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秋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
2015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

2015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1.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B)。
A.p真井且q真B.p真并且q假C.p假并且q真D.p假并且q假满分:4分得分:42.“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作为定义,属于(B)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满分:4分得分:43.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A.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或然性推理满分:4分得分:44.“某甲是有罪的。
”与“某甲是无罪的。
”这两个直言命题之间是(B)。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满分:4分得分:45.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C)。
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满分:4分得分:46.“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推理运用了(A)。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满分:4分得分:47.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这一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D)。
A.同语反复B.循环定义C.定义含混D.定义过宽满分:4分得分:48.“电大学生”与“共产党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A)。
A.交叉关系②真包含于关系③真包含关系④全异关系满分:4分得分:49.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D)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即非对称又非传递满分:4分得分:410.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C)。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满分:4分得分:411."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D)。
法律逻辑学课后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1)第二章概念一、1、内涵,外延;2、内涵,外延;3、内涵,外延;4、内涵,外延;5、内涵,外延;6、内涵,外延;7、内涵,外延;8、内涵,外延。
二、(一)1、单独概念2、普遍概念3、普遍概念4、单独概念5、普遍概念6、普遍概念7、普遍概念8、普遍概念9、普遍概念(二)1、正概念2、负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5、正概念6、负概念7、正概念8、负概念三、1、集合概念,集合概念2、集合概念3、非集合概念4、集合概念5、非集合概念四、1、“丛书”是集合概念,不能受“三本”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书”;2、第一个“人”为集合概念,第二个“人”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3、“词汇”是集合概念,不能受“1000个”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词”;4、第一个“群众”为集合概念,第二个“群众”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5、“枪支”是集合概念,不能受“50多支”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枪”;6、“鸟类”是集合概念,不能受“几十种”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鸟”。
五、1、“人民法院”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是全同关系;2、“死亡”与“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是真包含关系,“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是矛盾关系;03、“法律”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包含于关系;4、“哲学”与“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全同关系,“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是真包含关系,“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是矛盾关系;5、“亚洲国家”与“多民族国家”是交叉关系;6、“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全同关系。
六、1、A(盗窃犯)与B(杀人犯)、B(杀人犯)与C(强奸犯)、A(盗窃犯)与C (强奸犯)是交叉关系, A(盗窃犯)、B(杀人犯)、C(强奸犯)分别与D(罪犯)都是真包含于关系;2、A(人民)与B(人民法院)、A(人民)与C(司法机关)是反对关系,B(人民法院)与C(司法机关)是真包含于关系;3、A(强制措施)分别与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是真包含关系,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相互间为反对关系;4、A(共青团员)、C(青年律师)与B(青年)是真包含于关系,A(共青团员)与C (青年律师)是交叉关系,A(共青团员)、B(青年)、C(青年律师)与D(律师事务所)为反对关系;5、A(农村)与B(农民)、C(劳动模范)、D(共产党员)都是反对关系,B(农民)、C(劳动模范)、D(共产党员)相互间为交叉关系;6、A(动物园)与B(动物)、C(人)、D(机器人)都是反对关系,D(机器人)与A(动物园)、B(动物)、C(人)也都是反对关系,B(动物)与C(人)是真包含关系;7、A(青年)与B(共产党员)、C(司法干部)、D(审判员)都是交叉关系,B(共产党员)与A(青年)、C(司法干部)、D(审判员)也是交叉关系,C(司法干部)与D (审判员)是真包含关系;8、A(广播电视大学)、B(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C(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学生)相互间为反对关系。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二三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二三试题及答案Tomorrow Will Be Better, February 3, 2021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B ;1.00分A. 集合概念B. 普遍概念C. 单独概念D. 负概念2.“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1.00分A. 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C. 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D. 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c ;1.00分A. 全异关系B. 真包含于关系C. 交叉关系D. 同一关系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1.00分A. 划分B. 定义C. 分类D. 限制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A ;1.00分A. 矛盾关系B. 下反对关系C. 差等关系D. 反对关系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 1.00分A. 反证法——间接证明B. 定义项——定义C. 山脉——山D. 大项——三段论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D ;1.00分A. 企业B. 动产C. 土地D. 财产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D ;1.00分A. 负概念B. 非集合概念C. 普遍概念D. 集合概念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1.00分A. 正确的划分B.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C. 错误的划分D. 分类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 1.00分A. 逻辑常项B. 语言表达形式C. 变项D. 思维的内容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一定义是D ;1.00分A.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B. 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C. 正确的定义D. 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B ;1.00分A. 普遍概念B. 单独概念C. 负概念D. 正概念13.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B ;1.00分A. 等值的B. 或然的C. 必然的D. 蕴涵关系1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C ;1.00分A. 定义过窄B. 定义用否定联项C. 以比喻代定义D. 定义过宽1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有B不是A"均真,则A与B C ;1.00分A. 真包含关系B. 全同关系C. 交叉关系D. 真包含于关系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是一个B ;1.00分A. 选言判断B.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C.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 联言判断17.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B ;1.00分A. 前提的真假B. 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C. 结论的真假D. 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18.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C ;1.00分A. 概括错,限制对B. 概括和限制都对C. 概括和限制都错D. 概括对,限制错19.“这个抢劫犯一定是李鹏”是A ;1.00分A. 必然肯定判断B. 可能肯定判断C. 可能否定判断D. 必然否定判断20.“甲某可能不是盗窃犯”是C ;1.00分A. 必然否定判断B. 可能肯定判断C. 可能否定判断D. 必然肯定判断21.求同法的特点是B ;1.00分A. 去同求异B. 去异求同C. 寻异求同D. 寻同求异22."重工业是生产重工业产品的工业"这一定义是C ;1.00分A. 犯了"定义循环"的逻辑错误B. 正确的定义C. 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D. 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23.如果D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1.00分A. A与B全异B. A真包含于BC. A与B同一D. A与B交叉2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来考虑概念所属种类,"无产阶级"是A ;1.00分A. 正概念B. 集合概念C. 负概念D. 普遍概念25."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 这一判断可以理解为D ;1.00分A. 所有犯罪的是青少年B. 所有的青少年是犯罪的C. 所有犯罪的不是青少年D. 有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26.“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是一个B ;1.00分A. 联言判断B. 选言判断C. 规范判断D.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27."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共同的,可以推知,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主要目的;"这段话运用的是D ;1.00分A. 剩余法B. 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D. 求同法28.“他不但口才好,而且充当辩护人辩护得也好”是一个C ;1.00分A. 选言判断B. 假言判断C. 联言判断D. 规范判断29.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是C ;1.00分A. 有前件,必有后件B. 没有前件,有后件C. 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D. 有前件,没有后件30.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和"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C ;1.00分A.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B. 都是非集合概念C.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 都是集合概念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1.“文学作品的叙述方法,不是顺叙,就是倒叙”,这一议论存在的逻辑错误有C D2.00分A. 子项相容B. 误把矛盾关系当作反对关系C. 误把反对关系当作矛盾关系D. 划分不全2.“中国知识分子一定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其中“中国知识分子”这一语词表达B D 2.00分A. 单独概念B. 集合概念C. 非集合概念D. 正概念3.“某县去年非计划内新生儿占新生儿的五分之一”,其中“某县去年非计划内新生儿”属于B D 2.00分A. 单独概念B. 负概念C. 非集合概念D. 普遍概念4.主项和谓项均周延的某个直言命题为真,则其主项和谓项可能具有的外延关系是B D2.00分A. 同一关系B. 反对关系C. 交叉关系D. 矛盾关系5.下列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A D 2.00分A. “科学”限制为“自然科学”B. “中国”限制为“北京”C. “普遍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D. “竞争”限制为“人才竞争”6.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与C的外延一定是C D 2.00分A. 属种关系B. 矛盾关系C. 全异关系D. 反对关系7.以“侵害公民民主权利是伤害罪”为前提进行对当关系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有A B C2.00分A. 并非有些侵害公民民主权利罪不是伤害罪B. 有些侵害公民民主权利罪是伤害罪C. 并非侵害公民民主权利罪不是伤害罪D. 有些侵害公民民主权利罪并非不是伤害罪8.当“没有S是P”为假时,则S与P之间的关系可能是A B C 2.00分A. 交叉关系B. 同一关系C. 真包含于关系D. 全异关系9.“词项”与“命题”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A C 2.00分A. 不相容关系B. 属种关系C. 反对关系D. 交叉关系10.“基本粒子泛指比原子核销的物质单元,包括电子、中子、质子、光子等”,这个语句是 A B 2.00分A. 先说内涵,后说外延B. 关系定义C. 性质定义D. 发生定义11.已知“有A不是B”为假,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A C 2.00分A. 全同关系B. 不相容关系C. A真包含于BD. A真包含B12.设A为一单独概念,B是一普遍概念,则A与B的外延不可能是A B D 2.00分A. 交叉关系B. 全同关系C. 全异关系D. A真包含B13.若SAP与PAS恰为一真一假,则S与P的外延关系可以是B D 2.00分A. 全异关系B. 真包含于关系C. 全同关系D. 真包含关系14.当“所有A是B”为假而“有B不是A”为真时,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B C2.00分A. A真包含BB. 全异关系C. 交叉关系D. 全同关系15.若A和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B D ;2.00分A. 交叉关系B. 同一关系C. 真包含关系D. 全异关系16.“划分按层次可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任何划分都包含母项、子项和根据三部分;”这一议论对“划分”这一概念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 B D 2.00分A. 先从内涵,后从外延B. 仅从内涵C. 仅从外延D. 先从外延,后从内涵17.将“纺织品”概括为“商品”,限制为“丝织品”,其中A B C 2.00分A. 概括不正确B. 概括不正确,限制正确C. 限制正确D. 概括正确18.以“有些刑事案件是不公开审理案件”为前提进行命题变形直接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有 A C 2.00分A. 有的刑事案件不是公开审理案件B. 有的刑事案件是公开审理案件C. 有的不公开审理案件是刑事案件D. 有的公开审理案件不是刑事案件19.“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的“鲁迅”这一概念A C D 2.00分A. 是单独概念B. 与“中国伟大作家”之间为全同关系C. 与“作家”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D. 不能进行划分20.如果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则A与B的外延间可能是B C2.00分A. B真包含AB. A真包含BC. B真包含于AD. A真包含于B三、判断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1.或者“全班同学都是团员”为假,或者“全班同学都不是团员”为假;“全班同学都不是团员”为假;所以“全班同学都是团员”为真;1.00分错误正确2.只有快车,才在这一站停车;上一列车是快车;所以,它在这一站停车;1.00分错误正确3.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1.00分错误正确4.“正方形是平面内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作为概念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5.我们队除非技术发挥好、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我们队总是配合不好,可见我们队不能战胜乙队;1.00分错误正确6.若是仇杀案的凶手,则罪犯与死者必然有仇;他是仇杀案的凶手,但与死者无仇;1.00分错误正确7.“机会主义者就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作为概念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8.历史小说可能百看不厌,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所以三国演义必然是百看不厌的;1.00分错误正确9.物质是不灭的,这只笔是物质,所以这只笔是不灭的;1.00分错误正确10.不是快车是不带邮件的,下次列车是快车,所以下次列车是带邮件的;1.00分错误正确11.“奇数就是偶数加1而成的数,偶数则是奇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作为概念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12.已知若A不是B,则C是D;C不是D,因为A是B;1.00分错误正确13.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1.00分错误正确14.火星上或者有人类存在或者没有人类存在,但我不能断定火星上有人类存在是真的还是火星上没有人类存在是真的;1.00分错误正确15.“期刊分为月刊和季刊;”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16.“语言不是上层建筑;”作为概念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17.如果桥梁被水冲坏了,汽车就不会准时回来,现在汽车没有准时回来,所以桥梁被水冲坏了;1.00分错误正确18.“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19.前提虚假可能不是正确的推理,所以,前提虚假必然不是正确的推理;1.00分错误正确20.“商品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概念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21.“中国的少数民族分为蒙、藏、回、满、维吾尔和汉族等五十多个民族;”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22.“文学作品分为古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23.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1.00分错误正确24.当有人说欧谛德谟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1.00分错误正确25.他在20世纪里活100多岁;1.00分错误正确26.甲说:“这种陶瓷产品如果不是景德镇产的,就是唐山产的;”乙说:“不它既不是景德镇产的,也不是唐山产的;”1.00分错误正确27.物质世界不可能是静止的,自然界是物质世界,所以,自然界不可能是静止的;1.00分错误正确28.“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各种艺术成分;”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29.“华东师范大学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30.“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作为概念是否正确 1.00分错误正确法律逻辑学作业二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1.动物学家用一种苍蝇猩猩蝇做实验;如果在猩猩蝇生长期内给予全日光照,猩猩蝇经过208小时成熟;如果给予半日光照,则猩猩蝇需要212小时才能生长成熟;如果在生长期内无光照,则要219小时内才能成熟;可见,光照时间长短是猩猩蝇成熟期长短的原因;该实验运用的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D 1.00分A. 求异法B. 求同法C. 剩余法D. 共变法2.甲说:“根据该被告犯罪的情况,不应从重处罚;”乙说:“那就应从轻处罚;”甲说:“也不应从轻处罚;”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D 1.00分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排中律C. 违反矛盾律D. 不违反逻辑规律3."我既肯定有人不是好的,又肯定所有人是好的"犯了A的逻辑错误;1.00分A. 自相矛盾B. 模棱两可C. 推不出D. 转移论题4.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B 的逻辑错误;1.00分A. 虚假论据B. 循环论证C. 预期理由D. 推不出5.某甲说:“要说必然会胜诉是不对的,谁能担保必然会胜诉呢要说可能不会胜诉也是不对的,怎么可能不会胜诉呢”; 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某甲说的话C1.00分A. 违反同一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矛盾律6.前年引进美国大片廊桥遗梦,仅仅在滨州市放映一周时间,各影剧院的总票房收入就达到800万元;这一次滨州市又引进泰坦尼克号,准备连续放映10天,1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应该能够突破;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上述推断最可能隐含以下哪项假设 C 1.00分A. 各影剧院普遍更新设备,这一次的音响效果比以前有很大改善;B. 滨州市很多人因为映期时间短都没有看廊桥遗梦,这一次可以得到补偿;C. 这两部片子都是艺术精品,预计每天的上座率、票价等非常类似;D. 连续放映10天是以往比较少见的映期安排,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7.张三说:“根据该被告犯罪的情况,不应从重处罚;”乙说:“那就应从轻处罚;”甲说:“也不应从轻处罚;”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D 1.00分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排中律C. 违反矛盾律D. 不违反逻辑规律8.在下列判断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C ;1.00分A. SEP真且PES真B. SIP真且SOP真C. SEP真且SEP真D. SOP真且SIP真9.在假说的形成阶段提出初步假定时运用的推理大多是C 1.00分A. 模态推理和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C.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D. 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10."我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我也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以上议论C的逻辑要求;1.00分A.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B. 违反同一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矛盾律11.“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A ;1.00分A. 求同求异并用法B. 求异法C. 求同法D. 共变法12.光线的照射,有助于缓解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曾对9名患者进行研究,他们均因冬季白天变短而患上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让患者在清早和傍晚各受3个小时伴有花香的强光照射;一周之内,7名患者完全摆脱抑郁,另外两人也表现出显着好转;由于光照会诱使身体误以为夏季已经来临,这样便治好冬季抑郁症; B 1.00分A. 9名患者中最先痊愈的3位均为女性,但对男性的治疗效果较为迟缓;B. 每天6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改变了患者原来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他们的心态;这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一种主要影响;C. 该实验均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中进行,无法区分南北两半球的实验差异,但也无法预先排除;D. 强光照射对于皮肤的损害义尽得到专门研究的证实,其中夏季比起冬季的危害性更大;13.据对一批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57岁,而在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9岁;这说明,目前企业中总经理的年龄呈老化趋势;以下哪项对于题干的论证提出的质疑最为有力A 1.00分A. 题干中没有说明,这些总经理任职的平均年数;B. 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仅是个近似数字;C. 题干中的信息,仅仅基于有2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D. 题干中没有说明,20年前这些企业关于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龄限制;14.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这句话A 1.00分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矛盾律C. 违反排中律D. 不违反逻辑规律15.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我不认为到会的都是好律师,也不认为到会的有些不是好律师;”这句话A 1.00分A. 违反排中律B. 违反矛盾律C. 违反同一律D. 不违反逻辑规律16.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B 1.00分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排中律C. 违反矛盾律D. 不违反逻辑规律17.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B 1.00分A. SIP真且SAP假B. SEP真且SOP假C. SAP真且SOP假D. SOP真且SIP假18.间接反驳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基本规律是C ;1.00分A. 同一律B. 排中律C. 矛盾律D. 充足理由律19.在某次税务检查后,4位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如果4人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B1.00分A. 丁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纳税B. 丙的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C. 丙的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D. 甲的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20.既断定“p←q”为真,又断定“p∧﹁q”为假,则 B 1.00分A. 违反矛盾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同一律21.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A 1.00分A. 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B. 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C. 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D. 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22.“如果构成犯罪,就要触犯刑法;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是没有触犯刑法;”该命题违反了什么样的逻辑规律B 1.00分A. 排中律B. 矛盾律C. 同一律D. 充足理由律23.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A1.00分A. 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B. 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C. 只违反矛盾律D. 违反矛盾律24.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A 1.00分A. 不违反逻辑规律B. 违反排中律D. 违反矛盾律25.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D ;1.00分A. 必然P真且可能假B. 必然P真且可能P真C. 可能P假且可能P真D. 可能P假且可能假26.甲说:“请问,这个罪犯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呢”乙说:“这个罪犯既不是故意犯罪,也不是过失犯罪;”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乙说的话A 1.00分A. 违反排中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矛盾律D. 违反同一律27."论题应当保持同一",其实也是遵循B ;1.00分A. 矛盾律B. 同一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28.法国里昂大学的科学家对一百名男子调查,得出结论:“留大胡子者易秃顶;”他们认为,由于浓密的长胡子妨碍皮肤散热,许多男子秃顶是机体为了保护大脑免于过热而脱发;他们使用的推理是C 1.00分A. 完全归纳推理B.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C. 科学归纳推理D. 概率归纳推理29.“如果所有贪污犯都有作案动机,那么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和“有些贪污犯没有作案动机,或者有些贪污犯有作案动机,是不对的”,若断定这两个复合命题都真,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1.00分A. 自相矛盾B. 偷换论题C. 偷换概念D. 模棱两可30.某人调查了若干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地区,发现其他情况都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些地方的普法教育搞的很好;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里的结论是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C得出的;1.00分A. 剩余法B. 求异法C. 求同法D. 共变法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1.甲说:“根据该被告犯罪的情况,不应从重处罚;”乙说:“那就应从轻处罚;”甲说:“也不应从轻处罚;”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不符合下列哪些选项 A B D2.00分A. 违反排中律C. 不违反逻辑规律D. 违反同一律2.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这句话不符合下列哪些选项 B C D 2.00分A. 违反同一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矛盾律D. 违反排中律3.甲说:“说并非所有证人都说真话是成立的,说并非所有证人都不说真话也是成立的;”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不符合下列哪些选项 A C D 2.00分A. 违反同一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矛盾律4.下列议论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A C D ;2.00分A. 这个人一定不是罪犯,当然他也可能是罪犯B. 这个人可能是罪犯,当然他也可能不是罪犯C. 这个人不可能不是罪犯,当然他也不一定是罪犯D. 这个人一定是罪犯,当然他也可能不是罪犯5.甲:“说所有证人都说真话是成立的,说有的证人不说真话也是成立的;”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不符合下列哪些选项 A B D 2.00分A. 违反同一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矛盾律D. 违反排中律6.“能否理顺工资、价格的关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这句话A C 2.00分A. 违反矛盾律B. 没有违反逻辑规律C. 犯“自相矛盾”的错误D. 违反排中律7.下列情况不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有B C 2.00分A. 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并断定为同真;B. 在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C. 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并断定为不能同真;D. 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做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并断定为同假;8.下列逻辑错误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A D ;2.00分A. 混淆概念B. 模棱两可C. 自相矛盾D. 转移论题9.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是A B C 2.00分A. 推不出C. 预期理由D. 偷换概念10.下列各组断定中,既不违反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的有 B D ;2.00分A. 同时肯定必须P和禁止PB. 同时肯定必须非P和禁止PC. 同时肯定禁止P和允许PD. 同时肯定允许P和允许非P11.下列复合命题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A B 2.00分A. 不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不必然火灾没有原因B. 火灾有原因是必然的,火灾没有原因也是可能的C. 火灾必然有原因,并且不可能没有原因D. 可能火灾有原因,并且火灾必然有原因12.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B D ;2.00分A. 违反矛盾律B. 违反同一律C. 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D. 违反排中律13.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不会犯B C D的逻辑错误;2.00分A. 虚假论据B. 循环论证C. 预期理由D. 推不出14.某甲说:“要说必然会胜诉是不对的,谁能担保必然会胜诉呢要说可能不会胜诉也是不对的,怎么可能不会胜诉呢”; 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某甲说的话不符合下列哪些选项 A C D 2.00分A. 违反矛盾律B. 违反排中律C. 违反同一律D. 不违反逻辑规律15.不矛盾律的适用范围是A B C 2.00分A.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B. 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C. 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D. 具有差等关系的判断16.张三说:“根据该被告犯罪的情况,不应从重处罚;”乙说:“那就应从轻处罚;”甲说:“也不应从轻处罚;”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不符合下列哪些选项A C D2.00分A. 违反排中律B. 不违反逻辑规律C. 违反矛盾律D. 违反同一律17.在论证中,违反"论据必须真实"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B ;2.00分。
15秋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A. 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B. 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C. 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D. 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选择:C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民”这个概念是()A. 集合概念B. 非集合概念C. 普通概念D. 负概念-----------------选择:A3. 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A. 所有的S是PB. 所有S不是PC. 有S是PD. 有S不是P-----------------选择:B4. 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 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选择:B5. 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
A. 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 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C. 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 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选择:D6. 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与原论题“P”是()。
A. 等值关系B. 矛盾关系C. 反对关系D. 交叉关系-----------------选择:B7. 在“有的逻辑学家是心理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具有()。
A. 仅全同关系。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全称否定)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都周延的)。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同学),量项是(有的),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特称肯定)命题。
3、x与y有M关系,若y与x一定没有M关系,则M是(反对称)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矛盾)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反对)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二、单项选择题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④)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②主项和量项③谓项和联项④量项和联项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①)。
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形式④客观实际3、若“所有P是S”和“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具有(③)关系。
①全同②交叉③S真包含P④S真包含于P4、若“这本书是小说书”假,则(③)。
①“这本书是日文词典”真②“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③“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④“这本书是地理书”假5、当SEP假而SOP真时,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可能是(③)。
①全同关系或交叉关系②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_③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④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6、根据性质命题的相关知识,从SAP出发能推出(④)。
①SAP②SEP③SIP④SOP7、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不都周延的有(①)。
北航《法律逻辑学》15秋 在线作业三 满分答案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1. 以“没有M不是P”和”有的S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A. 没有S是PB. 没有S不是PC. 有的S是PD. 有的S不是P-----------------选择:C2. 如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A. 同时肯定B. 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C. 同时否定D. 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选择:B3. 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 概念→判断→推理B. 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C. 思维形式→推理→归纳推理D. 回溯推理→类比推理→推理-----------------选择:C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选择:C5. 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选择:C6. 下列各组的两个判断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关系的是()。
A. “所有的城市都有市花”、“有的城市没有市花”B. “有的科研成果是论文”、“有的科研成果不是论文”C. “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D. “凡金属都有延展性”、“凡金属都没有延展性”-----------------选择:B7. “主项和调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A. 反对关系B. 下反对关系C. 矛盾关系D. 差等关系-----------------选择:C8. 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差等关系B. 矛盾关系C. 反对关系D. 下反对关系-----------------选择:C9. 与“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0分)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根据性质判断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根据简单真值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I PM(A)SS(I)P二、单项选择(20分)1、“p要么q”与“p并且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假言直接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C、规范模范判断分为规范模范词和基础判断;D、反驳分为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和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判断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其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其参考答案《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其参考答案《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及其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3、“所有S不是P。
”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
逻辑变项是s、P。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
”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
&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种词项。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
10、任何一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 SlP。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 ;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__________ 员是律师。
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SOP—Sl非P-—非PIS。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教材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标准答案简答题1.(1)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逻辑学或逻辑知识(3)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4)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 首先,他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我们由自发的逻辑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逻辑思维。
其次,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逻辑学还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提高论辩能力。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外延2.否定、行为3.矛盾;全异;真包含(属种);真包含于(种属);全同4.属,种5.“划分过窄”;“多标准划分”6.外延;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7.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8.被定义罪名概念=种差十邻近的属概念9.集合10.单独概念;普遍概念11.定义过窄12.全同;同一个1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14.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定义过宽15.集合,非集合16. 概括和限制17.单独概念;哲学范畴18. 肯定的;全称19.主项、谓项、联项、量项20. 认识性内涵21.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22.认识性;规定性;23.词项;24.归类;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C. 5.B. 6.D. 7.D. 8.A.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6.D 17.C 18.C 19.C 20.B21.A 22.A 23.B三、多项选择题1.A.B.C. 2.B.D.E. 3.A.B.C.E 4.C.E. 5.A. C.D 6.A.B.C.E. 7.A.C8.D.E. 9.A. D.E. 10.A.B.C.D.E. 11.B.C. 12. A.B.D 13.BD 14.ABD15.CE 16.ABCD 17.ABC 18.BD四、名词解释1.认识性内涵:其构成性质是通过对象间性质的比较而确立的,它是人们关于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认识的成果。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工作不仅要有股拚劲,而且还要注意方法。
2、要么是他作案,要么是你作案,二者必居其一。
3、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2、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3、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道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腐蚀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凡作案人都有作案动机,他有作案动机;所以他是作案人。
2、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3、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是强奸犯。
4、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职守罪。
5、任何法律行为或者是单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双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共同法律行为;遗嘱法律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遗嘱法律行为不是双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共同法律行为。
6、所有因病死亡都是正常死亡;所以所有因病而死的都不是非正常死亡。
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2、你对创建“平安”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
不过,你的建议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答案(一)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q2、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要么q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q。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逻辑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2、逻辑错误:以比喻代定义。
3、逻辑错误: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三段论,不正确,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法律逻辑学作业三1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1.限缩解释属于法律解释分类中的:()(1.00分)A. 语义解释B. 语形解释C. 语音解释D. 语用解释2.法律逻辑是一门()学科。
(1.00分)A. 理论性B. 交叉C. 逻辑性D. 应用性3.当然解释属于法律解释分类中的:()(1.00分)A. 语用解释B. 语音解释C. 语形解释D. 语义解释4.从法律效力等级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1.00分)A. 宪法和法律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 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D. 立法形式和司法形式5.原意解释属于法律解释分类中的:()(1.00分)A. 语音解释B. 语用解释C. 语义解释D. 语形解释6.法律思维的特征包括()。
(1.00分)A. 循法性B. 规范性C. 功利性D. 强制性7.从静态法律构成的角度,法律形式包括()。
(1.00分)A. 宪法和法律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 立法形式和司法形式D. 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8.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1.00分)A. 涉物概念与时空概念B. 确定性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C. 时间概念与模式概念D. 基本概念与非基本概念9.当法官指责被告人说谎时,被告人辩解说:“我要是说谎,我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我没有说谎。
”该命题犯了什么样的逻辑错误?()(1.00分)A. 偷换概念B. 转移论题C. 混淆概念D. 偷换论题10.按照概念涉及的对象不同,可以把法律概念分为:()(1.00分)A. 涉人概念与涉事概念B. 基本概念与非基本概念C. 确定性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D. 权利概念与义务概念11.法律逻辑是一门()学科。
(1.00分)A. 法学基础理论B. 理论性C. 逻辑性D. 应用性12.根据模态推理,由“张三可能会作案”可以推出( )(1.00分)A. 张三必然会作案B. 并非张三必然不会作案C. 张三可能不会作案D. 张三必然不会作案13.法律逻辑学是关于()的形式、规律及其方法的科学。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 “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 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 之间的关系是()。
A. 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 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法律逻辑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标准答案简答题1.(1)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逻辑学或逻辑知识(3)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4)思维的规律性、科学性2. 首先,他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我们由自发的逻辑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逻辑思维。
其次,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逻辑学还有助于人们准确的表达思想,提高论辩能力。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外延2.否定、行为3.矛盾;全异;真包含(属种);真包含于(种属);全同4.属,种5.“划分过窄”;“多标准划分”6.外延;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7.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8.被定义罪名概念=种差十邻近的属概念9.集合10.单独概念;普遍概念11.定义过窄12.全同;同一个1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14.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定义过宽15.集合,非集合16. 概括和限制17.单独概念;哲学范畴18. 肯定的;全称19.主项、谓项、联项、量项20. 认识性内涵21.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22.认识性;规定性;23.词项;24.归类;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C. 5.B. 6.D. 7.D. 8.A.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D. 18.C三、多项选择题1.2. 3..4.. 5.A. 6. 7.8.. 9.A. . 10. 11.. 12.四、名词解释1.认识性内涵:其构成性质是通过对象间性质的比较而确立的,它是人们关于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认识的成果。
2.概念的限制:就是由属概念过渡为它的某一个种概念,从而缩小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3.反对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都真包含于同一个属概念,并且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叫做反对关系。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18d94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c.png)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题目一:概念辨析1.请解释法律逻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法律逻辑学是对法律规则及其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科,是法学的一门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法律中的逻辑问题,包括法律规则的形式逻辑和实际逻辑,法律推理的规则和方法,法律论证的过程等。
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条文等法律规范性规定。
2.请解释法律逻辑学与法学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法律逻辑学与法学逻辑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学科。
法学逻辑学主要研究法学中的逻辑问题,包括法律语言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推理的逻辑规律等;而法律逻辑学主要研究法律规则及其逻辑关系等法律领域的逻辑问题。
因此,法律逻辑学是法学逻辑学的一个具体应用领域。
题目二:逻辑推理1.在法律论证过程中,为什么要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在法律论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我们从已知的法律规则或事实出发,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逻辑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法律规则的适用性以及解决法律争议等问题。
通过运用逻辑推理,可以使法律论证的过程更加严密、合理,并提高论证的效力和说服力。
2.请解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归纳推理是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已知的个别案例或事实中归纳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例如,某一法院审理了几起相似案件,都是基于某一法律条文进行判决,从这些具体的案例中可以归纳出该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和规则。
演绎推理是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利用已知的普遍规律或前提,推出特殊的结论。
例如,已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饮酒”,某甲被发现饮酒,那么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即该甲违反了法律规定。
题目三:逻辑谬误1.什么是逻辑谬误?请列举并解释5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是指在逻辑推理中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5种常见的逻辑谬误:–陷阱问题:利用一种错误的推理方式来误导他人,例如诱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得出不合理的结论。
《法律逻辑学》习题三答案

《法律逻辑学》习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C )。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以比喻代定义D定义用否定联项”2、“商品是劳动产品”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A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以比喻代定义 D同语反复”3.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宪法”与“国家根本大法”之间是( D )。
A、属种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4、“法律可分为实体法、程序法和民事诉讼法”作为划分的错误是( D )。
A子项不B、分解C、多出子项D、子项相容5、在“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这一判断中,“盗窃罪”与“侵犯财产罪”两个概念外延之间是( A )。
A、属种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6、“人民法院可以化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划分的错误是( A )。
A、子项不全B、多标准划分C、分解D、多出子项7、在“有些伤害罪是过失犯罪”中“伤害罪”与“过失犯罪”之间是( C )。
A、属种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8、犯罪行为可以概括为( A )A、非法行为B合法行为C有意识的行为 D丧失理智的行为9、自愿与胁迫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B )。
A、包含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10、根据概念间的概括与限制的理论,律师可以限制为( B )。
A、青年人B、青年律师C、老年人D、先进人物11、在“有些伤害罪是过失犯罪”中,“伤害罪”与“过失犯罪”之间是( C )。
A、属种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同一关系12、“有的债权是超过诉讼时效的”是( C )。
A、全称肯定判断B、单称肯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单称否定判断13、特称否定判断的符号表达形式是( D )。
A、SAPB、SEPC、SIPD、SOP14、“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犯罪行为”是( B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单称否定判断15、全称肯定判断的表达形式是( A )。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0分)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根据性质判断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根据简单真值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I PM(A)SS(I)P二、单项选择(20分)1、“p要么q”与“p并且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假言直接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C、规范模范判断分为规范模范词和基础判断;D、反驳分为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和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判断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法律条文的制定B. 法律条文的解释C. 法律推理的方法D. 法律案例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逻辑学中的基本推理形式?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溯因推理D. 统计推理答案:D3.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推理的判断标准?A. 形式正确B. 内容真实C. 结论必然D. 逻辑一致答案:B4.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可靠性D. 创造性5.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归纳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可靠性D. 创造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类型包括哪些?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溯因推理D. 类比推理E. 统计推理答案:ABCD7.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推理的有效性?A. 推理的形式B. 推理的内容C. 推理的前提D. 推理的结论E. 推理的过程答案:ABC8.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基本原则?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答案:ABCD9.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是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A. 偷换概念B. 以偏概全C. 因果倒置D. 循环论证E. 无关前提答案:ABCDE10.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有效性判断方法?A. 形式有效性检验B. 内容有效性检验C. 结构有效性检验D. 逻辑一致性检验E. 实证检验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过程必须遵循逻辑规则。
(对)12. 法律逻辑学中的推理结论可以是任意的,不受前提的约束。
(错)13. 法律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是必然推理。
(对)14. 法律逻辑学中的溯因推理是一种从结果推导原因的推理方式。
(对)15. 法律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0分)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依照性质判定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定的主项差不多上周延的,否定判定的谓项差不多上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依照简单真值模态判定间的对当关系,必定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I PM(A)SS(I)P二、单项选择(20分)1、“p要么q”与“p同时q”这两个判定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定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假言直截了当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C、规范榜样判定分为规范榜样词和基础判定;D、反对分为被反对的论题、用以反对的论据和用以反对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戒”这一判定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定”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差不多上公平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平的”这两个判定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0分)1、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
2、根据性质判断词项周延性的规定,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3、若一个推理正确,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有效。
4、根据简单真值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必然P与可能P之间具有差等关系;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M I PM(A)SS(I)P二、单项选择(20分)1、“p要么q”与“p并且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C)。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假言直接推理分为假言易位推理、假言换质推理和假言易位换质推理;C、规范模范判断分为规范模范词和基础判断;D、反驳分为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和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3、“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不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A)A、SAP;B、SEP;C、SIP;D、SOP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7、“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判断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航《法律逻辑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
1. 以“没有M 不是P”和”有的S 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
A. 没有S 是P
B. 没有S 不是P
C. 有的S 是P
D. 有的S 不是P
----------------选择:C
2. 如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A. 同时肯定
B. 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C. 同时否定
D. 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
----------------选择:B
3. 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C. 思维形式→推理→归纳推理
D. 回溯推理→类比推理→推理
----------------选择:C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选择:C
5. 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选择:C
6. 下列各组的两个判断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