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法规与伦理
江苏省考研新闻学专业传媒伦理与法规概述
江苏省考研新闻学专业传媒伦理与法规概述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媒体的普及使用,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伦理与法规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江苏省考研新闻学专业中,传媒伦理与法规是一门必修课,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媒体行业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并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新闻报道,媒体伦理和法规的意识与方法。
本文将概述江苏省考研新闻学专业传媒伦理与法规的主要内容。
一、传媒伦理的介绍与内容1.1 传媒伦理的概念传媒伦理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采编、报道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
它包括了对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对社会、公众权益的尊重以及媒体职业操守的规范等。
1.2 传媒伦理的内容传媒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媒体应当确保报道的真实性,不夸大事实,不隐瞒真相,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 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媒体应当有社会责任感,通过报道传达公共利益,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 个人隐私与人格权利:媒体应当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格权利,不侵犯他人隐私,不进行诽谤、侮辱等行为。
- 信息道德与版权保护:媒体应当尊重信息道德,不伪造、不歪曲、不混淆事实。
同时,媒体应当保护原创作品的版权。
二、传媒法规的介绍与内容2.1 传媒法规的概念传媒法规是指针对媒体行业制定的法律和法规。
它旨在规范媒体行业的经营、管理、内容和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
2.2 传媒法规的内容传媒法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出版管理:涉及新闻出版机构的设立与管理,包括出版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发行审核等。
- 媒体行业管理:涉及媒体企业的注册与管理,包括企业的设立、经营范围、质量监管等。
- 监管机构与权力:涉及对媒体行业的监管机构与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保护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
- 盗版与侵权:涉及保护原创作品的版权,禁止盗版、侵权等行为。
三、传媒伦理与法规在江苏省的实践与遵循3.1 传媒伦理与法规的实践江苏省的传媒行业在实践中高度重视传媒伦理与法规的遵循。
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提纲
导论传媒法: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第一节传媒法律关系传媒法律关系是传媒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大众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关系。
具体来说,传媒法律关系包括国际(传媒主管机关)、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受众(自然人、法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传媒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机构、组织和个人。
1.传媒主管机关2.传播媒介3.传播者4.受众二、传媒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媒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2.传播行为3.智力成果三、传媒法律关系的内容指传媒法律的主体所享有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1.传播权利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建议权c.优待券d.人身权2.传播义务a.更正与答辩b.保守国家秘密c.保守职业秘密d.维护司法尊严e.不得搞“新闻诽谤”f.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g.不得借采访的名义拉广告h.不得搞“有偿新闻”i.不得发布禁载新闻四、传媒法律关系的类型1.传媒管理关系2.传媒监督关系3.传媒服务关系4.传媒纠纷处理关系5.传媒写作与竞争关系6.传媒职务关系第二节传媒法律渊源宪法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第三节传媒法与其他规范一、传媒法与传媒政策传媒政策是执政党、政府对所属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具体体现在其有关传媒内容、传媒经营管理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二、传媒法与传媒道德传媒道德是媒体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三、传媒法与传媒纪律传媒纪律是执政党、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约束传媒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其作用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第一章传媒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第二节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迅速的基本特征,新闻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国家秘密,因为特别需要强调保守国际秘密,防止新闻媒介泄密新闻泄密:指在新闻媒介中公开国家秘密,以致国家安全或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一般来说,新闻泄密时间是一种过失行为。
媒体法律与伦理了解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媒体法律与伦理了解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传媒行业中,媒体法律与伦理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确保公正、准确地传播信息,并保护社会利益和个人权益。
本文将介绍媒体法律与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定,并探讨其在传媒业中的重要性。
一、媒体法律媒体法律是指在传媒行业中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它包括宪法、信息传播法、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互联网管理规定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媒体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信息传播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媒体法律的基本原则如下:1. 信息真实性原则:媒体不能发布虚假消息,应确保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准确,避免对公众产生误导。
2. 公正平衡原则:媒体应当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观点和信息,避免倾向性报道,确保公众获得全面的信息。
3. 个人隐私保护原则:媒体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应尊重个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4. 公共利益原则:媒体应注重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二、媒体伦理媒体伦理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媒体伦理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权益。
它涉及报道的道德准则、职业行为规范、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职责以及个人职业操守等内容。
媒体伦理的基本原则如下:1. 客观中立原则:媒体应当报道客观、中立的事实,不得夸大事实、歪曲事实或者进行不实报道。
2. 诚信原则:媒体从业人员应该讲求诚信,遵守职业伦理,不得接受贿赂、行贿等不正当的行为。
3. 尊重个人权利原则:媒体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权,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和名誉,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4. 遵守职业规范原则:媒体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规范和新闻道德,提高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工作流程。
三、媒体法律与伦理的重要性媒体法律与伦理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媒体法律规定了媒体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明确了信息传播的边界和限制,保护公众利益和个人权益。
传播学伦理与法规
传播学伦理与法规传播学伦理与法规是指在传播学领域中,关于传媒从业人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它旨在引导传媒从业人员遵守伦理原则,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传播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道德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
本文将对传播学伦理与法规进行探讨与分析。
传播学伦理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传媒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传播工作时,应遵守诚实、客观、公正、负责的原则。
他们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故意歪曲事实,不得捏造虚假信息,不得隐瞒重要信息。
此外,传媒从业人员还应尊重个人隐私权和知情权,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他们应尊重多样性,避免歧视和偏见,不得传播仇恨、暴力和不道德的内容。
传播学伦理规范是传媒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它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传播学法规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传媒从业人员在从事传媒活动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他们应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
他们应遵守竞争法和广告法等相关法律,不得从事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此外,传媒从业人员还应遵守网络信息传播管理规定,不得传播谣言、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
传播学法规是传媒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底线,它体现了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秩序的维护。
传播学伦理与法规的出现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保证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传媒从业人员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承担着传递真实、客观、公正信息的责任。
遵守伦理规范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被金钱和利益驱使,坚持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
其次,它能够保护公众利益和个人权益。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禁止虚假宣传、侵犯隐私、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能够保护公众免受误导和欺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法律法规还能够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侵权和滥用权力。
然而,传播学伦理与法规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法规和伦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法规和伦理两个方面来探讨新闻传播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一、新闻传播法规新闻传播法规是指国家对新闻传播行为所制定的法律法规。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民的知情权、言论自由和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新闻传播的行为准则,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 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新闻传播法规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
公民有权利知道真实的信息,了解社会的动态和发展变化。
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传递信息,不得散布虚假、误导性的信息。
同时,公民也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在法律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 约束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法规对新闻媒体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约束。
例如,新闻媒体不得捏造事实、歪曲真相,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此外,新闻媒体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接受贿赂,不得从事敲诈勒索、散布谣言等违法行为。
3.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新闻传播法规还包括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规定。
新闻媒体不得散布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的言论和信息,不得制造恐慌和混乱。
此外,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新闻媒体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
二、新闻传播伦理新闻传播伦理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1. 诚实、真实和客观新闻媒体应当保持诚实、真实和客观的原则。
在新闻报道中,应当严格遵守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真相。
同时,新闻媒体应当客观中立,不带有个人偏见和立场。
2. 尊重个人隐私和尊严新闻媒体应当尊重个人的隐私和尊严。
在新闻报道中,应当避免无关的揭露和侵犯个人隐私,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和诽谤。
同时,对于涉及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的报道,新闻媒体应当特别谨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传媒法规与伦理
传媒法规与伦理
传媒法规与伦理定义:传媒法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扩展资料:
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第一类传媒。
利用手势、旗语、烽火等直接简捷直观的互动方法接收彼此信息的方式,是传统的原始的传媒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直观快速,但受自然界条件的局限性较大,如天气、光线、自然障碍物等。
第二类传媒。
包括信件、绘画,文字、符号、印刷品、摄影作品等。
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中,信息的接收者要靠视觉感官接收信息,信息的发出者则要使用一定的传播设施和工具。
第三类传媒。
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收者,都必须借助传播设施。
这类传媒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手机通讯,等等。
第四类传媒是互联网传媒,之所以单独地将互联网传媒列为第四类传媒,是因为它的传媒方式和信息载体是有别于第三类传媒的。
传统意义上的传媒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约束性和空间限制性,但只要接触过第四类传媒的人都知道,网络传媒的灵活性和机动
性是其它媒介所不及的,它既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又可以第一时间在任何地点使用,其便捷性是有目共睹的。
它也正是未来传媒的主发展平台。
传媒伦理与法规考试试题
传媒伦理与法规考试试题在传媒行业中,伦理和法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对于传媒从业人员来说,熟悉并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媒伦理与法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传媒伦理与法规考试试题,以供大家练习和参考。
第一部分伦理与价值观1. 传媒伦理的核心是什么?请说明其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在传媒行业中可能出现的伦理冲突情况,并提出您的解决方法。
3. 对于传媒从业人员来说,什么是廉洁伦理?请列举几个廉洁伦理的要求。
4. 讲述您对传媒伦理中“真实性”原则的理解,并对其进行论证。
5. 在报道中使用匿名消息源是否符合传媒伦理原则?请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新闻伦理与法规1. 在报道过程中,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真实、公正、客观的要求?2.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如何处理隐私权和名誉权的问题?请给出您的观点。
3. 在报道中,对于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有没有特殊的规定?请说明。
4. 在处理敏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时,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请详细解释。
5. 在法律与道德之间产生冲突时,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如何处理?第三部分广告伦理与法规1. 对于广告行业来说,伦理和法规的关系是什么?请说明。
2. 什么是虚假广告?在您的观点中,虚假广告是否应该受到法律制裁?3. 广告中的隐含承诺是否违背了伦理规范?请阐述您的观点。
4. 涉及儿童的广告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法律限制?请列举。
5. 广告主选择代言人时,有哪些道德和法律需求?请解释。
第四部分互联网伦理与法规1. 在网络传媒中,个人信息保护的伦理和法规规定是什么?请介绍相关内容。
2. 网络传播是否需要进行内容审查?请给出您的看法。
3. 互联网空间是否需要进行言论自由的限制?请提出您的观点。
4. 虚拟世界中的网络暴力是否应受到法律制裁?请阐述您的观点。
5. 请您简要说明网络版权保护的伦理和法规要求。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在传媒伦理与法规考试中,对于伦理原则和法规规定都需要深入了解和熟练运用。
传媒伦理与法规 复习资料
传媒法规与伦理复习资料(页码可能有误,我手里的教材是第一版,注意补充材料)传媒法(Media Law)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P1第一章传媒与国家安全目录1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根据其保密程度分为绝密(30年)、机密(20年)、秘密(10年)三个密级。
P27-28第二章传媒与社会秩序目录1禁止散布谣言、禁止宣扬邪教、禁止淫秽色情、禁止暴力凶杀、避免教唆犯罪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书刊、影片、幻灯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
P42宣扬凶杀暴力的出版物--是指以有害方式描述凶杀等犯罪活动或暴力血腥行为,足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的出版物。
P47第三章传媒与司法公正舆论监督,运用大众传媒发表各种意见或言论,对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进行批评、实行监督,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公共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并用舆论的力量促使他们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轨道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概念。
P52媒介审判的危害性:亵渎法治原则、错误地示范民众、导致媒体角色错位、干扰司法程序、伤害无辜家人、损害中国形象媒体监督司法的十条原则P541.案件判决前不做定罪、定性报道;2.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做倾向性的评论;3.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的权益予以特别关切;4.不宜详细报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情;5。
不对法庭审判活动暗访;6.不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7。
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8。
判决前发表质疑和批评限于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9.批评性评论应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学识;10。
山东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伦理与法规
山东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伦理与法规传媒伦理与法规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
本文将为山东省考研学生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传媒伦理与法规的考试内容。
一、传媒伦理的概念和原则传媒伦理是指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应具备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原则,并注重保护公众的利益和隐私。
传媒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负责任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等。
1.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在报道新闻时应本着真实、准确和客观的原则,不得故意歪曲事实真相,不得编造消息误导读者。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传媒行业的基础,也是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认同的重要因素。
2. 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要求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在报道过程中应保持公正、无私和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他们应该摒弃个人偏见和特定利益,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的各方面情况,使读者能够客观理性地获取信息。
3. 负责任原则负责任原则要求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对他们的报道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应该对自己所报道的内容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所发布的信息真实可信,不造成公众的误导和伤害。
同时,他们还应尊重公众的权益和利益,避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4. 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指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应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态度,不受外部权力和利益的干扰。
他们应该坚守职业操守,做到独立自主地报道和评论,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
二、传媒法规和规范除了传媒伦理的规范要求外,新闻传媒从业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他们的报道行为应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并遵循相关专业道德准则。
以下是一些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新闻舆论的表达自由和公民的知情权等进行了规定。
作为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倡导宪法精神,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与法律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与法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然而,传媒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伦理和法律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与法律问题,并分析应对措施。
一、伦理挑战1.隐私、道德与真实性在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很多媒体和个人在报道时忽视了隐私保护的原则,导致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此外,一些新媒体平台容易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了公众利益,严重违背了道德和伦理准则。
2.版权和知识产权新媒体普及的同时,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
许多新媒体平台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作品,这违反了传媒行业的伦理和法律规定。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维护创作者权益的问题,也是维护创作环境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二、法律挑战1.网络言论与自由表达网络言论的自由度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更大的扩展,这是一种进步,但也带来了新的法律挑战。
一些媒体和个人滥用言论自由,恶意中伤他人,甚至散布谣言。
因此,合理规范网络言论的同时,保护自由表达的权利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2.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新媒体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日益复杂。
很多传媒机构和新媒体平台收集和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但未能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
这引发了个人信息泄露、侵权行为等法律纠纷。
因此,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公众权益,是新媒体时代必须面对的法律挑战。
三、应对措施1.建立行业规范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从业者和相关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确保媒体报道的公正、真实和负责任。
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更加严格的审核机制,引导从业者遵循伦理准则,保护公众利益。
2.加强法律监管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加强法律监管是必要的。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升执法水平,加强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形成一种规范化的环境。
3.促进网络素养教育为了应对网络言论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传媒伦理与法律媒介从业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传媒伦理与法律媒介从业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传媒行业是一个广泛而重要的领域,作为媒介从业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始终遵守一系列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合法合规、道德可靠。
本文将重点探讨传媒伦理与法律媒介从业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一、伦理规范作为媒介从业者,在处理信息时需要遵守伦理规范,以确保我们的行为符合公众利益、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
1.事实准确性传媒行业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从业者应该通过调查、多方核实等方式,提供真实、准确的新闻和信息。
不得故意夸大事实、歪曲事实或者编造虚假信息,以免误导公众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隐私权保护在报道个人或组织的信息时,传媒从业者应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不得擅自侵犯他人的隐私,包括但不限于非法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非法录音或窃取机密文件等行为。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相关报道时,也需要权衡公众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平衡。
3.公平公正原则媒介从业者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各方利益相关者。
应该在报道中客观公正,不对消息进行歧视或倾斜。
此外,应避免利益冲突,妥善处理与新闻报道相关的利益关系,确保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法律规定在传媒行业,除了伦理规范外,从业者还需遵守一系列法律规定,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不违反法律法规。
1.言论自由与诽谤责任言论自由是传媒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也需注意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合理规避诽谤责任。
传媒从业者在报道中应避免恶意中伤他人的言辞,不得进行诽谤、造谣或捏造事实等违法行为。
若报道涉及个人声誉受损问题,应权衡证据和公众知情权,确保言论真实性和合法性。
2.知识产权保护传媒行业与知识产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业者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报道中使用他人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时,应事先获得他人的合法授权或者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进行使用。
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以免引发法律纠纷。
3.广告宣传合规在广告宣传方面,从业者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欺骗消费者。
传媒行业中的传媒法律与伦理规范
传媒行业中的传媒法律与伦理规范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互联网的普及性应用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面对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挑战,传媒法律与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传媒行业中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呼吁该行业持续加强自律,确保信息传播的公正和合法性。
一、传媒法律的重要性传媒法律是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来对传媒行业进行规范的法律体系。
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传媒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平衡信息传播和保护公众利益。
首先,传媒法律确保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现实中,不乏一些传媒机构通过篡改、断章取义或者编造信息以追求点击量和关注度,这种行为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判断能力。
因此,传媒法律应严禁并对此类行为进行处罚。
其次,传媒法律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在传媒报导时,尊重个人隐私和名誉应该是首要原则,特别是对于公众人物和未成年人。
传媒法律对于非法获取私密信息和恶意侵犯名誉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并保证行业依法惩办侵权者。
最后,传媒法律确保了媒体和记者的监督权。
新闻自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而传媒法律则为媒体提供了法律保护。
准确披露事实和揭露不公正行为的记者应该受到法律的支持与保护。
传媒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各方权利和义务,并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二、传媒伦理的重要性传媒伦理是行业内部自觉遵循的规范行为,与传媒法律相辅相成。
伦理规范体现了传媒从业者应具备的道德观和职业素养。
首先,传媒伦理要求新闻从业者坚持真实和客观的原则。
传媒人员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事件,摒弃个人偏见和倾向,确保信息传达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其次,传媒伦理要求保护受访者的权益。
在采访和报道中,应当尊重受访者的意愿,特别是对于敏感问题或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此外,传媒从业者应该在报道中使用尊重和理解的言辞,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歧视。
最后,传媒伦理要求记者和媒体机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媒行业应该通过公共利益的价值观来引导公众意识和价值观。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案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案例
在新闻传播领域中,伦理和法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规范了新闻传播的行为和规范,确保了新闻的公正、客观和真实性。
下面是一些新闻传播中面临伦理和法规问题的案例。
第一例是发表虚假报道的问题。
这是一个违反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的典型案例。
许多例子都表明,媒体机构在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时,会发布没有经过充分核实的虚假信息。
这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还违反了法律。
第二例是隐私侵犯的问题。
在新闻报道中披露个人信息是一种可能违反隐私权的行为。
例如,在作案后,犯罪嫌疑人名字和照片的公布可能导致名誉受损,甚至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采访时需要取得被采访者的许可,以避免隐私侵犯的风险。
第三例是涉及性暴力的案例。
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因为性暴力案件往往包含敏感和不适当的元素。
媒体机构需要确保报道必须严格遵守道德和法规的规定,并且在报道时不得利用性暴力或性侵犯案件作为娱乐节目。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是非常关键的,可以确保媒体传播的信息是真实、准确和可靠的。
作为新闻传媒的从业人员,需要明确其职业伦理规范和法规要求,并始终将其放在行为和判断的首位。
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我们的报道和报道对象的权益。
传媒法律与伦理学习课程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媒伦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媒体从业人员需 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伦理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需求。
XX
PART 04
传媒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REPORTING
法律对传媒伦理的规范
法律规定传媒行为底线
通过法律手段明确传媒机构和从业人 员的行为准则,禁止传播虚假信息、 侵犯他人权益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保障传媒权利
法律追究传媒违法责任
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传媒机构和从业人 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法律 尊严和权威。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保护传媒机构和 从业人员的采访、报道、评论等权利 ,确保传媒自由得以实现。
伦理对传媒法律的补充
伦理规范传媒行为
在法律规定之外,伦理规范对传 媒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提出更 高要求,倡导真实、客观、公正 的报道原则,树立良好的行业形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传媒伦理的历史与发展
传媒伦理的起源
传媒伦理起源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传媒伦理的发展
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传媒伦理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同时,新闻传播活 动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问题也促进了传媒伦理的不断发展。
传媒法的体系结构
01
宪法层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传媒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保障。宪法中
关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规定,是传媒法制定和实施的基
础。
02
法律层面
包括《著作权法》、《广告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这
些法律对传媒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构成了传媒法的主体部
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大纲
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大纲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媒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而与之相应的,传媒法规和伦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也成为了现代传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的大纲。
一、传媒法规传媒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针对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行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传媒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传媒法规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传媒法律体系:学生应该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等。
2. 学习传媒法规的适用范围:学生应该了解传媒法规的适用范围,例如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3. 学习传媒法规的实施机构:学生应该了解传媒法规的实施机构,例如哪些机构负责传媒法规的实施和监督。
4. 学习传媒法规的违法行为和处罚:学生应该了解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所面临的处罚。
二、伦理问题伦理问题是指在传媒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
在信息时代,人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获取信息,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不能以任何方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在伦理问题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伦理标准: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伦理标准,以及伦理标准对于传媒行业的重要性。
2. 学习伦理问题的分类:学生应该了解伦理问题的分类,例如新闻道德、广告道德等。
3. 学习伦理问题的案例分析:学生应该通过对一些伦理问题案例的分析,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遵守伦理标准。
4. 学习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学生应该了解如何解决伦理问题,例如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向公众道歉等。
总之,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是现代传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计划 学习传媒法律和伦理规范
学习计划学习传媒法律和伦理规范传媒行业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学习传媒法律和伦理规范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个学习计划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传媒法律的学习1. 认识传媒法律的意义在学习传媒法律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
传媒法律是对传媒行业进行规范的法规体系,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媒体从事职业工作的基本准则。
2. 学习传媒法律的内容学习传媒法律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其中包括版权法、新闻采编法、互联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仔细学习这些法律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媒体在报道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定。
3. 学习传媒法律的途径学习传媒法律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判例,参加专业培训班或学习课程,关注相关的法律新闻和案例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此外,我们还可以向相关的法律专家请教,积极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
二、传媒伦理规范的学习1. 探讨传媒伦理规范的重要性传媒伦理规范是媒体行业进行自律的基石,也是保障公众利益的重要道德准则。
我们需要认识到传媒伦理规范对于媒体从业者的重要性,只有遵守伦理规范,在媒体报道中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2. 学习传媒伦理规范的内容传媒伦理规范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真实客观报道原则、隐私权保护、道德守则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媒体从业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3. 实践传媒伦理规范光是学习传媒伦理规范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其付诸实践。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时刻铭记伦理规范的要求,避免错误的报道、对公民隐私的侵犯等行为,树立媒体行业良好形象。
三、学习计划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传媒法律和伦理规范的目标,可以具体明确自己想要学习哪些相关法律和伦理内容,以及预计的学习时间和方法。
2. 梳理重点知识点和重要案例根据学习目标,梳理出传媒法律和伦理规范的重点知识点和相关案例。
媒体伦理与法规知识点总结
媒体伦理与法规知识点总结一、媒体伦理1. 事实真实性原则事实真实性原则是媒体伦理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它要求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对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以保证受众对所报道的信息具有正确的理解。
这一原则要求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要慎重考虑,并进行事实核实,不得故意歪曲、篡改或捏造事实。
2. 严肃诚实原则严肃诚实原则要求媒体采取严谨、客观、中立的态度报道新闻,不得随意夸大、歪曲事实,也不得进行恶意诽谤或人身攻击。
媒体在报道时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事件,不带有主观偏见,对所报道的信息应当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3. 避免造假和欺骗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尊重事实,不得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也不得借助欺骗手段误导受众。
媒体在处理新闻时要时刻警惕假新闻、谣言的传播,不得散布未经核实的信息。
4. 尊重隐私权和人格权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当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和人格权,不得违背被报道对象的意愿对其进行过度披露,也不得进行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在报道公众人物时,也应当注意尊重其隐私和人格权。
5. 责任原则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当秉持社会责任感,对所报道的信息承担相应的责任。
媒体应当倡导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念,不应散播淫秽、暴力或其他负面信息,也不得借助言论自由的名义对社会进行恶意攻击或诽谤。
6. 尊重多样性原则尊重多样性原则要求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当尊重不同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避免歧视、偏见和歧视。
媒体应当以宽容、包容的态度对待多样性群体,不得散布、宣传种族、宗教、性别等歧视言论。
二、媒体法规1. 宪法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对媒体活动进行法律规范的基本依据。
中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媒体在开展新闻报道和舆论活动时,应当充分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言论压制和限制。
2. 新闻出版法新闻出版法是对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进行法律规范的基本法律文书。
新闻出版法规定了新闻出版单位的基本规范,包括新闻出版单位应当遵循事实真实性、客观性、中立性的原则进行新闻报道,不得进行捏造、篡改、散布谣言等违法行为。
传媒伦理与法规(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政法学院
传媒伦理与法规(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第一章测试1.传媒包括()答案:报纸;互联网;电视;广播2.传媒伦理与法规中的“传媒”,以新闻媒体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各种信息传播与沟通交流的平台。
()答案:对3.传媒规范的表现形式就是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
()答案:对4.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
()答案:对5.“传媒伦理与法规”课程,是一门关于如何更好地运用媒介的课程。
()答案:对6.法区别于道德的根本特征是()答案:法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第二章测试1.法的渊源是()答案:司法解释2.法的基本内容是()答案:权利义务3.法是一种()答案:社会规范4.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由什么决定()答案: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5.下列哪项不是不得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性规定。
()答案:合理使用原则第三章测试1.有关新闻侵权行为的说法,下列错误的一项是()答案:侵权行为是一种刑事过错行为2.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不包括哪项()答案:期限限制3.某杂志曝光艺人的裸照,此举侵犯了受害人的什么权利?()答案:隐私权4.有关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说法,下列错误的一项是()答案: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都是新闻传播侵权行为5.下面不属于保密法的一般范围的是()。
答案:国家党政方针政策中的秘密事项第四章测试1.新闻传播媒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除带有密级的文件外,尚未正式公开而属于保密范围的信息一般包括()。
答案:不能公开的科学技术信息;不能公开的追查刑事犯罪信息;不能公开的军事信息;未公开的党和国家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活动等信息。
2.新闻出版单位实行的保密制度()。
答案:新闻发布制度;采访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批准制度;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3.相关新闻泄密,下列说法正确是()。
答案:新闻泄密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输中泄露国家秘密行为4.依据相关要求,相关新闻出版保密工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
传媒法规与伦理课程体会
传媒法规与伦理课程体会
“本教材融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于一体,以问题为导向,探讨、阐述了九大问题:网络空间主权与安全,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泄密,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网络传播危害社会安定信息,网络侵犯名誉,网络侵犯隐私、个人信息,网络侵犯著作权,网络传播虚假、违法广告;并从伦理与法律的视角提出了治理之策,以冀于当下治理网络与新媒体的诸多问题有所裨益。
此外,本教材还设了两个专章,对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法制及伦理建设状况作了专题介绍与阐述”。
以上是本书的内容摘要。
网络传播之所以会引发诸多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分为两方面讨论。
客观方面是网络空间技术落后,网络安全立法滞后。
主观方面是传播者的立场不正、能力不足。
不同的原因,其对应的解决之道也是不同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客观方面的原因虽说不能彻底克服,但也很明显在逐步完善之中了。
而主观方面的原因,则需要我国加强道德教育与法制建设,在传播者从业之前就向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善”的理念。
一个心怀良善的人,不论身居何位,影响力多大,但起码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肯定是正面的。
人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生存。
尤其是作为传播学的学生,在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之中,都离不开和人打交道。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报道事件,更要做到照顾到事件背后的人的感受。
因此,我愿意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并竭尽全力帮助逆境之中的人。
《媒介伦理与法规》教学大纲
《媒介伦理与法规》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1104302课程名称:媒介伦理与法规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媒介伦理与法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之一,是广电传播实务提高性教学课程,一般在大三上学期开设。
2.课程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传媒职业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掌握我国涉及传媒职业的基本法律与法规,从而提高传媒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强化媒介工作的法律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媒介伦理的内涵,掌握传媒职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责任和道德评价,了解传播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能够对媒介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剖析。
理论课时32;成绩考核形式为开卷考试。
(期中*20+期末*70+平时成绩*10)三、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媒介法规篇和媒介伦理篇,详细细则见下面授课计划和课时安排情况。
导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传媒与法律的关系、传媒法律形成的历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记忆传媒法规发展的若干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媒法规发展的若干节点。
教学难点是将制定传媒法规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4.教学内容传媒法律关系传媒法律渊源传媒法与其他规范法规第一章传媒与国家安全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传媒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记忆传媒法规中规定的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条款。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传媒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传媒行为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原因。
4.教学内容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禁止破坏民族团结第二章传媒与社会秩序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传媒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记忆传媒法规中规定的与国家秩序相关的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传媒法: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第一节传媒法律关系传媒法律关系是传媒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大众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关系。
具体来说,传媒法律关系包括国际(传媒主管机关)、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受众(自然人、法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传媒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机构、组织和个人。
1.传媒主管机关2.传播媒介3.传播者4.受众二、传媒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媒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物2.传播行为3.智力成果三、传媒法律关系的内容指传媒法律的主体所享有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1.传播权利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建议权c.优待券d。
人身权2.传播义务a.更正与答辩b.保守国家秘密c.保守职业秘密d。
维护司法尊严e.不得搞“新闻诽谤”f.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g。
不得借采访的名义拉广告h.不得搞“有偿新闻”i。
不得发布禁载新闻四、传媒法律关系的类型1.传媒管理关系2.传媒监督关系3.传媒服务关系4.传媒纠纷处理关系5.传媒写作与竞争关系6.传媒职务关系第二节传媒法律渊源宪法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第三节传媒法与其他规范一、传媒法与传媒政策传媒政策是执政党、政府对所属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具体体现在其有关传媒内容、传媒经营管理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二、传媒法与传媒道德传媒道德是媒体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三、传媒法与传媒纪律传媒纪律是执政党、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约束传媒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其作用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第一章传媒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第二节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迅速的基本特征,新闻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国家秘密,因为特别需要强调保守国际秘密,防止新闻媒介泄密新闻泄密:指在新闻媒介中公开国家秘密,以致国家安全或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一般来说,新闻泄密时间是一种过失行为。
新闻保密制度1.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设计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的制度4.新闻发布制度第三节禁止破坏民族团结第二章传媒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活动具有调控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传播媒介一旦向社会传播了不良信息,便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法律禁止传播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包括:散布谣言,宣扬邪教,传播淫秽、色情内容,渲染凶杀、暴力内容第一节禁止散布谣言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散布谣言的危害极大,可能使个人名誉受到损害,可能使企事业单位甚至行业名誉受损,经营受损,甚至蒙受巨额经济损失散布谣言指行为人以制造社会混乱、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第二节禁止宣扬邪教第三节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第四节渲染凶杀、暴力内容第三章传媒与司法独立第一节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一、传媒与司法的一致性传媒报道与司法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以追求社会正义为其主要的价值取向.二、传媒与司法的矛盾性司法活动与传媒监督虽然都追求真实,但司法活动讲究独立性和程序性,而传媒监督讲究公开性和时效性,实际上是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三、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传媒通过对司法活动进行真实、公开、公正的报道,可以起到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司法改革、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1.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2.监督公共权力的需要3.传媒的职责所在4.司法实践的需要第二节传媒监督与“媒介审判"一、媒介审判及其负面影响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消息、进行评论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白素等结论,造成败坏司法原则的后果。
媒介审判的负面影响1.亵渎法治原则2.错误示范民众3.导致媒体角色错位二、如何避免媒介审判要做到客观、真实,不煽风点火,不添油加醋;理性,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给原被告双方同等说话的机会,甚至给犯罪嫌疑人发言或为自己辩驳的机会.维护司法尊严,在法治原则下监督司法。
传媒监督司法的原则:1.案件判决前不做定罪、定性报道2.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做倾向性评论3.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的权益予以特别关切4.不易详细报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情5.不对法庭审判活动安放6.不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7.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8.判决前发表质疑和评论限于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9.批评性评论应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学识10.不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涉诉的报道和评论另外,还应注意:1.对未成年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案件,应注意用匿名报道2.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意愿3.不能随意与公共官员、人物、利益、兴趣相关为借口而谋求采访报道特权等。
第三节传媒与司法的平衡与互动一、媒体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法院判决前:1.应坚持客观公正地报道,平衡报道,不得有所侧重3.新闻用语应坚持中性语言4.只要证据确凿,可立即与以报道并就此发表评论5.传媒介入案件的报道,要遵循“即使报道”和“全程报道"的原则二、司法部门:加强法制建设,捍卫司法独立各种公开审判案件的审判过程1.应允许新闻记者报道2.司法部门应建立新闻发布机制,有专门新闻发言人3.建立裁判理由说明制度,并在判决书上公开,以便于新闻报道和评论4.案件的处理权落实到独任庭和合议庭,错案责任承担也落实到独任庭和合议庭,以强化审判人员的责任感5.公开审判结果时,必须保证内容的完整和真实,要详细公开每个参审法官对其参审案件的意见,并予以公开。
第四章传媒与人格权利第一节传媒与名誉权名誉权:指公民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平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平评价的权利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方式1.侮辱指新闻报道、公开出版物以污秽、粗鄙、下流的语言文字对特定的人进行嘲笑、蔑视、辱骂等,旨在表达一种轻蔑、仇视或丑化他人形象的情绪而贬损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2.诽谤指散布虚假事实,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损害他人名誉造成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2.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者3.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实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名誉侵权的抗辩事由1.内容真实2.公正评论3.特许权第二节传媒与隐私权隐私权又称“宁居权”是公民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损害的权利.具体包括两层含义1.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不非法获得。
2.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涉侵害他人隐私的情形1.公布、宣传他人隐私2.窃取个人资讯3.侵入私生活领域4.侵入互联网的私生活区域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侵害隐私的抗辩原则1.公共利益原则指凡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事项,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公开的事项,不受隐私权保护2.社会知名人士与公共兴趣原则3.政府官员克减隐私原则4.公众知晓、公共场合、公开记录原则5.权利人统一原则6.是指不可辨认原则第三节传媒与肖像权肖像权:是指公民个人形象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公民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传媒侵权肖像权的行为1.未经本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2.不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3.网络侵害肖像权的想行为传媒合理使用肖像的情形1.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任务的肖像2.使用在特定场合出息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3.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肖像4.为了公民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公民的肖像5.为了进行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他人的肖像6.为了科教文卫体等公益事业的需要,而有限地使用公民的肖像7.基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使用第四节传媒与姓名权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其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排除他人干涉和非法使用的一项人格权侵害姓名权的主要形式1.干涉2.盗用3.假冒传媒侵害姓名权的构成要件1.传媒侵害的是特定人的姓名权2.传媒报道中有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3.传媒机构和传媒工作者主观上有过错4.行为人造成了特定姓名权、名誉权或财产权的损害第五节传媒与荣誉权荣誉权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保持、利用各种嘉奖并享有其所产生利益的权利. 传媒侵害荣誉的情形1.抬高夸大荣誉2.贬损荣誉传媒侵害荣誉权的构成要件1.有侵害荣誉权的违法行为2.有侵害荣誉权的损害事实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第五章传媒与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的基本内容著作权:也称版权,它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基于穿凿某种作品而享有的署名、发表、出版、获取报酬等权利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及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的客体就是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二节著作权中的邻接权邻接权:又称“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利益,是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中所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传播者的权利1.图书出版者权2.表演者权3.录音录像制作者权4.广播电视组织权5.网络服务提供者传播权第三节著作权与公共利益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知名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制度.合理使用时对著作权人使用著作权的限制,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四节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有三个要件:公众、自己选定的时间、自己选定的地点特点1.禁止他人上传使用的权利2.禁止他人下载使用的权利3.禁止他人在网络上转载的权利4.禁止他人在互联网上网下侵犯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分类1.未发表作品的上传2.已发表作品的上传3.已上传到网络的作品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行为的表现形式1.传统作品的上传2.网上原创作品的下载3.网上作品的转载4.链接第六章传媒与行政管理第一节报纸期刊管理一、报刊出版制度报刊出版审判制度主管主办单位制度1.报刊内容方面2.经济方面3.人事制度方面二、报刊的创办和登记三、报刊的监督管理1.依照法定程度出版2.报刊审读制度3.质量评估制度4.报刊年检制度四、禁止非法出版第二节广播电视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管理1.禁播规定2.审查规定3.限制播放规定涉案剧限制播放、境外节目限制播放、广告节目限制播放4.直播规定重要政务新闻的直播规定、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规定广播电视涉外制度1.境外资本和投资者准入允许通过贷款等方式,利用境外资金投入广播电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