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云雾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樵山云雾茶
广东南海 邓 芬
云雾茶是西樵山特产之一,叶成卷状,颜色乌黑,茶色青淡,品入口中,先苦后甘,清香袭人心肺,若用山中清泉泡茶,更是锦上添花。

1961年,郭沫若到西樵山揽胜,在其游记 西樵山白云洞一文中提到:!∀∀饮了西樵的特产云雾茶,入口有涩味,颇苦,而回味清适,如嚼西藏橄榄#。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西南部,距省城广州48公里。

远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樵山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远古人对西樵山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开发,其结果是西樵山的采石、制石场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类型和数量愈来愈多,因而留下不少原始石器工具和生活用具。

经考古调查,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也是一处分布面积广、石器丰富、延续年代长的采石场和石器加工场遗址。

在西樵山中部铁泉峰锦岩、南蛇岗东南坡、火石迳、富贤村后坡、镇头及佛子庙等地共发现十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锤、琢锤;石器生产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锛、石铲等。

石器类型可分为双肩石器为特征的打制、磨制石器;另一类以小石核石器、石片石器为特征的细石器。

196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在对西樵山进行考察后,提出了!西樵山文化#,并把西樵山和山西怀仁鹅毛口列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方2个大规模的石器制场。

1978年,!面樵山遗址#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樵山林木繁茂,景色清幽。

从明代起,这里就有许多学者游览、讲学,留下许多古迹和摩崖题刻。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西樵山,在历史上还曾是名噪一时的茶山。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西樵山在东经112∃58%,北纬22∃55%,山体如莲峰簇瓣,山周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

山峰高度多在海拔300米上下,主峰大科峰海拨344米,山麓遍布扇形堆积。

西樵山的岩峰胜迹很多,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8处瀑布,组成西樵山的诸多峰峦。

西樵山的海拔高度虽不算高,但是由于它屹立在广阔的珠江冲积平原之上而显得格外峻险、挺拨。

整个山体,外陡内平,奇崖险壑,貌若千削芙蓉。

西樵山自古以来就是山青水碧、遍山绿透、郁郁葱葱的天然乐园。

山上生长着杜鹃花、玉兰花、丹桂、古榕、苍松及遍山的冬菊翠竹等四时花木,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

西樵山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严寒,夏不酷热,年平均气温为21.8&。

低温出现在1-3月,平均气温为13-17&,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9&。

平均气温为27-28.4&,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8.5&。

季风变化明显,冬春季吹北风,夏秋多吹东南风。

西樵山日照量和雨量充沛。

累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1.7天,降水量为1638.5毫米。

各月的降雨量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9月。

其特点是春雨多而持久,细雨蒙蒙,少见晴日,烟雨弥漫,湿度较大。

夏秋大雨如注,乌云密布,雨随阵风或雷鸣而降,雨过天晴,浮云飘烟,从10月起,雨量明显减小,空气干燥。

西樵山属火山粗面岩地貌,具有气孔状构造,节理发育,原生节理与后生裂隙纵横交错,风化侵蚀作用沿岩石节理深入进入活动,又扩大和增多了岩石中的孔隙,因而山体易于吸水储水,潜水十分丰富。

西樵山在北回归线南,全年阳光充沛,雨量充足。

山体多肥沃的水山灰酸性土,并贮有大量泉水,为茶的生长提高了良好的条件。

据旧志载:茶经唐末诗人曹松自浙江顾渚山移来,山人即以茶为业,因有茶山之称。

西樵山种茶始于唐代,开拓者是晚唐诗人曹松。

曹松,字梦徵,晚唐安徽舒城人,为诗师法贾岛。

早年屡考不中,流落荆楚巴蜀间。

后南游到广州,隐居在西樵山黄旗峰黄龙洞中。

筑翠微石室耕田赋诗。

因见西樵山泉
315
清土腴,甚宜种茶,便千里迢迢跑到浙江,从友人陆龟蒙处取得被列为贡品的顾渚茶种赠洽山民,教他们栽植采制之法,这是西樵山植茶之始。

从此,西樵山成为了岭南最早的产茶区。

曹松移植的茶株原出佳种,故西樵山茶不久就驰名遐迩。

据明代周学心 西樵山志记载:!樵茶为东粤第一,武定侯称其甲天下,细注碗中,其气密覆,凝结不散,芬馥若兰∀∀。

#西樵山茶之品质,又因采摘的时令与制作方法的不同而异。

据清代刘南畲 西樵游览记载:!樵茶之佳以∋大雪(后至春初所采者为良,名为∋雪鞠(,其味甘芬,其色青。

∋白雪(虽重,不如也。

夏月采者为横枝花,最粗贱,山民如刈之。

自后半月一采则茶芽矣。

#!芽分上、中、下,其上者曰小芽,茶之最精者也;次则中芽,一旗二枪者是也;下则紫芽,叶之紫者也。

#又载:!樵茶大抵生、焙二色,以晒为上。

#由此可见,品质最佳的樵茶应是在∋大雪(至春初这段时间采摘、生晒的小芽。

樵茶有白云茶、毛茶和苦茶之分,而以苦茶最驰名。

苦一名皋芦,又名云雾茶、紫笋茶,曾被列为贡品。

树高数丈,叶厚如掌,一芽入壶,色淡味苦,喝后喉甘如嚼橄榄,具消暑散热、生津止渴之功。

白云茶又名寺前茶,产于白云洞白云古寺者最佳。

毛茶叶有白毛,性最寒,能解积热,产于紫菇峰者为上。

随着樵茶的名气日盛,当地的种茶也就愈见兴旺。

据史书记载:每天日出之前,年轻的采茶姑娘便三五成群,背着竹筐,冲云践雾,穿梭于茶丛中拣摘细嫩的茶芽,清道光年间编纂的 南海县志记载:!曹松移植顾渚茶于(西樵)山中,至今樵茶甲南海,山民以茶为业,鬻茶而举火者万家。

#足见虽历经数朝,西樵山的种茶业仍非常鼎盛。

其中,樵山种茶业也有过中道衰落。

据 西樵游览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74),西樵山茶税重,山民纷纷外逃,右副都御史韩雍知道后,上书待命,得免去西樵山民茶税。

#于是外逃者陆续还山。

韩雍死后,山民为了纪念他,在西樵山云路村建了韩都宪祠。

后毁塌成平地。

西樵山茶越种越多,远销各地,以致附近的官山圩卖茶成行成市,于高街百步石设茶市一区。

至今那里仍存有茶行街,就是当时买卖茶叶的交易场所。

至清光绪年间,西樵山的种茶业随着我国茶业的失败而开始衰落。

据宣统年间 南海县志记载:!茶叶以前为大宗出口货,现在出口之数历年递减,光绪十八年出口尚有六万五千担,至二十八年出口不过二万四千担。

#!近日茶业失败,(西樵)山人往往将地售作坟墓,所产茶株比前百不存一,市地亦废。

#时至民国,西樵山种茶业终告破产。

如今,昔日漫山遍野的茶株庶几荡然无存,山中存下二、三百株云雾茶,产量不敷需求,新茶正辟地栽植。

自唐代诗人曹松将浙江顾渚山移来的茶种进行试种,成功之后便教山民种植,至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

山中茶农感其德,于清代分别在西樵山云路村和官山茶行街建!茶仙庙#。

山上!茶仙庙#石碑刻诗云:!南海有仙山,此山仙独早。

根托蛟龙窟,翠抱蓬湖岛。

云之天际青,人归尘外好。

谁为隐者招?吾欲从之老。

#现今,西樵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都接待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西樵山云雾茶以其特有的风味而饮誉中外。

(上接299页)
论文选择的标准,以其对于茶文化学科建设的价值和影响作为评判,而且每位作者只选一篇,并保持原貌。

选择自然是精,但佳作必然遗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是一次茶文化论文的检阅,也会对今后茶文化论文的撰写提供启示。

茶文化论文的撰写,只是茶文化整个学科建设的一个方面。

茶文化论文的撰写,既影响着学科的全貌,也承受着学科整体的制约。

好在中国茶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洗礼,满载着历史的辉煌;
好在中国茶文化已有厚重的基石,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的世纪,还会不断提出新的课题;
新的时代,我们也会不断有新的追求。

中国茶文化研究事业,将会展示新的风采!
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