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
思修考点之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二)
思修考点之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这里大家要注意这些名言警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这些讲的都是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保钓英雄陈毓,大家记不记得?1996年9月26日上午9时许,陈毓祥身先士卒,率领5名突击队员跃身跳入海中,向钓鱼台游去。
不料入水时脚被绳索缠住,头部又撞在船舷上,迅即被巨浪淹没。
他被救回船时已不省人事,至下午1时辞世,时年45岁,遗下老母、娇妻及一双年幼的儿女。
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全球华人的极度震撼和悲愤。
陈毓祥在香港安居乐业,钓鱼台的风,不会吹动他家的窗帘;钓鱼台的浪,不会溅湿他的鞋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令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陈毓祥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中华儿女所遗忘!(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比如说新疆历史上“和亲”对巩固祖国的统一,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推动边疆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和亲”政策是中央王朝联络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但它客观上对巩固祖国的统一,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推动边疆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我们在学习史纲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物叫林则徐。
1838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
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这就是林则徐带领人民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思修第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详解(1)
思修第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详解(1)思修第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详解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弘扬民族精神,继承爱国传统,这也是思修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一、继承爱国传统1.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包括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及历史等方面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于我们弘扬国家建设的帮助。
2.爱国主义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是继承爱国传统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更加明确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和责任,并且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和言语上。
3.文化自信。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中国都应该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自信。
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并且不断发展和前进。
二、弘扬民族精神1.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应该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在各个领域弘扬出来。
2.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责任意识、集体精神等方面,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这些精神的弘扬,转化为行为的指导原则。
3.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借鉴,这也是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三、结合个人实际行动1.学习政治理论。
在学习政治理论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工作中。
2.个人建设。
个人建设不仅仅是对于自己的负责,同时也是对于祖国的负责。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更好地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3.服务社会。
爱国主义是有行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赠爱心基金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既是爱国行为,同时也是人民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思修第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浅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高校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感。
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有着重要的价值,更需要寻求合适的路径。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国情怀教育是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爱国爱家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
2. 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情感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提升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家国情怀教育的融入,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1. 制定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长远规划高校需要以长远目光,制定家国情怀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长远规划。
制定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2. 设立家国情怀教育专门课程高校可以在思政教学中设立家国情怀教育的专门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了解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加强课外实践活动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风土人情,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和战略需求,让家国情怀教育更加具体、生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4. 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高校需要提高思政教学师资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家国情怀教育领域的专业师资队伍。
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更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能够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感。
思修第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详解-V1
思修第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详解-V1思修第一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就是帮助我们增强思想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第一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学习更是备受关注。
一、爱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1.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贯穿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程。
在现代社会中,它更是我们要高度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美德。
2.弘扬爱国主义需要我们做到爱国、爱家、爱人、爱学、爱工作等方面。
我们需要从行动、语言、思想等各个层面宣扬爱国主义,共同弘扬民族精神。
3.身为学生,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成长、学习和发展,离不开弘扬爱国主义。
如何继承和传承爱国传统,应该成为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向。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1.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民民主等伟大的精神实质。
它们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和自信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优代表。
2.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其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应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完美结合,形成现代人们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3.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并通过个人和集体行动,丰富和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三、结合时代意义探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1.时代在变,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也要与其相应地发展和适应。
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行继承和弘扬,以重新塑造它们。
2.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在现代时代更加凸显。
只有深入挖掘和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应对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
3.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
并将这些精神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在行动中践行,切实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四、结语以上是关于思修第一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详细解析。
思修教案 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2005 年 10 月 23 日,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 的学生小欣悦在编排舞蹈时突然摔倒在操场上。 医院的诊断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判了“死 刑”: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小 欣悦患了绝症,病情越来越严重,由于脑部积 水,头部变大,并引发双目失明。认识小欣悦 的人无不叹息,这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成绩 全班第一,又是班长,还是学校的小升旗手。 身患重病的小欣悦总是向父亲提起一个心愿: 去北京看看天安门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但她 身体状况不好,医生建议不要去北京。为了不 让欣悦失望,父亲只好编出善意的谎言,准备 在长春找一个有国歌响起的地方,告诉她那里 就是北京天安门。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幅度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水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 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 族感情的认同。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 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 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
从四方面来理解其含义:
第一层含义:爱国情感。 第二层含义:个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 —归属、认同、荣誉。 第三层含义: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 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第四层含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
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前言本人于2017年第一次接触到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本对此课程抱有排斥心理,也常常认为这节课的作用不大,对个人实际提高作用不够明显,故常常与许多同学一样认为思修课程是一门liquid(水)课程。
直到有一天在戴钢书教授的思修课堂上,听到戴钢书教授与同学们就美国现行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状况的讨论,才发现思修课堂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无用,思修教学不是无意无趣无感无行的。
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现自我,表达对国家社会的期望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理想信念,对比其他时候同学们很少提及国家与理想的情况,引出我对本文中心的思考:我们的家国情怀到哪里去了?引言上个世纪,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有一批志士仁人脱颖而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其中有人驰骋疆场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也有人为国家建设绞尽脑汁,呕心沥血。
这里讲述一个关于周恩来耳熟能详的故事。
某天周恩来在租界地看到了中国人被欺负,看到中华不振,对此耿耿于怀。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
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一个年仅12岁的学生竟然有如此魄力,真的是难能可贵。
对比现在,的确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事实上在我们很少听到如此言辞犀利,充满坚定理想信念的言语,跟多的是一些负面的悲观的反动的言论。
如今很多人所谓的爱国其实表现为“恨”,恨这国那国,抵制这货那货,仿佛谁都要欺负你,谁都与你为敌,而你必须要灭了了全世界才行。
趁机发泄自己情绪,用爱国之名来行暴力,来趁机欺凌他人,以此体现自己那扭曲的存在感。
思修爱国总结(优秀5篇)
思修爱国总结(优秀5篇)思修爱国总结(优秀5篇)思修爱国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思修爱国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思修爱国总结(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思修爱国总结篇1思修爱国总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思修爱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强调了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思修爱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思修爱国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我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家的演变历程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思修爱国课程的学习内容也非常丰富。
它包括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成就,也了解到了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后,思修爱国课程的学习方法也非常重要。
它包括阅读、听讲、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总之,思修爱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强调了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思修爱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思修爱国总结篇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思修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次总结中,我们将讨论爱国主义的概念、表现形式、传承与创新,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
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前言本人于2017年第一次接触到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本对此课程抱有排斥心理,也常常认为这节课的作用不大,对个人实际提高作用不够明显,故常常与许多同学一样认为思修课程是一门liquid水课程;直到有一天在戴钢书教授的思修课堂上,听到戴钢书教授与同学们就美国现行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状况的讨论,才发现思修课堂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无用,思修教学不是无意无趣无感无行的;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现自我,表达对国家社会的期望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理想信念,对比其他时候同学们很少提及国家与理想的情况,引出我对本文中心的思考:我们的家国情怀到哪里去了引言上个世纪,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有一批志士仁人脱颖而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其中有人驰骋疆场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也有人为国家建设绞尽脑汁,呕心沥血;这里讲述一个关于周恩来耳熟能详的故事;某天周恩来在租界地看到了中国人被欺负,看到中华不振,对此耿耿于怀;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一个年仅12岁的学生竟然有如此魄力,真的是难能可贵;对比现在,的确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事实上在我们很少听到如此言辞犀利,充满坚定理想信念的言语,跟多的是一些负面的悲观的反动的言论;如今很多人所谓的爱国其实表现为“恨”,恨这国那国,抵制这货那货,仿佛谁都要欺负你,谁都与你为敌,而你必须要灭了了全世界才行;趁机发泄自己情绪,用爱国之名来行暴力,来趁机欺凌他人,以此体现自己那扭曲的存在感;正如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的一阵爱国主义游行示威活动,却演变成了打日本人,砸日本车,抢日本产品的“打砸抢”暴力事件,这就是所谓的爱国更有甚者,动辄发表“外国都比中国好,外国人只有垃圾才来中国“的言论,这一系列跪舔洋人,认为国外月亮比中国圆的观点层出不穷;这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在几十年前,志士仁人胸怀大志,以满腔热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而现在类似于此的观点却鲜有人在会在或者说敢在课堂等公众场合发出类似言论,我们的家国情怀到底去了哪里家国情怀的含义“家国情怀”是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1中国传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对于个人以治国平天下作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人生追求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清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与区别,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国家的荣辱,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坚定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2总的来说,家国情怀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和延伸,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表现和拓展;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当我们能够拥有家国情怀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不再是梦想;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既然家国情怀如此重要,为何我们不发扬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呢1“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杨清虎2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不妨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吧;日本:强调爱国主义的实用性日本高度重视学校德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作为振国安邦的基本国策;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指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崇高的理想、社会公德、丰富的个性等道德教育,不要只偏重知识的教育;日本中小学品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忠君,维护国家政治体制、宪法、方针政策等的品质;日本文部省1990年颁布的新教学大纲要求,各中小学在开学及毕业典礼上要搞好升国旗、唱国歌活动,让学生正确理解国旗、国歌的含义;日本近年来还在一些中小学推行所谓“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练,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同时日本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危机意识的培养,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日本资源匮乏,却走出了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生存空间小,便走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道路,占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日本对于新一代的忧患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视,甚至有日本教师在课堂上发给学生材料上写道“弹凡之地,四面环海,矿藏贫瘠“,用于强调自己的资源匮乏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国:潜移默化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不应当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但事实恰恰相反;美国确确实实有一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明”手段和方法,他们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美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不厌其烦地讲为什么要热爱国旗、如何热爱国旗;他们认为热爱国旗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娃娃开始就讲星条旗的组成,星条旗的来历;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华盛顿是“美国之父”,知道南北战争;为强化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学校在举行升旗仪式时,让每个学生手放胸前,神情虔诚、庄严地念道“: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从小学入学那一天起,每个学生就开始接受爱国家、爱国旗、唱国歌的教育;在美国的大学里,你会看到学生桌子上常常放着作为工艺品的小国旗,墙上贴着国旗;在大学里,凡是举行全校性的活动,哪怕是一场篮球赛,第一个议程肯定是全场起立奏唱国歌,气氛非常热烈;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必须演奏星条旗,永不落的国歌,合唱队员引吭高歌,每个在场的人也都把右手放在胸前,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地共同高唱国歌;美国人认为“国旗象征国家,到处有国旗,才能到处有国家,时时见国旗,才能时时想着国家;建筑物上挂着国旗,服装上印着国旗,抬头低头都能见到国家形象、国家观念,爱国主义也就潜移默化地刻入每个公民心中”;法国:保护历史文物法国的爱国情感突出地表现在对本国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上;法国有名目繁多的博物馆,其首都巴黎就素有“世界艺术博物馆之都”的美誉,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十九世纪博物馆、蓬皮杜中心现代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雨果博物馆等均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圣殿;在法国哪怕是偏僻的小市镇,也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凡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除在战乱中被毁坏外,一般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建成名人博物馆或故居,有的还成立了名人研究者协会和基金会;除了文化艺术博物馆之外,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也为数不少;法政府把每年九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全国“历史古迹开放日”,后来又改名为“文化历史遗产日”;在这个周末,全国的博物馆以及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和其他政府部门所在的古建筑全部对外开放,供人参观,让后人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加强热爱祖国教育;3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存在的问题在当代中国,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青少年一代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和国家, 3外国是怎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以及社会各界都强调个人承担责任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的有机整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但就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我看来仍有许多问题存在;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思想水平较低;外界信息如潮水一般涌入国门,民众缺少辨别能力,导致思想错综复杂,没有清晰明了的理想信念的支持;当代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市场经济秩序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可以说是物欲横行,价值失调;拜金主义,外国至上论等言论和思想甚嚣尘上,国家社会辛辛苦苦建立的核心主义价值观没有完全被民众接受,只凭借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底线与外来糟粕文化作斗争,爱国主义教育形势严峻;2.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无所作为;每年国家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爱国主义影片放映等;还有最重要的各级组织进行的爱国主义课程教育,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思想道德建设课程;但很可惜,如此重要的教育途径却没能落实到实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学的思修课程,我的同学包括许许多多重点名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却是形式主义,上课不听讲,课后老师划重点,考试应付,许多学校也没有认真对待思修教育,认为其是一种“无用“的理论,比不上那些社会科学课程;教育没有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重塑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势,甚至是无所作为,这是很可怕的;3.思修课程过于死板,没有实际作用,政治思想教育不能“入脑入心“;初高中由于应试教育,过分关注成绩,缺少对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以下就是日本与中国关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教育方法的比较:中国大陆学生历史考试题:“甲午战争是西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日本历史论述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之;”这种题目在日本是这么考虑的,虽然这种教育可能会引起军国主义和极右主义的复苏;但他们的教育的的确确引起的学生的思考,强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我们却仅仅是死记硬背;全世界都在研究他们中学的教育,小学的教育,都在研究他们的启发性思考,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却是严重教条化,僵化学生的思想和人生4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改进方法1.爱国主义教育应重视实际行动;道德教育包括知,情,信,意,行教育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只看表面,而应该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爱国情感,并最终体现在爱国行动上,否则陷入坐而论道的境地,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例如对国旗,国徽,国歌的尊敬,同身边各种损害国家利益,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作斗争;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爱国主义教育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阶段,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又不能崇洋媚外,失去自尊,吸取其他国4余世维演讲节选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有益的经验,为我所用,认识到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不足,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少走弯路;后记在戴钢书老师的思修课上,我感觉到了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戴老师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戴老师带我们去棋盘村实践,带领我们去到成都市内参观考察,启发我们独立思考,认真观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步;他带领我们参观春熙路的国际金融中心,让我明白了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带我们到“方所”书店、“无印良品”、“优衣库”大品牌商店,让我感受现代商业的氛围、了解了产品设计;在理论课上,他常常与学生国内外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例如上次我们就“理想信念教育是否是无趣无义无感无行“的论点进行讨论,能够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最我感到惊喜的是关于特朗普的政治政策的讨论,让同学们更加关注国际大事,将国家的建设视为自己的责任,在课堂上,同学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让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也有那么一群人,心中装有国家,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努力;于是我写下了本文的标题: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
家国情怀大学思政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1. 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2. 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教学难点:1. 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国情怀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家国情怀有什么理解?二、新课讲授1. 讲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 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家国情怀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分析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 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
- 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如“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等,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家国情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一种强烈的认同和归属感。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本文将就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家国情怀与高中政治课程的关系高中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家国情怀的培养正是对学生国家意识和公民素质的一种有力促进。
家国情怀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高中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体现,而家国情怀正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
家国情怀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实践。
高中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而家国情怀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的体现,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家国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和信念。
二、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 选取合适的教材和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可以通过选取包括国家历史、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感性的方式对家国情怀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和认识。
2. 引入亲身经历和体验可以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开展一些富有家国情怀的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国家机关、红色教育基地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成就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家国情怀是指对自己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心,体现了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关怀和贡献。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感,培养他们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和担当精神。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从教学内容上看,融入家国情怀意味着在教学中引入家庭和国家相关的内容。
可以通过讲述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关系的维系、家庭和谐等内容,让学生对家庭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还可以介绍国家的发展历程、国家政策、国家形象等方面,增加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和关注。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和关注,提高他们的家国情感。
从教学方法上看,可以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融入家国情怀。
可以通过讲授、讨论、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对家庭和国家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参观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工作,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家国情怀。
融入家国情怀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可行的。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高中政治课的深化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家国情感的培养。
家国情怀大学生思政课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3. 引导学生将家国情怀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 家国情怀的内涵;2. 如何培养和践行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将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相结合;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材料;2. 学生准备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案例、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国情怀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家国情怀的内涵(1)播放视频《家国情怀的传承》,让学生了解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2)教师讲解家国情怀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3)学生讨论:家国情怀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如何培养和践行家国情怀(1)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践行家国情怀的体会和经验;(3)教师总结:践行家国情怀的具体方法。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活动;2. 各组进行活动展示,分享活动成果;3. 教师点评,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家国情怀的感悟文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2. 学生能够将家国情怀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积极的表现,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意识。
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还可以使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和亲和力。
以下是对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家国情怀融入可以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念。
家国情怀是国家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家国情怀的相关知识和素材,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成就,从而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做贡献的情感和意愿。
融入家国情怀的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政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探讨社会问题和国家建设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国家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讨论和反思,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和国家中的重要性和责任。
政治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提升教育效果。
学生对家庭和国家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会更加深刻和情感化,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政治教育引入家国情怀的元素,可以使学生不仅学会政治知识,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还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情怀,注重家庭伦理和国家责任。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政治教育也可以通过讲述国家英雄、伟大领袖的故事,启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家庭和国家的情感态度。
家庭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敬爱父母、关心亲人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
国家是个体生活和发展的组织形式,对家国的珍爱和热爱是每个人良好公民素质的重要表现。
家国情怀强调个体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责任意识,使个体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家国情怀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家国情怀是一种内在感受和情感体验,需要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引导和培养。
家国情怀既是个体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家庭和国家责任的体现,需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引导和培养。
家国情怀强调个体对家庭和国家的积极关注和参与,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培养和巩固。
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和引导。
政治课程内容多以宏观政治、国家治理和国际关系为主,较少涉及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这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不高,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度和理解力也有所欠缺。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担当精神,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
提高学生对政治事务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度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家庭和国家息息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探讨某一时期国家的发展成就和困境,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家庭、国家的关系。
可以通过政治思想家和政治理论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和追求。
学生可以选择一位政治思想家的著作进行阅读,并写下对家国情怀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家庭和国家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家国情怀研究
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家国情怀研究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家国情怀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家国情怀是指对祖国和家庭的热爱与关怀,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政治课程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中政治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目标和途径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中政治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家国情怀研究是非常迫切的。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关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 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让学生明白国家的强大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祖国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要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责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有很多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途径:1.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家国情怀的培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不能强迫或者简单粗暴地灌输。
2. 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政治课程中,可以组织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举办红色经典朗诵比赛、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 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亲历社会,感受到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价值和意义。
4. 在教材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在政治教材和教学中,融入一些爱国主义元素,如优秀的爱国主义诗文、爱国主义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祖国的伟大和灿烂的历史文化。
5. 着力培养优秀典型:在政治学习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和品质,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价值和意义。
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家国情怀研究
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家国情怀研究“家国情怀”是一种情感认同,指的是对家乡和祖国的深深感情和责任感。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探究家国情怀的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认同,提高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家国情怀最根本的来源是家庭,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社会与世界。
孩子成长在父母的环绕中,吸收了大量的家庭文化熏陶,这些熏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塑造他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因此,家庭文化是孩子形成家国情怀的最初的力量源泉。
爱祖国是爱自己的家庭和亲人。
爱祖国反映了人对自己的家乡、家庭、家族和本民族以及本国家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深情款款的爱祖国精神,反映了爱民族、爱家乡,是严格区别于叛国、卖国精神、偏执情感或盲目情感等负面性情感的。
因此,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班级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情况,增强祖国意识和民族意识。
同时,高中政治学习的目的之一,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
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对爱国主义的维度思考,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对集体和祖国的关爱和奉献。
此外,高中政治学习中应当结合时事、历史、文学等,多角度展示爱国主义的实践,比如介绍英雄事迹、描写爱国人士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在周围环境中感受祖国的文化魅力等。
这些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性,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体察、接受和认同家国情怀。
总之,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家国情怀是广泛而深刻的,它不仅体现在爱国主义上,也包括公民责任和素质修养,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和发扬的重要内容。
只有把家国情怀和个人品德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深化和推进,才能使我国青年一代更加坚定地走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思修课堂——家国情怀的寄托地前言本人于2017年第一次接触到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本对此课程抱有排斥心理,也常常认为这节课的作用不大,对个人实际提高作用不够明显,故常常与许多同学一样认为思修课程是一门liquid(水)课程。
直到有一天在戴钢书教授的思修课堂上,听到戴钢书教授与同学们就美国现行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状况的讨论,才发现思修课堂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无用,思修教学不是无意无趣无感无行的。
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现自我,表达对国家社会的期望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理想信念,对比其他时候同学们很少提及国家与理想的情况,引出我对本文中心的思考:我们的家国情怀到哪里去了引言上个世纪,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有一批志士仁人脱颖而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其中有人驰骋疆场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也有人为国家建设绞尽脑汁,呕心沥血。
这里讲述一个关于周恩来耳熟能详的故事。
某天周恩来在租界地看到了中国人被欺负,看到中华不振,对此耿耿于怀。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
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一个年仅12岁的学生竟然有如此魄力,真的是难能可贵。
对比现在,的确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事实上在我们很少听到如此言辞犀利,充满坚定理想信念的言语,跟多的是一些负面的悲观的反动的言论。
如今很多人所谓的爱国其实表现为“恨”,恨这国那国,抵制这货那货,仿佛谁都要欺负你,谁都与你为敌,而你必须要灭了了全世界才行。
趁机发泄自己情绪,用爱国之名来行暴力,来趁机欺凌他人,以此体现自己那扭曲的存在感。
正如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的一阵爱国主义游行示威活动,却演变成了打日本人,砸日本车,抢日本产品的“打砸抢”暴力事件,这就是所谓的爱国更有甚者,动辄发表“外国都比中国好,外国人只有垃圾才来中国“的言论,这一系列跪舔洋人,认为国外月亮比中国圆的观点层出不穷。
这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在几十年前,志士仁人胸怀大志,以满腔热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而现在类似于此的观点却鲜有人在会在或者说敢在课堂等公众场合发出类似言论,我们的家国情怀到底去了哪里家国情怀的含义“家国情怀”是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1中国传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
对于个人以治国平天下作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人生追求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清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与区别,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国家的荣辱,社会的进步有机结合,坚定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
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
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2总的来说,家国情怀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和延伸,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表现和拓展。
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当我们能够拥有家国情怀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不再是梦想。
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既然家国情怀如此重要,为何我们不发扬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呢1“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杨清虎2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不妨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吧;日本:强调爱国主义的实用性日本高度重视学校德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作为振国安邦的基本国策。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指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崇高的理想、社会公德、丰富的个性等道德教育,不要只偏重知识的教育。
日本中小学品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忠君,维护国家政治体制、宪法、方针政策等的品质。
日本文部省1990年颁布的新教学大纲要求,各中小学在开学及毕业典礼上要搞好升国旗、唱国歌活动,让学生正确理解国旗、国歌的含义。
日本近年来还在一些中小学推行所谓“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练,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同时日本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危机意识的培养,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日本资源匮乏,却走出了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生存空间小,便走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道路,占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日本对于新一代的忧患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视,甚至有日本教师在课堂上发给学生材料上写道“弹凡之地,四面环海,矿藏贫瘠“,用于强调自己的资源匮乏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美国:潜移默化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不应当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但事实恰恰相反。
美国确确实实有一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明”手段和方法,他们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不厌其烦地讲为什么要热爱国旗、如何热爱国旗。
他们认为热爱国旗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幼儿娃娃开始就讲星条旗的组成,星条旗的来历。
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华盛顿是“美国之父”,知道南北战争。
为强化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学校在举行升旗仪式时,让每个学生手放胸前,神情虔诚、庄严地念道“: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
从小学入学那一天起,每个学生就开始接受爱国家、爱国旗、唱国歌的教育。
在美国的大学里,你会看到学生桌子上常常放着作为工艺品的小国旗,墙上贴着国旗。
在大学里,凡是举行全校性的活动,哪怕是一场篮球赛,第一个议程肯定是全场起立奏(唱)国歌,气氛非常热烈。
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必须演奏《星条旗,永不落》的国歌,合唱队员引吭高歌,每个在场的人也都把右手放在胸前,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地共同高唱国歌。
美国人认为“国旗象征国家,到处有国旗,才能到处有国家,时时见国旗,才能时时想着国家。
建筑物上挂着国旗,服装上印着国旗,抬头低头都能见到国家形象、国家观念,爱国主义也就潜移默化地刻入每个公民心中”。
法国:保护历史文物法国的爱国情感突出地表现在对本国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上。
法国有名目繁多的博物馆,其首都巴黎就素有“世界艺术博物馆之都”的美誉,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十九世纪博物馆、蓬皮杜中心现代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雨果博物馆等均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圣殿。
在法国哪怕是偏僻的小市镇,也都有自己的博物馆。
凡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除在战乱中被毁坏外,一般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建成名人博物馆或故居,有的还成立了名人研究者协会和基金会。
除了文化艺术博物馆之外,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也为数不少。
法政府把每年九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全国“历史古迹开放日”,后来又改名为“文化历史遗产日”。
在这个周末,全国的博物馆以及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和其他政府部门所在的古建筑全部对外开放,供人参观,让后人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加强热爱祖国教育。
33外国是怎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存在的问题在当代中国,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对学生、青少年一代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都强调个人承担责任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的有机整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但就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我看来仍有许多问题存在。
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思想水平较低。
外界信息如潮水一般涌入国门,民众缺少辨别能力,导致思想错综复杂,没有清晰明了的理想信念的支持。
当代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市场经济秩序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可以说是物欲横行,价值失调。
拜金主义,外国至上论等言论和思想甚嚣尘上,国家社会辛辛苦苦建立的核心主义价值观没有完全被民众接受,只凭借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底线与外来糟粕文化作斗争,爱国主义教育形势严峻。
2.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无所作为。
每年国家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爱国主义影片放映等。
还有最重要的各级组织进行的爱国主义课程教育,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思想道德建设课程。
但很可惜,如此重要的教育途径却没能落实到实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学的思修课程,我的同学包括许许多多重点名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却是形式主义,上课不听讲,课后老师划重点,考试应付,许多学校也没有认真对待思修教育,认为其是一种“无用“的理论,比不上那些社会科学课程。
教育没有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重塑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势,甚至是无所作为,这是很可怕的。
3.思修课程过于死板,没有实际作用,政治思想教育不能“入脑入心“。
初高中由于应试教育,过分关注成绩,缺少对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以下就是日本与中国关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教育方法的比较:中国大陆学生历史考试题:“甲午战争是西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日本历史论述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
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之。
”这种题目在日本是这么考虑的,虽然这种教育可能会引起军国主义和极右主义的复苏。
但他们的教育的的确确引起的学生的思考,强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我们却仅仅是死记硬背。
全世界都在研究他们中学的教育,小学的教育,都在研究他们的启发性思考,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却是严重教条化,僵化学生的思想和人生!4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改进方法1.爱国主义教育应重视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