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节气歌》课件
二十四节气歌小学课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歌小学课文篇一: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与(农)谚语1.立春农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雨水农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惊蛰寒,芒种水淹岸”。
3.惊蛰农谚说:“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个阴雨天”。
4.春分农谚说:“春分甲子雨绵绵,夏至甲子火烧天”“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身”“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冻了春分,才有夏雨”。
5.清明农谚说:“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
”“光清明,暗谷雨。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6.谷雨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农谚说:“立夏日晴,蓑衣头笠随身行。
”“立夏不干,干死鱼虾”。
8.小满农谚说:“四月八日晴,油菜麦子长两层;四月八日落,油菜麦子光壳壳”。
9.芒种农谚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雷声大,定是大旱年”。
10.夏至农谚说:“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夏至风西南,路上水成潭。
”“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
”“夏至雾茫茫,洪水漫山岗”。
11.小暑农谚说:“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
”“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野黄梅”。
12.大暑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13.立秋农谚说:“立秋天渐凉,处暑谷渐黄。
”“雷打立秋,干死泥鳅。
”“立秋无雨秋是旱”。
14.处暑农谚说:“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15.白露农谚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雾迷迷,秋分稻出齐。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16.秋分农谚说:“白露看花,秋分看稻。
”“白露过去是秋分,忙过秋收忙秋耕”。
17.寒露农谚说:“寒露不出终不出,霜降不黄终不黄”。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二十四节气》课件(共27张PPT)
处 暑
公历8月22-24日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度。处暑,即为“出暑”,是炎 热离开的意思。气温逐渐降落,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 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降落趋 势。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 药茶、拜土地公等。
白 露
公历9月7-9日
白露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白露”是反应自然界寒气 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 傍晚后气温便很快降落,昼夜温差大。正所谓“抢秋抢秋, 不抢就丢”。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 谷酒、喝白露茶等。
中国传统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 春
公历2月3-5日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 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过 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 水
公历2月18-20日
秋 分
公历9月23-24日
秋分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为秋分,秋分 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此后,昼夜 温差逐渐加大,秋分时节和清明时节有些民俗类似,也有扫 墓祭祖的习惯,称作“秋祭”。秋分要防止凉燥,坚持锻炼 身体。饮食方面,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寒 露
立 冬
公历11月7-8日
立冬是冬季六节气之首,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气候也由秋 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从“立冬”开始一 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冬 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 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示范课课件_7
大
小
寒
寒 冬
大
至
小
雪
雪 立
冬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听描述,说节气
1、表示各种躲藏起来过冬的动物开始被惊醒
的是哪个节气?
(惊蛰)
2、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 (雨水)
3、一年中最热的是哪个节气?
(大暑)
4、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是哪个节气?(清明)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二十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
立
春
立
春雨 水 惊 蛰
夏
春
小
分
满
清
夏 芒
种 夏 至
明 谷 雨
小
暑
大 暑 立 冬Βιβλιοθήκη 立 秋秋处 暑 白 露
小
秋
雪
分
冬 大
雪 冬 至
寒 露 霜 降
小
寒
大 寒
谷
立
雨
春
清 明
春
雨 水
春
惊
分
蛰
立
大
夏
小
夏 暑
满
小
芒
暑夏种
至
处暑 立秋
白露
秋分
霜降 寒露
看图片,猜节气
春分
大暑
夏至
立秋
读古诗,找节气
清明
唐.杜牧
清明 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唱儿歌,记节气
二十四节气
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十四节气》示范课课件_5
清明 小暑
谷雨
}每月6号、 21号
大暑
(chǔ)
立秋 处暑
立冬 小雪
白露 大雪
秋分 冬至
} 寒露
霜降
每月8号、 23号
小寒 大寒
欣赏最美二十四节气视频
三、探寻二十四节气的秘密
从我们熟悉的清明开始说起……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是降雨 播谷的时节,谷类农作物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开始了。 农谚: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无雷声,粮食少几升。
小满:麦子等夏季成熟的农作物开始饱满。 农谚: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芒种:麦子等有芒的农作物成熟了。 农谚: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芒种忙,麦上场。
二十四节气
农 耕 场 面 图
一、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大约距今年3000多 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形成了, 它主要帮助农民伯伯进行“耕种”。
二十四节气表
农气 业候 生变 产化 的的 课晴 程雨 表表
二、知道二十四节气名称
立春 立夏
雨水 小满
(zhé)
惊蛰 春分
(zhòng)
立春:春季的开始。 农谚: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加。 农谚:春雨贵如油。
惊蛰:春雷响了,惊醒了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农谚:春雷响,万物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春分:昼夜平分,白天和夜晚一样长。 农谚:春分春分,好种花生。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语文园地七 二十节气歌》示范课课件_7
看图片,猜节气
春分
大暑
夏至
立秋
读古诗,找节气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唱儿歌,记节气
二十四节气
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
大
小
寒
寒 冬
大
至
小
雪
雪 立
冬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听描述,说节气
1、表示各种躲藏起来过冬的动物开始被惊醒
的是哪个节气?
(惊蛰)
2、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雨水)
3、一年中最热的是哪个节气?
(大暑)
4、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是哪个节气?(清明)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二十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
立
春
立
春雨 水 惊 蛰
夏
春
小
分
满
清
夏 芒
种 夏 至
明 谷 雨
小
暑
大 暑 立 冬
立 秋
秋处 暑 白 露
小
秋
雪
分
冬 大
雪 冬 至
寒 露 霜 降
小
寒
大 寒
谷
立
雨
春
清 明
春
雨 水
春
惊
分
蛰
立
大
夏
小
夏 暑
满
小
芒
暑夏种
至
处暑 立秋
白露
秋分
霜降 寒露
二十四节气歌ppt课件.ppt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二) 打春雨惊田,春分清谷连。 立夏满芒种,夏至二暑还。 立秋暑白露,秋分寒露降。 立冬两场雪,冬至寒又寒。
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 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 夺丰收。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 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二 十 四 节 气 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 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勤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深翻深耕土变 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 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二十四节气民歌
(一)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
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歌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春季节气介绍春分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时,太 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 ,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 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 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 征。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 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 半球春季开始。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 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 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 分了春季。
春
春季节气介绍
立春
立春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 经为315度。立春,二十四节气之 首,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 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是 “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 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 增加,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闭藏 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 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
夏季节气介绍
芒种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 谐音“忙种”,芒种的“种”字,是指 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到来 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气 候特点: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农事:作物栽培。芒种后,我国华南地 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 最多的时节。芒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 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 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 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 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 “霉雨”。
夏季节气介绍
小暑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小暑, 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盛夏正式开始。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 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此时,已是初伏前后。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 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二十四节气歌课件PPT
秋季节气介绍
处暑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是表示 炎热的酷暑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 近尾声。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 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 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天气由 炎热向闷热转变。处暑节气处在短 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 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 ,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 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春季节气介绍
春分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时,太 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 ,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 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 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 征。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 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 半球春季开始。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 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 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 分了春季。
秋季节气介绍
霜降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 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 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 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 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 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 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 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 入地,阴气始凝。
气
节
二 十 四
Because there is a dream, so brave to start, Choose the departure, they only trials and
夏
夏季节气介绍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 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 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东南;太 阳黄经为45°,维为立夏。万物至 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从此进入 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习惯上把立 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 ,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 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十四节气歌》示范课教案_7
《二十四节气歌》教学设计一、内容简介: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语文知识,教材中只给出了这首《节气歌》,提供了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积累交流的模式,要求就是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记住二十四节气歌,并了解与二十节气相关的一些知识。
二、课时目标:1、熟记二十四节气歌;2、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四、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四组。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儿歌,学生试读;听读录音,纠正错音;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轮读;对坐齐读。
2、逐句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显示,众生修正。
3、师生击掌接读各节气名称。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四季四句;开头先“立”;句中四季节气不同……)(三)再读感悟。
1、观看唯美视频,引导说出节气名称。
2、引导美读:原来,24节气还包含了这么多优美的风光啊!谁能美美地把这首节气歌读一读?3、她读的美不美?如果我把24节气歌编成这样,请你们读一读,看看还美不美?4、为什么这样读起来感觉就不美呢?不够简洁,缺少韵律美。
5、划分停顿朗读:再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原来,节气歌和古诗一样,每句长短一致,朗读时讲究节奏,就可以突出它的韵律美。
过渡:24节气歌呀,不仅所含的风光美,韵律美,而且知识也很丰富哦。
(四)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五)欣赏二十四节气歌儿歌版本(六)读背节气歌:咱们24节气呀,里面还含着很多古诗词的文化呢,你发现了哪些?1、学生自由读背,显示。
2、指导联系。
(七)小结。
(八)作业:24节气歌是咱们经典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人耕田种地的法宝。
可是现代有很多人已经不会背诵24节气歌了。
今天咱们学会了24节气歌,回家就可以考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果不会咱们可以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好不好?也可以制作几张二十四节气邮票。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农谚两则(二十四节气歌) ∣西师大版() (共32张PPT)
学习课文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 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 气温持续下降。
学习课文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学习课文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 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二十四节气歌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拓展延伸
请你来思考
节气与习俗?
学习课文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 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学习课文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 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学习课文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 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畅言教育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32021/8/232021/8/238/23/2021 8:52:1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32021/8/232021/8/23Aug-2123-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3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学习字词
zé
则
守则 规则
máng
芒
芒果 芒种
shǔ
暑
语文二年级下册节气歌
语文二年级下册节气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理解其含义。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理解其含义。
难点: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准备二十四节气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PPT课件,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3、准备课堂互动环节的小游戏或问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二十四节气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教师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3、教师展示PPT课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
每个节气都配有相关的图片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教师逐句教授歌曲,注重发音和节奏。
可以采用分组、分角色等方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教师播放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跟唱,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6、教师组织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进行小游戏或问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
(三)拓展延伸7、教师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包括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传统节日等方面的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8、教师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美丽和神奇。
9、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并写一篇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作文或日记,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10、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11、教师播放二十四节气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美妙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12、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功地让学生掌握了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小学二年级语文《二十四节气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二十四节气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原文】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光明媚大地复苏鸟语花香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绿树成荫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五谷丰登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雪中送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到四季的时序更替与物候变换。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搜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一:二十四节气歌。
学生读课题,质疑,教师解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反复拼读。
3、再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学生自主质疑解疑。
5、谁愿意主动站起来读一读课文。
6、同桌互读课文。
7、分组抽读生字卡片,说说识字方法。
8、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成语有什么特点。
2、同桌说说成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教师指导。
4、你能选一个成语说话吗?四、齐读课文。
作业:1、用上12个成语中的一些词,选择一个季节进行描写。
2、将节气歌背诵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读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汇报自己搜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1、分组汇报,组长进行整理。
2、分组反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说说该怎样来写这些字。
3、指名上黑板试写,大家评价。
4、教师重点指导:暑、明、寒。
5、学生口头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节气歌》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节气知识大比拼
《节气歌》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作业:
1.做节气小报。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二十四节气Leabharlann 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