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超技练习曲8 Liszt - 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 No.8 (Wilde Jagd)
当大师遇上“超技”——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录音版本比较
当大师遇上“超技”——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录音版本比
较
段召旭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08(000)014
【摘要】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一生创作了无数钢琴作品,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等。
此外,李斯特创作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也是我们在音乐会上经常听到、在钢琴教学中经常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段召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钢琴演奏中的"技术和技巧"r——为什么学生能弹好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却弹不好莫扎特奏鸣曲 [J], 曾颖
2.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J], 刘英楠
3.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的演奏探析 [J], 郭晓娜
4.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曲式分析 [J], 郭晓娜
5.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英雄》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J], 王小龙;王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的演奏探析
33
四、震音 在这首练习曲中震音的演奏虽然只出现了八个小节,但它存在 的意义却是非同小可的。通过震音,将乐曲推向了fff的更加激烈急 促的情绪。右手的弹奏震音时指尖撑住后,手腕放松左右摆动,借 助惯性把力量推送到指尖。因为这个部分左右手距离较远,分别在 琴键的两端演奏,所以在这里不需要太担心旋律与伴奏的层次会不 清晰,演奏时可以将手臂大大的张开,将身体的力量毫无保留的推 送到两只手上,夸张的弹出节拍重音,这样与猛兽斗争的惊心动魄 的场景就会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五、和弦 柱式和弦是这首练习曲的主要织体,它的持续存在增强了壮 阔的效果。柱式和弦进行的存在便大大地增加了演奏时的难度。第 一,手腕放松指尖发力的抓住琴键是把力量沉下去的极为有效且简 单的方式。只要能找到贯通的感觉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把握作品的风 格。第二,手指对琴键的把位感也是精准弹奏和弦的一个重要练习 方向,在练习盲目的追求速度是不可取的,先把每一个音都弹的清 晰透亮再逐渐提升速度。以202-215小节为例,在作品即将进入尾声 之际,情绪到达了顶峰,fff的音响效果单靠手指的力量是无法完成 的,除了需要通过手腕手臂的放松来将力量充分运用之外,还可以 通过强后突弱,再由弱到强的对比,给人以音响效果轰鸣震撼的错 觉。通过这样强弱上的对比还可以增强旋律的起伏流动性。 在172-177小节对于手指的把位感要求是非常高的,大和弦与左 右手交替的附点八分音符这样复杂少见的节奏相结合,大大提升了 增加了演奏的难度,要先有能力清晰准确的找到和弦才能更好的去 体会手腕抖动把力量贯通一口气带出一串和弦的感觉。222-225小节 也可使用同样的方法,在这里更需要的是把手腕拎起来,突弱后随 即按照小节分为六个音一组,逐渐增加紧张感。总而言之,遇到类 似这种柱式和弦持续出现的乐句时将力量贯通,手腕带动,小指清 晰有力的抓住旋律音,是保证声音整齐旋律流畅的基础。 六、结语 这首练习曲几乎囊括了所有钢琴演奏时较为困难的技巧,包括 八度,托卡塔式的交替击键,快速的琶音,半音阶跑动,滚奏,震 音,大量的柱式和弦。同时还需要在演奏中注重情感的培养,以达 到音乐表现的最佳状态。■
论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S
论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S.139的创作及技术要点(一)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Etudes D`Execution Transcendante)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其艰深的技巧、辉煌的音乐会演奏效果、诗情画意般的描绘使这部作品成为19世纪钢琴音乐的里程碑。
这部作品李斯特总共写了三个版本:初稿完成于1826年李斯特在法国南部旅行期间,在马赛的波亚斯洛出版社以作品6出版,采用的是车尔尼式的手指训练技术,但已具备后来的超技练习曲音乐主题的雏型,属于李斯特青年时期的习作。
第二稿修订于1837年,由意大利的黎柯第出版社出版,题献给车尔尼。
在这一稿中,李斯特将青年时代的简单习作作炫技性发展,并改写了其中三首,改动幅度之大,完全像是新作,降E大调练习曲的引子引用了李斯特早期创作的一首歌剧幻想曲的前奏部分。
最后一稿完成于1852年李斯特与卡洛琳公主在魏玛时期,由莱比锡的布莱特科普夫出版社出版,并被冠以《超技练习曲》的标题。
这套练习曲集的调性布局为:由C大调开始,加上关系小调,作五度圈的左迴转6次(与肖邦的24首《前奏曲》Op.28不同,肖邦前奏曲的调性安排是以C大调开始,加上关系小调,作五度圈的右迴转12次并遍及24个大小调),以调式色彩中最温暖(降D大调)与最悲情(降b小调)的一组调性结束。
其中十首被加上了文学性的标题:第四首被取名为《玛捷帕》,此曲完成于第二稿与第三稿之间,上有题献给维克多·雨果的小标题。
其余几首练习曲的标题也与雨果的诗歌标题相关联,如第三首《风景》、第六首《幻影》。
第八首《狩猎》描绘了一个德国古老的神话:在英格兰,一群猎人跟随亚瑟王打猎,他们纵马驰骋,在喊叫声与鞭子抽打声中追逐猎物。
第十一首《黄昏的谐音》与波德莱尔的诗歌并无关联,曲中的钟声、迷人的旋律和忧郁的色彩与诗歌毫不相同。
第一首《前奏曲》,C大调。
作为这部宏大曲集的序奏,从一开始就展示出李斯特强烈的个人风格,如双手强奏八度和弦、全音域的琶音跑动、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完整研究指南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完整研究指南导读: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以其大胆狂放的激情和异乎寻常的表现技法而闻名于世,他那读谱时就足以使人望而却步的困难技巧成为后世钢琴演奏者们探索的目标,然而李斯特并未将这些“神技”看作创作的目的,而是看作表现思想的手段,其将大多数作品加入标题,通过丰富的技巧来刻画特定的音乐形象,实现了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这是音乐描写技巧长足发展的结果,对于一个钢琴演奏者来说,对于李斯特这《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音乐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结合自己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学习和理解来进行初步的研究。
李斯特是19世纪音乐界最为激动人心的人物之一,是钢琴独奏家行列中的第一人,可以这么说,在纯技艺表演方面无人能及。
他从小就受系统、严格的训练,又经不断的实践,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形成一套独特的技巧,这些技巧在他创作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这些高级技巧练习曲中,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八度音、装饰音和长时间的震音、颤音交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展现出狂放的激情和异乎寻常的表现力,他使钢琴变成一件万能乐器。
但更为可贵的是,他突破了传统练习曲中单调、冗长的技巧性训练,将技巧练习融入一首小诗,一幅风景画中并且附加了标题,如《玛捷帕》、《幻影》、《狩猎》等,通过“神技”来表现各种音乐形象,创造了富有神话般魔幻色彩的练习曲,在他的钢琴高级技巧的练习曲中,成功地实现了技巧性和文学性的统一,目的也是浪漫主义美学目实现的基础之一。
△别列佐夫斯演奏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S.139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下,以表现人和大自然取代了过去表现神和英雄。
艺术家在这宽泛、自由氛围中,一方面欣喜若狂地将强烈地自我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以获得展现自己的想象和讴歌人民的希望;而另一方面却以悲观不满的情绪,对庸俗的社会宫廷的约束,孤独的心灵、幸福的渴望或进行揭露,或予以渲泄,在这个以人及其命运为主题的时代里,艺术家在提示人和命运的真谛之时,又被人和命运所摆布。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八首演奏技术剖析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世界文艺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八首演奏技术剖析高媛(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匈牙利狂想曲》在李斯特钢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作者经历了辉煌的演奏生涯后创作的作曲技法与演奏技巧相结合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八首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李斯特与匈牙利音乐的联系;第二部分对此曲弹用的技术与演奏难点进行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演奏的技巧与情感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演奏者更好的理解与演奏作品提供帮助。
关键词: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民族风格;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3-005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3.025一、作者与匈牙利音乐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匈牙利狂想曲》占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他的创作中最为著名。
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解放斗争的战斗信念,他用他内心的狂热与对匈牙利的民族热情融为一体,深刻的揭示了李斯特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文化艺术的特点,体现了匈牙利人民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涵,是李斯特谱写的民族史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匈牙利民族文化朝着世界文化方向的发展,是音乐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匈牙利狂想曲》演奏技术剖析(一)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1.琶音和八度的快速跑动。
琶音的本质可以说是和弦的变形,尤其是短琶音,严格来说其实就是和弦的转位和分解。
而在琶音的弹奏中重点在于指法的固定,这个习惯必须从一开始便养成并牢记,为演奏的准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图出现了大跨度的一指的转换,而不论跨度有多大,都不能让连续的音符在弹奏中出现间隙,不可出现断奏。
弹奏时可借助手腕的转换弧度来帮助一指的穿行,在击键的瞬间完成跨越动作,但切忌动作幅度太大,保持稳定性,力度集中于指尖。
谱例1(琶音)八度练习是基础练习中一项特别的训练,是钢琴弹奏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不恰当的弹奏方法易受伤。
李斯特的作品列表
1.1 Opera(歌剧)•S.1, Don Sanche, ou Le château de l'amour (1824–25) 歌剧《唐切桑》1.2 Sacred Choral Works(神圣的合唱作品)•S.2, The Legend of St. Elisabeth (1857–62) 清唱剧《圣伊丽莎白传奇》•S.3, Christus (1855–67) 清唱剧《基督》•S.4, Cantico del sol di Francesco d'Assis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2, 1880–81) 清唱剧《阿西西的圣方济圣歌》•S.5, Die heilige Cäcilia (1874)•S.6, Die Glocken des Strassburger Münsters (Longfellow) (1874)•S.7, Cantantibus organis (1879)•S.8, Missa quattuor vocum ad aequales concinente organo [first/second version] (1848, 1869)•S.9, Missa solennis zur Einweihung der Basilika in Gran (Gran Mass) [first/second version] (1855, 1857–58)•S.10, Missa choralis, organo concinente (1865)•S.11, Hungarian Coronation Mass (1866–67)•S.12, Requiem (1867–68)•S.13, Psalm 13 (Herr, wie lange ?) [first/second/third verion] (1855, 1858, 1862)•S.14, Psalm 18 (Coeli enarrant) (1860)•S.15, Psalm 23 (Mein Gott, der ist mein Hirt) [first version: chorus, soloist & orchestra] [second version: chorus, soloist & violin, piano, harp, organ] (1859, 1862)•S.15a, Psalm 116 (Laudate Dominum) (1869)•S.16, Psalm 129 (De profundis) (1880–83)•S.17, Psalm 137 (By the Rivers of Babylon) [first/second version] (1859–62)•S.18, Five choruses with French texts [5 choruses] (1840–49)•S.19, Hymne de l'enfant à son réveil (Lamartin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7, 1862)•S.20, Ave Maria I [first/second version] (1846, 1852)•S.21, Pater noster II [first/second version] (1846, 1848)•S.22, Pater noster IV (1850)•S.23, Domine salvum fac regem (1853)•S.24, Te Deum II (1853?)•S.25, Beati pauperes spiritu (Die Seligkeiten) (1853)•S.26, Festgesang zur Eröffnung der zehnten allgemeinen deutschen Lehrerversammlung (1858)•S.27, Te Deum I (1867)•S.28, An den heiligen Franziskus von Paula (b. 1860)•S.29, Pater noster I (b. 1860)•S.30, Responsorien und Antiphonen [5 sets] (1860)•S.31, Christus ist geboren 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3?)•S.32, Christus ist geboren I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3?)•S.33, Slavimo Slavno Slaven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3, 1866)•S.34, Ave maris stella [first/second version] (1865–66, 1868)•S.35, Crux! (Guichon de Grandpont) (1865)•S.36, Dall' alma Roma (1866)•S.37, Mihi autem adhaerere (from Psalm 73) (1868)•S.38, Ave Maria II (1869)•S.39, Inno a Maria Vergine (1869)•S.40, O salutaris hostia I (1869?)•S.41, Pater noster III [first/second version] (1869)•S.42, Tantum ergo [first/second version] (1869)•S.43, O salutaris hostia II (1870?)•S.44, Ave verum corpus (1871)•S.45, Libera me (1871)•S.46, Anima Christi sanctifica me [first/second version] (1874, ca. 1874)•S.47, St Christopher. Legend (1881)•S.48, Der Herr bewahret die Seelen seiner Heiligen (1875)•S.49, Weihnachtslied (O heilige Nacht) (a. 1876)•S.50, 12 Alte deutsche geistliche Weisen (Chorales) [12 chorals] (ca. 1878-79) •S.51, Gott sei uns gnädig und barmherzig (1878)•S.52, Septem Sacramenta. Responsoria com organo vel harmonio concinente (1878) •S.53, Via Crucis (1878–79)•S.54, O Roma nobilis (1879)•S.55, Ossa arida (1879)•S.56, Rosario [4 chorals] (1879)•S.57, In domum Domino imibus (1884?)•S.58, O sacrum convivium (1884?)•S.59, Pro Papa (ca. 1880)•S.60, Zur Trauung. Geistliche Vermählungsmusik (Ave Maria III) (1883)•S.61, Nun danket alle Gott (1883)•S.62, Mariengarten (b. 1884)•S.63, Qui seminant in lacrimis (1884)•S.64, Pax vobiscum! (1885)•S.65, Qui Mariam absolvisti (1885)•S.66, Salve Regina (1885)• 1.3 Secular Choral Works(世俗的合唱作品)•S.67, Beethoven Cantata No. 1: Festkantate zur Enthüllung (1845)•S.68, Beethoven Cantata No. 2: Zur Säkularfeier Beethovens (1869–70)•S.69, Chöre zu Herders Entfesseltem Prometheus (1850)•S.70, An die Künstler (Schiller) [first/second/third verion] (1853, 1853, 1856)•S.71, Gaudeamus igitur. Humoreske (1869)•S.72, Vierstimmige Männergesänge [4 chorals] (for Mozart-Stiftung) (1841)•S.73, Es war einmal ein König (1845)•S.74, Das deutsche Vaterland (1839)•S.75, Über allen Gipfeln ist Ruh (Goeth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2, 1849)•S.76, Das düstre Meer umrauscht mich (1842)•S.77, Die lustige Legion (A. Buchheim) (1846)•S.78, Trinkspruch (1843)•S.79, Titan (Schobert) (1842–47)•S.80, Les quatre éléments (Autran) (1845)•S.81, Le forgeron (de Lamennais) (1845)•S.82, Arbeiterchor (de Lamennais?) (1848)•S.83, Ungaria-Kantate (Hungaria 1848 Cantata) (1848)•S.84, Licht, mehr Licht (1849)•S.85, Chorus of Angels from Goethe's Faust (1849)•S.86, Festchor zur Enthüllung des Herder-Dankmals in Weimar (A. Schöll) (1850)•S.87, Weimars Volkslied (Cornelius) [6 versions] (1857)•S.88, Morgenlied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 (1859)•S.89, Mit klingendem Spiel (1859–62 ?)•S.90, Für Männergesang [12 chorals] (1842–60)•S.91, Das Lied der Begeisterung. A lelkesedes dala (1871)•S.92, Carl August weilt mit uns. Festgesang zur Enthüllung des Carl-August-Denkmals in Weimar am 3 September 1875 (1875)•S.93, Ungarisches Königslied. Magyar Király-dal (Ábrányi) [6 version] (1883)•S.94, Gruss (1885?)1.4 Orchestral Works(管弦乐作品)1.4.1 Symphonic Poems(交响诗)•S.95, Poème symphonique No. 1, 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 (Berg Symphonie) [first/second/third version] (1848–49, 1850, 1854) 第一交响诗山间所闻•S.96, Poème symphonique No. 2, Tasso, Lamento e Trionfo [first/second/third version] (1849, 1850–51, 1854) 《塔索,哀叹与胜利》•S.97, Poème symphonique No. 3, Les Préludes (1848) 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98, Poème symphonique No. 4, Orpheus (1853–54) 第四交响诗《奥菲欧》•S.99, Poème symphonique No. 5, Prometheus [first/second version] (1850, 1855) 第五交响诗《普罗米修斯》•S.100, Poème symphonique No. 6, Mazeppa [first/second version] (1851, b. 1854) 第六交响诗《马捷帕》•S.101, Poème symphonique No. 7, Festklänge [revisions added to 1863 pub] (1853) 第七交响诗《节日之声》•S.102, Poème symphonique No. 8, Héroïde funèbr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9–50, 1854) 第八交响诗《英雄的葬礼》•S.103, Poème symphonique No. 9, Hungaria (1854) 第九交响诗《匈牙利》•S.104, Poème symphonique No. 10, Hamlet (1858) 第十交响《哈姆雷特》•S.105, Poème symphonique No. 11, Hunnenschlacht (1856–57) 第十一交响诗《匈奴之战》•S.106, Poème symphonique No. 12, Die Ideale (1857) 第十二交响诗《理想》•S.107, Poème symphonique No. 13,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1881–82) 第十三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1.4.2 Other Orchestral Works(其他管弦乐作品)•S.108, Eine Faust-Symphonie [first/second version] (1854, 1861)•S.109, Eine Symphonie zu Dante's Divina Commedia (1855–56)•S.110, Deux épisodes d'apres le Faust de Lenau [2 pieces] (1859–61)•S.111, Zweite Mephisto Waltz (1881)•S.112, Trois Odes Funèbres [3 pieces] (1860–66)•S.113, Salve Polonia (1863)•S.114, Künstlerfestzug zur Schillerfeier (1857)•S.115, Festmarsch zur Goethejubiläumsfeier [first/second version] (1849, 1857)•S.116, Festmarsch nach Motiven von E.H.z.S.-C.-G. (1857)•S.117, Rákóczy March (1865)•S.118, Ungarischer Marsch zur Krönungsfeier in Ofen-Pest (am 8 Juni 1867) (1870)•S.119, Ungarischer Sturmmarsch (1875)1.5 Piano and Orchestra(钢琴与乐队)•S.120, Grande Fantaisie Symphonique on themes from Berlioz Lélio (1834)•S.121, Malédiction (with string orchestra) (1833) 诅咒钢琴与弦乐队•S.122, Fantasie über Beethovens Ruinen von Athen [first/second version] (1837?, 1849) •S.123, Fantasie über ungarische Volksmelodien (1852) 匈牙利民歌主题幻想曲为钢琴与乐队而作•S.124,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first/second version] (1849, 1856)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S.125, Piano Concerto No. 2 in A major [first/second version] (1839, 1849) 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S.125a, Piano Concerto No. 3 in E flat (1836–39)•S.126, Totentanz. Paraphrase on Dies Irae [Feruccio Busoni's 'De Profundis'/final version] (1849, 1859) 死之舞为钢琴与乐队而作•S.126a, Piano Concerto "In the Hungarian Style" [probably by Sophie Menter] (1885)1.6 Chamber Music(室内乐等)S.126b, Zwei Waltzer [2 pieces] (1832)•S.127, Duo (Sonata) - Sur des thèmes polonais (1832-35 ?)•S.128, Grand duo concertant sur la romance de font Le Marin [first/second version] (ca.1835-37, 1849)•S.129, Epithalam zu Eduard. Reményis Vermählungsfeier (1872)•S.130, Élégie No. 1 [first/second/third version] (1874)•S.131, Élégie No. 2 (1877)•S.132, Romance oubliée (1880)•S.133, Die Wiege (1881?)•S.134, La lugubre gondola [first/second version] (1883?, 1885?)•S.135, Am Grabe Richard Wagners (1883)1.7 Piano Solo1.7.1 Studies(钢琴练习曲)•S.136, Études en douze exercices dans tous les tons majeurs et mineurs [first version, 12 pieces] (1826) 12首钢琴练习曲•S.137, Douze grandes études [second version, 12 pieces] (1837) 《12首超技练习曲》•S.138, Mazeppa [intermediate version of S137/4] (1840) 练习曲“玛捷帕”•S.139, Douze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final version, 12 pieces] (1852) 12首超技练习曲•S.140,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d'après Paganini [first version, 6 pieces] (1838) 帕格尼尼超技练习曲•S.141, 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econd version, 6 pieces] (1851) 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S.142, Morceau de salon, Étude de perfectionnement [Ab Irato, first version] (1840) 高级练习曲“沙龙小品”•S.143, Ab Irato, Étude de perfectionnement [second version] (1852) 高级练习曲“愤怒”•S.144, Trois études de concert [3 pieces] (1848?) 3首音乐会练习曲1. Il lamento2. La leggierezza3. Un sospiro•S.145, Zwei Konzertetüden [2 pieces] (1862–63) 2首音乐会练习曲1. Waldesrauschen2. Gnomenreigen•S.146, Technische Studien [68 studies] (ca. 1868-80) 钢琴技巧练习1.7.2 Various Original Works(各种原创作品)•S.147, Variation on a Waltz by Diabelli (1822) 狄亚贝利圆舞曲主题变奏曲•S.148, Huit variations (1824?) 降A大调原创主题变奏曲•S.149, Sept variations brillantes dur un thème de G. Rossini (1824?)•S.150, Impromptu brilliant sur des thèmes de Rossini et Spontini (1824) 罗西尼与斯蓬蒂尼主题即兴曲•S.151, Allegro di bravura (1824) 华丽的快板•S.152, Rondo di bravura (1824) 华丽回旋曲•S.152a, Klavierstück (?)•S.153, Scherzo in G minor (1827) g小调谐谑曲•S.153a, Marche funèbre (1827)•S.153b, Grand solo caractèristique d'apropos une chansonette de Panseron [private collection, score inaccessible] (1830–32) [1]•S.154,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Pensée des morts, first version] (1833, 1835) 宗教诗情曲•S.155, Apparitions [3 pieces] (1834) 显现三首钢琴小品•S.156, Album d'un voyageur [3 sets; 7, 9, 3 pieces] (1835–38) 旅行者札记•S.156a, Trois morceaux suisses [3 pieces] (1835–36)•S.157, Fantaisie romantique sur deux mélodies suisses (1836) 浪漫幻想曲•S.157a, Sposalizio (1838–39)•S.157b, Il penseroso [first version] (1839)•S.157c, Canzonetta del Salvator Rosa [first version] (1849)•S.158, Tre sonetti del Petrarca [3 pieces, first versions of S161/4-6] (1844–45) 3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S.158a, Paralipomènes à la Divina Commedia [Dante Sonata original 2 movement version] (1844–45)•S.158b, Prologomènes à la Divina Commedia [Dante Sonata second version] (1844–45)•S.158c, Adagio in C major (Dante Sonata albumleaf) (1844–45)•S.159, Venezia e Napoli [first version, 4 pieces] (1840?) 威尼斯和拿波里•S.160, Années de pèlerinage. Première année; Suisse [9 pieces] (1848–55) 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S.161, 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 [7 pieces] (1839–49) 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S.162, Venezia e Napoli. Supplément aux Années de pèlerinage 2de volume [3 pieces] (1860) 旅行岁月(第二集补遗)- 威尼斯和拿波里•S.162a, Den Schutz-Engeln (Angelus! Prière à l'ange gardien) [4 drafts] (1877–82) •S.162b, Den Cypressen der Villa d'Este - Thrénodie II [first draft] (1882)•S.162c, Sunt lacrymae rerum [first version] (1872)•S.162d, Sunt lacrymae rerum [intermediate version] (1877)•S.162e, En mémoire de Maximilian I [Marche funèbre first version] (1867)•S.162f, Postludium - Nachspiel - Sursum corda! [first version] (1877)•S.163, Années de pèlerinage. Troisième année [7 pieces] (1867–77) 旅行岁月(第三集)•S.163a, Album-Leaf: Andantino pour Emile et Charlotte Loudon (1828) [2] 降E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3a/1, Album Leaf in F sharp minor (1828)降E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3b, Album-Leaf (Ah vous dirai-je, maman) (1833)•S.163c, Album-Leaf in C minor (Pressburg) (1839)•S.163d, Album-Leaf in E major (Leipzig) (1840)•S.164, Feuille d'album No. 1 (1840) E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4a, Album Leaf in E major (Vienna) (1840)•S.164b, Album Leaf in E flat (Leipzig) (1840)•S.164c, Album-Leaf: Exeter Preludio (1841)•S.164d, Album-Leaf in E major (Detmold) (1840)•S.164e, Album-Leaf: Magyar (1841)•S.164f, Album-Leaf in A minor (Rákóczi-Marsch) (1841)•S.164g, Album-Leaf: Berlin Preludio (1842)•S.165, Feuille d'album (in A flat) (1841) 降A大调纪念册的一页•S.166, Albumblatt in waltz form (1841) A大调圆舞曲风格纪念册的一页•S.166a, Album Leaf in E major (1843)•S.166b, Album-Leaf in A flat (Portugal) (1844)•S.166c, Album-Leaf in A flat (1844)•S.166d, Album-Leaf: Lyon prélude (1844)•S.166e, Album-Leaf: Prélude omnitonique (1844)•S.166f, Album-Leaf: Braunschweig preludio (1844)•S.166g, Album-Leaf: Serenade (1840–49)•S.166h, Album-Leaf: Andante religioso (1846)•S.166k, Album Leaf in A major: Friska (ca. 1846-49)•S.166m-n, Albumblätter für Prinzessin Marie von Sayn-Wittgenstein (1847)•S.167, Feuille d'album No. 2 [Die Zelle in Nonnenwerth, third version] (1843) a小调纪念册的一页•S.167a, Ruhig [catalogue error; see Strauss/Tausig introduction and coda]•S.167b, Miniatur Lieder [score not accessible at present] (?)•S.167c, Album-Leaf (from the Agnus Dei of the Missa Solennis, S9) (1860–69)•S.167d, Album-Leaf (from the symphonic poem Orpheus, S98) (1860)•S.167e, Album-Leaf (from the symphonic poem Die Ideale, S106) (1861)•S.167f, Album Leaf in G major (ca. 1860)•S.168, Elégie sur des motifs du Prince Louis Ferdinand de Prusse [first/second version] (1842, 1851) 悲歌•S.168a, Andante amoroso (1847?)•S.169, Romance (O pourquoi donc) (1848) e小调浪漫曲•S.170, Ballade No. 1 in D flat (Le chant du croisé) (1845–48) 叙事曲一•S.170a, Ballade No. 2 [first draft] (1853)•S.171, Ballade No. 2 in B minor (1853) 叙事曲二•S.171a, Madrigal (Consolations) [first series, 6 pieces] (1844)•S.171b, Album Leaf or Consolation No. 1 (1870–79)•S.171c, Prière de l'enfant à son reveil [first version] (1840)•S.171d, Préludes et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 (1845)•S.171e, Litanies de Marie [first version] (1846–47)•S.172, Consolations (Six penseés poétiques) (1849–50) 6首安慰曲•S.172a,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1847 cycle] (1847)•S.172a/3&4, Hymne du matin, Hymne de la nuit [formerly S173a] (1847)•S.173,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second version] (1845–52) 诗与宗教的和谐•S.174, Berceuse [first/second version] (1854, 1862) 摇篮曲•S.175, Deux légendes [2 pieces] (1862–63) 2首传奇•1. St. François d'Assise. La prédication aux oiseaux (Preaching to the Birds)•2. St. François de Paule marchant sur les flots (Walking on the Waves)•S.175a, Grand solo de concert [Grosses Konzertsolo, first version] (1850)•S.176, Grosses Konzertsolo [second version] (1849–50 ?) 独奏大协奏曲•S.177, Scherzo and March (1851) 谐谑曲与进行曲•S.178,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1852–53) b小调钢琴奏鸣曲•S.179, Prelude after a theme from Weinen, Klagen, Sorgen, Zagen by J. S. Bach (1859) 前奏曲“哭泣、哀悼、忧虑、恐惧”S.179 - 根据巴赫第12康塔塔主题而作•S.180,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Weinen, Klagen, Sorgen, Zagen by J. S. Bach (1862) 巴赫康塔塔主题变奏曲•S.181, Sarabande and Chaconne from Handel's opera Almira (1881)•S.182, Ave Maria - Die Glocken von Rom (1862) 圣母颂“罗马的钟声”•S.183, Alleluia et Ave Maria [2 pieces] (1862) 哈利路亚与圣母颂•S.184, Urbi et orbi. Bénédiction papale (1864)•S.185, Vexilla regis prodeunt (1864)•S.185a, Weihnachtsbaum [first version, 12 pieces] (1876)•S.186, Weihnachtsbaum [second version, 12 pieces] (1875–76) 钢琴曲集《圣诞树》•S.187, Sancta Dorothea (1877) 圣多萝西娅•S.187a, Resignazione [first/second version] (1877)•S.188, In festo transfigurationis Domini nostri Jesu Christi (1880) 我主耶稣基督之变形•S.189, Klavierstück No. 1 (1866)•S.189a, Klavierstück No. 2 (1845)•S.189b, Klavierstück (?)•S.190, Un portrait en musique de la Marquise de Blocqueville (1868)•S.191, Impromptu (1872) 升F大调即兴曲“夜曲”•S.192, Fünf Klavierstücke (for Baroness von Meyendorff) [5 pieces] (1865–79) 5首钢琴小品•S.193, Klavierstuck (in F sharp major) (a. 1860) 升F大调钢琴小品•S.194, Mosonyis Grabgeleit (Mosonyi gyázmenete) (1870) 在莫佐尼墓前•S.195, Dem andenken Petofis (Petofi Szellemenek) (1877) 纪念裴多菲•S.195a, Schlummerlied im Grabe [Elegie No 1, first version] (1874)•S.196, Élégie No. 1 (1874)•S.196a, Entwurf der Ramann-Elegie [Elegie No 2, first draft] (1877)•S.197, Élégie No. 2 (1877)•S.197a, Toccata (1879–81) 托卡塔•S.197b, National Hymne - Kaiser Wilhelm! (1876)•S.198, Wiegenlied (Chant du herceau) (1880) 摇篮曲•S.199, Nuages gris (Trübe Wolken) (1881) 灰色的云•S.199a, La lugubre gondola I (Der Trauergondol) [Vienna draft] (1882)•S.200, La lugubre gondola [2 pieces] (1882, 1885) 葬礼小船。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薛鹏摘要:从《超技练习曲》的版本问题入手,以独特的视角,结合李斯特成长经历和创作灵感来源,深度剖析了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的几个版本问题。
试图通过相关的文献搜集和整理及对三个版本的比较,来寻觅李斯特对《超技练习曲》进行改编的原因。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练习;钢琴技巧;版本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钢琴作品,其中最能反映李斯特钢琴炫技特点的是他的一系列练习曲,包括《12首超技练习曲》(下称《超技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和《3首音乐会练习曲》。
这些练习曲不仅集中体现了李斯特高超的钢琴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为这类技巧性的乐曲注入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本文之所以选择《12首超技练习曲》作为探讨的对象,是因为该套练习曲共有三个版本,即李斯特非常罕见地将初版修改了两次,这首先说明了作曲家本人对该套作品的重视;其次,从时间上看,这套作品从1826年初版到1852年第三版出版,即从李斯特音乐生涯的初期跨越到中后期,历时26年,由此可见,这套练习曲从初创到完成的过程,也是作曲家音乐风格走向成熟和创作观念逐步转变的过程。
为此,本文先从《超技练习曲》的版本问题入手,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及对三个版本的一般性比较,来寻觅李斯特对《超技练习曲》进行改编的原因。
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从初版到第三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做了较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三版练习曲的出版年代和出版名称有所不同。
其次,第一、二版练习曲的实际曲目数量与出版名称所提示的数量不同,其目的何在?最后,为什么李斯特要在1840年创作S.138并于1847年出版,而S.138是带有标题的一部作品?带着种种问题,我试图从李斯特的生平出发,以他第一部出版并三次修改的作品为例,阐述李斯特所处相应阶段的技术和音乐风格的关系,说明这部练习曲作品和它的三次改编反映了李斯特思想的转变和创作技法的不断成熟。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曲式分析
《戏剧之家》2019年第17期 总第317期55音乐研究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曲式分析郭晓娜(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摘 要】本文将通过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集《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中的《狩猎》进行研究,从该练习曲的作品背景和曲式分析这两个方向出发,认为这首有极高技术难度的练习曲蕴含着颇丰富的审美价值,在音乐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斯特;《狩猎》;作品背景;曲式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055-01一、作品背景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出生于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他的作品以炫技著称但又不乏丰富的情感。
曲式结构相比古典主义时期更加复杂,音响效果也更加的恢弘壮阔。
他的《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更是以艰深的技巧和鲜明的形象闻名于世。
这套练习曲的调性排列是受《肖邦练习曲》和《十二平均律》的启发,不同的是,李斯特采用按照五度关系下行写作(C大调,a小调,F大调,d小调……)。
这套超级技巧练习曲一改之前的枯燥乏味的手指机能训练,每首作品不仅包含多个演奏技巧的练习,还有复杂的和声织体和丰富的音乐内涵,大大提高了演奏和欣赏价值,实现了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这套超级技巧练习曲首次出版是在李斯特15岁时,是他献给恩师车尔尼的名字叫作《年轻的李斯特为大小调性而作的四十八首钢琴练习曲》。
15年后,受帕格尼尼和柏辽兹的启发,李斯特在第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炫技性并将其添加标题,技术之艰深当时除了李斯特本人几乎无人能够驾驭。
第三个版本的出版是在李斯特的晚年时期,创作理念也随之变化,将第二个版本进行了简化,减少了许多超过十度和弦,不再追求过度炫技而致力于用尽量少的音符达到最恢弘的音响效果,音乐形象更加鲜明。
《狩猎》这首c小调练习曲,既有气势磅礴的狩猎场景,又有清新绚丽的山间风景。
特殊复杂的节奏又带来紧张兴奋的猎杀场面,用钢琴表现出一个交响乐团带给人的音响效果的冲击。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摘要】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是钢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从其历史背景和意义来看,这些练习曲为钢琴演奏技巧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练习曲之爱》、《练习曲之魔》、《练习曲之火》、《练习曲之水》和《练习曲之风》五部作品则展现了李斯特在创作上的独特天赋和深刻思想。
这些练习曲因其音乐性和技术挑战性备受钢琴家们推崇,对今后钢琴练习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将继续在音乐界中闪耀,为钢琴演奏者们提供更高水准的挑战和表现机会。
李斯特的这些练习曲无疑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将继续激励和启发后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关键词】李斯特, 超技, 钢琴练习曲, 历史背景, 意义, 《练习曲之爱》, 《练习曲之魔》, 《练习曲之火》, 《练习曲之水》, 《练习曲之风》, 影响, 未来发展.1. 引言1.1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历史背景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挑战性,更突出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
通过这些练习曲,李斯特不仅展示了他在钢琴演奏技术方面的造诣,还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情和创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逐渐成为钢琴演奏家和学习者们的必修曲目,被视为学习和提高琴艺的重要素材。
这些练习曲不仅为钢琴演奏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挑战,也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体验李斯特在音乐表达上的独特风格和思想。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在历史背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非凡才华,也为后世音乐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2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意义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意义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贡献和音乐教育价值。
这些练习曲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李斯特的作曲技巧和艺术修养,更是为了帮助钢琴学习者提高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练习这些曲目,钢琴学生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技巧性和表现力,同时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和深度。
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的意义还在于其对后人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的影响。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
漫谈李斯特超技钢琴练习曲作者:董广磊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李斯特曾经罕见的三度修订这些作品,让作品的和声更加大胆,乐曲的架构与轮廓也更具说服力。
乐谱于185 3年在德国出版时,李斯特把它献给自己的老师车尔尼。
除了第二与第十曲之外,李斯特分别为作品加上“前奏曲”“风景”“马捷帕”“鬼火”“幻影”“英雄”“狩猎”“回忆”“夜曲”与“除雪”的标题。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作品;练习曲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84-01李斯特是在一八五二年写下他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这套作品并不是原创,因为这是李斯特从自己一八三七年一套十二首华丽练习曲中重新改写的,而这套一八三七年的练习曲,又是从他自己在一八二六年写成的十二首练习曲中改写的。
三套练习曲中,一般认为一八三七年的版本技巧是最艰难的,不过今人一般都只演奏一八五二年的版本。
在当时,舒曼评估这套曲目普天之下应该只有十二个人可以演奏,李斯特的最终版是在考虑到新型态的钢琴较重的机械装置而加以修改,希望能以较简单的技巧达到同样的效果,同时李斯特也删掉其中单手弹奏超过十度音的和弦写法。
李斯特这十二首练习曲中,最有名的是第四号“马捷帕”、第五号“鬼火”、第八号“狩猎”、第十一号“夜曲”,其中“鬼火”被俄国钢琴家李赫特称为正规钢琴曲目中最难的一首,此曲是练习左右手协调的难曲,因为左手要右手快速的三十二音符半音上行乐句中弹奏分解和弦,并且还要能制造出鬼火飘忽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感,弹奏者要彈得既轻柔又流畅。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简单谈一下1-10首。
第1首:前奏曲c大调,急板,4/4拍。
这首曲子非常华丽并需要较难的技巧,重点练习右手,始终是演奏轻快的音群。
第2首:a小调甚快板a小调,甚快板,3/4拍。
这里使用了特别醒目的断奏练习。
第3首:风景c大调,稍慢板,6/8拍。
这首练习曲在全部12首接连演奏时,会与前后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斯特钢琴独奏作品编号中文外文对照
李斯特钢琴独奏作品编号中文外文对照钢琴独奏:S.139,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Douze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Transcendental Etudes) [final version, 12 pieces] (1852)1. 前奏曲, Preludio2. untitled (Molto vivace)3. 风景, Paysage4. 马捷帕, Mazeppa5. 鬼火, Feux Follets6. 幻影, Vision7. 英雄, Eroica8. 狩猎, Wilde Jagd9. 回忆, Ricordanza10. untitled (Allegro agitato molto)11. 黄昏的和谐, Harmonies du Soir12. 追雪, Chasse-NeigeS.140,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d'après Paganini [first version, 6 pieces] (1838)1. étude No. 12. étude No. 23. 钟, étude No. 3/La campanella4. étude No. 45. 狩猎, étude No. 5/La chasse6. étude No. 6S.144, 三首音乐会练习曲, Trois études de concert (Three Concert Studies) [3 pieces] (1848?)1. 悲歌, Il lamento (The Lament)2. 轻盈, La leggierezza (Lightness)3. 叹息/大海, Un sospiro (A sigh)S.145, 两首音乐会练习曲, Zwei Konzertetüden (Two Concert Etudes) [2 pieces] (1862–63)1. 森林的呼啸, Waldesrauschen (Forest Murmurs)2. 侏儒之舞, Gnomenreigen (Dance of the Gnomes)S.160 - S.163, 旅行岁月/巡礼之年, Années de pèlerinage (Years of Pilgrimage):S.160, 第一年:瑞士, Première année:Suisse (First Year:Switzerland) [9 pieces] (1848–55)1. 威廉·退尔教堂, Chapelle de Guillaume Tell (William Tell's Chapel)2. 瓦伦城之湖, Au lac de Wallenstadt (At Lake Wallenstadt)3. 田园, Pastorale (Pastoral)4. 泉水边, Au bord d'une source (Beside a Spring)5. 暴风雨, Orage (Storm)6. 奥伯曼山谷, Vallée d'Obermann (Obermann's Valley)7. 牧歌, Eglogue (Eclogue)8. 乡愁, Le mal du pays (Homesickness)9. 日内瓦的钟声:夜曲, Les cloches de Genève: No cturne (The Bells of Geneva: Nocturne)S.161, 第二年:意大利, Deuxième année:Italie (Second Year:Italy) [7 pieces] (1839–49)1. 婚礼, Sposalizio (Marriage)2. 沉思者, Il penseroso (The Thinker)3. 罗沙的小调, Canzonetta del Salvator Rosa (Canzonetta of Salvator Rosa)4.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47号, Sonetto 47 del Petrarca (Petrarch's Sonnet 47)5.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号,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Petrarch's Sonnet 104)6.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23号,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 (Petrarch's Sonnet 123)7. 但丁读后感/但丁奏鸣曲, Après une lecture de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 (After Reading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Dante Sonata)S.162, 威尼斯和拿波里第二集补遗, V enezia e Napoli. Supplément aux Années de pèlerinage 2de volume (Venice and Naples. Supplement to the Second Year) [3 pieces] (1860)1. 船歌, Gondoliera (Gondolier's Song)2. 小曲, Canzone (Canzone)3. 塔兰泰拉舞曲, Tarantella (Tarantella)S.163, 第三年, Troisième année [7 pieces] (1867–77)1. 祈祷之钟声/感恩/天使颂, 'Angélus! Prière aux anges gardiens (Angelus! Prayer to the Guardian angels)2. 艾斯特庄园的绿柏之一:挽歌, Aux cyprès de la Villa d'Este I: Thrénodie (To the Cypresses of the Villa d'Este I: Threnody)3. 艾斯特庄园的绿柏之二:挽歌, Aux cyprès de la Villa d'Este II: Thrénodie (To the Cypresses of the Villa d'Este II: Threnody) Piano_sSb小调84. 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Les jeux d'eaux àla Villa d'Este (The Fountains of the Villa d'Este)5. 悲歌(泪水源于人类的苦难), Sunt lacrymae rerum (There are Tears for Things)6. 葬礼进行曲, Marche funèbre (Funeral March)7. 净心(发扬你的爱心), Sursum corda (Lift Up Your Hearts)S.173, 诗与宗教的和谐,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Poetic and Religious Harmonies) [second version] (1845–52)1. 祈祷, Invocation2. 圣母玛丽亚, Ave Maria3. 孤独之神的祝福, Bénédiction de Dieu dans la solitude (The Blessing of God in Solitude)4. 死之冥想, Pensée des morts (In Memory of the Dead)5. 神父, Pater Noster6. 醒世歌, Hymne de l’enfant àson révei l (The Awaking Child's Hymn)7. 葬礼, Funérailles (Funeral)8. 主怜爱我, Miserere, d’après Palestrina(after Palestrina)9. (Andante lagrimoso)10. 爱的赞美诗, Cantique d’amour (Hymn of Love)S.172, 六首安慰曲, Six penseés poétiques (Six Consolations) (1849–50)S.178, b小调奏鸣曲,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1852–53)S.199, 灰色的云, Nuages gris/Trübe Wolken (Grey Clouds) (1881)S.215, 四首被遗忘的圆舞曲, Valses oubliées [4 pieces] (1881–84)S.244,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Hungarian Rhapsodies [19 pieces] (1846–86)S.254, 西班牙狂想曲, Rhapsodie espagnole (Spanish Rhapsody) (1863?)S.394, 诺玛的回忆, Réminiscences de Norma (1841–43)S.418, 唐璜的回忆, Réminiscences de Don Juan (1841)S.434, 音乐会改编曲弄臣, Rigoletto Paraphrase de Concert (1859)S.464, 贝多芬九部交响曲, Symphonies de Beethoven (Beethoven Symphonies) [9 pieces] (1863–64)S.514, 梅菲斯托圆舞曲第一号/乡村酒店之舞, Erster Mephisto-Walzer(Der Tanz in der Dorfschenke) (Mephisto Waltz No. 1/The Dance in the Village Inn) (1859–62)S.541, 爱之梦三首夜曲, Liebestr?ume. Drei Notturnos (Dreams of Love) (ca. 1850)1. 崇高的爱, Hohe Liebe2. 幸福的死, Gestorben war ich3. 爱吧,能爱多久就爱多久, O lieb, so lang du lieben kannst注:通常所说的爱之梦是指第三首。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8演奏方法
作者: 陆冬
作者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键盘器乐教育系
出版物刊名: 音乐生活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NULL
摘要:众所周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是钢琴曲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每一位钢琴大师和钢琴专业的学生必弹的曲目。
到底应该怎么去演奏匈牙利狂想曲呢?演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的了解一下李斯特本人以及何为狂想曲。
李斯特·弗朗茨(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
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根据所有可靠的资料记载,李斯特。
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
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鲍里斯.贝瑞左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1990年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的冠军,于1969年生于莫斯科,他在5岁的时候开始接受正式的钢琴训练。
后来他在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跟随伊丽莎白-韦尔扎拉兹(Elizabeth Wirzaladze)学习并私下拜亚里山德-萨茨(Alexander Satz)为师。
他在伦敦的首场演出是1988年在魏格摩尔音乐厅(Wigmore Hall)举办的独奏音乐会。
《伦敦泰晤士报》形容他为“一位前途无量的艺术家”。
当他在1990年获得于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比赛的金奖的时候,这一断语获得了验证。
之后,鲍里斯?贝瑞左夫斯基在伦敦、巴黎、维也纳、罗马、苏黎士、慕尼黑、萨尔茨堡、阿姆斯特丹、蒙特利尔、波恩、布达佩斯与东京举办了音乐会。
他在美国的首场演出是于德克萨斯的和夫堡举办的独奏音乐会,当地的《达拉斯晨报》报道说,“这是重要的演出。
贝瑞左夫斯基所做的与他看待音乐的方式都是全然出乎意料的。
这是全新的事物,甚至可以说这是正在钢琴演奏中得以复活的事物。
” 与鲍里斯?贝瑞左夫斯基合作演出过的乐团包括:由科特-马祖尔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哈勒交响乐团、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明尼苏达乐团、以及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他已经受邀在下个演出季期间参加柏林爱乐乐团的钢琴系列的演出。
除了独奏之外,贝瑞左夫斯基也与多年的好友小提琴家瓦定?列宾合作演出。
贝瑞左夫斯基与“Teldec古典”公司签定了一份独家的合同,到目前为止他出版过肖邦、舒曼、拉赫玛尼诺夫与拉威尔的独奏唱片,以及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与李斯特的协奏曲。
1994年他所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奏鸣曲的唱片获得了德国唱片大奖。
早在1995年,他录制的拉威尔的唱片就得到了法国世界唱片杂志的特别推荐。
世界上最难的练习曲李斯特超级技巧练习曲 Transcendental Etudes 超技练习曲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习曲。
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Mazeppa的作品探析
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Mazeppa的作品探析
李斯特的练习曲《Mazeppa》是一首代表作品,也是练习曲中难度最高的一首。
它深受年轻钢琴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成为了演奏会上的招牌曲目。
《Mazeppa》是李斯特创作的一部叙事曲,取材自波兰诗人Mickiewicz的《迷宫》(Mazeppa)一诗。
曲子描写了乌克兰的军事统帅Mazeppa的传奇故事,他是一位被俘虏后被复仇的士兵裸体绑在马背上,马在沼泽中奔跑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写了Mazeppa身体上
和精神上的煎熬,以及他在死亡的边缘上生死存亡的挣扎。
作为练习曲,李斯特使用了极难的技巧,如飞速的八度音阶和大量的跨度。
曲子开始
时以强有力的4/4拍子旋律为主旋律,描绘了Mazeppa奋力挣扎的场景。
然后,曲子转为
对比鲜明的6/4拍子,采用华丽的变奏和高音扩展,象征着Mazeppa的绝望和痛苦。
随后,曲子又转为6/8拍子,描绘了Mazeppa与死神的最后斗争,以及他最终的胜利和生还。
这首曲子的难度之高和技术之复杂,是任何钢琴家都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除了需要精
湛的技巧和对节奏感的掌控外,演奏者还需要将激情和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诠
释这个故事。
总的来说,《Mazeppa》是一首非常高难度、技巧复杂又极具感染力的练习曲。
对于要挑战它的钢琴家来说,需要足够的耐心、毅力和技巧才能正确演绎出这个旋律深奥、情感
激烈的音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