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代码:081505)(201109版)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
本学科主要从事海岸与近海工程环境、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近海结构物设计及其运动机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海岸与近海工程流体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河口海岸演变、港口航道整治规划及海岸河口环境保护;海岸防护工程;海岸与近海岩土工程;港工与海工结构;港口与近海结构设计与动力分析;海岸带规划与管理。
本学科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本学科的实验基地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口深水航道试验中心(教学与科研基地)、风浪流水槽、计算机辅助设计算中一、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研究、理论分析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1.海岸与近海工程流体力学 2.泥沙运动力学与河口海岸动力学 3.海岸与近海岩土工程 4. 港口与近海结构设计与动力分析 5. 近海环境与防灾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0,其中学位课学分≥19。
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组号备注学位课G071503 计算方法 3.0 秋学位课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0 秋学位课G071532 应用泛函分析 3.0 春学位课G071536 高等计算方法 2.0 春学位课G071552 应用近世代数 3.0 春学位课G071555 矩阵理论 3.0 秋学位课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0 春学位课G071557 图与网络 2.0 春学位课G071558 拓扑学基础 2.0 春学位课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0 秋学位课G071560 小波与分形 2.0 春学位课G071561 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2.0 春学位课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0 秋学位课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0 春学位课G071564 应用随机过程 3.0 秋学位课G071565 最优估计与系统建模 2.0 春学位课G071566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 2.0 春学位课G071567 工程微分几何 2.0 春学位课G071568 非线性动力系统 3.0 春学位课G090510 中国文化概论 2.0 春,秋留学生必修学位课G090511 汉语 2.0 春,秋留学生必修学位课G09051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春,秋学位课G140501 英语 3.0 春,秋学位课G23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2.0 春,秋学位课NA6011 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结构力学 3.0 秋学位课NA6022 高等船舶流体力学 3.0 秋学位课X010499 专业英语 1.0 春,秋学位课X010507 河口海岸动力学 2.0 秋学位课X010508 数学模型 3.0 春学位课X010543 海洋岩土工程 3.0 春学位课X010544 水波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3.0 秋学位课X010545 泥沙运动力学 3.0 秋非学位课F010516 波浪与海岸建筑物的相互作用 2.0 春非学位课F010561 工程泥沙与航道整治 2.0 春非学位课F010562 海岸工程试验相似理论与应用 2.0 春非学位课F010564 海洋环境流体力学 2.0 春非学位课F010565 地下水动力学 2.0 春非学位课F100509 张量分析及应用 2.0 秋非学位课F100516 数值模拟高性能计算方法 2.0 春非学位课F100553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2.0 秋非学位课F100555 地基处理 2.0 秋非学位课S010501 学术报告会 2.0 春秋五、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需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和级点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2024年船舶培训计划

2024年船舶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船舶行业对于高素质的船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我们制定了2024年船舶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船舶人才,以满足船舶行业的需求,推动船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培训内容1. 船舶技术知识培训本课程主要包括船舶结构、船舶机械、船舶动力系统、船舶电气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培训学员对船舶技术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2. 航海技术培训本课程主要包括航海学、导航学、气象学、海洋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通过理论课程和模拟操纵,培训学员具备航行作业的能力。
3. 安全与应急救援培训本课程主要包括船舶安全知识、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通过理论课程和模拟演练,培训学员具备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
4. 船舶管理培训本课程主要包括船舶物流管理、船舶运营管理、船舶维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培训学员具备船舶管理的能力。
5. 专业技能培训本课程主要包括船舶驾驶、船舶维修、船舶装卸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模拟操纵和实际操作,培训学员具备专业技能的能力。
三、培训方式1. 班内培训通过在校内开展专业课程培训,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实训基地培训通过实验室和模拟操纵训练,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增强专业技能。
3. 实习培训学生将在海上实习一段时间,通过实际操作和与船舶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加深对船舶行业的理解和认识。
四、培训师资我们将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船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师,他们将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帮助学员成长。
五、培训效果评估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对学员进行多次考核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考核、综合能力考核等。
只有通过考核,学员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介绍

交通大学专业介绍一、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包含以下两个方向) (2)(二)、土木工程专业 (3)(三)、交通运输(国际航运)专业 (4)(四)、建筑学专业(五年制) (5)(五)、工程力学(工程分析技术与软件)专业 (5)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6)(一)、机械工程专业 (6)(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6)(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7)(四)、工业工程专业 (7)三、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8)(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8)(二)、自动化专业 (8)(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9)(四)、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9)(五)、信息工程专业 (9)(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10)(七)、微电子学专业 (10)(八)、软件工程专业 (11)四、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12)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六、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13)(一)、生物工程专业 (13)(二)、生物信息学专业 (14)(三)、生物技术专业 (14)七、农业与生物学院 (15)(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15)(二)、植物生物技术专业 (15)(三)、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16)(四)、园林专业 (16)(五)、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17)八、化学化工学院 (17)(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17)(二)、应用化学专业 (18)九、外国语学院 (19)(一)、日语专业 (19)(二)、英语(商务、金融)专业 (19)(三)、德语(经贸、科技)专业 (20)十、凯原法学院 (20)十一、人文学院 (21)十二、航空航天学院 (22)十三、密西根学院 (22)十四、药学院 (23)十五、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3)十六、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4)十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5)十八、媒体与设计学院 (26)十九、医学院 (29)(一)、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教育部特色专业) (29)(二)、临床医学专业( 五年制, 教育部特色专业) (29)(三)、医学检验专业( 四年制, 教育部特色专业) (30)(四)、护理学专业( 四年制, 教育部特色专业) (30)(五)、试点班介绍: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 本博连读) (31)(六)、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 (32)(七)、营养学专业四年制 (32)(八)、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 (33)二十、数学系 (34)二十一、物理与天文系 (34)二十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35)二十三、致远学院 (36)二十四、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37)二十五、试点班级 (39)(一)、交大密西根学院 (39)(二)、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40)(三)、致远学院 (41)(四)、医学院特色班 (43)(五)、机械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 (44)(六)、工科-管理本硕贯通试点班 (45)(七)、电子信息科学类本-硕连读试点班(IEEE试点班) (45)(八)、计算机科学班(原ACM班) (46)(九)、数学--金融本硕贯通试点班 (47)一、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包含以下两个方向)专业介绍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联培协议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共同培养协议甲方(企业或研究机构):__________(填写详细信息)乙方(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__________(填写详细信息)第1条(目的和背景)本协议旨在加强甲方与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通过联合培养计划,旨在促进乙方研究生学术和实践的全面发展,提高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
第2条(育成计划的决定)双方确定乙方在甲方单位的具体培养计划。
这包括研究领域,学习任务,实习安排等。
甲方指定乙方导师,提供系统的研究指导和学术支持。
甲方组织乙方参加甲方单位的学术讨论会、研讨会及其他相关活动,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交流的机会。
第三条(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和共享)双方将对共同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成果的所有权和共享作出具体规定。
第4条(研究费和实习津贴)甲方向乙方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习津贴,保障培养期间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第五条(协议有效期限及变更解除)本协议由双方签字并盖章,自签署日起执行。
变更或解除本协议内容时,需要双方书面同意并签署变更或解除协议。
第六条(争议解决)由本协议引起的纠纷,双方将努力友好协商解决。
如无法达成协议,可向上海交通大学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有效期限)本会谈,双方的自发成立了签名认为,外部的强制力量的影响,有效期限为____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迄。
签名和印章甲方(企业或研究机构):__________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乙方(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480英文名称Ship and Marine Engineering一、领域简介(包括概述及领域范围)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决定国家兴衰的基本因素之一。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这一被称为“蓝色国土”的区域约为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
海洋开发将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研究发展领域,也是世界各国争夺的另一主要战场。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我国海洋防卫与进行海洋探测、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领域广泛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涉及机械、电子、控制、数学、力学、声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基础学科领域,同时涉及武器平台、战术运用、兵器构形系统结构系统、动力推进及能源系统、制导系统、战斗部、发射系统等诸多专业学科方向。
而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相对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技术的发展,首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以在职人员为主,主要是为船舶和水中兵器技术领域的研究院、所、基地、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和工业部门,特别是为承担国家重要型号研制任务的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我国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
2.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掌握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技术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培养单位四、研究方向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不少于22学分,学位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上海交大研究生培养手册

上海交大研究生培养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研究生的方向和目标,包括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
2. 培养方案:详细介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研究方向、导师指导等,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据。
3. 培养过程:包括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考核、毕业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4. 导师指导:明确导师的职责和要求,包括对导师的选拔、聘任、考核等方面的规定。
5. 学术规范: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包括学术道德、学术评价、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的规定。
6. 学科建设:介绍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和发展方向,包括学科设置、学科评估、学科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7. 学术交流:介绍学校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平台,包括学术会议、讲座、研讨会等方面的内容。
8. 研究生管理:介绍学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包括研究生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等的管理职责和要求。
9. 学位授予:明确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条件和程序,包括学位论文要求、答辩要求、学位申请等方面的规定。
10. 质量保障:介绍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措施,包括教学质量监控、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根据学校和专业有所不同,建议查阅学校官网或咨询相关学院的研究生办公室。
上海交大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培养方案上海交大培养方案1.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交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作为国内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本科培养目标•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宽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既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
3. 培养体系专业课程•学生在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对应的专业课程。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性地掌握所选专业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公共基础课•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海交大设有一系列公共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
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海交大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实验、项目、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上海交大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机会。
•学生可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创业实践项目等,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 课程设置•上海交大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5. 毕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需达到一定的毕业要求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毕业要求包括学分要求、毕业论文要求等,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6. 就业前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受到各行各业的认可和青睐。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以上是关于上海交大培养方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相关信息,请访问上海交通大学的官方网站。
7. 学术研究•作为一所重点高校,上海交大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术导师制度•上海交大设有学术导师制度,为热爱科研的学生提供导师的指导和支持。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管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在入学后需修读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海洋工程基础、船舶设计与制造、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学生需通过考核,获得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2.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期间需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需完成一定的科研论文发表,并参与相关学术会议的交流与讨论。
3.实践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需参与实践训练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实践报告。
实践内容包括工程设计、实验室实训、工程实习等。
4.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需撰写一份学位论文,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完成后,学生需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以取得学位证书。
三、培养方案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2年,具体培养方案如下:第一学期:- 海洋工程基础- 船舶结构与材料- 船舶动力学第二学期:- 船舶设计与制造-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船舶操纵与导航第三学期:- 船舶电子与自动化- 船舶海洋工程安全- 浮体与海洋系统工程第四学期:- 海洋工程计算与仿真- 船舶与海洋能源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第五学期:- 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 科研训练与实践活动第六学期:- 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通过以上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将全面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四、培养质量评估为确保培养质量,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与否的重要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非数学专业)数学基础课程《矩阵理论》教学大纲.doc

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2019年3月目录一、学校情况11.1学校概况 11.2学生情况 11.3教师队伍 21.4设施设备 2二、学生发展32.1学生素质 32.2在校体验 42.3资助情况 52.4就业质量 52.5职业发展 6三、质量保障措施63.1专业动态调整 63.2教育教学改革 73.3教师培养培训 83.4规范管理 83.5德育工作情况 133.6党建情况 16四、校企合作16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184.2学生实习情况 184.3集团化办学情况18五、社会贡献19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95.2社会服务 205.3对口支援 20六、举办者履责206.1经费保障 206.2政策措施 21七、特色创新2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2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222018年度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质量报告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系原第一机床厂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于1980年,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工厂培养技术工人。
1995年,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经济效益开始滑坡,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
1998年2月学校加入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原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为龙头的民办教育集团——黑龙江东亚学团,学校易名为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级中学。
2008年8月20日,由齐齐哈尔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民政府和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四家单位共同签署的文件《关于对东亚学团资产清查界定和处置的协议书》中,黑龙江东亚学团职业高中办学性质被界定为“国有公办,执行托管协议。
委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原齐齐哈尔职业学院)进行管理”。
校园占地面积5864.64平方米,建筑面积(校舍面积)22841.32平方米,校园总面积39040.32平方米。
学校资产总额13718916.91元,固定资产7554957.64元。
1.2学生情况目前学校在籍学生257人,其中职高学籍为37人;开设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航空服务、铁路客运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2018年招生人数比上一年有所减少。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The first par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elements, concept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CME,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highlighting its position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high-end manufacturing.
*课程简介
(English)
Course Descriptio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physical proces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heat transfer, pha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cs during hot working process of casting, forging and heat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 necessary inputs for FEM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emphasized, such as material parameters, process parameters, initial condi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etc.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familiar with research direction and progress of each individual process, and be able to perform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hot working process correctly.
2024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船舶设计、制造、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船舶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基础,掌握现代船舶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船舶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工作;3.培养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国内外船舶工程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4.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船舶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培养方案1.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
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学、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在此阶段,还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支撑。
2.专业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包括船舶结构力学、船舶流体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制造工艺、船舶维修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此外,还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船舶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实践工作。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设立科研实验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
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4.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需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和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和身心健康。
此外,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实践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实习和实践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亲自参与船舶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实际工作,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012研究生培养方案_船舶与海洋工程修订版

附件五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4 学科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类型:学术研究型一、研究方向1. 结构振动噪声控制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强度与安全性评估3.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环境载荷4. 海洋再生能源装置与船舶螺旋桨设计与性能计算5. 复合材料船艇6.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注:补修课的学分按原课程学分的一半填写。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参加3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一次以上的学术报告。
课程编号说明:1、第一位用S表示硕士生课程;2、第二、三位表示学院,第四、五位表示系,不设系的学院第四、五位填写―0‖;3、第六、七、八位表示顺序号;4、第九位表示开课学期(C表示春季学期开课,Q表示秋季学期开课)。
院(系)审核意见: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教授委员会)签字:签字:日期:日期:附件六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0111001Q课程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结构力学开课院系: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张岩桂洪斌先修课程:船舶结构力学适用学科范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时:36 学分:2开课学期:秋开课形式:课堂授课+实验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200字左右)船舶计算结构力学是结构力学分析的数值方法,是计算杆件及复杂结构的应力、位移及振动问题的通用计算工具,是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技术基础。
通过研究计算结构力学的基础理论,实现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为对象的数值计算,进一步可作为有限元软件学习的基础理论。
课程要求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和编程计算。
课程主要内容:(1000~1500字)内容包括变分法、加权残值法、平面及空间问题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法、非线性有限元法、弹性稳定问题有限元法、薄壁结构中的有限元法及并行算法,有限元图形处理和计算结构力学的一些进展。
1 变分原理4学时变分原理是力学分析中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能量法、有限元法、加权残值法等力学方法都是以变分原理为数学工具的。
本章简单介绍变分和泛函,作为后续学习的数学基础。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制造与修理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熟练、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本方案。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培养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适应船舶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3.培养具备船舶行业前沿技术、了解国际船舶市场动态,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船舶结构、船舶原理、船舶材料、船舶焊接技术、船舶涂装技术等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船舶制造工艺、船舶修理工艺、船舶设计、船舶检验、船舶生产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在船舶制造与修理领域的专业技能。
(4)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实习、实训课时,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3.师资队伍(1)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4.学生活动(1)开展船舶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实习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实施保障1.政策支持: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研究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依据本条例得出的综合成绩是学院各类奖学金评奖的依据,也是学院向学校推荐各类“优秀个人”和向就业单位推荐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研究生综合测评由学习成绩、社会工作、获奖情况、导师评分和科研成绩五大部分组成:1、学习成绩(由院教务办提供)硕士二、三年级按照【已修学位课学级点】x 30进行计算;博士生课程学习按照培养计划进行或完成。
2、社会工作博士、硕士研究生班长、党支部书记考核由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院级及以上学生干部由院团委负责具体实施。
(1)全国学联主席或上海市学联主席,10分;(2)校学联主席团成员、院团委副书记、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0 —5分;(3)班长、党支部书记,0 —5分;(4)校学联部长、院学生会部长,0 —3分;注:若适用以上条款中的两条以上的同学,加分取最高级别,不得累加。
3、获奖情况申请者须提供获奖证书、奖状、照片等书面和电子版的证明材料归档(1)科技进步奖(申请人姓名出现在获奖名单中)国家级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加20分(2)专业性竞赛(需学院认定的竞赛目录内)国际或国家级加5分省部级加3分学校级加1分(3 )社会实践国际或国家级加5分省部级加3分学校级加1分(4 )荣誉称号上海市优秀党贝加5分校三好学生标兵、校长奖、感动交大人物、校自强自立先进个人、伍舜德精神文明个人等加3分4、导师评分导师对学生一年来的学习、科研等相关的综合评价,满分20分。
5、科研成绩(1)专利①发明专利有申请号的是加4分;有公开号的是加4分;获得授权批准的是加8分。
②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是加4分注:第一负责人取满分,第二取1/2,第三取1/3,依此类推(2)论文i!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按照论文所发表或录用的刊物,分八个等级,加分标准如下:②论文级别参照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规定;论文加分实行上不封顶原则;②所发论文申请者的署名单位必须是上海交通大学,如果申请人是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导师;③第一作者取满分,第二作者取1/2分值,第三作者不计分。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上海交大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上海交大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是本科生学习的重要科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基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领域的前沿研究进行实践性教学,以高度全面的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从而使学生具备船舶结构设计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的特色在于采用系统的实验室活动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针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习船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
首先,学生将学习船舶和海洋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基础技术、材料选择与测试等基本内容。
然后,学生还将学习做爆炸物与振动减振相关的内容,以及船舶结构力学理论、抗结构变形理论与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等内容。
最后,学生还将学习涉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原理与应用,以及船舶多维度的数值模拟优化等研究方法。
另外,本课程还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改善学生所形成的就业竞争性优势。
首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便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船舶结构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类的论文、报告等学术活动。
最后,提供船舶结构设计仿真技术,与企业联系及实践培养,为学生的就业预备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教学方法先进,通过多媒体技术、课堂授课、讨论研讨、实验室练习、实习实践等形式,充分让学生体验到实际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综合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船舶结构设计的技术能力,为学生获得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旨在教育学生熟悉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经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凝聚着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的前沿思想,以实践操作性强、技术特色鲜明的综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地学习到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并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交大研究生管理

上海交大研究生管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拥有着优秀的教学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交大一直秉持“全面育人”的理念,以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一、教务系统交大研究生教务系统采用EASY系统,包括学籍管理、课程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等主要功能。
该系统提供了研究生信息查询、选课等在线服务,方便了研究生的日常事务处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此外,系统采用了多层次管理授权和审核机制,保证了研究生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
二、导师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体系之一。
交大建立了一套导师制度,建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改善研究生的学术氛围和发展环境。
交大的导师队伍庞大,包括了海内外知名的学者和专家。
针对研究生的不同需求,交大还设立了多个导师制度,包括学术导师、学科导师、辅助导师等,以满足研究生的学术成长。
三、培养计划交大研究生培养计划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旨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计划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等环节,涵盖了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各个方面。
在培养计划中,研究生需要按照计划的要求参加培训、考试或实习等,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规划,确定个人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交大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学术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例如,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在这些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可以广泛了解国内外的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度交流,提高自己的学术思维和能力。
五、管理服务交大还注重加强研究生管理服务。
学校设有研究生管理中心,向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包括入学前的咨询、生活服务、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
管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解除了研究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学习和研究。
sjtu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研究生课程及参考书清单

室津义定.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 system reliability theory 胡云昌等,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原理及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陈宾康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年4月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杨槱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杨槱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邹劲等,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2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唐泽圣等,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技术,孙家广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计算几何,苏步青,刘鼎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和实践,何援军,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回归分析方法,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科学出版社,1975 系统分析,秦士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李世谟,兴波阻力理论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 程天柱,石仲坤,兴波阻力理论及其在船型设计中的应用,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刘应中,船舶兴波阻力理论,国防工业出版社 夏国泽,不可压缩边界层理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许维德,湍流边界层理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数学物理方程》,谷超豪,李大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数学物理方程》,姜礼 结构动力学及其应用 陆伟民 刘雁 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结构动力学 王文亮等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 机械振动与噪声学 赵玫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船体振动学 金咸定 赵德有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高等结构动力学 陆鑫森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年 马志良、罗德涛主编,《近海移动式平台》,海洋出版社,1993 任贵永主编,《海洋活动式平台》,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非线性动力学.刘延柱,陈立群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Nonlinear Systems, P.G.Drazin, Co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Understanding nonlinear dynamics [monograph].Daniel Kaplan, Leon Glass,1997 Chaos in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ed. by Jagdish Chandra,1984 非线性动力学.刘秉正,彭建华编著,2004 1. Owen F. Hughes, Ship structural design : a rationally-based, computer-aided,
上海交大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1.上海交大研究生培养方案简介2.培养目标与要求3.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4.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5.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6.毕业与就业指导正文:一、上海交大研究生培养方案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交大”)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方案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
研究生培养分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涵盖学术型、专业型等多种类型。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2.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素养。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课程设置: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
2.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分分别不低于6学分、12学分、12学分。
四、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1.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使研究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能力。
2.创新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
3.学术交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联合培养:与海内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
2.学术交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3.短期访学:开展短期访学项目,使研究生深入了解国际学术前沿。
六、毕业与就业指导1.毕业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创新项目,达到毕业要求。
2.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实习就业信息等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总之,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硕士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0)课程信息学分要求:总学分30,学位课学分19。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多选组
学位G071503 计算方法 3 54 秋季
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 54 秋季
G071536 高等计算方法 2 36 春季
G071555 矩阵理论 3 54 秋季
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 36 春季
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 54 秋季
G071560 小波与分形 2 36 春季
G071561 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2 45 春季
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 45 秋季
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 45 春季
G071565 最优估计与系统建模 2 36 春季
G071566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 2 36 春季
G071567 工程微分几何 2 36 春季
G071568 非线性动力系统 3 54 春季
G090510 中国文化概论 2 36 春秋季留学生必修G090511 汉语 2 36 春秋季留学生必修G09051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春秋季
G140501 英语 3 108 春秋季
G23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2 36 春秋季
NA26004 船厂精益生产与管理 3 48 秋季
NA26006 绿色智能船舶设计与实践 4 64 秋季
NA6002 理论声学 3 48 春秋季
NA6004 船舶工程决策理论 3 48 春季
NA6011 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结构力学 3 48 秋季
NA601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理论 3 48 春季
NA6013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学 3 48 春季
NA6016 船舶在波浪上的运动理论 2 32 秋季
NA6018 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3 48 春季NA6022 高等船舶流体力学 3 48 秋季NA6026 海洋工程水动力学 3 48 春季NA6030 轮机工程发展前沿 2 32 秋季NA6034 水声信号处理 3 48 春秋季NA6035 水声学原理 3 48 春秋季NA6037 水下运载器操纵与控制 3 48 春季NA6041 现代控制理论 3 48 春季NA6044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英语 1.5 24 春季X010504 高等结构力学 3 54 春季X010548 计算船舶流体力学 3 54 秋季
非学位F010507 非线性动力学 2 36 春季F010509 造船工艺力学 2 36 秋季F010513 高等船舶阻力 2 36 春季NA26002 船舶操纵与控制 3 54 秋季NA26005 船舶与海洋工程新概念创新实践 4 64 春季NA6001 海洋工程水弹性力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48 春季NA6006 船舶结构优化设计 2 32 春季NA6009 船舶推进器理论与数值方法 3 48 春季NA6010 船舶与浮式结构物动力学 3 48 秋季NA6014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疲劳分析方法 3 48 春季NA6017 动力定位系统设计 3 48 春季NA6019 动力装置故障诊断 3 48 春季NA6020 泛可靠性工程 2 32 秋季NA6021 高等传热学 3 48 春季NA6024 高等计算流体力学 3 48 春季NA6027 海洋结构物定位技术 2 32 秋季NA6028 海洋结构物虚拟现实设计 3 48 春季NA6029 结构试验与数据分析处理 2 32 春季NA6031 轮机机电控制技术 3 48 春季NA6032 声振分析 3 48 春秋季NA6033 水声测量技术 3 48 春秋季
NA6038 水下噪声学 3 48 春秋季
NA6040 现代船舶结构设计 3 48 秋季
NA6045 学术报告会 2 32 秋季面向船工系学生X010521 声学原理 3 54 春季
X010541 板壳理论 3 54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