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无线局域网-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信速度比较慢 蓝牙技术:按802.11标准的补充技术来设计的,
可用于蜂窝电话和PDA等
802.11标准三个可选的物理层实现方式:
红外线方式:波长小于1μ,方向性强,受阳光干扰大。 支持1~2Mbit/s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
直接序列式扩频(DSSS):使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序列, 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 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 通信频率范围宽,支持1~2Mbit/s数据速率,以窄带方式 发送和接收,宽带方式传输。
其他设备可监听到传输事件的发生,同时将在此时间段 的传输任务向后推迟。
1.2 无线局域网设备
无线网卡
无线访问接入点(AP):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中进 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集中设备,相当于有线网络 中的集线器。
无线网桥:用于无线或有线局域网之间的互连, 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
无线路由器:集成了无线AP的接入功能和路由器 的第三层路径选择功能。
跳频扩展频谱(FHSS):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 控制,在其工作带宽范围内,其频率按随机规律不断改 变频率。接收端的频率也按随机规律变化,并保持与发 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跳频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 性能,跳频越高,抗干扰的性能越好。支持1Mbit/s数据 速率。
802.11标准在MAC子层采用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 听多路访问(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tion)协议。
以把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连接起来,并允许用户有效地共 享网络资源。解决无线网络拥挤的状况。 复合中继站能够有效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 漫游功能。
缺点:
抗毁性差,中心站点的故障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并且中心站点的引入增加了网络成本。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PPT课件

(2)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①控制广播风暴。
②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③简化网络管理。
3.5.2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 (1)虚拟局域网实现的方式
①静口号划分 ②基于MAC地址划分 ③基于网络层协议或地址划分 ④基于IP组播组划分
3.6 无线局域网
连接在总线上的各工作站组成一个逻辑环,这种逻辑 环通常按工作站的地址的递减或递增顺序排列,与工作 站的物理位置并无固定关系,令牌传递由高地址向低地 址,最后由最低地址向最高地址依次循环传递,从而在 一个物理总线上形成一个逻辑环。
3.3 以太网
3.3.1 10Mbps以太网
10Mbit/s 以 太 网 又 称 为 传 统 以 太 网 , 遵 循 IEEE802.3标准。常用的传输介质有4种,即细缆、 粗缆、双绞线和光缆。因此,根据使用的传输介质 不同,传统以太网可以分为4类 :
3.1.1 局域网主要特点
1、从功能的角度 ①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 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②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如一座楼或集中 的建筑群内,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km内。 ③传输速率高。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 10Mbps或100Mbp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 信,所以延时较低。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控制、 令牌环访问控制 和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
3.2.1 以太网与CSMA/CD
以太网采用的是总线 型拓扑结构,任何节点的 发送都是随机的,都必须 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如 果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 就以“广播”方式把数据 通过总线发送出去,连在 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都能 “收听”到这个数据信号。
3.1.3 局域网分类
(3)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划分:双绞线网络、 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等。

第七章--无线局域网PPT课件

第七章--无线局域网PPT课件
• 802.11的技术家族与以太网的技术家族非常相似。
• 802.11标准重新使用了以太网802.3中的许多构件, 而且被设计得易于连接到以太网局域网。
• IEEE 802.11通常被称为无线以太网(wireless Ethernet)。
• 有多个不同类型的以太网技术(10Base-T、 100Base-T和1000Base-T),所以有多个不同类型 的802.11标准。
distributi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 也称为物理载波侦听方法(physical carrier sense method),依赖于计算机在它们传输之前物 理侦听的能力)。
在DCF中,使用停等式自动重发请求(stop-andwait ARQ)来传送CSMA/CA中的每一个报文。
2021年2月9日星期二5时33分 13秒
-
26Leabharlann 2021年2月9日星期二5时33分 13秒
-
27
2021年2月9日星期二5时33分 13秒
-
28
7.3.1 拓扑结构
• Wi-Fi的逻辑上和物理上的拓扑结构,与共享式以 太网的结构是相同的。
• 它们都是物理上为星形结构以及逻辑上为总线结构。
• 所有的计算机都指示它们的传输到达一个中央AP( 星形结构),但是无线电频率是共享的(总线结构), 因此,所有的计算机必须依次进行传输。
10
• 通常,一个AP能够连接多个无线用户。
• AP可以通过标准的Ethernet电缆与传统的有线网 络相连。
• 由于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衰减,导致AP 的通信范围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 被称为微单元。
• 若采用多个AP,并使它们的微单元互相有一定范 围的重合时,则用户可以在整个无线局域网覆盖 区内移动,无线网卡能够自动发现附近信号强度 最大的AP,并通过这个AP收发数据,保持不间断 的网络连接,这种方式称为无线漫游。

《无线局域网WiFi》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无线局域网概述 •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 • 无线局域网设备 • 无线局域网设置与配置 • 无线局域网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无线局域网未来发展
01 无线局域网概述
CHAPTER
无线局域网定义
01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利 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 围内建立的网络,其范围通常在 几十米到几公里以内。
无线局域网将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提升网络服务 的质量和效率。
谢谢
THANKS
详细描述
确保无线加密方式是最新的,并定 期更换密码以增加安全性。使用 MAC过滤功能限制特定设备的访 问权限。
解决方案
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恶 意攻击和病毒传播。
06 无线局域网未来发展
CHAPTER
5G技术在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5G技术为无线局域网提供了更高的传 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将有助于提升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范 围和服务质量。
02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
CHAPTER
无线传输技术
01
02
03
无线电波传输
无线局域网通过无线电波 进行数据传输,利用电磁 波在空气中传播实现网络 连接。
微波传输
微波传输是无线传输的一 种,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之间,具有传输 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
红外线传输
红外线传输利用红外线进 行数据传输,具有抗干扰 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点 。
,保护网络安全。
03 无线局域网设备
CHAPTER
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是用于连接无线局域网的 设备,它可以将有线网络转换成无线 网络,使得多台设备能够同时接入互 联网。

《无线局域网WiFi》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PPT 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无需使用电缆而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数据传输的局域网技术。
什么是无线局域网WiFi?
WiFi的概念及其历史进展;WiFi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WiFi技术基础
无线信号传输原理;WiFi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WiFi网络划与设计;WiFi网络设备选型;WiFi接入管理。
WiFi网络优化与保障
无线覆盖与信号质量优化;WiFi网络安全与风险防范;WiFi网络管理与维护。
WiFi技术应用与发展
WiFi技术的应用领域;WiFi技术趋势与未来发展。
总结与展望
总结WiFi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网络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展望WiFi在未来的发展趋 势。

WLANPPT课件

WLANPPT课件
宽带化
7
无线局域网络
无线接入是指在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 的传输线路上,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传输 方式,其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
微蜂窝技术 蜂窝技术 微波点对多点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无线化
8
无线局域网络
一、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凡是通过无线传输媒体连接的信息设备共 同构成的局域网络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
这里很重要的概念是它的传输媒介是无线 方式。除非是一个扩展服务集,该网络不含其 它类别的信息传输媒体。
33
无线局域网络
34
无线局域网络
1、IEEE802.11标准概述及进展
IEEE802.11协议定义了无线局域网应用的物 理层及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规则,是各工 作站信息得以正确、可靠和有效传输的基础, 包括对信息、管理、控制和物理层的定义。
35
无线局域网络
1999年8月,802.11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 完善和修订,包括用一个基于SNMP的MIB来 取代原来基于OSI协议的MIB。另外还增加了 两项内容:
以下为主要的 WLAN 任务工作组: TG e : 为支持 QoS 的 MAC 修改 TG f : Access Point 之间漫游协议 (建议实行,非强制性) TG g : 使用 2.4GHz 的高速据传输率 TG i : 安全机制改进
标准的进展
45
无线局域网络
PHY
802.11(1/2Mbps) 红外或2.4G直扩/跳频
(DSSS) 覆盖距离10-100米 WEP安全加密技术 WECA认证保证兼容性
39
无线局域网络
802.11b
802.11b支持5.5 Mbps 和 11 Mbps两个新速率。

7、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7、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由一组呈网状分布的无线ap构成ap之间均采用点对点方式通过无线中继链路互联将传统的无线热点扩展为真正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热mesh网络中的ap之间通过无线方式直达无需有线中转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课程目标
1 、点对点模式; 2 、基础结构模式; 3 、多AP模式; 4 、中继模式; 5 、Mesh结构;
1、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Mesh网络中的AP之间通过无线方式“直 达”,无需有线中转。且具有宽带无线汇 聚连接功能,有效的路由和故障发现特性。 因此更适合与大规模的无线网络配置。 与传统的交换式网络相比,Mesh网络没有 布线的需求,但仍具备分布式网络提供的 冗余机制和重新路由能力。
Mesh网络的优势
(1)快速部署和易于安装。因为不需要进行 布线,所以设备安装非常快速简单。而设备的配置 和其他网络管理功能与传统WLAN相同。因此可以 大大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和安装时间。 (2)非视距传输(NLOS)。AP之间的无线 互联,有效的路由发现特性和“多跳”网络的本质 使具有直接视距的用户实际上为没有直接视距的邻 近用户提供了无线宽带访问能力。 (3)健壮性。Mesh结构网络中,由于每个站 点都有一条或者几条传输数据的路径,某个节点出 现故障或者被干扰,数据将自动路由到备用链路。
移动自组网的优势在于:组网灵活、快捷,可 以广泛运用于临时通信的环境。 其缺陷也很明显: 1、当网络中用户数量过多时,信道竞争会严重 影响网络性能; 2、路由信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快速上升,严 重时严重阻碍数据通信的进行; 3、一个节点必须能同时“看”到网络中任意的 其他节点,否则认为网络中断。 4、只能适用于少数用户的组网。
5、无线网桥模式
利用一对无线网桥连接两个有线或者 无线局域网网段。 使用放大器和定向天线可以覆盖距离 增大到50Km。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图7-5 CHIPPING-BARKER序列
3.跳频技术
• 跳 频 技 术 (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快速地转换传输的频率,每个 时间段内使用的频率和前后时间段的都不一样,所以发 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保持跳变频率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正 确地接收信号。跳频原理框图如图7-6所示。
AP
支持3600个AP间的无缝漫游
漫游能力
支持2、3层无缝漫游,3层无缝 漫游必须通过WLSM或Mobile IP技术 实现
图7-11 基于中心控制的网络
AP有两种架构类型:
(1)胖AP架构 •在自治架构中,AP完全部署和端接802.11功能。它可以 作为网络中的一个单独节点,起交换机或路由器的作用。 (2)瘦AP架构 •通常又将该架构称为“智能天线”,其主要功能是接收 和发送无线流量。它将无线数据帧送回控制器,然后对 这些数据帧进行处理,再接入有线网络。
联络线由一位标识码“5”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508:赤峰—曹妃甸
一、我国主要国道
其他公路:
以“X”开头的县道 以“Y”开头的乡道
其他编码规则一样
一、我国主要国道
公路网国道主干线规划情况
“五纵”路线是
同江--三亚; 北京-福州; 北京--珠海; 二连浩特-河口; 重庆-湛江
“七横”路线是
图7-6 跳频原理框图
4.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正 交 频 分 复 用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是一种基 于正交多载波的频分复用技术。OFDM传输的基本思 路是将高速串行数据流经串并转换后,分割成大量的低 速数据流,每路数据再采用独立载波调制并叠加发送, 接收端依据正交载波特性分离出多路信号。

无线局域网WiFi 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  ppt课件
A 的作用范围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x)
提供 LAN 和 Internet 接入
提供高速数据速率
802.11b:11 Mbps 802.11a / g : 54 Mbps
支持移动性
成本低
主要标准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x)
HIPERLAN
High Performance Radio LAN(高性能无线LAN)
信号最强的 最近使用过的
Step3: 认 证
无线局域身份的过程
两种认证机制 开放系统认证 共享密钥认证
开放系统认证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x)
802.11 的缺省认证协议
对任何发出认证请求的工作站进行认证 零(NULL)认证 (即根本不进行认证)
无线局域网 —— IEEE 802.11x
PPT课件
1
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x)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x)
1
基本概念
2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协议
3
安全
概述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x)
覆盖范围在一个建筑物范围内 访问一般在100m以内(室外增大功率可达300m)
Basic Service Area
802.11 LAN
802.x LAN
Basic Service Set
站1
Extended Service Set
BSS1
ESS
BSA
访问点 AP
门桥 Portal
分布式系统
访问点 AP
BSS2
站2 802.11 LAN 站3

《无线局域网一》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一》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
第一章
概 述
1.1 引言 1.2 无线网络的发展历史 1.3 无线网络的特点 1.4 无线局域网络的主要 技术要求及问题 1.5 无线局域网络的标准化
2018年11月23日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
第一章
概 述
1.2 无线网络的发展历史
1.2.3 移动计算互联网络
当前用户上INTERNET网方式绝大多数采用有线连接, 具体形式有模拟电话线拨号上网、专用网(局域网)接入 上网、ISDN或ADSL线路上网、其它数字专线上网等。 移动计算互联网络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得人们携带着他 的便携式计算机,无论走到世界哪一个地方(互联网可达 到),借助无线媒体,都可以和在自己家里一样,保持与 网络的联系。 目前用户在移动环境下对互联网的访问是可能的。实现 移动计算网络,人们通过无线介质对互联网的访问方式不 会是单一的,目前主要有直接利用蜂窝电话网、利用专用 移动分组交换网和利用无线局域网几种可能。
2018年11月23日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
第一章
概 述
1.2.1 大型机联网阶段
TTY CRT 集 中 器
中 继 器 中 继 器
TCU
TTY
小型机
TCU
TTY
AlohaNet 网络的主要特点与指标如下: TCU 绘图仪 TCU CRT ● 采用有中心的拓扑结构 ● 设上行(各分站到中心站)和下行(从中心 TTY PCU 站到各分站两个广播信道 AlohaNet中心 TCU是 GATEWAY ● 上行信道407.35MHz,下行信道 413.475MHz 终端控 PCU 制单元 ●是可 全双工传输,数据速率9.6Kb/s 编程控 广域网 有线局域网 大型机 / 服务器 ● 接入方法: Aloha信道接入协议 制单元

无线局域网WIFI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WIFIPPT课件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
1. 代替T1 / E1专线 2. 当使用光纤连接不现实或不可能时,提
供相对高速的网络连接 3. 理想的冗余及后备连接
各种无线技术比较
标准 IrDA Blue-Tooth WIFI
传输速度(MB/S) 4~16 1~2 2~54
传输有效范围(半 传输介质 径 单位:米)
其他
端口配置
interface Dot11Radio0.2 encapsulation dot1Q 2 native interface Dot11Radio0.3 encapsulation dot1Q 3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encapsulation dot1Q 2 native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encapsulation dot1Q 3 interface BVI1 ip address 192.168.0.24 255.255.255.0 no ip route-cache
窄带调制方式:
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不做任何扩展即被直接搬 移到射频发射出去.
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
当临近的仪器设备或通信设备也在使用这一频 段时,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通信的可靠性无 法得到保障。
802.11G调制方式
DSSS:扩频调制方式 OFDM:基带正交调制方式 共同特点都是抗干扰能力较强,往往同时使用
– PoE switch and router • Cisco Wireless LAN controller
(WLC) – Access point configuration • Cisco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WCS) – Management • Location appliance – Location tracking • Cisco Secure Acess Control Server (ACS) – RADIUS/TACACS+

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PPT课件
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技术
Page 1
议程 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2.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3.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 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Page 2
1. 无线网络的概念
传统有线网络 数据传输的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或是 别的有线介质。
无线网络 数据传输的介质:红外线,无线电微波,或是其它 无线介质。 信号在空气中传播,可以被任何人接收。
Page 4
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的对比
有线局域网
HUB
PCMCIA CARD
无线局域网
PCMCIA CARD
Access Point
Server
PCMCIA CARD
HUB
PCMCIA CARD
PCMCIA CARD
PCMCIA CARD
Page 5
无线网络优点
➢机动性: 不受工作区域之限制 ➢便利性: 兼容性高,安装方便 ➢扩充性: 可随时增加使用数量 ➢节省成本: 不须考虑重新装潢,布线 之费用
High-Speed Network Access
2000/2003
Ericsson is promising HiperLAN 2 products at 2002
Ir Band 4Mbps N/A
Up to 5m IrDA (NA)
Point-to-Point Data Transmission
Page 14
802.11物理层示意图
MAC层
For 802.11a
正交频分多路技术OFDM
高速DS HR/DS


直序展频 DSSS PHY
For 802.11b

跳频展频 FHSS PHY

《无线网络基础》课件

《无线网络基础》课件

ZigBee是一种低速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协议 ,适用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无线网络安全
无线网络安全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无线 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 注。
加密技术
为了保护无线网络中的数据 安全,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 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未 经授权的访问和窃取。
访问控制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等方 式,限制非法设备的接入, 保护无线网络免受攻击和入 侵。
无线电波传输
无线电波是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的优 点,但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微波传输
微波传输适用于较远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但传输过程中易受到障碍 物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红外线传输
红外线传输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和隐秘性,适用于安全保密要求较高的 场合,但传输距离较短。
无线通信协议
无线通信协议
WiFi协议
无线通信协议是无线网络中设备间通信的 规则和标准,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信协议, 具有传输速度快、兼容性好等优点,适用 于家庭、办公室等场合。
蓝牙协议
ZigBee协议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适用于 手机、耳机、音箱等设备间的通信。
05
无线网络发展趋势 与挑战
5G与物联网的融合
01
5G技术为物联网提供了更高效、 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物 联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02
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通 过5G网络进行传输,为大数据分 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基础。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 日益突出,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成为重要挑战。
网络容量与信道规划
总结词
网络容量和信道规划是实现无线网络高效传输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分配信道资 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WiFi技术原理ppt课件

WiFi技术原理ppt课件
✓ 穿墙性能好,意味着覆盖范围大,但同时也意味着接受干扰源的范围大
其它频段
➢ 60GHz:802.11ad(WiGig),最高可达7Gbps,覆盖距离只有几米,一 般用于邻近设备间的超高速传输
➢ 470~710MHz:802.11af(White-Fi / 超级Wi-Fi),使用“在电视频率 之间使用频率较低的白色空间”即为电视频道保留的缓冲频段,占用空 间带宽与现有的广电频道带宽一致,速率可达426.7Mbps(6/7MHz)和 568.9Mbps(8MHz)(采用MIMO+STBC技术,4空间流与4广电频道)5 ,
Avoidance)技术来实现信道共享。
2
W 频i-段F:i主两个要主技要频术段参2.4数GH—z,—5G频Hz频段段(1)
2.4GHz
➢ 中国开放了13个信道( 2.402~2.483 GHz),但北美只开放11个信道, 所以建议只使用1~11信道
➢ 适用协议:802.11b / g / n,其中802.11n支持双频工作 ➢ 2.4GHz是ISM频段(工业/科学/医学用频段,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目录
二 相关技术介绍 三 家庭组网原则与方案
1
Wi-Fi概念Wi-Fi主要技术原理
Wi-Fi是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目前最主流的一种技术,基于IEEE 802.11 系列协议。
Wi-Fi的原意是一种认证标志,通过认证的设备保证能按照 802.11协议相互兼容。全球的认证机构是Wi-Fi联盟(WFA), 其前身是WECA(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无线局域网》课件

《无线局域网》课件

WPA2加密
是WPA加密的升级版,采用了 更加安全的加密算法和认证机 制,是目前最安全的无线加密 技术。
WPA3加密
是WPA2加密的继任者,进一 步增强了安全性,包括更强大 的密码破解防御和更安全的连
接。
认证技术
开放认证
WPA预共享密钥认证
WPA Enterprise认证
WPA3-Personal模式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通过无线信号而非传统的有线电缆 进行数据传输。它具有移动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使得用户可以在一定 区域内自由地接入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等场景。
详细描述
在家庭中,无线局域网可以方便地将多台设备连接至互联网,实现共享和互访。在企业中,无线局域网能够提供 灵活的工作环境,方便员工移动办公和协作。在公共场所,如咖啡馆、图书馆、机场等,无线局域网可以满足大 量用户的接入需求,提高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
04
选择无线控制器时,需考虑网络规模、设备数量、管理需求等因素, 以确保实现高效的网络管理和安全控制。
03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与标 准
IEEE 802.11系列协议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准协议,规定了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 链路层。
IEEE 802.11系列协议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等, 每个协议都有不同的特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无线网卡的选择应考虑与无线路由器 或接入点的兼容性,以确保最佳的连 接效果。
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是实现家庭或小型 办公网络接入无线局域网的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2 页
FAF为楼层衰减因子,与具体的环境和工作频率有关
L=L0+10nlgd+FAF
X
7.3 IEEE 802.11标准
7.3.1 IEEE 802.11标准概述
IEEE802.11标准的逻辑结构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三种物理层 (PHY)中的一个
LLC MAC
•198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授权普通用 户可以使用ISM频段,从而把无线局域网推向了商 业化。 FCC定义的ISM频段为:902~928MHz、 2.4~2.4835GHz、5.725~5.875GHz三个频段。
•2019年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开放了2.4~2.4835 GHz频段。ISM频段为无线电网络设备供应商提供 了所需的频段,只要发射机功率的带外辐射满足无 线电管理机构的要求,则无需提出专门的申请就可 使用这些ISM频段。
第 10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1、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L=L0+10nlgd+X
L0是第一米路径损耗;d是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的 距离,单位:m;X是标准方差为σ的正态随机变 量。n是路径损耗指数,它的值取决于周围环境和 建筑物类型。
第 11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由建筑物外部面积和材料 以及建筑物的类型来决定。甚至建筑物窗口的数量 也会影响楼层间的损耗。因此,多楼层损耗模型包 括建筑物类型影响以及阻挡物引起的变化。
第 9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1、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WLAN在室内应用时一般覆盖范围在30-100m之 间,覆盖全部或者部分建筑物。和传统的无线移动 信道相比,室内无线信道的覆盖范围更小,环境变 动更大,建筑物内的电波传播要受到建筑物的布置、 材料的结构和建筑物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室内的无线电波传播和室外一样,都有反射、绕 射和散射等多种形式,但是条件相差很大。 •通常将室内信道分为视距(LOS)和非视距 (NLOS)两种,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 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第 3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2019年,IEEE 802.11工作组又批准了IEEE 802.11 的两个分支:IEEE 802.11a和IEEE 802.11b。 •IEEE 802.11a扩充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规定该 层使用5GHz频段,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调制数据,传输速率为6~54Mb/s。
第 4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1、网络拓扑
WLAN中使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点对点 型、Hub型和全分布型。 2、网络接口 一种方法是从物理层接入网络,使用无线信道替代 通常的有线信道,而物理层以上各层不变。 另一种方法是从数据链路层接入网络。
第 5 页
X
第 7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3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WLAN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信设备、用户终端和 支持单元 •通信设备依据功能可分为4类:无线LAN“固定小 区”、无线LAN“移动小区”、无线LAN“桥路器” 以及通信保密装置(COMSEC层)。 •用户终端提供的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数据传送、 语音和图像信息 •网络支持包括本地网络管理和外部接口设备两大 部分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3、传输方式
红外(IR)系统、射频(RF)系统 毫米波频段
第 6 页
ISM频段
专用频段;18.825—18.875GHz、 19.165—19.215GHz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6、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和劣势
•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拓宽了网络的传输 范围 •可靠性好 •建网容易,管理方便 •网络产品昂贵,昂贵的设备增加了组网的成本 •传输速率慢
第7章 无线局域网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无线局域网(WLAN)是计算机间的无线通信网 络。相比有线通信悠久的历史,无线网络的历史并 不长,特别是充分发挥无线通信的“可移动”特点 的无线局域网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事情。
第 1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第 13 页
跳频 PHY
直接序列扩频 PHY
红外线 PHY
X
7.3 IEEE 802.11标准
7.3.1 IEEE 802.11标准概述
(1)媒体访问控制(MAC)层
MAC层在LLC层的支持下为共享介质物理层提供 访问控制功能。IEEE 802.11标准MAC层采用 CSMA/CA(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协议控 制每一个站点的接入。
•IEEE 802.11b规定采用2.4GHz ISM频段,调制方式采用补 偿编码键控(CCK)。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速率机制的 媒体接入控制(MAC)确保当工作站之间距离过长或干扰 太大、信噪比低于某一个门限的时候,传输速率能够从 11Mb/s自动降低到5.5Mb/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调整到2Mb/s和1Mb/s。
第 2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1990年11月,IEEE召开了802.11委员会,开始制 定无线局域网标准。
•2019年6月26日,IEEE 802.11标准制订完成, 2019年11月26日正式发布。 •IEEE 802.11规范了无线局域网络的媒体访问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 (physical,PHY)层。特别是由于实际无线传输的 方式不同,IEEE在统一的MAC层下面规范了各种 不同实体层,以适应当前的情况及未来的技术发展 。
第 8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1、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的传播效果与特定的场所密切相关,并且 会根据地形、工作频率、移动速度、干扰源和其他 一些动态因素发生明显的变化 •无线介质的特性使无线局域网比有线局域网复杂得 多,掌握电波传播特性对任何无线网络来说都是提 供合理设计、部署和管理策略的基础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属于微波频段,因此无线局 域网的数据在室外的传播与微波传播的特性完全相 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