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讨论中,教师应该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讨论效果。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导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大家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西游记》中的情节有何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对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情节。这个案例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情节理解和人物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第十一至二十回,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等经典情节;
3.第二十一至三十回,探讨女儿村、火焰山等神奇国度的寓意;
4.结合全书,讨论《西游记》中所体现的团结、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反思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西游记》是一部经典的名著,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是非
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反思和改进:
1. 引导学生理解背景知识:《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为背景的小说,其中涉及到佛教
的教义、传说和文化。
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故事背景,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意义。
2. 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西游记》是一部较为复杂的小说,涉及到的人物众多,情
节复杂。
在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提问、小
组讨论或者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西游记》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象、
象征和隐喻。
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文学特色,提高他们的文学鉴
赏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章节或者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4. 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西游记》中涉及到的主题和问题非常广泛,如人性、仁爱、命运等。
在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联系起来。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写作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
视野。
总而言之,教学《西游记》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学生还应该培养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
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游记》这部名著。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版五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四大名著”,《西游记》是必读书目,提示了“关注故事结构“关注回目”等阅读整本古典名著的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迁移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用跳读、猜读、浏览、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
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学生感知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以及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设计理念:《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小说,几乎所有孩子都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视剧,也有同学看过青少年版的《西游记》,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比较熟悉,但是阅读原著小说和看电视剧、读青少年版的《西游记》是有很大差别的,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长篇古典名著小说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去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学期我结合课本教学,进行了《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猜测语句意思、跳读、借助相关资料、联系影视剧等方法阅读。
2.学习关注故事结构和回目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关注故事结构和回目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大家听一听,这和哪一部古典名著有关?老师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交流。
2.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这首歌走进《西游记》。
(板题:《西游记》)3.请听《西游记》的相关介绍。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4)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概括、归纳、分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这一古典名著,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西游记》中的人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孙悟空、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特点和《西游记》所蕴含的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西游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人物形象分析、故事寓意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游记》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刻寓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部名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导读课,学生将能够:1.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理解和分析《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熟悉《西游记》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分析。
2.学生准备:(1)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
(2)准备课堂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引言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前期阅读的内容,为后续导读课铺垫。
2.导读(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教师可以运用概括和归纳的方法,将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简化和梳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分析象征意义和寓意(20分钟)教师以案例和片段来分析《西游记》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神话人物和动物形象、地理环境、角色命名、修行和成长过程等方面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和解读能力。
4.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针对上述分析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互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情感体验和反思(10分钟)教师通过朗读或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感受《西游记》的语言韵味和情感魅力。
随后,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对《西游记》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并引导他们思考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和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发。
四、教学反思本节导读课以《西游记》为主题,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西游记》的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认同和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情感体验,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西游记》阅读推进课(教案)与反思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等价值观。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三打白骨精”这个案例。它展示了孙悟空如何运用智慧与勇气,克服困难,保护师傅和师弟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从《西游记》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本节课将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西游记》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高,但在联系实际生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今后,我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学习吴承恩的创作手法,如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寓意深刻的道理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分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巧妙地运用寓言、象征等手法,传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2.教学难点
(1)深入剖析《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尤其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成长变化。
难点解析:指导学生关注角色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分析其性格的成长和变化,如孙悟空从“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的心路历程。
(2)理解《西游记》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将其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难点解析:通过小组讨论、实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游记》中的道德观念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如诚信、勇敢、团结等。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反思OK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反思
文学名著是我们语文学科中考考察的内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初中生的阅读量。
就是这些都抛开不谈,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学的精华所在,阅读名著经典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磨炼意志,丰富精神世界!所以我在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这一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即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西游记》这本书,让学生对原著有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了解小说中故事情节。
本节课我运用我校的四步教学法上课,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展示。
我觉得收获还是很多的: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僵局,学生参与到备课中来,学生与我共同商讨,给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如在“我读书,我了解”环节意在让学生介绍书中的重要故事情节,但学生们说,只是讲故事的形式太枯燥了,他们结合班级同学的特长设计成用评书或单口相声、群口相声的形式来为大家介绍你所熟悉并且喜爱的故事情节。
这一新颖的讲故事形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同学跃跃欲试,并且在展示课上田自钦同学模仿单田方老先生的语气语调为大家讲《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更好地调动了课堂的学习兴趣。
展示过程中的内容由5个小组来完成,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小组的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识记能力、。
初中语文_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西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粗读加精读的阅读方法情感目标: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品析精彩片段,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粗读加精读的阅读方法【教学方法】问题导学;研讨点拨等。
【教学用具】班班通ppt【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猜一猜:(教师口头如下提示,让学生猜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是我国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它是一部古典神话小说,鲁迅评价它“神魔皆有人情”。
•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它成功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上天入地的神话英雄。
揭示答案,明确课题:名著导读《西游记》。
(二)畅谈故事,激发兴趣利用幻灯看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图片及卡片抢答从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畅谈自己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下面的阅读指导作好铺垫。
二、指导阅读品味经典:阅读指导一:首先要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活动设计:《西游记》快乐大冲关(教师以冲关的形式引导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进行指导)冲关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西游记》一书共有_____回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3、《西游记》的作者是()a、施耐庵b、吴承恩c、罗贯中4、唐僧西天取经共历了____难a、七七四十九难b、九九八十一难c、一百难5、《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哪几个称号?a、美猴王b、齐天大圣c、弼马温d、孙行者e、斗战圣佛6、《西游记》是一部_____性质小说a、纪实性b、历史性c、神话性阅读指导二: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西游记》的一些目录,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对应的故事情节。
1、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大闹蟠桃宴)2、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收白龙马)3、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流沙河收悟净)4、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三打白骨精)6、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真假孙悟空)阅读指导三:指导精读,分析人物形象(精读:这是阅读关键的步骤,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圈点、批划、评注,弄清词句含义,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反思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反思一、背景介绍《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该小说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以《西游记》为教材进行导读活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和改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导读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西游记》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小说主要人物及其形象描写、故事情节及寓意等。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准备在开展导读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阅读《西游记》全书,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其次,教师需准备相关的PPT或教学素材,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最后,教师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和内容。
4.2 导读活动安排4.2.1 导读展示在导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引发学生对该书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2 分组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该书的一部分内容,然后进行内容分享。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讨论,激发他们对于书中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4.2.3 剧场表演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剧场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扮演,并通过表演来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诠释。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2.4 总结反思在导读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提醒他们对于导读活动进行回顾和思考。
可以通过问答、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回顾他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以及对活动的反思和建议。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广附东江中学王慧琳《西游记》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对于我们山区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要求不能太高,学生读完《西游记》之后,能够了解大致情节,能够对书中主要人物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便可。
而《西游记》导读课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围绕以上目的,我的导读课课堂操作流程如下:一、导入师:在唐代,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求解经义,只身远赴天竺,出游十七年,行程数万里,九死一生,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回佛经657部。
同学们,这个人是谁呀?生:唐僧(唐玄奘、唐三藏)师:可能说法不一样,但是都是同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人物原型。
(多媒体出示玄奘画像和“西行路线图”。
)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经历了多少个国家?最后到达了印度。
从这幅图便可以看出,西行取经路途之遥远、历程之艰难。
玄奘的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可见一斑。
后来,玄奘回国后,奉诏口述沿途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
后来,门徒慧立、彦琮又写了一本《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
吴承恩正是在上述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部千古奇书《西游记》。
二、明确学习目标由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圈画“石猴出世”、“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圈画的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并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师:可能读一遍还记不住,老师再强调一遍我们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三点:跳读圈画关键信息、根据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目标明确了吗?生:明确了。
三、跳读文本,圈画信息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目标走进《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2 教学内容: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及作者。
1.4.2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初步了解。
1.4.3 讲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1.4.4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认识主要人物,理解人物性格特点2.2 教学内容: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故事梗概及人物特点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2.4 教学步骤:2.4.1 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4.2 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等。
2.4.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2.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的看法。
第三章: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如:奇幻、冒险、忠诚、奋斗等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幽默、讽刺、夸张、想象力丰富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列举相关事例。
3.4.2 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3.4.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的看法。
第四章:阅读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了解背景、关注人物、分析情节等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做好笔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4.4 教学步骤:4.4.1 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西游记导读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西游记导读教案一、教学背景与目标《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导读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游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本教案将以《西游记》的导读为主题,以主要人物、情节概括、文学特点等为内容重点。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 激发兴趣: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理解人物: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
3. 情节概括: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走向,帮助学生把握整个故事线索。
4. 文学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西游记》的文学特点,如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等。
5. 思考与讨论: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6. 课后拓展:推荐相关阅读、影视作品或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游记》。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本导读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西游记》的内容和意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1. 教学资源:《西游记》原著、相关导读资料、电子板书等。
2. 参考书目:《西游记导读》、《西游记校本注释》、《西游记百科全书》等。
六、教学反馈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和学生进行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导读教案的理解和反应,并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结语《西游记》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本导读教案的实施,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其内涵和艺术魅力,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文化修养。
希望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并对文学作品保持持续的热爱和探求精神。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其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佛教、道教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教学重点:了解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西游记》的背景。
2. 第二课时:阅读选段,分析主要角色性格特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宗教思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佛教、道教思想。
4.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分析《西游记》的语言特色、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具体情节和角色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阅读选段的感悟和分析报告。
3. 课后阅读其他古典名著的读后感。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学生读本。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动画片等。
3. 参考资料:关于《西游记》的研究书籍、论文等。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第二课时: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宗教思想。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讲解《西游记》的创作动机和意义2. 第二课时:阅读选段,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1)阅读选段,引导学生关注角色形象(2)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3.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宗教思想(1)讲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2)探讨佛教、道教思想在《西游记》中的体现4.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分析《西游记》的语言特色(2)讲解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典名著,提高文学素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案例--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导读教案设计【教学分析】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西游记》应该非常熟悉。
可是他们大多只是对人物基本了解,对故事情节大体熟悉,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等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其文学修养。
教学创意:本教学设计以重要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赏析带动学生对整部小说的阅读;通过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借助叙事学中的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叙事人称等方面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的趣味。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解读主要人物;通过人物的解读、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通过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方面:重读《西游记》,收集评论《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资料,以便启发学生有效地阅读和欣赏;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方面: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
导读设计:一、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介绍你了解的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
2.作家补充介绍。
吴承恩出身在一个小商人家庭。
“性敏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观)之风。
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淮安府志·人物志》)。
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中,直到45岁才得了一个岁贡生(地方官学选送国子监学习的生员)。
60多岁时,因家贫母老,无以赡养,谋了一个浙江长兴县丞。
由于不愿向上司折腰,不久又拂袖而归。
晚年写了《西游记》。
其他诗文著作很多,死后大多散失了。
后来,他的亲戚邱正纲收集他遗存的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
3.成书情况补充介绍。
《西游记》故事起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即今印度)取佛经这一真实事件。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初步理解神魔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1、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3、初步理解神魔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及作品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数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玄奘西行取经是宗教史上的创举,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一书已将主角唐僧换成了孙悟空。
读者所关心和所惊叹的不是佛经本身的价值,倒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者设制了离奇怪诞的“八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反映了取经途中的艰辛。
真经巳经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
中国人认为,一切成功都来之不易,必需付出代价,作出努力。
《西游记》的主题鼓励的就是历尽磨难终成正果的信念。
小说的写作,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是以具有充分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幻想情节,来表现生活的。
它在世界小说史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西游记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
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内容摘要: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 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奘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悟空等降伏妖魔,安达西天取回真经.三.主要人物:A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导读课教材分析:《西游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名著导读篇目,《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电视上也演过好几个版本了,可是学生大多只是对人物基本了解,对故事情节大体熟悉,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同学们掌握阅读小说时跳读加精读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西游记》这样的著作阅读,无论从生僻字、疑难句方面,还是语言风格方面,都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学生要想读懂《西游记》,需要从书的结构、阅读长篇著作的方法,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加以指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及精读和跳读的方法。
2.能够用跳读的方法梳理故事情节,用精读的方法欣赏作品。
3.精读精彩的片段。
4.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品及精读和跳读的方法,能够用跳读的方法梳理故事情节,用精读的方法欣赏作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猴王出世》片段,问这段描写选自哪一部文学作品?答《西游记》。
2.猜故事激发兴趣师:《西游记》同学们都读过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图片猜出这是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过渡语:《西游记》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四大名著中我们最早熟知的。
它被绘成连环画,制成动画片,拍成动画片,几乎影响着每个人的童年。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奇妙无比的神话世界。
(二)走进西游记1.读资料,获取信息。
2.了解章回体小说(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书籍如浩瀚烟海,《红楼梦》107万余字,《水浒传》96万余字,《西游记》82万余字,《三国演义》73万余字。
1.读“薄”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拿到一本书,我们应该怎么读?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主要人物。
整本书西游记导读教案及反思
整本书西游记导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整本书《西游记》导读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西游记》这本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通过导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重要元素。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西游记》的原版书籍、教学课件、导读教案、相关图片或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纸笔、课堂笔记本。
教学过程:导读前:1. 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西游记》有什么了解?你们对这本书有什么期待?导读过程:1. 导读第一章:学生阅读第一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导读中间章节:教师选择几个重要章节,提供简要概述,并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以下问题:- 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特点和形象如何?- 故事情节发展如何?有哪些冲突和转折点?- 你对这些章节有什么理解和感受?3. 导读结尾章节:教师讲解故事的结局和主题思想,并与学生讨论:- 故事的结局给你什么启示?- 故事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些思想?导读后:1. 学生总结导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进行课堂分享。
2. 学生完成一篇导读反思作文,包括对《西游记》的整体评价、对导读教学的感受和建议等。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章节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个人或小组报告。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西游记》续篇或改编故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案反思:1. 教师对导读教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思考主题?2. 学生对导读教学的反应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 是否需要调整导读的章节选择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4. 导读反思作文的内容是否能够反映学生对导读教学的理解和思考?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游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培养创造性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广附东江中学王慧琳《西游记》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对于我们山区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要求不能太高,学生读完《西游记》之后,能够了解大致情节,能够对书中主要人物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便可。
而《西游记》导读课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围绕以上目的,我的导读课课堂操作流程如下:一、导入师:在唐代,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求解经义,只身远赴天竺,出游十七年,行程数万里,九死一生,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回佛经657部。
同学们,这个人是谁呀生:唐僧(唐玄奘、唐三藏)师:可能说法不一样,但是都是同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人物原型。
(多媒体出示玄奘画像和“西行路线图”。
)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经历了多少个国家最后到达了印度。
从这幅图便可以看出,西行取经路途之遥远、历程之艰难。
玄奘的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可见一斑。
后来,玄奘回国后,奉诏口述沿途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
后来,门徒慧立、彦琮又写了一本《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
吴承恩正是在上述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部千古奇书《西游记》。
二、明确学习目标由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圈画“石猴出世”、“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圈画的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并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师:可能读一遍还记不住,老师再强调一遍我们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三点:跳读圈画关键信息、根据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目标明确了吗生:明确了。
三、跳读文本,圈画信息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目标走进《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请同学们翻开第一回,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
可能同学们还不知道跳读的方法是什么,请看旁边的“温馨提示”,请同学们齐读“跳读法”。
生: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段落)。
师:同学们便运用跳读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关于孙悟空身世、“美猴王”称号及孙悟空姓名由来的关键信息,其余不相关的内容怎么办生:跳过。
师:读不懂的地方怎么办生:跳过。
师:那么我们如何圈画关键信息请同学们齐读“‘六要素’关键信息标记法。
”生:用横线划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关键词语、句子。
师:如何圈画关键信息圈画哪些内容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请同学们带着目标,带着任务,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读完的、圈画信息的同学举起手,让老师知道大家的进度。
好,现在开始阅读。
全班同学读完、圈画完信息所花时间为12分钟。
四、制作《西游记》故事卡师:同学们基本读完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运用圈画的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
第一个故事就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
第一个故事我们给它起个标题,标题是什么生:石猴出世师:阅读章回及段落生:第一回第3段。
师:文本中有没有具体的石猴出世的时间生:没有。
师:那么我们直接填“不详”。
地点生:花果山师:老师想知道花果山在哪里。
生: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
师:花果山那么大,在哪里出世的生:山顶。
师:同学们找的地点要尽量具体。
人物生:石猴。
师:除了石猴之外,还有什么人物生:孙悟空师:石猴不就是后来的孙悟空吗还有人物应该是生:玉帝。
师:对了,人物是石猴和玉帝,那么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请同学们说出你圈画的原话。
生: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师:需要写出这块仙石长多少宽多少吗生:不用。
师:对了。
仙石怎么样了呢制作故事卡可以简单一些:自盘古开辟以来,仙石受天地日月精华,久之,有了灵通。
那么经过呢这块仙石后面发生了什么生: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
便就学了爬走,拜了四方。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师:对了,找得非常准确。
可以用自己的话梳理一遍:仙石内孕育了仙胞,一天迸裂,产下一个石卵。
石卵因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四肢皆全。
出生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目运金光,射冲斗府。
那么最后的结果呢生:惊动了天上的玉帝,玉帝派人查看,发现金光已逝,并未觉得奇怪。
师:对了,同学们请看上面,这就是我们做的“石猴出世”的故事卡,接下来,就由同学们自主完成“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故事卡。
我们分组完成,一到三组的同学完成“美猴王称号由来”故事卡,四到六组的同学完成“孙悟空姓名由来”故事卡。
尽量在六分钟以内完成故事卡。
故事卡信息较多,学生完成所花时间将近十分钟。
五、西游故事会师:同学们的故事卡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举行“西游故事会”的活动。
根据故事卡信息讲述相关故事。
请同学们看上面的“故事会等级评价量表”,请同学们一会展示时尽量做到等级A。
故事会等级评价量表学生齐读等级A相关内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好好运用你们制作的故事卡,讨论以下要点:1.由哪位同学给大家讲故事;2.怎么讲;3.是否你们的组员能够愿意上台做一些动作。
一至三组的同学准备“石猴出世”和“美猴王称号由来”的故事,四至六组的同学准备“石猴出世”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故事。
由于是大型公开课,学生比较胆怯,教师鼓励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同学上台展示,并且有三个组员配合。
但是展示的同学没有理解清楚要求,没有讲故事,而是直接表演。
虽然形式更丰富,但是由于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效果并不好。
之后教师又请第一组学生讲故事,但是学生仍然放不开,效果依然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然是努力找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之后指出学生的不足。
在教师的鼓励下,第二组和第三组有学生一起举手。
师:只需要讲故事便可。
学生A:在有一次,石猴想要洗澡,看到了花果山上有一个瀑布,非常长,他很喜欢,于是便想着去那里看一看。
旁边的一群猴子都想知道源头在哪里,有一只猴子说道:“谁能进去找到源头出来并且不伤身体的,我们就拜他为王。
这时,石猴出来,“我进去,我进去!”石猴一纵身跳进水里,往前游,跳进水帘里面,看见里面没有水,里面有石床、有凳子、有石碗,很温馨。
他非常高兴,又跳了出来,和众猴说道:“里面根本没有水,里面是房子呀,大家随我进去吧!”说完便又跳了进去,众猴跟着进去,看见里面高大的树木,丰盛的果实,简直美不胜收,一个个抢这抢那。
这时,石猴又说:“你们不是说过,谁进去了不伤身体的,就拜他为王吗我们说过的话要算数,可不能不讲信用呀。
”于是众猴都围在他身边,纷纷跪下拜他为王,之后石猴便自称美猴王。
(旁边表演石猴的同学也十分配合,表演得活灵活现,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师:非常好!(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第二组的同学,你们还要不要上来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呀学生B带着三位同学上台。
学生B: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山涧中,众猴正在洗澡。
众猴见水奔流,便好奇这水是从哪里来,想顺水涧去看源流,看见瀑布飞泉,便说:“谁进去出来者,我等拜他为王!”这时,石猴跳了出来,大声说:“我进去!我进去!”石猴跳进瀑布飞泉,发现水帘洞,便又出来告诉众猴听:“里面有一水帘洞,随我进去吧!”而后又跳了进去,到了水帘洞之中,石猴对众猴说:“你们不能不讲信用,我既跳了进去又出来,还带了你们来这,你们要拜我为王!”于是,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去,遂称美猴王!(讲故事的同学慷慨激昂,配合做动作的同学让同学们备受感染,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师:非常不错!第二组的同学胜在简洁,第三组的同学足以用细节打动同学们。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评价量表为刚刚展示的同学评一个等级。
第四组的同学等级是生:B(C)师:你们也太苛刻了吧,还有一些同学给C的。
第四组的同学从故事内容来看上来看,故事信息不够全面,那么后面就请四至六组的同学下课后进一步完善故事卡信息。
在表达技巧上可以拿到哪一个等级生:B师:那么综合起来,为了鼓励他们,我们稍微松一点点,按高的等级去打,给他们一个B等级。
那么第一小组呢生:B师:第一组呢,主要是表达技巧上有点欠缺,希望第一小组的同学下课后多努力,希望第一小组下一次能够拿到A等级。
那么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呢生:A。
同学们异口同声都是A等级,我们说不管是讲故事还是表演的同学都非常好。
再一次把掌声送给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
六、总结师:今天这堂课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同学们本堂课表现得非常好。
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跳读的阅读方法。
学习了“六要素”信息标记法,学习了制作故事卡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到今后的阅读过程中。
七、明确阅读任务和相关活动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明确十二月的阅读任务和活动安排,由于十二月要准备期末备考,所以暂时只读七回。
请同学们将阅读任务写在书上。
十二月阅读任务安排表师:阅读《西游记》第一阶段活动安排主要有三项,分别是:①西游故事会。
②“悟空装备get”思维导图大比拼。
③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上台对话表演《孙悟空智斗二郎神》。
到时候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让我们在《西游记》的魔幻世界里尽情遨游吧!这一堂课历时将近一个小时,终于结束了。
回顾这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跳读法和六要素信息标记法,也学会了制作故事卡的方法,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而且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去读,用心去圈画信息,这便是学生阅读《西游记》最好的开始。
另外,课堂的亮点是最后两组上台展示的同学,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展示赢得了所有同学的掌声,带给了全体师生以欢乐,这也得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展示欲。
但是,这堂课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时间的把握上,《西游记》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起初便应该在留足充分时间给学生阅读。
虽然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和制作故事卡的时间不少,但从学生展示表现来看,学生准备仍然不够充分。
学生基础较好,教师应该更信任学生,在方法指导时避免过多的重复,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其次,对于学生错误的展示,教师应该及时纠正,避免学生浪费过多的时间做无用功。
当时作为教师的我,也多次想着打断他们生硬的表演,但又不忍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于是还是让他们完成了展示。
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如何平衡纠错和学生积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在小组任务分配上,应该直接忽略第一个已经制作了故事卡的“石猴出世”故事,直接分两大组分别展示“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故事。
这样安排课堂将会更高效。
学生“唱戏”,老师搭台。
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
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境界,也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