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能考的都在这了

合集下载

题型25 名篇名句默写(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25  名篇名句默写(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25 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课标全国卷试题可以看出:1.考查一般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前几年常见的形式是补写空缺句,近几年主要考查理解型默写,在题目中提供语境,根据情景填写名句,集理解识记为一体。

2.考查范围稳定,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72篇,不涉及课外名句。

所考查的诗文,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考查重点突出,以先秦散文和唐宋诗词和散文为多,突出孔子、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名篇,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如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等3.考查题型稳定而又富于变化:稳定的是,一般三句六空(或两句五空),或一诗一文,或两文一诗等;分值也有少许调整。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名句名篇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多种,但近几年课标卷不再采用第一种考查形式。

试题开放的程度加大,比如2023年默写试题的第3道,都是提供了一定范围,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2023甲卷16(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唯一,可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高考古代名篇名句默写题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也是以考促学,提升学生古代诗文识记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

纵观近年高考,古代名篇名句默写在题型设置、分数设定、难度设计等方面相对稳定,但也不乏创新元素。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河北省使用的是新课标I卷。

高考语文第十二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高考语文第十二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考生对于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 而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 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第一句要联系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其中“常”是副词,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7.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是而已”) 8.阿房宫赋 9.前赤壁赋 古诗词(24篇) 1.小雅· 采薇(二章、六章) 《诗经》ຫໍສະໝຸດ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2.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 3.短歌行 曹操 4.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汉乐府 5.归园田居 陶渊明 6.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7.蜀道难 李白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变 化。所以,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例如: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像上面的句子,已经标明了出处,就不能把“钩心斗角”写成
传情的写景名句,富有生活哲理或
抒发积极向上情怀的句子)。 2.指定篇目基本保持不变。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语文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
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七 名篇名句默写 学案65 掌握默写要点——选准句写对字形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七 名篇名句默写 学案65 掌握默写要点——选准句写对字形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七名篇名句默写学案65掌握默写要点——选准句子,写对字形复习任务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

课标要求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72篇(文言文32篇、诗词曲40首,详见《高考必背》)。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试题组成命题特点第(1)题第(2)题第(3)题2023新高考Ⅰ卷《报任安书》《李凭箜篌引》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①诗文并重,以诗为主。

选句均为“名句”,不回避生疏的句子与难写字。

②题型稳定,前两题是情境式默写,后一题为开放式默写(飞花令式默写)主要考查的诗句。

③命题范围不超出高考规定的篇目,但鼓励考生进行范围外的积累。

如第(3)题。

新高考Ⅱ卷《五代史伶官传序》《临安春雨初霁》壮阔的写景名句2022新高考Ⅰ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荀子·劝学》鸟啼引起悲思的诗句新高考Ⅰ卷(山东、江苏)《拟行路难》《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新高考Ⅱ卷(辽宁、海南)《归园田居》(其一)《蜀相》与京华有关的诗句新高考Ⅱ卷(重庆)《短歌行》花鸟对举出现的诗句2021新高考Ⅰ卷(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庄子·逍遥游》与“三秦”有关的诗句新高考Ⅰ卷(山东)《过秦论》与“青草”“王孙”有关的诗句新高考Ⅰ卷(江苏)《屈原列传》《答司马谏议书》与“杜康”有关的诗句新高考Ⅱ卷《归园田居》(其一)《五代史伶官传序》与“落木”有关的诗句(说明:卷中涉及的老课标背诵篇目,不在统计之列;因背诵篇目前几年各省未统一,个别省份试卷不在统计之列。

)活动一研练高考真题1.(2023·新高考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高考语文调研大二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20高考语文调研大二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进入导航
第13页
掌握名篇名句默写七大夺分策略 1.记住难写字。 2.留意通假字。 3.区分同音字。 4.区分形近字。 5.不要遗漏虚词。 6.留心语句的顺序。 7.注意出处。
进入导航
第14页
温馨 提 示
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练 29
PPT文稿 (点击进入)
进入导航
第15页
温馨 提 示
学习至此,请完成真题练七
检索:情景中的“颔联”提示了所填名句的位置,再结 合“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可确定所填名句为: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
进入导航
第8页
3.意象定位法。一些名句填写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 中的重点意象(人、事、物等),根据这些意象可准确定位所 填 名 句 。 如 : 李 白 《 蜀 道 难 》 中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 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定位:情景中的“黄鹤”“猿猴”等词准确地表明了要 填写名句中也包含这些意象,再结合“写山势高险”的内 容,由此,我们可迅速确定所填名句为: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航
第9页
4.技巧推断法。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点明了所填名句 运 用 的 表 现 手 法 , 比 如 “ 比 喻 ”“ 侧 面 烘 托 ”“ 正 面 描 写”“反衬”等,我们借助这些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找 到所填名句。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 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 着用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 洞箫声音的悲凉。
进入导航
第6页
还原:情境中的“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智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很明显就是对名句意义的翻 译,结合背诵诗句,可推断所填名句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骥一跃,;,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5、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6、令初下,群臣进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屈原列传》〕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人之滋垢,。

推此志者,。

〔司马迁《屈原列传》〕9、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10、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王勃〕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1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王勃《滕王阁序》〕1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15、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1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韩愈《师》〕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19、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杜牧《阿房宫赋》〕20、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2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22、,;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23、鼎铛玉石,,,秦人观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24、嗟夫!,;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2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2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苏洵《六国论》〕27、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六国论》含讲解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六国论》含讲解

第10练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六国论》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秦对六国“人”的贪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显贵,却也离开故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

(2)《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偶句形式描写了秦人不珍惜剽掠而来的珍宝,宝物贱用,极显秦之“奢侈”。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_______________”,就能抵御强秦;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答案】妃嫔媵嫱王子皇孙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使六国各爱其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妃嫔媵嫱、鼎铛、砾。

2.文章内容理解,根据语境填写。

(1)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写复道横越空中,曲折绵延,极言其构筑精巧。

(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8)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含讲解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含讲解

第13练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饱、矣、喻、利。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运》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省”“睦”“迩”。

3.《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二、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屈原《离骚》)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李白《蜀道难》)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能考的都在这了
高考语文中的名句默写,有一些是书本以外的,想要得到这部分的
分数,那幺就和小编一起来记下以下这些课外名句吧,希望对考生吗有所帮
助哦。

《诗经》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9.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
不善。

《尚书》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辅车
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