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我们尝试发挥幼儿的自我管理优势,让幼儿参与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结合《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并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强带弱、双向互补”的原则,将全班幼儿进行了配对,两人一组轮流值日,负责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常规生活活动如:督促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喝水、整理物品等等,并专门设置了“一周值日表”,周末对值日生的管理表现进行小结和鼓励。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由值日生负责管理班级常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养成了自觉的生活常规行为,这极大地促进了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终身受益;反之,则将终身受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即超早性(人的习惯萌发于早期,从小开始培养,容易形成好习惯)、渐进性(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渐积累,逐渐定型)、反复性(幼儿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表现不稳定)。而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它们以不同侧面、各种渠道复合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师,应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分析多种影响因素,选择正确科学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之中,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范型,引导幼儿模仿。通俗地讲,就是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榜样示范法的榜样可以有以下几种:
(1)以教师等成人为榜样,模仿其言行,(其前提是,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榜样,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以稍大的幼儿为榜样;
(3)同班幼儿互相学习。
2、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歌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们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还可以利用故事、图片、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唤起幼儿良好的情感,帮助幼儿记住常规的要求。
3、游戏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1)教学游戏
例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毛巾架上,使幼儿很快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2)创造性游戏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4、音乐
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
5、行为练习法
目的: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1)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
例如,在教幼儿叠衣服的方法和顺序后,可以马上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叠衣服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整齐。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幼儿反复练习。
(2)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
例如,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都脱例如衣服,教师随机创设了一个把脱下来的衣服乱七八糟堆放在一起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从而体验不愉快的情绪,然后去动手收拾整理,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这种对比鲜明的情绪,将促使幼儿自觉地把脱下的衣服整齐地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行为练习可以渗透到游戏中。
例如,手工区给幼儿提供布,来训练幼儿扣纽扣的技能。
6、及时补强法
补强法是美国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提出的。他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多伯森认为,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作
用,就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表扬,如果时间拖的太久,补强的作用会随之淡化、减弱或消失。及时补强法补强的类型:(1)物质
例如:小红花(可以怎样运用小红花?)
A: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小红花。以前在评比小红花时,我总是笼统地要求要各方面表现好,上课发言积极,坐得神气,睡觉乖,吃饭香等等,由于各方面要求太高,但每星期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数几个,所以在评选小红花时都快成批斗会了,因为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个小朋友拿到了小红花,小朋友总能找出他某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因为对于小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好,他们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可总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能太多。现在,我们一改以前的做法,从以前的要求面面俱到到现在的每星期只定一条规则,每星期公布一条要求,告诉幼儿这星期小红花要找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只要你在这个星期符合以上的一条就可以得到小红花,然后我将具体要求贴在家长园地上,让家长也一起来督促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发现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了,班级常规也越来越好了,当有个别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时,旁边的小朋友就会提醒他,所以获得小红花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
B:
(2)精神
例如:微笑、亲抚等。
幼儿第一次把衣服扣子扣对了,教师应该马上给予肯定和赞许“你真能干,做得真好,希望你明天也能这样。”
7、随机教育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涵着教育的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即使实施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的类型有:
(1)集体教育
例如,四月到七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教师可以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和幼儿说说关于手足口病的的事。
(2)个别教育
例如,有个孩子因为挖鼻子出血了,老师告诉幼儿鼻子的作用以及挖鼻子的危害,告诉幼儿以后鼻子发痒的时候该怎么办。这样教师利用这一情况让幼儿接受了