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核心讲义(初中物理教学基本理论)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2014-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306-《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证学科重点知识初中物理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核心讲义(物理教学设计(下))
第4章物理教学设计(下)4.1 考纲解读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3.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4.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4.2 核心讲义一、教学策略的内涵(一)教学策略的含义1.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2.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研究重点。
(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1.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的总体考虑,这就要求策略制定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应选择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策略。
2.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教学策略,应当遵循教学和学习规律,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策略制定的依据。
3.学习内容作为实现内容方式的教学策略的选择,由不同的学习内容决定。
4.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特征,以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结果为设计的依据,教师要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的教学策略。
5.教师在制定和设计教学策略时,教师要考虑到自身的素养条件,并选择适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教学特点、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教学策略。
6.教学条件由于教学策略的实施要受当地条件(如教学设备、设施、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的制约,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当地所提供的条件的可能性,根据可能的现有条件,选择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一)教学过程的确定教学过程是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就是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1.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有关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理论:(1)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技能的教学顺序安排加涅主张教学应从最简单的技能开始,在解决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学习更为复杂的技能,即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顺序。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求真务实,助力学子成才《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求真务实,助力学子成才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最新《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笔试大纲)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第一部分第一章第1节力学(知识汇总)
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目 录第一章 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第一节 力学第二节 电磁学第三节 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理论第二章 物理教学知识第一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二节 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第一部分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质点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2.参考系 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是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的长短。
4.路程和位移 路程:质点运动实际轨迹的长度。
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和位移的比较路程位移定义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大小有有方向无有联系|位移|≤路程 当物体单向直线运动时等号成立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移一定,但路程却有无数个5.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表达式为:x v t∆=∆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的位移或不同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其方向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是矢量。
一般情况下所提到的速度都是指瞬时速度。
速度的微观表示:速度是质点位置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的大小就是速率,表示为: 6.加速度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它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微观表示: 加速度质点的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基本规律 (1)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资格证学科重点知识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学科重点知识初中物理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doc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考试目标(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 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 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 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 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核心讲义(物理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6章物理教学的组织与实施6.1 考纲解读1.掌握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布置作业。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6.2 核心讲义一、概念和规律教学(一)创设学习物理概念和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二)进行科学的抽象,突出本质特征,摒弃非本质特征,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形成概念,探索物理规律(三)通过应用,巩固、深化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二、实验教学(一)演示实验教学1.演示实验的优势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称演示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对活化知识和训练思维大有益处。
做好演示实验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生动地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1)实验目的明确、现象明显、简便可行;(2)设计思路清晰、安全可靠、科学合理;(3)引导观察思考、主体参与、启发讲解;(4)演示实验教学方法也要求多样化。
(二)分组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1.分组实验教学的定义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实验室中分组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是学生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并读取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
2.分组实验教学要求(1)准备阶段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方法,认识实验仪器,做好操作与记录准备。
(2)操作阶段让学生养成规范操作仪器、控制实验条件、排除故障、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
(3)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练习和复习教学1.复习旧知识在习题课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一般会通过提问、讲述等方式灵活地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概念、规律或方法。
2.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复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一般会采用做练习题的形式或示范解题思路和规范的步骤、或让学生尝试解决,根据学生解决的情况组织学生讨论等。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041019120519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 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核心讲义(物理教学评价概述)
第7章物理教学评价概述7.1 考纲解读1.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3.能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4.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7.2 核心讲义一、物理学习评价(一)发展性评价1.发展性评价的意义和目的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是国际教育评价的研究热点和基本走向,也是我国新课程所倡导的,其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回归教育评价作为价值判断所固有的诊断、导向发展和管理功能,实现教育评价的增值探索。
2.发展性评价的特点(1)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进行个体内差异评价,即进行纵向比较,与学生自己的过去比较,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客观地认识自我。
(2)突出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让教师、学生、同伴、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
(3)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采用质性的评价方法,运用课堂观察、谈话、提问、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4)主张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提倡用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质。
(二)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1.作业评价(1)作业评价作业是教师们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它不仅包含书面练习,还包括课外小实验,收集资料,阅读预习等。
(2)教师在应用作业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教师在应用作业评价时,要选用不同的评定方式,可用分数或等级记录,也可以用简练的、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力求准确、有针对性。
同时教师还应将评价结果通过评语、面谈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
②教师在应用作业评价时,还应加强作业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意控制作业的难度和数量。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初中物理教学基本理论
5.1 考纲解读
1.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特点及其规律,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5.2 核心讲义
一、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指教学过程与非教学过程区别开来的根本属性。
1.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教育过程的各种说法
(1)活动说
以杜威为代表。
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2)刺激——反应说
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斯金纳为代表。
从生物化的哲学观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安排刺激情境,控制反应,使学生形成适当的感应性,并通过练习和强化,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
(3)发现说
以布鲁纳为代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强调儿童的自主独立,强调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探索。
(4)关系说
以罗杰斯为代表,认为教学过程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形成完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
(5)认知说
巴拉诺夫是持这一观点的诸多教育学家之一,他认为应该把“认知”这一术语看做是在关于教学的定义中的首要的概念,教学可以被看做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
(6)特殊认识说
这种观点以凯洛夫为始祖。
其主要观点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相同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
(7)认识——发展说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8)教、学统一说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结合或相统一的过程,亦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9)情知统一说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辩证统一。
(10)特殊交往说
认为教学即特殊的社会交往。
其特殊性在于交往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平等与不平等的统一,交往的媒介主要是教材,交往集中体现了制度化教育
的特征、交往方式理性化特征。
2.认识教育过程的本质
对教学本质的认识要将知情统一说与特殊交往说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在师生理性的交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教学过程中的构成要素
1.关于教学过程构成要素的各种说法
(1)“三要素”说
“三要素”说的特点是追求简约,将可列出的因素一再削减直至最少。
①学习者是儿童,教学是为了儿童的学习而展开的;
②从学习的依据说,学习是凭借教材进行的,学习的本体不是来自教师,而是来自教材;
③协助和促进儿童凭借教材进行学习的是教师。
(2)“四要素”
“四要素”说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四个要素组成。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
增加教学媒体要素主要是为了强调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3)“七要素”
“七要素”说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教学方法、环境和反馈七个要素组成,如下图所示。
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课程与方法而实现的;
③课程受制于教学目的;
④方法受制于课程;
⑤教学环境受制于外部条件;
⑥反馈是师生双方围绕着课程和方法而表现出来的;
⑦教师则是其他各种要素的中介,它们大多是通过教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
(4)“三(三)构成(影响)要素”
“三(三)构成(影响)要素”说认为教学过程系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构成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环境是影响要素。
其特点是区分出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如下图所示。
①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②影响要素有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环境。
2.认识教育过程中的构成要素
(1)现代教育学家认为“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构成的基本要素。
(2)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内容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指的是教学过程本质上固有的、必然表现出来的客观规律性,只要教学过程以某种形式出现,就必然会有这种客观规律性。
1.教学的认识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环境)而实现的。
(2)主体的认识过程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但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这个意义上,这条规律也可以称作“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
2.教学的双边性(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
(1)教学的双边性的表达:教学是以教和学两种活动的统一为特征的,这种统一是以
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
(2)教和学的关系有:正效应、零效应、负效应。
这条规律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因此,也可以称“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
3.教学的教育性
教学过程的教育性表现在教学要素的合力作用和教学结构整体优化。
各科教学要相互协调,使教学系统最优化。
因此,这条规律也可以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的规律”。
4.教学的发展性
有学习就有发展,教学是发展的形式。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品德发展)也是各科教学都可促进学生品德、人格等的发展以及体质发展。
因此,这条规律也称“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
(四)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2.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建立物理知识结构是物理教学过程的中心;
3.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
(五)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性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1)在物理教学中贯彻科学性原则
①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师对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做到正确无误;
②运用的教学方法要科学,阐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