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登上月球》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月球》ppt课件(3篇)

《月球》ppt课件(3篇)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成 功登月
•“阿波罗”11号宇航员 阿尔德林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15号的月球车。
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 对地球的重要性仅次于太阳,能夜间 照明,带来潮汐。月球上有丰富的矿 产资源,月球的探索对认识地球的性 质,太阳系的演化,开发宇宙资源有 特殊的意义,因此月球是人类探索宇 宙的第一站。
•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 当我们把这几幅图片连起来看 的时候,你对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月球的形成

•有些科学家相信月球是在约40亿 关 年前形成的。当时地球被一颗相当 于 于火星大小的陨石撞击。 月 球 的 形 成
•这个撞击引起剧烈爆炸,将大量岩石喷射到 太空中。碎裂的石块进入绕行地球的轨道。
•经过数百万年,这些石块凝聚 在一起形成月球。

嫦 娥 奔 月
千 年 梦 圆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称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了吗?
•天文望远镜下的月球
•望远镜---月球 正面
• 月球3号 ---月球 背面
•登上月球--- 实地考察
• 1969年 7月20日,美 国“阿波罗 11号”飞船 • 第一“次我迈将出人了一 小类步送,上但了人类月迈出 了球一。大宇步航。”员阿 姆斯特朗第一个 踏上月球, 人类首次登 月成功。

图月 球 表 面
•地球的半径约为6378千米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月球体积约为地球的 1/49
•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
•明亮部 •高原、山


•阴暗部分 •平原、盆地

五年级科学月球ppt

五年级科学月球ppt

在太阳系中,大多数卫星都在土星和木星等气态巨行星的周围存在,与地球类似的只有火星,它 拥有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对于这两颗卫星,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它们可能曾经是小行 星,后被火星的重力所俘获,变成其卫星。
俘获说认为,月球也可能是在靠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的。但相比火星的两颗卫星,月球 实在太大了,可能并不适合这种情况。如果月球闯入太阳系,更有可能被太阳或者木星俘获,而 不是地球。俘获说也无法解释现在月球的近圆形轨道形状。因为根据引力的规律,它应该沿一条 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不应该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运行。
月球不是圆的
2017年,以以色列学者拉卢卡·努夫为代表的行星科学家 提出一个关于月球起源的新假说,即地球经历了一系列撞 击,它们产生了一些“迷你卫星”,这些卫星的物质主要 来自地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迷你卫星”合并成了 一个很大的卫星——月亮。
月球上有月震
在1969年和1977年之间,地震仪在月球上每年可以捕捉到3000起月震。大多数月震是由撞向月球的巨大陨 石造成的。而这些陨石是由太阳和地球的起潮力引起的。
PART 01
阿波罗登月,一定是改变人类科技历史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了在经过不计成本的疯狂投入后,阿波 罗登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随着登月的发现极其有限然后及时刹车节省经费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
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 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五年级科学月球ppt
努力过,人不就是这样吗?有些人努力过后获得了成功, 而享受这这些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但有些人是努力了但

六年级下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PPT课件 34

六年级下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PPT课件 34


3 、创设体现班级特色的主题环境。 在主题 环境的 设置和 提供上 ,我们 应本着 以幼儿 为主体 的宗旨 ,鼓励 幼儿大 胆参与 到环境 创设中 ,要重 视环境 随教学 内容的 变化而 随时调 整,让 环境体 现幼儿 的学习 过程, 使环境 始终起 到引导 幼儿发 展的作 用。

4 、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一日活动 中利用 多种鼓 励手段 ,激发 幼儿用 普通话 表达意 愿及培 养良好 的倾听 习惯。
识是怎样发展的?
(1)、探月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 (2)、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 (3)、人类对月球的勘测越来越精确; (4)、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月海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月面
月陆
环行山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了解月球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哈勃望远镜
六 年 级 下 地 球 的卫 星—月 球教科 版PPT 课件 3 4
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其直径大约在30km左右。 它位于月球的背面,那里比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月球正 面更加粗糙。这张照片是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绕月飞行时所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登上月球》PPT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登上月球》PPT课件
19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人类探索月球 的历程
1、公元前1400年, 中国出现过日食、 月食的记载。
2、1609年,意大利 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 测月球,并绘制第一 幅月面图。
3、1883年,俄国 齐奥尔科夫斯基提 出使用火箭发射宇 宙飞船的设想。
4、1919年,美国 戈达德预言火箭能 克服地球引力到达 月球,开创了航天 飞行的时代。
5、1958年,前苏 联发射的“月球3号” 探测器绕过月球, 第一次拍摄到月背 照片。
6、1969年, 美国的 阿姆斯特朗等乘“阿
波罗11号”宇宙飞船 于7月21日成功登上 月球表面。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 ——”嫦娥工程”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期: 1、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 2、将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 3、将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
38.4万千米
13.5天
80天11年Fra bibliotek1.3秒
3、月球表面的环 形山有什么特点?
4、月球上有空气、 水、动物和植物吗?
冰 127ºC –183ºC

冰 127ºC –183ºC
整个计划约耗时20年。
思考题:
1、月球的体积与地球相比有多大?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多远,说明了什么? 3、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什么特点? 4、月球上有空气、水、动物和植物吗? 5、月球表面的其它情况?
1、月球的体积与地 球相比有多大?
1/49
2、地球到月球的 距离有多远,说明 了什么?

冰 127ºC –183ºC

冰 127ºC –183ºC

冰 127ºC –183ºC

冰 127ºC –183ºC

山东省郯城县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登上月球》课件(共23张PPT)

山东省郯城县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登上月球》课件(共23张PPT)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嫦娥奔月。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借助仪器对月球进 行科学探索的先河 。
人类登上了月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月球。
嫦娥奔月虽然只是美丽的神话 传说,但这正是在当时科学技术不 发达的情况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对月球的探索欲望,是人类美好理 想的体现。
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 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 不平的。在这以后,天文学家不断 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 只是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 面,并没有看到月球的整体面貌。登上月球太 Nhomakorabea、地球和月亮
导入新课
你们最想了解哪 些有关月球的知 识呢?
(1)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2)月球有多大?
这是大家刚才的 主要想法!
(3)月球上是什么样的? (4)月球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是多少?
(5)月球上有生命吗?
(6)月球上有引力吗?
交流我们对月球的认识
你们对于月球你有哪些 了解呢?请同学们在小 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 料然后回答我们想了解 的有关月球知识。
板书设计: 月球概貌 探月历程
登上月球
温度:﹣180℃——120℃ 环形山 月海 陨石坑
嫦娥奔月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索的先河
人造卫星拍摄的月球 人类登上月球
每小时5千米 38.4万千米
每小时200千米 80天 16天
每小时1000千米
月球上的温差很大,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 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80℃以下。
与地球上温度相比,大家会有什么感觉?
假如刚才这一跳是在月球上,想象一下,会是一种什 么样的情景呢?
我们到月球上应 作哪些准备呢?
(4)月球上没有 空气 ,没有液态水,没有 生物 。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 1/6 。 (5)“嫦娥二号”于 2010年10月1日 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6)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 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月球讲解PPT

月球讲解PPT

PART 01
阿波罗登月,一定是改变人类科技历史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了在经过不计成本的疯狂投入后,阿波 罗登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随着登月的发现极其有限然后及时刹车节省经费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
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 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快速的老去。 此时,向日葵仿 关于月球的冷知识
02 佛在哭泣,向我哭诉着:到了这个秋天,我即将老去,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录 面临死亡,但 03 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04 人类对月球及太空的探索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在太阳系中,大多数卫星都在土星和木星等气态巨行星的周围存在,与地球类似的只有火星,它 拥有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对于这两颗卫星,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它们可能曾经是小行 星ຫໍສະໝຸດ 后被火星的重力所俘获,变成其卫星。
俘获说认为,月球也可能是在靠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的。但相比火星的两颗卫星,月球 实在太大了,可能并不适合这种情况。如果月球闯入太阳系,更有可能被太阳或者木星俘获,而 不是地球。俘获说也无法解释现在月球的近圆形轨道形状。因为根据引力的规律,它应该沿一条 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不应该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运行。
看照着 射向进日我葵的的心花中儿,好在1像花9一上6个还9小有年太几的阳只今在勤散劳天发的,着蜜美金蜂色在国的那“光里阿芒嬉 波罗11号”登月,宇 戏,好一副生动的画航卷。员在阿它的姆果斯实的特最朗外面首一次圈在好像月 球 留 下 人 类 足 迹 , 是它成熟的年 “这是我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一大步!”。

小学科学登上月球课件ppt

小学科学登上月球课件ppt

03
月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1737.10千米,质量接 近7.342×10²²千克。
04
月球具有与地球相似的 流体外核和固体内核, 但无大气层和水源。
人类探索月球历程
古代人类通过肉眼和望远镜观测月球 ,记录月相变化和表面特征。
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探 测器首次飞越月球,开启了人类探索 月球的新纪元。
采集到的样本需要在现场 进行处理和封装,以确保 其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不 会受到污染。
返回过程
完成采样任务后,宇航员 将携带样本乘坐登月舱返 回轨道舱,然后与轨道舱 对接并返回地球。
03 月球表面环境与地理特征
月表地形地貌概述
月海
月球表面上的广阔平原,由暗色 的玄武岩构成,分布着众多撞击
坑。
高地
月球表面高出的区域,主要由浅色 的斜长岩组成,反射率较高。
通信系统
航天器配备了高性能的通 信设备,以确保与地面的 实时通信和数据传输。
火箭发射原理及过程
火箭发射原理
火箭发射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 过燃料燃烧产生推力,将航天器 送入太空。
发射过程
火箭发射包括点火、起飞、助推 器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 点火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 要精确控制。
轨道修正与着陆技巧
轨道修正
在航天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需要进 行多次轨道修正,以确保航天器能够 准确到达月球。
着陆技巧
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的着陆需要精确控 制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撞击和翻滚, 确保宇航员的安全。
采样返回任务执行
采样工具
宇航员使用专业的采样工 具在月球表面采集岩石和 土壤样本,以便进行科学 研究。
样本处理与封装
小学科学登上月球
目录

7月20日 人类月球日 月球介绍 主题宣传教育PPT课件

7月20日 人类月球日 月球介绍 主题宣传教育PPT课件

3 中国探月史
7.月背探索、踏出人类第一步
202X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它去往了人类从未去过的月球背面,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 制动、环月飞行后,终究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8.捧月而归、带回宝贵特产
202X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之旅,而后带着1731克月球样本平安返乡。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采 样返回的国家达
4.月球上的脚印能保存几百年
月球表面的大气层十分稀薄,几乎没有空气对流,也没有风的侵蚀,所以 如果在月球上留下一个脚印,可能几百年后依然清晰可见。
2 关于月球的知识
5.月球昼夜温差极大
由于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层,缺少了大气层对于温度的调节之后, 月球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状况,昼夜温差可以达到300多度。
中国深空探测还有“两个100”目标要实现:到2049年,新中国成 立100周年之际,要实现对100个天文单位(150亿公里)之外的太 阳系边际进行探测。 那么,人类为何要进行深空探索?
4 探月的意义
人类终究是要走向深远空间的
人类对于深空的探索会让人类更加知道要珍爱共同的 家园——地球。
4 探月的意义
浩渺宇宙,渺渺众生
或许没有什么堪比无垠的太空,能满足人类永不停歇的空想。 但探月,也不仅仅只为珍爱地球家园。 深空当中,还潜藏着很多要挟,任何天体撞击或与地球擦肩 而过,都将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4 探月的意义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科普著作《暗淡蓝点》中有一段描写:
地球悬浮在黑暗的宇宙中,太阳系散射的光线织 成了黝黑背景的条纹,其中一个条纹正好与地球 重合。 而我们居住着的地球,在其中,仅是一个0.12像 素的蓝点……
8.“超级月亮”真的超级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PPT课件,共15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PPT课件,共15页

二、判断题
6.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进一步揭开了月球背
面的神秘面纱。( √ )
7.太阳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
)
8.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环形山。( √ )
9.太阳和月球都会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 ) 10.月球表面黑暗的部分是“月海”,说明月球上分布着许多海洋。( × )
实验指导
(播放资源 模拟制造环形山)
任务三
记录环形山模拟实验后的“月球表面”
交流:这些各种类型的“环形山”图形,是如何形成的?
任务四
你对月球还有新的探索问题吗?
月球的影响
(播放资源 原来月亮对地球这么重要)
练习
将月球信息填写在活动手册第1课的韦恩图中。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任务二
阅读并整理“月球小档案”
将自己感兴趣的月球信息, 列入你的月球小档案。
任务二
阅读并整理“月球小档案”
月球小档案 年龄:约45亿年 直径:约3500千米 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任务二
阅读并整理“月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档案”
我的月球小档案 1. 2. 3. 4. 5. ……
任务三
模拟制作环形山
1.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的? 2.猜想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3.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如何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5.月球——地球的卫星
思考
星际移民
月球上是距离地 球最近的天体, 它适合人类居住 吗?
思考
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
月球上还有哪些秘 密呢?

月球知识科普PPT课件

月球知识科普PPT课件

Pa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探索的五个阶段
想象阶段:如中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初识阶段: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初步认识了月球的真实面目。 近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 1959年1月2日发射的月球1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近月飞行,标 志着人类可以通过探测器近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 零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2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球, 标志着人类通过探测器可以零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 实地认识阶段: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 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飞行抵达月球。
什么是超级月亮?
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国占
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是一种新月或满 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 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 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
月球鲜为人知的奥秘
科学家们猜测月球的形成,一颗火 星大小的星体碰撞地球。地球和火星大 小星体所形成的岩石残骸在地球轨道附 近形成,当这些岩石灰尘云冷却下来时, 形成小型的固态结构。
目录
1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2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3 中国的探月梦
不得将觅知网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 销、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不得转授权、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 权利。
Part 1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别称:月亮、太阴、玄兔 特点: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第五大的卫星,不发光 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 表面积:3800万平方公里 体积:地球的1/49 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 表面重力:地球的1/6 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10圈 最近时:约36万公里 最远时:约40万公里 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为+127℃ 夜晚:-183℃ 地形:环形山、月海、月陆、辐射纹

嫦娥五号着陆月球PPT课件

嫦娥五号着陆月球PPT课件

探月历史
2020.9.19
预计2020年底之前发射“嫦娥五号”, 实现月球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
探月历史
2020.11.17
嫦娥五号探测器,计划于2020年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2020.11.23
2020年11月23日18时30分许,计划于24日凌晨4时至5时择 机实施发射任务。
探月历史
发展历史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 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 预定轨道 。
• 2020年11月24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2秒 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
探月历史
发展历史
2020年11月25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两台150N 发动机工作6秒钟,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截至第二 次轨道修正,嫦娥五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约41小时,距 离地球约27万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 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
通过嫦娥五号的研制和实施,中国将突破月表自动采样、样品的封装与保存、月面动力上升、采样返回 轨道设计、地球大气高速再入、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多目标高精度测控通信、月球样品储存和地面实验 室分析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
预期效果
预期成果
通过实施嫦娥五号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国在月球科学研究方面将 更进一步,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返回样品 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探/索人/类/从/未/止/步
嫦娥五号 着陆月球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宣传汇报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登上月球ppt]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ppt]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ppt]登上月球登上月球篇(1):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长大后当警察,当医生,当作家,然而也有人的理想是当宇航员。

篇1:我的理想——宇航员我的理想是当上一名宇航员,坐上宇航员的位子,在太空中遨游着,发现许许多多的太空奥秘,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下一个“杨利伟”。

我买了许许多多的宇宙知识类的书,喜爱宇宙类的知识,也喜爱宇宙探秘。

我想知道著名的“黑洞”是一副什么样子,它引人瞩目的地方在哪里;想去到每一个星球上,去银河系外有缘的别的星系,探索一望无际的宇宙的尽头在那里,是个什么样;我要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插上我的小旗子,以示我不朽的成绩;我要登上火星,看看火星上独特的环形山;我要登上金星,测量出它的温度;我还要观察流星长长的尾巴是些什么材料;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亲眼看到中国的奇迹——长城。

(用排比的手法写出自己一个个梦想,揭示树立理想的缘由。

)这是我梦想成为一位宇航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能在太空中看地球、在太空中遨游着,这是十三亿七千多万人的梦想,也包括我。

尽管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是我可以从现在做起,为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知道,要当一名宇航员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所以我要坚持锻炼;我也知道,要当一名好的宇航员必须有好的思想品质,所以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我还知道当一名宇航员必须有充足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我多阅读课内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航天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

为了我的梦想,我会不断的锻炼,是自己真正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宇航员,在太空中遨游着、冒险着。

篇2:我的理想——宇航员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自己能当宇航员,将来能遨游太空。

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充满对浩瀚宇宙的向往。

“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实现第一次在太空中行走。

还中国人一个太空梦!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慌已经二十年过去,我已经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研究出了可以载人登月的“嫦娥四号”卫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表面
人类的探月历程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 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 日撞向月面。 “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 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 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 。
中国制定了“嫦娥”系列登月计划。先后 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 号卫星。
关于月球你还知道什么?
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月球大。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
旱、黑暗的世界。 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至-
180°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
嫦娥奔月
真正的月球是什么样的?
月球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 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 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 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 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 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登 上 月 球 第 一

阿 姆 斯 特 朗
人类登上月球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神5
神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利伟
费俊龙
聂海胜
神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