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部分中考真题演练及参考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f54946f242336c1fb95e17.png)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选择题1.(·娄底)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发现有些历史人物并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不堪,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当时甚至有“不得不为”的理由,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标准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C.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有定论D.学者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答案】D2.(·常德)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位于( )A.湖南澧县B.湖南临澧C.湖南长沙D.湖南宁乡【答案】A3.(·玉林)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行走在煤气公司附近的道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答案】C4.(·永州)下列历史名言、名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答案】C5. (·徐州)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答案】A6. (·徐州)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答案】C7.(·潍坊)《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大众传媒的普及B.男女实现了平等C.西方思想的影响D.封建思想的根除【答案】C8.(·泰安)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国防建设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国防建设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8ed3b0998fcc22bdd10d03.png)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国防建设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案例分析:“上海公报”是中美两国关系谋求正常化过程中签署的重要文件。
在签署公告时,美方最初向中方提出的公报草案“使用了含糊折中的语言来掩盖争论最激烈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中方不同意。
最后双方经过紧张的反复磋商,达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公报即双方先各自声明自己的立场,然后再阐述他们的共同点。
这份堪称外交史上杰作的公报签署遵循的原则是()A. 独立自主原则B. 毫不妥协原则 C. 求同存异原则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4.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此标题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 万隆会议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2016•徐州)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A. B. C. D.6.若为下列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比较恰当的是()人民解放军严阵以待导弹部队蓄势待发潜艇浮出水面“辽宁”号航母试航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改革开放,建设新中国C. 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D.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7.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A. 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周恩来最先提出来的,这些原则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并成为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a8a05c25c52cc58ad6be0f.png)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 (·海南)115 年前,在冒着硝烟的大炮下,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2. (·广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3. (·南充)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D)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答案】D4.(·河北)《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C)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5.(·常德)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A)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6. (·临沂)图3是某一条约签订的情景,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
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7. (·青岛)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
(完整版)历史中考卷子及答案
![(完整版)历史中考卷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cf4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1.png)
(完整版)历史中考卷子及答案历史中考卷子及答案(完整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 (D)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其主张的是()。
A. 经济独立,文化封闭B. 土地公有,富国强兵C. 民主宪政,儒家传统D. 舶来文化,国家整体性2. (B)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冲击之一?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共建党D. 文化大革命3. (C)下列哪种科技革命对于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 工业革命B. 信息革命C. 农业革命D. 交通革命4.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中国和平解放的国际战争是()。
A. 中日战争B. 抗美援朝战争C. 中印战争D. 英国派遣训练队事件5. (D)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始于()。
A. 1952年B. 1966年C. 1976年D. 1978年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答:五四运动是因为对于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抗议和而爆发的,其核心要求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和民主。
2. 请简述中国的两次国共合作。
答:中国和国民党两次国共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这两次合作是为了共同抗击外侮和实现国家统一。
3. 请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对外战争。
答: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对外战争分别是中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中日战争是针对日本的侵略行为,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了抵抗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干涉。
第三部分:论述题论述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人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以下是其中性的人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儒家传统的建立和传承方面。
2. :(1893年-1976年)是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导者。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方面。
部编版历史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部编版历史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88342f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8.png)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中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元朝统一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完成了对南宋的统一B、忽必烈建立元朝,实现了对南宋的征服C、忽必烈定都大都,元朝开始对南宋进行军事行动D、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关于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朝的影响力B、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的海禁政策逐渐放宽3、唐朝时期,哪一项政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A. 开疆拓土B. 崇文抑武C. 科举取士D. 封建亲戚4、明朝的建立者是谁?A. 朱棣B. 朱元璋C. 朱允炆D. 朱标5、题干:下列关于夏朝建立的历史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C. 夏朝的建立是由禹建立的D. 夏朝的都城是阳城6、题干: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B.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指的是各种不同的学派C.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D.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在“百家争鸣”中最为突出7、题干:以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A.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B. 百家争鸣主要发生在秦朝统一之前,各个学派为了争取统治地位而激烈辩论C. 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社会娱乐活动,各个学派相互取乐,并无实际意义D. 百家争鸣是汉代以后的一种文化现象,各学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相互辩论8、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法家思想,强化中央集权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政策9、题干: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设立东厂B. 实行科举制C. 设立内阁D. 实行行省制 10、题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主要矛盾?A. 技术落后B. 市场狭小C. 资本短缺D. 资本主义制度不成熟11、题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是:A. 晋察冀根据地B. 晋冀鲁豫根据地C. 陕甘宁边区D. 华中根据地12、题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终结,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C. 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D.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大国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
2024届中考历史第一轮百题挑选过关专项练习——中国现代史(含答案)
![2024届中考历史第一轮百题挑选过关专项练习——中国现代史(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24e9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c.png)
2024届中考历史第一轮百题挑选过关专项练习——中国现代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一届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这次参战( )A. 涌现出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B. 体现了红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C.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D.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3.某校以“魅力家乡·辽宁之行”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
在参观沈飞航空博览园时,同学们看到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中国能够成功试制歼击机得益于A. 土地改革的进行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经济特区的建立4.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中写到:“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
”这篇社论报道的是()A.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C. 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下图是《1978-2008年间我国进出口情况统计图》,其中2001年后对外贸易趋势发展主要得益于A.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D.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A.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7.如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时间(年)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国内生产总值1030.71071.41312.31447.51470.11232.31162.21248.31469.91734(亿元)A.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B.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C. 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D.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段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A. 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B. 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C. “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D.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9.下表是195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统计表,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类别钢产量发电量机床产量1957年535万吨193亿度 2.8万台比1952年增长296%166%104%A. 土地改革的开展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 抗美援朝的胜利D.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10.2024年1月,太平洋岛国瑙鲁宣布与中华台北当局“断交”,至此,8年“断交”10国,中华台北当局所谓“邦交国”只剩下12个;此外,因其拒不承认“”,世界卫生组织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拒绝中华台北参加世卫大会。
【中考专题分类】中考历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考专题分类】中考历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91b146011ca300a6c390d7.png)
中国现代史-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属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的是()①中共八大的召开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 ①④B. ①②C. ②④D. ②③2.“文化大革命”十年指的是()A. 1956~1966年B. 1960~1970年 C. 1966~1976年 D. 1967~1977年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并取得了举世公认成绩的十年是()A. 1949﹣1959年B. 1953﹣1963年 C. 1956﹣1966年 D. 1966﹣1976年4.195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部长邓子恢在会上()A. 号召在全国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 批评了当时互助合作运动中发生的急躁冒进的偏向C. 嘉奖了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教授D. 肯定了广东在经济特区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5.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词语,如当前流行的“正能量”、“微信”、“范儿”等等。
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判断一下,下列不属于1953—1956年的流行词汇是()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集体化 D. 大包干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7.“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A. 土地改革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8.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A. 王进喜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雷锋9.口号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状态。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a30f9c6137ee06eef91803.png)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2.下列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A. 反抗外来侵略B. 进行三大改造 C. 发展国民经济 D. 巩固新政权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
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A. 保家卫国B. 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C. 解放朝鲜 D. 打倒帝国主义4.2016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5.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A. 抗美援朝的胜利B. 土地改革的胜利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6.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西藏的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8.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今年(2016年)有()A. 60周年B. 64周年 C. 65周年 D. 66周年10.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C.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D. 采用公元纪年1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A. 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 人民不在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 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D. 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12.“我们长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 专项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历史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 专项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84638eb84ae45c3a358c70.png)
人教版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一位老新闻记者自豪地说:“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跨洋握手’的新闻稿。
〞该新闻稿报道的应是〔〕A. 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 中国恢复在结合国的合法C. 尼克松访问中国D.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2.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场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
〞这反映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中国恢复在结合国合法席位C. 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提出D.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3.〔2021•广东〕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假如这些原那么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平安的巩固根底,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那么将为信任感所代替。
〞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根本共识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C. 已被世界各国承受D. 已写入?结合国宪章?4.以下图是2021年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ca的首字母“aa 〞组成“60〞字样。
促使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方针是〔〕A. “一边倒〞B. 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 求同存异D. 不结盟5.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原那么,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的提出者是〔〕A. 朱德B. 周恩来C. 毛泽东D. 陈毅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 月25日举行的结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
顺致最高的敬意。
〞这是当时的结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结合国大会通过了什么的决议?〔〕A. 吸收中国为结合国会员国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 新中国恢复在结合国合法席位D. 祝贺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7.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f17140a417866fb94a8e14.png)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 (·福州)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
他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湖北织布局D.大生纱厂【答案】D2. (·海南)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张謇创办的“有用事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汉阳铁厂C.轮船招商局D.大生纱厂【答案】D3.(·娄底)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骞得票最高。
张骞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答案】C4.(·苏州)右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
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C)A.谷物B.棉纱C.鸦片D.茶叶【答案】C5. (·苏州)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右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D)①清政府的推动②辛亥革命的鼓舞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6. (·青岛)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的推动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7.(·泰安)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二、非选择题8.(·内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f9eca908a300a6c30c229f9c.png)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①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了除台湾和一些海上岛屿外的全部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②1950—1953年抗美援朝斗争,迫使美国侵略者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著名战役有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著名的英雄人物有誓死坚守上甘岭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③1950年起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④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使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⑤1951年中央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市场物价;③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④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⑤进行土地改革,以发展农业生产。
2.你认为五四精神应包括哪些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胡锦涛)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调动了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
天津市历史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
![天津市历史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c5a8b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3.png)
天津市历史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汉武帝B、唐太宗C、汉光武帝D、汉景帝答案:B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誉为“贞观之治”。
因此,选项B正确。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夏朝的建立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统一D、汉朝的建立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周武王通过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使得地方势力逐渐强大,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因此,选项B正确。
3、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东方的拿破仑”?A. 孙中山B. 康有为C. 左宗棠D. 沈从文答案:C 解析:左宗棠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誉为“东方的拿破仑”。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沈从文是著名作家。
4、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答案:C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推行了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
A、B、D三项叙述均正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但长城并非秦始皇时期开始修建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5、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皇帝”称号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皇帝”称号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称为“始皇帝”,从此“皇帝”这一称号在中国历史上沿用至今。
其他选项中的汉朝、唐朝和宋朝均是在秦朝之后建立的朝代。
6、在“贞观之治”时期,唐朝的皇帝是谁?A. 唐太宗李世民B. 唐高宗李治C. 唐中宗李显D. 唐睿宗李旦答案:A解析: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2023年中考《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92d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1.png)
2023年中考《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事件是()A.三大改造结束后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单选题】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B.陕北吴起镇会师C.甘肃三大主力会师D.度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3.【单选题】拉开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A.大生沙厂的创办B.天津电报局的设立C.公车上书D.《天演论》的译述4.【单选题】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A.轻工业B..农业C.重工业D.工商业改造5.【单选题】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签订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C.八国联军入侵D.《辛丑条约》签订6.【单选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标志()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7.【单选题】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西藏的土地改革C.解放战斗的胜利D.解放战斗的胜利8.【单选题】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A.红军长征B.南昌起义C.遵义会议D.中共二大9.【单选题】2010年8月1日,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多少周年纪念日?()A.60周年B.70周年C.80周年D.90周年10.【单选题】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A.三大战役后B.渡江战役后C.南京解放后D.全国大陆解放前11.【单选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进攻()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大别山区D.延安边区12.【单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做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13.【单选题】邓世昌在哪次海战中壮烈牺牲的()A.黄海大战B.威海卫战役C.虎门之战D.平壤战役14.【单选题】1894年,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15.【单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焚烧了这座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者强盗是()A.英德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16.【单选题】2007年7月7日,将是中国全面性抗争爆发是()A.六十周年纪念日B.七十周年纪念日C.八十周年纪念日D.九十周年纪念日17.【单选题】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A.中国人民入朝作战B.五战五捷C.上甘岭战役的胜利D.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8.【单选题】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战败了19.【单选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你知道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2日C.1949年9月D.1949年10月1日20.【单选题】1937年12月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永远难忘的日子,是因为()A.中国首都南京被日军攻陷B.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D.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6课 洋务运动(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6课 洋务运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aba05c25c52cc58ad6be0e.png)
第6课洋务运动一、选择题1.(·龙东)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答案】C2. (·聊城)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答案】B3.(·苏州)史学家陈旭蔍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班都伴随着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答案】B4.(·南京)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A.编成《海国图志》B.创办近代企业C.兴办新式学堂D.结束封建帝制【答案】B5.(·郴州)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A)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A6. (·福州)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五四爱国运动时期【答案】A7.(·河北)右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答案】B8.(·株洲)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d77ee484254b35effd340b.png)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选择题1.(·玉林)如图是某事件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该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井冈山会师D.百团大战【答案】B2.(·泰州)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该诗描绘的是中共()A.一大B.遵义会议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3.(·盐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50周年B.60周年C.70周年D.80周年【答案】C4.(·潍坊)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A.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B.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C.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D.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答案】C5.(·南宁)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A.艰苦朴素精神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C.敢于创新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答案】D6.(·达州)达州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
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进步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答案】D7. (·青岛)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中央红军长征始于(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答案】B8.(·淄博)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8课 辛亥革命(含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8课 辛亥革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fa28cc0242a8956aece409.png)
第8课辛亥革命1. (·福州)林觉民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他的主要事迹是( )A.译著《天演论》B.开发“新福州”C.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D.揭开制碱奥秘【答案】C2.(·温州) “‘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C)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C3.(·宜宾)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答案】B4. (·成都)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A.建立了光复会B.创办了《民报》C.领导了保路运动D.创立了中华民国【答案】D5.(·资阳)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答案】B6. (·青岛)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
它说明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7.(·湘西)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C8.(·娄底)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部分中考真题演练2011年12.“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①艰苦创业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两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一重大事件。
这一事件是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乔冠华(左)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4.王伟的爷爷说:“爷爷象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
”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15.小强同学深受《行知天下》一书的影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某国际蔬菜博览会参观,看到了长1.45米、重17.5千克的“墨龙吊瓜”,外观奇特、长2米的盆栽蛇瓜。
他去的地方是A.高密B.寿光C.诸城D.青州16.飞天,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悬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最早发明和放飞风筝、被称为“鸢都”的是A.青岛B.烟台C.威海D.潍坊22.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6分)(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2分)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4分)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2分)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
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2012年13.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观察下列人物图,其中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11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者: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4分)(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分)23.(16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
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没有交往了。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材料三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1981年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
(2分)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分)2013年1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1.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是指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2.《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3.(1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6分)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4分)材料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6分)2014年11.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处交政策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困1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
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23. (14分)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7分)材料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2015年9.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
”这反映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0.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又分地”的意义是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1.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反映了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13.“这是现代潍坊的文化象征,是濰坊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两朵奇葩”“两朵奇葩”是指A.板桥书画和万印楼B.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C.云门巨寿和十笏园D.高密扑灰年画和聂家庄泥塑22.(16分)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材料二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