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2、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
——《曾国藩书信》。
13、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曾国藩书信》。
14、勋位并隆,务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
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5、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6、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
——《曾国藩书信》。
17、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书信》。
1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书信》。
19、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
——《曾国藩书信》。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21、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
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
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

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收集94句)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1、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3、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
4、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5、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6、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7、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8、居心不净,动辄疑人。
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9、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0、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11、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12、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13、学贵有常,又贵日新。
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1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5、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
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16、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7、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18、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
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19、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20、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bao奸诈者,祸之始。
21、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
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22、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2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4、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
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25、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2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曾国藩名言句子汇总(精选70句)

曾国藩名言句子汇总(精选70句)1、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5、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
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6、纪泽尽管身体薄弱,但保养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对待饮食,节制嗜好欲望上,绝对不在服药上。
7、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8、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9、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10、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1、危险紧急的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专门依靠自己,才是稳当的做法。
12、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曾国藩书信》。
13、胜仗不能加赏,败挫亦难于言罚。
——《曾国藩书信》。
14、成军以出,要须卧薪尝胆,勤操苦练,养成艰难百战之卒,预为东征不归之计。
若草率从事,驱不教之士,执蛊脆之器,行三千里之远,以当虎狼百万之贼,未与交锋而军士之气固已馁矣,虽有一二主者忠义奋发,亦无以作其众而贞于久也。
——《曾国藩书信》。
15、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
——《曾国藩书信》。
16、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
——《曾国藩家书》17、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曾国藩家书》18、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俱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士字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8篇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8篇曾国藩的名言警句1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9、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0、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2、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13、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4、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15、特患业之不精耳。
1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7、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0、人生莫惧少年贫。
21、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2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5、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6、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0、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x奸诈者,祸之始。
31、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32、家和则福自生。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曾国藩的名言警句1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其次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行。
3、且苟能发奋独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喧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独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到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不可一世,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慢慢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愤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名言短句(通用40句)

曾国藩名言短句(通用40句)1、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天下绝对没有容易相处的境遇,人间哪里有空闲的岁月。
5、就我的所见所知多教育几个人,以别人的长处来批评我的短处。
6、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7、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尤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曾国藩书信》。
8、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
——《曾国藩书信》。
9、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10、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
——《曾国藩家书》11、盐姜颇好,所作椿麸子,酝莱亦好。
家中外须讲求莳蔬,内须讲求晒小菜。
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
——《曾国藩家书》12、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将大玷家声。
——《曾国藩家书》13、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曾国藩日记》。
1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曾国藩家书》。
15、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
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
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
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16、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1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18、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曾国藩1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曾国藩20、须先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2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曾国藩名人名言

曾国藩名人名言曾国藩名人名言11、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8、能够俭朴简约的`人可以不求人。
9、一旦焦躁,则好心绪必定减少,办事则必不能妥善。
10、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曾国藩书信》。
11、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
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
——《曾国藩书信》。
12、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
——《曾国藩书信》。
1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4、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书信》。
1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家书》16、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
——《曾国藩家书》17、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18、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曾国藩家书》1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字,每日不可缺一。
——《曾国藩家书》20、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
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见。
——《曾国藩家书》21、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曾国藩家书》22、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
——《曾国藩家书》23、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
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曾国藩家书》24、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名言 经典名言

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
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能耐寒暑,乃有大材;能耐苦寒,乃有坚骨。
3.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是进德,二是修业。
德业俱废,纵有报国之心亦无可用之力。
若专在笔砚间作学问上之功夫,则一事无成。
此是我生平奉劝诸公的话。
6.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7.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自尊心是志气、理想、热情、性格等的基石;自信心是意志、能力、决心、性格等的来源。
8.一个没有自尊心与自信心的人,既不可能完成任何大事,即使能也不可能做得好。
因此要成就事业,必须首先养成自尊心与自信心。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名言摘录导读:◎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
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
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心至苦,事至盛也◎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
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
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
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
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
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
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
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
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
不然,悔随之矣。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特患业之不精耳◎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
忧勤者,建业之本也。
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凡事豫则立◎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
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
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
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
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勿过多怜悯以体察人才为第一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
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小仁者,大仁之贼☆死生早已置之度外◎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
常恐其漏坏之易。
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人以气为主◎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
静在心,不在境。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家和则福自生◎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
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
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常常提其朝气为要☆百种弊病,皆从懒生◎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
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
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
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
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
至乐顺理。
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
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
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
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
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
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
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
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
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家和则福自生◎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
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须先立坚卓之志◎不好名者,斯不好利。
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
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处事宜决断◎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广其识则天下大☆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小仁者,大仁之贼◎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
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
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保◎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
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
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
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
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
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
涉世甚艰,畜德宜豫。
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
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
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无好小利☆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
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
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保◎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