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是什么

合集下载

落实预算管理改革工作计划

落实预算管理改革工作计划

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预算管理改革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政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加快构建预算管理现代化体系,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革目标1. 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预算监督严格化、预算评价全面化。

2.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3. 创新预算管理手段,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1. 完善预算编制制度(1)加强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标准体系。

(2)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提高预算编制透明度。

(3)强化预算编制审核,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

2.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1)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

(2)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预算执行规范有序。

(3)完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预算执行工作。

3. 强化预算监督评价(1)建立健全预算监督体系,加强对预算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监督。

(2)完善预算评价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3)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 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1)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2)推广应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环节的信息共享。

(3)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预算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工作。

2.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3.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预算管理改革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4. 完善考核机制,将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

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

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模式决定着改革进程和成效,关系重大,必须认真研究设计。

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时,有三种大的思路可供选择:一是设计理想的目标模式,实施彻底的、全面的改革;二是着重于解决现实问题,修修补补;三是设计过渡模式,总体谋划,分步实施。

第一个思路,脱离国情,过分超前,难以推进。

第二个思路,难以构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模式,最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个思路,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可行性,应该首选。

同时,构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还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吸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紧密结合当前国情。

考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尽管各国因政治体制不一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一致。

一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各负其责。

二是一般都有健全的预算编制专门机构和充实的编制人员。

三是一般实行部门预算管理,财政直接对各个部门。

四是预算编制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或更长时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

五是预算编制非常细,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

六是核定部门预算时考虑部门组织的收入,统筹安排。

七是安排部门预算普遍采用零基预算,不搞基数。

八是预算的法制性极强,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都有严格的法律要求,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法律。

九是都有非常严密科学的监督体系,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十是财政资金账户管理非常科学规范,一般实行“单一账户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效防止了违纪问题的发生。

这些都应该在设定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模式时加以吸收和借鉴。

就当前我国现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进程之中。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与此相适应,财政职能也在进行调整,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经营领域投资,增加了对政府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框架已经明确确立下来。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第一篇: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我国推行预算改革至今已走过八年艰苦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预算管理体制框架,但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为此,笔者就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基本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形势要求下,当前部门预算改革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一)结构优化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财政的投入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投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沐公共财政的阳光。

各级财政要集中有限的资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重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学生不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实施免费防止重大染病政策;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涉农资金投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向弱势和困难群体倾斜;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节能降耗工作,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降耗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积极调整和优化各项事业投入的内部使用结构,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努力实现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由基础设施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由经济建设向促进科学发展的转变,减少行政成本开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公平公正原则建立一个社会资源和社会负担得到合理配置的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始终是人类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理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和体现。

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预算管理是组织运营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其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部门预算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需要一套清晰、系统的思路与做法。

以下是推行部门预算的主要步骤与关键做法。

一、明确预算目标与政策在推行部门预算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预算的目标和政策导向。

这要求组织高层管理者与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讨,制定出符合组织战略发展目标的预算计划。

预算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并能够体现组织的长期发展规划。

同时,政策导向应明确支持哪些业务领域、鼓励何种类型的支出、限制哪些不必要的开支。

通过明确预算目标与政策,能够为整个预算过程提供清晰的指导。

二、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是部门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和历史数据,提出初步的预算申请。

随后,财务部门对这些申请进行审核,并结合组织的整体财务状况和预算目标进行调整。

最终,经过多轮协商与沟通,形成一份既符合部门需要又符合组织整体利益的预算方案。

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每一项预算都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三、加强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执行与控制是确保预算方案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同时,财务部门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通过加强预算执行与控制,能够确保预算方案得到有效实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和复杂数据的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至关重要。

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软件或系统,实现预算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繁琐性。

建立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在现代化企业的管理中,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部门预算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明确预算目标与原则、梳理部门收支情况、制定预算编制流程、强化预算执行与监控、完善预算评估与调整以及加强预算管理与培训六个方面,详细介绍推行部门预算的思路与做法。

一、明确预算目标与原则推行部门预算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预算的目标和原则。

预算目标应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体现部门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

在制定预算目标时,要注重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目标过于宽泛或难以实现。

同时,要明确预算原则,包括公平性、透明度、可控性、灵活性等,确保预算过程规范、合理、有效。

二、梳理部门收支情况在明确预算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全面梳理。

这包括分析部门的历史财务数据,了解部门的收入来源、支出结构以及成本构成等。

通过梳理收支情况,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部门的财务状况,为预算编制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要对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合理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

三、制定预算编制流程预算编制是部门预算的核心环节,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编制流程应包括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预算编制过程的组织与实施、预算审批与调整等环节。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要加强与部门内部的沟通协调,确保预算编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强化预算执行与监控预算执行与监控是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资金安排和使用,确保预算的刚性约束。

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预警和调整,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完善预算评估与调整预算评估与调整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预算管理改革方案

中国的预算管理改革方案
1。部门预算的概念 2。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 3。部门预算的报表体系 4。部门预算的时间表 5。部门预算的计算机应用 6。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异同 7。部门预算改革的积极意义 8。编制部门预算的几点体会
1。部门预算的概念
• 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 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国务院审定报
全国人大批准 • 反映部门所有 收入和支出
取精神 • 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 改革要既积极稳妥,又要逐步推进 • 一定要搞好培训工作
(四)部门预算改革的简要回顾
1.召开国际研讨会,奠定理论基础 2.贯彻落实人大意见,提出部门预算构想 3.征求部门意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 4.设计报表体系,开发中央预算软件系统 5.提出时间表,做好编报培训工作
(2).部门预算系统的功能构成
中央部门预算系统
中央预算编报子系统
中央预算审核子系统
系 报报 数 报 数 统 表表 据 表 据 管 录审 汇 报 查 理 入核 总 送 询
系预 表 数 预 统算 间 据 算 管审 审 查 批 理核 核 询 复
(3).部门预算系统的应用流程
A.部门预算总流程
部门编 报预算 建议数
(四)部门预算改革的简要回顾(续)
6.与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密切配合,下达预算控 制指标
7.审核部门预算,汇总成中央预算草 案上报国务 院
8.向人代会正式提交中央预算草案和四个试点部 门预算
9.批复部门预算
(五)下一步改革的设想
1。2000年的主要工作: 清理预算单位家底 制定定员、定额标准 提前编制预算
算外资金收入预算表 预算18表 单位人员情况基本数字表
4。2000年部门预算时间表
9月,国务院下达编制预算草案的指示 9---10月,各部门按统一报表上报预算建议

2024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2024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2024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预算管理改革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有效的预算管理,企业需要明确总体思路,确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

以下将详细阐述预算管理改革的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企业在制定预算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保预算管理体系既符合企业当前发展阶段,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等环节上,都需要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要注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情况,确保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实现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企业应将预算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确保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通过制定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强化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和监督必不可少。

预算管理改革需要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加强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通过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监督,能够有效地避免预算管理中的漏洞和不合理现象,确保预算管理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推动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培养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才,能够为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推进信息化预算管理建设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预算管理建设能够大大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能够更好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及实现路径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及实现路径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及实现路径全面预算管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其实呢,说白了,就是把公司的钱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你想啊,咱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吃饭、要买衣服、要缴房租,钱花得每月清清楚楚的,那公司也不例外,预算管理就像是公司的“生活费支配”,得精打细算,不能乱花,不能无头苍蝇一样瞎转悠。

说得直白点,全面预算管理就是把公司的“经济大计”统统安排妥当,做到每一分钱都能有的放矢,花在哪儿,怎么花,花了多少,心里得有数。

想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得明确目标,别一头雾水。

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让公司在花钱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去执行,像走在大街上的人,有明确的目的地和路线图。

预算管理就是给这条路画个清晰的线,确保每一步都不会偏离正轨。

别小看这个目标,搞不好就是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招”。

想想看,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合理的预算,钱花得稀里糊涂,不光自己压力山大,还可能把自己给拖进困境,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说到怎么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得搞清楚公司具体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你得有一张“账单”在手里,知道自己有多少收入,支出又有多少,这些花钱是怎么花的,是否都合乎实际?有时候一笔不明不白的开支,就可能让人坐吃山空。

你想啊,要是你自己买个包,还能忍受一时的冲动,但要是公司每个月都“买包”,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得精细化、详细化,手上得紧紧攥着每一分钱。

公司每个部门的预算都要明确下来,谁需要多少钱,用来干什么,怎么花,不能想当然。

不过呢,光是制定预算可不够,最关键的还是执行力。

毕竟说得容易,做起来可得看谁能站得住脚,谁能把这些目标一一落实。

你别看预算定得再好,但如果一到执行阶段,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预算就成了一纸空文。

执行的时候得有责任心,得有耐心,像是做家务一样,一项一项地做好,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别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执行的环节不能打折扣,否则就是“吃了狼吞虎咽,消化不良”。

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集团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预算管理变得愈发复杂和关键。

为了有效掌握集团各项业务的收支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司战略目标,集团决定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该改革旨在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预算决策的透明化和科学化,优化预算流程,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提高财务控制力度,增强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二、改革目标:1.建立全面、科学、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预算制定和执行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改善预算编制过程,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质量。

3.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确保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促进预算决策与业务目标的对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司整体绩效的提升。

5.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集团财务控制力度。

三、改革措施:1.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全员参与和配合。

2.完善预算编制工具和模板,使之与集团业务需求相匹配,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3.推进财务信息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及时更新。

4.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强化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对策。

5.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预算决策与业务目标的紧密衔接。

6.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各级员工对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开展预算改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度。

3.逐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按照计划逐步扩大范围。

4.定期评估改革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预期效果:1.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显提升,编制时间和成本大幅度减少。

2.预算执行情况得到有效监控和控制,偏差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率提高。

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预算管理改革是财政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直接影响到政府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预算管理改革尤为关键,它需要对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改革目标预算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改革目标。

这包括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的约束力、优化预算的分配结构以及提升预算的使用效率。

这些目标的设定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财政政策,确保预算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法律体系预算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

因此,必须加快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明确预算管理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和操作流程。

同时,要加强预算执法的力度,确保各项预算管理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三、强化预算管理职责预算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明确各主体的职责权限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职责,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合理、协同高效的预算管理格局。

同时,要加强预算管理监督,确保预算管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推进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推动预算管理从传统的“投入控制”向“产出效果”转变。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升预算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实现预算管理信息的实时更新、共享和利用。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六、促进公众参与预算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是提升预算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预算管理的公众参与程度,让公众了解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和结果。

同时,要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诉求,增强预算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预算管理绩效改革的总体设想

预算管理绩效改革的总体设想
(作 者 单 位 :江 西 财 经 大 学)
SHENJI YU LICAI
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身 处 信 息 化 时 代 ,我 们 还 应 更 好 地 利 用 互 联 网 、 大 数 据 、云 计 算 等 信 息 手 段 ,助 力 预 算 绩 效 数 据 收 集 与 处 理 ,预 算 管 理 进 程 跟 踪 与 监 控 ,最 终 构 建 起“ 预 算 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 预 算 完 成 有 评 价 、评 价 结 论 有 反 馈 、反 馈 结 果 有 应 用 ”的 绩 效 管 理新机制。
题 导 向 ,解 决 好 当 前 阶 段 性 的 重 《关 于 进 一 步 深 化 预 算 管 理 制 度
点 问 题 。我 认 为 ,强 化 意 识 、建 立 改 革 的 意 见》等 法 律 规 章 ,切 实
标 准 、加 强 监 督 、落 实 责 任 ,仍 然 贯 彻 落 实 好 党 中 央 、国 务 院 的 制
全 覆 盖 的 预 算 绩 效 管 理 体 系 ”的 政 府 如 何 花 钱 的 重 要 风 向 标 ,是
目 标 还 没 有 完 全 实 现 ,还 需 要 我 财政工作的指 挥棒,必须兼顾 政
们 长 期 的 坚 持 和 持 续 的 努 力 。我 治 性 、经 济 性 、社 会 性 ,综 合 宏 观
们 要 继 续 推 进 实 施 政 府 预 算 绩 性与微观性,考虑长期性与短期
设定指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因 缺乏相对 独立性和权威性 而 存
此,我们必须尽快根据党中央、 在效能低下、拖拉梗阻等现象,
国务院有关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 监 督 效 果 常 常 不 尽 人 意 。作 为 政
最新要求,针对当前预算绩效 改 府 监 督 的 补 充 ,第 三 方 机 构 的 引

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目标与原则。

1. 目标,通过预算管理改革,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预算执行的精细化、预算控制的精准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 原则,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激励约束、风险可控。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改革方案,成立专门的改革小组,梳理当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目标和路径,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

2. 宣传推广,通过内部会议、培训讲座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员工的改革意识。

3.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强化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强化信息化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全面、准确的财务数据平台,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6. 持续改进,预算管理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改进,使之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四、保障措施。

1. 领导支持,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改革工作,亲自挂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人员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预算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3. 绩效考核,将预算管理改革的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改革的推进和效果进行评价。

4. 风险评估,及时评估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2. 增强竞争力,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将使企业更加灵活,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

论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模式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模式决定着改革进程和成效,关系重大,必须认真研究设计。

,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时,有三种大的思路可供选择:一是设计理想的目标模式,实施彻底的、全面的改革;二是着重于解决现实问题,修修补补;三是设计过渡模式,总体谋划,分步实施。

第一个思路,脱离国情,过分超前,难以推进。

第二个思路,难以构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模式,最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个思路,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可行性,应该首选。

同时,构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还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吸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紧密结合当前国情。

考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尽管各国因政治体制不一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一致。

一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各负其责。

二是一般都有健全的预算编制专门机构和充实的编制人员。

三是一般实行部门预算管理,财政直接对各个部门。

四是预算编制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或更长时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

五是预算编制非常细,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

六是核定部门预算时考虑部门组织的收入,统筹安排。

七是安排部门预算普遍采用零基预算,不搞基数。

八是预算的法制性极强,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都有严格的法律要求,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法律。

九是都有非常严密科学的监督体系,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十是财政资金账户管理非常科学规范,一般实行“单一账户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效防止了违纪问题的发生。

这些都应该在设定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模式时加以吸收和借鉴。

就当前我国现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进程之中。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与此相适应,财政职能也在进行调整,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经营领域投资,增加了对政府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框架已经明确确立下来。

预算管理总体目标

预算管理总体目标

预算管理总体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预算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通过预测、计划、控制和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过程。

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控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通过预算管理,企业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最佳的利润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和计划,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风险,保持财务稳定。

同时,预算管理还能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增长并适应市场变化。

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还包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各个层面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监控和评价,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预算管理还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实现以上总体目标,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预算管理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相一致。

预算管理不是简单的数值计算,而是需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结合,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只有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预算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预算管理需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计划,因此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

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确保预算管理的数据准确、可靠,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预算管理需要注重沟通和协作。

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协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

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

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一、引言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和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和提高盈利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的设定过程,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预算管理工作计划1.明确目标:首先,确定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设定目标:- 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如增加利润、降低成本等- 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资金短缺- 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促进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整体业绩2.编制预算:在设定目标后,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预算编制计划。

以下是一些建议:- 设立一个预算编制小组,由财务和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确保参与者的多样性和信息的全面性。

- 收集过去一年或几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 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他们的预算编制流程和指标,以及对营收、成本、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 根据目标和分析结果,制定预算编制的时间表和工作流程,并分配任务和责任。

3.制定预算控制机制:预算编制后,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预算控制机制,以确保预算的执行和监控。

以下是一些建议:- 设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预算执行的参考标准。

- 设定合理的预算调整程序,以应对外部风险和内部变化,确保预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建立一个预算执行的监控体系,包括定期的预算执行报告和负责监控预算执行的人员。

- 根据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培训和沟通: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和合作,因此,培训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一个培训计划,培训员工关于预算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

- 进行定期的沟通会议,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和更新,以及解答员工的问题和疑虑。

[知识]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

[知识]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事业行政财务管理体制、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等。

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仅指预算管理体制。

在实际工作中,讲财政体制时,一般是指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总体上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由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到逐步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级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1994年起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由于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预算管理体制所进行的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划分,对国家财政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占有重要地位。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监督。

我国有关预算管理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地方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预算法、审计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等。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行使编制和执行国家预算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审查批准国家预算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查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的职权。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的职责、审查方法和程序。

预算法明确了人大、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各有关部门、单位在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决算审查中的职责、作用和操作程序。

审计法规定了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的对象、内容以及职权和程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对中央预算的审查监督,并将有关人大进行预算审查监督的条文具体化,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任务和有关工作程序。

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

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

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一、引言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对资源和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实现财务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吻合。

本文将从预算管理的定义、目的以及步骤入手,阐述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并分析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

二、预算管理的定义及目的1. 预算管理的定义预算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物料和其他资源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和预算,并通过对实际运作情况的监控与评估,及时进行调整与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2. 预算管理的目的(1)资源分配合理: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2)目标达成监控:通过对预算目标进行量化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施。

(3)风险防控:通过对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预算管理的步骤1. 预算编制(1)业务量预测:包括对市场需求、产品销售和服务数量进行预测,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数据。

(2)成本费用预测:包括对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成本和费用的预测,确定预算编制的基本框架。

(3)预算目标设定:根据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制定各项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的总体方向。

2. 预算审核(1)预算方案审核:对预算编制的方案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预算目标审核:对各项预算目标进行审核,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预算实施与监控(1)预算执行:将预算方案和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行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2)绩效评估: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3)预算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预算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 制定预算管理工作计划(1)明确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包括成本控制、效益提升等方面。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随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也需要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对预算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对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在旧有的预算管理体系下,往往过于注重财政控制和决策效率,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和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预算管理的目标,明确以公共服务效果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预算管理理念。

二、加强信息透明化建设部门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信息管理,信息透明化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的必要手段。

为此,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过程中,要突出信息透明化建设,加强财务信息公开,确保社会公众和各相关部门对预算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实现公共财政的社会监督。

三、强化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估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实现目标控制和评估的全面覆盖。

要建立有效的指标评估体系,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监管,确保预算执行的成果和效益,不断完善拨付机制,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绩效评估水平,加强财政预算的效益管理。

四、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还需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

要强化制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加强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性与创新性,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同时还要与财税配套改革相结合,形成配套立法、配套政策、配套监管等多元化的支持体系,以实现预算管理改革的全面深化。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

要注重抓好预算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预算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章和流程,保证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长远稳定。

总之,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企业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与目标

企业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与目标
适用条件:销售比较稳定传统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成本中心
优点: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缺点:只注重成本降低,可能忽略新产品开发,对企业长期发展 不利。
长虹与康佳的案例。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中化公司预算管理的优点:
– 加强了业务及资金的控制,落实公司的各项发展指 标
– 加强了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 转变经营观精念品,资提料高网企ww业w适.cn应shu社.cn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要求
– 规范了各单位行为,减少了损失和浪费 中化公司预算管理的缺点
– 预算编制的标准没有摆脱传统承包制的影响 – 没能将经营和财务有效结合 – 没有突出主营业务分析和考核
» 总公司成立预算委员会,二级公司成立预算编制小组。
– 基本程序
» 10月初,召开预算工作会议 » 10月20日,总公司下达编制预算通知 » 10月20日--11月25日,各单位成立预算小组,编制预算 » 11月30日,各单位预算负责人签发预算报告,报总公司预算委员
会 » 12月1日--1月31日,上下协调与调整 » 2月1日--2月15日,总裁办讨论、修改、批准 » 2月15日,正式签发有关预算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问题:在你的国家里,大公司的 治理原则通常是按什么设计的 ?
1、股东的利益占第一地位。 2、企业的存在是为所有的利益群
体服务的。 调查公司数:美国 82 英国 78
法国 50 德国 10 日本 68 资料来源:梁能主编:《公司治

财务管理之预算管理的基本思想、框架与实施条件.doc

财务管理之预算管理的基本思想、框架与实施条件.doc
设计预算表格,预算管理组织 机构,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 法。
分解预算指标并落实于个人, 针对预算指标设计业务活动 方案(方针,政策,策略,方 法等),执行业务活动方案。
设计预算管理所需数据的采 集方式,将现行的会计核算拓 展为预算管理的计量模块,设 计预算执行核算制度。
审计模块 分析模块
保证预算管理系统中传送真实和完整的 数据
在必要情况下,对预算进行调整
设计预算调整的程序,方法; 设计预算调整所必须满足的 条件。
奖惩模块
设计业绩指标体系,责任体 保证预算管理系统中的当当事人有足够
系,奖励资源,奖惩制度。 的动力
为预算管理提供所需的管理条件支持,提
管理及技术
设计各种管理制度,培育良好
供技术条件支持来保证预算信息处理的
支持模块
①预算管理委员会将编制好的预算下达给车间及职能处室加以执行 ②对预算执行进度与结果加以计量 ③为了保证决策用的预算计量数据的真实,完整和正确,需要对计量的预算执行 与结果数据进行审计 ④获得可靠的预算数据后,应进行差异分析,确定产生差异的原因 ⑤根据差异分析的结论,设计并提供标准反馈报告或简式反馈报告,或者专项反
(二)预算管理的定义 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确定和实现集团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过程,包括预算
编制,预算实际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奖惩等环节。预算管理是公司高层领导与 公司低层员工进行纵向整合的平台,同时预算管理也是公司各车间与各职能处室 之间整合的平台。另外预算管理还是公司使用的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 技术集成的平台,同时这些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反过来也保证了预算 管理的有效运行。
馈报告 ⑥各级管理人员根据反馈报告,对其下属或其他部门制定奖惩;公司根据反馈报 告,制定整个公司的奖惩方案。奖惩具体见"第十二节--预算奖惩" ⑦在满足预算调整条件下,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预算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 及公司的实际情况 ⑧将调整后的预算下达给车间及职能处室加以执行 ⑨各级管理人员根据反馈报告,对下属或自身,或其他部门的业务活动行为做出 整改或维持的决策,并在预算执行中加以贯彻;员工根据反馈报告,对自身的业 务活动行为做出整改或维持的决策,并在预算执行中加以贯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是什么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模式决定着改革进程和成效,关系重大,必须认真研究设计。

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时,有三种大的思路可供选择:一是设计理想的目标模式,实施彻底的、全面的改革;二是着重于解决现实问题,修修补补;三是设计过渡模式,总体谋划,分步实施。

第一个思路,脱离国情,过分超前,难以推进。

第二个思路,难以构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模式,最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个思路,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可行性,应该首选。

同时,构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还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吸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紧密结合当前国情。

考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尽管各国因政治体制不一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一致。

一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各负其责。

二是一般都有健全的预算编制专门机构和充实的编制人员。

三是一般实行部门预算管理,财政直接对各个部门。

四是预算编制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或更长时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

五是预算编制非常细,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

六是核定部门预算时考虑部门组织的收入,统筹安排。

七是安排部门预算普遍采用零基预算,不搞基数。

八是预算的法制性极强,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都有严格的法律要求,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法律。

九是都有非常严密科学的监督体系,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十是财政资金账户管理非常科学规范,一般实行“单一账户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效防止了违纪问题的发生。

这些都应该在设定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模式时加以吸收和借鉴。

就当前我国现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进程之中。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与此相适应,财政职能也在进行调整,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经营领域投资,增加了对政府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框架已经明确确立下来。

这种财政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现实国情,必须体现在预算管理当中。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河北省预算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为:重新界定预算管理职能,规范预算管理运作程序,强化预算监督,真正把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综合财政预算、早编细编预算落到实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新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公平、透明、健全、稳固、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具体讲,改革基本的着眼点在于:第一,健全和强化预算管理职能。

推行部门预算,支出预算按部门编制,由财政编制到部门(一级预算会计单位),落实到项目,增强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二,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运行机制。

改革预算管理运行机制,调整财政内部机构设置,预算编制、执行适当分离,强化财政监督职能,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法制化监督管理。

第三,努力推进理财科学化、民主化。

积极研究运用科学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精度和准度;充分考虑和吸收社会有关方面意见,逐步向社会公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和账户管理,确保预算安全稳健运行。

第四,加强预算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

依法制定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修订和调整与预算管理有关的政策条文,努力创造良好的预算管理法律和政策环境;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申请、分配、下达、追加的业务办理程序,实现依法管理,规范运作。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构建的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框架,主要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编制方法、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运行模式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性框架内容。

建立新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革传统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职责界定不清,部门交叉扯皮的做法,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在工作中清楚划分,相互分离。

三个环节一脉相承但又彼此间相对独立运作。

与此相适应,财政内部原来行使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要进行重新调整,划分为编制、执行、监督三个大的部类,各负其责,不再直接介入其他环节的管理。

预算编制机构全权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政策与标准,审核、编制、确定财政和部门预算;预算执行机构专职负责预算的执行,统一管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账户,办理资金拨付,管理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编制财政预算内外总决算;监督机构负责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纳入法制、规范的轨道。

(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河北省预算管理改革也采用了这一组织形式。

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转移到部门,以部门为依托,围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形成一个更为开放和宏观的预算管理系统。

一是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财政预算从部门编起,从基层单位编起。

二是财政预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

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

三是严格“部门”本身资质,只将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作为预算部门。

此次改革,省直共确定了112个预算“部门”。

因此,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

(三)推行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1、收入预算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一定量的税基或GDP能够提供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彼此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这个比例作为测算收入的参照“标准”。

“标准收入预算法”即以这些“标准”做参照来测算收入,制定收入预算。

收入测定从上年8月开始,根据前8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财政收入情况,分析预测全年收入,初步测算每一项收入与其经济变量之间的比例。

到12月,根据收入变化情况和对下年经济运行的预测,确定收入标准,制定收入预算。

收入预算要按收入种类逐项核定,对部门组织的行政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以及部门其他收入要核定到部门、到项目。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科学合理地确定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

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

对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照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和项目编制预算;对预算内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建设性专款和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的事业性专项支出,分类排队,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

3、在财力分配上推行综合财政预算。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的完整性是政府理财的一条重要准则。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理财机构,对一切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均应视作财政活动而予以全面反映和管理,不允许在国家预算规定的范围之外还存在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

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就是要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彻底解决我国目前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单位)预算收入;财政部门核定的部门(单位)支出需求,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单位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

财政在对部门预算实行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综合财政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财政预算支出由财政部门按部门资金需求及本级财力情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和事业发展的顺序核定。

(四)采用先进的资金管理方法按照改革模式要求,突出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增强预算统筹调度资金的能力。

一是严格资金账户和部门财务管理。

实行部门银行账户审批、登记、建档制度,统一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各项资金和财务要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二是财政部门内部实行财政性资金统一账户管理。

总预算执行机构统一管理国库账户、预算外专户和各类专项资金(基金)账户,分户核算,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调度能力。

三是实行人员工资委托银行代发。

开发工资发放管理系统,实现财政、编办、人事、国库、部门、银行的微机联网,财政在委托办理银行建立个人工资账户,按月将每人应发工资核拨存入个人账户。

四是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使用推行政府采购。

大宗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和专用仪器设备的采购,尽可能采用政府采购方式,以节省资金,提高配置效率。

上述改革举措的实施将很大改善财政资金分散管理的现状,但从根本上讲,实现对财政资金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还必须推行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实行的“单一账户制度”。

即:在银行(或在财政)设立国库资金帐户,所有政府性资金全部直接缴入国库帐户,各收入部门不能设立收入帐户;各支出部门在国库帐户内开设分帐户和子帐户,不能在银行开设其他帐户,各项收支活动直接通过国库帐户操作。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直接管理单位会计,控制部门收支过程(目前只是检查结果),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资金调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同时,这也是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条件。

此项改革拟先搞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大面积推开。

(五)健全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

预算监督指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预算监督体系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人大的监督。

二是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

三是财政监督。

四是部门监督。

人大、政府监督预算的法制性、规范性,审计部门监督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财政监督预算的科学性、适用性、效益性,部门监督下属单位按规定执行预算。

这四个层次中,要强化财政监督,调整财政内部监督职责分工,增强对内对外监督力度。

通过四个层次的共同作用,建立起财政内外结合、财政内部专职监督与日常监督结合、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多维立体财政监督新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