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工作,保证临床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二、使用科室负责人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护理等人员共同参与监测工作。

三、医学装备科设专兼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人员,承担我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并向临床反馈信息。

四、使用科室确定1名兼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联络员,及时收集上报本科室所发生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与医学装备科的监测人员联系。

五、报告时限:1.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均应及时报告。

2.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立即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报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3.导致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告;4.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报告。

严重伤害,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危及生命;(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六、报告流程:1.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及时告知本科室的监测联络员。

2.使用科室的监测联络员获知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按有关要求向医学装备科报告,并填报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3.医学装备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人员负责对我院内发生的所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汇总,组织对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核实、分析、确认,并按规定记录有关情况。

4.应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监测人员通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报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体系文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体系文件

1.目的为加强我公司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特制订如下制度.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

3.职责:质量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4.内容:4.1.定义4.1.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4.1.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4.1.3突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4.1.4群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同一生产企业、同一品种、同一批号器械,30日内出现严重伤害不良事件的人数超过3人。

4.1.5医疗器械标明的使用期,是指医疗器械产品的有效期(非灭菌有效期)或者医疗设备的寿命周期。

4.2.不良事件的发现与收集4.2.1质量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

4.2.2业务部销售人员应注意收集正在经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填写《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上报给质量部,根据业务部的销售计划等,定期拜访客户时收集不良事件信息。

4.2.3不良事件报告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遵循可疑即报原则,在发现或者获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通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线报告。

如不具备上网条件,则可以以传真、电子邮件及信函形式报送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应与病历记录、医疗器械说明书、注册证书等文件一致。

4.2.3.1报告范围医疗器械有严重质量问题,或者不能排除是由于产品信息存在缺陷而导致的事件,或者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经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购货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一、医院成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院的医疗器械管理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二、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经管科、设备科、招标采购中心是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职能部门,负责医疗器械在采购、审计、验收、入库、使用、维修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并跟踪追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落实工作。

三、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要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器械管理和不良事件监测的报告工作,并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上报本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员的名单、联系方式。

四、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是本科室医疗器械管理和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负责建立本科室的《医疗器械管理台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记录本》《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自存表)》。

五、科室、护士站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员负责本单位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员负责本科室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记录本》《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自存表)》管理及填写工作。

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员负责本科室、护士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宣传、收集、报告工作。

七、医务人员如发现可疑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时,应及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故报告单,同时,报告本科室专职监测员。

八、科室监测员发现或接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应及时到现场查看,协助调查,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报告单,核实后,每月5号前报上月报表,由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按期评价。

九、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定期对收集的报表进行初步的评审讨论,报主管院长批准后,由专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人员汇总后,统一上交西安市食品药品监测管理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

十、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必须准确,内容完整,及时上报,收集的报告按时间顺序装订存档备案。

十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办公室,将不定期抽查临床科室、护士站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记录本》信息记录和库房《年度医疗器械登记本》,完善医疗器械管理跟踪工作的可塑性。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一)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医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1、成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领导小组组长:成员:日常工作及会议召集、会议记录由质量保证部负责。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相关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的制定、修改、监督和落实;(2)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宣教工作;(3)研究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的动态和存在问题,定期组织召开日常监测工作总结会议,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定与完善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的操作规程,组织培训员工在使用高风险医疗器械时规范操作;(5)制定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尤其导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6)对于上报的不良事件,于一周内组织讨论,制定应对措施;(7)通报传达上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的反馈信息。

2、明晰职能部门分工日常监测:采购员和验收员共同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定期总结:每年1月5日前将上一年度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总结报告提交给质量保证部。

并保存监测的原始资料备查。

监督管理:质量验收员通过每季度对后勤服务质量评价来监督采购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实施情况。

二、建立医疗器械使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发现或可疑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立即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三份,报药监局。

2、质量验收员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对于引起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的监测记录保存至医疗器械上标明的使用期限后2年,并且记录保存期不少于5年。

三、建立医疗器械产品使用追溯制度1、对于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追溯跟踪管理。

2、植入性医疗器械要及时登记备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骨科内固定植入器材、人工关节、人工晶体、人工、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以及其它金属或高分子植入器材等。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检测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进医疗器械合理经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定义: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第三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副作用:是治疗使用的医疗器械所产生的某些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医疗器械经营单位应当提供死亡和严重伤害报告。

其中,严重伤害指①危及生命;②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③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永久性”是对身体结构或功能的不可逆的伤害,不包括小的伤害或损害。

以下相关事件在以下情况也必须报告:(1)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几率较大;(2)对医疗器械性能的影响性质严重,很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3)使器械不能发挥其必要的正常作用,并且影响医疗器械的治疗、检查或诊断作用,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采取或被要求采取行动来减少产品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风险;(5)类似事件在过去实际已经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

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

第四条经营单位应注意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

第五条经营单位在销售医疗器械过程中,如有不良事件情况出现时,要警惕同类产品出现类似情况和事态发展、最可能发生的危害和最大能够发生的危害。

经核实后,应及时报告药监部门。

第六条经营单位相关人员对购买使用医疗器械的患者应询问有无药品不良事件反应史,讲清必须严格按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标识使用,如使用后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停止使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提高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公众健康,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评价、控制和相关信息发布等工作。

第三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应当遵循自愿、客观、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工作。

第二章不良事件监测第五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和评价工作。

第六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发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不得隐瞒、迟报或者谎报。

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对收集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进行评价,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趋势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结果定期上报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三章不良事件报告第九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为境内报告和境外报告。

境内报告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境外报告是指在我国境外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逐级上报至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二)医疗器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注册证号、生产批号、销售数量、销售日期、使用日期;(三)不良事件发生的日期、地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病历号、就诊医院名称;(四)不良事件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五)不良事件与医疗器械使用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为保证我院医用耗材的合法性和质量,根据《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及《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第二条监测范围(-)监测科室:医用耗材的科室。

(二)重点监测科室:产科、妇科、新生儿科、乳腺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童康复科。

第三条监测登记内容:对上述重点监测品种的科室,当科室发生器械不良事件时及时向药剂科和质管办报告。

第四条不良事件报告(一)报告范围:重点监测品种或非重点监测医疗器械,一旦发现有不良事件发生,不论是否为重点监测科室,均应按程序上报。

(二)报告程序:发现可能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须及时处理患者,并立即上报科主任,科主任认定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可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按《**县妇幼保健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定进行上报处理,并由药剂科上报**县药监局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三)如发生因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引起的伤害或者死亡病例,科主任认定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可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须尽快按《**县妇幼保健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定进行上报处理,并由药剂科迅速上报**县药监局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四)对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引起死亡病例的医疗器械和耗材,若取出体外者需封存,送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测,查明原因并通知厂家。

医院未招标医疗器械临时采购办法为保证我院医用耗材的合法性和质量,根据《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及《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对临床确实需要的未招标医疗器械及在驻马店市标目录外的低值医用耗材,适用于本办法。

成立未招标医疗器械临时采购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成员:田付才(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杨春英(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药剂科主任)、龚耀宇(财务科主任)及品种申请使用科室负责人,办公室设在药剂科。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一、概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是针对医疗器械行业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监测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二、监测责任机构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

2.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

3.医疗机构负责自身内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定期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不良事件情况。

2.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定期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不良事件情况。

3.医疗机构应制定内部不良事件监测计划和流程,对患者反馈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和汇总。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不良事件监测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在发现不良事件后,及时向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报告。

2.不良事件报告内容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相关人员、损害情况等详细信息。

3.相关监管机构应及时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不良事件的处理包括召回医疗器械、修理或更换不良器械、加强售后服务等措施。

五、信息公开和互通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应向社会公开,包括事件的处理结果和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2.相关监管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信息互通平台,及时向各级监管机构和医疗机构共享相关的不良事件信息。

3.不良事件信息的公开和互通有助于提高行业对不良器械的警觉性,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六、培训和教育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定期举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培训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监测能力。

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第一篇: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安全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为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方便地报告影响医疗安全的隐患和潜在风险,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制订本制度。

1、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严重伤害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1、危及生命1.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1.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2、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2.1、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2.2、通过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可以发现医院管理、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高医院管理、安全系统的水平。

2.3、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在信息系统上的信息共享,可以使全院职工在他人的失误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指导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的依据,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依据。

4、职责4.1、设备科与监测处配备一名专(兼)职监测员开展日常工作,同时在各医疗器械使用科室设置一名联络员。

4.2、单位分管领导、监测部门负责人应主动布置、开展本单位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4.3、制订监测部门、监测员及联络员的工作职责。

监测部门应熟悉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法律、法规,监测员应当熟悉器械产品的相关信息,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监管,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工作,及时、有效控制用械风险,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及医疗器械保障部门负责对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决策(1)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文件。

(2)组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咨询工作。

(3)组织对医院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上报和反馈工作。

(4)组织督查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5)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

第二条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日常工作。

(1)指导临床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2)收集整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按规定进行上报。

(3)开展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调査、分析、评价,协助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工作;协助组织召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专题会议。

(4)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人反馈关联性评价意见:做好与科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联络员的协调和联络工作。

(5)协助举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

第三条建立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体系,各科室指定专人作为不良事件监测联络员(临床科室为医生、护土各一名;其他科室为一名),具体负责本科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1)负责本科室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事宣的联络工作。

(2)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积极上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3)负责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4)协助对不良事件的调查、确认工作。

(5)开展对本科室不良事件报告的分析、整理、总结工作。

(6)开展对本科室医护人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医疗器械使用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准确的原则,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第五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使用或预期使用过程中,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第六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为以下几类:(一)医疗器械故障: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但未导致人体伤害的事件;(二)医疗器械缺陷:影响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导致人体伤害的事件;(三)医疗器械安全事故:指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事件。

第三章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健全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工作。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发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或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在发生后48小时内,将不良事件的基本情况、医疗器械相关信息、采取的措施等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四章不良事件的处理第十一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通报相关单位。

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处理决定,采取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十三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一、背景医疗器械在诊断、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特殊性质,使用不当或质量问题可能引发不良事件,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为了确保医疗过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需要建立和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二、目的该制度的目的在于及时监控和记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对患者的伤害。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医疗器械的科室和人员。

四、管理机构和职责1.医院设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院内相关科室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和使用,要建立科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小组,并明确人员职责。

五、监测内容和流程1.不良事件监测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品质、数量、操作、维护等方面。

2.不良事件流程包括事件发生、报告、调查和处理,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和回溯体系。

六、不良事件报告和调查1.不良事件必须在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上报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小组。

2.不良事件调查由小组成员进行,要采取现场勘查、询问相关人员和收集相关医疗记录等方式,尽快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3.不良事件调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委员会,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七、不良事件处理1.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调查和整改。

2.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人为操作错误等因素,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八、信息反馈与学习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小组应定期向医院内部及国家相关部门报告不良事件的统计和分析情况。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委员会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交流,通过对不良事件的教训和经验总结,改进医疗器械管理和使用。

九、监测结果评估和改进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委员会应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不断改进监测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是指对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系统、规范和持续的监测、调查、评价和管理的工作。

第三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医疗器械在使用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

第四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应当依法开展,公开透明、科学公正。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适用本办法的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仪器和设备、医用超声仪器及设备、医用机械仪器设备、口腔科学器械和设备、中医器械、特殊疗法仪器设备等。

第二章监测工作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程序和要求。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分类、报告、调查和处理。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进行登记、整理、存储和管理。

告制度,不论事件是否造成人身伤害,一经发现,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其承担的医疗服务范围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计划。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调查和评价制度,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评价风险,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整改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时进行整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整改情况。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汇总分析工作,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三章处理工作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及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治理轨制为增强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治理工作,根据国度《医疗器械监视治理条例》.《医疗医械不良事宜监测和再评价治理方法(试行)》制订本轨制.一.树立健全组织构造,明白岗亭职责1.成立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引导小组组长:成员:日常工作及会议召集.会议记载由质量包管部负责.引导小组周全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治理相干工作,并实行以下重要职责:(1)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治理工作的计划和相干轨制的制订.修正.监视和落实;(2)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治理的宣教工作;(3)研讨剖析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治理工作的动态和消失问题,按期组织召开日常监测工作总结会议,评论辩论并提出改良看法和建议;(4)制订与完美高风险医疗器械应用的操纵规程,组织培训员工在应用高风险医疗器械时规范操纵;(5)制订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宜,尤其导致逝世亡或者轻微损害不良事宜的应急预案;(6)对于上报的不良事宜,于一周内组织评论辩论,制订应对措施;(7)传递传达上级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技巧机构的反馈信息.2.了了本能机能部分分工日常监测:倾销员和验收员配合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的日常监测工作.按期总结:每年1月5日前将上一年度的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工作的总结陈述提交给质量包管部.并保管监测的原始材料备查.监视治理:质量验收员经由过程每季度对后勤办事质量评价来监视倾销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实行情形.二.树立医疗器械应用不良事宜陈述轨制1.发明或可疑产生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立刻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宜陈述表》一式三份,报药监局.2.质量验收员保管医疗器械不良事宜监测记载,对于引起不良事宜的医疗器械的监测记载保管至医疗器械上标明的应用刻日后2年,并且记载保管期许多于5年.三.树立医疗器械产品应用追溯轨制1.对于植入性医疗器械实行追溯跟踪治理.2.植入性医疗器械要实时登记存案,严厉履行国度有关划定.植入性医疗器械包含骨科内固定植入器材.人工关节.人工晶体.人工乳房.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以及其它金属或高分子植入器材等.3. 对产品的追溯登记信息重要涵盖临盆企业名称.临盆地.产品规格型号.有用期.批号.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产品德量包管书等.4.质量验收员按期监视检讨登记情形。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规定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规定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提高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应遵循公开、透明、规范和科学的原则,确保不良事件及时、准确地报告、分析和处置。

第三条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收集和报告不良事件信息,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分析、评估和处理,推动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第四条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的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包括临床部门、临床技术科室、药品临床试验中心等。

第二章不良事件报告第五条医院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在发生不良事件后,应及时向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第六条不良事件报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及时性原则:不良事件应在72小时内报告;(二)准确性原则: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三)保密性原则:有关不良事件的报告信息应保密。

第七条对于报告的不良事件,医院应严格保密,不得向外界公开,但可以将不良事件报告信息提供给监管部门或者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的技术机构。

第八条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应及时收集报告的不良事件信息,并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

第三章不良事件分类和分析第九条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析,如不良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原因等。

第十条对于分类和分析的不良事件,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应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形成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结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

第十一条不良事件分类和分析的目的是识别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的数据库,进行长期跟踪分析,及时掌握医疗器械的风险与安全情况,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章不良事件评估和处理第十三条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应对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责任追究等。

医院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措施

医院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措施

医院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措施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和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措施为了加强医疗器械安全和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XXX 根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制度。

职责分工:1.医疗设备与物资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和不良事件的监督和指导。

2.设备管理科具体负责全院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和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负责收集各科室上报的事件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监部门上报。

3.各医疗器械使用科室负责本科室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和不良事件的上报。

报告的原则:1.坚持非处罚性和主动性报告的原则。

鼓励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主动、自愿报告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和不良事件。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

报告的范围: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范围: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出现与预期使用效果无关且可能造成不良诊疗后果时,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

2.医疗器械使用安全事件报告的范围:A。

使用中的器械,由于人为因素、使用环境因素、医疗器械性能不达标和设计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B。

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时。

报告及处理程序:1.医疗器械使用人员发现或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附件1)向设备管理科报告。

2.对于导致死亡的事件,应在发现或知悉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报告;对于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应在发现或知悉之日5个工作日内报告。

3.设备管理科收到使用人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后立即进行核实,必要时封存相关医疗器械。

经核实后2个工作日内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5.2、如果发现突发或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使用人员应立即向设备管理科报告。

设备管理科收到报告后应立即通报医务部,并派人到现场核实。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范本1:正式风格1. 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机制,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和质量控制。

2. 适合范围本管理制度适合于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的监测管理工作。

3. 定义3.1 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者缓解疾病的仪器、装置、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3.2 不良事件:指由于医疗器械在预期用途下产生的不良结果,包括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组合、生产缺陷、使用误报等。

3.3 不良事件监测:对医疗器械使用中浮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采集、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4.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和职责4.1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由公司设立,负责监测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4.2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4.2.1 制定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修订;4.2.2 设立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系统,采集、整理和分析不良事件信息;4.2.3 定期发布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提交汇总报告;4.2.4 开展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工作,提出改进建议;4.2.5 组织不良事件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

5.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5.1 医疗机构和企业应当及时向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报告不良事件的发生。

5.2 不良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描述、影响分析、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5.3 不良事件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6. 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6.1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不良事件信息的保密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2 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的传递和存储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7. 不良事件监测的评审和改进7.1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7.2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的改进应充分考虑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必要的修订。

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一、为加强我院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安全监测和管理,规范我院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法规及管理办法,制订本制度。

二、有以下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立即上报:(一)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合格医疗器械正常用法的意外有害后果)。

(二)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质量缺陷(假、劣)导致的不良事件。

(三)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

三、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按照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采取越级报告制度报告。

四、医院建立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监控网络,由各临床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联络工作(科室联络员),负责本科室的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的搜集、汇总、上报,监督协调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的报告。

五、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和随时收集本科室的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一经发现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须及时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及时上报。

六、临床科室发现严重、罕见的不良反应病例,应先经医护人员诊治和处理,并做好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的留样、保存和记录工作,及时上报管理部门。

七、发生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严重不良事件、群体不良事件或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

八、发生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使用不当,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人员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

九、对于临床使用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重大差错的不良事件,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应马上进行监测管理,如实记录和调查,核查和保留适当的器械证据(例如包装和标签),核查临床使用错误报告及相关的改正措施,并上报医院医务科。

十、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将各科室报告的医用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监管,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工作,及时、有效控制用械风险,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及医疗器械保障部门负责对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决策
(1)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文件。

(2)组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咨询工作。

(3)组织对医院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上报和反馈工作。

(4)组织督查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5)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

第二条医疗器械保障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日常工作。

(1)指导临床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2)收集整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按规定进行上报。

(3)开展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调査、分析、评价,协助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工作;协助组织召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专题会议。

(4)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人反馈关联性评价意见:做好与科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联络员的协调和联络工作。

(5)协助举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

第三条建立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体系,各科室指定专人作为不良事件监测联络员(临床科室为医生、护土各一名;其他科室为一名),具体负责本科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1)负责本科室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事宣的联络工作。

(2)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积极上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3)负责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4)协助对不良事件的调查、确认工作。

(5)开展对本科室不良事件报告的分析、整理、总结工作。

(6)开展对本科室医护人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

(7)接受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报告原则
鼓励相关科室和个人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所使用医疗器械有关,需要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2)瀕临事件原则: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或医务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则也需要报告。

(3)可疑即报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相关事件在以下情况下必须报告:
(1)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概率较大。

(2)对医疗器械性能的影响性质严重,很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

(3)使器械不能发挥其必要的正常作用,并且影响医疗器械的治疗、检查或诊断作用,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

(4)医疗器械属于长期植入物或生命支持类器械,因此对维持人类生命十分必要。

(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或被要求采取行动来减少产品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风险。

(6)类似事件在过去实际已经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
第五条报告程序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实行逐级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随时收集本科室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一经发现,须及时进行详细记录、调查,立即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联络员,准确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3)导致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突发的或群发的不良事件须立即将报告表报至医疗器械保障部门;一般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每月集中上报至医疗器械保障部门。

(4)医疗器械保障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须在收到报告表2个工作日内,死亡病例于24小时内,突发的或群发的不良事件须立即进行上报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般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每月集中上报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5)医疗器械保障部门定期向院设备委员会汇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于每年1月底之前对上一年度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总结。

(6)医疗器械保障部门应按规定将不良事件相关情况告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供应商。

第六条相关人员在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对涉及到病人的隐私应保密。

第七条妥善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标明的使用期后2年,但是记录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5年
第八条医疗器械保障部门应掌握国内外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监测信息,及时向全院发布医疗器械使用安全信息警报,确保临床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