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______即景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习作:______即景》的含义。
2.掌握习作的写作要领。
3.了解即景写作的特点及技巧。
能力目标1.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周围的景物。
2.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丽事物的欣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习作的含义。
2.掌握习作的写作要领。
难点1.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掌握即景写作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______即景”。
2. 学习新知(20分钟)1.老师解释习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含义。
2.老师讲解习作的写作要领,例如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等。
3.老师介绍即景写作的特点和技巧,例如捕捉瞬间,突出细节等。
3. 练习与巩固(30分钟)1.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围绕教室、校园或其他场景展开描写。
2.学生相互交流习作,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3.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习作和即景写作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习作和即景写作概念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表达不够生动,需要提醒他们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维度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写出更加精彩的习作作品。
以上即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够生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美好事物。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用于示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示例:教师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学生观察树林的特点,如树木的形状、颜色,树林中的生物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示例: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海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海滩的,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关于风景的短文。
示例: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________即景》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________即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习作:________即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2.能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写出一篇自己的《________即景》作文。
3.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写作能力。
4.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篇章结构,抓住重点,写出一篇有主题、有感情的《________即景》作文。
2.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所见所感,突出重点,用心描写。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短文中表现对所见景物的感悟和体验。
2.如何避免教条式的表达,体现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讲解“即景”之意,引导学生联想并讨论出所见。
•给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让他们描述所见,打开思路。
2. 导入•以图画或一幅图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感知所见的景物及周边环境。
3. 教学核心•分析文章结构:引子、事情经过、结尾,并进行解读。
•示范如何以“即景”为题目写作,强调情感共鸣的重要性。
4. 练习环节•让学生分组,找几组同学互相交换所见所感,并帮助对方提炼核心。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5. 提高•分享好的作品,让学生相互分享感悟,并进行互动讨论,有益于提升写作水平。
6. 结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勇于展示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即景”写作中对情感表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
未来的教学应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让学生的作品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习作:________即景》这篇文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新人教版
设计预习问题,如“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你将如何描绘它?”,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自然景观描绘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习作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自然景观描绘的积极性。
(3)素质方面:审美鉴赏能力、创新思维、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然景观。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课文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写作材料:作文纸、彩色笔、参考资料
2.软件资源:
-课文朗读音频
-自然景观图片和视频素材
-语文实践:将拓展学习与语文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我发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和视频,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自然之美,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讨论和分享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素质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但对于自然景观的内涵和意蕴挖掘不够深入,需要引导和激发。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1)知识方面:学生在课本中学过关于自然景观的课文,如《黄山奇石》、《庐山的云雾》等,但对于这些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掌握程度不一,需要巩固和拓展。
(2)能力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描写自然景观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绘,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存在词汇贫乏、句子结构单一等问题。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7 ______即景》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在写作时往往难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写作来学习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作文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美感的方法。
每组选一个例子进行讲解,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方法,结合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教师总结,给出改进意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8.板书(课后整理)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整理板书,便于学生回顾和记忆。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习作7 ______即景》中的故事情节及主题。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周围的景色和事物。
3.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短文写作,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观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部编五年级上语文教材中的《习作7 ______即景》。
主要讲解及练习写景描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写景描写的技巧,尝试自己进行短文写作。
2.教学难点:协调语言表达与感官感受的关系,扩展词汇和句式,写出生动形象的短文。
四、教学准备1.教材《习作7 ______即景》2.板书、彩色粉笔3.范文及写作素材4.学生笔记本及铅笔等写作工具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引语、图片或音频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写景描写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什么是景?景是怎样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第二步:学习新知1.合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阅读《习作7 ______即景》,导入写景描写的主题。
2.解释文章中生字生词,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并品味文字之美。
第三步:示范写作1.以范文或教师自己写的片段进行示范写作,展示写景描写的技巧及思路。
2.分析范文的亮点,引导学生注意词语搭配、句式运用等。
第四步:操练训练1.分发写作素材或图片,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个景观进行描写。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写作,互相交流探讨,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步:作品分享1.学生代表或志愿者读出自己的作品,展示课堂成果。
2.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表现,强调写作中的亮点和可改进之处。
六、课堂延伸1.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篇短文。
2.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真实的景色,铭记生活的美好。
七、课堂评价1.通过学生的写作表现、口头回答等评估学生对写景描写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提高空间。
八、板书设计•写景描写要点:1.动词的运用2.形容词的修饰3.五官感官的描写•生动、具体、真实九、反思与总结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读文、写作、互动分享等活动,对写景描写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7 _____即景》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学会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汇来描绘景物,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汇来描述事物。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美景,启发他们运用恰当的词语来描绘景物,并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三.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美景,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汇来描绘景物。
2.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2.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方式来学习景物描写技巧,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用具(彩笔、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习作7 _____即景》这篇课文,让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描写景物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汇。
朗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课文中都描述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呈现,让学生对景物描写有更深刻的理解。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景色进行描绘。
要求学生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汇来描绘景物,并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__即景》教案
即景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欣赏一些美景的图片。
(出示课件2、3)2.过渡: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让我们非常难忘。
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景物描写出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板书:即景)设计意图:用精美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方法指导1.读题目。
教师:大家读一读题目,你们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观察、总结: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教师: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明确习作要求。
(1)“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还可以写“田野即景”等。
(2)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
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选材写作方法)设计意图:指导写作方法,能让学生根据写法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师生共同讨论1.具体应该怎样写呢?先来看看教材中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出示课件4)(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板书:有条理动态变化)2.教师:除了教材中的提示,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3.学生总结:描写动态变化时,可以使用恰当的动词,从景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写;还可以使用“先……再……渐渐地……”等表示承接的关键词语;在写作的时候,要融入自己或喜悦、或赞叹的情感。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有针对性地讨论,能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法和方向,让学生写起来更轻松。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1.选择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思考景物的特点。
2.和小组成员交流:把自己所选的习作材料介绍给小组成员,请小组成员点评。
3.班上交流:和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材料,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做出修改。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习作:____即景》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此次习作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写出景物的变化,按照一定顺序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题目自拟。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聚焦自然中的瞬间之美、变化之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动描写以及感受自然之趣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同时也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与欣赏之情。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写出结构较为完整、内容相对清晰的作文。
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也接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文章,对景物描写的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比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形象等。
然而,对于如何细致观察景物的变化,准确捕捉瞬间动态,并巧妙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景物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与练习。
此外,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可能会出现条理不够清晰、描写不够具体生动等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强化训练。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即景”的含义,学会选择合适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并确定恰当的题目。
掌握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能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景物的特点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使文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示例、范文赏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他人写作的优点,总结写景的方法技巧,提高自主分析与归纳能力。
经历实地观察、记录、构思、起草、修改等写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步骤,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习作: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作文主题和写作要求;•能够观察事物,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所见所闻;•提升写作水平,培养观察能力。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所见景物;•学生能够准确使用描写性词语。
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所感所想;•学生能够展示独特的观察力。
4. 教学准备•课文材料:《习作:____即景》;•教学媒体:黑板、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复习材料和写作工具。
5.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20分钟)–跟读课文,解释生词,教授描写技巧。
3.实践(30分钟)–学生观察校园或家中环境,写下所见所感。
4.展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分享心得与体会。
5.总结(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总结本堂课教学内容。
二、教学反思•优点:–学生表现积极,能够活跃地参与到写作中。
–通过观察实践,学生更加了解到写作的重要性与技巧。
•不足:–部分学生的观察力不够敏锐,写作内容欠缺独特性。
–部分学生在表达意见时缺乏条理性,需要进一步指导。
•改进措施:–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力,引导他们写出更为生动、细致的作品。
–强化写作技巧的训练,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通过这堂《习作:____即景》教学设计,我更加了解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的培养是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引导和指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主题是“____即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这次习作是让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写出景物的变化。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基础,但在描写景物变化方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如日出、日落、雨中、雪中、田野、校园一角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动态美和静态美。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示例,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等,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思路和方向。
同时,教材还提示学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顺序进行描写,使文章条理清晰。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次习作教学以“观察自然,感受美景”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来表现景物的变化。
首先,通过欣赏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观察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确定写作的主题。
接着,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注意景物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在写作指导环节,通过分析范文、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最后,让学生进行写作,并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变化。
学习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采用小组合作、互评互改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景物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述身边的环境和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以景物即景为主题,提供了丰富的景物描写素材,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但部分学生在描述景物时,可能会出现语言贫乏、条理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景物,做到条理清晰,表达生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景物。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做到观察细致、描述生动,条理清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描述。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景物,准备进行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景物描写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简单描述。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性描述,展示如何生动地描绘景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每组选定一个景物进行详细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即景》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该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即景,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事物来完成一篇即景作文。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即景作文的要求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即景作文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
有的学生可能对即景作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即景作文的概念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即景作文的概念,明确即景作文的要求。
2.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描绘身边的事物。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即景作文的写作技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即景作文的优秀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一些身边的事物,如花草、器具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向学生介绍即景作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身边事物,如花草、器具等,让学生进行观察。
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特点和细节。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物,尝试进行描绘。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即景作文的写作要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人教(部编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习作:晨曦即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清晨醒来时,有没有注意过窗外的晨曦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晨曦的奥秘。
2.提供更多的词汇和句型练习,帮助学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3.关注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观察能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晨曦的变化、周围环境与氛围的营造,并结合想象力,将这些观察转化为生动的文字。
-写作素材的选取与框架构思:指导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具有意义的写作素材,并构建合理的作文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内容丰富。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场景,需要通过实例分析、仿写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能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活动。学生们观察窗外或提供的图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晨曦的美。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描述。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晨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景——晨曦,并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他们学会如何将这样的美景描绘出来。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我发现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确实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如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
- 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能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主题,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的写景作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优秀写景范文,分析其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 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者回忆熟悉的景物,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事物的能力。
- 在课堂讨论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引导学生在写景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如顺序、特点、感官描写等。
这是因为在写景作文中,清晰的写作顺序能使文章条理分明,抓住景物特点能让描写更加精准,多种感官描写能使景物描写更加丰富立体。
例如,在描写秋天的校园时,如果按照空间顺序,从校园的大门开始,到操场、花坛、教学楼等地方逐一描写,并且抓住每个地方秋天独有的特点,如操场边树木的落叶、花坛里凋谢的花朵、教学楼周围被秋风吹起的窗帘等,再加上看到的景色、听到的风声、闻到的果实香味等多种感官描写,就能写出一篇较为出色的写景作文。
- 使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添文采。
例如,“秋天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比喻),“秋天的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树林里跑来跑去”(拟人),“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美,天空是那么蓝,云朵是那么白,树叶是那么红”(排比)。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能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很多学生在写景时只是单纯地描写景物,文章显得比较平淡。
要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要把自己对景物的喜爱、赞美、惊叹等情感融入其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习作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字知识,准确、生动地描述所见的景物。
3.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习作的含义。
2.掌握习作的写作技巧。
3.能够生动描述所见的景物或情境。
三、教学难点1.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情感。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使读者产生共鸣。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五年级上册。
2.复印习作《_____即景》练习册。
3.教师精心准备的即景描写图片或实地。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情景(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欣赏过的自然景物或城市风景。
2.展示即景描写的样例,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3.向学生解释习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二步:授课教学(30分钟)1.介绍习作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分析即景描写的要点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描述词语。
3.演示一些范例,并进行课堂讨论。
第三步:练习训练(40分钟)1.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图片或实地景物进行习作练习。
2.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到课堂所学写作技巧。
3.师生互评,相互分享各自的习作成果。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描写素材,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写作。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习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引导他们用文学艺术的方式表达所见所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从而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另外,综合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也十分重要,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在学生习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可通过课堂展示、互评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习作,提出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习作7 ______即景》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并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生动的描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景物描写实例,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介绍,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在写作时往往难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出来,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受景物的美,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学会描绘景物的特点,并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生动的描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自然景物,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生动的描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指导他们如何描绘景物。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写作,相互交流、合作,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以及相关的修辞手法的例子。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准备好写作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对景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让学生感受景物描写的魅力。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七 ________即景教案
习作七________即景【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细读观察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景物的特点,指导他们归纳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描写景物,写景抒情。
重点: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
难点:突出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描写景物及其动态的变化。
1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的怀抱中。
北方的春虽然脚步迟缓一点,但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们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美景,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
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内容。
2.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主题要求和内容是什么。
3.师生共同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有序表达。
(3)写出动态变化。
(4)描写生动。
4.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它美在哪儿?5.指名谈。
三、方法指导师:怎样把自己喜欢的美景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生动地描述出来呢?1.可以用空间、时间等顺序来进行描写,让人读起来清晰明了。
2.重点描写景物的特色,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让画面鲜活起来。
3.脑海中要有所写景物的画面,而后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
4.调动积累库,用上好词好句,或者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1.指导学生挑选自己观察得最细致的内容,尝试写作。
教师再次提示,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习作评改1.佳句佳作赏析。
(1)出示学生好词佳句进行赏析。
(2)选取一两篇优秀作文,出示出来,全班共同赏析,找出亮点。
(如:①有序表达;②写出变化;③表述生动。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
课题________即景课型习作讲课1 课时时间教课目标1.指引学生依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 , 察看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2.学习依据必定的次序描绘光景的方法。
3.经过习作 , 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察看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课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 要写出光景的变化。
要点教课学习依据必定的次序描绘光景的方法。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课方案设计企图一、创建情境 , 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 1)大家看一看这些漂亮的图片, 这些光景是那样迷人。
我们读过许多写景的文章, 那些优美的光景导入()分描绘让我们特别难忘。
今日, 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钟【设计企图:用精巧的图片引入 ,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惹起他们一探终究的欲念。
】眼中的光景 , 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光景写下来, 给他人以美的感觉。
板书: ________即景二、方法指导1. 读题 (出示课件 2)师:大家读一读题目 , 发现题目有什么特色?生察看 , 总结预设:题目不完好 , 需要增补。
师:在写作的时候 , 我们第一要把题目增补完整。
设计企图:指导写作方法 , 能让学生依据写法进行写作 , 提升写作能力。
】2. 出示习作要求:(出示课件 3)_______即景 , 在选材方面 , 能够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 , 能够写“野外即景”等。
【设计企图:师生共同新课写作方法:仔细察看 , 抓住光景的特色 , 要点有针对性地议论,能让学生 明确写 作的方 法 教课 察看光景的变化。
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 , 在写作(和方向 ,让学生写起来 分钟 )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出示课件 4)更轻松。
】板书:选材 写作方法三、师生共同议论 (出示课件 5)我们详细应当如何写呢?先让我们看看课本, 看文中给我们进行了哪些提示。
书中提示我们:(出示课件 6)1. 依据必定的次序描绘光景。
我们能够依据需要 , 依据空间次序、察看次序或许旅行次序等进行描绘。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七:______即景教学设计
习作七:______即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__即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即景”的意思是眼前的、当下的景物,这就要求所写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且要有一定变化。
教材第一部分明确了习作内容。
首先列举了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打开习作思路。
其次提出习作任务,在四年级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的要求。
教材从身边景物入手,以雨中、日落、田野和窗外为例,既提示学生如何根据观察对象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习作要求:一要按顺序写景物;二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并以“窗外即景”“日落即景”为例,对习作要求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重温描写景物的基本顺序、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动态描写,落实本次习作的要求,突破习作重点和难点。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修改的要求和建议。
习作完成后,要通过“读一读”的方式,检查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学会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展开联想,以优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神韵来。
三、教学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教师引导:绿树红花,白云落日,美丽的景色给我们美好的享受,你能把你看到的景色描写出来吗?2.学生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美景。
教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3.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学生认识到: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最美的风景,将是一件快乐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有针对性地讨论,能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法和方向,让学生写起来更轻松。】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1.选取写得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总结其优点。
教学
难点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些景物是那样迷人。
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描写让我们非常难忘。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景物写下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板书:________即景
写作方法: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选材 写作方法
三、师生共同讨论
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写呢?先让我们看看课本,看文中给我们进行了哪些提示。
书中提示我们: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等进行描写。
习作7:________即景
课题
________即景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
重点
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设计意图:用精美的图片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方法指导
1.读题
师: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总结
预设: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师: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出示习作要求:
_______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可以写“田野即景”等。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师:除了书中的提示,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
生总结:在写作的时候,要融入自己或喜悦、或赞叹等的情感。
板书:有条理 动态变化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
1.选择一处景物或自然景观,思考其特点。
2.和小组成员交流:把自己所选的习作介绍给大家,请大家评价。
3.班上交流:把自己的习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做出修改。
五、拟提纲,练习写作。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提纲,包括:写哪儿的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
1.展示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请大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试着把你确定的内容写下来。
注意: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写景散文。
板书
内容
选材---写作方法
_____即景
有条理---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