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 以“娃娃家”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以“娃娃家”为例

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以“娃娃家”为例

——以“娃娃家”为例

苏州市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周颖佳

一、研究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邱学青在其《学前儿童游戏》中指出:“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游戏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所表现的内容都是自己对生活的体现。“娃娃家”是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一个重现。因此,本文以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为例,采用

质的研究方法,选取若干观察案例,简要地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一)游戏中的冲突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矛盾与冲突总是难免的。究其原因,是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需求包括物质上的与精神上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案例冲突之新鲜体验

鹏宇和嘉何在“娃娃家”玩,只听见“哇”的一声,我闻声一看,原来是鹏宇哭了。我走上前问:“鹏宇,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鹏宇指着嘉何说。“嘉何,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妈妈,他当爸爸。”嘉何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抢东西吗?”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头。

【分析与对策】

进入小班集体生活才一个多月,大多数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

在游戏中,也需要经常提醒幼儿: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

经过我们的多次提醒,幼儿间争抢的行为逐渐少了。

案例冲突之角色多样化——“两个妈妈”

从“娃娃家”里传来了争吵声,我连忙走过去。只见大宝和琪琪两人都紧紧地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大宝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

娃家’的妈妈。”琪琪也不甘示弱:“老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我接过了她们手里的娃娃,抱在怀里,说:“娃娃乖,不哭了。看,你们把娃娃弄哭了。快跟她说声对不起。”她们点点头:“娃娃,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看着她们沮丧的眼神,我说:“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所以想让你们两个一起做她的妈妈,你们愿意吗?”“愿意。”她们两个高兴得跳了起来。

【分析与对策】

现在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独享玩具,他们没有与他人协商的意识和经验,互相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的需求而发生矛盾。这时,教师如果只留下一个“妈妈”,那么另一个幼儿的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两个“妈妈”的出现,不但满足了幼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游戏愿望,也消除了矛盾,增进了幼儿之间交往。因此,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初期,应该允许角色的重复,如两位妈妈、两位爸爸等。

案例冲突之不和谐的声音——扔东西

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砰”的一声,只见平平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翻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我正想上前批评,可当我看到平平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平平,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平平委屈地说道。“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听我这么一说,平平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

【分析与对策】

1.平平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