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红心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红心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阎肃:把灵魂融入艺术1930年,阎肃出生于河北保定,1953年4月入党,1953年6月入伍,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
1962年,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反映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气节,为刚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国民鼓劲。
在探亲的假期中,阎肃思绪像奔涌的泉水,像爆发的火山,从笔端、从心中倾泻而出,整整写了18天,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一气呵成。
剧本写作仅18天,而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3年。
1964年9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5次复排、演出1000多场的奇迹,“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1991年,阎肃创作歌剧《党的女儿》。
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而在世界东方,迎来70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
又是一个18天,他3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
作曲家王祖皆说:“耳顺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
”而阎肃说:“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歌剧《党的女儿》登上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舞台,又一次盛况空前,引起轰动。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是阎肃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
当年为了在歌剧《江姐》基础上改编京剧《红岩》,阎肃主动提出去曾经关押过江姐的渣滓洞体验生活,把手反铐上,戴上脚镣,脚镣很重,碰到踝骨那是钻心的疼,吃饭、睡觉都不解开。
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淋漓尽致(lín)B. 妄自菲薄(fěi)C. 畸形(jī)D. 拈轻怕重(niā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也在大幅度增长。
B. 学校的操场周围,原来种着各种树木,现在却都砍掉了。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从下周开始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位科学家严谨治学,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地训练。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把听众都吸引住了,真是声情并茂。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古典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这本书写得很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D. 她听了我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长城,中国的象征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2.1万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长城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各国为了防御敌国的侵略,修筑了许多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国防,将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长城。
长城的结构复杂,主要由城墙、敌楼、关隘、烽火台等组成。
城墙高约6~8米,宽约5~6米,用砖石、土石等材料建成。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积善成德;②耻学于师;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④席卷天下;⑤外连衡而斗诸侯;⑥因利乘便;⑦东割膏腴之地;⑧却匈奴七百余里;⑨天下云集响应;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 . ①②/③⑨⑩/⑤⑧/⑥/④⑦B . ①/②⑤⑧/③/④⑦/⑨⑩C . ①⑥/②/③⑩/④⑦⑨/⑤⑧D . ①②⑥/③⑨/④/⑤⑦/⑧2.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相信B . 批大郤,导大窾郤:空隙C .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D . 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3.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善论,常被与孟子的性恶论比较。
B . 韩愈,字退之。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 .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D .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他的《最后一个匈奴》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废都》等陕西作家的作品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
4. (2分) (2019高一上·福州期中) 下列各组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失其所与,不知②秦王还柱而走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⑥群臣惊愕,卒起不意⑦张良出,要项伯⑧ 且贰于楚A . ①②⑤B . ①④⑥C . ③⑤⑧D . ③⑤⑦5. (2分)下列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 子何为者邪C . 孟子遇于石丘D .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6. (2分) (2017高一上·南充月考)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 . 焉用亡郑以陪邻B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 . 且焉置土石7.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下列选项中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A . 敢以(之)烦执事B . 为(吾)击破沛公军C .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D . 其人(之)居远未来8. (2分)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安徽省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6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客去追记坐间所言①陆游征西幕罢几经春,叹息儿音尚带秦。
②每为後生谈旧事,始知老子是陈人。
③建隆乾德④开王业,温洛荣河⑤厌虏麈。
倘得此生重少壮,临危敢爱不赀⑥身。
[注]①坐间所言:陆游晚年闲居家中,但以其诗名和主战态度名著当世,韩侂胄主政,曾一度主持北伐,可能是朝廷当局派人来向陆游征求意见。
②陆游1172年(47岁)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携同家眷赴任,1178年被回朝廷。
这期间曾亲赴南郑前线抗金。
③陈人:过去时代人物。
④建隆乾德:是宋太祖开国时的两个年号。
⑤温洛荣河:《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又《易·乾凿度》“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诗中总指中原之地,为古帝王所都。
⑥不赀:价值无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壮岁从戎的经历,家眷同去,小儿咿呀学语时在边防前线度过,至今还带有秦地的方音,这常常又使诗人回忆起那段前线抗金的峥嵘岁月。
B.诗人生于硝烟战火,长于万方多难,对于南宋王朝屈辱的历史记忆犹新,而那些生长于承平之际的后生们对历史却一无所知,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
C.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将“老子”与“后生”对待历中的态度,宋太祖开创基业的宏伟与南渡君王之萎弱进行对比,传达出“斯人独憔悴”的孤寂情怀。
D.尾联照应标题,是对来客坐间所言之事的回应;如果人生还能再少,面对国家的的危难,我毫不爱惜自身,义无反顾地重返战场杀敌报国。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14.B(“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错,于诗无据。
“始知老子是陈人”是诗人感慨于年轻人对历史真相无知,再加上统治者美化历史,在年轻人面前谈历史,诗人自感落伍,是激愤之语。
)15.①对曾经的征西抗敌的战斗经历难以忘怀;②对年轻人不知历史的痛心、忧虑;③对宋王朝抗金大业后继无人的忧愤;④对南宋君主长期以来贪图享乐,腐朽无能,不思抗金的讽刺;⑤表达了老骥伏枥,时刻准备奔赴战场,杀敌保国,勇于牺牲的决心。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月考考试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一定要好好做好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的练习。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高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三一文库()/高一〔高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每小题3分)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李德顺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
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
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
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
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
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
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
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
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
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总29分)(一)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国家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二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的力量与价值阅读,是一种能够赋予人们知识、智慧和情感的重要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力量与价值愈发凸显。
首先,阅读能够拓展人的视野。
书籍如同一个个窗口,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代的智者对话,了解历史的变迁;也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接触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
阅读让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而是能够放眼全球,洞察世界的多样性。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各种信息。
这种思维的锻炼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哲学著作则能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阅读具有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的价值。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感动等。
这些情感的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也能够增强我们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总之,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与价值。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
B. 阅读只能带领读者了解历史,不能探索未知领域。
C. 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D. 阅读无法丰富人的情感世界,不能给予心灵慰藉。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XXX2018—2019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B)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XXX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XXX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XXX、长XXX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XXX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XXX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XXX。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XXX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干顶天登时,保持独立的品德。
《橘颂》又说:“XXX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脑筋清醒,是非明辨,才干保持本人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XXX浸透在XXX“独立不迁”的品德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圆满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XXX既说是“XXX之所作”,又说是XXX追记XXX 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XXX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XXX之手,而渔父与XXX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XXX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XXX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XXX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XXX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XXX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II)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II)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绮.丽(yǐ) 堵塞.(sè)徇.私舞弊(xùn) 浅尝辄.止(zhé)B. 踯躅(zhí)薄.雾(bó)爱憎.分明(zèng)纰.漏百出(pī)C. 参差.(cī)吮.血(shǔn)响彻.云霄(chè) 要.言不烦(yào)D.名媛.(yuàn)颤.动(chàn)含情脉脉.(mò)泾.渭分明(jìng)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常年累月暗度陈仓一蹴.(cù)而就锲.(qì)而不舍B.攻城略地凭心而论鳞次栉.(jié)比韬.(tāo)光养晦C.必恭必敬唉声叹气挑.(tiǎo)灯夜战色厉内荏.(rěn)D.不甚感激惩前毖后掎.(jǐ)角之势弹.(tán)丸之地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缅怀嬉戏没精打彩沧海一粟 B.和谐凋弊崇山峻岭渡过难关C.飘渺脉搏文过饰非前倨后恭 D.告诫宛然一泻千里目不遐接4、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或句子,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浓浓的秋,斜斜的雨,秋雨中的草原是一幅忧郁的画,一首感伤的诗。
雨浓一阵的白,淡一阵的白,草静静地①秋雨的浸淫,叶子②;花瓣窸窣落下来,带着怅然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被雨淋湿的草原,③凄清。
A.①承受②带着缠绵的凄迷和湿漉漉的忧伤,微微下垂③苍茫B.①消受②带着缠绵的忧伤和湿漉漉的凄迷,微微下垂③苍凉C.①承受②微微下垂,带着缠绵的忧伤和湿漉漉的凄迷③苍凉D.①消受②微微下垂,带着缠绵的凄迷和湿漉漉的忧伤③苍茫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在表面上,改得似乎__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题号12367111215答案C B D C D B D D1.C(“后者是政区的基础”曲解文意,材料一说的是“以政区为基础”。
)2.B(“对此,作者并不以为然”不正确,材料一说的是“这种看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绝对化”;且“只有文字描述才是真实可信的”也与文意不尽相符。
)3.D(A项说明的是传统史学研究重视地理的作用。
B项说明的是新技术对于地理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C项说明的是20余年来历史地理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4.①将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以往的历史地理研究进行比较,说明其数据规模虽不及现代地理学但增量极大;②将地理学和历史学进行比较,说明两者在对待数据上存在天然的不同。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积极发挥人工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千方百计提高数据产出效率;②加强多学科互动,积极开拓合理的技术路径,提高复原地理环境的精度;③积极制定数据标准、设计数据格式、进行数据编码,以便于将文献史料进行数字转换。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C(根据原文中“树上拴着的黑驴,见三个人不停地吵吵,也直起脖子使劲吼叫起来”以及对两人交情的描述和下文通海老头的表现,“指桑骂槐,借以发泄内心对通海老头的愤怒之情”理解不正确。
)7.D(五爷对黑驴并无“恨”意,且这句“笑骂”带有五爷的自嘲之情。
)8.①运用外貌、言行、心理等描写手法,从正面刻画五爷的黑衣黑脸白胡子的外在形象和脾气“倔”的内在性格。
②通过与别人家种地等对比以及借助通海老头和孙女的对话,从侧面衬托了五爷的“倔”。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示例:①既指五爷养的那头黑驴,又指黑驴的主人五爷,一语双关,耐人寻味;②以“黑倔驴”为题,从外表和性格上突出了五爷的形象特点,生动鲜明;③明贬实褒,赞颂了五爷保持农民本色、坚持做人原则、恪守为商之道,突出了小说主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BEG(标点如下: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积累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续传承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经典性成果,非常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生成路径和文艺意识形态论的阐释路线。
首先,这篇讲话的结论部分开篇就强调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
不是从定义出发。
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他在这里显然不是说不需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定义和艺术规律,而是说在当前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应当首先着力回答和解决文艺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这篇讲话中所提出讨论的一系列文艺问题,如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文艺方向问题、学习问题等,无一不是当时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当中的突出问题。
其次,这篇讲话贯穿始终的核心文艺观念,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意识形态论观念,讲话明确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因此,革命文艺或人民文艺就应当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推动社会革命、人民解放和历史前进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正是文艺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的根本特性与价值功能。
安徽省庐巢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练习1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小题。
材料一:20 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
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
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
诗歌则不然。
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
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
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
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
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
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
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汤池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汤池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神医胡同安晓斯祥子跪在爹的遗像前,捧着香炉的手不停地抖动。
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燃过的香灰不住地掉下来。
因为香炉不停地在动,三炷香燃过后的长度就不一样。
在沁水湾求得“平安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那三根香燃着的长度得一样。
要不,咋还能叫“平安香”。
祥子爹去世前,叫来了全家人,要把祖宗传下的“舒筋神丹”秘方的最后五味中药告诉祥子。
祥子打开一看,却只有四味中药。
就问爹。
爹指指身边的一个小箱子,我走后,你捧着香炉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啥时三柱香一起着完,才能打开。
那箱子里还有一味中药。
祥子的爹就是我们这里的董神医。
董神医家世代行医,到董神医这一代更是声名显赫。
他家门前原是一条窄窄的小胡同,世代被称为“神医胡同”。
董家行医,家教很严。
医德惟上,药价低廉。
自家种的草药不收费,乡邻捐赠的草药不收费,不管多远的路,从不收出诊费。
遇上特别困难的家庭,一律免费。
在胡同两边居住的乡邻还主动拆除了院墙,将“神医胡同”变成了一条宽宽的通道。
车来人往,更加方便。
祥子是董神医的独子,从老爹那里得到了许多真传,医术也广为称道。
每次祥子在祖宗的牌位前跪着,娘总会在旁边站着,从不说话。
董家最有名的中药丸就是“舒筋神丹”。
爹去世前配好的“舒筋神丹”,是一包包的中药,还得再进行认真的研制加工,至少够祥子使用一年以上。
听爹说,“舒筋神丹”由50味名贵中药研制而成,可平常祥子只知道45味,加上爹去世前说的4味才49味,还有一味,听爹说是最重要的,差了这一味,“舒筋神丹”的功效就会失去。
祥子知道,中药讲究配伍,别说差了一味,哪怕是“药引子”也是断然不能缺少的。
看祥子跪得很久了,娘终于说话了。
孩子,再有一月就是你爹的周年祭日。
到那天,你再和你爹好好说说。
祥子听了,泪流满面。
娘,一定是孩子做得还不够,爹还不满意。
这一月,祥子就没好好睡过觉。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不需要咖啡因就能保持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你并不孤单。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夜间睡眠。
你可能对这一事实并不感到意外,但它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
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个小时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罹患癌症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
睡眠不足——哪怕只是一个星期的适度减少,也有可能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使你跨入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列。
缺乏睡眠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使你受到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威胁。
此外,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曾言:“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
”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把以上这些健康后果放到一起,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经过证实的关联:睡眠时间越短,寿命就越短。
睡眠剥夺这根橡皮筋在崩断之前,能够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实际上是唯一一种会在没有合理益处的情况下故意剥夺自己睡眠的物种。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脊.骨(jí) 给予.(yú) 矿藏.(zàng) 矫.情(jiáo)B、倔.强(juè) 吮.吸(shǔn) 逻辑.(jí) 奢侈.(chǐ)C、犄.角(jí) 偌.大(nuò) 舟楫.(jí) 蛟.龙(jiǎo)D、麻痹.(bì) 慰藉.(jí) 戕.害(qiāng) 铩.羽而归(shà)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峥嵘诤诤铁骨曙光B、战栗闲遐一笔勾消炫烂C、抉择彰显振聋发聩狭隘D、跋涉慰籍一片狼籍斑斓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怅寥廓..(意志和气概)..(广远空阔)书生意气翅膀甫.健(开始)甄别..(审查辨别)B、不可小觑.(窥视)不啻..(不止)举一反.三(返回)匀.调(均匀)C、一暴.十寒(日晒)狐假.虎威(借助)引颈就.戮(接近)锲.而不舍(雕刻)D、熠熠..闪光(光耀;鲜明)悠邈.(虚幻)耳濡.目染(沾染)戕害..(伤害)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修正液有毒成分可通过呼吸道浸入人体;吸入过多易引发白血病。
专家向消费者________发出警告;尽量不要使用修正液;非用不可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②最近;西安市针对市委;市政府机关的搬迁问题;专门在政府网站公布调查问卷;就是否应该搬迁、迁住何处等问题;向广大市民________意见。
③进入2l世纪;人类________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常辉煌的迅猛发展的现代文明;________这个文明业已在20世纪末暴露出很多弊端;遇到了目前新的问题。
A、郑重咨询已经/而且B、郑重征询已经/但是C、慎重征询即将/而且D、慎重咨询即将/但是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人们为这一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而弹冠相庆....。
安徽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人以“山水”作为自然的指代,不只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更是对于自然的诗性感知与发现。
②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
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
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
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
③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
唐人富有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
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而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④晋唐以来观看山水的美的目光,在五代时期被注入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及至北宋形成尚理的自然情愫。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家用现实而具体的地理样貌来表现“图真”的山水。
荆浩、关仝等所代表的北派山水以石质坚凝、重岩叠嶂的北方山水为原型,描绘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壮美气象。
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以峰峦平缓、草木繁茂的江南景色为原型,表现轻岚淡烟、平淡天真的山水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 (6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好的广告语让人过目难忘,请就下面两句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
(1)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某运输公司)(2)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太平洋保险公司)2. (2分) (2017高一上·泉港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B .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晋侯、秦伯围郑”中“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侯”和“伯”指的是爵位,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 . 古代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3. (2分)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形象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觉慧和觉民的鼓励下,琴很快就在《黎明周报》上发表了关于女人剪头发的的文章。
琴因为没能说服自己的母亲,又不想让母亲为难,所以尽管琴内心极其痛苦,但最终还是没有剪掉头发。
(《家》)B . 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
他从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
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
加尔拉斯果得知后,便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去拦截他。
结果,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
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
(《堂吉诃德》)C . 袁绍率七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袁绍的谋士许攸遭疑而投降曹操,并且为曹操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后,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三国演义》)D . 就在人们混战时,甘果瓦却被夜巡队的人抓住了,幸亏甘果瓦聪明,说得国王释放了自己。
甘果瓦一走出巴士底,就奔向了圣安东尼街。
在广场中央的石头十字架下,他见到了依约而来的弗罗洛。
后来弗罗洛利用甘果瓦骗出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站在马盂山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我开始晕眩了。
① 我又好像掉进了一个自然的大染缸里,花草色彩斑斓绚丽② 我为花草簇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③ 我暗自惊叹,整个山顶就像一个大花篮④ 满是浓郁的芳香,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打开的香水瓶边⑤ 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鲜花将整个山装点起来⑥ 在各个山头闪亮,真是一座炫目的殿堂A . ③⑤①⑥②④B . ②⑤③⑥①④C . ③⑥①④②⑤D . ②④③⑤①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5. (6分) (2016高一上·沽源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
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 . 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 .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 . 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 . 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 . 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 . 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优秀的诗人和画家都很明确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关键,因此,创作时着力夸张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
B .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
C .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
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D . 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6. (1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现代文阅读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
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
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
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
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
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
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
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
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
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
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
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
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
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