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运用1(解析)
贵阳专版2020中考语文总复习:第1部分_积累与运用_专题2_字形习题1_含答案

专题二字形(时间:20分钟)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A.分歧一筹莫展在劫难逃B.取蒂锋芒必露抑扬顿锉C.亵渎因地制宜恪尽职守D.荆棘进退维谷浮想联翩【解析】B.取缔,锋芒毕露,抑扬顿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A.湎怀日月如浚腐化坠落B.诽谤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侥幸如雷贯耳舍身求法D.讪笑疲惫不堪鞠躬尽瘁【解析】A.缅怀,日月如梭,腐化堕落。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A.伎俩虎视眈眈仗义执言B.笨拙随机应变铤而走险C.巅覆前扑后继唯妙唯肖D.粗犷怨天尤人谈笑风生【解析】C.颠覆,前仆后继,惟妙惟肖。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A.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B.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C.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D.贿络十拿九隐篷头垢面【解析】D.贿赂,十拿九稳,蓬头垢面。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A.呢喃融会贯通纷至沓来B.拜谒蹑手蹑脚另请高明C.训戒心不再焉满目苍痍D.畸形随心所欲心旷神怡【解析】C.训诫,心不在焉,满目疮痍。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 A.铿锵战战兢兢相提并论B.虔诚韬光养晦大相径庭C.麒麟司空见惯首屈一指D.秘抉今非夕比人情事故【解析】D.秘诀,今非昔比,人情世故。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踊跃胸有成竹黎民百姓B.通辑闲情逸志阴媒诡计C.部署养精蓄锐贪赃枉法D.胁迫再接再厉不容置疑【解析】B.通缉,闲情逸致,阴谋诡计。
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A.堤防消声匿迹蛛丝蚂迹B.妒忌根深蒂固粗制滥造C.脉搏美不胜收芸芸众生D.妇孺张皇失措锲而不舍【解析】A.提防,销声匿迹,蛛丝马迹。
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虐待一代天骄不求甚解B.阔悼富丽堂黄断璧残垣C.腌臜如坐针毡望眼欲穿D.荣膺衰草连天乐此不疲【解析】B.阔绰,富丽堂皇,断壁残垣。
10.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 A.松弛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堪谈笑风声通霄达旦D.彰显耳熟能详真知灼见【解析】C.精湛,谈笑风生,通宵达旦。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运用1.名句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诗经﹣蒹葭)(2),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赠别壮行。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答案】(1)在水一方(2)我寄愁心与明月(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易错字:涯)(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易错字:燕)(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濯、涟)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世界需要爱。
(2)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3)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4)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3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有语病,请改正过来(3)给第4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仿造文中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答案】(1);(2)“阻塞”改为“阻挡”(3)只有(4)运用比喻修辞、符合情境、语意连贯.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前后两个句子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故应选择分号。
(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阅读句子,会发现这个句子用词不当,应将“阻塞”改为“阻挡”。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能力.根据句意,“爱的怀抱”是“幸福成长”的条件,又加上后一句中有一个“才”,可以判定应填写“只有”。
(4)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观察所给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仿写句子即可.注意应在结构、字数、句式、修辞等方面一致。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
2.根据语境,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
(▲)(3分)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
① ,专家的 ② ,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 ③ 。
A.①水平 ②良知 ③能力和状态
B.①良知 ②水平 ③能力和状态
C.①能力和状态 ②良知 ③水平
答案:
(2)B
出处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资料
1 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
3 名著阅读(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4
星新一《豪华保险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5
非文学作品阅读(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6
汪现《月下演东坡语(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7 《世人无贤不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8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题目及附加题9
古诗文名句默写(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10
字音字形(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11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词语运用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词语运用2020绍兴--2.根据语境,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
(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①,专家的②,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③。
A. ①水平②良知③能力和状态B. ①良知②水平③能力和状态C. ①能力和状②良知③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水平: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良知:天赋的道德观念。
能力:才能和办事的本领。
状态: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
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商人”可知此空应填“良知”。
第二空:根据前面的“专家”可知此空应填“水平”。
第三空:根据前面的“干部”可知此空应填“能力和状态”。
故选B。
2020天津--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德润人心,相沿成俗。
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
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
A. 彰显滋养引领B. 彰显养育引发C. 显露滋养引发D. 显露养育引领【答案】A【解析】【详解】彰显:鲜明地显示,褒义词。
显露:明白直截,明显表露,中性词。
第一空的主语是“家风善行”能显示“魅力”,应该用褒义词,故选“彰显”;滋养:滋补养育,提供营养。
养育:抚养和教育。
滋养强调了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养育重点在教育。
家风无言,起到的是春风化雨作用,第二空要“获得心灵的支撑”即要家风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故选“滋养”;引领:引导,带领,重在方向性上的指导。
引发,引起,触发。
第三空讲优良家风在行为上起的作用(作示范起指导作用),故选“引领”。
故选A。
2020遂宁--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州的沙乡农场对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成语及惯用语带解析

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郊外春游,那青青的碧草、潺潺的小溪和山间的小花,无不让我们流连忘返。
B. 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纵是粉身碎骨,我也甘心。
C. 中央电视台蛇年春晚,众多重量级明星纷纷粉墨登场。
郭德纲接棒赵本山,携手于谦调侃表哥。
相声中围绕公款吃喝表达的反腐态度,更是引得现场掌声一片。
D. 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C.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D. 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3.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 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 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 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B.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C.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B. 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 我们的道德良心告诉自己不要倾心于权力、虚荣,因此,潜在的欲望深深地蛰伏于内心深处。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词语运用

一
近义词辨析
辨析角度 分类
示例和解析
词性不同,词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例如:“合适”是形
词性 容词,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如“合适的人选”“特别
不同 合适”。“适合”是动词,只能作谓语,如“适合你”“适
语法意义
合搞艺术”。
搭配 他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忽视”重在“视”,强 对象 调的是不够重视或掉以轻心;“忽略”重在“略”,强调 不同 的是有所遗漏或没顾及。应改为“忽略”。)
山岭之间。 C.生活态度决定个人成败。一个积极的人,凡事都能找到机会;一个消
极的人,凡事只会吹毛求疵。
√D.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泉宝剑,入鞘朴实无华,出则锋芒毕露,尽
显中国人的处世风范。
A项绵延:延续不断。使用正确。 B项盘桓:逗留,徘徊;回环旋绕。使用正确。 C项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使用正确。 D项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此处 用来形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泉宝剑”,用错对象。
习题 · 练之提能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__________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些非遗项目中,既有人们熟知的中国书法、剪纸、京剧、皮影戏、太
极拳等,__________有相对冷门的玛纳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等。
色彩 用于书面语,如“万分恐惧”“恐惧不安”等相对固定的表
不同 达;“害怕”多用于口语,除了“不安和发慌”的意思外,
还经常表示担心、顾虑,如“害怕老鼠”“害怕考试”等。
二
成语的误用情况
成语误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理解得不准确。要准确地 运用成语,必须靠平时持之以恒的积累,尤其要注意纠正日常学习中常 被误用的成语。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

|针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答案】×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解析】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
1.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贯 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
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 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 望文生义。
3.从用法上辨析 (1)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上,“爱护”适用于对下。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
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做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 在句中多充当谓语,如“真相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 可充当定语,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答案】× 【解析】 “难言之隐”的“隐” 就是“苦衷”,语义重复。
6.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 额利润。 ( √ )
7.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 【答案】×
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解析】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 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使用时一定要明辨对象和范围,不可张冠李戴。 [例如][2020·齐齐哈尔]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的演讲,赢得大家一阵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 就像活的一样。不能形容“演讲”。
3.辨明褒贬色 词语的表现力常常来自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如若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
色彩反向的错误。 [例如][2020·营口]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 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是贬 义词,这与本句意思相反,应为“事半功倍”。
2020年中考词语运用试题解析及演练

2020年中考词语运用试题解析及演练作者:李传鹏齐曼曼来源:《课外语文·中》2020年第09期正确使用词语是中考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同义词、近义词的使用与辨析,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关联词语的使用与辨析。
本考点基本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2~3分。
【考点阐释】1.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纵观近几年中考词语、成语题会发现,词语、成语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词语、成语的能力以及运用词语、成语写话的能力。
考查所选用的语料涉及最新热点话题、新闻时事、富含哲理的片段、优美的散文等。
成语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考成语一般都是初中阶段语文课文中出现过的、应知应会的成语;词语的考查一般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备选的词语一般是近义词或者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
【解题策略】考查主要有五种形式:根据语境选词填空,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使用成语,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词语须把握以下几点:1.近义词的辨析,一要读懂句子,把握语境含义;二要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三要联系日常用语习惯,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如“细心”与“悉心”,“细”是细密、细致之意,“悉”是全部之意,“细心”是用心细密,“悉心”是用尽心思。
2.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所处的特定语境,寻找句子中能呼应这个词语的“照应点”。
如“文花枝是伟大的,在(生死攸关生死与共)的时刻,她将生死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地作出先救游客的抉择”,“她将生死置之度外”,就很好地照应了“生死攸关”一词。
3.弄清范围,明确搭配。
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使用时要仔细分析。
如“庄重”适用于描述人的言行举止,“郑重” 适用于描写人的态度;“驱除” 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物,“祛除” 适用于抽象的迷信或疾病;“发扬”常与“精神”“传统”搭配,“无论”常和“都”搭配。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有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考查要求是:1.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
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2,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知识讲解词类与熟语知识要点词类与熟语(一)词类分类解说示例按构词方式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构词的成分,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山、水、玻璃、奥林匹克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可以由一个语素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组成。
词的构成上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听、早晨、班干部单纯词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它的特点是:不管有多少音节,每个音节都没有各自的意义,合起来才表示意义。
单纯词又分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
仿佛、阿斯匹林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组成的语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开幕、促进、民主、美好、壮观、老师实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可分为一般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
祖国、国务院、早晨、上下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坐、研究、按语法功能心理活动等意义。
有、发展、管束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
优秀、干净数词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分基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词语运用(附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词语运用(附答案解析)(2020·广西贺州中考)3.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爱国,是这场舆论战的制高点,一切遭受打压或忍辱负重或奋起抗争的企业,都会被视为民族英雄。
B.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上,他的一番高谈阔论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与赞许。
C.技术创新对于老字号而言,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仅仅攥着祖传的老秘方是不够的。
D.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使用恰当;B.使用不当,"高谈阔论"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属于褒贬不当。
故选:B。
(2020·湖南湘西州中考)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记忆里的点点滴滴,随着那些飘散下來的水球纷至沓来。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使用恰当;C.使用不当,"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语境不符。
2020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关联词语的应用(含解析)

一、要点梳理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
它的作用就是表明分句关系。
(一)常见复句关系及关联词语表示关系说明关联词语并列关系几个短句子并列出说有关的几件事,或者说出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
例句:我不是校长,而是班主任。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时……有时……既……又……那么……那么……不是……而是……因果关系表示事情的前因后果。
例如:既然我敢做,就不怕失败。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因此……选择关系表示从几种情况中,选择其中一种。
例句:与其你去,不如他来。
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条件关系表示有了某种条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例句:只要天气好,他就去爬山。
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无论……总是……转折关系表示语句中意思转折。
例句:尽管刮风下雨,他还是按时来了。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递进关系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例句: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不但……而且……不但……也……关联词语的运用知识精讲(二)常见关联词语错用情况1.错用关联词语例句: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应该用关联词“何况”)例句: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应用“况且”)【解析】“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例句: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该用“进而”)例句: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该用“因而”)例句: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2020年中考语文词语运用真题大全(推荐)

2020年中考语文词语运用真题大全(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建议下载练习)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5分)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②由乡村教师梁俊及其学生们吟唱了这首诗,感动了许多人。
③这首诗歌________动人,__________人们从中看到了曾经弱小却不停奋斗的自己。
④虽生而若苔,却能不懈努力,绽放自己的风采。
③这是梁老师及其学生们的经历,也是所有人的经历。
(2)请在第③句横线上填写一对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2分)【答案】4.(2)(2分)之所以是因为【解析】(2)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的能力,选用词语前一定先结合语境,搞清楚复句类型,弄懂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再确定选用关联词。
“动人”是结果,“不停奋斗”是原因,果在前,因在后,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
【考点解析】因果关系关联词锻炼语言的逻辑性因果关系(causality或causation)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
一般来说,一个事件是很多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而且原因都发生在较早时间点,而该事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件的原因。
特点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主观为转移。
2.因果关系的特定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定性表现在它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
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
在刑事案件中,只能从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危害行为中去查找原因。
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刑法因果关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刑事案件中,危害行为能引起什么样的危害结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2020年中考语文:词语理解与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词语理解与运用专项练习题正误辨析型1.[2019·江西改编]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D.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2.[2019·济南联考]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12月底,我市终于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我市装点得格外漂亮,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欣赏美丽的雪景。
B.一架载有84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的俄罗斯国防部飞机失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C. 苏轼文章出类拔萃,他的《赤壁赋》写得真如行云流水....,明快流畅,清新豪放,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传诵的名篇。
D.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但都因为不满当时黑暗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3.[2019·黄冈]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4.[全品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 “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启动,以大力弘扬“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2020年中考语文词语运用真题大全(推荐)

2020年中考语文词语运用真题大全(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建议下载练习)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5分)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②由乡村教师梁俊及其学生们吟唱了这首诗,感动了许多人。
③这首诗歌________动人,__________人们从中看到了曾经弱小却不停奋斗的自己。
④虽生而若苔,却能不懈努力,绽放自己的风采。
③这是梁老师及其学生们的经历,也是所有人的经历。
(2)请在第③句横线上填写一对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2分)【答案】4.(2)(2分)之所以是因为【解析】(2)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的能力,选用词语前一定先结合语境,搞清楚复句类型,弄懂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再确定选用关联词。
“动人”是结果,“不停奋斗”是原因,果在前,因在后,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
【考点解析】因果关系关联词锻炼语言的逻辑性因果关系(causality或causation)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
一般来说,一个事件是很多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而且原因都发生在较早时间点,而该事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件的原因。
特点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主观为转移。
2.因果关系的特定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定性表现在它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
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
在刑事案件中,只能从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危害行为中去查找原因。
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刑法因果关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刑事案件中,危害行为能引起什么样的危害结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中考词语运用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中考词语运用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3.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当今国际形势如火如荼,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会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南岳名扬天下的原因,不仅在于秀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
D.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会上,内地与澳门学生将中华经典诗文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中华语言之美。
答案:
3.A【解析】“如火如荼”指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用在此处不恰当,可改为“风云变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词语运用1(解析)【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1、【答案】C“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不符合语境。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2、【答案】D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
使用正确。
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
使用正确。
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使用正确。
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与语境不符。
【2017年江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2019年江西省赣北联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科学领域里,霍金是璀璨的明星,他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这是不言而喻....的。
B.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D.泰山上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成语使用错误。
“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此处用错了对象。
【2019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较之于西方文化自有特色,不应妄自菲薄....。
B.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事故死伤惨重,骇人听闻....。
C.汪曾祺先生写文章,语言平淡质朴,却写得画龙点睛,韵味无穷....。
D.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脸,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5、【答案】C【解析】A.妄自菲薄:本意是自暴自弃,后来也引申为过分看轻自己。
使用恰当;B. 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使用恰当;C. 韵味无穷:就是很有韵味的意思,某事物让人回味无穷。
使用不恰当;D. 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
使用恰当。
【2019年江西省铅山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6、【答案】AA.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
形容发展速度快。
多指生活和生意。
适用对象错。
使用不恰当;B.鲜为人知:鲜:很少。
很少有人知道。
使用恰当;C.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
使用恰当;D.不容置疑:意思是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使用恰当。
【2019年江西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7.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便身处繁华浮躁的环境,仍然要初心不变,怀着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保持一颗未曾蒙尘的赤子之心。
B.这家公司本来已经濒临破产,近来妙手偶得....了一笔投资,经营上便有了一些起色。
C.他的论述直指要害,入木三分....,给人以深刻教育和警醒。
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7、【答案】B【解析】B.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该词在此处与句意不相符合,所以不正确。
故选B。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3月份)语文试题】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那是一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侵略者的国旗昂首挺胸....,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D.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8、【答案】DA.有误,“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该成语用错对象,它指众多的学生,不能指一个学生。
B.有误,“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该成语褒贬不当,它为褒义词,不能形容侵略者的国旗。
C.有误,“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该成语用错对象,它是敬辞,不能用于“使您……”,一般用于“使我……”。
D.正确。
【江西省高安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9.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时候我没有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不怎么热心,以致熟视无睹....。
B.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洼处,彼此相去虽没有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9、【答案】B【解析】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不合语境。
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
不合语境。
左右逢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
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不合语境。
B项,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10.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令人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能依靠低俗段子哗众取宠。
B.虽然网络媒体是新兴阅读方式,但在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下,我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快餐。
C.从1958年参加工作开始,黄旭华一直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有了这些在假日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无悔付出,我们才能够外出饱览美景,和家人、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10、【答案】D【解析】D错误,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不合语境。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1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C.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
D.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11、【答案】DA项,大相径庭:是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使用恰当。
B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使用恰当;C项,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使用恰当;D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使用不恰当。
【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投票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相觑....,谁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B.这种漂亮的衣服有个特性,只有不称职的或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衣服。
C.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他在朋友中经常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D.清香扑鼻的新茶配上甘醇清洌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12、【答案】C【解析】C项的成语使用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3.【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B.水天一色C.凝重典雅D.气宇轩昂1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气宇轩昂:多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也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气蓬勃,富有活力。
不能形容“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
故选D。
14.【2018年中考广州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
一声锣响,早已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
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好不热闹!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14.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