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精编版)
风险管理规定精编

风险管理规定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青岛啤酒潍坊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合理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所控制的子公司。
第三条: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公司在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活动将经营、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制度中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因素。
第四条:公司风险管理的原则是:(一)战略导向的原则,即依据影响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因素识别和管理风险。
(二)全面性原则。
(三)事前防范的原则。
第五条:风险按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高等级风险、中等级风险和低等级风险。
高等级风险:当前情况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优先分配管理资源、积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改善风险管理效果的风险;中等级风险:企业需根据风险变化趋势持续关注,并相应调整管理资源、保证风险管理效果的风险;低等级风险:企业维持现有管理水平即可,并可适当调整其风险管理资源至其它风险管理上的风险。
高等级风险一般为达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对外披露要求的风险事项。
第二章:风险管理的职责和分工第六条:董事会负责评估公司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审议并对公司高等级风险应对方案进行决策。
第七条:公司经营管理层负责支配必要的资源维护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使风险战略与公司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第八条:公司绩效考评部门或组织负责审批公司风险管理考核结果并组织奖惩兑现。
第九条:负责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职能部门是公司风险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监督,负责组织公司年度及专项风险评估工作;负责对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及公司所控制子公司执行本制度的情况实施考核;负责跟踪公司重大风险应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负责向公司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汇报公司年度风险管理情况;负责组织于每一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母公司)内控部、生产制造中心(或营销中心)提报本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风险应对方案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风险管理工作接受母公司内控部的指导与监督检查;对本公司及所控制子公司所面临风险预计造成损失超过五万元的,应在风险识别后的10日内将风险有关情况同时报母公司内控部、生产制造中心(或营销中心)。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规定(省长2号令)精编版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已经2018年5月7日省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许勤2018年5月21日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辨识管控(以下简称风险管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下简称隐患治理)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总监(首席安全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可视、有痕、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设计作业审批票(证)、生产作业现场点检表、告知卡(单)、工作流程图、公示牌(板)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具,用于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或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应当在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社会服务机构提供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安全隐患管理办法

安全隐患管理办法
是指为了保护公民、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秩序稳定,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种管理方式。
安全隐患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各类场所的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监管,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2. 发现和报告:建立安全隐患发现和报告制度,鼓励公民、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主动报告安全隐患;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3. 处理和整改: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整改;建立台账制度,记录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督促整改单位按时完成整改并进行验收。
4. 处罚和追责:对于因安全隐患造成事故或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责任;对于故意隐瞒、造假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罚和追责。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第 1 页共 1 页。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范本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安全管理,保障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财产安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项目单位负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全体员工负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义务。
第四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第五条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实行科学、预防、综合和整体管理。
第六条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实行综合预防原则、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教育培训、技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七条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当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第八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台账,对开展的安全风险评估进行记录和归档,便于查询和备查。
第十条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出具,并报项目负责人审核确认,并按程序进行保存。
第十一条项目单位应当定期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项目单位应当加强对风险源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源的发生。
第三章安全操作管理第十三条项目单位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涉及安全的施工作业进行规范和要求,并对有危险工种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和设备的配备,确保应急救援措施的可行性。
第十五条项目单位应当对涉及安全的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工具的安全性能。
第十六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
第四章事故管理第十七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十八条项目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员工和资产的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子公司、分支机构的安全风险管理活动。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潜在危害的预测、评估、控制和管理,来保护企业的员工、财产和环境免受损害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二章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和职责第四条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主体为安全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安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和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规范;(二)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三)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四)监督和检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五)协调处理安全风险事件;(六)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决策。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法第六条安全风险管理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一)风险辨识阶段:通过收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二)风险评估阶段:对风险进行归类和评估,确定其可能的影响和概率。
(三)风险控制阶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减轻风险的可能影响。
(四)监督和改进阶段: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第七条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一)定性分析:通过专家意见、经验判断等方式,对风险进行主观评估。
(二)定量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得出风险值。
(三)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确定其与风险的关联程度。
(四)决策树分析:通过对多个可能的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和权衡,选择最佳的方案。
第四章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第八条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一)风险防范:通过合理的布局、设备和设施,预防和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
(二)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

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建立以科学防范为导向,流程管理为手段,全过程闭环监管为支撑的全面覆盖、全程管控、高效协同的电网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网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在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中负主体责任,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各有关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定期梳理电网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监视、风险控制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和化解电网安全风险。
第二章电网安全风险识别第四条电网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当配合电网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做好风险识别工作。
风险识别工作在于合理确定风险防控范围。
风险识别应明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查找风险原因、判明故障场景。
第五条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由各级电网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根据电力安全事故(事件)的标准,结合本地电网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选用电网减供负荷、停电用户的比例或对电网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的影响程度等指标。
第六条风险根据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
内在风险主要包括电网结构风险、设备风险(含一次设备风险和二次设备风险);外在风险主要包括人为风险、自然风险、外力破坏风险。
部分风险可以由多个原因组合而成。
第七条故障场景可以参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的三级大扰动,各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三级大扰动中的多重故障、其他偶然因素进行细化。
第三章电网安全风险分级第八条电网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组织进行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在于判明风险大小,并为后续监视和控制提供依据。
第九条风险等级主要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来进行划分。
对于可能导致特别重大或重大电力安全事故的风险,定义为一级风险;对于可能导致较大或一般电力安全事故的风险,定义为二级风险;其他定义为三级风险。
第四章电网安全风险监视第十条电网安全风险监视在于密切跟踪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
风险及隐患管理制度

风险及隐患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生产安全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风险及隐患管理制度,有效预防、控制生产中的危险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风险及隐患的监测、评估、排查工作,完善隐患管理体系,及时发现、追踪、整改各类隐患。
3. 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风险及隐患排查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风险及隐患管理流程1. 风险及隐患排查(1)明确风险及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并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2)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确定风险点和隐患点,制定细化的排查计划;(3)组织开展定期、专项的风险及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4)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实施整改工作,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 风险评估(1)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和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2)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预案,建立管理台账。
3. 风险管控(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2)对存在的风险点和隐患点进行隔离、标识、警示,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定期检查和监测风险点和隐患点,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4. 风险应急预案(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和培训;(2)建立风险应急队伍,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风险事件。
四、风险及隐患管理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2)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明确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3. 定期检查评估(1)建立定期检查评估机制,对企业存在的风险点和隐患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2)及时整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确保隐患得到有效处理。
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过程,并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单位领导班子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并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明确安全生产各级领导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点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点的识别及评估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点识别机制,对生产过程和设施中的潜在危险源及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
第九条对于新投产的生产线、设备和工艺,应当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火灾、爆炸、中毒、电击、坠落等风险点进行详细识别及评估,判断其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建立风险点清单。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风险点识别及评估的档案,对识别的风险点和评估情况进行登记、归档,并定期进行复评。
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点的控制及监测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点控制措施方案,对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点监测机制,对风险点的控制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并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高温高压设备、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点的监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点图解,清晰展示各类风险点的位置、控制措施、监测情况等信息。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精编版)

进行实时监控。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四级•逐 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按照〃五落实〃原则,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并在划定 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由安全负责人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 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五、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之后,负责建立风险清单,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风险清单应至少 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
.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
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2)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30人及以上的;
4)经风险评估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本企业认为有必要列为重大安全风险的其他条件。
(三)建立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各部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分别由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安全风险 等级评定标准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 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明确级别、管理状 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 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 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目录
1.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1 为什么需要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2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架构
2.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
2.1 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
2.2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2.3 确定风险管理措施
2.4 实施监测和反馈机制
3.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3.1 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流程
3.2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4.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实际应用
4.1 在企业中的应用
4.2 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
---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对于任何组织或机构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帮助机构在面临各种潜在威胁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组织内部的整体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安全。
“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就提前识别并控制潜在的风险,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架构一般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安全培训、监测与反馈机制等。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管理框架,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
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制定这些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执行能够取得实际效果,从而真正达到保障机构安全的目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 则第二章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参与的原则,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机制。
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四章第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人和工作机构。
第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第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安全风险变化情况,调整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第三章 隐患排查治理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人和工作机构。
第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和报告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第五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协同第六章第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实现安全风险的全面管控。
第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协调机制,确保两项工作的有效衔接。
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十二条 违反本制度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冶金行业)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精编

(冶金行业)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2017年7月序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依据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和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17]5号),按照《永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永乐煤矿组织广大员工对各岗位作业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辨识,相应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2017年7月底完成本手册。
2017年7月目录第一章概述6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6第二节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依据7第三节安全风险辩识评估的基本程序9第二章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11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11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11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12第三章岗位安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13第一节知识与技能缺陷13第二节思想和情绪因素14第三节利益与管理原因14第四节生产环境影响14第四章岗位风险分级管理15第五章各工种岗位风险管控措施16采掘部分16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16装、运、卸料工安全风险管控制17锚网支护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临时支护18锚杆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永久支护18掘进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20掘进工安全风险控制22机电运输部分23一般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23一般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25地面电工安全风险控制26电焊与氧气切割工安全风险控制27管道工安全风险控制28车工安全风险控制30钳工安全风险控制31司炉工安全风险控制32锅炉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34矿井小绞车司机安全风险控制35矿井绞车信号工安全风险控制36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安全风险控制38矿灯工安全风险控制39主通风机司机安全风险控制41主通风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42 主通风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44 主排水泵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45主排水泵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46 主排水泵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48 空压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50空压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1 空压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3 带式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54带式输送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6带式输送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58带式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59给煤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60变电所值班员安全风险管控制61井筒装备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63井下电钳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4斜井上信号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5斜井下信号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7防爆柴油车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68矿车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69清理斜坡安全风险管控制70通风部分72爆破材料保管员安全风险管控制72爆破材料运送工安全风险管控制73矿井爆破工安全风险管控制74设备工安全风险管控制76采煤工作面跟班瓦检员安全风险管控制78 掘进工作面瓦检员安全风险管控制81监测工安全风险管控制85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一、评估目的为实现我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落实安全措施自主保安,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次对全矿井主要岗位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明确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内容,制定管控措施,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办法(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综合整治项目总承包部(以下简称“总承包部”)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健全完善总承包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总承包部《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020版)》《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办法(2020版)》及总承包部《安全管理规定(2020年版)》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制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四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点管控、动态实施”的原则。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总承包部总部,所属工区项目部,设计项目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六条各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工程项目所属行业管理部门、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另行规定的,从其规定,但不得低于本办法管理要求。
第二章职责第七条总承包部:(一)贯彻上级单位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安全风险管控的工作要求,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机制,制定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并监督实施;(二)组织所属单位及项目部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保证安全风险管控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三)对所属单位及项目部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考核;(四)动态掌握所属单位及项目部存在的一般(三级)及以上风险,指导、协助制定针对控制措施(方案),并监督实施单位严格落实;(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动态更新,及时按要求向上级单位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安全风险管控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管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风险安全管理, 遏制并杜绝生产安全事故,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认真落实建设、监理单位, 行业、属地政府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项目部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认真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产安全保证体系。
第三条安全生产必须形成“领导重视, 部门协同, 层层负责, 人人把关, 群防群治”的管理格局, 积极营造良好生产安全环境。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铁二十_大桥:狗耳泉左线特大桥中心里程ZDK251+945, 全桥长1156.5m, 为单线特大桥, 全桥孔跨布置为35-32m简支T梁;桥台采用单线T形桥台,1~7、28~34墩采用单线圆端形实体桥墩, 8~27墩采用单线圆端形空心桥墩, 其中18墩身高68m, 19墩身高66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明挖扩大基础。
18、19墩桥址区水深2.4m, 此桥距离既有线距离5~20m。
风险等级评定为高度风险。
2、新鱼塘湾隧道新渔塘湾隧道起讫里程为ZDK248+737~ZDK249+810段, 全长1073m。
此隧道址区属中低山剥蚀地貌, 地面高程300~430m, 自然横坡10°~45°, 最大埋深100m, 洞身ZDK248+948.63~ZDK249+810段位于半径R=1000m 的右偏曲线上, 其余段均在直线上。
全隧为单面上坡, 自进口至出口分别为11‰的上坡、8.6‰的上坡。
新建正线里程ZDK248+737~ZDK249+200段与营业线距离50~200m, ZDK249+200~ZDK249+810段与营业线距离超过200m。
ZDK248+737~ZDK248+762、ZDK249+740~ZDK249+810段浅埋、软岩、ZDK248+980~ZDK249+080段断层、角砾层均评定为高度风险。
3、新四方沱隧道新四方坨隧道起讫里程ZDK252+660~ZDK253+995, 全长1335m。
此隧道址区属构造剥蚀、溶蚀低山地貌, 地面高程360~510m, 相对高差约100~140m, 地面自然坡度20°~45°, 局部地段陡崖, 坡面基岩出露, 覆盖层较薄。
最大埋深约100m, 出口端为可溶岩地区, 岩溶发育, 地表可见漏斗、溶沟、溶蚀洼地、溶槽、大型溶洞及暗河等溶岩地貌, 植被发育一般, 交通条件较差。
设计纵坡为11.2‰的单面上坡。
新建正线里程ZDK252+660~ZDK253+000段与营业线距离20~50m, ZDK253+000~ZDK253+995段与营业线距离超过50~200m。
ZDK252+660~ZDK252+820、ZDK252+860~ZDK252+880、ZDK253+560~ZDK253+940段塌方、突水突泥评定为高度风险;ZDK252+820~ZDK252+860、ZDK252+880~ZDK253+560塌方突泥突水评定为中度风险。
4、K242+000-K244+000段路基K242+000~K244+000段路基邻近既有线工程全长2000m, 线间距5m,路堑开挖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 评定为高度风险。
第四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一条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机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安全风险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分析安全生产形势, 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等。
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具体由安全环保部负责。
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分部、架子队的安全管理工作、现场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各分部成立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开展本分部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实行项目部→分部→架子队三级管理。
各分部设1名主管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总监, 设安全环保部, 并配足人员, 负责安检工作;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为强化项目安全决策和领导工作, 项目部和分部的第一负责人均由经理担任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研究确定本单位安全管理目标, 制定本单位安全健康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研究决策安全生产重大事项。
2、部署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听取工作汇报;对本单位发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提出处理建议或做出处理决定。
3、研究表彰、奖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处罚在生产安全事故中有重大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4、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条机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与权限一、安全环保部:1、根据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政策、法规、法令和制度, 对工程施工实施安全监督与管理。
指导分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落实项目部安全工作目标。
2、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 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
3、负责项目(分部)危险源、环境因素的评价, 并针对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 抓好落实。
4、参与审定重点安全防护工程和特殊工点的安全防护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
5、监督指导分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对防护用品的质量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6、做好安全资料的统计、分析和上报、下传工作。
7、参与事故调查, 处理工作。
8、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纠正, 对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有权停工整顿, 下发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 必要时给予经济处罚。
二、专职安全员;1、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
2、对生产物资、机具、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作业现场等进行监督检查。
3、审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中有关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 并监督按期实现。
4、对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和发放等工作, 进行监督检查。
5、报告并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三、现场安全员:1、协助班组长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2、检查本班组作业区域内的安全防护设施等, 发现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及时报告班组长或相关人员处理;3、指导本班组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 协助处理伤亡事故。
四、防护员:1、防护员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担任, 且必须加强防护作业相关规章、业务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防护员上岗前必须认真检查、带齐防护用品。
防护用对讲机应专管专用, 使用前必须确认性能良好。
3、现场防护员必须及时、准确的接受驻站联络员发出的列车运行信息、各项施工命令, 及时、准确的将列车运行信息、各项施工命令, 传达给施工负责人与施工作业人员并作好记录。
4、防护员担任防护工作时不得兼职其他工作。
防护员在防护工作中, 严禁看书、闲谈、离岗及从事与防护作业无关的事项。
现场防护员在班前要休息好, 严禁饮酒。
5、防护员应根据现场作业实际, 选择瞭望条件好的安全处所进行防护工作, 与施工作业人员一般保持10m左右距离, 并随作业人员同步移动或转移施工地点。
6、两端防护员在列车接近作业地点前, 应发出紧急下道的通知信号, 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严禁漏报、迟报。
如有机具挡道, 两端防护员应果断显示停车信号防护, 拦停列车。
7、封锁施工时, 工地防护员位于邻线一侧路肩, 重点对两线间作业人员进行防护。
8、现场防护员应及时告知驻站联络员施工进展情况。
9、现场防护员在列车确报通知下道时做到“三看”:一看作业人员是否下道完毕, 二看使用的机具是否带到安全处所, 三看机具、料具是否超限。
10、现场防护员必须比施工人员早到晚走, 保持与驻站联络员的通讯联系, 掌握列车运行情况, 加强行走途中的瞭望, 及时通知行走中的施工人员避车。
五、驻站联络员:1、驻站联络员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担任, 佩戴驻站联络员标志、上岗证, 携带对讲机、笔、记录本等。
2、驻站联络员必须掌握现场防护员所处的位置、作业内容、作业区段等情况, 与现场防护员和施工负责人统一无线电频道, 无线电性能良好。
3、到达运转室时间规定:必须提前四十分钟办理登记手续。
4、驻站期间应随时掌握列车和调车作业动态, 及时准确地通过车站时间等信息通知到现场防护员。
通知现场防护员及时停止作业、下道避车。
5、驻站期间随时与车站值班员联系, 确认控制台信号, 严格执行“三确认”制度:确认现场防护员姓名、确认现场防护员听清、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及机具下道。
6、驻站联络员要坚持岗位, 不得脱岗、离岗、串岗。
7、驻站联络员要随时与现场防护员保持联系, 如联系中断时, 应立即采取站场广播、手机等方式通知现场防护员通知施工负责人停止作业、下道。
8、驻站联络员要实时掌握现场作业动态, 现场多个作业点作业时, 需记录现场防护员移动作业地点、时间等的反馈信息。
9、驻站联络员工作期间不得与他人交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更不能嬉戏打闹, 手机只作为工作联系备用方式, 禁止接打与工作无关电话, 更不能收发短信。
10、离开行车室时间规定: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已离开线路或到达工区后, 办理销记手续, 方可离开行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