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约束与人文管理和谐共振

合集下载

如何做到制度和谐

如何做到制度和谐

如何做到制度和谐要做到制度和谐,就要为制度的和谐出炉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无论是制度的决策者、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都要牢记“和谐”二字,共同为制度和谐努力。

制度内容要呈“暖色调”。

所谓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更多地体现“暖色调”,一方面是指规章制度的决策者在考虑制定规章制度时要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将“和谐”思想融入其中。

充分认识到,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让人们遵守,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被管理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工作空间,而不是以“整人”或“刻意整人”为目的。

所以,规章制度的决策者一定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思想。

另一方面,规章制度的具体制定者在内容的表述上要以更加委婉和人性化的语言,使被管理者能够在人性关照中自觉主动地遵守和执行。

因为,语言的锋利和严厉并不能保证被管理者一定就能执行。

相反,有时会给被管理者带来逆反心理,影响执行效果。

再有就是企业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合法,既不能有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和冲突的地方,也不能想当然,单纯凭借管理者的权威一意孤行,使制定出的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同时,还不要与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相抵触。

企业在执行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时虽然不能机械、刻板,亦步亦趋,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创造性地进行,但无论制定的细则,还是落实方案,都要在大的框架内进行,不能突破规章制度本身规定的内容,要保持与上级规章制度内容上的和谐顺畅。

制度的横向纵向都要做到和谐共存。

一个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和谐共融、和谐共存,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肌体健康。

这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不同的制度之间有交叉重合的地方要保持一致,不要相互发生冲突;另一个是同一项规章制度要随着企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上级提出的新的管理要求而不断修改完善,不能让制度“一劳永逸”。

“横向和谐”要求制度的决策者和制定者要有全局观念,通盘考虑,单项规章制度出台前,一定要和已经出台的与之有相关联的规章制度相互对照,保持一致。

当企业有重大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变化时,有些规章制度也要随之改写,新出台的规章制度一定要与原有的规章制度相吻合。

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

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

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为核心。

它是通过人、财、物的和谐配置、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有机结合,教育教学资源的和谐利用等,以达到管与理的和谐共振,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提升现代学校的办学水平。

那么,如何管理才能达到和谐共振,才能体现现代的办学理念?一、建立和谐教育的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目标的确定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步骤。

为了实现目标,学校就必须规定任务,明确职责。

有了目标,学校管理者就能及时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控制教学行为;教师明确了方向,就能制定工作计划,安排教学步骤,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

”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

教育就是要使人的各种因素真正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管理者,就是要把这种教育的和谐,把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念,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各项管理计划,落实每项管理行动,完成每个步骤,最后实现管理目标,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二、落实和谐发展的管理制度“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校有校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管理,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就犹如游戏没有规则,一切都乱了套,学校的管理尤其如此。

因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及时制定,不断完善,是确保师生按照学校的规定有序地开展工作和学习的必要条件。

有些学校,长期以来对科研活动不够重视,也没有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学校开展科研氛围不浓,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而推进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养的提高关键又在于科研能力的提高。

由于学校缺乏教科研制度的保障,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缓慢,造成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不能和谐发展。

深圳市宝安中学近5年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区级学校跻身深圳名校,与学校健全的和谐管理制度分不开。

解析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

解析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
教 育 厅 指 派 赴 日本 、 国 、 西 兰 、 拿 大 等 国进 行 中文 英 新 加
教 学 , 有 多 批 师生 分 赴 美 、 、 、 、 、 、 、 、 、 另 英 法 荷 比 卢 德 澳 意
学 生提 供 特长 展示 的舞 台 。 校充 分 利 用第 二 课 堂 、 术 学 艺 节 、 语 角 等 形 式 , 进 学 生 的 学 习 交 流 , 过 竞 赛 、 出 外 增 通 演
学 校 的 管 理 , 论 是 思 想 引 领 , 是 文 化 立 校 , 必 须 建 无 还 都 立 在 基 本 的 制 度 之 上 。否 则 学 校 的 管 理 就 会 成 为 无 本 之 木 、 源之 水 。 无 制 度 前进 一小 步 。 理 前进 一 大 步 。在 一定 程 度 上 , 管
二 者应 相辅 相 成 . 态生成 . 一 不 可 。 动 缺
哈 佛 大 学 的 管 理 理 念 是 :让 校 规 看 守 哈 佛 , 比 用 其 “
它 东 西 看 守 哈 佛 更 安 全 有 效 。 校 规 看 守 下 的 哈 佛 已 成 为 ”

所 世 界 知名 大学 . 践 证 明 了制度 建 设 的重 要 性 。 所 实 一
等 活动增 长学 生 的才 干 。 其 次 , 行 “ 及 提 高 , 层 实 施 , 面 推 进 ” 特 色 教 实 普 分 全 。
育 , 持 依 托 学 校 厚 重 的 人 文 底 蕴 . 全 体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坚 以 质 提 高 和 培 养 学 生 的 终 身 学 习 能 力 为 目标 , 眼 于 国 际 文 着
有 人 文 关 怀 .既 有 个 人 心 情 舒 畅 又 有 整 体 严 格 和 谐 的 工
作局 面 , 能 达 到学 校 和谐 的管理 境 界 。 才

学校管理有三重境界

学校管理有三重境界

学校管理有三重境界:人治、法治、德治。

“人治境界”是第一种境界。

学校在发展初期,通过校长强势的领导和教职工忠实的执行,使教职工在严格的学校环境中快速成长,以实现学校近期目标。

管得宽,抓得细,有“管”无“理”。

对于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学校,“人治”不失为一种境界。

有道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但…继任者…为“管理”而“管理”,流于形式,恐怕管住了身,管不住心,不是理想的管理。

“法治境界”是第二种境界。

注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开创出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制度说了算”。

用制度捍卫公平,用制度聚拢人心,让制度形成力量。

但学校是学校,教师是教师,教师至少在工作,只是把工作当作一种任务和职责。

法治的境界:为“理”而“管”,为“管”而“理”,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如果管理不到位,情况就会大相径庭。

只有时时加强管理,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开展。

这种状况下管理目标虽然能够实现,但“成本”太高。

因此,理想的管理境界还不应局限于此。

“德治境界”:管理的第三种境界,应该是理想境界。

领导“思想行为”与教职工“思想行为”和谐共振,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自觉主动地去完成工作。

他们追求的是乐趣和成就感,学校的发展成为每一个成员的愿望,学校成为一个和谐的英雄组织,组织内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人文情愫,人文价值和人文理想。

“无管有理”。

处在德治状态下的学校,人人是主人,人人是管理者,教师的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高度自我管理取代了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能重点由“管”转向“理”和“通”,即主要起引领和协调作用。

构建生态和谐校园的三部曲

构建生态和谐校园的三部曲




三 部 曲之 二 : “ 以人 为本 ” 、和 谐 育 人—— 弹 三部 曲之 一 :更 新 理 念 、和 谐 管 理—— 演 绎
“ 生态 和谐 ”的有 力序 曲
坚持 “ 以人为本 ” .就是要体现 以学生 为中心 、以育人 “ 上下 同欲者胜 。 ”和谐管理 的重要标 志是教 育观念 的 为 己任 ,以全 面推进素质 教育为 主线 ,培育 生态和谐 的育
突 , 达 成 平 等 和 谐 。这 是 教 育 成 功 的 重 要 前 提 。 在 教 育 教
身体 健康 、家庭 生活 、子女 教育等 问题 ,帮助他 们解 决实
际 困难 。 “ 道 ”未 必 需 要 “ 贫 ” 乐 安 。在 通 常 情 况 下 ,我 们
不能要求教 职工为 “ 家”而舍 “ 家” 大 小 ,应该创 造条件 ,
和谐 ”华美乐 章。
( )建 立 和 谐 交 融 的 师 生 关 系 一
学 校 的中心工作是 教育和教 学 。这 是师 生共 同参 与的 活动 。所 以 ,建立 和谐交融 的师生关 系是构 建和谐校 园的
位成员都 要严 以律 己 ,做广大 教职工 的典 范 。要 真正落 实 教职 工代表 大会 、校务公 开 、干部 竞聘 上 岗等 民主制度 ,
l 7
( )创 设 和 谐 共振 的课 堂 氛 围 二
自身的和谐发展。 创 建生态和谐 的校 园环 境 .还必须 建立稳定 的长效机 制 ,与各方 面一 道共同构建校 园 良好的治安环境 ,规范的 管理环境 ,安全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课堂 教学 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主渠道 ,是 培养学 生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主阵地 。创设和谐共 振的课堂氛 围 。能

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与约束性相结合方法

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与约束性相结合方法

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与约束性相结合方法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与约束性是组织经营成功的重要基石。

公平的管理制度能够建立员工的信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而约束性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组织内部秩序和规范。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公平性与约束性相结合,打造一套适用于各种组织的有效管理制度。

二、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公正的决策是公平管理制度的基础,组织应该以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

建立透明的决策流程,确保决策的公开与公平,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提供透明公正的决策环境,能够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考核是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约束性工具,但如果过于偏重结果,容易造成公平性的缺失。

应当通过制定科学公正的考核标准,既关注员工的绩效,又考虑到其个人发展的需求。

并且,在考核过程中要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员工发现自身问题并进行改进。

这样既能确保管理制度的约束性,又能保障公平性。

四、完善薪酬体系公平的薪酬体系是管理制度公平性的体现。

应当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能力制定相应的薪酬策略,避免薪酬差距过大产生的不满情绪。

同时,要确保薪酬制度的透明度,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薪酬来源和标准。

五、注重培训与发展公平的管理制度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组织应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员工提升自身技能,同时提供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

只有通过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加强沟通与反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公平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应该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传递重要信息和政策,还要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建议。

同时,要及时给予员工反馈,指导其发展,促进其个人成长。

七、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晋升制度公正与否是管理制度公平性的重要表现。

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要遵循能力和业绩为基础的原则,避免人际关系的干扰。

公开透明的晋升标准和程序,能够为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

八、建立公正的纠纷处理机制组织应建立健全的纠纷处理机制,保证员工在遇到问题和纠纷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实现学校管理合力的同步共振---学校管理有感作者:井字南珠学校左重任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内容、教育管理方式、以及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学校管理者都在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在我十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体会颇深的是:“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成功的管理方法。

一、以德育引导方向坚持师德为首。

师德对于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强烈的示范性,为此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尤为重要。

我认为,学校要始终坚持学习修养思想,服务培养感情的观点,强化一周一次会议学习制度,通过集体学习,自我学习,师德反思,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评先评优,思想交流,我为学校献一计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产生共振,从而增强教师服务意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坚持德育为先,人本管理的根本是尊重人才,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二00四年学校进行了“实施心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题研究,二00九年开始进行“养成良好习惯,争创文明学生”的课题研究,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细化习惯内容,规范行为。

我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推出了“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国学教育”两大课题。

二是:细化教育活动,养成习惯.为了把养成教育变为学生自觉行为,在学生养成教育上,一方面,我校开展了一月一次的专题讨论。

二方面,通过升旗、专题报告、背诵学生行为习惯“三字经”,国学教育“弟子规”让学生记住学校对他们的要求。

三方面,全面实施了学校“三三”心桥工程,有效地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共同教育子女的责任。

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特长。

五方面,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我校坚持让学生每天做到“六个一”即,锻炼一小时、阅读半小时、写好一段话、计算十分钟、做一件家务、在校做一件有益的事。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提高;。

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

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

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管理:规范、人性若比邻)(有两个具哲学意味的成语,一个叫“不乱方寸”,一个叫“事在人为"。

在管理领域不乱方寸的规范化管理在左,事在人为的人性化管理在右,二者能否兼顾?C公司郑老板提倡人性化管理,要求员工个人高度自觉,在宽松的环境里积极工作。

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犯了错误都不会被追究责任。

可现在公司的一些现象让郑老板对人性化管理产生了怀疑:➢每天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越发严重,经常有员工找各种理由请假,甚至不请假也不来上班;➢员工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总是嘻嘻哈哈,玩游戏、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等现象屡禁不止;➢员工听到安排的事情用一句话:知道了、太罗嗦了、等下做、你怎么那么多事啊、这还用你教?等等➢每月发工资时大家都很积极,可做起事情来拖拖拉拉,开会、写总结,总有人三请四催还不能按时到场或完成任务;➢公司的一些通知、文件下发后,就石沉大海,不知结果如何,事后追问起来,很多人总是一脸茫然。

无奈之下,郑老板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付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

付总对公司情况进行考察后对郑老板说:“公司管理随意性大,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郑老板深为赞同。

在付总的主持下,公司制订了大量的管理制度和文件,一切按制度办事,并要求全体员工都要严格执行。

但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公司就炸开了锅:➢一些业务代表抱怨说:“公司规定每天早晨要到公司打卡,如果没打卡就要被罚款,打完卡后再到客户那里谈业务的时间就不够了,工作没效率.”➢部门之间冲突不断。

例如:库管和车队队长打了一架,因为车上有一批退货,库管认为没有总经理签字同意,不让入库。

车队队长说:“这货是下班前才接到业务通知,运回时总经理已下班,货放在车上过夜不安全,先入库暂存,明天再办批准手续。

"库管不敢违反公司的规定:没有正式批准手续,任何物品不得入库,违者按500元/次处罚当事人。

车队队长觉得这不公平,万一在车上把货丢了,损失由他个人赔偿。

校长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五要”

校长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五要”

校长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五要”————————————————————————————————作者:————————————————————————————————日期:校长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五要”-校长管理论文校长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五要”陈华忠常言道,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这表明,校长的一言一行对学校的工作影响之大。

因此,校长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用自己的风范言行影响教师的行为。

一要营造氛围。

教师工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依靠简单的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

良好的风气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教师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

“有些东西,是教不出来的”,学校应着眼于教师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宽松、乐教、合作、上进的学校氛围。

开展以“师生和谐共成长”“师爱在岗位闪光”“盘点教师亮点,激励你我共成长”系列师德教育活动。

营造教师专心科研、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的环境,在全体教师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调动教师的民主参政意识,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

校长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即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为教师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

让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努力成长,引导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更好更快地得到进步和发展,努力成为有思想、会研究、有特色、会创新的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要带头学习。

学习对于一校之长来说至关重要。

学习是校长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紧跟时代步伐、胜任职责要求、出色完成工作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

学习的能力也是接受新生事物、超越自我局限、走向教育创新的能力。

学有所悟是关键,学以致用是根本。

校长要经常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来增强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同时也要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以此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不停地思考。

“人文关怀”和“制度约束”并重(修改)

“人文关怀”和“制度约束”并重(修改)

“人文关怀”和“制度约束”并重——谈学校个性化管理金溪县秀谷一小吴金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校情,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等,因此,学校管理不但具有共性,而且更有鲜明的个性。

秀谷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辉煌的历史。

近十几年来,随着县城发展重心的“西移、北扩”,在县城新区,仰山、锦绣、心湖等几所现代化小学相继建成。

一小由于地理位置及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等原因,渐渐沦为县城的一所“二流”学校,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非常严重。

在校教师不仅没有在百年老校的自豪感,部分中青年教师甚至还存在着“我没有能力”、“没有关系”的自卑感。

2015年秋,我从琉璃中心小学调到秀谷一小任校长。

面对教师人心涣散、学生优质生源流失的客观现实,我想,唤起师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从人文关怀入手,唤醒师生的自信与斗志我国自古就有“哀莫大于心死”一说,如果大部分师生对学校,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那么这所学校必将死气沉沉,毫无斗志。

现代管理学也认为:学校管理应该从“充满爱的教育”切入。

管理者要善于唤醒师生,把人心凝聚起来,进而谋求学校的更好发展。

在我召开的第一次教师大会上,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到全体老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建一个学校食堂,解决午餐问题。

当时,县城小学除一小、二小外,其他学校均有食堂,老师们都可以在学校吃午餐。

这也是一小老师不想留在一小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唤起老师自信先建个食堂成了我们一小校领导的共识。

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筹建,2016年秋季,宽敞明亮的学校食堂建成并投入使用。

如今,秀谷一小的老师们在辛苦一上午之后,也可以像其他县城小学的老师一样,坐在食堂享受美味的午餐了。

午后,她们还可以在办公室休息或改作业,省去了来回的奔波。

老师们的幸福指数一下子得到了提升。

为了唤起老师们的自信心和斗志,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县教体局主要领导来为老师鼓劲加油。

2016年5月16日是每周一全体教师例会的日子,下午四时,教体局邱局长亲临教师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谈自己对教育的一种情怀,谈来开会的目的是看望大家,为各位加油,加压,鼓励,并与大家共勉,保养身体,保护心情。

如何促社会和谐的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

如何促社会和谐的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

如何促社会和谐的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如何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发挥创新的作用,成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

一、加强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

法律和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能够约束不良行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让人民在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下发展。

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房地产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医疗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均应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实行公平公正的行政管理社会和谐的根本在于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行政管理。

政府应进一步改进行政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方式,打造公平公正、诚信守信、高效便民、容错犯错的行政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市民创造优质生活环境。

三、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是连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对社会和谐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

社会组织的执照管理、会计管理、办公场所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加强监管机制,防止社会组织滋生腐败、违法犯罪和其他不良现象。

四、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为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带来了新的路径和思路。

推进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化治理的必由之路,数字权益保护、数据安全保障和数据共享应加强管理和制度完善,发挥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社会和谐的建设提供更多支撑。

五、鼓励民间组织创新民间组织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政府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时,需要尊重民间组织的自主权利,为其提供合适环境和资源。

可以鼓励各类民间组织创新,推动项目资源的整合、组合、互补和优化,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和服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的共同发展。

六、发挥市场经济在社会和谐建设中的作用市场经济在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尤为突出,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打造适应新技术和新消费需求的市场环境等举措,有助于促进市场主体活力,弥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稳定的社会和谐基础。

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谐企业文化则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篇文章将从七个方面探讨如何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一、理念确立: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制定一套科学、适应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和谐奠定基础。

二、规章制度:设立员工手册,明确员工的权益和义务,并规范各项工作流程。

同时,建立严格的纪律和处罚机制,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权责清晰:明确各级管理者的权责,建立科学的权责分工模式,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四、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五、沟通协作: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促进内部协同和高效运作。

六、文化建设:倡导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注重员工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七、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纠正不足,使企业管理和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企业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取得长期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因此,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与努力的方向。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在学校管理中。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究竟哪种方式更好?有人说,"没有法规,不成方圆',"三严式'制度管理的效率更高,便于操作。

也有人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更能为学校管理带来活力。

笔者认为。

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都是学校管理中不行或缺的元素。

既要强化制度管理。

又要重视人文管理,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形成既有制度约束又有人文关怀,既有个人心情舒服又有整体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从而达到学校管理的抱负境界。

制度管理:学校管理的永恒基石在学校管理的初级阶段,制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由于一方面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尚未健全,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

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群体良好风气尚未形成。

这时通常要借助于制度管理,约束师生的行为,关心他们逐步养成习惯,把遵守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即使在学校管理的成熟阶段,制度管理也是不行或缺的基本管理手段,由于学校是个多种训练因素集成的复合体,制度管理要涉及方方面面。

师生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又参差不齐,所以学校工作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体系管理下,避开紊乱。

再者,事物总是不断进展变化的,制度管理亦是如此,随着训练改革的不断进展,传统的学校制度管理也应给予新的内涵,以适应新形势,发挥新作用。

由此可见,制度管理应是学校管理的永恒基石,有了它才能转变学校管理的无序状态,消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混乱局面,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人文管理:学校管理的活力之源随着时代的进展,社会的进步,师生对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盼望得到理解、敬重、信任和宽松的进展环境。

由此可见,在学校管理中。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阔老师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性和缔造性,使学校管理布满生气和活力,必需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不把人当人看'的错误做法。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制度是人类社会组织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

但是,单纯的制度往往存在着不完善、僵化、实施难以到位等问题,更容易被某些人利用和频繁被突破。

因此,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的有效性和价值。

首先,制度需要有灵魂。

所谓灵魂,就是制度背后的理念、意愿和期望。

要规范行为,除了靠制定文书之外,更需要让制度的设计者、执行者和使用者都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和遵守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形成统一共识和文化认同,这就是制度的灵魂。

例如,我们在设立反腐倡廉制度时,需要倡导诚信为本的观念,鼓励员工勇于举报、敢于拒绝贿赂,让他们从内心认同反腐倡廉的价值,将制度真正地内化为行为准则。

其次,灵魂需要约束。

这就要求制度具备可操作性、可监控性和可追责性,使得制度得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管,让灵魂得以约束行为。

只有制度的设计者、执行者和使用者都明确制度的条条框框,才能让制度形成约束,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例如,在劳动用工领域,应该对于违法用工的企业,严厉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让其感受到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惩罚,从而形成行为自我约束的习惯。

最后,让灵魂与制度形成“正反馈”。

也就是,在实践中,让制度的发展和进步更多受到灵魂的指引和约束;而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又能够进一步推动灵魂的升华和发展。

例如,在司法领域,法律规定了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而法官的判决则扮演着制度的实际执行者,正义的判决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任,进而推动更多人自觉遵守法律,从而形成一种以正义为导向的灵魂。

综上所述,制度和灵魂的关系,需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只有让制度拥有灵魂,才能真正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信仰,真正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同时,让灵魂得以约束制度的执行,才能让人们真正地接受、信任和遵守制度,从而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是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做法。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是保障公平公正的保障。

制度在其中显然不是静态的存在,它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更需要有灵魂,有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灵魂如同制度的生命力,它赋予制度以力量,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存在。

我们也需要让灵魂有约束,让人们对制度的尊重和遵守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和道德的自觉。

只有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才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有序的社会。

让制度有灵魂,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这个体系要能够真正地保障人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必须要从深层次上树立起人人平等、权利平等的观念,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面前受到公平的对待,享有公正的法律保护。

制度体系也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确立完备的、透明的和有序的政策法规,将规则和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只有让制度有了鲜明的指向,才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让制度有灵魂,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

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只是一纸空文。

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成为了保障制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这一点要求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执行机制,在制度实施中能够做到合理、有效地落实,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运行。

对于那些不遵守、不执行制度的行为,也必须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力制约。

让制度有灵魂,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可能完全脱离于社会的实际情况,必须要与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只有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才能够更好地将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

也需要建立起制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让制度有灵魂也需要建立起一种自律和自觉的文化氛围。

制度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它的严谨性和完备性,更在于人们对制度的尊重和遵守。

健全管理制度的协同与约束机制

健全管理制度的协同与约束机制

健全管理制度的协同与约束机制现代社会,一个组织的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运营和发展的效益。

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既能协同全组织的资源和个体的努力,又能对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健全管理制度的协同与约束机制,以期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思考和行动指导。

1. 制度设计与目标一致性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制度与组织的目标一致。

制度作为组织使命与愿景的具体体现,应当明确规范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行为与意义。

只有当制度与目标一致,才能使组织的各个层级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积极配合,共同达成组织目标。

2. 激励机制的设计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应当包含恰当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其积极参与组织活动。

例如,利用薪酬、晋升、培训等方式激励员工,使其感受到努力付出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组织。

同时,激励机制也要与约束机制相辅相成,即激励优秀员工的同时也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

3. 物质资源的协同配置合理分配和协同利用物质资源是健全管理制度的关键。

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经常需要物质资源的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协同努力。

通过制定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制度、采购流程规范、项目管理流程等,实现物质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协同使用,从而推动整个组织的运转。

4. 信息沟通与共享信息的流通和沟通对于组织内部协同与约束机制的健全至关重要。

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沟通体系,清晰准确地传递管理层的决策与意图,以及员工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鼓励员工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知识分享,促进团队合作和效率提升。

5. 绩效评估与考核绩效评估与考核是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估,将优秀的员工予以肯定和激励,将表现不佳的员工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或者辅导。

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6. 决策与审批流程健全的管理制度应当自上而下健全决策与审批流程。

合理的决策流程能够保证组织内部各级管理层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避免决策的偏颇。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制度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规范和约束,它体现了一种理念和价值观。

制度不能仅仅是一堆冰冷的规则和条款的集合,它应当具有灵魂,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内涵。

制度有灵魂,意味着它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尊严,同时也应该具备强制力和执行力,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要让制度有灵魂,首先需要确立人的价值尊严为制度的核心。

人是社会的主体和最终目的,制度应该以保障人的权益和人的尊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制度要为人们提供公正、平等、自由、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机会,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真正使人民成为制度的主人。

制度应当注重情感的填充和人文关怀。

制度不应该只是一种冷冰冰的规定,而是应该融入人们的情感和关怀,具有温度和感召力。

制度要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力和共鸣,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制度规定并精诚合作,而不仅仅是出于强制和惩罚的压迫。

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服务。

制度也需要有约束和执行力。

制度不能只是口号和虚有其表,而应该具备强大的实施力和惩罚力。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法治的理念,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地和运行。

制度要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识别和惩罚,从而提高制度执行力和公信力。

只有当制度具有约束力时,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规范和引导社会行为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制度更具约束力和执行力,同时又有灵魂呢?需要建立健全制度监督体系,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监督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监管和调查,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要建立制度考核和激励机制,对执行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罚分明,让人们明确知晓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还需注重人的教育和信仰的培养,提高人们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尊重度,培养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需要制度以人为本,保障人的尊严和权益,注重情感的填充和人文关怀,同时又要具备强制力和执行力。

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繁荣。

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

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

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一、引言近年来,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保障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的问题。

二、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管理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权威性与约束力的加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社会秩序的要求日益提高,需要一套能够有效规范社会行为的管理制度。

三、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是管理制度的基石,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够增强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

在当代社会,针对各个领域的问题,不断地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促使管理制度得以更好地实施。

四、监督机制的健全监督机制是管理制度的有力助力,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的加强。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管理制度的监督,确保其执行情况,并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与奖惩机制,强化对违规行为的惩罚,从而提高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类信息,有助于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控制,提高其约束力,同时也增强了公众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

六、教育与宣传的作用教育与宣传是提高管理制度权威性与约束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的情怀,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制度的约束力。

七、行业自律的力量行业自律对于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的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个行业协会应该加强自身组织与管理,建立行业规范,并推动会员单位主动遵守行业道德规范与管理制度,提高整个行业的规范水平。

八、国际合作的机会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力加强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

通过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吸收先进管理制度的优点,并加以适应和创新,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内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管理制度的文化塑造和遵循机制

管理制度的文化塑造和遵循机制

管理制度的文化塑造和遵循机制一、引言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和机构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然而,单纯的规章制度往往难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因为制度的执行需要一种文化氛围的支持。

管理制度的文化塑造和遵循机制成为组织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文化塑造与管理制度的关系文化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而管理制度则是外在的规定和要求。

文化塑造了一种组织内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管理制度的执行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只有通过文化塑造,管理制度才能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遵守。

三、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要塑造良好的管理制度文化,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包括组织的价值观、信任和互动等方面。

只有在信任和互动的基础上,员工才能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形成一种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文化。

四、明确管理制度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让员工理解和接受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其价值和意义。

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障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培养员工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形成一种自觉遵守制度的文化。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管理制度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管理制度的执行中来。

通过制定奖惩制度、设立岗位晋升等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员工对管理制度的遵循和执行。

六、培养员工的意识和能力管理制度文化的塑造需要培养员工的意识和能力。

意识是指员工对管理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能力则是员工理解和执行管理制度的能力。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更好地塑造和遵循管理制度。

七、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监督和反馈是管理制度文化中的重要环节。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及时的反馈能够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监督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增强组织内部对管理制度的遵循和执行。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制度约束着我们的行动,指引着我们的行为准则。

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制度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制度的存在,因为制度的存在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它能够让人们遵守。

因此,为了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让制度有灵魂,让灵魂有约束。

什么是制度灵魂?制度灵魂,是指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涵,是制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与制度规定的具体条款相比,制度灵魂更像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换句话说,如果制度是一个人的身体,那么制度灵魂就是他的灵魂,它能够给予人以方向和动力。

如何让制度有灵魂?其实,让制度有灵魂并不难,关键在于要将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涵贯穿于实际操作中,让制度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存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制度的规定过于宏大、笼统,就很难让人们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执行。

因此,要想让制度有灵魂,首先要让制度变得更加具体可行。

这也是制度执行者必须要做到的第一步。

2.注重制度价值的引导制度规定下的行为准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度背后蕴含的价值观。

为了使制度有灵魂,我们需要注重制度背后的价值观的引导。

只有让执行者明白制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他们才会更加自觉地去贯彻执行制度。

3.建立制度的监督机制制度的有效性是需要监督机制来保障的。

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制度被破坏、漠视的情况发生。

只有通过严格监督和问责,才能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这一点,对于让制度有灵魂尤为重要。

除了让制度有灵魂,我们还需要让“灵魂”有约束。

也就是说,即使制度中蕴含的是积极的价值观,但我们一旦去违背这些规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这是让灵魂有约束的重要手段。

同时,从道德方面也可以进行约束。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尊重法律、尊重规矩、尊重人的思想观念,以此推动社会行为规范,实现有效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制度约束与人文管理和谐共振
在十余年的校长历程中,我一直有个困惑: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执行制度约束,但在充满生机的校园内又需要点人文管理,特别是闽南风情浓郁的泉州更需要些人文管理。

如果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既不矛盾又不相互独立呢?
5月9日,我们荣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杨明泉教授讲座《校长领导力与学校内涵发展》。

杨博士用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以他独特的教育思想、渊博的教育学识、典型的教育案例为我们举行了一次精彩的讲座,让学员们感慨万千。

杨博士如是说“制度是特定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的而必须遵守的”、“制度创新需要打破‘重守成而轻创新’的传统文化影响”。

制度是学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但学校管理中不但需要有制度的约束,也一样需要人文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两者又难免会产生矛盾与碰撞,这就需要管理者利用这些矛盾与碰撞,产生制度约束与人本管理的和谐共振,从而实现学校的和谐管理。

(一)制度约束是基础,日臻完善。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使学校正常运转,学校工作取得成效,就必须依托刚性制度加以约束。

制度的约束以刚性的“铁面孔”督促人发展,只有全心依靠全体师生,也才能充分激发其主人翁意识。

新时期,学校需要逐步完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文本,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发挥其强有力的
规范、引导、激励和保障功能。

没有完备的管理制度的约束,人性化管理就无从谈起。

规范的、完备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立之后,而且落到了实处,才能实施人性化管理,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二)人文管理是主导,不断提升。

坚持“以法治校”,更要坚持“以德立校”。

制度是刚性的,管理可以是柔性的。

人文管理是针对传统的制度管理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旨在追求人文关怀的一种管理取向,在管理不断科学化的今天,人文管理顺应了、也必将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潮流。

它是要求在执行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师生个体的发展管理人,为师生个体的发展创设情境。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更应注重人文管理,尽力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充分尊重和信任广大师生,引领师生共同发展。

学校可以尝试落实“四送”活动:一是把温暖送给师生,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二是把快乐送给师生,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示风采,愉悦身心;三是把动力送给师生,让师生实现自我价值;四是把民主送给师生,让广大师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学校管理,使学校的决策能真正集民智、聚民心、应民意,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度约束与人本管理互为基础,相互渗透,但又相互抵触。

科学的制度约束必然能够形成浓郁的人文气息,真正的人文管理也需要科学完善的刚性制度。

但是过分依靠制度的约束必然导致学校人际关系的紧张,校园缺乏生机活力;片面实施人文管理忽视
制度束缚,也会出现纪律涣散。

因而,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托刚性管理制度,合理科学实施人文管理,让二者产生和谐共振,让我们学校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仅仅是个人在学习培训中的点点感悟,需要不断去领悟,深度挖掘其中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