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高校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系统的重要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高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撰写了《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本文将就该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报告首先对中国高校信息化的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高校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包括建设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推行了电子教务系统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等。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
报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当前高校信息化的热点。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教育,还能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设计。
同时,报告还指出了高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网络安全、教师培训等。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推动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还关注了高校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学习。
同时,高校信息化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高校信息化还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报告的最后,我们对高校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平台的建设水平。
其次,高校应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此外,高校还应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全面分析了高校信息化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该报告为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为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校教育模式提供了支持。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校信息化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是指高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与推进程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也面临着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需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各高校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一些重点高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包括校园网、电子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和教学资源。
同时,这些高校还推行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例如网上选课、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然而,仍然有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不足,一些高校的网络设施过于老旧,网络带宽不足,导致教学资源无法正常下载和使用。
同时,一些高校的信息化教育观念滞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相对较弱,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此外,高校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安全问题。
高校信息化平台存储着大量的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等问题。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总的来说,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推动力度,改进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提供更加便捷高
效的信息化平台和资源。
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最重要的是,高校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安全。
只有这样,高校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1.信息孤岛问题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纸质档案管理阶段,学生信息存储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中,导致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学生信息无法共享、无法查询,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数据量大而杂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学生信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不仅包括基本信息、成绩信息,还包括社会实践、就业信息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是杂乱无章的,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3.信息安全隐患由于信息系统的漏洞和管理不严,学生信息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一旦学生信息泄露,将会给学生及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和后果。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针对信息孤岛问题,高校要构建一个集中、统一的学生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相关部门的学生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查询。
2.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针对数据量大而杂的问题,高校应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学生信息背后的规律和价值,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4.推动业务流程再造结合信息化建设,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需要重新梳理和设计学生管理的业务流程,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加强人才培养信息化时代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支持和推动信息化建设,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一、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宽带网络的基础设施,然而,宽带网络的建设进展却非常缓慢。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一些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还有就是一些地区的网络建设不够完善。
因此,一些高校在网络使用方面还存在困难和问题。
二、教学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教学平台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它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教学平台建设却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校对于教学平台的投入不够,还有就是一些高校对于教学平台建设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不足。
因此,一些高校的教学平台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给教学带来困难和问题。
三、数据管理与安全存在不少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安全,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管理与安全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一些高校对于数据管理和安全的投入不足,还有就是一些高校对于数据管理和安全技术不够成熟。
因此,一些高校的数据管理和安全存在很多问题,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将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高校需要在技术、师资、管理等方面进行投入和改进,以满足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发展需求。
同时,还需要强化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教育、师资培训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以确保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投入和改进,才能够让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迈向更高的目标。
202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2022年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平稳中透着坚决、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进展,更加注意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布满了期盼。
慧聪行业讨论依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进展现状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进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22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育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22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
回顾2022年的教育信息化,培育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冲突,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育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培育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行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进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
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将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连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沟通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意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供应人才支持和学问贡献。
同时确定了将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22-2022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投入额226.8250.8272.6304.8增长率9.0%10.6%8.7%11.8%从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来看,硬件投资仍旧占据肯定优势,份额在68.0%,但从2022-2022年的变化看,它的份额呈现渐渐下降的趋势。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摘要:一、引言二、信息化发展现状三、信息化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四、信息化发展的建议和展望正文:《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是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
报告指出,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基础建设阶段向深度融合阶段转变。
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优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化发展现状报告指出,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
2.数字资源建设得到加强,各类教育资源平台不断涌现。
3.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线教育、虚拟实验、智能化管理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逐步完善。
三、信息化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报告同时指出,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1.挑战: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滞后。
2.挑战: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网络安全风险加大。
3.机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高校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4.机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创新空间。
四、信息化发展的建议和展望报告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2.深化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
3.保障信息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安全可控。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建议
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建议摘要校园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
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对校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重新认识。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现代教育化当前教育改革是校园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教学,实现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建立面向现代社会的教育新体系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对校园信息化的认识众所周知,信息是经过加工有用的的数据(与消息不一样,强调了有用有效性)。
学校所需要的信息应当是所有有关的以及社会上凡是与学校有关的经过加工的数据都是学校所关心和必需利用的信息。
校园信息化就是一个以校园网络为物理构架,以校园为基本单位,经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加工、使用,形成教育、教学、学习、管理和研究的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全新的校园平台。
它是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信息和知识资源充分共享为手段,教职工、学生以校园网络为枢纽,以信息和知识资源为工具,高度自主、创造性地实现教育、教学、学习、管理和研究的全过程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
所谓信息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
它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支撑,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手段,以培养善于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学生为主要目标,以校园成为整个社会知识、信息的创新与传播中枢为主要社会效应。
网络化是指将学校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通过校园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
并借助于互联网,使校园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实现高度整合,形成完全开放、超越时空,集知识中枢、管理服务、学习科研于一体的校园平台。
网络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达到资源共享化。
数字化是指将文本、书本、图片、录音、录像等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扫描仪、声卡、视卡等设备以一定数字格式录人并存储。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的重要机构,需要积极与时俱进,进行信息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资源中心,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持续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2.1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核心资源中心,扮演着信息传播、知识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角色。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满足师生对知识获取和学习资源的需求。
2.2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描述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2.1 资源数字化程度不高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始进行了资源数字化工作,但还存在许多资源未能实现数字化,难以满足师生对多样化、全面化知识资源的需求。
2.2.2 系统整合不够完善高校图书馆通常使用多个系统进行管理,如图书采编系统、借阅系统和检索系统等。
这些系统之间缺乏协同性,导致各项工作难以高效整合和协同运行。
2.2.3 用户体验有待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用户体验已经成为评价一个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在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2.3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挑战2.3.1 技术投入不足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缺乏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投入,技术更新换代缓慢,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2.3.2 版权保护困境在数字化时代,非授权转载、下载等行为成为严重威胁知识产权保护和合法经营利益的行为。
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并建立相应机制。
三、对策及建议3.1 提升资源数字化水平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大对图书、期刊等传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力度,完善数字资源库,并推动合作共享,确保学术资源的广泛覆盖和共享。
3.2 加强系统整合与开放共享通过引入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各类系统协同运行,提供串联式服务流程。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教育领域也迎来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教育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教育仍需面对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与挑战两个方面探讨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高校教育信息化以其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特点,为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大量的在线课程和数字资源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到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习渠道。
同时,教师利用信息化工具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比如利用教育软件进行互动授课、批改作业。
此外,高校教育信息化还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在线平台,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二. 高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尽管高校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需面临一系列挑战。
1. 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不平衡中国高校数量众多,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的高校信息化设施和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部分学校对于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投入,导致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
2. 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不足信息化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教学能力。
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教育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技术水平有限,应用能力不足。
这种情况导致了信息化教育应用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3. 教育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不够紧密高校教育信息化应注重技术与教育内容的结合,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技术的引入并未充分考虑与实际教育需求的结合。
可能缺乏针对特定学科、特定年级学生的教育内容,导致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效果大打折扣。
4. 学生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教育要求学生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互动,这也给学生信息安全带来风险。
滥用个人信息、网上欺诈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权益,也影响了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三. 解决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要解决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推进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投入以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和创新。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管理效率的提升等。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和深化智慧高校建设等方面。
首先,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网络、计算机设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高校要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保障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方便地获取和共享信息资源。
同时,高校也需要关注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提升,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其次,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应用涉及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
在教学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在线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辅助教学功能的实施。
在科研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科研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水平。
在管理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实现高校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再次,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优化教学过程。
高校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
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记录和评估,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反馈和个性化发展方案。
最后,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深化智慧高校建设。
智慧高校建设是指将信息化技术与高校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高校的智能化和便利化。
高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智能校园服务,比如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图书馆系统和智能实验室系统等。
同时,高校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供智能教室和虚拟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提供便捷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2024年 高校 信息化 政策
2024年高校信息化政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按照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时间划分,我国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教育信息化阶段(1978-1999)、教育信息化1.0阶段(2000-2017)以及教育信息化2.0阶段(2018至今)。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全新2.0时代。
2019年2月,国务院同时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突出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中所担任的角色。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
当前阶段我国努力推动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将教育信息化朝科学化、规范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校园网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三个阶段。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等教育很多业务领域的边界变得模糊,打破固有模块,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鼓励跨界创新,用“互联网+”思维再造大学,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是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信息化是实现“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根本手段和保障,通过信息化拆除大学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墙”,积极吸纳外部的优质资源,进一步优化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大学从有边界到无边界发展的突破,推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管理服务的社会化。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同期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建议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 49•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分析了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加快我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引言: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以数据通信、计算机运算、存储技术为载体的系统化综合工程,扎实、稳定的运行环境是保障各项信息化应用良好运行的重要前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和信息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也已经成为了衡量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信息化是以校园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学校的全方位综合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
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促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
信息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管理决策的前提,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高效的实现信息的传播。
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科研等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还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和沟通交流(闫实,付佳,刘占波,石莉,王晓丽.“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软件,2018,39(11):216-218)。
同时,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晏建忠,刘武德.从实际出发,加强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以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化建设为例: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Vol.8No.3)。
丰富的知识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信息化建设可以确保信息和知识的高效流通,通过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个人能力。
1.信息化建设现状何谓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指业务系统齐全,例如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迎新、招生、实习管理等),具有数字化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认证平台、统一数据库平台。
智能校园是数字校园的升级,智能校园是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实现物联网、智能校情分析、平安校园等功能的应用平台。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和改进。
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设备和系统滞后,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办公方式,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设备;二是信息化应用范围狭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学生信息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还缺乏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化支持;三是信息化管理能力不足,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经验,管理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2.数据孤岛问题突出由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导致数据孤岛问题比较突出。
不同部门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和交换,造成信息孤岛,影响了信息流通和处理的效率。
学生教务处、宿舍管理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的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和利用,导致学生信息重复录入、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3.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由于信息系统的漏洞和管理不善,导致学生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频发,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权益和学校的声誉。
以上种种现状表明,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亟需加强和改进。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建设高校应当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投入,更新和完善现有设备和系统,推动信息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应当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效能、拓宽服务范围。
本文将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建立了校园网和教学网,实现了宽带网络的覆盖。
同时,高校还建设了各类实验室、学习空间等教育信息化的场所。
2. 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
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逐渐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灵活性强的教学模式。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3. 学习资源共享: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学习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构建数字图书馆、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来自不同高校、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4. 管理与服务改进:高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信息化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所有有关学生、教师以及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服务都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数字化、网络化处理。
这些改进提高了办事效率,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加强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趋势1.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各个环节。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校可以进行更加精准的学生评估、个性化的学习推荐、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智能化发展。
2. 移动学习的兴起: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一种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获取。
移动学习的普及将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 大数据的应用:高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与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利用信息化优势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推进模式,更好地实现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
因此,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了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培养优秀社会人才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证。
基于此,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教学管理引言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对高校维持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可以加速高校信息化教学,并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保障。
予以高校教学工作充足的创新改革机遇,借助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各高校之间可以实现更加充分的交流与了解。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将教育信息化充分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
2012年以来,教育部不断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
有关部门在会议上对于教育信息化做了众多战略部署,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包含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多元技术的教学网络环境。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合理推进信息化教学,能够优化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能够巧妙地结合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校的实际发展,充分发挥新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的优势,这对于提高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培养优秀的高校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状况(一)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方式存在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共享方式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之所以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资源共享让位发挥出充分作用,是因为高校自身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信息化建设既是高校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内部教学、科研、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从硬件方面看,各类高校普遍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房、教室、实验室等。
从软件方面看,大部分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学校网络覆盖率也比较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大力发展移动教育,推出了一系列的移动应用,方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不过,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带宽不够宽,网络速度相对较慢,很难满足大规模、高速的网络应用需求。
其次,教育资源共享度不够高,各高校间利用现有资源合作开发的案例较少,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
第三,信息化建设有些片面化,多数高校建设重心倾向于信息系统的开发,而对于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建设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如外界预期。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可移动性、智能化、个性化以及大数据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授课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将会更为丰富。
其次,高校将会逐步转向智能化管理,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对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尤其是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新型智慧教育模式的探索。
第三,高校将会推出更多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这有赖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等特征,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和课程,有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高校将会实现教育全球化,教师将会在全球任何地方开设课程,学生也可参加全球任何地方的学习。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
高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
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然而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寻找一条可行的、适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信息数据源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保障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目前,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3%,学校无限网络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了16.7%,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到了0.59;我国自主研发的Cernet软件系统,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互联单位达到了2000多个,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2.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图书馆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量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800种中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放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000个,成员馆遍及全国。
“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收集了30所高等院校的10余万件优质教学标本和特色藏品等基础资源,涵盖了地球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
此外,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数据库,包含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库和题库等。
浅析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浅析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正逐渐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浅析。
一、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 现状描述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目前,许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库,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学习和交流平台,推广了线上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强了党建工作的基础性管理。
2. 存在问题尽管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和资源库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其次,由于一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了一些虚假账号的存在,给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此外,许多的线上学习课程和题库的更新速度也不够快,难以满足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和需要。
二、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1. 加强党建工作的综合管理加强党建工作的综合管理是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人员和资源,定期检查工作绩效,逐渐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 推动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完善为了提升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满意度,高校可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投资,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库,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和性能。
同时,可以加强与信息化技术公司的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3. 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和学习高校可以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技能和能力,提高对信息化工具和平台的熟悉度和使用效能。
同时,高校可以积极探索线上学习的平台和方式,扩大线上学习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受益。
4. 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价值,高校可以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将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综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信息化调研报告
我国高校信息化调研报告我国高校信息化调研报告一、引言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改进管理效率,还能够推动教育创新与学生素养的培养。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为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大量资金和资源被投入其中。
然而,信息化建设在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差异,一些高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而另一些高校则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三、调研目的1. 了解我国高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推动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0所代表性高校进行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并与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1. 现状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而且在教学平台、数据管理、网络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有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滞后,设施落后,存在差异化问题。
2. 问题与挑战(1)设施建设不足。
设施建设是信息化的基础,但是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如网络覆盖不完善、实验室设备陈旧等。
(2)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问题。
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孤岛问题尚未解决,资源共享的效果不够明显。
(3)安全问题。
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安全,高校在信息安全控制方面还有待加强,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
3. 解决方案与建议(1)拓展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信息化设施的投入,推动高校设施建设的升级和改造,提高信息化设施的敏捷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高校内部需要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高校 信息化建设 总结
高校信息化建设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信息化建设变得越发重要。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智能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设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 教学管理系统逐步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教学管理系统逐步完善,教务管理、课程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得到了有效整合。
3. 学生学习平台不断拓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学生学习平台不断拓展,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自主学习系统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兴起。
1. 设备老化和更新换代: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部分学校设备老化,需要及时更新。
2. 安全风险和数据泄露: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安全风险和数据泄露问题,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3. 教师和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和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信息化素养。
4. 信息化建设成本较高: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部分学校难以承担。
1. 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高校应制定长远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3. 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培养多才多艺的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4.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护: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安全保护,高校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然物理网络只是一个通信载体,自己又不专业、管不好,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又必须行业、单位自己建设、研究,并且是自己最需要的,那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还能是什么呢!还能把物理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成就来看吗?诚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个单位、学校大多自己建了园区网络,而且不少单位不管是否需要,在不断翻新网络追求着豪华、时髦。
他们却很少愿意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上投资和努力。
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被严重忽视了。
要知道,可以买来世界上最贵的交换机、服务器,但是却买不来师生需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就像不能说学校有了十万亩土地,就理所当然是世界最好的大学一样,也不会因为买了个最牛的交换机就可以吹牛说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只会被人笑话。
遗憾的是,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在引人发笑,我们已经笑得有点麻木了!三、关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里有两个问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信息化能不能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学校是干什么的第一是教书育人,第二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教书育人。
所以毫无疑问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科研。
那么信息化可不可以对教学、科研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当然可以。
国外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在国内则不然。
首先是在理论上不承认“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命题。
近两年,笔者遇到一些致力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研究的人,他们把论文投到国内在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期刊,送审后专家们持否定意见(不是文章本身),认为这不能成为理论,没有意义。
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专家的霸道和浅薄,不允许不同观点发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在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上做得太少。
其次由于大多学校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建设方面进展甚微,师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服务,缺少有效的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没有什么感觉。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
正因为信息化在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上还远远不够,我们才要不断深化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才能给师生提供良好、有效的信息服务。
比如:利用信息化对师生教学进行跟踪服务,为科研提供信息跟踪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做后盾。
而做好了这些服务,就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我们都迫切需要改变信息化建设重硬件轻信息资源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
信息化建设绝不等于建网!筅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在2008年度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中,特设置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子课题,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研。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蒋东兴1,宓詠2;郭清顺3(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复旦大学,上海200433;3.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摘要:高校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依据对于全国高校信息化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校级统一信息系统IT治理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5-0027-04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2008年6月-9月,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对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范围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吉林省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部高校。
调查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应用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标准规范建设及应用情况、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等五方面的客观数据调查,以及学校和信息化部门情况分析、学校信息化应用情况分析、学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和评价等三方面应用效果的主观感受调查。
本文即是根据此调研结果对高校信息化进行的分析。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本次调研有效回收《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问卷335份(每校一份),《中国高校信息化应用效果》问卷825份(320所学校),回收率分别为49.56%和47.34%,下面是主要的统计数据。
1.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调研高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网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5.32%,学校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15.82%,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0.59个;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391.64Mbps,出口带宽均值为365.26Mbps,出口带宽利用率为74.58%。
拥有10万元以上的服务器的数量平均每所高校为5.77台,其中“211”高校31.84台,普通本科院校5.39台,专科院校0.86台;拥有个人电脑的数量平均每所高校达到3214.77台,其中“211”高校12076.46台,普通本科院校3804.93台,专科院校1159.14台;从学生拥有的个人电脑比例来看,平均每所高校34.03%的学生都拥有个人电脑,其中“211”高校达58.47%,普通本科院校为35.69%,专科院校只有28.34%。
多媒体教室比例各类高校差不多,平均为44.4%。
2.数字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图书馆电子资源以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为主,电子期刊平均104.7万份,电子图书平均32.2万册;已加入国家或地方网络图书馆的学校达46.2%;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经费校均68.99万元。
在教学资源方面,44.2%的学校提供了专用的教学资源编辑软件,45.9%的学校有统一的教学资源制作规范;53.4%的学校建立了全校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校均教学资源的容量为486.98GB。
在科研资源方面,仅22.8%的高校提供支持科研项目的专业工具软件;仅10.5%的高校建立了可服务全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仅14.9%的高校有大型仪器设备的网上信息查询或预定。
在管理信息资源方面,92.5%的高校建立了学生信息数据库,88%建立了财务信息数据库,86.6%建立了教职工信息数据库,83.6%建立了设备资产信息数据库,47.6%建立了科研项目信息数据库。
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在基础应用方面,70.8%的高校建立了电子邮件系统,37.1%的高校建立了校园公告系统(BBS),60.2%的高校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系统;26.6%的高校统一提供了网上个人存储空间,42.3%的高校提供了校内信息资源搜索工具。
在教学应用方面,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平均为53.36%;有52.7%的学校有统一建设的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校均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课程数为117.99门。
在科研应用方面,只有18.7%的学校建立了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有21.9%的学校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科研知识共享平台。
在电子校务应用方面,85.5%的学校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的电子校务系统,其中30.3%的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主要校务的信息化,8.9%的学校建立了集成、统一的校级管理信息平台。
4.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情况有52.9%的学校在信息编码标准制定中应用国家或行业数据标准,有43.9%的学校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
信息编码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应用最高(达91.9%),其次是教职工管理(79.7%)和教学管理(77.2%),之后是资产管理(64.2%)、财务管理(61.0%)、学校概况(52.8%)、办公管理(52.0%),最低的是科研管理(低至28.5%)。
5.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只有39%的高校有单列信息化规划,45%的高校分散在总体规划中,16%的高校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
有37%的高校将信息化经费预算单列为全校统筹信息化预算,40%的高校纳入各部门分项预算中,23%的高校没有成文的信息化预算。
调研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总额年均达到851.49万元,年度运行维护费为104.76万元,培训及研究经费为24.2万元。
65%的高校定期对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年均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人次达到188.36人次。
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队伍平均为19人。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化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不同省市、不同类型学校间差距较大。
网络运行安全保障系统尚未形成,仅有41.67%的高校建有网络故障实时报告系统,近一半的高校没有建立信息过滤系统,仅有48.66%的高校建有入侵检测系统,仅有19.78%的学校具有自动锁定跟踪功能,自动反击功能只有12.09%;只有4.4%的高校通过了信息安全测评或认证,仅有16.9%的高校建有风险评估体系。
2.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教学资源建设与科研资源建设相对于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来说,投入较少;已有资源的整体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各省市的建设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专科院校以及规模较小的学校资源建设投入力度太小。
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方面教学信息化应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利用网络平台的辅助教学还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表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数偏少。
科研信息化应用水平低,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和科研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缓慢,仅有约1/4的学校对此项建设较为重视。
电子校务应用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自动化程度低,很多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还依靠单纯的人工方式,特别是后勤管理、档案管理和校友管理等部门信息化程度落后。
4.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方面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只有52.7%的学校在信息编码标准制定中应用国家或行业数据标准,只有43.9%的学校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自行制定的技术标准还未广泛推广,高达42.4%的学校没有自行制定技术标准;规模小的学校信息化运行管理标准建设投入的力度较小。
5.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方面信息化保障工作还不够健全,大部分高校还未从制度层面给予信息化工作充分的重视。
信息化资金保障工作中目前重建设轻维护、重建设轻应用、重建设轻培训、重建设轻人才、重建设轻服务等现象仍然存在。
高校对人员的信息化技能保证工作还有待加强,无论是信息化技能要求,还是定期对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各类高校的比例都不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