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考勤表,可添加行数日期数,再转为world模式

合集下载

员工考勤记录表格word模板

员工考勤记录表格word模板

员工考勤记录表格word模板
此文档为员工考勤记录表格的Word模板,可以用于记录员工的考勤情况。

以下是模板的具体内容和使用说明:
表格结构
考勤记录表格具有以下列:
1. 姓名:记录员工的姓名。

2. 工号:记录员工的工号。

3. 日期:记录考勤日期。

4. 上班时间:记录员工的上班时间。

5. 下班时间:记录员工的下班时间。

6. 出勤情况: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如正常、迟到、早退、请假等。

7. 备注:如有需要,可以在此处添加备注信息。

使用说明
2. 打开模板:使用Microsoft Word或类似软件打开模板文件。

3. 填写信息:按照每位员工的考勤情况,填写相应的信息。

4. 保存文件:保存修改后的文件,方便后续使用和查看。

注意事项
- 请在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列中输入具体的时间,格式为
- 出勤情况列中,请填写正常、迟到、早退或请假等准确的表达,以便于考勤统计和分析。

- 如果需要,您可以在备注栏中添加额外的说明或备注信息。

通过使用这个员工考勤记录表格Word模板,您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和记录员工的考勤情况,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考勤记录表.doc(标准版)

考勤记录表.doc(标准版)

考勤记录表单位:XXXXXXXX公司2018年6月“上班√”“迟到乄”“请假×”备注:考勤记录表使用说明(标准版)一、表格概述本考勤记录表旨在为XXXXXXXX公司提供一个规范、高效的员工出勤记录工具。

表格以月份为单位,详细记录了每位员工在一个月内每一天的出勤情况,包括正常上班、迟到及请假等状态,以便于公司管理和统计员工的出勤率。

二、表格结构考勤记录表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表头、员工信息栏和出勤记录栏。

表头:包含单位名称(XXXXXXXX公司)和月份(如2018年6月),明确了表格的适用范围和时间段。

员工信息栏: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每位员工,便于管理和查询。

姓名:填写员工的真实姓名,确保出勤记录能够准确对应到个人。

日期:表格左侧列出的日期,从1号到31号(或根据实际月份天数调整),覆盖了整个月份的每一天。

出勤记录栏:表格中的每一天都对应有多个空格,用于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

具体标记如下:“上班√”:表示员工当天正常上班,无迟到现象。

“迟到乄”:表示员工当天上班迟到,需记录迟到时间(可另附备注说明)。

“请假×”:表示员工当天请假未出勤,需注明请假类型(如事假、病假等)及请假时长(可另附备注说明)。

三、使用方法填写前准备:确保所有员工信息已准确无误地录入到表格中,包括编号和姓名。

日常记录:每日根据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在对应的日期和空格中填入相应的标记(“上班√”、“迟到乄”或“请假×”)。

如员工有特殊情况(如迟到、请假等),需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以便后续查询和统计。

月度汇总:每月末,对整个月的考勤记录进行汇总,统计每位员工的出勤天数、迟到次数、请假天数等关键数据。

根据汇总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员工的出勤状况,为公司的薪酬计算、绩效考核等提供依据。

四、注意事项准确性:在填写考勤记录时,务必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避免因误填或漏填导致的统计错误。

及时性:每日的考勤记录应及时完成,避免拖延导致的数据遗漏或混淆。

如何在Word中插入日期和时间

如何在Word中插入日期和时间

如何在Word中插入日期和时间在日常的办公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使用 Word 来编写文档。

而在很多文档中,准确地插入日期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文档更具时效性和规范性。

接下来,我将详细为您介绍在 Word 中插入日期和时间的多种方法,让您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需求。

一、使用“插入”选项卡1、打开您需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 Word 文档。

2、将光标定位到您想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位置。

3、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项卡。

4、在“文本”组中,您可以看到“日期和时间”按钮,点击它。

这时会弹出一个“日期和时间”的对话框。

在这个对话框中,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日期和时间格式。

Word 提供了很多种预设的格式,例如“XXXX 年 XX 月 XX 日”“XX 时 XX 分 XX 秒”等等。

您只需要在左侧的列表中选择您喜欢的格式,然后点击“确定”按钮,日期和时间就会被插入到您指定的位置。

二、使用快捷键如果您想要更快捷地插入日期和时间,可以使用快捷键。

1、按下“Alt + Shift +D”组合键,就可以快速插入当前的日期。

2、按下“Alt + Shift +T”组合键,就可以快速插入当前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快捷键插入的日期和时间格式是 Word 默认的格式,如果您想要更改格式,还是需要通过“插入”选项卡中的“日期和时间”功能来进行选择。

三、自动更新日期和时间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希望插入的日期和时间能够自动更新,例如在编写报告或者合同等需要反映最新日期和时间的文档时。

Word 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功能。

在“日期和时间”对话框中,勾选“自动更新”选项。

这样,每次打开文档或者打印文档时,插入的日期和时间都会自动更新为当前的日期和时间。

但是,自动更新功能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您将文档保存为 PDF 格式或者打印出来后,再次打开 Word 文档,自动更新的日期和时间可能会恢复到之前插入时的状态。

所以,如果您确定需要自动更新日期和时间,并且文档的内容不会再有修改,建议在最终保存或打印之前再进行操作。

人事考勤模板

人事考勤模板

以下是一个人事考勤模板:
一、考勤记录表
1. 员工姓名:(填写员工姓名)
2. 部门:(填写所属部门)
3. 职位:(填写职位)
4. 入职日期:(填写入职日期)
5. 考勤日期:(填写考勤日期)
6. 上班时间:(填写上班时间,如:09:00-18:00)
7. 下班时间:(填写下班时间,如:09:00-18:00)
8. 请假记录:(填写请假类型、请假时间、批准人等)
9. 加班记录:(填写加班时间、加班原因、批准人等)
10. 出差记录:(填写出差时间、出差地点、批准人等)
二、考勤统计表
1. 月份:(填写考勤月份)
2. 总人数:(填写当月总人数)
3. 实际出勤人数:(填写当月实际出勤人数)
4. 请假人数:(填写当月请假人数)
5. 加班人数:(填写当月加班人数)
6. 出差人数:(填写当月出差人数)
7. 总工时:(填写当月总工时)
8. 平均工时:(填写当月平均工时,计算公式:总工时/ 实际出勤人数)
9. 出勤率:(填写出勤率,计算公式:实际出勤人数/ 总人数×100%)
10. 异常情况:(填写当月出现的异常情况,如:迟到、早退、未打卡等)
三、考勤报表
1. 报表日期:(填写报表日期)
2. 部门考勤情况:(填写各部门出勤人数、请假人数、加班人数等)
3. 员工考勤情况:(填写员工姓名、出勤天数、请假天数、加班时长等)
4. 异常考勤情况:(填写异常情况,如:迟到、早退、未打卡等)
5. 考勤主管签名:(填写考勤主管姓名)
6. 审核人签名:(填写审核人姓名)。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真题试卷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真题试卷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真题试卷(总分86,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称为数据的 ( )SSS_SINGLE_SELA 完整性B 并发控制C 安全性D 恢复该问题分值: 2答案:A解析: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用来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称为 ( )SSS_SINGLE_SELA 概念模型B 逻辑模型C 外部模型D 内部模型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析:用来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外部模型。

3.有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号)和班级(班级号,班级名称,专业)两个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A 班级关系的外键是“班级号”B 学生关系的主键是“班级号”C 学生关系的外键是“班级号”D 学生关系的主键是“姓名”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析:在关系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键。

用户从候选键中选做标识元组的属性称为主键。

如果关系模式R中属性K是其他关系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R中称为外键。

本题中,学生关系的主键是学号,外键是班级号;班级关系的主键是班级号,没有外键。

4.在关系模式R(A,B,C,D)中,有函数依赖A→B,A→D,B→C,则R的规范化程度能达到 ( )SSS_SINGLE_SELA 1NFB 2NFC 3NFD BCNF该问题分值: 2答案:B解析:所谓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值的依赖情况。

如果关系模式R的每个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分的原子值,那么称R为第一范式(1NF)。

显然,本题的关系模式R满足1NF。

对于满足1NF的关系,通过消除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使之达到2NF。

所谓部分依赖指属性C只依赖于主键中的B,而与A无关。

可知本题的关系模式R满足2NF。

对于满足2NF关系,如果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称属于3NF关系。

HYSYS中文操作手册目录

HYSYS中文操作手册目录

中文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操作综述1 操作综述 (1)1.1 工艺 (1)1.2 操作 (2)1.2.1 添加操作 (2)1.2.2 操作单元属性窗口 (5)1.3 公用窗口(Common) (8)1.3.1 工作单栏(Worksheet) (8)1.3.2 注释页面(Note) (8)1.3.3 用户变量页面(User V ariables) (10)1.3.4 制表页面(Stripchart) (12)1.3.5 换热器页面(Heat Exchanger) (13)第二章—子流程操作2子流程操作 (1)2.1 介绍 (1)2.2 子流程属性窗口 (1)2.2.1 连接栏(Connections) (2)2.2.2 参数栏(Parameters) (3)2.2.3 传递原理栏(Transfer basis) (4)2.2.4 映射栏(Mapping) (5)2.2.5 变量栏(Variable) (6)2.2.6 注释栏(Note) (6)2.2.7 锁定栏(Lock) (6)2.3添加子流程 (7)2.3.1 读取已建模板 (8)2.3.2 建空白子流程 (8)2.3.3 粘贴导出对象 (8)2.4 MASSBAL子流程 (8)2.5 添加MASSBAL子流程 (9)2.5.1 连接栏(Connections) (10)2.5.2 参数栏(Parameter) (12)2.5.3 传递原理栏(Transfering Basis) (14)2.5.4 映射栏(Mapping) (15)2.5.5 注释栏(Note) (16)2.5.6 结果栏(Result) (16)第三章—物流3物流 (1)3.1 物流属性窗口 (1)3.1.1 工作表页面(Worksheet) (2)3.1.2 附加装置表(Attachments) (17)3.1.3 动态栏(Dynamic) (22)3.2 能量流属性窗口 (22)3.2.1 物流表(Streams) (22)3.2.2 单元操作表(Unit Ops) (23)3.2.3动态栏(Dynamic) (23)3.2.4 制图栏(Stripchart) (24)3.2.5 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 (24)第四章—传热设备4 传热设备 (1)4.1空冷器 (1)4.1.1 原理 (1)4.1.2 空冷器属性窗口 (2)4.1.3 设计栏(Design) (3)4.1.4 衡算栏(Rating) (5)4.1.5 工作表栏(Worksheet) (6)4.1.6 执行栏(Performance) (6)4.1.7 动态栏(Dynamic) (8)4.1.8 HTFS—ACOL栏 (10)4.2冷却器/加热器(Cooler/Heater) (25)4.2.1 原理 (25)4.2.2 加热器或冷却器属性窗口 (26)4.2.3 设计栏(Design) (27)4.2.4 衡算栏(Rating) (28)4.2.5 工作表栏(Worksheet) (29)4.2.6 执行栏(Performance) (29)4.2.7 动态栏(Dynamic) (31)4.3换热器(Heat Exchanger) (35)4.3.1 原理 (36)4.3.2 换热器属性窗口 (38)4.3.3 设计栏(Design) (38)4.3.4 衡算栏(Rating) (45)4.3.5 工作表栏(Worksheet) (56)4.3.6 执行栏(Performance) (56)4.3.7 动态栏(Dynamic) (59)4.3.8 HTFS-TASC栏 (65)4.4加热炉(Fired Heater/Furnace) (83)4.4.1 原理 (84)4.4.2 加热炉属性窗口 (89)4.4.3 设计栏(Design) (90)4.4.4 衡算栏(Rating ) (92)4.4.5 工作表栏(worksheet ) (96)4.4.6 执行栏(performance ) (96)4.4.7 动态栏(Dynamics ) (101)4.5液化天然气(LNG) (103)4.5.1 原理 (104)4.5.2 LNG属性窗口 (105)4.5.3 设计栏(Design ) (106)4.5.4 衡算栏(Rating ) (111)4.5.5 工作表栏(Worksheet ) (115)4.5.6 执行栏(Performance ) (115)4.5.7 动态栏(Dynamics ) (119)4.5.8 HTFS-MUSE 栏 (124)4.6 参考文献 (135)第五章—-管线设备5 管线设备 (1)5.1 混和器(Mixer) (1)5.1.1 混和器属性窗口 (1)5.1.2 设计栏(Design ) (3)5.1.3 衡算栏(Rating ) (4)5.1.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4)5.1.5 动态栏(Dynamics ) (4)5.2 管段(Pipe Segment) (6)5.2.1 管段属性窗口 (9)5.2.2 设计栏(Design ) (10)5.2.3 衡算栏(Rating ) (20)5.2.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31)5.2.5 执行栏(Performance ) (31)5.2.6 动态栏(Dynamics ) (36)5.2.7 沉积栏(Deposition ) (38)5.2.8 Profes Wax方法 (40)5.2.9 修改管件数据库 (46)5.3 Aspen水力学 (49)5.3.1 Aspen水力学属性窗口 (49)5.3.2 Aspen水力学选项(Aspen Hydraulics) (50)5.3.3 连接栏(Connection ) (53)5.3.4 稳态栏(Steady Status ) (54)5.3.5 动态栏(Dynamics ) (56)5.3.6 概览栏(Profiles ) (56)5.3.7 参数栏(Parameters ) (58)5.3.8 变量栏(Variables ) (59)5.3.9 映射栏(Mapping ) (60)5.3.10 传递基准栏(Transfer Basis ) (61)5.3.11 注释栏(Notes ) (62)5.4 压缩气体管线 (62)5.4.1 压缩气体管线属性窗口 (64)5.4.2 设计栏(Design ) (65)5.4.3 衡算栏(Rating ) (66)5.4.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67)5.4.5 执行栏(Performance ) (67)5.4.6 属性栏(Perperties ) (68)5.4.7 动态栏(Dynamics ) (69)5.5 三通 (70)5.5.1 三通属性窗口 (71)5.5.2 设计栏(Design ) (74)5.5.3 衡算栏(Rating ) (74)5.5.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74)5.5.5 动态栏(Dynamics ) (75)5.6 阀门 (75)5.6.1 阀门的属性窗口 (76)5.6.2 设计栏(Design ) (76)5.6.3 衡算栏(Rating ) (78)5.6.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84)5.6.5 动态栏(Dynamics ) (85)5.7 安全阀 (91)5.7.1 安全阀属性窗口 (92)5.7.2 设计栏(Design ) (92)5.7.3 衡算栏(Rating ) (94)5.7.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96)5.7.5 动态栏(Dynamics ) (96)第六章――旋转设备6 旋转装置 (1)6.1 离心压缩机(或膨胀机) (1)6.1.1 原理 (1)6.1.2 压缩机(或膨胀机)属性窗口 (5)6.1.3 设计栏(Design tab) (6)6.1.4 衡算栏(Rating tab) (9)6.1.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21)6.1.6 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21)6.1.7 动态栏(Dynamics tab) (22)6.2 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28)6.2.1 原理 (29)6.2.2 往复式压缩机属性窗口 (32)6.2.3 设计栏(Design tab) (33)6.2.4 衡算栏(Rating tab) (36)6.2.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37)6.2.6 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37)6.2.7 动态栏(Dynamics tab) (37)6.3 泵 (37)6.3.1 原理 (38)6.3.2 泵属性窗口 (39)6.3.3 设计栏(Design tab) (40)6.3.4 衡算栏(Rating tab) (43)6.3.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53)6.3.6 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54)6.3.7 动态栏(Dynamics tab) (54)6.4 参考 (56)第七章――分离设备7 分离设备 (1)7.1 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和罐 (1)7.1.1 原理 (2)7.1.2 分离器属性窗口(separator general property ) (3)7.1.3 设计栏(design ) (4)7.1.4 反应栏(reaction) (7)7.1.5 衡算栏(rating) (7)7.1.6 工作表栏(Worksheet) (22)7.1.7 动态栏(Dynamics) (22)7.2 全回流塔(Shortcut Column) (25)7.2.1 全回流塔属性窗口(Shortcut Column Property) (26)7.2.2 设计栏(Design) (26)7.2.3 衡算栏(Rating) (28)7.2.4 工作表栏(Worksheet) (28)7.2.5 性能栏(Performance) (28)7.2.6 动态栏(Dynamics Tab) (29)7.3 组分分离器(Component Splitter) (29)7.3.1 理论(Theory) (29)7.3.2 组分分离器属性窗口(Component Splitter Property V iew) (30)7.3.3 设计表格(Design Tab) (31)7.3.4 比率栏(Rating Tab) (34)7.3.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34)7.3.6 动态栏(Dynamics Tab) (34)第八章――塔8 塔 (1)8.1 塔的子流程图 (1)8.2 塔理论 (4)8.2.1 三相理论 (6)8.2.2 三相检测 (6)8.2.3 初始估计值 (7)8.2.4 压力流量 (8)8.3 塔的安装 (11)8.3.1 专业输入 (13)8.3.2 模板 (13)8.4 塔的属性窗口 (19)8.4.1 设计栏(Design) (20)8.4.2 参数栏(Parameters) (29)8.4.3 侧线操作栏(Side Ops) (44)8.4.4 衡算栏(Rating) (46)8.4.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49)8.4.6 执行伴(Performance tab) (49)8.4.7 流程图栏(Flowsheet) (58)8.4.8 反应栏(Reactions tab) (61)8.4.9 动态栏(Dynamic) (66)8.4.10扰动栏(Perturb) (66)8.5 塔参数类型 (68)8.5.1 低温特性参数(Cold Property Specification ) (68)8.5.2 组分流率(Component Flow Rate) (68)8.5.3 组分分数(Component Fractions) (68)8.5.4 组分比率(Component Ratio) (69)8.5.5 组分回收率(Component Recovery) (69)8.5.6 组分切点(Cut Point) (70)8.5.7 采出率(draw Rate) (70)8.5.8 加热器/冷凝器的温差(Heater/Cooler Delta T) (70)8.5.9 物流温差(Streams Delta T) (70)8.5.10 负荷(Duty) (70)8.5.11 负荷比(Duty Ratio) (71)8.5.12 进料比率(Feed Ratio) (71)8.5.13 分切点间隙(Gap Cut Point) (71)8.5.14 液体流量(Liquid Flow) (72)8.5.15 物理属性参数(Physical Property Specifications) (72)8.5.16 回流泵参数(Pump Around Specifications) (73)8.5.17 再沸比(Reboil Ratio) (73)8.5.18 回收率(Recovery) (73)8.5.19 进料回流比(Reflux Feed Ratio) (74)8.5.20 回流百分比(Reflux Fraction Ratio) (74)8.5.21 回流比(Reflux Ratio) (75)8.5.22 三通分离分数(Tee Split Fraction) (75)8.5.23 塔板温度(Tray Temperature) (75)8.5.24 传递属性参数(Transport Property Specifications) (75)8.5.25 用户属性(User Property) (76)8.5.26 气体流量(V apor Flow) (76)8.5.27 气体分数(V apor Fraction) (76)8.5.28 气体压力参数(V apor Pressure Specifications) (77)8.5.29 塔物流参数(Column Stream Specifications) (77)8.6 塔操作 (78)8.6.1 冷凝器(Condenser) (78)8.6.2 再沸器(Rebioler) (91)8.6.3 塔板部分 (101)8.7 塔的运行 (113)8.7.1 运行 (114)8.7.2 重置 (114)8.8 塔故障排除 (114)8.8.1 热量和误差收敛失败 (114)8.8.2 平衡误差收敛失败 (116)8.8.3 平衡误差振荡 (116)8.9 参考文献 (116)第九章――反应器9 反应器 (1)9.1 CSTR/普通反应器 (1)9.1.1 添加一个CSTR/普通反应器 (2)9.2 CSTR/普通反应器属性窗口 (3)9.2.1 设计栏(Design Tab) (3)9.2.2 转化反应器反应栏 (6)9.2.3 CSTR反应栏 (11)9.2.4 平衡反应器 (15)9.2.5 Gibbs反应器反应栏 (19)9.2.6 衡算栏 (21)9.2.7 工作表栏 (24)9.2.8 动态栏 (24)9.3 变产率反应器 (28)9.3.1 变产率反应器属性窗口 (30)9.3.2 设计栏 (30)9.3.3 模型构建栏 (32)9.3.4 组分变换栏 (35)9.3.5 属性变换栏 (45)9.3.6 工作表栏 (51)9.3.7 动态栏 (51)9.4 平推流反应器(PFR) (52)9.4.1 添加平推流反应器(PFR) (52)9.5 平推流反应器(PFR)属性窗口 (53)9.5.1 PFR设计栏 (53)9.5.3 衡算栏 (65)9.5.4 工作表栏 (67)9.5.5 执行栏 (67)9.5.6 动态栏 (68)第十章――固体处理10 固体处理 (1)10.1 简单固体分离器 (1)10.1.1 简单固体分离器的属性窗口 (1)10.1.2 设计栏Design (2)10.1.3 衡算栏Rating (3)10.1.4 工作表栏Worksheet (3)10.1.5 动态栏Dynamic (3)10.2 旋风分离器yclone (3)10.2.1 旋风分离器属性窗口 (4)10.2.2 设计栏Design (5)10.2.3 衡算栏Rating (7)10.2.4 工作表栏Worksheet (8)10.2.5 执行栏Performance (8)10.2.6 动态栏Dynamic (9)10.3 旋液分离器 (9)10.3.1 旋液分离器属性窗口 (9)10.3.2 设计栏Design (10)10.3.3 衡算栏Rating (12)10.3.4 工作表栏worksheet (14)10.3.5 执行栏Performance (14)10.3.6 动态栏Dynamic (14)10.4 转筒真空过滤器 (14)10.4.1 转筒真空过滤器的属性窗口 (15)10.4.2 设计栏Design (16)10.4.3 衡算栏Rating (17)10.4.4 工作表栏worksheet (18)10.4.5 动态栏Dynamic (18)10.5 袋式过滤器Baghouse (19)10.5.1 袋式过滤器属性窗口 (19)10.5.2 设计栏Design (20)10.5.3 衡算栏Rating (21)10.5.5 执行栏Performance (22)10.5.6 动态栏Dynamic (22)第十一章—电解质操作目录11. 1 介绍(Adjust) (1)11.1.1添加电解质操作(Adding Electrolyte Operations) (1)11. 2中和器操作单元( Neutralizer Operation) (2)11.2.1设计栏(Design Tab) (3)11.2.2衡算栏(Rating Tab) (5)11.2.3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5)11.2.4动态栏(Dynamic Tab) (6)11.3催化器操作(Precipitator) (6)11.3.1设计栏(Design Tab) (8)11.3.2衡算栏(Rating Tab) (10)11.3.3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1)11.3.4动态栏(Dynamic Tab) (11)11.4结晶器操作单元(Crystallizer) (11)11.3.1设计栏(Design Tab) (12)11.3.2衡算栏(Rating Tab) (14)11.3.3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5)11.3.4动态栏(Dynamic Tab) (15)第十二章--逻辑操作目录12.1调节(Adjust) (1)12.1.1调节属性窗口(Adjust Property View) (1)12.1.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2)12.1.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5)12.1.4监视栏(Monitor Tab) (9)12.1.5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0)12.1.6启动调节(Starting the Adjust) (10)12.1.7独立调节(Individual Adjust) (11)12.1.8多重调节(Multiple Adjust) (11)12.2平衡(Balance) (12)12.2.1平衡属性窗口(Balance Property View) (12)12.2.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3)12.2.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4)12.2.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6)12.2.5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7)12.2.6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7)12.3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s) (17)12.3.1 布尔逻辑模块窗口(Boolean Logic Blocks Property View) (17)12.3.2与门(And Gate) (23)12.3.3或门(Or Gate) (23)12.3.4非门(Not Gate) (24)12.3.5异或门(Xor Gate) (25)12.3.6常开延迟门(On Delay Gate) (26)12.3.7常闭延迟门(Off Delay Gate) (27)12.3.8锁住门(Latch Gate) (28)12.3.9向上计数门(Counter Up Gate) (29)12.3.10向下计数门(Counter Up Gate) (29)12.3.11因果矩阵(Cause and Effect Matrix) (30)12.4控制操作(Control Ops) (37)12.4.1添加控制操作(Adding Control Operations) (38)12.4.2分段定位控制器(Split Range Controller) (39)12.4.3比例控制器(Ratio Controller) (56)12.4.4PID控制器(PID Controller) (71)12.4.5 MPC控制器 (95)12.4.6DMCplus控制器DMCplus Controller (110)12.4.7控制阀(Control Valve) (121)12.4.8控制操作端口(Control OP Port) (124)12.5数字点(Digital Point) (125)12.5.1数字点窗口(Digital Point Property View) (125)12.5.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25)12.5.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26)12.5.4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31)12.5.5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31)12.5.6警报级别栏(Alarm Levels Tab) (131)12.6参数单位操作(Parametric Unit Operation) (132)12.6.1参数操作单元属性窗口 (132)12.6.2设计栏(Design Tab) (133)12.6.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38)12.6.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39)12.7循环(Recycle) (139)12.7.1再循环(Property View) (139)12.7.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41)12.7.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41)12.7.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46)12.7.5监控器栏(Monitor Tab) (146)12.7.6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47)12.7.7计算(Calculations) (147)12.7.8减少收敛时间(Reducing Convergence Time) (147)12.7.9循环助手窗口 (148)12.8选择器模块 (151)12.8.1选择器模块属性窗口 (151)12.8.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52)12.8.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52)12.8.4监控栏(Monitor) (155)12.8.5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56)12.8.6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56)12.9设置(Set) (156)12.9.1设置属性窗口 (156)12.9.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57)12.9.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58)12.9.4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58)12.10电子数据表(Spreadsheet) (159)12.10.1电子数字表属性窗口 (160)12.10.2电子数据表函数(preadsheet Functions) (160)12.10.3电子数据表界面(Spreadsheet Interface) (164)12.10.4电子数据表栏(Spreadsheet Tabs) (167)12.11物流分离(Stream Cutter) (172)12.11.1物流分离(Stream Cutter) (172)12.11.2设计栏(Design Tab) (178)12.11.3转换栏(Transitions Tab) (179)12.11.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86)12.12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187)12.12.1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187)12.12.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88)12.12.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89)12.12.4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98)12.12.5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98)12.13控制器面板(Controller Face Plate) (198)12.14ATV调整技术(ATV T uning T echnique ) (202)第十三章—优化器目录13.1 优化器(Optimizer) (1)13.1.1普通优化器窗口(General Optimizer View) (1)13.1.1配置(Configuration)选项 (2)13.2 原始优化器(Original Optimizer) (3)13.2.1变量栏(V ariables tab) (3)13.2.2函数栏(Function tab) (4)13.2.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5)13.2.4监测栏(Monitor tab) (6)13.2.5优化方案(Optimization Schemes) (7)13.2.6优化技巧(Optimizer Tips) (8)13.3 Hyprotech SQP Optimizer (9)13.3.1Hyprotech SQP T选项 (9)13.4 选择最佳优化(Selection Optimization) (13)13.4.1选择优化器(Selection Optimization) (14)13.4.2选择优化技巧(Selection Optimization Tips) (19)13.5 例题: Original Optimizer (20)13.5.1 Optimizing Overall UA (24)13.6 例题: MNLP 优化 (20)13.6.1 NLP设定 (30)13.6.2 MINLP设定 (34)13.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36)第十四章—软件工具目录14.1 简介( Introduction) (1)14.2沸点曲线(Boiling Point Curves) (3)14.2.1设计栏(Design Tab ) (3)14.2.2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Word中如何插入日期和时间

Word中如何插入日期和时间

Word中如何插入日期和时间在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编辑文档时,插入日期和时间是非常常见的需求。

日期和时间的插入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插入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插入日期和时间。

方法一:使用快捷键插入日期和时间在Word中,可以使用快捷键来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

具体操作如下:1. 将光标放置在需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位置。

2. 按下"Alt"和"T"键,然后按下"D"键。

这样会在文档中插入当前日期。

3. 按下空格键或者输入其他内容,以完成日期的插入。

4. 如果需要插入时间,可以按下"Alt"和"T"键,然后按下"T"键。

这样会在文档中插入当前时间。

方法二:使用日期和时间对话框插入日期和时间Word还提供了一个日期和时间的对话框,可以自定义日期和时间的格式。

具体操作如下:1. 将光标放置在需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位置。

2. 在Word的菜单栏中选择"插入"选项卡,然后点击"日期和时间"按钮。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日期和时间"选项。

3. 在打开的日期和时间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日期格式和时间格式,还可以勾选"更新自动"选项,以实现在文档打印或打开时自动更新日期和时间。

4. 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将自定义格式的日期和时间插入到文档中。

方法三:在页眉或页脚中插入日期和时间在Word中,还可以将日期和时间插入到页眉或页脚中,便于在多页文档中统一显示。

具体操作如下:1. 在Word的菜单栏中选择"插入"选项卡,然后点击"页眉"或"页脚"按钮。

选择需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位置(页眉或页脚)。

2. 在页眉或页脚区域,点击"设计"选项卡中的"日期和时间"按钮。

公司考勤记录表样式范本示例模板

公司考勤记录表样式范本示例模板

公司考勤记录表样式范本示例模板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员工编号: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__________序号 | 日期 | 上班时间 | 下班时间 | 工时 | 考勤结果 | 备注-------------------------------------------------------------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 11 | | | | | |------------------------------------------------------------- 12 | | | | | |------------------------------------------------------------- 13 | | | | | |------------------------------------------------------------- 14 | | | | | |------------------------------------------------------------- 15 | | | | | |------------------------------------------------------------- 16 | | | | | |------------------------------------------------------------- 17 | | | | | |-------------------------------------------------------------18 | | | | | |-------------------------------------------------------------19 | | | | | |-------------------------------------------------------------20 | | | | | |-------------------------------------------------------------注:以上所填写的内容为该员工在对应日期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工时以及考勤结果的记录。

员工考勤表 自动计算日期 工作日 统计实际出勤

员工考勤表 自动计算日期 工作日 统计实际出勤
二○一二年十月份考勤表
31 - 4 +
= 27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出
姓名

实 出 勤
休 假
事 假
病 假
旷 工
迟 到
早 退
中 途 脱 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上午
赵耐凡
下午 上午
赵同立
下午 上午
陈元
下午 上午
刘小雷
下午 上午
韩维涛
下午 上午
李丽霞
下午 上午
韩现州
下午 上午
李松现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分管领导签字:
主管签字:
编制人:
√ 出勤 ● 休假 ○ 事假 ☆ 病假 △ 外地出差 注:此表由行政部填写,月底交由公司负责人签字,并报财务。
× 旷工 ※ 迟到
◇ 早退
◆ 中途脱岗

市 内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编制日期:
天 数
天 数
天 数
天 数
天 数
天 数
次 数
次 数
次 数
上午
翟养红
27
下午
上午
பைடு நூலகம்
杨伟
27
下午

如何利用Excel创建一个简单的工时记录

如何利用Excel创建一个简单的工时记录

如何利用Excel创建一个简单的工时记录工时记录是企业或个人管理工作时间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有效统计和分析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而Excel作为一款强大且普遍使用的电子表格应用程序,具备了方便、灵活、易于操作的特点,是创建和管理工时记录的理想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Excel创建一个简单的工时记录,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一、创建Excel工作表1.打开Excel应用程序并新建一个工作表。

2.设置工作表的列标题,如: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作时长、工作项目、工作描述等。

3.在第一行中填写列标题,并根据需要调整列的宽度,以确保能够清晰显示内容。

二、记录工作时间1.在日期列中,按照工作时间的先后顺序输入日期。

2.在开始时间列中,记录每天开始工作的具体时间。

3.在结束时间列中,记录每天结束工作的具体时间。

4.使用Excel的时间函数计算每个工作项目的工作时长,例如,可以在工作时长列中输入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然后将函数拖动至其他单元格中自动计算,确保工作时长以正确的小时数和分钟数显示。

三、记录工作项目和描述1.在工作项目列中,记录每个工作项目的名称或简要描述。

2.在工作描述列中,可选择性地填写有关工作的详细描述或备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回顾工作内容。

四、格式化和分析工时记录1.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对工时记录进行格式化。

例如,可以使用粗体、底纹、颜色等方式突出显示或区分关键信息。

2.通过使用Excel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可以对工时记录进行排序,以便按日期、工作时长等进行统计和比较。

3.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可以进一步分析工时记录,例如按照工作项目、日期等进行汇总,并生成图表,以直观地展示工作时间分布和工作量变化等。

五、保存和备份工时记录1.定期保存工时记录,以防止意外丢失或损坏。

可以选择将工时记录保存在本地硬盘、云存储或其他适当的位置。

2.为了备份和防止数据丢失,可以定期将工时记录另存为备份文件并存储在不同的位置。

workdaycalculator用法

workdaycalculator用法

workdaycalculator用法workdaycalculator是一种计算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工具,可以用于计算工作日,距离日期,以及添加或减去一定数量的工作日。

以下是workdaycalculator的用法说明:1. 计算工作日:要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工作日,请使用以下代码:workdaycalculator.workdays(start_date, end_date, holidays_list)其中,start_date是开始日期,end_date是结束日期,holidays_list是包含节假日日期的列表。

该函数将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工作日数量。

2. 计算距离日期:要计算距离指定日期一定数量的工作日,请使用以下代码:workdaycalculator.add_workdays(start_date, days, holidays_list)其中,start_date是开始日期,days是添加的工作日数量,holidays_list是包含节假日日期的列表。

该函数将返回添加指定数量工作日后的日期。

3. 计算减去日期:要计算退回指定日期一定数量的工作日,请使用以下代码:workdaycalculator.subtract_workdays(start_date, days, holidays_list)其中,start_date是开始日期,days是减去的工作日数量,holidays_list是包含节假日日期的列表。

该函数将返回减去指定数量工作日后的日期。

注意:在使用workdaycalculator之前,需要将库导入到Python中。

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导入库:import workdaycalculator。

Fiery Command WorkStation 使用手册说明书

Fiery Command WorkStation 使用手册说明书

Fiery Command WorkStation© 2015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此产品的《法律声明》适用于本出版物中的所有信息。

目录概述 (13)Command WorkStation (13)Command WorkStation 工作空间 (13)作业中心 (14)设备中心 (15)添加和连接 Fiery Server (17)访问级别 (17)连接到 Fiery Server (17)添加并连接到 Fiery Server (17)搜索可用的 Fiery Server (18)退出 Fiery Server (18)更改 Fiery Server 的用户 (18)查看其他 Fiery Server (19)服务器列表 (19)自定义 Command WorkStation (22)设置 Command WorkStation 预置 (22)管理作业中心的列 (23)更改列显示 (23)调整列宽度 (23)重新定义窗格和队列大小 (24)重新定义“正在打印”和“正在处理”队列的大小 (24)重新定义“作业摘要”和“服务器列表”窗格的大小 (24)自定义工具栏 (24)默认工具栏图标 (25)配置 Fiery Server 设定 (26)关于 Configure (26)我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 Configure? (26)查找帮助以及有关 Configure 的其他信息 (26)访问基于 Java 的旧版本 Configure 的帮助 (27)访问基于 HTML 的新版本 Configure 的帮助 (27)查看服务器配置设定 (27)将服务器配置保存为文件 (28)打印“服务器配置”页 (28)访问 Configure (28)从 Command WorkStation 访问 Configure (28)从 WebTools 访问 Configure (29)退出 Configure (29)用户与群组 (29)创建新用户 (30)创建群组 (30)将用户添加到现有群组 (31)创建扫描作业的邮箱 (32)从群组中删除用户 (32)更改用户属性 (32)更改群组权限 (33)删除用户或群组 (33)关于备份和恢复 (34)备份或恢复 Fiery Server 设定 (35)管理 Fiery Central 工作流程 (37)关于 Fiery Central (37)连接或断开 Fiery Central 服务器 (37)Fiery Central 服务器工作空间 (38)查看 Fiery Central 作业 (39)自定义 Fiery Central 作业中心 (40)查看或编辑 Fiery Central 许可证 (40)配置 Fiery Central (41)Fiery Central Manager (42)访问 Fiery Central Manager (42)Fiery Central 打印机群组 (42)备份或恢复 Fiery Central (45)使用 Fiery Central Paper Catalog (46)设置 VDP 文件搜索路径 (47)设置 Digital StoreFront 连接 (47)查看作业 (48)Fiery 预览 (48)查看已假脱机、未经处理的作业 (49)页面视图、印张视图和校对视图 (51)“设定”窗格 (52)打开“校对视图” (53)预览中的工具栏图标 (54)预览光栅图 (54)光栅预览中的工具栏图标 (55)在光栅预览中合并页面 (56)VDP 光栅预览 (56)打印 (59)导入要打印的作业 (59)将作业导入打印队列 (59)从外部 Fiery Server存档导入作业 (60)设置打印选项 (60)查看作业属性 (60)“作业属性”窗口中的作业操作 (61)打印选项类别 (62)作业属性中的 Fiery Impose 模板 (62)预设打印设定 (63)服务器预设 (67)从作业移除光栅数据 (70)打印方法 (70)使用纸盘对齐 (70)样本打印 (71)校样打印 (72)按序打印 (73)设置按序打印 (74)在 Configure 中设置按序打印选项 (74)使用 Quick Doc Merge (75)管理作业 (77)搜索作业 (77)使用筛选视图选项卡搜索作业 (77)过滤作业列表 (78)导出作业列表 (78)将作业移至其他队列 (79)将作业发送至另一台 Fiery Server (80)存档作业 (80)拖放文件管理 (81)Fiery JDF 作业 (82)关于 Fiery JDF 和 JMF (82)Fiery JDF 设置 (82)启用 JDF 提交应用程序 (82)Fiery JDF 工作流程 (83)提交 JDF 作业 (83)显示 Command WorkStation 中的 JDF 列标题 (83)Fiery JDF 作业和虚拟打印机 (83)指定作业的 JDF 设定 (84)“作业信息”选项卡 (84)“运行列表”选项卡 (85)“关闭作业”选项卡 (85)将 JDF 作业纸张添加到 Paper Catalog (86)解决 JDF 作业中的纸张冲突问题 (86)Fiery Dashboard (87)创建 EFI 通行证帐户(免费) (87)登录到 Fiery Dashboard (87)Fiery Dashboard 数据收集 (88)授权数据收集 (88)取消数据收集的授权 (88)管理颜色 (89)彩色打印选项 (89)查看或编辑默认颜色设定 (89)特性档 (95)查看特性档属性 (96)比较特性档色域 (96)导入或导出特性档 (96)创建或删除特性档 (98)编辑特性档设定 (99)编辑特性档内容 (99)打印测试页 (101)校准 (pre-System 10) (102)Calibrator 模式 (103)使用 ColorCal 进行校准 (103)使用 ES-1000 进行校准 (105)使用 Eye-One 进行校准 (106)对多个校准集应用测量值 (107)创建或删除自定义校准集 (107)恢复默认测量值 (108)校准(System 10 和更高版本) (108)校准黑白打印 (109)校准工作流程 (109)启动 Calibrator (109)打印校准页 (110)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色块 (110)使用 ColorCal 测量色块 (111)从备用测量仪器导入测量数据 (113)查看测量结果 (114)导出测量数据 (115)重设测量数据 (115)Calibrator 预置 (116)校准设定 (117)自定义 Image Enhance 设定 (120)Image Enhance Visual Editor (121)何时使用 IEVE 或 Image Enhance 打印选项 (122)打开大型作业 (122)预设 (122)调整图像 (122)保存对作业的编辑 (122)启动 Image Enhance Visual Editor (123)使用预设 (123)打开大型作业 (124)调整色调 (124)调整颜色 (125)调整清晰度 (126)校正红眼 (127)专色 (127)专色群组和定义 (127)更改专色或颜色组的顺序 (128)查找专色 (129)编辑专色 (129)优化专色 (129)创建、重命名或删除专色或颜色群组 (130)导入和导出自定义颜色群组 (131)查看颜色群组的色域 (131)色版页和色版书 (132)打印专色色板页或色板书 (132)测量和导入专色值 (133)替换颜色 (134)二色打印映射 (135)管理服务器资源 (137)虚拟打印机 (137)创建、编辑或复制虚拟打印机 (137)管理虚拟打印机 (138)从 Windows 打印到虚拟打印机 (139)从 Mac OS 打印到虚拟打印机 (139)Paper Catalog (140)从 Paper Catalog 选择纸张 (141)设置 Paper Catalog (142)管理 Paper Catalog 数据库 (147)纸张属性 (149)常见纸张属性 (149)纸盘关联 (157)纸盘关联显示 (158)将纸张分配给纸盘 (158)智能纸张 (159)监控纸盘中的纸张状态 (161)更改列显示 (161)VDP 资源 (162)管理 FreeForm 主文页 (162)备份 VDP 资源 (163)恢复 VDP 资源 (163)查看并删除全局资源 (164)字体 (164)备份和恢复字体 (165)查看用户和群组权限 (165)访问用户和群组 (166)查看用户和群组权限的详细信息 (166)比较权限 (166)查看或添加群组 (166)访问群组 (167)添加群组 (167)使用作业日志 (167)查看作业日志 (168)打印作业日志 (168)导出作业日志的内容 (168)导出和/或清空作业日志的内容 (169)印刷制版工具 (170)Fiery Graphic Arts 的功能 (170)Fiery Graphic Arts Package (Premium Edition) (170)Fiery Productivity Package (170)控制栏 (171)页面大小和控制栏(FS100/100Pro 或较早版本) (172)默认情况下,在每页打印控制栏 (172)查看和编辑控制栏 (172)创建自定义或重复的控制栏 (173)导出、导入或删除自定义控制栏 (173)恢复出厂默认控制栏设定 (174)陷印 (174)设置所有作业的自动陷印 (174)指定陷印宽度 (175)指定陷印颜色减少 (175)指定陷印形状 (175)指定陷印对象类型 (175)进度 (176)查看或编辑进度设定 (176)校样半色调模拟 (176)查看或编辑自定义半色调网屏 (177)纸色模拟白点编辑 (177)编辑纸色模拟白点值 (178)配置和运行预检 (179)ImageViewer (179)启动 ImageViewer (180)调整图像预览 (180)调整图像的大小 (181)查看图像中的颜色值 (181)显示分色 (181)使用曲线编辑颜色响应或灰度响应 (182)使用颜色轮编辑颜色 (183)通过图像编辑灰度响应曲线 (183)将颜色编辑应用于一个或所有页面 (183)通过本地文件应用颜色编辑 (184)通过服务器预设应用颜色编辑 (184)应用 Curve2/Curve3 文件的颜色曲线 (185)应用灰度响应曲线编辑 (185)打印含编辑内容的作业 (186)将软校样导出为 PDF 格式 (186)比较显示器特性档和输出特性档 (187)在 Fiery Server 上安装当前编辑 (187)在 Fiery Server 上恢复出厂默认响应曲线 (188)设置 ImageViewer 预置 (188)Booklet Maker (189)Booklet Maker 拼版 (189)关于 Booklet Maker 和 Fiery Impose (189)访问 Booklet Maker (189)从打印机驱动程序 访问 Booklet Maker (190)在 Command WorkStation 中访问 Booklet Maker (190)创建小册子 (190)从 Booklet Maker 窗口创建小册子 (190)从 Booklet Maker 向导创建小册子 (191)小册子类型 (192)鞍式装订 (193)套叠式鞍式装订 (194)胶装 (195)一合一 胶装 (196)纸张大小 (197)缩小文档页面大小以适合所选的纸张大小 (198)“缩小至适合”选项 (199)页面对齐 (203)对齐页面 (203)页面对齐和装订线 (206)爬移补偿 (208)采用一合一胶装的混合纸张 (208)在 Booklet Maker 中指定混合纸张设定 (209)在混合纸张中浏览作业 (210)以页面形式查看作业的版面 (210)以印张形式查看作业的版面 (210)Booklet Maker 混合纸张限制 (211)添加 封面 (211)在应用程序中更改文档大小 (212)更改测量单位 (212)预览小册子 (213)小册子工作流程示例 (213)打印胶装小册子 (213)打印鞍式装订小册子 (213)打印套叠式鞍式装订小册子 (214)Booklet Maker 限制 (214)Booklet Maker 词汇表 (215)索引 (219)概述Command WorkStationCommand WorkStation 是 Fiery Server的打印作业管理界面。

工作日历与考勤周期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

工作日历与考勤周期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

工作日历与考勤周期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工作日历是组织和管理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员工的上班时间、休假时间,以及统计员工的出勤情况。

下面将介绍工作日历与考勤周期的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

一、工作日历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1.登录考勤系统首先,打开考勤系统的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2.选择组织单位登录后,选择需要设置工作日历的组织单位,例如公司或部门。

3.进入工作日历设置页面在系统的导航栏或菜单中选择“工作日历”选项,进入工作日历设置页面。

4.新建工作日历在工作日历设置页面,点击“新建工作日历”按钮,进入新建工作日历的界面。

5.设置工作日和休息日在新建工作日历界面中,设置每周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一般工作日可选择周一至周五,休息日可选择周六、周日或其他特定日期。

6.设置例外日期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调整,例如法定节假日或特殊工作日,需要设置例外日期。

在新建工作日历界面中,点击“例外日期”按钮,添加例外日期并设置工作日或休息日。

7.保存工作日历设置完工作日和休息日以及例外日期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工作日历设置。

8.应用工作日历在工作日历设置页面,选择需要应用的组织单位,并选择已创建的工作日历,点击“应用工作日历”按钮,将工作日历应用到选定的组织单位中。

9.确认工作日历设置在工作日历设置页面,可查看已设置的工作日历和应用到的组织单位,并进行确认。

二、考勤周期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考勤周期是指按照一定时间周期来计算员工的考勤情况,例如按照月份或每两周为一个考勤周期。

下面将介绍考勤周期的设置方法和操作步骤。

1.登录考勤系统同样,首先需要登录考勤系统,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2.选择组织单位登录后,在系统中选择需要设置考勤周期的组织单位。

3.进入考勤周期设置页面在系统的导航栏或菜单中选择“考勤周期”选项,进入考勤周期设置页面。

4.新建考勤周期在考勤周期设置页面,点击“新建考勤周期”按钮,进入新建考勤周期的界面。

员工考勤表制作步骤

员工考勤表制作步骤

员工考勤表制作步骤在Excel模板库下载一员工考勤记录表(文件-新建- 模板库中搜考勤)。

选择不同的年份和员工后,可以显示该员工的所有工作、考勤信息,一目了然。

看上去也很是高大上。

模板中除了日历视图表外还有4个工作表,其中下图为记录员工请假信息的“员工休假跟踪表”。

该模板中的日历日期是用公式自动生成的,使用自定义代码 d 让日期只显示天数。

(看上去只是一个数字,其实单元格的值是一个日期,知道这一点很重要)用公式生成日历不是今天的重点(如果同学们感兴趣兰色就另推一篇教程),今天兰色想分享的是日历自动变色是怎么实现的。

在Excel表格中能实现单元格自动变色的只有一个功能:条件格式。

下面兰色就教大家用它来实现考勤表的自动变色。

考勤表中不同的假期有不同的颜色,这需要分别设置条件格式,咱们就以病假为例,让日历中的病假显示为蓝色。

设置步骤:1、新建条件格式规则选取考勤表区域,开始- 条件格式- 新建规则2、设置公式在新建格式规则窗口,类型选“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在下面的公式框中输入公式:=COUNTIFS(员工休假跟踪表!$E$8:$E$12,"病假",员工休假跟踪表!$C$8:$C$12,"<="&C6,员工休假跟踪表!$D$8:$D$12,">="&C6)=1这个公式是本文的重点,有必要说的很仔细。

公式说明:A、考勤表自动变色的规则:当日历中的日期在员工“休假跟踪表”指定类型(E列)的开始日期(C列)和结束日期(D列)之间时自动变色。

怎么判断在之间?可以用Countifs函数多条件统计。

B、因为设置的是病假,所以Countifs第1个参数是E列,第2个参数是“病假"=COUNTIFS(员工休假跟踪表!$E$8:$E$12,"病假"C、表示在两个日期之间,再加两个判断条件。

=COUNTIFS(员工休假跟踪表!$E$8:$E$12,"病假",员工休假跟踪表!$C$8:$C$12,"<="&C6,员工休假跟踪表!$D$8:$D$12,">="&C6需要注意有两点,一是对比符号连接单元格地址时,要用&连接,即:"<="&C6,切不可这样写"<=C6“。

Excel教程——制作考勤表,自动统计出勤天数

Excel教程——制作考勤表,自动统计出勤天数

相信不少公司都没上考勤管理系统,因此员工出勤情况只能手工记录。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张考勤表,通过录入每天考勤情况,可以实现自动统计出勤、事假、调休等天数。

考勤表样式如下:
第1步,制作“考勤”工作表
“考勤”工作表,内容和格式如下:
第2步,制作“类别”工作表“类别”工作表的内容如下:
第3步,设置输入数据有效性和公式
首先,选中“考勤”表中R7:AV26区域,然后选中“数据”-“数据工具”-“数据验证”选项,弹出“数据验证”对话框。

其中,允许下拉列表选择“序列”选项,来源选择或数据数据源“=类别!$B$2:$B$16”,如下图所示:
第4步,设置公式
设置正常出勤工作日公式,其中C7单元格公式为:
=IF(COUNTIF(R7:AV7,$E$27)>0,COUNTIF(R7:AV7,$E$27),""),其中E27表示正常出勤符号“√”所在单元格地址。

函数COUNTIF(R7:AV7,$E$27),"")表示R7至AV7区域值等于正常出勤符号“√”的个数。

再设置“加班”列公式,即D7单元格公式为:
=IF(COUNTIF(R7:AV7,$H$27)>0,COUNTIF(R7:AV7,$H$27),""),其中H27表示加班符号“J”所在单元格地址。

最后,将中班、夜班、……、出差列所对应的第7行分别设置公式。

然后选中C7:Q7单元格区域,往下复制公式到C29:Q29区域。

最终实现效果演示:。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日期和时间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日期和时间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日期和时间Word文档是广泛用于办公和学习的工具,我们常常需要在文档中插入日期和时间以方便记录和查看。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在Word文档中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一、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在Word文档中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是最常见的需求之一。

以下是几种可以使用的方法:1. 使用快捷键在Word文档中,按下键盘上的【Alt】和【Shift】键,同时按下【D】键,会自动插入当前日期。

2. 使用日期和时间功能在Word文档中,选择"插入"选项卡,然后在"文本"组内找到"日期和时间"按钮。

点击该按钮后,会弹出一个日期和时间的对话框,选择对应的格式和位置,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

3. 使用字段代码在Word文档中,可以使用字段代码来插入日期和时间。

具体操作如下:a. 将光标定位到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位置,然后按下键盘上的【Ctrl】和【F9】键,在文档中插入一对花括号。

b. 在花括号中输入"DATE"和"\@""yyyy-mm-dd",其中"yyyy-mm-dd"为日期的格式,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c. 按下键盘上的【F9】键,字段代码将会被转换为对应的日期和时间。

二、插入自动更新的日期和时间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文档中插入自动更新的日期和时间,以确保文档的时效性。

以下是几种可以实现自动更新的方法:1. 使用自动更新字段代码与上述的使用字段代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相似,使用自动更新字段代码可以实现自动更新的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a. 将光标定位到要插入日期和时间的位置,然后按下键盘上的【Ctrl】和【F9】键,在文档中插入一对花括号。

b. 在花括号中输入"DATE"和"\@""yyyy-mm-dd",然后在后面加上"\@"和"dddd",即"\@yyyy-mm-dd \@dddd",其中"yyyy-mm-dd"为日期的格式,"dddd"为日期的星期几表示。

考勤excel公式大全

考勤excel公式大全

考勤excel公式大全1.工作日天数公式:使用NETWORKDAYS函数可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工作日天数。

例如,=NETWORKDAYS(A1,A2)可以计算A1和A2之间的工作日天数。

2.考勤日期公式:使用TODAY函数可以自动生成当前日期。

例如,=TODAY(可以显示当前日期。

3.出勤天数公式:使用COUNTIF函数可以统计指定范围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从而计算出勤天数。

例如,=COUNTIF(A1:A31,"√")可以统计A1到A31范围内√的个数。

4.迟到次数公式:使用COUNTIFS函数可以统计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例如,=COUNTIFS(A1:A31,">09:00",A1:A31,"<>")可以统计A1到A31范围内大于09:00且不为空的次数,即迟到次数。

5.早退次数公式:使用COUNTIFS函数同样可以统计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例如,=COUNTIFS(A1:A31,"<18:00",A1:A31,"<>")可以统计A1到A31范围内小于18:00且不为空的次数,即早退次数。

6.加班时长公式:使用SUM函数可以计算指定范围内的数值之和。

例如,=SUM(A1:A31)可以计算A1到A31范围内的加班时长之和。

7.缺勤天数公式:使用COUNTBLANK函数可以统计指定范围内的空单元格个数,从而计算缺勤天数。

例如,=COUNTBLANK(A1:A31)可以计算A1到A31范围内的缺勤天数。

8.正常上班天数公式:使用COUNT函数可以统计指定范围内的非空单元格个数,从而计算正常上班天数。

例如,=COUNT(A1:A31)可以计算A1到A31范围内的正常上班天数。

9.请假天数公式:使用SUMIFS函数可以根据多个条件计算指定范围内的数值之和。

员工出勤统计表的制作

员工出勤统计表的制作

第5章 制作员工出勤统计表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知识点
IF
01
AND
02
MOD
03
INT
04
YEAR
05
TODAY
06
主要函数
设计思路
创建员工出勤统计表
统计月度出勤情况
创建数据透视表
绘制数据透视图
使用数据透视图统计员工个人请假情况
行字段
用于重组表格时设置字段的列向分类依据,位于表格区域顶部,即上表头
列字段
用于重组表格时设置字段的横向分类依据,位于表格区域左侧,即左表头
数据项
用于重组表格时放置交叉统计用字段,位于表格数据区,显示统计结果
两种方法:
向导
在数据透视表的基础上生成
数据透视图
格式:
返回某个日期对应的年份
YEAR(serial_number)
serial_number是一个日期值,应使用DATE函数来输入日期值。
YEAR函数
01
格式:
02
TODAY() 返回当前日期的序列号
03
如果单元格设置为“常规”,则返回日期格式。
TODAY函数
01
02
03
04
AND函数

员工请假规范
建立基本表格
利用数据有效性输入“请假类别”
利用IF函数计算“应扣工资”
利用INT和MOD函数计算“请假天数”
数据/有效性/设置/允许/序列/来源
01
02
03
04
05
06
5.2 创建员工出勤统计表

工时记录单模板

工时记录单模板

工时记录单模板以下是一份工时记录单的模板,用于记录员工在公司内每天的工作时长。

工时记录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午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工作时长: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钟审核:主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说明:1. 填写日期、员工姓名、部门、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午餐时间等基本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表说明:1、请按照考勤符号认真填写:日勤——“/” ;迟到——“迟” ;早退——“退” ;夜班——“√” ;加 班——“Φ ” ;病假——“○” ;事假——“△” ;
公休——“休” ;婚假——“婚” ;丧假——“丧” ;公假——“公” ;年假——“年” ;产假、计划生育假——“产” ; 探亲假——“探” ;工伤假——“伤” ;旷工——“旷” 。
员 工 考 勤 表
单位: 序号 姓 名 1 2 3 4 5 6 7 8 备 注 部门负责人签字: 考勤员签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0
1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2、 加班须填写加班申请单,并有上级或工作直接负责人的签字,否则不视同为加班。 3、 考勤表须在每月最后一日以部门为单位汇总后,交到综合部。无考勤纪录的员工不计发薪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