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结合时事政治,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运用。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性。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3.案例分析:结合时事政治,引入具体案例,分析公民权利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性。
2.掌握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案例,提高法堂参与度和互动性。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b.举例说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c.面对权利受损时,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一份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练习题,内容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
2. 公民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权利。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让学生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系。
2. 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的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例子。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障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性。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意义。
2. 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性。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注。
2. 案例分析:讲解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引导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情景模拟反馈:对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情况。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自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小学思想品德讨论教案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小学思想品德讨论教案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主题: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生命安全、受教育权利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公民责任感,尊重他人的权利,关心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传授学生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或是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认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为什么要承担义务?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生命安全、受教育权利等。
b.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小组讨论(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个特定的权利进行讨论,并列举实际的案例加以说明。
b. 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准备好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展示。
4. 全班交流(15分钟):a. 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b. 全班同学可以提问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辩论。
5. 观看视频(10分钟):a. 展示与公民权利相关的视频片段,可以是真实案例或动画展示。
b. 观看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6. 小组活动(20分钟):a.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民义务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简短的讲解材料。
b.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讲解,并邀请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
7. 总结(10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习到的知识和认识到的重要性。
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使公民权利,承担相应的公民义务。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PPT、视频片段、小组活动资料等。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4.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关系、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解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概念。
3.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阐述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5.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介绍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让学生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分类和内容以及保障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一、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难点:(1)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教学方法实例引入法、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整体把握法具体操作:(多媒体显示)知识结构,导出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弄清这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间的关系,弄清这节课知识在整个这一章节知识中的地位。
师:那么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呢?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一起分析、探讨这个问题。
主体内容教学师:让我们一起先来看这样两则材料。
(多媒体显示材料)材料一:“我不是什么官,我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活一天就要给老百姓干一天事。
”这就是人民公仆李润五做干部的思想境界。
“我是人民的儿子,只要是人民的需要,都是我应该做的。
”这就是一个普通水电修理工徐虎的思想境界。
材料二:2000年2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
胡长清因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月8日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师:李润五、徐虎与胡长清的根本区别在哪些方面?生:是否为人民干实事、为社会作贡献,是否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否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是否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师:胡长清为什么被剥夺了生命权和政治权利?生:他为一己私利,危害社会,损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不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未尽到对国家、对他人的义务,因而也就失去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一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公民责任的意识和理解,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公民的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 了解公民的义务,如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等。
2. 能力目标:- 能够描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某些行为是否符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培养学生对公民责任的意识和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话题,例如:“你们知道成为一名公民有哪些权利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哪些义务呢?”引导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学生的权利老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公民的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生命权等。
并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这些权利背后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公民的义务老师向学生解释公民的义务是指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如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环境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某些行为是否符合公民的义务。
三、活动与讨论(25分钟)1. 权利与义务匹配老师提供一组权利和义务的卡片,要求学生配对,找出相匹配的权利和义务,以加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在故事情境中演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公民责任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2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并讨论他们对应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法治的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初步的了解。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一部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教案,依据新人教版选修5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1.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与关系;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首先,我发现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可能过于抽象,导致学生难以消化。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权利与义务,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权利义务的内涵。
其次,小组讨论的引导工作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提问技巧,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效果。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 法治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如面对侵权行为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而非采取非法手段。
- 案例分析能力的提升:针对具体案例,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权利与义务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如公共场所吸烟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共义务的关系。
- 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环保行动等。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案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本节主要内容:公民和国家与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公民”应如何对待权利与义务(态度)本节重点:应如何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公民和国家与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1、从国家方面讲: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给予的、同时国家给予保护。
2、从公民方面来讲:公民不得超越或滥用国家给予的权利。
二、“公民”应如何对待权利与义务(态度)∙要正确享受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公民与国家关系?∙都必须坚持原则名言: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
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名人,他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 ___邓小平第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前提、基本原则)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等于法律规定的内容和方向平等。
法律的差异性和平等性2、一律平等不等于人人平等3、都存在差异性和平等性司法、守法(平等)立法内容(不平等)可能性和现实性,法律本身没有差异性,只是规定的内容上存在差异性(由国体决定)4、要在存在差异性的前提下坚持平等5、平等是指在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应该做到:第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核心)∙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公民在法律面前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是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有力的条件。
∙因此,(1)我们要珍惜公民的权利。
(2)我们要自居履行公民的义务总之,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不享有群里的公民。
只有把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与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想一想: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分析:(1)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三、教学难点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
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
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理解概念)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
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权利的`范畴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
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1情景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
请先看案例2,课件出示案例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
课件出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名读。
6、知识梳理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希望法律改变你们的生活。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障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意义。
2. 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3. 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原则。
三、教学重点1.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意义。
2. 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
四、教学难点1. 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原则。
2. 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意义及宪法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七、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八、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九、教学内容: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方法和途径十、教学内容: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和方法十一、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践应用十二、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三、教学内容: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十四、教学内容:总结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十五、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拓展学生思维六、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1. 生存权和发展权2. 政治权利和自由3. 宗教信仰自由4. 人身自由5. 社会经济权利七、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1. 遵守宪法和法律2.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 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4. 劳动和受教育的义务5. 依法纳税的义务八、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 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2.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3.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4. 权利与义务的冲突与解决九、教学内容: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方法和途径1. 了解自己的权利2. 合法行使权利,不侵犯他人权益3. 遵循程序,合法维权4. 学会求助和投诉十、教学内容: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和方法1. 认识履行义务的重要性2. 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3.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十一、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践应用十二、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三、教学内容: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十四、教学内容:总结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十五、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拓展学生思维十一、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践应用1. 结合生活实例,探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际运用。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主要公民权利和义务。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3.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4.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5.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运用。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意义。
3.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在宪法中的地位。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公民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5. 总结讲解:总结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强调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6.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有必要进行调整。
3. 改进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能够正确区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难点: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新闻视频或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的思考。
提问学生:视频中涉及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和义务?你还知道哪些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呢?引出课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讲解: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公民权利,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公民的基本义务知识讲解:讲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公民义务,加深对公民义务的理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公民义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4.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知识讲解: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强调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如享受受教育权的同时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5.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角色扮演: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在不同场景下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
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于公民权利与义务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让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案例分析法:分析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案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基本权利保障和实现的认识。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让学生了解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3.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角色扮演法:模拟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的情景。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中对基本义务履行和责任的认识。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小组讨论法: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的理解。
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解释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公民在国家法律下的地位和责任。
2.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方面的内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3.1 导入:通过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3.2 教学内容:介绍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包括法律途径、法律援助、权利保护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
3.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培养学生维护自己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第四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4.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4.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解释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第五章:权利和义务的实践应用5.1 导入:通过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实践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作为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定义;2. 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种类;3. 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4. 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意识;5.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内容:1. 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看守权;c. 选举权;d. 社会福利权;e. 财产权;f. 宗教信仰自由。
2. 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法律;b. 尊重他人权利;c. 纳税和参与公共事务;d. 参与公共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教学安排:课时一: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1. 导入: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对“公民”的理解;2. 概念解释:解释公民概念的定义和特点;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结果;4. 小结: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班级共同总结公民的基本权利。
课时二:深入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公民的基本权利;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互联网上的相关文章,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自己认为重要的公民义务;4. 小结: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班级共同总结公民的基本义务。
课时三: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1. 导入:向学生提问,探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3. 大班讨论:学生代表发表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讨论;4. 小结:总结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2.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3. 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际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了解和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了解和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认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3.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教学内容:1.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出版自由、选举权等;2.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法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观看一个短视频,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二、讲解(25分钟)1.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用例子和图片具体说明)。
2.讲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用例子和图片具体说明)。
三、讨论(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认为哪些公民权利是最重要的?为什么?b.你认为一个公民最应该履行的义务是什么?为什么?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
四、案例分析(25分钟)教师提供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并就该案例描述所涉及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讨论。
五、总结(15分钟)教师总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联关系,以及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我的公民权利与义务”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记录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并思考如何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区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展示的形式,学生将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了解和履行公民义务的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思考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促进了知识的巩固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主要公民权利和义务。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和应承担的责任。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主要公民权利: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4.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主要公民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兵役义务、纳税义务等。
三、教学重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主要公民权利和义务。
四、教学难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与协调。
2. 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2. 案例分析:列举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堂互动:设置情景剧,让学生参与表演,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讲授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主要公民权利和义务。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4. 课堂互动:设置情景剧,让学生参与表演,增强课堂趣味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深入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 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履行公民义务。
4. 总结课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课堂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思想: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典型材料,全面深刻地解读了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的三个原则,情景教案发挥教案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
教案方法:实例引入法、讲授法导入: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而实现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树立起权利意识,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义务哪?今天咱们就从“最牛钉子户”说起。
(课件:“聚焦重庆最牛钉子户”)从这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已经被挖成大坑的土地中间,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栋两层小楼,而它的四周被挖成了悬崖峭壁,犹如一个大海中的孤岛,这是一张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极具冲击力地展示了城市拆迁的极端场面,因此被网民誉为“史上最牛钉子户”。
本是重庆市的一个拆迁工程,从04年到07年,三年多过去了,小楼依然屹立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哪?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事件始末。
1983年,杨武与吴苹从父母那里继承下位于重庆市杨家坪的一处房产,这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是“黄金中的黄金”,临街铺面主要是做餐饮生意,被当地人称为“好吃街”。
杨武和吴苹在这里一直经营一家火锅店,生意很好。
1993年,杨武夫妇在原地翻盖了新房,建起了后来人们注目的这栋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
随着城市的发展,拆迁随之而来。
该片区80%的房屋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修建,多数为简易结构建筑,年久失修,危旧破烂,多次发生火灾和房屋垮塌事故。
经专业技术部门鉴定,这里80%左右的建筑为危房,近10多年来被市、区两级列为消防安全、房屋安全重点监控及整改片区。
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尽快对该片区实施旧城改造,以消除事故隐患,为该地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看来拆迁是好事,那为什么会出现小楼挺立三年的现象哪?有拆迁就有拆迁房与被拆迁方,而矛盾就在于二者就具体补偿安置方式上分歧较大。
被拆迁房吴苹认为:对我家房屋评估过低所以放弃货币安置,根据《重庆市房屋管理拆迁管理条例》我选择实物安置,要求在原拆迁范围内进行安置,按照产权证上的面积,用途还给商业用房,而拆迁方则认为:按照规划,这里将建成6层高,3.7万平方M的大型商场,不可能按照她的要求安置(注:货币安置方案=公司提供每平M价格17000元左右,而市场价格在13万左右.)正是由于双方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造成了刚开始触目惊心的一幕。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定稿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点)理解: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运用:公民如何正确履行义务;2.能力目标: ①综合分析问题能力;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③发展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遵纪守法、维护法制的观念,培养崇高的集体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2. 讨论法 3. 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又应履行哪些义务?2.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和所应履行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讲授新课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居中板书)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板书)观看视频资料:陈良宇案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材料。
(同学讨论,教师归纳)以上事例说明,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有多高,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我国在适用法律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板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意义: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与侵权和腐败作斗争的法律武器包括: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板书)让学生阅读教材63页,加深印象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板书)举例说明,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为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识记: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理解: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运用:公民如何正确履行义务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的演示、资料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讨论和调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遵纪守法、维护法制的观念,培养崇高的集体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又应履行哪些义务?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和所应履行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三、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板书)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板书)观看视频资料:成克杰受贿案胡长清案请同学们议论、分析这三个材料。
(同学讨论,教师归纳)以上事例说明,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有多高,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我国在适用法律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内涵。
(板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板书)这就是说,虽然公民之间在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都有一律平等。
比如说,我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56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代表。
又如,选举是实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方式。
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是文盲也同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又比如,法律规定公民有向国家纳税的义务,普通公民要依法纳税,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同样要依法纳税。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板书)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为保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云南省文山苗族自治州的领导,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全州却千方百计增加教育经费投入,1993年教育事业支出占全州财政支出的22 .5% 。
北京市各级政府为了让山区孩子能在良好的条件下学习,从1988年至1944年,投资2亿元,用以改善远郊区县的办学条件,并建立多所寄宿制学校,使家住深山的孩子不用每天翻山越岭上下学。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板书)结合前边的例子,说明国家在依地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特权:一是法律上公开确认的特权,这种特权在我国是不存在的;二是事实上的特权,即法律和制度以外的特权。
尽管我国宪法有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特权,但在现实生活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还存在着某些事实上的特权。
例如,有人“以权谋私”,“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或以权干预司法活动,或“官官相护”等都是事实上存在的特权。
我们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就必须同这种特权作斗争。
国家要从制度、法律上保证各地机关都能独立地行使审判权,根本上杜绝特权的滋生蔓延。
正如邓小平所讲:克服特权,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
这就是说,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杜绝各种“以权谋私”,“以权代法”等现象的滋生。
对于在职的干部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觉悟,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公仆意识,真正做到处处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为官一任,造福于民,从而杜绝特权思想的滋生。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板书)(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板书)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可以达到统一,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国家为人民,人民为国家,使权利和义务真正达到合谐统一。
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表现是:(板书)1)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
(板书)权利和义务不可分,有两层意思:一是没有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承担的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
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作出一定的行为。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
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
正如我国《宪法》规定的:“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进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是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满足权利的实现。
也就是说,公民享受权利需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要靠履行义务来创造,如果没有履行义务,那么权利就失去了它存在和实现的基础。
比如:你要想有社会经济权利,想得到劳动报酬,那么,就必须履行劳动的义务,创造出财富,才能获得劳动报酬。
劳动义务尽得越多,所得的报酬就越多。
有些人只想要权利,不想尽义务,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缺少社会责任感,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事实上他们所要的权利也不可能得到。
又比如: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在享受宪法赋予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能够享受这种权利是以很多人在自觉地履行义务为前提和基础的。
首先,工人、农民的劳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教材的编写者、各种书籍的编写才、教师的课堂讲授、辅导,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人民解放军履行着保卫祖国边防的义务,才给我们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在坐的同学们能安心学习、健康地成长。
应该说,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是以义务的履行为前提的。
2)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承的。
(板书)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就可以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公民更自觉地履行义务。
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公民享有和行使各种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
(2)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板书)第一,公民要认真行使权利。
(板书)我国公民享受的权利不是天赋的,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
每个公民都应珍惜自己享有的权利,用好权利,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
青年学生尤其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第二,公民要自学地履行义务。
(板书)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大家都自觉地为国家、社会尽一份责任,我们的社会主义事来就能蒸蒸日上,国家就能更快地繁荣、富强。
同进,也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
总之,只有把认真享受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板书)观看视频资料: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1)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析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所以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护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样,公民也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板书)首先,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维护了国家利益,公民个人利益、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国家利益要靠法制来维护,公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在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违反法律,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也会失去自己的权利。
例如:我们前边提到的成克杰利用领导职务之便、受贿、索贿、私吞公款,使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而他终究没能逃脱法律的惩罚,成为历史的罪人。
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一切公民权利。
(3)公民在发行义务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板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矛盾。
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公民个人利益往往又表现为局部利益,眼前利益。
如果一定时期,国家政策向国家利益倾斜多了,照顾了公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又会影响公民当前利益的满足。
国家工作的安排、政策的制定要做到统筹兼顾。
但作为公民个人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必要时,还应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国家利益。
例如:1996年夏季,洪水暴发之际,河北省一些地、县为了保住北京和天津,他们同意国家的安排,决堤放水,淹没了他们的住所和良田。
又如:三峡库区百万居民,为保证三峡工程顺利实施,他们一次、甚至两次搬迁,离开自己的家园,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风格啊!这正是公民爱国家、爱社会主义事业的表现。
小结:本届课我们学习了,公民在对待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巩固练习:1.有的报摊的摊主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提示语,噪音干扰了人们逛街、购物的秩序和心情,影响了周围群众的休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D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都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B.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C.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根本对立的D.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人的权利2.甘肃省民乐县顺化乡原副乡长张某官迷心窍,在竞选乡长职务时,以烟酒贿赂乡人大代表,拉选票。
并以权谋私给个别人大代表虚开劳动工日,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
张某的行为( ABC )A.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B.是破坏选举的犯罪行为C.妨害人大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D.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3.材料中对张某的处理表明( ABD )A.侵犯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B.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根据D.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