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说课稿:分礼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说课稿(精选7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说课稿(精选7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说课稿(精选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听说游戏?小老鼠打电话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案》(中班上册)一书。
该游戏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解。
目前,通讯设施非常发达,朋友间经常以电话联系,打电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中班上册幼儿年龄偏小且现在多数都是独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现粗心大意的行为,所以这一游戏既富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取《小老鼠打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1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游戏的语言易于幼儿模仿学习。
3通过游戏,幼儿能感受一些礼貌用语的用法且学习怎样打电话。
4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体会到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上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儿喜欢模仿大人玩打电话游戏,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往往拿着话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说什么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乐意参与游戏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上册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话只说了半句话或几个字就无法再说了,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学具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小老鼠的家:墙上挂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厨房用具及一部电话机。
2023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礼物”含反思整理

2023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礼物”含反思整理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礼物”含反思作为一名悄悄奉献的教育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预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语言表达力量。
我们应当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礼物”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一、说设计意图这个故事言简意涵,写的是贝贝的生日礼物虽然弄坏了,但失而复得的是全体老师,小朋友的爱和爸爸妈妈的关爱。
作品富有童心和情趣,贴近幼儿生活。
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当别人有犯错是要宽容要谅解,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欢乐。
因此,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去理解和感受。
特殊在活动后程的应用迁移,更能让孩子从自己动身去体验和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二、说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者起着导向作用。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爱观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详细地说,就是要培育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
"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状况,将目标定为:1、观赏故事情景剧,并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感受当别人有错时能原谅。
2、能大胆地叙述和表演,进展幼儿口语表达力量和想象力量。
3、感受朋友间带来的欢乐和父母对自己的'爱才是最宝贵的礼物。
说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会复述简洁的词语、句子如"对不起,是我的错""没关系"等,感受当别人有错时能原谅别人。
难点是感受朋友间的友爱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无私的爱。
三、说活动预备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应当采纳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
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上的问题,我先给邻班拍摄了一个故事情景剧,在活动室创设一个生日晚会的氛围,里面有蛋糕和礼物,配好一首节奏欢快的《生日欢乐》音乐歌带,还做了故事中消失过的玩具小斑马(一只脚坏了,用双面胶固定)预备好大的礼物盒子。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爱分享的意识,培养幼儿交往与合作的能力;2.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记忆力;3.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五个相同的小礼品盒;2.五块大纸;3.五张相同形状的红色纸;4.五根长竹签;5.画板、彩笔;6.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教师将五个小礼品盒盖好并摆在课桌上,并称为五个小礼品。
2.教师用大纸将五个小礼品盒各自遮住。
3.教师启发幼儿:老师有五个小礼品,你们想要什么呢?4.教师逐个向幼儿询问:小明,你想要哪个礼品呢?聪明的小明可能会回答:我想要第一个。
二、游戏展开1.教师拿起第一个礼品盒,揭示出来,并给小明说:“这是你想要的礼品吗?”小明若答对,教师就发给他礼品并告诉他礼物的用途和作用,并鼓励他大声说出来。
2.若小明没有答对,教师就给出回答“不对,呜呜呜”,并重新盖好礼品盒。
在座的其他小朋友试下说,若答对,则照样给予奖励。
三、游戏扩展1.游戏继续进行,每次教师都盖上之前答对的礼品盒,逐一询问其他的小朋友并发放礼品。
2.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多样化,如改变问句表达方式,增加幼儿的难度。
例如:“小红,你想要的礼品在第几个?”或者是描述小礼品的特征,让幼儿注意观察。
3.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录下幼儿的回答,然后放给小朋友听,鼓励他们互相倾听和评价。
四、游戏总结1.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小朋友一起坐在画板前,将五个小礼品的图案画在画板上。
2.教师让小朋友总结游戏中发生的事情,通过小朋友的交流归纳总结:我们在游戏中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呢?在游戏中有没有很棒的表现?3.教师总结游戏的目的:通过这个游戏,大家学会了分礼物,并且增加了彼此的交往和合作机会。
五、活动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将游戏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家庭中或者幼儿园中,遇到能够分享的场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分享与合作。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游戏,让幼儿合作分配任务,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 (2)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励。
2.准备一个大礼盒。
三、活动流程:1.讲述游戏规则:幼儿们坐成一圈,每个幼儿手上都拿着一个小礼物,一个幼儿镇守着大礼盒。
游戏开始时,大家一起唱歌或者数数,同时幼儿们将手中的礼物传递给左右两边的幼儿,直到歌曲或者数数结束。
停止时,手中有礼物的幼儿可以将礼物放入大礼盒,没有礼物的幼儿则离开游戏。
最后,大礼盒中所有的礼物将作为奖励分给剩下的幼儿。
2.带领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大圈,每个幼儿手上拿着一个小礼物。
开始游戏后,幼儿们边唱歌边将手中的礼物传递给左右两边的幼儿。
当音乐或者数数停止时,手里有礼物的幼儿可以将礼物放入大礼盒,然后退出游戏。
最后,将放在大礼盒里的礼物平分给剩下的幼儿。
3.总结讨论:结束游戏后,带领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规则和过程。
询问幼儿们在游戏中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提醒幼儿们游戏中需要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1.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加大游戏的难度,如增加幼儿手中礼物的数量,增加传递时间等。
2.可以利用这个游戏让幼儿们学习礼貌用语,如在传递礼物时说“请接受”、“谢谢”。
五、注意事项:1.在进行游戏前需确保礼物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2.在引导游戏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游戏的秩序和安全性。
3.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游戏规则和难度,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试讲幼儿园礼物教案

试讲幼儿园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礼物的概念和意义;2.学习基本的礼物表达方式;3.能够制作简单的礼物。
二、教学内容1.礼物的概念和意义;2.礼物的表达方式;3.礼物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礼物的表达方式的教学重点;2.礼物的制作过程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2.互动式讲解法;3.演示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一)前期准备1.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礼物的概念,通过图片或故事等引发学生对礼物的好奇心;2.为学生准备制作礼物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礼物的概念和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物?礼物有什么作用?2.分享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的故事,如玫瑰花代表爱情,生日礼物代表祝福等。
2. 礼物的表达方式1.通过口语和书面语两种方式,教授基本的礼物表达方式,如“送你一朵花”、“祝你生日快乐”、“谢谢你的帮助”等;2.给学生一些情景,让他们进行表达实践,如在生日时送礼物给朋友、在老师退休时给老师送礼物等。
3. 礼物的制作过程1.参考具体制作过程,如制作贺卡、手工糖果、磁性画等;2.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制作小型礼物。
(三)课堂互动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估其制作礼物的能力;2.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评估其掌握礼物表达方式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结合实际情况,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改正。
同时,对未来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和展望。
中班游戏《分礼物》说课稿

中班游戏《分礼物》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解析的是中班游戏活动《分礼物》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礼物》是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的游戏活动。
它融入了数学领域中的“分类与匹配”概念,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初步的数理逻辑能力。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物品的简单分类方法,能够按照颜色、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物品分配。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在分享礼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公平公正的原则,感受分享的乐趣,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态度。
三、说重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掌握并运用分类的方法对礼物进行合理分配;难点则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和实践公平公正地分发礼物,并能灵活应对不同情境下的分类任务。
四、说教法与学法采用直观演示、互动参与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教法。
通过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探索、尝试,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在学法上,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五、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多样化的玩具礼物(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区分),收纳盒若干。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温馨且富有节日气氛的游戏场景。
心理准备:提前激发幼儿对于分享礼物的兴趣和期待。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以故事形式导入,讲述大家一起庆祝节日,需要公平地分配礼物的情境。
2. 探索环节:展示礼物,引导幼儿观察礼物的特点,并尝试分类。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礼物分配,每组需依据指定规则完成任务,如按颜色或形状分类。
4. 交流环节:各组展示成果,分享分类方法及分配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5. 总结环节:回顾活动内容,强化公平公正分享的理念。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家庭、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如整理玩具、图书等,进一步巩固分类技能,深化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初中教案幼儿园礼物

教案:幼儿园礼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礼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园小朋友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讨论幼儿园礼物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礼物,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礼物。
3. 设计送给幼儿园小朋友的礼物,并撰写赠言。
4. 实践活动:学生互相交换礼物,感受友谊的温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礼物的作用和意义。
2.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礼物,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礼物,并撰写赠言。
4. 实践:学生互相交换礼物,感受友谊的温暖。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他们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幼儿园礼物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合作的积极性。
3. 学生撰写赠言的质量。
4. 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幼儿园礼物样品。
2. 赠言模板。
3. 音响设备。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活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4.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创意,提高综合素质。
幼儿园礼物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本活动,学生能深刻理解幼儿园礼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为人际关系注入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送礼物》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送礼物》《送礼物》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感受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幼儿的运动协调性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小礼物,如小球或小玩具。
2. 准备一些彩色纸片或小箱子作为礼物的包装。
3. 播放音乐的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热身活动 (5分钟)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摇头摆尾、扭转身体、踮起脚尖等,让他们的身体适应运动。
步骤二:介绍游戏规则 (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将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
每个小组的队员要站在教室的两侧,队长则站在中间。
教师会用彩色纸片代表礼物,放在教室的一端。
游戏的目标是将礼物送到队长的手中。
步骤三:实施游戏 (15分钟)播放音乐,信号开始游戏。
教师在音乐播放的同时将彩色纸片扔到空中,小组成员要迅速地抓住纸片并把它们送给队长。
队长接到纸片后,立即将纸片装进准备好的礼物包装中。
当音乐停止时,游戏暂停,各小组停止活动。
步骤四:总结反思 (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问幼儿们是如何协作送礼物的,谁获得了最多的礼物等。
并鼓励幼儿们分享成功和困难的经历。
步骤五:结束活动 (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游戏中使用的道具,并总结活动的目标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在游戏过程中增加难度,如增加队员之间距离或增加礼物数量。
2. 通过观察幼儿送礼物的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运动能力,并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体育活动教学。
3. 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礼物的意义和给予的快乐。
教学提示: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安全。
使幼儿能够注意到周围的同伴,防止发生碰撞或摔倒等意外事故。
2.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礼物》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礼物》教案名称:《礼物》教案类型: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礼物的含义,培养感恩的心情和乐于分享的品质;2. 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对礼物的喜爱和感谢之情;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礼物相关的词语,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1. 展示板和彩纸;2. 礼物图片或实物;3. 教学PPT;4. 学生评价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彩纸和礼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如下问题:a. 你们喜欢收到礼物吗?你们平时什么时候收到礼物?b. 为什么我们要送礼物给别人?你们认为收到礼物是什么感觉?c. 你们有没有送过礼物给爸爸妈妈或朋友?你们送的是什么礼物?为什么选择这个礼物?Step 2: 学习新词汇 (10分钟)1. 展示一些与礼物相关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词汇,如礼物、包装纸、丝带等。
2. 通过图片和动作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词汇的意义,并进行反复模仿,巩固学习。
Step 3: 听故事 (15分钟)1. 借助PPT展示《小红帽》,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礼物的话题。
2. 通过绘本《小猪给妈妈的礼物》或其他适合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孩子们为妈妈准备礼物的过程,教育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和乐于分享的品质。
3. 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提问相关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Step 4: 制作礼物卡片 (10分钟)1. 准备彩纸和装饰材料,让学生制作自己的礼物卡片。
2. 鼓励学生用自己想送的礼物的图片或刻画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礼物,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制作礼物卡片。
3. 学生可以选择赠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或是将卡片带回家赠送给家人。
Step 5: 分享礼物卡片 (10分钟)1. 鼓励学生逐一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卡片,并分享他们想要送给谁和为什么选择这个礼物。
2. 学生可以简单地用自己学到的词汇表达他们对礼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3. 教师对每个学生制作的礼物卡片给予称赞和肯定。
幼儿中班社会说课稿(共10篇)

篇一:中班社会活动说课稿中班社会活动《豆豆的烦恼》教材分析:中班社会活动《豆豆的烦恼》选自青岛市教材共同生活。
4岁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一起做事情。
他们渴望成为大家喜欢的人,渴望有更多的朋友,但是缺乏适当的交往策略和技能。
纲要中指出:“中班幼儿能主动与人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能与同伴合作,会谦让,能感受同伴的喜和忧。
”本活动以“豆豆”遇到的交往烦恼为出发点,通过幼儿喜爱的各种活动,学习用“讲礼貌、愿意分享、互相帮助、主动谦让、协商合作、宽容他人”等正确的交友方法来解决交友中的问题,萌发有朋友、朋友多的自豪感,体验交往的乐趣。
为了更好地贴近幼儿生活,我大胆的将教材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教师分段讲故事改为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了解豆豆的烦恼,增加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烦恼的视频,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一、运用谈话,回忆和好朋友一起的感觉。
生活中幼儿有好多好朋友,通过让幼儿自由畅谈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和好朋友一起时的感觉,进一步体验有朋友真好。
教师利用追问的形式启发幼儿说说喜欢和什么样的小朋友交往。
二、巧用视频,为幼儿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社会性教育应与幼儿生活相结合,体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理念。
通过播放视频让幼儿判断豆豆的对错,并帮助豆豆想办法解决。
在平日生活中幼儿时常会遇到各种烦恼,将豆豆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遇到的烦恼拍成视频进行播放,启发幼儿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渲染,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和社会,帮助幼儿提升社会情感。
社会活动中,幼儿不仅要懂得合作、协商、礼貌、谦让,还应具备大爱的良好品质。
先通过幼儿说说自己身边发生了什么烦恼的事情,请小朋友想办法解决,进一步扩大到社会上,如:地震后,许多孩子无家可归;有的孩子得了病,我们要怎样帮助他、通过什么形式帮助他?让幼儿知道小烦恼我们自己能够解决,当遇到大烦恼时我们需要大人或社会的帮助,让幼儿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和同情心。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2篇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精选2篇(一)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2.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发展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小礼物或小玩具。
2. 准备一些编号的纸片,编号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3. 将纸片分发给幼儿,每个纸片上写有一个编号。
三、活动步骤:1. 介绍活动内容: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叫做《分礼物》。
在游戏中,我们要先分好编号,然后依次按照编号来领取礼物。
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合理分配和分享礼物。
2. 将小礼物或小玩具放在教室中央的桌子上。
3. 请每个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纸片上的编号,按照顺序依次来桌子前领取相应的礼物。
4. 当每个幼儿领取到礼物后,可以选择将礼物分享给其他幼儿,也可以选择自己保留。
5.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促进幼儿对于合作和分享意义的理解。
四、活动延伸:1. 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礼物的描述和分类。
例如,每个幼儿可以选择将自己得到的礼物进行描述,然后将相同的礼物进行分类。
2. 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礼物的交换。
例如,每个幼儿可以选择和其他幼儿交换礼物,增加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3. 可以进行模拟购物的游戏。
例如,将幼儿分为买家和卖家,卖家出示一些礼物图片或实物,买家根据需要选择并支付相应的“金钱”,然后进行礼物的领取。
五、教育思考:通过《分礼物》这个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并发展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游戏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与幼儿进行反思,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使他们能够理解其中的合作和分享的意义。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分礼物》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去郊游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2.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加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共5篇)

篇一: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幼儿园中班游戏说课稿:分礼物导读: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目标:1、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
2、运用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礼物。
准备:1、经验准备:(1)具有初步的分类意识,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等不同特征分类。
(2)能够一一对应点数1~20以内的数量。
(3)具有一定合作意识和经验。
2、物质准备:(1)该活动以分组进行为宜。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四人。
(2)每组一袋礼品,礼品袋分四种颜色(红、黄、蓝、绿),内有各种小礼物,数量以每人每样可以分到一至三个为宜。
(3)与礼品袋颜色相对应的记录表每组四张。
四种颜色的小标记每组若干。
过程:1、进入“送礼物”的情景学习分类。
(1)今天老师从北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每组一袋。
(2)请你们打开看一看袋子里都有什么礼物。
(引导幼儿认识礼物,并从中了解北京的特色。
)(3)请你们给礼物分类,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2、挑选礼物并进行个人的记录与统计。
(1)每人拿一种礼物,说说拿的是什么,数数一共有几个。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统计结果(如下表)。
(3)请把自己的礼物图片找出来,贴在礼物标志上,然后把你一共有几个礼物用数字卡表示在“?”的位置。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将自己的礼物等分给同组的小朋友。
(1)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礼物分给同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样多。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2)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每人得到几个?每人得到的礼物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多,怎么办?(3)幼儿记录个人分配结果,教师个别指导。
(4)引导速度快的幼儿把自己记录的分配结果与教师交流。
4、张贴个人记录表,集体讨论与交流。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一共有几个?分给每个小朋友几个?是不是一样多?(2)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礼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礼物》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礼物》这篇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了解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活中的礼物的感受;•提升口头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礼物》这篇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课文朗读•词汇解析•短语理解•句型分析•互动表达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次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在课前完成以下任务:•认真阅读《礼物》这篇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几种不同的礼物,并列出这些礼物的特点和用途;•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休息和营养的充足。
步骤二:词汇解析和短语理解在本步骤中,教师将逐一解析一些在课文中出现且不易理解的词汇和短语,例如:•迷路 (get lost),指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满不在乎(don’t care),指对某件事情不很在意,不太重视;•一定 (must),表示强烈的肯定意义;•喷泉 (fountain),是一种喷射着水的装置,通常设置在公园中央。
步骤三:句型分析在这个步骤中,教师会让学生逐一分析课文中出现的几个重点句型,并讲解其含义和语法结构,例如:•“这是你的礼物,你能猜到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和询问对方是否知道答案。
•“她问我是否喜欢;我说喜欢,但不是最喜欢的。
” 这是一个复合句,包含了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
从句的引导词是“是否”,表示对主句的提问。
步骤四:展开互动表达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将组织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中礼物的感受和对生活中不同礼物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
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
步骤五:课堂小结在这个步骤中,教师会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本节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课程内容。
课后作业为了巩固本次课学习的知识,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让学生回顾和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笔记;•让学生选择一件自己的礼物,以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礼物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用正确的拼音朗读课文并记忆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礼物》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礼物》教案背景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早期数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节,是孩子们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
而“分礼物”这一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还能在互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建立友情。
因此,本教案就是要通过“分礼物”这个任务,给孩子们带来有趣的数学体验。
教学目标•了解小班数学概念:数量、大小、形状等。
•会根据数量进行分配操作。
•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友情。
教学准备•背景图纸:一张大图纸(可以涂画礼物箱、彩带等);•数量图案:用颜色种类分别为1、2、3的小圆圈依次粘到“礼物箱”上;•礼物:礼物可以是口香糖、彩笔等小型文具,孩子们最好选一个共同的目标,达到之后可“全部”开启礼物;教学过程1. 导入先请孩子们坐下,问问孩子们平时有没有看过或听过家长/老师们分配东西的方式?(例如:分蛋糕、分苹果等)。
通过引导孩子回答,老师不断强调“做事情要公平”、“能不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开心”、“大家都要帮助”、“不论拿到的是多少,都不要难过快乐一定有你的份”等概念。
2. 操作•将“礼物箱”画在大图纸上,将1、2、3的小圆圈分别围绕着礼物箱贴在图纸上;•老师提示孩子: “现在,老师会告诉你,我们将要讲一个‘分礼物’的游戏。
” 然后,向孩子们介绍“礼物箱”和圆圈并讲解圆圈的不同颜色代表该圆圈的数量;•将奖品交给孩子们,然后指示他们把物品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
接下来,告诉孩子们,每个孩子都会收到礼物,但老师需要给每个圆圈一个物品,让他们帮助老师完成任务。
3. 任务请孩子们合作完成以下三项任务:•用一个物品给拥有黑色圆圈的同学。
•用两个物品给拥有蓝色圆圈的同学。
•用三个物品给拥有红色圆圈的同学。
老师会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正确完成任务,同时向孩子们强调重要的技能和有用的方法。
4. 反思完成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了任务,讨论了如何在该活动中表现公平和合作。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礼物》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礼物》教学内容:《礼物》故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礼仪意识;3.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教案、教具、礼物图片;2.音响;3.幼儿课件。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幼儿注意,提问:“今天的音乐听起来很开心,你们觉得是什么呢?”2.教师展示一些礼物图片,让幼儿观察,通过互动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学活动二:故事导入(10分钟)1.播放一段音乐,营造故事氛围。
2.教师给孩子们讲一个礼物的故事,通过幼儿课件和教师的讲述,让幼儿了解礼物的意义和给予他人的快乐。
教学活动三:理解故事(1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
2.利用教具,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教学活动四:情感与价值引导(10分钟)1.教师通过问题和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对于礼物的理解。
2.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礼物给妈妈呢?为什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教学活动五:整体理解与展示(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复述故事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展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教学活动六: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物品,引导幼儿互相送礼物,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2.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如猜物品、描述物品等,巩固学习的内容。
教学活动七:小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教学内容,强调故事的主题和学习的目标。
2.教师通过提问和观察幼儿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礼物和给予他人的理解。
2.教师在家长会上,分享幼儿学习《礼物》的情况和成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幼儿园数学教案之送礼物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案之送礼物活动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送礼物活动是一种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它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活动目的1、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认清形状、颜色、大小及数量等要素来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意;3、拓宽孩子们的交际领域,是孩子们在“礼尚往来”的礼仪环境中提升交际能力的有效方式;4、培养孩子们做好礼物包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发展。
二、活动流程1、观察距离比大小用不同大小的颜色毛球,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让孩子们观察毛球的大小,并通过与其他毛球的比较来确定它们的大小。
2、认识形状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纸板制成礼盒,并让孩子们按照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3、进行数学计算老师会给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孩子们互相竞赛,谁先算出来谁就得到礼物。
例如:将10颗葡萄分给5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颗?4、学会包装礼品在这一环节里,老师们将介绍如何包装礼品,如何用不同的包装纸和丝带让礼品看起来更加高级。
孩子们会学着在纸上绘制图案、涂色,在礼品上写上祝福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喜悦。
5、礼物交换环节一个环节就是大家期待的交换礼物了,每个小朋友会准备一个礼物,将礼物放在一个大箱子里,所有孩子都会挑选一个礼盒,并在一个特殊的环节中将礼盒送给对这个礼盒情有独钟的小朋友。
三、因为送礼物活动孩子们可以得到的收获1、感受到给与收获的快乐通过送和收礼物,孩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赠送的快乐和收到礼物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制作和送出礼品的,并且也可以从别人那里收到自己喜爱的礼品。
这是一种可以提高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
2、培养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在包装礼物这一环节,孩子们可以自由绘画和涂色,让他们能够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颜色和形状,用丝带和其他饰品来装饰自己的礼品,这些都是可以推动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进一步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游戏说课稿:分礼物Lesson presentation of game in kindergarten
幼儿园中班游戏说课稿:分礼物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幼儿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导读: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目标:1、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
2、运用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礼物。
准备:1、经验准备:
(1)具有初步的分类意识,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等不同特征分类。
(2)能够一一对应点数1~20以内的数量。
(3)具有一定合作意识和经验。
(1)该活动以分组进行为宜。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四人。
(2)每组一袋礼品,礼品袋分四种颜色(红、黄、蓝、绿),内有各种小礼物,数量以每人每样可以分到一至三个为宜。
(3)与礼品袋颜色相对应的记录表每组四张。
四种颜色的小标记每组若干。
过程:1、进入“送礼物”的情景学习分类。
(1)今天老师从北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每组一袋。
(2)请你们打开看一看袋子里都有什么礼物。
(引导幼儿认识礼物,并从中了解北京的特色。
)
(3)请你们给礼物分类,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2、挑选礼物并进行个人的记录与统计。
(1)每人拿一种礼物,说说拿的是什么,数数一共有几个。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统计结果(如下表)。
(3)请把自己的礼物图片找出来,贴在礼物标志上,然后把你一共有几个礼物用数字卡表示在“?”的位置。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将自己的礼物等分给同组的小朋友。
(1)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礼物分给同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样多。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
(2)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每人得到几个?每人得到的礼物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多,怎么办?
(3)幼儿记录个人分配结果,教师个别指导。
(4)引导速度快的幼儿把自己记录的分配结果与教师交流。
4、张贴个人记录表,集体讨论与交流。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一共有几个?分给每个小朋友几个?是不是一样多?
(2)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如果语言表达不清,可请幼儿再操作一次。
)
5.希望你们喜欢老师从北京带来的礼物,有机会到北京去看一看。
评析: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礼物”对幼儿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送礼物活动富有情感色彩,非常有利于在异地借班活动的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使幼儿愿意亲近教师,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而等分礼物又符合幼儿现实生活和心理的需要,所以很容易使幼儿投入学习。
2、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让幼儿通过统计和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所获得的礼物,这些目标粗看对于中班
幼儿似乎有些难度,但谁又能说这些内容不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呢?关键要看统计和等分数量的多少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活动目标非常适宜幼儿。
3、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符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可以看出,该活动过程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先是分类统计记录,后是练习等分,最后总结方法,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有利于幼儿调动原有经验,探索和学习新经验。
4、活动材料均是幼儿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材料,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有利于萌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准备的操作材料有飞机模型拼板、卡通动物钥匙链、彩色橡皮、贴纸等,做到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学习。
另外,为了避免幼儿从众模仿,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完全相同,同组内每种礼物的数量基本上是4、8、12,分别与组内幼儿人数相等或为倍数,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礼物进行等分,并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数量的礼物等分后的数量是不同的。
因为该活动的重点不是记录,因此教师力图使记录方式简单易行。
记录表格非常简洁,只有四格,表格中所提供的记录图标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便于幼儿操
作。
如能在最后总结时直接呈现一张集体记录表,则更能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有些什么礼物,每种礼物有多少,分给每个人有多少,等等,以有效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经验。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