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4人教版:精品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附答案
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十二课第三框、综合探究四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
2.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途径)、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学习目标】1.全面理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需具备的主客观因素。
2. 通过本课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3.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的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在这里主要阐释了为什么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共讲两点:(1)人只有在__________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__________。
在社会主义社会,__________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课本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的积极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___________。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从价值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________中实现。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①只有正确处理_________与集体、________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______________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_____________。
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价值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的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导学案(1)
2019人教版必修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word学案【学习目标】1、人生价值的内容、实现的条件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判断标准【复习提问】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什么含义?2、人的价值的内容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4、价值观的含义、导向作用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特点6、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基础导学】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什么?它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什么关系?【易错易混点】①价值就是指客观事物是否被人利用。
某种东西被人利用了,它就有价值,否则没有价值。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多与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人的价值的内容、判断标准【易错易混点】①贡献与索取是对立的、对等的。
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以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为基础和前提的。
③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自己的付出是否得到社会的肯定。
④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是看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⑤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理解这些条件?【易错易混点】①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追求个人利益是自私的。
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与追求个性发展是矛盾的。
④有了理想就能变为现实,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与价值观是什么关系?【易错易混点】①价值观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都要服从集体利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特点?如何理解其特点?3、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易错易混点】①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
③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各种价值观念的钥匙。
【巩固练习】1、何东旭、陈及时和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荣获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集体特别奖。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全册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全册探究目标(意图):1、培养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培育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
3、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4、展现并互动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手段:1、收集有关报刊、杂志。
2、搜索网络资源。
3、问卷调查。
4、其他。
探究过程(活动策划):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
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便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周围人对金钱的观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事先基本建设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核对,将问卷废旧后展开统计分析。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鼓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认知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表述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经济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自学,并使学生衷心拥戴中国共产党,拥戴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秉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遵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运用“探究―可视化”式教学,积极主动使用启发式、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情绪鞭策法。
四、教具电脑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商品与消费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了商品是生产出来的,有了商品的出现,我们才有消费,大家看看我们使用的课桌,还有风扇等,都是生产出来后由学校买来供我们使用的。
由此可以得出:从生产可以推出商品,由商品可以推出消费,依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生产推出消费,但是,从我们生活常识和经济学角度讲,能否由生产推出消费呢,生产与消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回答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综合探究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公开课教案_4
12.1《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为指导,以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教材知识体系为理论依据。
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力争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1、从宏观上看,本课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第一框。
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同时,本课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以及价值创造、实现等知识做好铺垫,具有指导作用。
2、从微观上讲,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们理解人的价值、评价人的价值,以及明确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等内容,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价值的态度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情感。
(二)在课前,教师调查:1.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等知识,拥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多数学生认为政治枯燥,对其不感兴趣,因此如何选取素材引起学生积极参与堂课,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做题方法等问题,都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
2.学生心理分析:由于当今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一些腐朽的、不良的思想观念,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せ拜金主义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索取多而奉献少.所以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通过课前的小组调查、讨论,课上的介绍分享,与探究谈论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是讲授、探究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三、教学目标:(一)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1.课标依据:内容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揭示与建议:辩论不同价值观的导向及作用。
(二)综合呈现教学目标1.价值的含义;通过创设情境说出哲学上价值的含义和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
2.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导学案(2)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4.12.1 价值与价值观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的价值的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理解如何评价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二)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劳动的观念,承认奉献的价值,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学习重点难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课前预习案】(20分钟)【原理总结】1、人的价值:【原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15分钟)探究点一人的价值【背景材料】1.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2、德国诗人歌德于 1814 年 5 月 8 日给叔本华写的题词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3、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以上名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典型例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22)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迸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探究点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背景材料】有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后,大力推广适用生态养猪和中草药防疫技术,使养猪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12.1《价值与价值观》情境探究型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价值与价值观》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的内容、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能运用所学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深化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使学生树立起人的价值在于奉献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是:人的价值的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由于本节课容量大、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
三、教学方法针对高二学生的学龄特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景探究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提出的某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教师准备:教师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他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渠道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素材。
五、教学过程。
导学案必修4-12.1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导学案】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二、预习内容(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________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_____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_______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______和_______,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______.人既是价值的______者,又是价值的_________者.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_____,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_______,得到了社会对自己______的承认,从而实现了______的满足.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________.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要看他为_______,为________贡献了什么(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_____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______看法和______观点,这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作为一种__________,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___________,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______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为(1)价值观对人们______世界和_______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_____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价值观对______道路的选择具有重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_____,选择什么样的生活______,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主张______利益与______利益在______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1)它强调集体利益即__________的共同利益_____个人利益(2)它不排斥_____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_____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_____性和______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新)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概述《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这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部的结构关系: 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综合探究)。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4.1 世界的物质性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定义、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二、学习重点难点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8—-P30,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自主探究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及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全册教学案目录✓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1.1社会发展的规律✓11.2社会历史的主体✓12.1价值与价值观✓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1时代精神的精华✓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1世界的物质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5.1意识的本质✓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导》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具体内容,初步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含义2.理解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使学生初步具有用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的能力。
【知识结构】【课堂预习】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
2、哲学源于人们对 的追问和对 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 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自主探究】(判断)1.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 )2.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任何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课堂检测】1.恩格斯说过,“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3. 哲学的本义是指( )A. 智慧B. 聪明的人C. 真理D.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4.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A.哲学在世界之内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更聪明5.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政治必修4人教版:精品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二、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运用新旧事物的含义2、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3、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4、学会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四、学情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
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五、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填空题检查2、选择题精讲(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课堂探究:(1)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附答案.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使用说明】1.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十二课第一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独立完成探究案。
2. 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历史唯物主义: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学习目标】1•识记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 通过学习,初步具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 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注意: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①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 人的价值(1人既是价值的者,又是价值的者。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是指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他人。
②人是价值的享受者,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2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含义2.理解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使学生初步具有用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的能力。
【知识结构】【课堂预习】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
2、哲学源于人们对 的追问和对 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 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自主探究】(判断)1.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 )2.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任何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课堂检测】1.恩格斯说过,“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3. 哲学的本义是指( )A. 智慧B. 聪明的人C. 真理D.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4.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A.哲学在世界之内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更聪明5.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政治必修4人教版:精品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
【教学设计】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教材分析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辩证法的本质;理解辨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2、能力目标:学会用辨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辨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学习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辨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辩证否定观[教学难点]: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四、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有差距。
哲学是抽象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哲学术语、今本概念、原理、方法论学生理解不透,容易混肴。
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的社会生活并不丰富,只是单一的学习生活,对于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抽象的哲学术语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讲解、记忆,待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基础后,需要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情感变化并借助哲学思维,才能有直观的认识。
总之,哲学不是靠几个哲学术语、几个哲学原理就能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的。
更重要的靠他自己的社会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五、教学方法1.课前浏览讨论法:本课的知识结构、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初步把握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和方法。
河南师大附中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2.1价值与价值观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⑵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⑶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情感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曾经看着烟筒中冒出的黑烟而欣喜,因为上面冒出的是烟,而下面冒出的却是财富,黑烟似乎代表着一种希望,而且冒的是我们自己的黑烟和财富。
今天,当酸雨侵蚀着我们的建筑和文物时,面对黑烟,我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请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1)新中国刚建立后,我们为什么看着黑烟而欣喜?(2)为什么对黑烟出现了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和的贡献。
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⑵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民的卫视,罪犯的克星,敬业的楷模,爱民的标兵。
”这是干部群众对任长霞的高度赞誉。
这一赞誉集中反映了任长霞的思想品质,这就是忠实履行党和人民富裕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
任长霞把生命最壮丽的一刻留在了嵩岳大地,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了一方平安,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树起了百姓心中之碑。
政治必修4人教版:精品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一、教材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3课第2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难点: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四、学情分析这一框题的内容比较枯燥,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概括课本的知识点,在重难点部分着重细讲,巩固和加强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学习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哲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时代的真正哲学,那样,才能让哲学真正发挥它的功效。
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真正哲学了吗?在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起促进作用的真正哲学,它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政治必修4人教版:全册教案(251页)
《生活与哲学》教案教材:《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生活与哲学》学习要求2b5E2RGbCAP预习要求3p1EanqFDPw《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内在逻辑关系 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5—67DXDiTa9E3d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5—13RTCrpUDGiT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4—255PCzVD7HxA第一课、第二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6—44jLBHrnAILg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45—55xHAQX74J0X综合探究走向哲学问辩人生 56—57LDAYtRyKfE第三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58—67Zzz6ZB2Ltk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8—136dvzfvkwMI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68—81rqyn14ZNXI第四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82—95EmxvxOtOco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96—107SixE2yXPq5第五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08—1156ewMyirQFL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16—126kavU42VRUs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127—128y6v3ALoS89第六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29—136M2ub6vSTnP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37—2060YujCfmUCw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37—150 eUts8ZQVRd第七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51—158sQsAEJkW5T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59—166GMsIasNXkA第八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67—172TIrRGchYzg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73—1857EqZcWLZNX第九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86—193lzq7IGf02E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94—201 zvpgeqJ1hk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02第十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03—206NrpoJac3v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7—2431nowfTG4KI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207—216fjnFLDa5Zo第十一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17—224tfnNhnE6e5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225—234HbmVN777sL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235V7l4jRB8Hs第十二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36—24383lcPA59W9《生活与哲学》学习要求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提前两分钟到班2、提前准备好书本、文具<课堂笔记本)3、做到桌面整洁无杂物4、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迎接检查提问二、认真预习1、以框为单位,标上小节数,通读预习内容<包括辅助文)2、不懂的地方做记号三、上课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提高课堂效率1、遵守纪律,尽快适应老师的教案风格<1)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增强信息反馈<2)把握好老师的语速、语调,以便把握重点、难点<3)多思考,敢于发言,善于表现2、记好笔记书写认真、条理清楚、内容全面,重点难点突出<定期抽查笔记、教材)3、每堂课提问,作为平时成绩四、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两种形式相结合)五、及时复习,迎接测验,做到课课清、单元清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一、课程的基本性质《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一、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识记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
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
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
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
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
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五、教学方法:1、探究性学习法。
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法。
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六、课前准备1、价值与价值观的相关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时事材料创设情景背景回放:“生命赞歌”与“牵尸要价”背后的利益链的思考: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10余名大学生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或奋不顾身地入水施救,或手挽手结成“人链”接应。
最后,两名少年成功获救,两名男孩获救,但不幸的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被无情的江水吞噬了,3位施救的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荆州结梯救人的英雄群体事迹感动中国,尤其是三名长江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生命瞬间升华,散发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光芒。
在荆州“10·24”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件发生后,众多媒体奔波于荆江两岸,结果,现场发现渔民“见死不救”的真象,打捞公司“挟尸要价”的行径浮出了水面。
讨论:1、渔民、打捞公司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2、三位大学生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取两位少年的生命,值不值?通过学生讨论引出本课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探究框题内容,学生讨论并思考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提示:不是一回事。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
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精讲点拨】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两点:(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所以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
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
可见,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
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
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
这些具体领域的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点。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音乐、电影、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
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人的价值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把握该知识点可分为两个层次:(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探究活动二:播放视频《钱学森的人生》他的这种精神,让我们内心感动;他的这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他的这种人格,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1、根据视频,请你说说钱老一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那些贡献?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钱老年轻时在国外留学,毅然放弃高额的报酬,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2、请问:钱老这样选择说明了人生价值观的什么道理?谁曾经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你的泪水盈满眼眶,把你的感动告诉我们,我们一起分享!钱老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3、请你为钱老写一段颁奖词.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学生讨论思考:人生价值的真谛是什么?【精讲点拨】3.人的价值的评价。
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
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探究活动三:阅读教材P97中间方框,讨论并思考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什么观念支配的?提示:受人们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的支配。
【精讲点拨】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探究活动四:阅读教材P97—98的一则故事,讨论思考这位总经理所秉承的信念对他的经营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不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获得了巨大利润。
把握该知识点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精讲点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探究活动五:学生列举一些近期被查出的高官,思考:作为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干部为什么会走上歧途?【精讲点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
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相关的题目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价值与价值观”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价值的基本含义(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3)对人的价值评价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十、教学反思哲学思想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学习哲学可以让人的思维更深刻,我想让学生理解一点,就是哲学并不是说教,不是用这个理论来说明我们的政策是多么的正确,多么符合马克思理论。
因此,我们所编写的教材存在一些问题。
它有时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为了不让政治课成为学生考试的工具。
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收获。
我在备课过程中比较注重以兴趣来带动学生,希望他们学了以后,真正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