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红外热成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

Ke ywor : r ls i o su eia ce s sem , a ie c tol, dswi e s vde r l n y t e v l C#,ct X on r s UDP W i o k, fa e t r i a v / ns c i r r d he mal m ge n
的 CP U模 块 ; 负 责 接 收 、 发 各 监 测 站 点 现 场 数 据 信 息 的 监 ③ 转 控 管 理 中心 ; 进 行 实 时 视 频 监 控 、 测 分 机 控 制 、 据 接 收 处 ④ 监 数
理 以 及红 外 热 像 图温 度 场 数 据 分 析 、 储 的 客 户 端 。 统 整 体 结 存 系 构如图 1 示 。 所
代 栓 青 吕玉 祥
(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 系, 山西 太原 0 0 2 ) 3 0 4
薛 辉 杨 北 革 ( 大同供电分公 司, 山西 大同 0 70 ) 30 8
摘 要
结 合 基 于 3 无 线 视 频 监 控 系统 的 监 控 管 理 中心 软 件 设 计 模 式 ,开 发 了一 套 客 户 端 应 用软 件 。 程 序 中通 过 调 用 A — G c te i X控 件 的方 法 和 属 性 实现 了对监 测 分站 的 实 时视 频 监 控 , 采 用 UD / n o k编 程 技 术 , v 并 P Wis c 以异 步 非 阻 塞通 信 方 式 完 成
Ab ta t s rc
Co bie wi s t r m nd t of h wa e desgn at ns ft e G wi es vde s v l n y t m mont ig i p t er o h 3 r el s i o ureia ce s s e l i n an man em e t en or d ag n c — t rcl t ppl at n ot e s e , i a en i i s f c o war i de el ed. I t e v op n h pr am d i , lng he ogr esgnby cal t Act e i i X c nto metods v o rl S h an pr pere d o t s i t a iv d r al—i e de s r ian e o h s b—sa in f r o che e e — m vi o uvel c t t e u - tto s o moni ig UDP / W is ck t l t n or n o pr am mig ec ol y ogr n t hn og an d
高压设备紫外、红外成像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的制作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设备紫外、红外成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中心测距模块、温湿度测量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视频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级分光镜、第二级分光镜、紫外视频采集器、红外视频采集器、可见光视频采集器;视频处理模块包括中央处理控制模块、紫外前处理模块、红外前处理模块、视频叠加模块、视频压缩模块和网络通讯模块。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分光镜头获得重合的多光谱成像,计算获得设备的温度与紫外线放电数据,可在线监测红外、可见、紫外光叠加视频,并增加激光测距与温湿度传感器,修正红外测温数据。
同时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得出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健康状况,提高故障检测成功率。
技术要求1.一种高压设备紫外、红外成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中心测距模块、温湿度测量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级分光镜、第二级分光镜、紫外视频采集器、红外视频采集器、可见光视频采集器;所述紫外视频采集器、所述红外视频采集器、所述可见光视频采集器分别与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相连;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包括中央处理控制模块、紫外前处理模块、红外前处理模块、视频叠加模块、视频压缩模块和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紫外视频采集器、所述红外视频采集器、所述可见光视频采集器分别与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相连;所述中央处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心测距模块、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相连;所述网络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监控终端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设备紫外、红外成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视频采集器包括紫外镜头、紫外线滤波器、紫外成像传感器、紫外视频采集模块;所述紫外镜头连接所述紫外线滤波器;所述紫外线滤波器连接紫外成像传感器;所述紫外成像传感器连接紫外视频采集模块;所述紫外视频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紫外前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设备紫外、红外成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视频采集器包括红外镜头、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红外视频采集模块;所述红外镜头连接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所述红外热成像传感器连接所述红外视频采集模块;所述红外视频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红外前处理模块。
基于电力监控红外热成像仪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 于 电力 监控 红 外 热 成 像 仪软 件 设 计 与 实 现
The I f a e m a i y t m s d o n r r d I g ng S s e Ba e n Em b d d W i do s CE o t r s g n e de n w S fwa e De i n a d
能。 操作 系统 、 应用程序 、 界面程序及外 围电路 处理 由 A M处 R 理器完 成。 嵌入式 软件 部分 运行在硬件的基础 , 提供 给用户
一
个 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 , 对红 外图像进行实 时显示 , 并完成
是近几年非制冷红外 焦平 面的发 展 ,使得红 外热像仪 得到广 泛 的应用。本文就红 外热 成像仪在 电力监控 设备 的应 用进行
见的热 图像 。热 图像上面不 同的颜色代 表被测物体 的不 同温 度。红外成像技术 能够进行非 接触式 的 、高分辨率 的温度成 像, 能够生 成高质 量的 图像 , 可提 供测量 目标 的众多 信息 , 弥
补 了 人类 肉 眼 的 不 足 。 由于 红 外 热 像 仪 这 些 显 著 的 优 点 , 别 特
中 圈分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0 0fO0t-0 1o 10 — 172 l) 0 0一 4 0
/  ̄ r a l Gien b ed on F l t c: d r v as PGA n a d ARM n r r d i a n fe be e W ido ifa e m gig o m dd d n ws CE wer ont rs s e s s f a e de i po m i y t m o t r sgn o w a m plm e t t n T n t e of a e de i n a u h e pe a insa lss a d diply oft e if e m ag ba e n t e nd i e n a i he h s t r s g bo tt e s to r t o w o 。nay i n s a h nr ar d i e. s d O h W ido y t m r l b r t n d t i a d p o i est e c r s 0 1 g pr c u e c deFial 。 ien a s se e ta d t en n ws CE s s e a e e a o aed i e a l n r v d h ore p nd n o ed r o n l gv y tm t s n h y a lz s t e tr s l r vie ac u a e e f in n c n ene tt tn m e nsf rp w e nay e het s e ut To p o d c r t . fi e ta d o v in s c esig a o o rmont rf lr ay i i u e an lss o ai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电力设备温度监测方案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电力设备温度监测方案介绍:红外线测温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它通过检测物体的红外辐射来确定其温度。
在电力设备温度监测方面,红外线测温技术具有准确、高效、远距离测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的温度监测和故障预警。
1. 红外线测温原理红外线测温技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现象。
每个物体都会以一定的辐射能量发射热辐射,其强度与温度成正比。
红外线测温设备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并转换为温度数值,实现对物体温度的监测和测量。
2. 电力设备温度监测方案(1)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红外线测温设备,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型号和规格,确保测温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2)设备部署:根据电力设备的特点和布局,合理安排红外线测温设备的布置位置。
可以选择固定或可移动式设备,确保能够有效覆盖设备的各个部位。
(3)测温点位设置:根据电力设备的热点分布和重要部位,设置合理的测温点位。
重要的设备部位和连接口,如变压器、断路器、接线端子等,应设置独立的测温点位进行监测。
(4)测温数据采集:使用红外线测温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测量,采集温度数据。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自动化测温或手动测温模式,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潜在的异常温度和故障预警信号。
结合设备历史数据和温度曲线变化,进行数据比对和趋势分析,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
(6)故障预警与报警: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和故障预警规则,当监测到异常温度时,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以便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7)维护与保养:定期对红外线测温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同时对设备的电源供应进行监测和保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3. 红外线测温技术的优势(1)非接触式测温:红外线测温技术无需与被测物体接触,避免了传统测温方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2)准确度高:红外线测温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时测量温度,并将结果以数值显示。
发电行业热成像测温系统解决方案

发电行业热成像测温系统解决方案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发电行业越来越重要。
在发电过程中,温度监测是一项关键任务,因为高温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因此,发电行业需要一种高效可靠的温度监测系统来帮助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热成像测温系统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该系统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非常快速地获取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以下是关于热成像测温系统的一些解决方案。
1.高温监测:热成像测温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发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温度。
通过检测可能存在的高温区域,发电厂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设备故障和火灾。
2.识别热失效部件:热成像测温系统可以帮助监测设备中的热失效部件。
通过检测异常的温度分布,系统能够识别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
这使得发电厂能够提前更换可能故障的部件,避免停机时间的增加。
3.节能:通过使用热成像测温系统,发电厂可以找到能源浪费的地方。
例如,系统可以识别输电线路上的局部过热现象,帮助发电厂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避免能源浪费。
4.安全性提升:热成像测温系统可以帮助发电厂检测潜在的火灾隐患。
通过及时发现设备中的热点,发电厂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安全性。
5.远程监测:热成像测温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远程报警功能。
通过安装一套数据传输系统,发电厂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监视设备的温度变化,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工作人员。
总之,热成像测温系统是解决发电行业温度监测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它能够帮助发电厂识别高温区域、检测热失效部件、节能、提升安全性以及实现远程监测和报警功能。
这些功能使发电厂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设备,确保发电过程的顺利进行。
新型模式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设计应用新型模式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谭振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由于传统的红外测温装置不具备数据传输功能,且工作模式单一,故以传统红外测温装置为基础,研发监测数据端。
新型数字式红外测温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既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模式与便携测温模式的随机切换,又可以满足对现场测温数据的传输,PC诊断。
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新型数字化测温系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电力设备现场出现的测温需求,非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多模式;便携测量;在线监测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Mode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mperatureMeasurement SystemTAN Zhenpeng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Because the traditional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evice does not have the data transmission 2020年11月10日第37卷第21期Telecom Power TechnologyNov. 10,2020,Vol. 37 No. 21 谭振鹏:新型模式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都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既可以相互联系协同工作,又可以发挥自身功能。
其核心功能为App 的主干功能,通过分析红外测温发出的需求数据,设计满足电气设备的测温需求。
2.4 PC 端后台软件PC 端后台软件实现了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具体包括对电气设备温度的远程监测、报警以及预警等功能[2]。
在电力现场的维修和生产过程中,智能终端或监控中心可利用PC 软件优势实时监控现场,并查看和分析历史数据,同时还可以查看当时的红外成像等,促使监测手段更加灵活。
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以实现智能化的目标检测、异常行为识别和实时警报功能。
通过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综述,提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硬件设备选择、算法设计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步骤。
通过实验验证,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目标、识别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为安防监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人工智能,监控系统,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安防领域对于高效、智能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监控系统往往受限于光照条件和目标的可见性,无法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监控需求。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出现为安防监控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捕捉目标物体所发射的红外辐射,生成对应的热像图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观测和监测。
相比传统的可见光监控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不受光照影响、能够穿透雾霾和烟尘等优势,可以在复杂环境下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信息。
而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目标检测、异常行为识别等智能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监控系统的效能和安全性。
一、相关技术综述1.1 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原理的非接触式测温和图像捕捉技术。
它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将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见的热像图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观测和监测。
红外辐射是指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热运动而发出的电磁辐射。
与可见光不同,红外辐射的波长范围通常在0.7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包括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等不同波段。
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利用物体在中红外波段(3-5微米)和远红外波段(8-14微米)发射的红外辐射进行观测。
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可以在完全黑暗或低光照环境下工作,提供清晰的图像信息。
电力设备红外精确测温规范及图谱库的建立与应用(最新)

电力设备红外精确测温规范及图谱库的建立与应用(最新)一、引言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进而引发设备故障甚至事故。
红外精确测温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手段,能够有效识别设备的热异常,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力设备红外精确测温的规范、图谱库的建立及其应用,旨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电力设备红外精确测温技术概述1. 红外测温原理红外测温技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原理,通过检测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
其核心原理遵循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
2. 红外测温设备常见的红外测温设备包括红外热像仪和红外点温仪。
红外热像仪能够提供被测物体的二维温度分布图像,而红外点温仪则主要用于测量单一点的温度。
3. 红外测温的优势非接触性:无需接触被测物体,安全性高。
实时性:能够实时监测设备温度变化。
直观性:通过热像图直观显示温度分布,便于分析和判断。
三、电力设备红外精确测温规范1. 设备选择与校准设备选择:根据被测设备的类型、尺寸和测温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红外测温设备。
例如,对于大型变电站,建议使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红外热像仪。
设备校准:定期对红外测温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
校准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程。
2. 测量环境要求环境温度:测量时应避免环境温度剧烈变化,最佳测量环境温度为20℃至50℃。
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避免水汽对红外辐射的干扰。
风速:风速不宜超过3m/s,防止风速影响测量精度。
3. 测量距离与角度测量距离:根据设备的尺寸和红外测温设备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测量距离。
一般建议测量距离为设备直径的35倍。
测量角度:尽量保持红外测温设备与被测设备表面垂直,避免角度过大导致的测量误差。
4. 测量流程前期准备: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红外测温设备电量充足,校准无误。
配电柜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研究

科学技术创新2020.05铁矿与脉石矿较平直接触,仅有部分粗粒磁黄铁矿中包裹少量的脉石矿物。
磁黄铁矿粒度较粗,主要分布在0.074~0.15mm ,含量低,综合利用价值不大。
矿石中除磁黄铁矿外还有少量的磁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矿物。
磁铁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部分与石墨紧密共生。
黄铁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部分与石墨紧密共生。
黄铜矿含量很低,多与磁黄铁矿共生。
磁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矿物含量较低,综合利用价值不大。
少量的磁铁矿和黄铁矿与石墨紧密共生,对石墨选矿有一定影响[3]。
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白云母(绢云母)、碳酸盐、长石和透闪石等矿物。
白云母(绢云母)是矿石中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其在矿石中主要呈片状定向排列。
绢云母主要呈团窝状分布。
石英是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其在矿石中主要呈他形粒状。
部分石英颗粒中包裹有大量的微细粒石墨。
对石墨选矿影响很大。
透闪石粒度较粗,在矿石中零星分布。
碳酸盐在矿石中含量较低,在矿石中呈浸染状分布。
长石在矿石中含量较低,多分布在花岗岩中。
黑云母仅在少量矿石中可见,其多定向排列。
4结论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七马架石墨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特征,通过对该石墨矿床的综合研究可以,七马架石墨矿为一处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石墨平均含量为8.4%。
矿物的粒度较细,0.02mm 以下含量达到26.66%,0.074mm 以下粒级达到72.04%,部分石墨矿物被脉石矿物紧密包裹,少量石墨层间还包裹有脉石矿物,对石墨选矿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1]马新春,张志博.黑龙江省萝北县七马架石墨矿床特征及成因[J].城市地理,2017,20:102.[2]康文泽,李会建,张启梁,赵越.萝北鳞片石墨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J].选煤技术,2015,05:11-15,20.[3]柳溪.萝北某鳞片石墨矿选别高碳石墨新工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配电柜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研究代康1王金帅1王一平1王钧可2康佳2王尉2(1、国网东北分部绿源水力发电公司太平湾发电厂,辽宁丹东1180002、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12)1概述电气火灾是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安全隐患,调查显示,电气火灾在各类火灾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并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电力设备热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理平台等几部分组成。红外测温单元主要任务是监测 电力设备的实时 成本 .提高运行效率 .增强系统 的可靠性 、灵敏性和准确度。
温度情况 ,安装在电力设备附近。数据通 讯系统 负责将采集存 储的设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较 为有效 的温度检测手段 ,直观 、准确 ,具有
简便 、快 速 、灵敏 、距离远 、不接触 、不解体 、不取样 、设备 不停运等 优
点 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对电力设备运 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 .能够有效
检测和准确诊断电力设 备的故 障和过热缺 陷 .对 电力设备 的早期热 缺 陷 、故障以及绝缘性能可靠预测 ,不影 响设备 的正常使用 ,为设备状 态
1所 示 。
三态缓 冲器 74LS245与以上存储器的数据总线相连 ,以增强总线驱动
能力 .并利用锁存器 74LS373实现地址线 和数据线的分离。
2.2 温度采集电路 选择设计红外测 温电路主要考虑性能指标 、环境 和工作条件 、维修
后 台 监控 中心
和校准性能以及价格等三个方面。本装置使用雷泰公 司的 MID10LT型 温度传感器作为红外测温元 件 MIDIOLT是一种两件 式非接触红外
早处理 .提高 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保障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 出器以及多个 硬件定 时器等 I/O功能部件。它能进行带符号和不带符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号的 32位除 16位 、16位除 8位 、16位乘 16位 、8位乘 8位 的算术运
1 系统总体方案
算 .此 外还有符 号扩展 、数据格式 化等功能 ,具有很强 的数据处 理能 力 80C196KC单片机在构成智能化测控系统时比其它单片机具有较
电气设备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

电气设备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摘要:近些年,社会高速发展,带动了电力行业在社会影响下快速进步。
现阶段,由于智能电网的在线监测和安全预警成为关注焦点,红外监测诊断技术作为高效的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于电网智能化领域,能够通过在线检测发现缺陷,实现电力故障的准确定位和检测。
采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图像异常检测系统,进行闸刀、电容器、电压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的精准识别和故障判断,为电气设备检修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气设备;智能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引言电气设备系统的全面检测和故障测试日益重要,能够针对异常发热等现象,具体检测故障点。
因此本文的设计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系统是否存在漏磁、漏油、接触电阻过大、设备锈蚀、部件松动和断裂等现象。
在传统电气设备中,技术人员手持红外设备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依赖经验,效率降低,容易存在误区,加之红外图像数据的逐渐增多,必须要带智能设备代替传统人工设备,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基于图像分类技术,建立红外图谱库,实现电气设备故障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电气设备智能检测系统相关技术分析1.1红外热成像技术该技术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物体测温,通过比色条提取温度信息,如:传感器参数、反射率、目标距离、热力学参数等,并通过传感器数据计算温度。
1.2图像预处理技术将图像各个颜色分量依照一定比例变换为灰度图像,极大地缩减了存储空间。
同时,还要进行图像的去噪处理,避免噪声对图像检测结果的影响,在进行图像处理的去噪过程中,也即进行图像平滑处理,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
在图像去噪处理之后,图像边缘变得模糊,增大了边缘提取和识别的难度,为此要进行目标边缘的图像增强处理,采用如下增强方式:微分方法、Butterworth高通滤波、高低帽变换等。
还要进行图像的分割和提取,剔除图像中的背景,避免其他物体对图像的干扰,常用的图像提取算法包括有:基于阈值的提取算法、基于边缘的提取算法、基于区域的提取算法等。
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

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电力设备进行非接触式的检测技术,通过测量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可以获取目标的温度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热像图显示出来。
这一技术在电力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前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原理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基于目标本身的温度辐射特性,利用红外热像仪捕捉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形成热像图像。
红外热像仪通过不同颜色和亮度来表示不同温度的目标,从而帮助用户识别目标的温度分布情况。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核心就在于利用目标的温度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和预防。
二、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与优势1. 传统的电力设备检测方法主要依靠目视和接触式的检测手段,有时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的隐患。
而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目标的情况下获得目标的温度信息,避免了对设备的破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安全性。
2.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具有高精度、快速、非接触等优势,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工作情况,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3.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场景多样,如变压器、开关柜、配电室、高压线路等,可以对各种类型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为设备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实际应用举例1. 变压器绝缘状态监测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环境、负载、过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变压器绝缘层的老化、破损等问题。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变压器绝缘层的异常情况,减少因此导致的故障和停电。
2. 开关柜温度监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内部设备集成密集,工作温度高,一旦出现故障易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
利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可以对开关柜内部设备的温度分布进行监测,帮助检测潜在的故障点,预防事故的发生。
变电站主变压器红外热成像监控方案

变电站主变压器红外热成像监控方案一、方案背景主变压器,简称主变,是变电站中主要用于输变电的总降压变压器,也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
主变压器的容量一般比较大,并且要求工作的可靠性高,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轻则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重则会引发火情,危及正常的运输安全。
变压器主变主要有如下故障:散热器堵塞造成主变压器油温升高固体材料绝缘效果下降引起的故障在主变出现故障的前夕都伴随着自身温度的升高,因此为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据主变的温度进行判断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当温度达到某一高温值时,即判定变电站的主变工作异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本公司为多家电力行业客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红外热成像可行性红外监控方案,深入解决了多家电力行业客户的难题,获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更多详细方案介绍、业绩及技术咨询可至本公司官网,本公司致力于为电力行业贡献更多力量,携手电力行业客户共赢未来。
二、传统解决方案为了能够准确掌握的变电站主变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规避因为变电站主变工作异常所到来的财产及安全损失,各电站采取多种措施,其中通过测温传感器对主变的温度进行测量,来判断主变的工作状态。
目前,变电站的主变圧器的测温是对接消防水炮的,当主变的温度过高时会自动触发消防水炮对主变进线喷水降温。
当测温传感器测温不准确或者异常时,导致的消防水炮触发所带来的损失是很严重的,因此需要一套更为有效的方法对主变的温度进行测量。
当前检测方法的不足:➢局部测温,不能通过全面的主变温度场信息进行其工作状态的判定;➢温度误判调动消防水炮处理的损失较大。
三、红外热像仪方案在设计电站在线式热成像测温系统时,我们采用了前端红外热像仪+后端处理软件的系统解决方案。
前端红外热像仪+后端处理软件的系统解决方案可进行视频图像的存储,并通过显示器实时显示。
前端采集和后端显示分离的设计方式也让工作人员远离危险工作区的现场,在控制室就可以知道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高效。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物体表面的热辐射能识别和计量物体表面热量分布的检测技术。
它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电气设备中的异常热源问题,该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基于物体表面的热辐射能识别和计量的检测技术,它把物体表面辐射的红外线能量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电子处理器处理成可视化信息。
这种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电气设备中的异常热源问题,检测非常方便,而且检测结果直观。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中的应用1、电力系统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测电力设备故障中的发热情况,比如高压线路、变压器、电缆头等问题。
例如变压器故障,由于变压器绕线中存在接触点问题或者乱纤维、重叠导致局部发热,可以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出来,避免出现故障,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工业设备检测在工业生产中,大量的机器设备中都会存在潜在的故障情况,而这些故障很大程度上存在于机器内部难以观察的地方。
这时候可以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检测物体表面的热量变化来发现和诊断机器的潜在故障,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出现产生生产延误或者周期性停机的情况。
3、建筑设计检测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保证建筑房屋的保温性和密封性,需要对建筑中的绝缘体能够进行严密的监测,但是传统的测量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破坏空间结构。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方法在建筑绝缘材料中的热工性能和密封情况等方面,用居民透视图的方式快速测量出来,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图纸设计的合理性。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中的发展趋势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是不断发展的,有着以下的趋势:1、精度更高随着热成像仪的升级,精度越来越高,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
同时,新的可视化功能也能够提升检测精度,使得检测出来的问题更精准。
2、更广泛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局限于电力系统和工业设备的检测,还可以应用在安防、医疗等领域上,因此未来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广泛。
基于DaVinci DM6446的红外成像电力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力 设 备 的故 障有 多 种 多 样 ,其 中 大 多 数 伴 有 发 热 的 现
象 。据 统 计 , 种 热 效 应 是 多 种 故 障 和 异 常 现 象检 测 的 这
重 要 依 据 。因此 利 用 电力 设 备 的温 度 进 行故 障检 测 是 一
种 可 靠 、 效 的 手段 。 与传 统 的接 触 式 检 测相 比 , 有 安 有 具
Frt h rig picpe o h l ss m s n lzd h n te d s n o y tm rhtcu e i ecie .S c n l, i fc ss i ,te wokn r il fw oe yt i s n e a ay e ,te h ei fs s g e ac i tr s d srb d e o dy t o u e e
i at & a p iain r P s pl t s c o
l 器件与应用
文 章 编 号 :0 2 8 9 2 ) 1 0 2 — 4 10 — 6 2(01 O — 0 2 0 1
基于 D Vn iD 4 6的红外成像 电力检测 a ic M64 系统软件设计
姜 伟, 唐 浩 , 棠棣 张
f u tc re t ,a d i c n a h e e t e f n t n f r a— i nt r g a d a ay i. a l o r cl y n t a c iv h u ci s o e l t o me mo i i n n lss on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电力设备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引言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
其中波长为0.78 ~1.5μm 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 ~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
而波长为2.0 ~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
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从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胥尔发现了红外线后,开辟了人类应用红外技术的广阔道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用红外变像管,研制出了主动式夜视仪和红外通信设备,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由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在1964年首次开发研制成功第一代用于军事领域的红外成像装置,称之为红外寻视系统(FLIR)。
它是利用光学机械系统对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扫描,由光子探测器接收两维红外辐射,经光电转换及处理,最后形成热图像视频信号,并在荧屏上显示。
六十年代中期,瑞典AGA公司和瑞典国家电力局,在红外寻视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热红外成像装置。
这种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通常称为热像仪。
七十年代,法国汤姆荪公司又研制出,不需致冷的红外热电视产品。
1986年,瑞典研制出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它无须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1988年又推出全功能热像仪,它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重量小于7kg,使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2篇)

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2篇)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第一篇)引言电力设备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设备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电力设备维护的需求。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逐渐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原理1. 红外辐射基本原理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都会发射红外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强度也越大。
红外热像仪通过探测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热像图,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实时监测。
2. 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红外热像仪主要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组成。
光学系统将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聚焦到探测器上,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系统对电信号进行处理,最终通过显示系统呈现为热像图。
3. 温度与红外辐射的关系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功率,可以精确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
二、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1. 变电站设备检测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这些设备的局部过热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变压器检测: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绕组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局部过热。
通过红外热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异常温度点,避免变压器损坏。
断路器检测:断路器在分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不良会导致局部过热。
红外热像检测可以实时监测断路器触头的温度分布,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输电线路检测输电线路长距离、跨区域分布,传统的人工巡检效率低、成本高。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快速、全面检测。
导线接头检测:导线接头是输电线路的薄弱环节,容易因接触不良导致局部过热。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是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一种创新应用。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快速识别异常温度、自动报警等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建筑、金融、交通等领域。
一、系统设计1. 系统结构设计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由红外线测温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组成。
其中,红外线测温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分析处理数据,报警模块负责识别异常温度并触发报警,数据存储模块负责记录温度数据,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和报警通知。
2. 红外线测温模块设计红外线测温模块采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
可以选择合适的红外线传感器,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红外线测温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可以设计算法来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异常,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平滑处理,消除噪声。
4. 报警模块设计报警模块针对异常温度进行识别,并能够及时触发报警通知。
可以设置合适的报警阈值,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触发报警通知,例如发出声音、发送短信或邮件等。
5.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测温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或报告生成。
可以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设计合适的数据存储结构和存储方式。
6.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给用户操作界面和数据展示功能。
可以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实时温度数据、报警记录和历史数据。
二、系统实现1. 硬件搭建根据系统设计,搭建相应的硬件平台。
选择合适的开发板或单片机,根据需要连接红外线传感器、显示屏、报警器等硬件设备。
进行硬件的连接和调试,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2.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工作。
开发红外线测温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编码和调试,确保各模块功能正常。
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也越发突出。
因此,研究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已成为当下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高效、先进的温度测量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中。
本文旨在探讨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热成像技术介绍热成像技术又称为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红外探测器的高精度测温技术。
红外探测器可对电力设备表面所产生的辐射热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电力设备表面温度分布的高清晰图像实时捕捉。
这种非接触式、高效率、并且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的测温方法,成为了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首选。
热成像技术的主要测温原理是,所有物体都处于一定的温度状态下,这些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热成像仪通过对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进行捕捉,能得到物体温度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
热成像技术准确实时地反映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状况,能够监测电力设备的温度均衡性、热交换效率、散热情况等信息。
二、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1. 热成像技术在高压电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高压电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热成像技术在高压电器的状态监测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器的表面温度,定位电器设备的热点位置,准确判断电器故障类型,有效降低电器故障率。
通过热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对高压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热成像技术在发电机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热成像技术在发电机状态监测中的应用,能够及时监测发电机内部的热点位置和热点的温度分布,识别发电机的故障类型,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故障。
热成像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对发电机转子和定子的定期检测,从而保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红外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报告

红外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红外温度监测系统是一种使用红外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物体表面温度的系统。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安防等领域,具有非接触、实时、高精度等优势。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二、系统设计方案1. 功能需求本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实时获取物体表面的温度数据- 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显示设备- 在显示设备上实时显示监测结果- 发出警报以提醒异常温度值的出现2. 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红外传感器、显示设备和控制器。
- 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将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显示设备:通常为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温度数据和报警信息。
- 控制器: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控制,包括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及警报的触发和控制。
3. 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和警报触发。
- 数据处理:控制器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物体表面的温度数据,然后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至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上的软件负责解析并显示温度数据。
- 警报触发: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警报并通过通信接口将警报信息传输至显示设备。
4.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三、系统实施系统实施的步骤如下:1. 硬件组装:将红外传感器、显示设备和控制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连接。
2. 软件开发:编写控制器和显示设备上的软件代码,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显示功能,以及警报触发逻辑。
3. 系统调试:测试硬件和软件功能是否正常,校准红外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并调整阈值和警报逻辑。
4. 系统部署:将系统安装在需要进行温度监测的场所,并进行测试运行。
5. 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硬件设备,更新软件版本以修复和优化功能。
四、系统性能系统性能指标如下:- 测温精度:本设计要求红外传感器的测温精度达到±0.5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 发电装机容量和投产规模不断加速 -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
2.对电力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 影响安全因素增多,事故波及范围广, 损失大
电力设备 检测手段的对比
传统检测手段的局限:
1.以安排人员巡检为主,成本高 、故障发现率低
2.不能及时发现内部热缺陷,测 温区域小
3.接触式测温,存在安全隐患
特点:外挂式界面库、 扩展的MFC类
综上:选择利用BCG界面库作为系统界面实现方案
2. 系统参数及环境配置模块流程
开始
读取配置
N
改变参数配置?
Y
启动配置界面进行配置
保存配置?
Y
保存配置文件
N
返回主界面
开始(图像数据传输)
系统关闭?
N
Y
写当前配置参数到配置文件
结束
3.红外图像处理模块流程
开始
保存原始数据?
电力设备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 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论文主要内容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02
监测软件需求和总体设计
0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及实现
04
结果验证及工作总结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5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4.41
3 2
1995 2000 2004 发电装机容量
(亿千瓦)
2008
红外 探测
器
信号 处理
图像 信号 输出
控制装置
1
热成像原理
温度高于绝对温度(-273℃)的物体表面不 断地辐射红外线,重新排列来自探测器信 号就能形成与景物辐射分布相对应的热图 像。
2
测温原理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波长的分 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 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
红外成像测温的优越性:
1.非接触在线成像测温 2.测温范围广、环境适应力强、灵敏 度高、安全性好
❖ 校企合作项目— IDDS (Irda Detect And Diagnose System)电力设备红外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02
监测软件需求和总体设计
红外热成像测温原理
景物 辐射 分布
场
红外 光学 系统
监
数据采集
找到对应设备并打开,完成红外热图数据的采集
测 红外图像数据处理
软
件
图像显示及存储
对原始红外热图进行处理提高其层次感、可视度 对本地监测点、远程监测点图像的切换显示 ,图像存储
主
分析统计工具
红外图像进行分析统计
要
分析报告
实现分析、统计的图表化,分析统计数据可以用报告的方式
设
保存
计
监测细节显示
预警处理
分析子系统
分 析
统 计
报 告
数 据 库
03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主要工作内容
1
用户图形界面GUI
2
参数及环境配置模块
3 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4 红外图像分析报告模块
1. GUI的设计及实现
Delphi、Visual C++混合编程实现
优点:开发快速、简单 缺点:开发平台、语言 不统一
利用BCG界面库实 现GUI
IDDS监测场景分析
电力设备 现场监测
电力设备
数
电力设备
电力设备
据
采
集பைடு நூலகம்
数据传输网络
监测软件 所处位置
远程监测
通信网络
监测软件系统
数 据 存 储 服 务 器
数 据 库
监测软件系统
监测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图形用户界面(GUI)
为用户提供接口简洁、方便快捷的图形用户界面
环境变量与参数配置
初始化各项参数配置,支持对系统参数变量的重置
包括当前时间、被测设备的名称和编号、实时温度显示等
目
温度跟踪显示
根据指定模式追踪显示温度信息
标
异常预警
根据用户设置安全阈值,超过阈值系统可完成报警、自动记
录异常信息等功能。
监测软件总体设计
界面显示
主控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滤 波 处 理
温 度 标 定
拉 伸 处 理
伪 彩 色 处 理
原始数据采集
功能模块
参数配置 图形显示/存储
界面效果演示
系统参数与环境配置模块测试
图像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a)原始红外图像
(b)滤波
(c)灰度变换
(d)伪彩处理
红外图像分析统计报告模块测试
R2
P4
L1
R1 P2
L2 P3
L4
P1
L3
P5
L5
系统集成测试
保存8位原始数 据写入缓冲区
非均匀校正
保存16位原始 数据
Y
温度标定
滤波
是否计算温度?
N
灰度拉伸
Y
是否显示灰度图像?
N
伪彩色处理
图像显示
4.红外图像分析统计报告模块
分析工具:点分析、线分析、面分析、等温分析、最 大最小值分析
统计工具:柱状统计图 、线性分析曲线 分析报告:分析结果表
红
外 灰
位移1078个字节
度
图
像
位 图
完成指定分析
数
据
中
间 温度标定算法
温
像
度
素
值
值
04
结果验证及工作总结
实验室测试场景
运行监测软件的PC
红外成像仪
红外辐射
被测对象
测试目标
系统正常显示被测对象当前图像、温度信息,显示效果良好; 系统正常显示各站点详细信息,如时间、温度、站点名称等; 分析工具功能正常,可生成分析报告,分析数据可存入数据库; 被测对象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能报警提示温度异常并记录异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