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解读
招教X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识点解读
招教X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识点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考点梳理XXX纵观2014和2015年的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几乎都会涉及。
如2014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单选题第1题和论述题第64题的最后一问(中、小学卷);2015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多选题第31题(中、小学卷)。
为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地复《纲要》,确保于此不丢分,特此进行相关梳理,以资诸生备考。
考点一、工作方针《纲要》中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此处有两种考查形式:第一,直接考查《纲要》的工作方针有哪些。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工作方针有哪些?第二,考查各个方针在《纲要》中的地位。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展动力是什么?例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是()。
A.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提高质量D.促进公平考点二、战略目标《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诲现代化,基本形成进修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具体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遍及教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良教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诲体制。
此处主要考查的是教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哪些,多以客观题(单选与多项)形式出现。
例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列哪项不符合我国教诲发展战略目标?()1A.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诲C.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考点三、战略主题B.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诲是教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题目,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路子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同时,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应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促进公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条件,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人生价值。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必须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人为本,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全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全文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四)战略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三章学前教育(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2023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2023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2023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1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
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
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
“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学习了整整42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们不仅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同时对教育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也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证据,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在《纲要》中,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任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国家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和措施。
这些纲要通常被制定为一个长期的规划文件,旨在引领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发展目标:明确教育发展的愿景和目标,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力资源等。
2. 教育改革重点:确定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着力点,如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推动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等。
3. 教育资源配置:规划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如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条件等。
4. 教育机制创新:推动教育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如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多元化发展等。
5. 教育国际化: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6. 教育法治化: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确保教育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纲要的落实通常需要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文件来实现,以及相关的法规和监管机制来确保。
纲要的制定和执行常常是一项持续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203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203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2030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分别是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
一、规划目标1. 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2. 教育公平的推进: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缩小城乡、区域、各族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3. 教育体系的完善:优化教育体系结构,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习需求。
4. 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提高师德师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
5.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加强与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主要任务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建设,培养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优化高考制度,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机制,加强学科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4. 推动终身学习: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学习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满足人们学习的不同需求。
5. 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三、实施措施1.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增加财政教育支出,扩大教育资金来源,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条件。
3.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前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育的规划和管理。
为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实施纲要(2010-2020年)》,针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
规划目标和总体要求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现代教育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发展,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国民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发展。
到2023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结构更加合理、高效,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显著提高。
总体要求- 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立德树人。
-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落实素质教育。
-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 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国际影响力。
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改革和管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 推进职业教育建设。
- 加强学前教育发展。
-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 建设教育大数据管理体系。
- 推动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
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加强教师教育和教师成长。
-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 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
-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 推进开放型人才培养。
- 改进中职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和校企合作- 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评价。
- 发展学校与企业合作,促进人才培养。
教育国际化和品牌建设- 推进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
- 提高国际教育质量。
-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 推进品牌建设。
结束语未来的十年,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制定的全面、科学和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主张将引领中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教育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一份面向2020年的教改答卷
教授顾 明远感 到 , 规划 纲要制定 工作 的
参 与人 员之 多 、 征求 意 见之 广 、 间持 时
民意与 民智能 否对 《 规划纲要 》 的 制定 产生作 用? 规划 纲要》 《 工作小组 办
公室 成 员 、文件 组 组 长孙 霄 兵肯 定地 说 :民意是文件 起草 的重要 思想来 源 , “ 我们对 每一条 意见都会 尊重 , 记录在 要
专题 , 转为 两 大设 问 : 如何改 革 职业 教
育 发展模 式 , 动 行业 、 业 兴 办 职业 调 企
10 3 0余人 共 提 出意见 建议 近 5 0 0 0条 。
前 后 对 文 本 进 行 了约 4 0轮 大 的 修 改 。
在制 定的《 国家 中长期教 育改革 和各 方面人
士参 与了调研 活动 。 在境 内外 召开不 同 层 面 、不 同 类 型 的 座 谈 会 和 研 讨 会
历经一 年半 的起草 过程 ,0 0年 2 21
月 2 ,规 划纲要 》 布征求意见 稿。 8E 《 l 发 4月 1 5日,国家科 技教 育领 导小
志 、 中小学校 长和教 师等直接 参与起 大 草修改 和论 证工作 。文本初 稿形 成后 , 先后 4次大 范围征求 意 见。全 国人 大 、 全 国政 协 、 民主党 派 中 央 、 中央有 关部 委 、 方 教育 部 门和 学校 、 地 企事 业 单位 以及 海外教 育界人 士等 5 0多个单位 、 0
规划 纲要 》 听取社 会各 界人士 的意见 和 建议 。
教育积极 性 ,解决 职业 教育规模 数量 、
中 国教 育学会会 长 、 北京 师范 大学
专业设 置与社会需 求相 吻合 的问题 ? 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尤为重要,在分析当前我国教育现状,并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于20XX年7月29日正式发布。
而在教师招聘的考试当中,作为常考法律,往往会被考生忽略,现将本纲中常考的知识点整理如下,方便各位同学理解。
1.二十字工作方针二十字工作方针的完整表述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考试过程中除了直接考察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外,还会考察每个方针对应的地位,考生要做到准确的记忆,如下: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2.战略目标完整表述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可以概括为两基本,一进入。
具体目标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考试多以单选或多选的形式考察。
3.战略主题完整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发展。
4.发展任务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任务,首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一阶段注意考察单选题的对应,正确的表述为:到20XX年,普及学前一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
其次,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再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体制改革这一部分中重点把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考试过程中注意多选题。
6.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中尤其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此,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规定对教师试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自2010年起,中国实施了为期十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一规划纲要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方向。
学习和解读这一规划纲要,对于深入了解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
根据纲要所述,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教育将重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智力、体育、美育等多个方面,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其次,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纲要提出要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助于改善教育体系的问题,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公平性。
除此之外,规划纲要还强调了教师的关键作用。
纲要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
纲要提出要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待遇,搭建教师自我发展和交流的平台,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规划纲要还强调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纲要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纲要提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教育结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层次人才。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总的来说,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3.基本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
基本原则:以“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 针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 教育科学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发展理念: 坚持全面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办法:
合理规划适应城乡发展需要的学校规划布局,办 好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 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 学考试的办法。
教育法则:“望子成龙”还是“望子成才” 教育理念:育人不如育才。 “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小时,
我和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拥进我们那可怜的、狭小的 教室,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 年其余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旅行。” 在56号教室,奇迹是: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 出得到尊重,谦逊得到发扬。
山东省教育发展主要目标(部分):
指 标 单 位 2009 2012 2015 2020
学前教育
幼儿在园人数
万人 % 万人 % 万人 %
181 55 969 95 312 95
210 63 980 96 316 96
260 70 990 97 318 97
300 85 1000 98 320 98
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 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 足; 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 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 展滞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
未来十年教育改革
•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分离的 办法,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 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政 府实现从办教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 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 预。
• 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知行 合一
• 《学记》:道、强、开 • 清朝: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 2010年:进入21世纪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
• ——教育公平。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和教育过程公平,缩小差距,保障特殊群体(随 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
• ——教育质量。标准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生 均经费标准、教师标准(资格、编制、津补贴)、 课程标准、信息化标准、学费标准、资助标准、 质量标准。教学思想: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 材施教(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 弹性学制、文理交融、小班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学习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 分析)
• 2010年7月13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 开。29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正式公布。同年10月,《规 划纲要》的任务被分解成190项,由60个部门分别 承担。
基本建成三网融合的贵阳教育城域网全面完成贵阳市教育一网二库三平台建设通过贵阳教育信息网整合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健全贵阳市教育资源库贵阳市学业考试试题库完善贵阳市教育管理平台贵阳市中小学招生平台贵阳市教与学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教育研究永远都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几千年了不光是中国整个世界都还在探索之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
校建设。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
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症状 6:政府管得过宽 药方:取消 高校行政级别
“政府管得过宽、学校被管得过死”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教
改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方面组成,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如
果不加强,会影响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也是目前最亟待加强的部分。
幼儿园 用 数字说话 更有说服力
北京市 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表示,教改纲要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内
容,说明政府已下大决心解决学前教育问题。而提出了具体学前一年毛入
症状 4:高分低能 药方:强化考查实践能力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在面试环节被 香港大学 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
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
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
教改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
主,确保 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
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城镇化加速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也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达 95%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
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事件分析
一考定终身
• 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 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 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 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 •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要强调主体多元,方 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 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 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 • 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 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 取。 •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纲要提 出,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 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 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查考试招生舞弊。
事件分析
高校行政化
• 长期以来,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高校 行政化趋重。为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纲要提出要“取 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健全校务 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 纲要在多个方面保证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开展教学 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 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 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 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 纲要还针对学术环境和学术质量提出改革思路——确立 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高等学校质 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八、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 • • • • • • • • •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发展民族教育 发展特殊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本世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
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观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观作者:王莉敏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0年第12期摘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一个人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且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关键词:国民教育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现代的教育,在理念上注重实用化、功利化、工具化,以传授知识技能为要;在方法上注重“规训”,通过单向度强制性灌输式,迫使学生按统一标准接受“型塑”。
这样的教育模式,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者、多顺少创见者、“心甘情愿的机器人”。
不直面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不从根本上系统地科学回答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重大教育课题,也是不负责任、放弃使命的。
在这些重大教育课题中,“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值得深思却容易被忽视的重大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战略,助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才培养应该走一条能力导向、素质为本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强调教育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规划纲要》将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更加紧要。
制定实施《规划纲要》,谋划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教育之需,更是国家之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内容解读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要 求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 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 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 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 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 基础教育相关内容解读
2010年7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规划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 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纲要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二是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是贯彻纲要应注意的问题
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 先满足。 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 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 代的责任。
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 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 生动活泼地发展。
(7)高校分类入学考试 纲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 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 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 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 平大学联考。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 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 养。 未来十年,我国高招本科将建 立健全5套录取机制:普通高考 录取;自主招生录取;推荐录取 ;定向培养录取;社会特殊人才 录取。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 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 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 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透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谈如何实现高校“依法治招”
关 键词 : 通 高校 ; 法治 招 ; 普 依 法律 保 证
21 0 0年 2月 2 日公 布 的《 家 中 长期 教 育 改 8 国 段 , 来 都是 利益 斗争 与 冲突 的焦点 , 其 在优质 高 从 尤 等教 育 资源极 其 有 限 的情 况 下 , 考 已经 演 变 为高 高 中毕 业 生面 临 的第 一 次强 制性 的“ 会大 分 工 ” 。 社 在这 场 万人瞩 目的竞 争 中 , 何 防止 人 情 关 系 的 困 如 扰 和私权 的渗 透 , 维护考 生 和高校 的合 法权 益 、 维持 招 生过 程 中的公 平 、 正 、 开 , 个 人 、 会 、 家 公 公 是 社 国 对我 国招 生制 度 建设最 根本 的要 求 。“ 法 治招 ” 依 并 不排 除政 府与 招考 管理 部 门 以法 律作 为 治理 高 校招 生 的重要 手段 。 但在 管 理 者 与 法 律 的 关 系 问 题 上 , 强 调 的是法律 的 主 导地 位 , 调 的是 法 律 是 一种 超 强 越 于任 何 当事 人 之上 的普遍 化 的规 则 。这 意味 着政 府 与招 考管理 部 门 固然 可 以作 为 治 理 者 , 求考 生 要
人 民群众需 求 日益 旺盛 的 矛盾 , 处理 好 情 、 、 之 理 法 间的冲突 , 维护 大 多数人 的正 当利益 不受 损 害 , 须 必 综合运 用 多 种 手 段 , 证 招 生 考 试 活 动 的 公 平 、 保 公 正 、 开 。审视 与 梳理 “ 法 治 招 ” 高 校招 生 领 域 公 依 在 的 内涵 , 析 与之 相适 应 的 一 系列 思 想 与行 为 方 式 分 的变革 , 于 当前推 进高 考 招 生 “ 对 阳光 高 考 ” 程 有 工
机 构 的合作 , 包括 考 生 与高 校 、 校 与 管理 机 构 、 还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解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核心是育人为本,重点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
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
●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一个都不能少袁贵仁说,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育优先地位的确立还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这两件事情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优先发展强调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的大力支持,那么改革创新着力强调的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和创新。
如果说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者缺一不可,那么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袁贵仁说,在《规划纲要》中,涉及到改革的六大任务,这六大任务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家知道人才培养体制和考试招生制度连在一起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改革,人才培养制度一样难改革。
三是学校制度改革。
四是办学体制改革。
五是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制度改革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管理制度改革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学校制度强调的是学校内部的关系。
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开放也是改革。
具体来说,我们想通过开放促改革。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次改革与过去改革相比,我们推行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所以这次我们特别强调人才工作放在首位,凡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不符合的就要改进。
●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比重最高,将努力达到占4%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指出,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4%的目标。
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我们要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推进税费改革,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为4%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二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追加教育经费,要向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三是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四是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一手抓增加投入,一手抓资金管理,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
●将减少对大学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坚持完善校长负责制袁贵仁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规划纲要》中有一句话,“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我想,这个意思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对总理这一指示的贯彻落实的考虑。
这是目标。
我们想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然后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倾向。
●2020年高中教育普及率将达90% 将有2亿人口具有大学学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到了2020年,我想大家在两个方面将有明显的感受:一是惠及全民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
到了那个时候,幼儿的入托可能不像现在这么难,义务教育可以全面地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率可以达到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40%,向普及化迈进。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达到2亿人。
二是教育质量将会普遍提高。
通过学习,提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改革我们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三个学会”,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全面提高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概括起来,到了2020年,我想有四句话,各级教育的普及水平更高,老百姓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的体系更加完备、更加灵活。
●2000年到2009年高校承担项目占国家科技计划总经费%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在中央政府2000年到2009年的中央政府的科技计划中,高校共承担了约万个项目,获科技经费总额大约是亿元,占中央政府国家科技计划总经费的四分之一略强一点,占%,而且这一数字在近几年还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我们的新一轮规划纲要对建设高水平的高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在这次教育规划纲要中,我们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这些高校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还充分肯定了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地位,并且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使我国一批特色重点学科成为创新的基地和平台。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说,教师是我们国家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约占我国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三分之一。
规划纲要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的首要任务,并且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的目标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010-09-19 16:15作者:吴开松查看:1782字号: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发布。
《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因此认真领会和把握《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实质,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总体战略——强国必先强教《教育规划纲要》开宗明义响亮地提出: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讲话和纲要深刻揭示了我国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共同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奋斗的伟大号召。
全党全社会都应当以此为指针,把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把教育置于国家和民族复兴最根本的事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提出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重要论断。
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强国必先强教”战略的决心和意志。
回顾历史,教育强则国家强,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
面对现实,强国必先强教,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现代化后进国和地区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
第一次是美国对英国的追赶。
第二次是日本对美国的追赶。
第三次是韩国对西欧的追赶。
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源的追赶。
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分析中国经济与人力资本经历由盛变衰,到逐步崛起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两千年国运兴衰的历程,就是两千年的人力资本强弱的历程。
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人力资本兴衰取决于国力强弱。
这是两千年来中国经济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
我们坚信,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
二、战略部署——优先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制定的。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
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教育的地位,为以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和支点,为党和国家尊师重教、全体人民热心兴教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树立了如何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新理念.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实现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重要要保证,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1992年,党的第十四大报告:“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党的一贯追求,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时代发展趋势的体现。
因此,可以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和行动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过程中的世纪接力。
三、核心战略——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方针之一,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育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