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襄阳市第四中学黄州院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第1课时,该课时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两部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是全新的,且抽象,学生完全理解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将其列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先带领学生回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并让学生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等概念。对于神经元功能的教学,先通过播放“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刺激实验”视频,让学生对神经元功能有个感性的认识—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利用媒体动画,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神经元受刺激前后膜电位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2)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
(3)结合膜电位变化图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2.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现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培养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科学发现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认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重要作用。
(3)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正当你悠闲地漫步在公园里时,突然前方有条蛇挡住了你的去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逃避。教师肯定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提问:为什能在短时间作出如此迅速的反应?这与人体的什么系统有关?引入主题。
2.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带领学生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问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展示神经元结构如图1,要求学生指出神经元的结构,并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等概念。
图1
问题2:神经元的功能呢?
演示实验如图2,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有无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图2
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得出神经元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问题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回忆反射定义及分类,并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
问题4: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展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并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学生观察回答: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
过渡思考: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兴奋的传导是以什么信号进行的?
3.层层设疑,逐步探究
3.1探究兴奋的传导形式
再一次演示实验如图2,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有无变化?说明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
进行传导的,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
过渡思考:兴奋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并传导的呢?
3.2探究兴奋的产生
展示膜内外连有示波器的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前后的波形图如图3。思考: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为什么出现-70mv的电位值?受到刺激后,波形图又为何发生改变?
图3
引导学生阅读P18然后多媒体演示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
学生总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出现-70mv的电位值的原因:首先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膜内K+高,膜外Na+高);其次: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差异(K+通透性大)。
要求学生完成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如图4
图4
过渡思考:静息电位是膜内负,膜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有将如何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P18然后多媒体演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学生总结: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原因是: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
要求学生完成兴奋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如图5
图5
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受刺激部位始终处于内正外负的状态吗?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同时,展开小组合作与讨论、分析、归纳:一旦形成动作电位后,膜对K+通透性增强,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继续完成恢复静息电位过程膜电位变化示意图如图6
图6
进一步设疑:恢复静息电位的部位与其受刺激前的状态完全相同吗?引导学生从膜电位和离子分布两个角度比较。小组讨论后得出:膜电位一样,但离子分布不同(简要介绍Na+- K+泵)过渡思考:受刺激部位如何将兴奋传给相邻部位?
3.3探究兴奋的传导
引导学生阅读P18,完成兴奋与未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图如图7,指出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的关系。
图7
思考:这是兴奋由树突传导细胞体,再传导轴突,若刺激发生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将如何传导?
图8
根据图8,师生进一步总结兴奋传导的特点。
4.课堂小结、内容升华
为了使课堂小结不流于形式,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小结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