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增强学生权利观念,提高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热爱宪法、热爱国家的情感,激发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规定的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十九大报告高频词解析》师:通过刚刚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历史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十九大报告高频词统计中,“人民”一词位居第二,通过分析“人民”一词出现的句子,不难看出十九大报告对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庄严承诺,从而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说到这里,人民幸福之路想要越走越宽,越走越美,那就必须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那公民基本权利都有哪些,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十九大报告,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感性和情感铺垫。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政治权利和自由自主学习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地位及内容1.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漫画赏析探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小结: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权利的保障、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权利的边界,滥用权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他人的权利?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3.1公民基本权利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公民享有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意义;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增强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积极行使权利。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在具体案例中准确辨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并梳理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图。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课《公民权利》中的第一框题《公民基本权利》。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津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教学难点:感悟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

三、学情分析①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能够从法律和道德角度对简单的侵权案例进行分析并能辨认出所涉及到的公民权利,但还不能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②学生普遍对公民的政治权利了解甚少,不清楚公民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更不清楚行使监督权的正确途径;③学生都很看重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但是有近乎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人身权利受侵害时不知该如何维权。

2.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和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样的学情分析,可以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教学效果。
3.学生自评与互评:
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1)自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2)互评: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相互鼓励和支持。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提问:通过提问,我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观察:在课堂中,我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实践活动。
(3)测试:在课堂结束前,我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益。这些权利是公民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中的应用。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位学生在校园内受到不公平对待,他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故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较片面,容易将权利与权利之间相互冲突,缺乏全面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素材,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了解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讨论如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行使和保护权利的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锻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2.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增强法治意识,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情况,但不知道如何维护。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使学生能够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3.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4.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尊重和维护他人权益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公民基本权利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运用公民基本权利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公民基本权利的实际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权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案例可以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案例中主人公如何运用公民基本权利解决问题。

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
认识、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利用视频、事例、文字这些直观的手段,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注重知识的延伸,能够适时地将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衔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与积极回答的培养,多鼓励学生“想”和“说”,能把自己想到的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注重知识的生成,将课上师生之间新生成的知识及时普及和运用;注重小
组讨论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增强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自觉性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学会正确运用各项基本权利,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需落实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与公民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对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劳动权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2.教学策略: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和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小云一家》故事发展预设情景,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一例到底,实现思维的连续性。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3.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法4.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分析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生入境]情景一:《小云的一家》板块一:比一比,公民基本权利知多少?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p32《小云的一家》的情景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权。

学生活动:1.学生看材料 2.小组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公民基本权利,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并且导出新课。

【讲授新课】我能做自主学习学习与探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33——P39课本,并思考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2、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具备哪些条件?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3、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哪一些?这项自由对公民有何意义?4、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有何意义?5、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有何重要性?6、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分别有哪些?7、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8、什么是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何意义?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本,思考讨论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阅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探究与分享[创设情境引生入境]情景二:投上宝贵的一票——小云妈妈竞选人大代表演讲一、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块二:找一找,与之法律依据是什么教师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点拨思考:(1)小云妈妈在这次竞选活动中体现了她有哪些基本权利?(2)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3)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教材P33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六年级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六年级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六年级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教案:六年级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含义和价值。

2.能够列举和解释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3.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尊重他人、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录像或幻灯片,用于展示公民的基本权利。

2.学生手册或课本,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

3.额外的练习和活动材料,用于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公民是什么?为什么公民有权利?”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的重要身份和责任。

二、呈现(20分钟)1.展示教学录像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概念和含义。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你认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自主搜索相关知识,自助学习。

三、探究与巩固(30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自主阅读学生手册或课本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理解并总结其中的要点。

2.分组讨论并比较各自的总结,各小组发表意见和汇报结果。

3.教师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总结的一些基本权利要点,和学生一起讨论每个权利的意义和重要性。

4.分发练习和活动材料,让学生完成相应习题,巩固和拓展他们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

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1.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活动成果。

2.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3.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鼓励学生思考、批判和改进。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生回答问题:“你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你有哪些影响?”3.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请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公民权利,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撰写一篇小论文或设计一张海报来宣传和加强对这一权利的了解。

2.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公民义务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体验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难点】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利用PPT展示一段有关人权的新闻,让学生思考:这段新闻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这段新闻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相关。

二、讲授新课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教师问: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教师问:为什么说公民基本权利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

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教师问: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

教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

3.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教师问:公民基本权利如何得到保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主要依靠法律。

教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法律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学生回答:例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了具体规定和保障。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有哪些。

2.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能力目标1.提高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能力,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

2.增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和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根据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积极、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

3.珍惜公民基本权利,坚决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

2.监督权和受教育权。

难点对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场景激趣教师播放幻灯片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 页“运用你的经验” ,完成填空。

教师展示幻灯片,展示下列填空:小云上学,体现了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除此之外,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项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方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方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识别。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3.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其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分类。

2.公民的平等权利与机会。

3.言论自由与新闻媒体的角色。

4.公民的参与与选举权。

5.公民的社会福利权利。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讨论或提问,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

2.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分类以及具体的权利内容。

重点强调公民的平等权利与机会,言论自由与新闻媒体的角色,以及公民的参与与选举权。

3.案例讨论(20分钟):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其中涉及的公民权利问题。

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实际情况中理解和认识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公民权利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向全班展示。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并回顾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6.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公民权利的短文,包括他们对公民权利的理解、感受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价他们对公民权利概念的理解和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程度、讨论深度以及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撰写的短文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对公民权利的理解和思考,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建设性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教材:公民权利与社会问题教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及其范围。

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掌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重要性和保障机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激发他们自觉维护自身权利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国家法律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及其范围。

•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及其保障机制。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重要性和保障机制,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公民权利保障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政府要保障公民的权利?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政府保障公民权利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公民基本权利。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范围(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即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应该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公民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等方面,涵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范围?”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模拟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场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范围,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三、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图片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展示漫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漫画的理解。

答案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讲授新课】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理清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其中分别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课件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活动一:阅读教材P34“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小云一家人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示:受教育权、被选举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而真实,为公民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保障。

2.活动二:阅读教材P35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讨论以下问题:(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提示: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答案提示: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和较高的履职能力,能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真心为人民服务。

课件展示: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引言: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石。

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机构有责任教授学生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知识,以培养他们成为了解和尊重权利的积极公民。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针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的公民基本权利。

3. 学会思考和探讨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限制。

4.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观。

二. 教学内容:1.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a. 介绍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和范围。

b. 探讨公民基本权利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c. 分析公民基本权利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异同。

2. 不同的公民基本权利:a. 引导学生了解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公民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益等。

b. 对于每个公民基本权利,解释其含义和保障的重要法律。

3. 公民基本权利的应用和限制:a.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言论自由的限制和合理限制的边界。

b. 分析公民基本权利受到的限制,如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保护等。

c.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特定情况下的权衡和冲突。

4. 学会尊重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a.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观点和意见的能力,以及平等和包容的价值观。

b. 强调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

三.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并就不同的案例展开辩论。

2. 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公民基本权利相关的情境,从而加深理解和思考。

3. 阅读与写作: 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并撰写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论文或观点陈述。

4. 研究项目: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四. 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表现评价。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节,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教育权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权利保护的意识需要加强,需要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含义。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权利保护意识。

3.情境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保护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民基本权利》。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权利。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教育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谈谈自己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

《公民基本权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公民基本权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导言:本次导学案将重点介绍《公民基本权利》,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以及这些权利如何受到珍爱和实现。

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将了解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培养对法律的尊重和理解,以及提高自我珍爱认识和法律认识。

一、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1. 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每个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崇奉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

2. 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当履行的责任。

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要恪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权利,珍爱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珍爱和实现1. 公民基本权利的珍爱来自于国家法律和法律体系。

国家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设立了相关机构和程序来珍爱这些权利。

2. 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需要公民自己的尽力和维护。

公民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被他人侵犯或剥夺。

3. 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监督。

社会应当关注公民的权利保障情况,监督政府和相关机构执行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三、如何珍爱自己的公民基本权利?1. 了解自己的权利。

公民要了解自己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崇奉自由、人身自由等。

2. 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

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或剥夺时,公民要学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轻易放弃。

3. 提高法律认识和自我珍爱认识。

公民要提高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学会通过法律手段来珍爱自己的权利,不轻信谣言或违法行为。

四、案例分析1. 某公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批评政府的言论,却被警方带走调查。

这时,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2. 某公民在购房过程中遭遇了合同纠纷,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这时,公民应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五、思考题1. 你认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珍爱和实现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何重要性?2. 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维权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结语: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更加了解和重视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法律认识和自我珍爱认识,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使学生知道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内涵和保障体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权利被侵犯的情况,但对于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以及如何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遵守法律法规,成为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遵守法律法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3.准备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并给出实际例子。

情景模拟: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情景模拟,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基本权利
【教材分析】
课程依据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
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
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

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

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

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

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
(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
(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的第四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

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

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

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

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

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

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3.总结: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